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这边安排好了,郑贵妃才再次请平安过来详谈。

这时候平安才将自己准备好的计划书拿了出来。

郑贵妃原本的意思是,她们凑一大笔钱,发给这些出宫的人用以养老。因为数目不少,只要胡乱花费,安稳一辈子总是不难的。但平安要做的,却远不止如此。

他打算用这些钱做起始资金,帮助这些出宫的人谋生,开家小店也好,做别的也罢。

这有一点后世投资基金的意思,或者说更类似那些富翁们建立起来的家族基金,如果有能力有项目,就由基金出钱来进行这个项目。如果没有能力,那就为基金工作,每个月领钱安稳度日。

“这法子倒是更好些。”郑贵妃看完了,也没有意见,只是奇怪平安将之交给自己,“此事陛下安排人去办便可。”

“贵妃娘娘从前就掌管宫务,颇有威势。所以这件事,恐怕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了。”平安道。

郑贵妃没想到平安居然会将这件事交给自己来办,一时有些惊慌踌躇,但最后还是应下了。估计在她看来,平安是故意要用这件事为难她。但这着实错怪平安了。

走在街上只能看到男人和一部分妇人,年轻姑娘极少会出现,这让平安觉得非常不适应。让女孩子们走出家门的萌芽,或许就要着落在郑贵妃和她手下的这批宫女身上呢。

事情已经商量好,万事俱备。于是赵璨终于颁下了一道旨意,称自己做梦梦见了先帝和已经被追封为皇后的生母,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醒来后颇为惆怅。推己及人,思量天下不知多少人家不得团圆,于是就有了这道圣旨:允许已出宫开府的诸王迎各自生母出宫奉养。同时开恩放还宫中年二十岁以上的宫女,各还其家。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将二十四衙门之中跟朝堂有关系的部分都拆出来,并入朝廷部门之中。余下的部门拆的拆并的并,需要的人数自然减少了许多。这部分太监也会放出宫去。

这道旨意一出,顿时整个京城一片哗然。然后随着京城里各种报纸传向全国各地。如今的道路情况越来越好,消息传递也更加方便快速,这件事一瞬间传遍全国,引来热议。

第167章

如果说嫔妃出宫养老是新皇体恤兄弟们,让他们享受母子天伦之乐,完全可以理解,而宫女放还毕竟只涉及到内宫私事,朝臣们不好置喙,那么二十四衙门的拆并整改,便是令朝堂震动诸事了。

二十四衙门是皇帝的私人机构,总体上分成对内和对外两部分:对内负责皇帝日常饮食起居吃穿住行诸多杂事的;对外则负责一部分跟朝堂有密切关系,以至于交给朝臣来做皇帝不信任,所以任用私人的事情。

这其中自然以对外的部分为尊,如司礼监,御马监,尚宝监、兵仗局等。余者都属于对内,做的事情虽然远近不一,大小不同,但都算是“仆役洒扫之事”。

司礼监掌印太监被称作“内相”,素来与相权分庭抗礼,是皇帝制衡政事堂的一项很好用的工具,对于朝堂的影响不言而喻。

而现在,皇帝要将这些权利交还给朝堂!

对于朝廷诸公来说,这项决议他们自然是要拥护的。不说别的,就只冲着这么大的权力,也绝对不可能放手。甚至在一部分人看来,这是相权对皇权的胜利,对于文臣集团来说,是非常荣耀的事。

但在平安看来,对内的这部分,比对外的更加尾大不掉,许多人在那里占着位置,消耗着皇室大量的钱财,做的事情却远没有那么多。而他的整改,也更多的着墨在这个方面。

毕竟对外的那部分自然有人接手,努力将之做得更好,需要操心的地方不多。

原本平安说要往外放人,赵璨本来还以为真的只是减少皇宫里的宫女太监人数,所以没什么意见。毕竟他也觉得这么些人实在太多了。尤其是后宫,以后他不会立后纳妃,便相当于是空置了,这些人留下来也没什么用。

但他也没有想到,平安居然做到了这一步。

赵璨虽然很支持平安,但是对于平安这种做法也十分不解。为此还特意跟平安进行了一场谈话。

“你可想清楚了?这些权利若是都交出去,往后你行事怕是也会大受限制,不似如今这般容易了。”赵璨对平安道。

平安的身份,三五年内,是必定要执掌司礼监,成为二十四衙门之首的。他现在将这些权力放出去,跟挖自己的墙角也差不了多少。到时候只是纯粹作为赵璨身边伺候的人,没有足够的权力,肯定更容易被人针对。

权势,有时候是保护自己最好的工具。

虽说赵璨不会眼睁睁看着平安出事,但是人力毕竟有所不及,平安拥有能够自保的力量,他才能放心。

“想好了。”平安微笑着点头,“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我才选了这个地方入手。”

他的目标很大,但绝对不是权倾朝野,成为人人忌惮的“九千岁”。相反,平安虽然不算是个特别爱好名声的人,但还是希望能多听到些好话。

但是有的时候,走到哪一步,不是你想不想,愿不愿,后面总会有些力量推动着你往前走,由不得自己。

便如历史上很多权倾朝野的大臣,他们未必人人都有那么大的权力欲望,但是如果要做事,要让自己的声音被别人听见、认同并执行,唯有那么选择才行。渐渐的周围聚集的人越来越多,终究会将他推到那个位置上去。

所以平安索性提前给自己做出了限制,这样以后他想要插手一些事情,就必须经过赵璨那里,会变得更麻烦一点。但这也是一种自清的手段。

当然,也需要他对赵璨百分之百的信任。

因为这样一来,假如赵璨什么时候要剥夺他的这些权力,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你……”赵璨闻言愣怔了片刻,最后还是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叹了一口气。

之前自己才跟平安说过信任的话题,没想到他立刻就给出了毫无保留的答案。面对这种状况,赵璨也只能更加努力,不去辜负平安的这份信任。

“不过,”平安又笑了起来,“我虽然说了要将这部分的权力还给朝堂,但也不是说就完全不管了。”

“说说你的打算。”赵璨一看到平安这么笑,就知道有人要掉坑了,也放松下来。

平安说,“其实中书那边也有许多书记官,细究起来,所做的工作,跟司礼监其实是差不多的。所以我打算将司礼监这边改组成书记处,目前暂时由一半太监和一半朝廷推荐的官员组成,直属于陛下。你觉得如何?”

虽然大楚朝通常都会有四位宰执官,但即使这个人数再翻一倍,也不可能将每一天全国各地送来的奏折都全部处理好。况且身为宰相,要关注的是国家大事,不可能每天都埋头在奏折里。

所以他们身边势必会有一群专门处理杂事、整理奏折的人存在,这就是中书的书记官。

将司礼监改组成皇帝的书记处,看似将他们的权力降低了——毕竟从前可称内相,现在却是宰相们可以影响到的书记处了。但实际上真正的变化并不会太大。

况且平安还不打算一口吃成个胖子,而是循序渐进。

这么一来,短时间内,朝廷对书记处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平安看似让出了权力,但又不算是真的毫无还手之力。

赵璨不由点头,“可以,就按你的意思来吧。”

“至于别的那几个衙门,并入朝廷的关系不大。就是掌管兵符这里,还需再斟酌一二。”平安道。

他对古代的军队制度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想法。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军权不论在哪一个朝代,都是非常敏感的东西,要改革也只能慢慢来,现在还不是时候。

不过在平安的计划里,“重文轻武”“以文制武”的这种做法势必要被淘汰,但是军权又需要其他的力量来制衡,所以如何平衡这个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暂时的打算是将兵符交给兵部来掌管。

“看来你的确是胸有成竹,如此,就按照你的想法来办。”赵璨道,“有什么问题只管告诉我,我来解决。”

“好。”平安道,“剩下的部门,我打算全部并入内侍省,精简人员。最终留在皇宫里的人,不会超过两千人。多出来的这部分人必须安置好。我已经跟郑贵妃商量好,除了一部分打算自谋营生的人之外,她会开设一个服装厂接纳这些人。正好江南和东南那边的棉布丝绸都能供应得上。所以我希望能拿到军队那边的订单。”

原本军中发放的衣物,一部分由朝廷这边提供,但大部分都会在商家那边采买。许多商户甚至跟军中有了长期的合作。

只不过这种零散的做法,比较费时费力,而且做出来的东西,质量也不一。

平安想做的,就是为服装厂争取到这第一笔订单。有了订单和入账,服装厂才算是真正的立起来了。至于往后如何发展,就是郑贵妃那边要操心的事情了。

赵璨想了想,道,“可以。只是如此一来,从前跟军中合作的商户,却是不好处理了。”

皇家行事总要小心些,贸然出手,引起他们的不满,到时候传出个“与民争利”“以势压人”的名声,却也没有什么好处。

平安道,“这是自然。所以我并不打算争夺他们手中的订单。”

“你的意思是?”

“陛下不觉得,军队的待遇太差了些,可以适当提高吗?提高的这部分,就由我们来负责,绝不会跟人起争执。”

如果从前士兵们能够拿到的是麻布衣裳,那么现在就在原本的基础上,再发给一件棉布衣裳或者丝绸衣裳。这是个布料可以当做钱来使用的年代,对于士兵们来说,是不可能自己去做这种衣裳的。朝廷发下来,他们也算是有了更好的衣物护身。

当然,平安还有更具体的设想,譬如丝绸就做成贴身小衣,因为这东西质感柔滑,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冷兵器的时代,不管是弓箭还是刀斧,砍到丝绸上都会被卸去一部分力量。

此外还可以制作棉衣,冬日御寒所用。这样一来,原本下发的那一部分物资自然不会受到影响了。

唯一的问题是朝廷要多花一笔钱,不过,赵璨十分豪气的表示,“国库如今恐怕力有不逮,这些钱暂时先从内库出。”

反正道路公司和水泥公司那边一直都有进账,而赵璨又没有什么骄奢淫逸的爱好,也不爱燕游享乐,建造离宫别馆,这些钱放着几乎没有用处。

得到赵璨的首肯之后,平安便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改组新的内侍省了。

除了司礼监改组的书记处暂定之外,其他衙门并入尚设局,尚膳局,尚衣局,直殿局,内造局和神宫局六个部门。分别负责宫中摆设、饮食、衣物、洒扫、内用物品造办及掌管太庙洒扫香灯等事。

因为这些事还属于皇帝私事,所以虽然动作有点大,但是也没有人说什么。因为每一代的帝王,基本上都会在这方面进行一下改变,祖宗先例在这里不起作用。

然而在宫里,不赞同这件事的人却太多了。司礼监这边每天都能收到厚厚一摞反对的奏折,赵璨全当没看见,留中不发,也不能阻止这些人的愤怒。他们到处找人,希望能够阻止这件事的发生。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虽然留在皇宫里没有自由,终生都未必能够离开一次,只能困在这宫城之中。而且因为是为皇家办事,所以许多时候必须战战兢兢,毕竟若是惹得主子不高兴,便是一个死字。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许多人心甘情愿留在这里。

一则如今并没有什么崇尚自由的风俗,大部分人的一生原本也都是按部就班的往前走,按照父母的安排,按照社会的需要。而在皇宫里,所有的事都有人安排好,不需要自己去承担。况且这些都是他们做惯了的事,并不希望有什么改变。

二则皇宫毕竟是这天下最富贵的所在,皇权至上的时代,对于能够服侍帝王之家——哪怕只是洒扫的粗使活计,对于一部分人来说,那也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说出去十分有脸面。

若是这么被赶出去,一来不知道将来能去做什么,要怎么过活,二来却也会面上无光,毕竟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会被刷下来,自然是因为你不够好。

太监还好一点,往来各处,总有点儿见识。但是宫女就不一样了,她们很小就入宫,除了伺候人什么都没学会,离开之后能做什么呢?再说,后宫之中所有的女子,按理说都是属于皇帝的,其中也未尝没有藏着攀龙附凤之心的人。

之前先帝年纪大了,很少宠幸新人,宫中倒也太平了一段日子。但是现在新皇登基,一来是个容貌俊俏的年轻人,最令女子怀春。二来身边一个伺候的女人都没有,若有人能够拔得这个头筹,往后在宫里的日子,自然不必说。

在这种情况下,一大批人不愿意离开皇宫,实属正常。

不过这件事本也轮不到他们说愿不愿意。平安让郑贵妃负责这件事,郑贵妃将宫里大多数嫔妃都拉拢了过来,能够说得上话的人也就这么几个,都为了出宫站在了平安这边,纵使这些人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乖乖照办。

——平安缩减了宫中的人数,但护卫皇城的禁军可没有减少,若是真的做出什么反抗的事来,自然会被镇压下去。

除此之外,二十四衙门下面各自附属的厂房和工匠,也要处理。平安的做法是直接将这些东西转到内库,不再专门为皇室工作,而是对外承接订单。

比如司礼监旗下的经厂,如今就接收外面印刷书籍的订单。第一笔订单还是平安这边给的,印刷的是要给各州图书馆下发的书籍。

虽然几年前就开始印这些书,但平安可不会嫌多。毕竟一个图书馆最少要有一整套书没错,但你见哪个图书馆一套书只有一本的?通常都会有个五六本,供不同的人借阅。

除此之外,平安是打算将图书馆这个模式深入到村子里去的,所需要的书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目。足够经厂开工好多年了。

至此,宫内的改革计划总算是告一段落。赵璨正式颁布旨意,首先是给嫔妃们和兄弟们姗姗来迟的加封。——之前赵璨一直按捺着不发,不少人甚至觉得他要报复这些兄弟们,对他们动手,所以人心不定。现在赵璨补上了,这些人的心便落了地。

夺嫡之争从来如此,成王败寇本来没什么可说的,但是能够逃过一劫,自然是最好不过。而首犯被宽宥了,跟随他们的人自然也会轻轻放过。

但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赵璨和平安现在不过是不方便,也腾不出手来对付他们罢了。毕竟先帝可是在病床前殷殷嘱咐赵璨照顾好兄弟们的,总不好他尸骨未寒,这边就动起手来。

如果他们一直老实下去,赵璨自然不好动手。不过在赵璨看来,这是不可能的。

其次就是各种放人出宫的具体安排了。那么多人,手里的工作也需要交接,势必会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只能分批次出宫。不过今年之内,肯定会全部都离开。

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这些宫人们都只能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在统一安排下陆续出宫。有家可回的,有自己的营生可做的,便各自散去。剩下的人就会被分配到厂里。

平安站在城楼上看着这些人走出宫门,又转头看感觉有些空荡的皇宫,忽然间有些心潮起伏。

这只是一个起点而已,平安对自己说,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要等着自己去做。

不过这些人人走掉了,事情并不是就这样了结了。

原本皇宫里住着上万人,宫殿虽然大,但仍旧显得有些拥挤。但是现在骤然少了一大半,就未免显得太过开阔了。这些宫殿存在在这里,就需要维护和洒扫,只能是白白浪费人力物力。

但是让它荒废下去,更不合适。

所以怎么将这些宫殿都利用起来,也是平安要解决的问题。

平安倒是很想像后世一样,开放皇宫给普通百姓参观,收个门票啥的。但是很显然,这种事情,现在是不能做的。

他又想过将大部分宫殿空出来,让朝臣们入驻办事。但是皇宫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了,所以前朝那么一大片地方,都是大臣们的办公地点,暂时并不需要扩张。

此外这也不太合适。

宫里现在虽然要放走大部分的宫女,但因为一部分无子的嫔妃身份尴尬,暂时不能够离开皇宫,所以还是要留下一部分宫女伺候他们的。以后平安也打算召男女员工进入皇宫工作,虽说混居在一起未必就会出事,但也不可不防。那时候也还是需要将他们隔开,让女员工住在后面。

平安思来想去,终于找到了一个利用的办法。

他兴冲冲的去找赵璨,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

赵璨听完之后,却是一脸古怪的看着他,“你是说,你打算在后宫里办一个女学,接纳官员女眷入学?”

“是啊,怎么了?”看到赵璨这个表情,平安便知道有什么地方是自己没有考虑清楚的。这个做法恐怕并不合适。

果然赵璨抬手扶了一下额头,“平安,这个消息传出去,你觉得别人会怎么想?”

“怎么想?”平安一愣。

不过他毕竟不是笨蛋,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你是说——”

想清楚这一点,平安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一时说不出话来。他虽然在大楚生活了十多年,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能够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的,渐渐的也就很少会顾忌某些规矩,现在看来,却是他太松懈了。

见他想明白了,赵璨点点头,“后宫是什么地方?那是帝王嫔妃居住的地方。你说要在那里办女学,我自然是相信的。但是恐怕其他人不会相信。大臣们更不可能将自家女儿送来。”

归根结底,平安和赵璨自己知道他不会娶什么皇后立什么嫔妃,但是别人不知道啊!

平安这种将所有大臣家的女儿一网打尽的办法,不知情的人看来,可不是打算将这些女子都关在后宫里,任由赵璨亵玩吗?而且还是以上女学的名义,没名没分的,朝臣们怎么可能答应?

当然,朝中许多人是希望自家女儿入宫的,毕竟现在赵璨身边一个人都没有,这第一个,总是会特殊一些的。

但毕竟都是重臣,这并不代表他们要将自家女儿摆在那里任由赵璨挑三拣四,最多只能画影图形送入宫中。

况且平安又不是真的要帮赵璨纳妃,自然不会去做这种惹麻烦上身的事。毕竟这些女子进宫容易,要送走就难了。到时候人人都认为赵璨要为她们负起责任怎么办?

“是我考虑不周。”平安叹了一口气,“那就算了,我重新想。”

“其实每年修缮,花费不了多少钱,你也不必太过节省了。”赵璨忍不住好笑,“就空置一段时间,也没什么关系。

平安摇头,“不行,听你这么一说,我更要设法将地方都填满了。免得将来朝臣们都上折子说后宫空虚,让你赶快选人。到时候你就告诉他们,后宫早就已经填满了。”

“可不是早就已经满了,没有别人的位置了?”赵璨笑看着平安道。

第168章

赵璨这话说得意有所指,平安瞪了他一眼,“别闹。”

“我可不是胡闹。”赵璨握住平安的手,“你这段时间一直在忙,已经连陪我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更遑论其他。”他独守空闺也是很难过的好吗?

平安闻言,反省了一下,这段时间好像的确是很忙,疏忽了赵璨。

他有点儿不习惯。

从前他跟赵璨没有条件住在一起,总是各做各的事情,偶尔聚一聚,这种模式对平安来说比较自由,也不受束缚。结果他习惯了这种相处的方式,忙起来的时候几乎想不到赵璨。

但是现在显然这种模式并不适合了。朝夕相处,被忽视的话赵璨的感觉会更加明显。

他倒是很想说“忙过这一阵子就好了”这种话来安抚赵璨。但是平安自己也很清楚,忙是忙不完的。这件事结束了之后还有下一件,总会有许多事情在前面等着他去做。

要等忙完了,除非是他再也做不动的那一天。

但是赵璨这里也绝对不能忽视。感情是需要经营的,平安再清楚不过。以前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所以两人的心始终在一起。但现在如果继续这样,时间长了感情就会被消磨了。

所以他十分爽快的承认错误,“我忙起来的时候总是什么都顾不上,多谢你提醒我。那今日咱们就不说这些事了,只陪你,如何?”

他上辈子一个人,反正没事做,所以工作占据了大量的私人时间。现在,是时候调整一下,劳逸结合了。

他跟赵璨还有一辈子的时间,虽然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平安也有信心,一步一步的将这些事情都做完。既然如此,稳扎稳打也不错。

“这可是你说的。”赵璨手上用力,就将平安拉进了自己怀里。

平安挣扎了一下,被他按住,“别动,让我抱一抱。”

结果就真的只是抱一抱,什么都没做。平安都差点儿以为赵璨是转性了。

但是很显然并不是。只不过当时是白天,而且在本初殿里,随时都有可能会有大臣过来求见,赵璨就算想做什么也不可能。

就算是平安来自信息时代,思想上更开放,对办公室play什么的不是完全没有想法,也不打算进行这个挑战。万一被人知道了,传扬出去,赵璨也就罢了,他势必会成为祸国殃民的妖孽,人人喊打。

所以晚上被赵璨按在床上吃干抹净,导致第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