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闲-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虚一实玩得是真好啊还有中间过渡的学堂事件,呜呜呜,皇帝把咱们都玩了。

康熙见自己的目的都达到了,朝上大臣们一个个跟霜打的茄子似的都蔫了,强忍着笑,一甩袖子,“退朝。”他等不及要跟他表妹显摆了,咱又把朝上的老狐狸们耍了一把,看他们那青不青、红不红的脸色,实在是太具于娱乐性了。

毓秀一早上起来,送走了康熙,又去坤宁宫接受了众妃嫔的请安,带着她们去给太皇太后、太后请安,再简单的处理了一下宫内的事务,就安安心心的呆在丰泽园里等于成龙的夫人冯氏来给自己请安。

“臣妇于冯氏给皇后娘娘请安。”身穿从一品正装的冯氏从容的给毓秀请安。

“冯夫人,快请起,赐坐。”毓秀笑着伸手,作了个请起的手式,素问很机灵的上前扶起了冯氏。另有小宫女搬了绣墩过来,放在一边。

冯氏再度拜了一拜,方才起身在一边的绣墩上坐了下来。毓秀细细打量,见她面容白净,眉目柔和,眼角、唇角已见了细纹,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美人儿呢。如今她只坐了半个凳面,身子挺得笔真,面含得体的微笑,态度不卑不亢,说话的语调舒缓,答话也不疾不徐,条理分明,就知道这是个受过良好教养的大家闺秀。

说实话,相比旗下的贵妇、贵女们,她到是更喜欢汉家的官夫人和那些香书门弟教养出来的女孩子们,那种自然舒缓、落落大方的姿态,一看就是家庭底蕴在的人家才能教育出来的。而满族各家只有百年不到的历史所教育出的姑娘,平日里看着还好,与人一比,就透着浮躁。想想以前看的清穿小说,动不动就满洲姑奶奶怎样大方、满洲姑奶奶怎样爽利,又能管家、又能骑射,还能琴棋书画具全,身体素质还好,能生下强壮的八旗子弟。汉女小家子气,柔柔弱弱的,动不动就泪盈于睫,就知道用柔媚取悦男人,那些书香门弟教育出来的,不是清高,就是小白花的外表,小黑花的内在。当初每次看到这个,毓秀都有一种强烈的想要拍砖的想法。

靠,她就不信了,写清穿文的难不成都是满族人?一个汉族的都没有?是什么样的神逻辑,让她们把汉族女子贬到这种地步,而把明明张扬跋扈的满洲女子写得无比开朗大方,心思透亮的你妹的,谁说汉女身子柔弱的,江南那些踩着三寸金莲挑水、担柴,甚至如男人一样下地干活的不是汉女?中华民族五千年一代又一代的汉族男人都不是汉女生的,那个人敢说汉家男子软弱可欺的特母亲的……满洲姑奶奶个毛线,她自从穿到清朝,经过实地考查,汉族的大家闺秀落落大方的有的是,才学好的更是多,江南甚至还有才女们自组的诗社,常常聚会,比只会逛街、吃烟、大字不识几个满洲姑奶奶的强多了。

咳,她有点过于激动,每次看到气质出众的汉族贵妇,她就容易在心里吐嘈一遍。当然,她吐嘈归吐嘈,就冲着汉女们都裹脚这点,她还是得穿满女。想到三寸金莲,毓秀不动声色的往冯氏的裙下看去,八卦的想,于成龙听着人模狗样的,是不是也喜欢小脚女人呢?

大礼服之下,小小的鞋尖露出,看那样子,脚肯定大不了。

“冯夫人,刚刚到京,生活可习惯?您家老太太身体可好,一路上没累着吧。”八卦是八卦,官面上的话儿还是要问的。

冯夫人欠了欠身,带了三分恭敬的笑道:“回娘娘的话,家中一切都好,婆母身子也硬朗,昨天皇上还派太医来婆母诊了脉,说是无事。臣妇今日来,一则代外子谢皇上、娘娘对于臣妇及家人的恩典。二则,婆母交待,一定要代她给皇上、娘娘磕两个头,以谢陛下对外子的赏识。”说着,就起了身,利利落落的拜了三拜。

第一百七十一章闲谈

第一百七十一章闲谈

“冯夫人这是做什么,快请起。”毓秀连忙叫起,她其时还是不大习惯有人对她说跪就跪的。

待到冯氏再次坐下的时候,毓秀慢慢的跟她说着话,越说越投机。这位于成龙的夫人见识不凡,决不是那种眼里只有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女子。“夫人可有孙女?”某表妹难得的多问了一句。

冯氏有点奇怪,怎么话题转到自家孙辈上了呢?心中想着,面上还是恭敬的答道:“有两个小孙女,最少的今年不过两岁。”

萝莉啊毓秀眼睛瞬间就亮了,相比正太而言,她果然还是喜欢萝莉。“可惜冯夫人就要随于制台去任上了,要不然本宫还真想见见你家的小孙女。以于制台与冯夫人的家教,贵府的女孩子必须是冰雪聪明的。”

冯氏脸上的笑容不知怎么的有点发苦,她温婉的一笑,“臣妇家中还有婆婆要照顾,并不能随行,此去江南任上,只有外子一人。”冯氏是个聪明人,她自己不能陪丈夫上任,而两江总督又是个十分紧要的职位,朝中多少满洲亲贵们多少眼睛盯着这个位置呢,能做在自己丈夫身上,真有点天上掉馅饼直接砸到他们家身上的感觉。于成龙在得知康熙有意要派他去总督两江之时,就已经回家跟她研究过了。他此去江南,皇上大约会赐人的,一是示好,二是监视吧。

冯氏她今天来给皇后请安,心里就已经有了准备,听到毓秀提起这个话题,她就算是劝说自己无数次,可还是忍不住心中发涩。

毓秀皱眉,“怎么冯夫人不随于制台去江南么?”这于成龙怎么回事,每次上任都单身一个,这就是在古代,要是放到现代,她准以为这丫的想骗婚或者是为了找小三方便。

“家中婆婆年岁已大……”冯氏轻声道,她也想跟着丈夫在一起,只是她若是走了,婆婆还需要她孝顺,儿子还要她照顾、看管。哎,夫妻双方各有各的责任在,他要为国为民,她就只能替他守好家。

毓秀摆了摆手,止住了冯氏的话,“冯夫人恕本宫多说两句,于制台此去江南,总督两江,责任重大,想必你们夫妻也对此有了共识。”

冯氏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她怎么不知道,她家那位刚在江南得罪完人,还拉着皇帝的弟弟恭亲王常宁收拾了一批人。现在还要去江南做官,余下来的人,肯定对他有想法,工作决对不好开展。

“以前和皇上闲聊的时候,偶然间听他提起过,江南多才子,派去那个为官的,也大多都是保学之士。这有学问的人,不免清高,自然也就不大好相处。”毓秀笑着瞟了冯氏一眼,见她眼睛亮了一下,却没有接着说下去,而是换了个话题,“我还皇上说,江南不只多才子,也多才女,很多官家夫人也都是熟读经史的。我原还想着,冯夫人一看便是书香之族的女子,想必于这些上面也颇有见地,随于制台去了江南,也能得不少志同道和之友。”

冯氏心中一震,皇后这是什么意思,她在鼓励我跟着丈夫去江南一同上任,跟那些此次一同调职到江南的官员夫人们作一下外交?

“冯夫人,听说你家的两位少公子,今科要下场?他们也都娶妻生子,是大人,也该让他们自己去闯一闯,不能总护着。这雏鹰啊,不自己高飞的话儿,永远也长不成真正的海东青的。”毓秀意有所指的点了冯氏一下。你家儿子、媳妇具全,这时候不用他们什么时候用。

冯氏心中虽被毓秀的话震动了一下,可她必须教养在,面上丝毫不露,跟毓秀两人闲话家常。

两人聊着聊着,话题扯到了如今京师中的女子学堂上,毓秀对于自己主办的学堂还没去实地考查过,只是听派去的人说,目前生源状态良好,旗人家很多姑娘都送进了学堂统一上课。女子学堂的制度跟康熙那的八旗学堂一制,只是教导的课程有些不同,还有请的老师都是女子。

“冯夫人,听您的谈话,必是学问极好的,您若不随于制台出京,不知可肯到学堂里做了临时的先生。”毓秀突然间想到,女子学堂与男子的不同,学生不愁没有,但是真正有学问的女老师比较难找。若是这冯夫人肯去当个女先生,她不去江南也不错。

“喂,你自私了啊刚刚不是还说得挺好的,这么一会儿你就改主意了,意志太不坚定”太虚又一次冒出头来,打击她。

毓秀只扔了一句,“哪办凉快哪边呆着去,没时间理你。”

“娘娘缪赞了。”冯氏没有多言,她才来京城几天,两眼一抹黑,情报什么的还没摸清楚呢。

“喂,你不是想弄女子解放运动么,于成龙都让你弄江南当官儿去了,正好让这个冯氏给你在江南也开个女子学堂呗。”太虚见毓秀没理他,又一次跳出来出主意。

这个想法到是不错,只是她今天头一次见到冯氏,谁知道她的人到底怎么样,还要再考察一段时间。

就这样,毓秀跟冯氏两人又就着女子教育问题交换了一下意见,才意犹未尽的放人走了。

她这边刚送走了冯氏没一盏茶的功夫,康熙就兴冲冲的回来了,面上带着坑遍众臣的畅快,“今天这天儿,真热。”穿着明黄色的皇帝常服,迈着大步进了颐年堂,直接坐在了毓秀对面;随手将头上的帽子摘下来,放在桌上的帽托上,拿起毓秀面前的粉彩小盖碗,就喝了一口,“热得,怎么这个味?”

毓秀见康熙端起自己的茶碗,刚一个“哎”字出口,下面的还没说呢,康熙那边已经喝完了。她见康熙皱起了脸,忍不住扑哧一笑,“您这是遇到什么好事了?高兴的么事都顾不得了。”

“唉,这不是……”康熙看了看他表妹似笑非笑的小模样,再低头看了看茶碗,拍了拍脑门,讪讪的道:“都热糊涂了。”

“是高兴的吧。”毓秀斜了他一眼,才不信表哥大人能热糊涂呢。她今天早上身上见了红,那茶还是某表哥特意吩咐人给她弄得,结果现在他就不记得了。以某表哥的自制能力,大约又是成功的耍了朝上的那些老头子们,他才这般高兴吧。

康熙在毓秀面前脸皮向来很厚,他伸手捏了她的小鼻子一个,“就你精明,知道就行了,还非要说出来。”

“那好,下次不说了。”装乖卖巧的小表妹。

“这才乖。”伸手摸摸他家表妹的头,很是欣慰的表哥大人笑着回了一句。

“讨厌,表哥,人家已经长大了。”别再当我是五岁孩子似的哄了好么?

康熙长长的叹息了一声,“真是没看出来。”然后颇为严肃的问:“秀儿,你满五岁了么?”

毓秀眨了眨眼,也跟着严肃的看着康熙点头,“满了,人家今年正好满五岁。”说着,还特意伸出一只白嫩嫩的小手,放在康熙眼前。哼,这点小把戏,姐儿以前常玩,从来都没有不好意思过。

又一次落了下风的康熙,气哼哼的握着送到眼前的小爪子,用力的咬了一口,“牙尖嘴利脸皮厚的坏丫头。”

“多谢夸奖。”笑眯眯、笑眯眯,脸皮厚就脸皮厚,这年头,脸皮薄的人吃亏。

康熙端了宫女新送上来的冰镇酸梅汤大大的喝了一口,舒爽的长出了口气,“总算是凉快点了。”

“秀儿,今天见过于成龙的夫人了,感觉怎么样?”康熙对于于成龙的老婆很欣赏,丈夫出去做官十来年,家都没回过,全靠她一个人操持,上要孝顺婆婆,下要顾看孩子,三个儿子两个中了举人,一个中了秀才,等于都成才了,做为一个女人来说,真是不简单啊。

“气质温文,淡吐有方,一看就是书香之族教育出来的女子,温婉贤惠,是个好妻子、好媳妇还是好母亲。”毓秀同样对于成龙的妻子评价很高。不只有康熙给她看的资料,还有她自己面对面接触之后,得到了的结论。

“哦,你对她评价很高。”康熙的手指习惯性的敲击的桌面,沉思片刻,“她会跟于成龙一起上任么?”

毓秀摇了摇头,“我问过了,她说于老夫人年岁已高,要留在家里照顾。”

“唔,随他们吧。”康熙对此没法多说,他就算是皇帝,也不能挡着人家儿媳妇尽孝是不。尤其天朝目前还经常宣传孝道,当皇帝的总不能用了人家儿子,还要再搭上媳妇,把人家老娘扔到一边吧,那样不人道。不过,康熙还是挺希望于成龙能带夫人一起上任的,要知道夫人外交那也是官场的一部分,尤其对于一起从各个地方同时到任江南的新官们来说,各家夫人的交往,更能促进男人们的感情。

“我已经劝她了。”毓秀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康熙心里想得是啥,“再说,于制台三个儿媳妇具全,那个不能代婆母尽孝啊。”

这个,话虽如此,但是孙媳妇和儿媳妇她还是不一样的,康熙还是摇了摇头,“由他们自己决定吧。”大不了,以后我多罩着点他就行了,找个清官加能吏去总督两江,很不容易啊,磨损率可一定要低。

第一百七十二章狗血

收费章节(16点)

第一百七十二章狗血

午后一场小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味道,毓秀午睡起来,正在对镜梳妆,“梳个小两把头就好了,一会儿要出去,也不用带钿子,只随意插两只白玉簪子,带上两朵绢花就好。”想着早上康熙说了,今儿的政务忙完,就带她出去逛逛,毓秀就觉得今天的空气分别的清新。

“主子,您今儿穿哪件衣裳?”紫苏笑着过来,身后跟着四个丫头,每人手上都捧了一件杭绸的夏装。

毓秀微侧过头,扫了一圈,指着其中一件月白色绣粉荷的道:“就这件吧,看着清爽些。”

“是。”紫苏取过毓秀指的那件衣服,四个小丫头慢慢的退了出去。

“紫苑,你去知会刘进忠一声,让他去菊香书屋看看,皇上可忙完了。”

“哎。”紫苑脆声声的应了一句,转身出去了。

“娘娘,看看这样可好。”素问举着一面小手镜放在毓秀头后,让她看看头发弄得可合心意。

“不错,素问的手越来越巧了。”毓秀左右照了照,满意的夸奖手巧的丫头。

“谢娘娘夸奖。”素问屈膝笑道。

“娘娘,老夫人来了。”刚刚出去的紫苑,带着觉罗氏进来。

毓秀一见觉罗氏来了,连忙起身相迎:“玛姆来了,快过来坐。”

觉罗氏被毓秀拉着一同坐在炕上,笑道:“我刚从太后娘娘那里过来,听太后娘娘说皇后娘娘这两天身子不爽利,太医怎么说,如今可大好了?”

毓秀脸色一红,她就是每月一次的亲戚到访,腰酸肚子疼懒得动弹,又不好和人直说,只能用身体不爽来掩饰一下。反正这宫里的女人,一个月要不闹两个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在宫里面住的,常年把药当饭吃的有的是,例如,那个安常在、惠常在等人,哪个人每月不请两次太医的。“玛姆,我没事的,每两天一次的平安脉,我能有什么事。”

她虽这么说,觉罗氏还是不大放心,她可是知道这宫里面人的手段,害起人来神不知鬼不觉的。一听太后说毓秀身体不舒服,她心就咯噔一下子,总怕这个孙女一不注意就让人给下了点什么药暗害了。她仔细把毓秀从头到脚又看了一遍,见孙女那张小脸白里透粉,明媚鲜妍的模样,实在是不像有什么事的样子,心里那口气才慢慢的松了,“看着气色到还好。只是娘娘,你还年轻,还没给皇上生下小阿哥呢,身子可是顶顶要紧的,有什么不舒服的可千万别忍着,一定要早宣太医,知道么?”

“嗯,玛姆我记下了,您别担心。再说还有皇上呢,他在这上面看得可紧了。”毓秀小猫似的蹭到觉罗氏身边,靠着她,软软的说道。

“你呀,也别事事都指着皇上,他事情多,哪里顾得过来你呢。”她这个孙女还是年轻,不知道这年头靠谁也不如靠自己么,尤其是男人,能信得过几年。

“是是是,玛姆我知道了。对了,听说三哥看上了一个姑娘?是谁家的?***好么?”毓秀怕觉罗氏接着再教育她,连忙歪楼。不过她也是真好奇同,就她家三哥鄂伦岱那个嚣张跋扈的主儿,还真能看上谁家的姑娘?

提到这个觉罗室有点尴尬,鄂伦岱看上的那个还是小萝莉啊小萝莉,今年刚满十一有木有,两年后还要选秀呢,而鄂伦岱今年都十五了,早就该娶亲了,跟他同龄的男孩,当爹的都有了。看着孙女满眼好奇的盯着自己,觉罗氏轻咳了一声,觉得还是得跟她说一声,毕竟两年后的大挑是由她主持的,就依自家孙子那个倔脾气,别说两年后,八年后都不一定能改主意,有可能的话,她还是希望家族的嫡长孙能够娶个合他心意的好媳妇。打定了主意,开口说:“那姑娘是和硕额附讷尔杜的妹妹,闺名叫兰欣。只是,她今年才十一岁,后年正好大挑。”

“哟,是二姐的小姑子,说起来也是算自家亲戚呢。玛姆别担心,不是还有两年呢么,只要三哥心意不变,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了。对了,玛姆,三哥的心思你跟皇额娘说了么?”两年后大挑的时候,给自己老哥选个老婆,还是挺容易的,只是这事儿总得跟太后说一声才行。

“说了,太后娘娘也说容易得很。”觉罗氏每次进宫都是先去太后宫里,然后才来见孙女。出于去孙子的头心,她刚才就已经跟自己女儿说过了,太后已满口答应,说是两年之后大挑的时候,就把那姑娘指给自己的侄子。

毓秀早在觉罗氏进来的时候,就知道她家老太太今天来是有事儿要办,原本以为就是为了鄂伦岱来的,谁知道鄂伦岱的事儿等于是解决了,她老人家还是有点愁眉不展的。“玛姆,您今天来是不是另有事要说。我就算是做了皇后,也还是您的孙女呀,有什么事你就直说,能办到的,我一定办,办不到,还有皇上呢。”

觉罗氏颇为难,她今天进来却实有事实求自家孙女,可是又怕这事儿给孙女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所以一直都没说。刚刚在太后那里,才说了两句,太后的眉头都皱了起来,有些为难,还不是怕皇上不允么。太后是皇上的亲妈,她都这般为难了,到了孙女这里,她就更不好开口了。虽说是自家亲戚,可是孙女和皇上的关系更重要,决不能因小施大。

毓秀也看出来觉罗氏的为难了,她心里打了个突儿,她家老太太可是从太后那里过来的,有为难的事儿还能不跟自己女儿说么,看老太太的模样,似乎太后都不大想关,那这事儿肯定很棘手,没准会跟康熙的现阶段政策有冲突。呃,说实话,毓秀总体来说还是站在康熙这边的,跟他打对台的事儿,她是肯定不会做的。只是也不能看着老太太自苦下去,总得安慰安慰:“玛姆,您有为难的事儿,就跟我说说,能办不能办的,说出来咱们再看,总比您闷在心强。”

觉罗氏沉吟了半天了,还是决定跟孙女再倒倒苦水,顺便谴责一下科尔沁的人太霸道。她端起茶盏,啜了口茶之后,才慢慢的细说起来。

毓秀听得真是满头黑线,这都什么和什么啊,比现代港台电视剧还狗血。事情的经过吧,是这样的,贝勒诺尼在康熙三年的时候,被他姑姑诬告其母子对祖母不孝,安亲王岳乐当时掌管宗人府,听信谗言定诺尼有罪,于是诺尼被革爵降为庶人。

这诺尼是什么人呢,他是和硕礼烈亲王代善的第一子多罗克勤郡王岳托第二子多罗衍禧介郡王洛洛欢之第三子,也就是说,他是代善的重孙子。按辈份排,该是康熙的侄子。康熙的侄子太多,比他大的、比他小的,爱新觉罗家族这时候的人已经非常多了,尤其是代善系,上上下下算起来足有好几百人,康熙那里管得过来。

不过,这诺尼有个特殊的妈,他的母亲是姓佟,外祖父是佟养性。佟养性是什么人,他是当佟太后的祖父佟养正的兄弟。也就是说,诺尼的母亲佟氏是太后的堂姑,是毓秀的堂姑奶,这关系很近了(咳,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辈份关系,不过那时候的满族就这样,对于男女关系方面,辈份不是特别看重)。

诺尼的姑姑也就是岳托的第二女,受封县主,天聪五年四月,选博尔济吉特氏子弼喇锡为额附。她跟诺尼的亲妈佟氏关系很不好,两个人常常吵架,还都是为一些乱七八糟的小事儿。后来,诺尼的姐姐许配给他姑姑的儿子,因为婆婆和母亲不和,所以他姑姑对他姐姐也不好。在他姐姐生孩子的时候,他姑姑让她睡冷床,结果他姐姐死了。这佟氏一看,大姑姐把自己女儿生生虐待至死,那能干么,从此和他姑姑怨恨更深。

然后,更狗血的事儿发生了,诺尼为此娶了他姑姑的女儿为妻,进行虐待,以为他姐姐报仇。咳,多像台湾小言的虐恋情深啊可惜结果不是像台湾小言那样,男主幡然悔悟,从此与女主相亲相爱,当婆婆的也别别扭扭的接受儿媳妇,从此冤家再度变亲家。

诺尼的姑姑从来都不是善茬,为了替自己女儿出气,托了岳乐帮忙,以他们没有给礼亲王福晋穿孝为由,参了他们母子。

诺尼当初也是年轻,脾气不好,指着岳乐就骂,你没有母亲么岳乐自从顺治年间掌权开始,哪受过这个,再说咱掌着宗人府呢,管得就是你们这帮小兔崽子,你不说好声好气的求我,还敢直着脖子跟我横,找死呢吧岳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与之对骂,并且强行拟罪,声称奉旨将他们母子圈禁。而且当初岳乐给诺尼定的是死罪,颇有点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意思。

事情发生的时候,康熙还未亲政,索尼、苏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