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闲-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时康熙的思想还没进行到要下罪已诏的时候,他从慈仁宫里一出来,立马就想着他今天回家探亲的小表妹,有没有伤到?有没有被惊到?唉,怎么偏偏今天回家了呢?佟家的房子也不知道有没有宫里的结实。不行,得去接她回来?可他现在不能去,得先去看太皇太后,然后还得招大臣议事,善后事情肯定更多

“梁九功”

“奴才在”听到康熙叫他,梁九功立马凑近了几步。

“你带人去佟家看看,郭罗妈妈和两位舅舅、舅母以及表兄弟们都受伤没,家中损失如何?顺便把毓秀接回来。”

“嗻”梁九功躬身应是,然后站住了脚,看皇帝的御辇过去,心里暗道,其时皇上您最后一句才是重点吧,前面的都是顺带的。

慈宁宫外的院子里,康亲王杰书和简亲王德塞两人守着太皇太后,都没法走,其时两人的心早就飞回自己家里去了。两人心里都嘀咕,这老天爷是不是也不满科尔沁再出一个皇后啊太皇太后刚把话题转到皇后人选上面,就地震了,这也太寸了。

不只他们两个心里犯嘀咕,孝庄老太太心里也不好受。她一向就信佛,再加上人老了,对于神神道道的事情看得越发的重。此刻也在暗中念道,是不是老天爷不满意乌仁图娅做皇后?可慈宁宫里的科尔沁女孩子中,就她的身份最高,别人都不够份量啊。

“皇玛嬷安。”康熙一进慈宁宫的院子,就看到太皇太后和两位亲王站在最中间,再就是一群如花似玉的蒙旗姑娘们。

“皇玛嬷没事吧,可有受惊”他满脸关切的走近太皇太后,上下打量了一翻,松了口气,“皇玛嬷看着还好,没有受伤。如此,朕就放下了一半的心了。”

太皇太后拍拍康熙的手,慈爱的道:“劳皇帝费心了,哀家没事。到是你,可有去看过你皇额娘。”

“皇额娘那里也没事,”

“那就好。”

康熙关心完老太太,才挪出注意力来给还在跪着的亲王和姑娘们,“都平身吧”又笑着跟康亲王和简亲王说:“今天多亏了两位王爷,保护太皇太后得当,朕自有赏赐。”

“奴才等谢皇上”康亲王和简亲王两人刚爬起来,听见康熙说要赏他们,只得又爬下了。

“朕还有一会儿要派人去叫你们进宫议事,可巧就在皇玛嬷这里碰上了,一会儿就跟着朕走吧。”康熙态度温和,语言更温和。

听着的那两位,心中都直冒冷气。他们心里都清楚,皇帝跟太皇太后并不太亲,尤其是二年前因着要选后的事,关系还一度挺紧张。当然这些都是在暗地里,并没有摆到明面上,可是做为皇家近枝的亲王,他们还是挺明白。联想到太皇太后今天跟他们聊的话题,两人心里都有谱了,咱们坚定的站在皇帝身后,他说选谁就选谁。

至于太皇太后,您没啥权利决定亲王人选问题,为了咱不被皇帝抓小辫子,王位换人坐,只能对不起了老太太。

太皇太后见康熙进来问候了她,又忙着跟两位亲王研究灾后事宜,对于她娘家的侄孙女们问都没问一声,心中颇为不愤,“皇帝,你要忙就去忙吧,哀家这里有你表妹她们陪着,不妨事的。”我都给你提醒了,这回你该问一句了吧。

康熙躬身向太皇太后行礼,“皇玛嬷,前面的政事很后,尤其善后更是重中之重,孙儿先告退了。”

太皇太后笑容一僵,随即点了点,“国家大事要紧,你去吧。”

康熙走之前又嘱咐了,可能还没震完,先别忙着进屋,都在院里多呆一会。

果然,京城之后几日余震不断,房屋多倒塌,无数人伤亡,从皇帝到百姓人人都住到了空地上。康熙在乾清宫前面的广场上,立了很多顶大帐篷,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每人一顶。只是太皇太后那里挤点,其余太妃等人每三人一顶,还有四人一顶的,那几个蒙旗姑娘的帐子都安在了太皇太后旁边。

毓秀在当天就被康熙派人接了回来,被他安置在皇太后的帐子里,正好在皇帐的右边,太皇太后在皇帐的左边。这回她与乌仁图娅、赛罕、托娅等姑娘碰面的时间便多了,尤其那几个姑娘出现的时机都不错,总在康熙跟她说话的时候凑过来。

“给皇额娘请安。”康熙一连忙碌了好些天,才总算是把灾后的事情处理好了。他起身出了自己的帐子,习惯性的直接往太后这里走来。

托娅带着丫头,捧着食盒正放御帐走来,眼见着康熙转进了皇太后的帐篷里,她咬了咬下唇,低声道:“走,咱们去给皇太后请安。”不知道为什么,太皇太后这段日子对她有些重视起来,偶尔也会派她给康熙单独送点东西。虽说她不解其中的缘由,可并不妨碍她借此机会多在皇上面前出现,多得些好感,以期自己能有个更好的前程。

“表哥,今天过来的早,您的事情都处理完了。”毓秀正坐在一边描花样子,帐内光线不太好,康熙和皇太后不许她读书、做针线,再加上离康熙住的地方近,常有大臣出来进去的,她又不好常常出去转,只能闷在帐内画画玩。

康熙走到她身边坐下,拿起她画的花,随口道:“嗯,忙了好些日子,总算把着急的处理完了,今儿才能有点空闲。”

“皇帝,钦天监还没说咱们什么时候能搬回去。”皇太后在帐子里也住烦了,特别是她和太皇太后这回住得近了,她儿子得天天先去见过太皇太后才能来见她,还不能呆多长时间,母子两个有些天没好好坐在一起说说话儿了。

提到钦天监康熙的表情有些狰狞,这几天他都快被烦死了,因为洋和尚做了钦天监监正,又用了他编制的《时宪历》,朝中以杨光先为首的某些人,见天的上书告状,非说人家以修历法为名,潜谋造反,又说人家以妖书以惑人心,请“速行翦除”还要要求废《时宪历》,复《大统历》。

康熙早自记忆中得知,汤若望编的时宪历更准确一些,他当然不愿意用不准的换下准的,那是傻子才做的事。其时康熙三年的时候他们就商闹过,不过那时他没理他们。这回借着京城地震之事,他们居然又把以前的言论翻出来了,真是让人叔可忍、婶不能忍。

“皇上、太后,托娅格格求见。”守在帐外的宫女进来回话。

第八十章选后

第八十章选后

太后一听托娅求见,笑着扫了她儿子一眼,“传她进来吧。”

毓秀同样对着康熙皱了皱鼻子,惹得他伸手捏了她一下,低声道:“你再使坏,朕下次出宫就不带你了。”

毓秀讨好的冲他笑笑,顺手把刚画好的绣样拿给他看,“表哥,你看我这个画的像不,给你做荷包好不好。”

托娅一进来,就看到坐在一边穿着明黄色便服的康熙正指着桌上的画,笑着对佟家的格格解说。她闪了闪神,恭敬的给皇太后和康熙行礼。

毓秀站了起来,与她拉了拉手,“托娅姐姐好。”

“毓秀妹妹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些蒙旗的姑娘们都直呼她为毓秀妹妹,听得她头有点大,联想到后世宫斗剧里,皇宫里的后妃们一个个姐姐妹妹的互相称呼。呃……这算是另类的压她一头?

“太皇太后让人新做的点心,是我们家乡特有的,让奴婢送过来给太后尝尝。”托娅笑着跟皇太后说明了来意。

太后站了起来,先谢过了太皇太后,复又坐下,让侍女接过了点心盒,“让丫头送来就好,劳动到托娅格格了。”

“是我抢的差事,想着来见毓秀妹妹讨几张别致的花样子回去。”

“还是你们小姑娘家能玩到一起,去吧去吧,哀家去看会儿经。”太后起身往后帐走了。

康熙一见太后撤了,他也站起来轻咳了一声,“秀儿,你跟托娅格格玩吧,朕还有事先走了。对了,你太极图和朱眼白都画得不错。”说完,起身也撤了。

托娅轻咬了下唇,随手拿起桌上的画,“这不是鸽子么,难为妹妹画得这么像。我听着皇上刚才说什么太极图和朱眼白,那是什么?”

“那是鸽子中的名种,颜色是白的。”毓秀随口答道。宫廷中养观赏鸽已经好千年了,现在清宫里还存有明朝的鸽经,宫内的一些太监们口传耳授,自有他们些养鸽、训鸽的绝活。可惜到了现代,中国观赏鸽早已式微,公园、广场、动物园内都成了外来鸽的天下。

康熙对于这些玩的东西不太在意,到是毓秀前世受父亲的影响就是个小小的养鸽爱好者,今生在宫内看到了很多在现代已经绝迹的名鸽,自是见猎心喜,连带着康熙也时常跟她去放鸽、喂鸽。要说毓秀姑娘,别的事情或许不精通,但是对于吃喝玩乐,到是一学就会。再加上小皇帝康熙宠着她,由着她在宫里变着花样的折腾,现在慈仁宫院子的一角,还种了不少葫芦呢。

托娅姑娘从大草原上来,喜欢玩的东西就和某人不一样,人家比较喜欢骑马射箭耍鞭子,对于精细的玩艺不精通。听着毓秀姑娘滔滔不绝的讲着鸽子经,她如同鸭子听雷般,半点也没懂。对于托娅来说,养鸟也该养鹰,养只鸽子有什么用?也不能帮着打猎,还得好吃好喝的养着它,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真是自找罪受。她心里鄙视,到底是汉军旗家出来的姑娘,就算娘家归了满洲旗,也脱不开那股小家子气。

“妹妹讲的这些我也听不懂,到是觉得养鸟么就该养只猎鹰,省得再去南苑行猎的时候,就妹妹一个人空着手出来,让我们也怪不好意思的。”托娅见毓秀大有拉着她讲上一天的架势,连忙出言阻止。

毓秀同样也在心里鄙视她,跟着孝庄老太太在宫里住了这么长时间了,连养鸽和训鹰还分不开呢,真是白呆了。话不投机半句多,尤其那个谈话的人还语带讽刺,“鹰我有啊,表哥给我了四只海东青,还在南苑那里散养着呢。”

“散养?”托娅撇了撇嘴,“我先走了,妹妹有闲暇时,咱们去南苑打猎,也让姐姐看看你的海东青。”一听就是外行,还能散养,早就飞得没影儿了。

“好啊。”姑娘养鹰从来都是散养,早就签了契约,还能让它跑了。毓秀起身将托娅送到帐外,道了个别回来,发现康熙居然又坐在了刚才的地方,正似笑非笑的看着她,“你这丫头越来越精,生生的把她话唠走了。”

毓秀笑着坐回他的对面,重新拿起画笔,“我不跟她聊鸽子,难不成聊表哥么?若是那样的话,怕到今儿晚上,她就跟我一起睡了。”

“坏丫头,就你心思灵巧。”康熙笑骂了她一声,也低头看她画鸽,“秀儿,朕有宋代赵昌的《牡丹鹁鸽图》,明儿叫人给你送来。”

“真的,谢谢表哥。”提到这个,毓秀眼睛亮了,顶着唇边的小梨涡高兴的道谢。

康熙竖起一指在她眼前左右摇了摇,“别忙着谢我,你拿什么来换。”

“我照着绣一幅跟您换。”

“绣画那东西太伤神,你给我做两个荷包吧。”小表妹的手艺越来越好了,仿着名家字画绣出来的东西,让他都称奇,不过他还是心疼啊,舍不得她太累。

“好。”两个荷包换个宋代名画,这买卖不亏。

某表妹自从穿越,并且修心了炼神诀以来,就发有关于女子的专来技术,只要入了门,她提高起来总是比较容易。她这算不算是变聪明了呢?

第二天,康熙果然派来送来了宋代赵昌的画,等他处理过政务之后,又特意来找她一共研究了一下相关的技法问题。每当这个时候,毓秀就无比庆幸,康熙没有他孙子乾隆的特殊爱好,喜欢在他看过的字画上面留下他到此一观的印章。

又过了几天,钦天监终于上书,地震已经过去了,大家可以各归各位,进房子里面住了。与此同时,因为地震而推后了半月之久的旗下秀女大挑终于开始了。

因为了康熙还没娶后纳妃,这次的秀女大挑是由太皇太后、皇太后两位主持的。从两人选人的侧重点就可以看出,她们都属于什么样来做皇帝的老婆。太皇太后一贯对蒙旗女子态度比较和蔼,而皇太后却对满旗的女孩子们更注目一些。同满蒙二旗比,汉军旗的女孩子们要求就要严格的多,有那模样太过娇俏柔媚,家里也不太重要的,直接就被刷掉了。还有那么一些容貌美丽,风情十足的,因为姑娘的爹比较给力的,留到了复选。

眼见着初选已毕,前朝后|宫,甚至整个北京城都在议论皇后人选问题,而最有希望的那些家里,更是心如乱麻,可表面上还得将着一幅没事人的样子,显出自己没有窥视后座的野心。其时谁不知道谁啊,大家都揣着明白装胡涂,互相恭维。

慈宁宫里,就皇后的问题,太皇太后招及了宗室王爷,掌着宗人府事宜的安亲王、康亲王、简亲王等等,清初的八大铁帽子王今天都来了。还有亲贵大臣,如辅政四大臣、图海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太太居然还叫了汉官,这可是太希奇了。要知道孝庄老太太可是最反对重用汉官的人,今天居然还能把汉官招来,不能不说是她的一大进步。老太太精明得很,汉人不是重视孝道么,她儿子和孙子不都重视汉学么,那他们就得孝顺她,选后的问题,她就得说了算。

该来的人都来齐了之后,太皇太后轻咳一声当先口了,“哀家今天请诸位来,就是为了皇帝立后一事。皇帝虽然已经亲政,可他尚未成家,这也是哀家和太后的一块心病。如今旗下秀女大挑的初选已过,余下的家世、人品、相貌都是不错的,请大家来议议,何家的女孩子比较合适。”

老太太一口气说到这里,打量了一下屋内人的表情,又扫了一眼慈和太后,见她面容平静,心中称奇,难道她不想自己侄女封后?还是皇上给了她什么定心丸吃?“媳妇,你是皇帝嫡亲的额娘,这选的也是你的儿媳妇,也拿个主意吧。”

慈和太后冲着太皇太后一欠身,“皇额娘也知道,这做人额娘的从来都是最心疼自己儿子的,媳妇也没什么多余想法,只要皇帝看着好就行。”

太皇太后吟着笑扫了太后一眼,“你这当人额娘的也惯着儿子了。”慈和太后心里撇嘴,你到是不惯着先帝,所以他才处处和你对着干。

“那皇帝的想法呢?”老太太今天招了这么多人来,就是想拍板定死了皇后的位置,决不能再拖到下次大挑。再过三年,佟家的丫头年纪就够了。

康熙坐在一边没有说话,他心里正烦着呢,这段时间镶黄旗和正白旗就多尔衮时期的圈地事件又闹了起来,镶黄旗诉苦的奏折在他案上推了老厚的一叠,偏偏姓杨的那些人还跟着不消息,非要把洋和尚告进监狱不可。今天他正招鳌拜、索尼等人议事,就被太皇太后就立后一事抓到慈宁宫来了,更是让他心情烦燥之极。

“这才初选,等到复选之后,孙子再看也不迟。”当着众多人的面,康熙也不好直接说我今年不娶皇后了,再等三年。

“这是给你娶媳妇,你自己不拿主意,到时候选得不得你心,可别怨我和你皇额娘。”

康熙呵呵一笑,“皇玛嬷,只怕朕看中的,您不同意。”坏蛋,开始给老太太下套了。

第八十一章雷霆

第八十一章雷霆

康熙的语音一落,屋内静悄悄的,众人偷眼往太皇太后面上看去,果然笑得挺勉强。

太皇太后强压了压自己心中的火气,“是你娶媳妇,日子也是你们小夫妻俩个自己过,你喜欢就好。再说皇玛嬷老了,再不喜欢能怎么样,还能看几天。”

“皇后乃国母,至关重要,这才刚过了初选,是不是再看看。”皇太后轻声慢语的插言,她还不太想让儿子和婆婆直面对上,反正挑皇后么,重点在挑字上,挑多久挑谁,不到最后谁知道。

太皇太后一笑,“就是因为重要,才要提早看看,多选几个,给皇帝择个好的,将来娶进门,也省得咱们调|教。”

“列位可有什么想法,虽是皇帝娶妻,可皇后不比寻常嫔妃,既是家事也是国事。”老太太三言二语挡了皇太后的话,又转头看向殿内的其余闲杂人等。

康熙也吟着笑,跟着把眼光转到了王公大臣们的身上。

今天被太皇太后招来的这些人里,打头站的一位就是安亲王岳乐。这个倒霉王爷自从顺治帝死了以后心就一直在悬着,尤其在康熙亲政,逐渐展露出手段强硬的一面之后,就更加不安了。尼玛他当初不就是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固定一下到手的王位,顺便在皇帝那里捞点好感度,以备留给他儿子、孙子用么?谁想顺治皇帝二十四岁就死了,死了还不算,临跟世界白白之前还涮了他一把。什么叫想把皇位传给他呀,用脚头想也不能实现好不结果弄到现在,他天天看到现任皇帝心里都发毛,就怕他那天想起来,来个秋后算帐。

每次想到这点,岳乐都对先帝很有些怨言,你说你想把皇位传给我,你到是坚决点,别让人一劝你就缩回去了。想想当初你鞭尸多尔衮、学汉学重汉官、强抢兄弟媳妇、立挫你亲妈,连废两任科尔沁皇后的士气那去了?你缩了不要紧,眼一闭啥也不知道了,可把我给坑苦了。最后岳乐总结了一下,做人不能太勤奋,尤其不能在皇帝面前得瑟,很容易把自己得瑟进去。是以,他虽还掌着宗人府,对于当今皇帝选后一下,打定主意是不开口了。谁爱说谁说去,反正你娶谁都成,只要不是纯汉女放宫为后,我就没啥意见。

本着这个原则,岳乐在太皇太后的目光扫向他的时候,不得已的头一个出来说话,“奴才认为,皇上已经亲政,立后的问题,奴才等只需听任万岁的旨意便好。”乾纲独断、乾纲独断啊,小皇帝做得多明显,人家都有心头爱了,咱才不去做那个恶人呢。

太皇太后暗恨,岳乐你个王八蛋,当初你糊弄我儿子把皇位传你的劲儿那去了?现在问啥啥不说,一门心思的站在皇上那边儿,怎么着还想着他能忘了先帝要把皇位传你的事?你做梦去吧,爱新觉罗家的男人,心眼儿就没有大的。从她公公到她丈夫再到她儿子、孙子,都是一个样儿,不但心眼儿,还记仇。

康熙对于岳乐的表现很满意,看你这么相识,算帐可以等你死了以后,用你儿子抵。

安岳乐撤了,太皇太后的眼睛又扫过了康亲王和简亲王,眼中透着一丝热切,咱们地震那天可都说好了,别忘了你们亲妈也是科尔沁的博尔吉济特氏,做人可不能忘本。老太太,你想的真对,做人不能忘本,对于康亲王和简亲王来说,他们的本就是爱新觉罗氏,他们自认为是纯正的满洲人,所以,对不起了老太太,咱们也站在皇上那边。

康亲王和简亲王两人谁也不傻,尤其简亲王还有个姐姐被恩养在宫里,目前被记名在第二任废后的名下。这位格格大约跟养母感情很好,对于皇后被废为宁妃之事很是不愤,尤其对于当了皇帝的康熙和做了太后的佟氏不满。不过,总管她还没白到把这种情绪带出来,只是在见自己亲**时候隐隐的带了点出来。然后她亲妈又和自己儿子说了,隐含的意思就是,老娘也想再要个科尔沁贵女当皇后,一个地方出来的,我闺女总能嫁个不错的地方去。呵呵,她的意思简亲王听懂了也装没懂,立后的事情躲还来不及呢,还上赶着往前凑,没吃错药吧

“奴才等附议安亲王。”

太皇太后鼻子差点气歪了,你们两个小子忘恩负义,忘了自己的亲妈是那出来的了?

亲王们表示明白了,皇上已经亲政,他只要不犯抽的,一定会娶个家世、人品都不错的女人做皇后,我们就不能跟着多操心了。其时是这时候操心多了,以后很容易被翻小肠,谁脑袋上还没几个小辫子,因为这种不损及自身利益的事,得罪现任皇帝犯不上。

四个辅政大臣有三家的闺女都通过了复选,只有鳌拜家的孙女已经被指婚了,等到姑娘满了15岁就出嫁。因此,他是四人当中最有话语权的,人家没有参与皇后之位角逐赛,属于完全中立派。其时对于鳌拜来说,康熙选谁当皇后都无所谓,清朝的皇后或者说是后|宫的女人是历代在朝廷上最没有存在感的。后|宫不能干政,先帝的旨意,连他亲妈都得受这条的约束。所谓的皇后,其时就是皇帝大小老婆的总头,她最大的作用就是生嫡子,顺便管理一下皇帝的小老婆,让她们别闹事。其余的,不好意思,再没别的作用了。

“太皇太后、太后,如安亲王所言,皇上已经亲政,选后之事,自然由他乾纲独断。”鳌拜认为应该让小皇帝选个他自己中意的女人做皇后,一个男人当了皇帝之后,连自个儿老婆都不能自己决定,那得憋屈到啥地步啊。

“奴才等附议”“臣等附有议”殿内的满汉大臣异口同声,谁都不想在这事上多出头,万一多嘴说错了点什么,得罪了皇帝肿么办?大家伙还想多当几年官呢。

太皇太后一见今天也研究不出什么来了,谁谁都不配合她,只能挥了挥手,让外臣们都退了下去,独留下了皇太后和皇上。她就不信,当着大臣的面她不能直说,就咱娘仨在,我还不能直言。

“皇帝啊,你也别嫌皇玛嬷多话,满蒙联姻是祖治,太宗和你阿玛都娶的科尔沁的女子。”反正肿么暗示你也不明白,咱直说,从你爷爷那里就娶得博尔吉济特家的女子,你爹再不喜欢也一样娶了,到你这儿咋的,还想造反,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