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束手-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淳歌瞧着这个收到信没有说话的乐山差点没叫元宝去咬他,幸亏他想起了元宝是自己的儿子,否则还真能扔出去。
元宝被淳歌半抱半拎着,他荡着双脚朝着自己不见好几个月的伯父打招呼:“山伯伯。”
“来得还真快,快过来小胖墩,给伯伯抱抱。”语毕乐山拍了拍手,展开怀抱等着。
“爹爹。”元宝很认真地看着淳歌说道:“咬他。”
“咳咳”淳歌当场就岔了口气,合着他儿子也是这么想的,不愧是在小时候受了他的荼毒的娃儿啊。
“小胖墩儿,你山伯伯皮糙肉厚的,不好吃,咱以后别吃他啊。”淳歌是无心的,他真的只是觉着元宝丰满了些,他就不经意地随着乐山那厮叫了。
“爹爹,你怎么能叫我小胖墩呢。”元宝万分介意这个称呼,官家和他一样大的小女孩偷偷告诉过他,小胖墩是找不到媳妇的,他还想娶隔壁的小花当媳妇呢。
“那叫什么”淳歌眨了眨眼,故意问道。
元宝早就准备好了,他清了清嗓子,不带打岔地说道:“我是玉树临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气死潘安,羞死宋玉,号称一枝梨花压海棠,人送外号浪里小白龙的”
“小胖墩”子衿的声音不早不晚从不远处传来,转眼就到了淳歌身边。
“哈哈哈”
一阵笑声从在场所有人的口中传出,元宝的说辞可是一口气不带磕巴地说完,就是在最后的时候喘了口气,谁知就变成了小胖墩儿。
眼瞅着小家伙又要哭鼻子了,淳歌赶紧严肃起来,说道:“别笑了。”之后他笑得像个怪蜀黍一样,认真地指导起元宝的错误:“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笑吗。”
“不知道。”元宝许是哭得起劲了些,便打起了饱嗝。
“你的说辞太长了,爹得教你一个,比这些什么潘安宋玉都强。”淳歌差点就要拍着胸脯,发誓了。
“什么,什么。”元宝眨巴着大眼睛,他也觉着那段说辞太长了。
“就说,你是比爹爹更俊的。”淳歌音调一变,说道:“小胖墩儿。”
站在淳歌身边的几人都不自觉的往后移动,他们原先还以为这小娃子是因为年纪小,嘴里才没个把门自吹自擂的,这一听淳歌的话,才知道人家是真诚地向他爹学习,果然是亲儿子。淳歌这话的意思,差点就没说自个儿就是史上第一俊男啊,这得多么自恋的人才能到达的境界。
“爹爹说的对。”只见元宝很严肃地点头应和。
周边的叔叔伯伯们真心想将这孩子与淳歌分开啊,以淳歌的自恋程度,再加上元宝的盲目崇拜,只怕这孩子的后半辈子就完了。
“子衿,你们刚来,先去吃早餐吧。”淳歌摸摸乖儿子的后脑勺,问着子衿。
“不了,我有些累,先去睡一觉,你带着元宝吧。”子衿打了个哈欠走进了淳歌的房间。
“元宝儿,早上想吃些啥啊?”淳歌掂了掂很有分量的儿子,问道。
“爹爹给的我都吃。”元宝听话地蹭着淳歌,害羞地说道。
“乖儿子,爹带你玩儿去。”淳歌二话不说,直接亲了元宝一口,彻底忘记了身边的所有人,自顾自地走出了府衙。
直到淳歌离开了府衙,阿奴和乐山才反应过来,这对嘚瑟的父子是真的走了,他俩无奈一笑,赶忙追了上去。
话说淳歌与元宝的父子档一走在街上便引来无数的注目,甚至有些****怂恿自家的女儿去吃元宝的豆腐,元宝起初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到了最后是每到一处便免费赠送香吻,将淳歌这个做爹的风头抢了个精光。
第三百零九章 天公不作美的多事之年
第三百零九章天公不作美的多事之年
子衿与元宝母子俩在松城待了大半年便回东南去了,毕竟松城靠近边境,安全因素自是首当其冲不妥的。再加上松城是北方城市,天气的不适应,与生活的艰苦自是让元宝这个小家伙难以忍受。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官二伯隔三差五写信催人回去,弄得好像没了元宝就活不下去一样,于是乎淳歌便忍痛让子衿将孩子给带回去了。
元宝这家伙讨喜得紧,才来不够半年,便将府衙的人心全都收进了怀里,甚至有许多百姓都爱极了这个小家伙。就连苏佑启都常来逗逗这家伙,更令淳歌吃惊的是北王也曾纡尊降贵地打着巡视的旗号来给小家伙送礼。这个活宝一走真不知会带走都少人的心肝啊。
经过子衿与元宝的突袭,淳歌的日子是愈发的悠闲,时间一晃,两年就这么过去了。这天淳歌带着宋琦一同巡视松城的边境,其实这两年松城好的很,经济无限发展不说,以往最困扰人的战争因素也不存在了。更何况还有一个从不让自己吃亏的淳歌坐镇,将松城领导得有声有色。淳歌还在松城举办了一场文化盛宴,吸引了许多的学子前来参加。若说在此之前,只是松城一家对淳歌心服口服,那么在文化宴会过后,整个北方都开始佩服起淳歌的英明领导。淳歌的名声在北方大振,加之先前淳歌在东南的名声,这个官场能在南北两边拥有号召力的最年轻官员当属淳歌了。
当然现在的淳歌可是闲得要死,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个闲功夫陪宋琦在松城的边缘瞎晃荡。说好听一点是巡查之类,实际上也就是接受百姓们的夹道欢迎,顺便再带回点土特产。给府衙加个菜之类的。
“大人,在你的领导之下,松城出奇的好啊!”宋琦依稀还能记起自己第一次见淳歌时,他自己是万万不会想到那个还没弱冠的男子竟能将松城带到如此地步,他是真的感叹啊。
“宋大人,你这话都说了两年了,你腻不腻啊。”淳歌无奈地在一旁翻白眼,这两年足以让他将宋琦收入自己的队伍,他与宋琦之间的关系也越发趋向于朋友。偶尔调侃一下这是绝对正常的事儿。
“嘿嘿”宋琦回想了一下,好像自己每次与淳歌出来的时候都是这样说的,他终于发现了自己的单调,难怪淳歌都开始抱怨了。
宋琦刚想说些什么的,只是一阵带着风沙的大风堵上了他的嘴,好在这风来得快走得也快,不过是几息的时间便消失地无影无踪。宋琦好巧不巧地吃了几口的沙子。可是淳歌却一直望着那阵风走得方向,久久不能回神。
“大人,大人。”宋琦拍了拍淳歌身上的沙子,说道:“近来总是有这么大的风,一阵就过去了,没事的。”
“近来总是有?”淳歌向来不喜欢到处乱逛自然是不知道外界的天气。
“是啊,我都遇上好几次了。”宋琦一个劲儿地拍打这自己脸上残留的沙子,一脸的不乐意。
宋琦这么一说,淳歌才回想起来。这几年的天气的确不正常,就像今年,明明是十一月份了,可却还留有秋日的凉爽,照理说十一月份的北方早就该是寒冬腊月了。百姓们也只当如今的气候变化是祥瑞之兆,往年的冬日冷得令人发颤,好不容易今年会舒坦一点。
“旱。是旱。”淳歌猛地一拍脑袋瓜子。
“大人,大人,你说什么啊。”宋琦可听不懂淳歌在说啥,只是淳歌好好地突然就开始自残了。
“这几年的收成如何。”淳歌话锋一转,倒是问起收成了,前几年他还会看一下,不过在宋琦接手后他就不怎么管了。
“虽然不如往年多,但是还是挺好的。”即便宋琦好奇淳歌的多变,但与淳歌共事多年他早就习惯性地跟着淳歌的步子走。
“马上回府衙,你去叫上王祥。”淳歌说完便急急地赶了回去。
宋琦迟疑了一会儿。也立刻找上王祥老老实实到淳歌的书房候着。
“大人,你找我,可真是稀罕事儿啊。”淳歌这个懒货是鲜少主动去找王祥的,这些年来王祥与淳歌的会面也是屈指可数,但正是这种疏离感,才是淳歌与王家的关系有了缓和。大概就是距离产生美吧。
“别耍嘴皮子,今儿是有要紧事儿。”淳歌咳咳了,很是严肃地说道,他发现他的手下似乎对他都没有什么畏惧感,这令他有些挫败,他还是很有威严的好吧。
“好好,您说,您说。”王祥依旧是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但淳歌可是知道,这家伙耍起狠来绝对是毫不留情的,当年面对他哥在松城的残留势力,眼睛都不眨的连根拔起,不留一丝余地,这种魄力也是淳歌欣赏他的原因之一。
“天象有变,你俩可曾发现。”淳歌说这句话的时候,深深感叹,若是他在东南,何必要绕这么一圈的,直接跟阿流说他要粮食就行了,只可惜阿流早就回东南去了。
“大人,你可不知道,如今外边都说有了你官大人,连老天爷给个面子,冬日再也不寒冷了,你可比汤婆子管用多了。”王祥笑着重复自己在外边听来的话,这也足以证明淳歌在北方的人心所向。
“冬日不冷,夏日无雨,你可知。”淳歌这家伙也算是饱读诗书,天文地理,经典名著,可谓是无所不通,再加上他爹在小时候的熏陶,他可是极有做神棍的天赋。
“你的意思是,北方要大旱了。”宋琦与王祥也不是个笨的,淳歌的话都到这个份上了,他俩异口同声地就说出来了。
“否则真是我认识老天爷?”淳歌不由得反问道,他若是又那本事儿,早就修道成仙了,还在俗世里凑什么热闹。
“这这可如何是好,这几年的收成不坏但也绝对不好,倘使大旱,岂不是要饿死许多百姓。”宋琦是管粮的,他自然是知道粮仓里剩下的口粮是少得可怜。
“王家虽有粮行,但久未大旱,去年刚将存量给卖了,还在屯粮呢。”王祥这几年也是王家的中流砥柱,王家的斤两他虽不能直说,但也不会瞒着淳歌太多,毕竟俩人现在正是合作阶段。
“慌什么。”淳歌板起脸,有些不高兴,他都不着急,这俩怎么急得像跳蚤似的。
“又不是现在缺粮,等到旱情不可收拾还早呢,你俩不是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收集余粮啊。”淳歌自己会向朝廷申请粮食,相信凭着他现在在朝廷的人脉,还是能弄到一点的。只是杯水车薪,光是他那一点是远远不够的,他又不能管东南要,到底是北方的事儿,不到万不得已,淳歌是不会开这个口的。所以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这俩心腹身上。
“还不是被大人给吓得。”宋琦拍拍自己的小心肝,谁让淳歌要么不说一说准中,他都被吓怕了。
“大人,您就不能早点说要我们筹粮吗?”。王祥也是郁闷啊,要是淳歌直接说了目的,他们何至于会被旱灾给吓着啊。
“行行行,我的错,你俩就去弄些粮食来。”正说着,淳歌似是想起了什么,赶忙补充道:“还有,咱们可不是什么圣人,你们筹集松城的粮食就够了,至于别的地方,咱们起到提醒的义务就行了。”
“当然,等咱们筹完了再提醒是最好的。”淳歌脸不红气不喘地淡定说道,反正他跟别人说明天大旱,保不齐人家说他是神棍呢,因此小小地提醒一下就够了。
宋琦不禁偏过头,他们家大人还是一样的自家为先啊,以他如今在北方的名气,别说是预言旱灾,就算是指鹿为马,人家可都信。他这就是明摆着让自己弄到粮食后,不管人家死活啊。
“得嘞,大人咱们绝对不泄密。”王祥玩笑似的举着右手,一个劲儿地以淳歌是从。
“那就这样啊。”淳歌拍案,这事儿就算成了,他最后说了一句:“过年之前,我要见到我的粮仓满到堆不下啊。”说完淳歌也不看这俩人一副要死的样子,直接找乐山玩耍去了。
留下的这俩人,皆是哭丧着脸,俩人对视一眼,整一个难兄难弟,他们家大人不把他们的剩余价值炸光是绝对不会罢手的,亏他们还想过个好年,都是做梦了。
淳歌这边紧锣密鼓地筹集粮食,而京城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儿。向来身体倍好儿的苏见豫病了,常言道病来如山倒,没有人能预料到这个有苏的顶梁柱倒了。于是边境的苏佑启便临危受命回京照顾老爹,表面上是为了照顾苏见豫的身子,事实是那些大臣知道苏佑君是个没用的,找了苏佑启监国呢。反正无论如何,苏佑启都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他特意绕到淳歌这儿,打着有事相商的名,与淳歌告别。
淳歌也是赞同苏佑启回京的,他知道苏佑君并不是无能之辈,但却不能在明面上做出圣明的姿态,若是换成苏佑启在前苏佑君在后,这事儿便能好办许多。更何况,这俩兄弟一个负责国事,另一个便可以照顾苏见豫。淳歌还让人通知他舅舅秋神医,老实说他也很想回京照看苏见豫,但是他的身份尴尬,只能吩咐几句,满心忧郁地目送苏佑启离开。
第三百一十章 乐山的幸福生活
第三百一十章乐山的幸福生活
年节将近,已是腊月初,依照往常的惯例街上是车水马龙,天公作美气温也不寒冷,许多的百姓都在这会儿一家人出游。因为边境的安稳,大家倒也敢去外边逛逛。整个松城唯独只有府衙的官差还没有放年假,最忙的要数松城知府官淳歌,这位号称全年无休的官大人。
“我说淳歌,你忙,倒也要有个限度。”乐山双手拿着两个烤地瓜,用脚踹开了淳歌书房的大门。
“我说大哥,你就不能疼惜疼惜我的门啊。”淳歌喘了口气接着说道:“若是坏了,就得出钱修,我都穷死了。”
“啧啧啧”乐山摇头说道:“都说是越有钱越抠门,我说你都家财万贯了,还在意这么一点小钱?”
“小钱不是钱啊,一个铜板也是子儿。”淳歌还真是穷疯了,这些天光是明面上支出的账目就是一笔极大的数字,心疼得淳歌像是被刀刮了一样。
“行,你穷你最穷。”乐山嘴上这样说,但心里绝不这么想,先不说淳歌自己的私有财产,光说秋家分给子衿的那一份,到头不都进了淳歌的钱袋子,倘使淳歌这样的算穷,那他就连一个烤番薯都买不起了。
“哥,没事把门给关上吧。”淳歌被一阵冷风冻着了,心想大概是他好几天没出这个门,才会被冷到的吧。
“得,你就是一个大爷。”乐山这辈子算是被淳歌吃得死死的,他放下手中的地瓜,一转身关了门,这才坐到淳歌身边。拿起一个地瓜,很满足的剥皮,吹得干干净净后‘恭恭敬敬’地递给淳歌。
“吃吧。”乐山贴心地送到淳歌的嘴边。
淳歌忙起来的时候经常是有一顿没一顿,府衙的人就常笑话,说淳歌这人没个老婆在身边绝对活不下去,因此乐山这个哥哥自然就充当起了老婆的角色。陪吃陪喝那都是小事,特殊时期还得服侍淳歌用餐,就像这样,如此才避免了一颗冉冉升起的官场新星因为外界因素而陨落。
“哥。这个没熟。”淳歌抬头直愣愣地望着乐山,想他将阿奴给派出去了,自然是吃不到一顿好点的早餐,索性他就不吃了,还好乐山每次都会带烤地瓜来,只是这一次的很硬,硬得他都不能忍着不说了。
“很硬?”乐山很奇怪地看着地瓜。这玩意儿摸着挺烫的,难道没熟吗,乐山自己也顺着淳歌咬过的地方,吃了一口,好吧,的确有点硬。
“好吧,这次火候没控制住,我再去弄一个。”说着乐山便要将这个俩地瓜回炉重造。
“算了吧。”淳歌这么说并不是怕麻烦,只是他有理由相信等到下一次这俩地瓜出场时。会是漆黑焦透的模样,再说自打乐山不用夜里行军,他的厨艺就直线下降,这几次的地瓜,哪有一次是好吃的呢。而淳歌虽然在心中嫌弃,但还是会怀着感激的心很愉快地吃完。
“那行,外边有一层是烤熟了的。你吃那一层,我吃硬的。”乐山把熟了的那一边放到淳歌的嘴边。
“男子汉大丈夫,哪用得着这么麻烦。”淳歌这会子倒是体现出男子汉气概来了,一口下去干掉了大半个。
于是乐山憨憨一笑,心中默默发誓一定要向阿奴讨教厨艺,毕竟照顾好淳歌是他首要任务,反正如今也无仗可打。他这些年学会的可多了,像什么铺被子,洗衣服晒衣服的都不再话下,虽然他的这些能力都是被淳歌训练出来的。但他每回都会很嘚瑟地寄信回家,向他老爹和老弟交代自己与淳歌是多么的自在生活。当然,在东南的那俩人自然是不会介意的,谁让人家淳歌的儿子在东南呢,他们可以把玩元宝这家伙嘛,于是乎可怜的元宝硬是越来越胖。因为都是被大家伙给捏的。
“大人,大人。”正是淳歌与乐山的温馨时刻,宋琦的手扒上了淳歌的门,咣当一声,书房的门又被开了一条小缝,那宋琦可怜兮兮地走进门来,抹了抹鼻涕,挥了挥眼泪。
“大人,下官做不到啊。”宋琦猛地端起淳歌喝过的一杯茶,也不避讳什么直接喝了才是王道。
“那些家伙都不像家里缺粮少钱的,为什么就是不肯把粮食给我呢。”宋琦在北方各个城市绕了一圈,就是没人肯施舍他一点粮食,他又不是白白拿人家的,他是付钱的,为啥就没人肯让他轻松一点呢。
淳歌倒是没说什么,只是乐山默默地将宋琦放下的茶杯推得远远的,,他可不想淳歌顺手就拿来用,那得多脏啊,要用也得是他喝过的茶杯,那才是正常的。
“大人。”宋琦这边才消停,那开了条小缝的门,再一次被人重重一敲,原是王祥来了,这人一敲门,不过片刻,这扇饱经沧桑的书房门终于光荣的倒地了,王祥还来不及诉苦,就发现房中三人都用奇怪的眼神望着他。
宋琦与乐山的眼中自然是幸灾乐祸的喜悦,他俩可没少敲打这扇可怜的门,至于这门死在王祥的手中,也会姓王的自己倒霉,人品背。而淳歌,则是抬起了埋在账册里的头,冲着王祥宽容一笑,随即直接拿起手旁的大算盘,使劲儿地摇了摇算盘便低头算起细账。
正当王祥以为这事儿会这般容易的揭过时,淳歌噙着笑意,用的是格外温柔的语气说道:“总共一百两银子,本官不接受票子或是欠条,烦请现金结算,不客气。”
王祥的手不禁抚上了这安详地躺在地上的门,你到底是什么门,怎么比金子还贵呢。宋琦与乐山俩人不约而同了偷瞄淳歌一眼,还好这门不是坏在自己手上,否则这一年的活计可就白干了。
“大人,您当真要如此狠心吗。”王祥这几年的演技也是突飞猛进,说着便要挤出一滴泪来。
拼演技。这个松城还有比淳歌更厉害的人吗,貌似没有。
淳歌眉心微微一皱,做出一副‘我关系’的样子,眼中露出沉痛的眼神,说道:“我知道你的钱也不好赚,没事儿,我忍着,不过是寒风凛冽罢了,让我彻夜冻着。如此便可省去茶钱,你真的不用给。”
“给”话音刚落,王祥就从怀里掏出百两银票,以光速递到了淳歌手中,只见淳歌故作弹泪的将票子收进了怀里,瞬间恢复正常。
“你也没收到粮食。”淳歌的话可不是疑问句,只是他似乎并不吃惊王祥没有筹集到粮食。
老实说王祥是王家子弟。在北方乃至有苏,人人都得给个面子,这样的人竟也收不到粮食,这才是令人奇怪的事儿。
“是啊,跑了好几个熟人,大家伙都没有余粮,我这才发现大人您是多么的英明。”其实王祥去借粮的时候,大家伙都是满口答应,等开始算起今年的收成时。所有人都吃惊了,大伙竟然是一个结果,余量不足。这让王祥不得不在心中佩服起淳歌的先见之明,顺带着还让人家知道了余粮短缺这个潜在危机。
“你是说,你不仅没弄到粮食,反而让被人注意到了储粮的重要性。”淳歌这家伙精明得像只狐狸,哪能是王祥几句奉承话就能忽悠得了的。人家一听就知道王祥犯错了。
“大人我没有说会有旱灾,他们应该想不到的,想不到的。”王祥绝对不敢告诉淳歌他爷爷王公已经猜到这个消息了,不然他有理由相信淳歌会先扒他一层皮,再说。
“说吧。”淳歌白眼一翻,有些无力道:“王公是个什么态度。”淳歌真的不想王公掺合到这件事来,因为他知道,王公这家伙铁定会打东南粮仓的主意,说白了他还是怕亏本啊。
王祥措手搓脚地蹭到淳歌身边,将怀里的那封信塞给淳歌后。立马闪得远远的,王公就给了他一封信,说是淳歌问起时再给,他当时还说淳歌一定不知道,这下他算是明白了他说这话时,王公那似笑非笑的眼神是什么意思。
淳歌也不废话。打开王公的信,内容也简单但却出乎淳歌的意料,王公竟然同意让淳歌往东南购粮,并且用的是市价。淳歌心中的大石总算是落了下来,他最担心的就是东南粮商冒然参与北方筹粮会引起王公的不满。他也怕王家会借着与他的关系狠狠地坑上东南商家一把,这样一来他可就是里外不是人了。好在王公率先给出态度,想来王家其他人也不会反对了。
“大人,爷爷他说了什么。”王祥瞅着淳歌脸色见好,便试探着问道。
“王祥,你明日便通知阿流筹粮,你亲自去一趟东南。”淳歌把手中的信扔给王祥说道:“务必要在元宵之前把粮食给我运回来。”
王祥接过信,心中也算是松了口气,还好他爷爷出马,这才没让淳歌陷入尴尬的境地,否则他还真不知道该拿什么脸面回来见淳歌呢。
“行,大人我这就回去准备,一准赶在元宵之前。”语毕王祥就像领了军令状似的狂奔出去。
“都这么多年了,这家伙怎么还是说风就是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