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安能够忽悠别人,但有泰却是知根知底的,甚至亲眼看到平安做的计划书,根本瞒不过去。不过他也没有宣扬出去的意思,就是每天都很兴奋,上完了自己的差事,还跟着大家娶看修建中的锅炉房。每当听见有人赞叹,便露出一脸与有荣焉的表情来。

宫中所用的东西,总是精益求精,哪怕只是个锅炉房。所以这一造就造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直到满京城里都已经传遍了朝廷即将跟西边开战的消息,这边的锅炉房才终于算是造好了。

第一次试用时,张东远本人也到场了。见果然省时省力,不由大喜。这东西不光是宫里能用,外头也总有可以推广的地方,比如军营之中,便很能够用得上。到时候就都是他张东远功劳簿上的一笔了。

当然,这一切是谁带来的,张东远并没有忘记。在试用成功之后,大加赞叹,同时将平安叫了过去,问他,“你总不能一直待在混堂司,趁着这个重新分人的机会,替你谋个下处如何?”

平安早就已经想好了,闻言便道,“我就去兵仗局吧。对了,我还要带一个人,可以吗?”

虽然是疑问,但平安知道张东远绝对不会拒绝。果然他只是转头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等着平安的有泰,“你要带的人就是他?”他关注平安,自然知道对方来了这边之后,交到了这么一个朋友。但张东远之前一直不相信平安会多在意。直到现在,才对这个叫有泰的小太监刮目相看。

据说木讷老实,可光是能让平安另眼相待这一点,就让张东远高看他一眼。

也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做到的,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傻人有傻福?平安聪明过头了,就喜欢这种木头一般的人?

不管心里怎么腹诽,在平安点头之后,张东远完全没有犹豫的道,“好,你回头收拾了东西,我让人过来给你带路。”

当着众人的面不便多谈,说完这几句话之后,平安便走开了。有泰立刻过来问,“张总管找你说什么?”

“我当初是将图纸交给了他,他很高兴,打算帮我换个地方。”平安问有泰,“你要跟我一起走吗?张总管可以帮忙安排。当然,若是你要留在混堂司,也是可以的。或是有别的想去的地方,也可以告诉我。”

“我跟着你。”有泰毫不犹豫的道,“咱们说好了,我会照顾好你。”

平安展颜一笑。虽然他给了有泰别的选择,但如果有泰真的选了,他恐怕还会有些失落。好在总算没有看错人,既然有泰相信他,那么他也不会吝惜,只努力推着他往上走就是了。

“那就回去收拾东西吧。”平安拍了拍他的肩。

不过多久,混堂司这么多人的安排便都出来了。除了留下来的那一部分人之外,其他人都被分散到了其他的衙门之中,甚至还有一部分被派到了皇庄之中。总之每个人都有去处,平安跟有泰在这其中,半分都不显眼,除了一直关注着他的人,恐怕不会有人注意到。

而张东远回到本初殿,皇帝便问起了这件事,“他说了要去哪里?”

“回皇上的话,是兵仗局。”

皇帝挑了挑眉,有些意外,但仔细琢磨了一下,又不由笑道,“有点意思。你让人多注意一下。”

“是。”

第87章 战事将起铺前路

去兵仗局,是平安早就做好的决定。

兵仗局掌造军器,说是二十四衙门之中的一个,其实跟之前平安所在的经厂倒有些异曲同工之妙,除了管事的太监之外,还有几千名工匠,他们才是具体负责军器制造的人。

这些人当然也不可能住在宫里,所以仍旧是在皇城外划出一块地方来,专门建造。甚至为了保密,工匠们也要吃住在工厂里,家人自然也跟随在此,形成一个独立的小社区。

平安和有泰作为混堂司普通的小太监,到了兵仗局,自然也只是最底层的监工,需要吃住在工厂里的那种。

于是平安再一次成功的混出了皇宫。

对他来说,一回生二回熟,出宫已经根本不算什么了。即便是在混堂司,他要是真的想出来,也是分分钟的事。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习惯了,平安觉得住在宫里也没什么不好,并不像刚开始那样一心要往外面跑了。

但对有泰来说,就截然不同了。

毕竟他从进宫那一天开始,就没想过自己还有能出来的时候。这会儿他无比庆幸自己当时答应了要跟着平安走,虽然当时他甚至没问过究竟要去什么地方。

兵仗局的格局跟经厂也差不多,除了顶上不参与具体事务管理的一位掌印太监,两位佥书之外,真正管事的是几位掌司,每个掌司手里分管督造不同兵器。甚至除了刀、枪、剑、戟、鞭、斧、盔、甲、弓、矢等军用器械外,连同宫中零用的铁锁、针剪及法事所用钟鼓等,也都是归兵仗局管理的。除此之外,下属还有一个火药局。

这些军器制造出来之后,会用来装备精锐部队,并且成为其他机构铸造兵器的标准。所以实际上,跟兵部下属的军器局比起来,平安觉得,兵仗局更像是研发机构而不是生产机构。他们负责制定标准,改良各种武器,测试合格之后,便交给军器局那边去大批量的制造。

简单来说,他们才是军工行业的领头。

这是平安觉得十分有意思的一点。二十四衙门无所不包,上至帝王印玺的收藏掌用,下至宫中如厕所用草纸都各有一司来负责。所以明面上,他们是负责皇帝起居一切事宜,侍奉洒扫诸事的,地位本该很低。

但偏偏又有兵仗局这种几乎能够影响全国军队的机构,而且统统交给宦官来管理。这也是为什么真正做到极致的宦官能够弄权,插手军政的原因之一。

不过……平安必须承认,自己对这一点,非常喜欢。

否则他现在这个身份,怎么可能有机会接触这些东西呢?皇家任用私人,觉得太监才是“自己人”的做法好不好暂且不提,对现在的他来说,却是大大的好事。

平安最后挑了铸造弓箭的地方。虽说都是兵器,但军中用得最多的还是弓箭,然后便是刀枪,其他的什么鞭啊斧啊提都不用提。所以平安想要做事,自然要挑选这里。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士兵来说,武器就是最重要的。

试想两军对战,若是对方的弓箭射程只有八十步,己方却有一百二十步,那么便能够在双方接触之前,多射三四轮弓箭,迅速的在战斗之中取得优势、占据主动!

当然了盔甲也很重要,毕竟先保证别人伤不到自己,然后再去伤人当然也很好。只不过平安的性格还是更喜欢冒险和冲锋。

或许有人觉得火药局更厉害,毕竟热武器终究要淘汰冷兵器。然而平安在了解之后便迅速的放弃了。因为在这个时代的火药,也就是听个响,过年的时候弄出点儿造型别致的烟火送上去讨宫里主子们喜欢,其他的用处实在是不大。

这应该是火药配方的问题,威力有限,还在平安的能力范围之内,多试几次,总能够试出来正确配方的。但问题是第二方面,客观条件不够。

火药局也制造过火枪火炮这种东西,奈何现在的冶铁工艺不达标,没有足够好的钢材,就造不出合格的枪筒,导致临阵时要么打不响要么就炸膛,而且开几枪之后,枪管就热得握不住了。

投入大用处小,渐渐的自然就不那么受重视了。

平安虽然也找到了煤炭,但是要炼出钢铁来,还不知道要等到哪年哪月。可他现在需要的是插手接下来的这场战争,根本等不到那个时候。

安顿下来之后,平安便带着有泰去工厂里逛了一圈。这时候的制造业还是纯手工作业,并没有数控车床这种神奇的东西。所以平安只能看到工匠们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忙碌着。

其实从工艺上来说,这些技术纯熟的工匠,可以说已经将技艺磨练到极致了。尤其这还是兵仗局,代表着全大楚的最高水平的工匠,全部都在这里。所以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无可挑剔。

再加上这里还有规定,谁做出来的弓箭,要刻上自己的名字,到时候如果检查不合格的话,工匠是会受到惩处的,所以也没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情况发生。

——这种事在皇家所属的地方都不会发生。

因为在这里,他们不会被催促,每一个产品都是经历了细心打磨,一点点制造成功的。然后还要反复检查,确认没有一点儿瑕疵。他们有时间也有余裕去这么做,所以才能将自己的技艺提高得登峰造极。

平安不管看多少次,都还是忍不住感叹。

不过撇开这部分不说,在逛了一圈之后,平安发觉还是大有可为的。

平安是现代人,他习惯的是标准制、流水线。虽然因为这样的原因,纯正的手艺大师已经很难得一见,令人唏嘘。但却不能否认现代化流水线的快捷方便。

所以平安已经毫不犹豫的打算在这里引用标准制和流水线,即便是这些工匠世代相传的手艺会因此受到冲击,也在所不惜。

再说了,有这么好的技术,用来做生产线实在是太可惜了,就应该专门独立出来搞研发嘛。

根据平安的了解,目前兵仗局里是没有研发部门的。所有新产品的出现都是偶然,所以很有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出现新产品。

太影响创新和发展了。

参观完了一圈儿之后,平安就拉着有泰,混进了这些工匠中间。虽然自己打算摒除这种工艺,但平纳对大师们还是十分敬仰的。而且他现在很喜欢这种动手的事情,打算雪一下,自己做出一副弓箭来玩儿。

对于平安的决定,有泰没有任何疑问,平安做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或者说,他跟大部分人一样根本不会去想,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从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

很驯服。这样的人在某些时候的确是很好用,但在需要他们开动脑筋的时候,就比较令人发愁了。

不过即便是有泰,连续一个月跟着平安去车间之后,也忍不住有些疑惑,“我看其他监工从不跟工匠交流,只催促着做出足够数量的弓箭即可。咱们为什么要去学这些?”

“知道问为什么,有进步啊。”平安朝他呲牙,“因为我打算自己一副弓箭来玩儿。”

“你要弓箭做什么?”有泰吃惊,“在宫里根本用不上这种东西。”

平安懒得告诉他,喜欢一件东西,可以只是收藏,未必一定要使用。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正在唾弃自己。因为在想到这个打算的时候,平安第一个想法是——做出来了可以送给赵璨防身。

然后他才觉得自己是魔怔了,好端端的竟然会想到赵璨。想到他也就算了,居然还会有这种念头,简直罪无可恕。

平安撑着下巴,有些出神。

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了,他现在甚至可以比较心平气和的去回忆当初跟赵璨发生过的那一段儿。

其实每每想起来,平安都很后悔。因为事情实在是发生得太仓促太快了。这其中有赵璨故意引诱的成分在,也有自己过于轻浮没有沉住气的原因,两个人之间不是没有感情,只是还没有深刻到那个份上。

即使当时没有出事,早晚还是会分开。平安很确定。

因为这种确定,所以他总是告诉自己分开才是对的,应该要疏远赵璨。但是平安现在才发现有点儿不对劲。

就像是他上辈子所见识过的那些早恋的同学一样,如果当时老师家长同意他们在一起了,那份没有根基的爱情,最终会被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冲击得七零八落,彻底磨灭,只留下后悔的余音。然而如果当时被老师家长强硬的拆开,在情最浓时被迫分手,感情反而会因为这种压抑而越发浓烈,或许多年之后仍旧耿耿于怀。

虽然不尽相同,但他跟赵璨现在的情形,有些像这后一种。

感情在最浓烈的时候戛然而止,反而会令人念念不忘。赵璨几次三番的来找平安,固然是因为他需要一个帮手,但未尝没有这种原因在。而平安,他之前一直以为自己面对赵璨挺理智的,今天才发现,那些都是骗人的。

他没有忘记,一点点都没有。

这份感情来得不是时候,连平安自己也知道不应该。但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反而耿耿于怀,始终不能放下。

平安不由叹了一口气。

有泰问,“怎么了?我说错话了吗?”

为什么他就说了一句话,平安就开始发呆,然后叹气?

平安回过神来,才意识到自己竟然是在有泰面前走神的。他是越来越不把对方当成外人了。但也许也是因为,有泰从来不会去探究他的那些隐秘——当然,对方没有这个智商也是原因之一。

“没事,做出来可以挂在墙上欣赏。”平安说。

有泰转头看了看房间的墙,若是挂上一副弓箭,似乎的确挺不错的。

男人少有不喜欢武器的。虽然有泰本人更欣赏大刀斧钺一类的重武器,但是弓箭也是相当不错的嘛!他隐约记起,自己没进宫之前,跟村里的小伙伴做弹弓,然后一起去山上,企图将天上的鸟儿打下来几只。

虽然没有成功,但想想却也十分令人怀念。

于是有泰便当真投入其中,打算亲手打磨出一副弓箭来了。

平安见他那么好忽悠,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相较于有泰的专心,他反而经常在做工的时候走神,拉着工匠们说话。

工匠们动作娴熟,手下不停的同时还能一心二用,跟平安说话,两边都不耽误。平安每天跟他们聊天,然后小心的将自己所需要的消息记录下来。

毕竟是军用的东西,非但会影响人命,甚至会影响大楚的国力,所以平安不可能一上来就叫嚷着改革,所以他必须先将基础的东西了解透彻,然后才能确定自己的行事方法。

也许是因为平安和有泰比较和善,所以工匠们做工的时候,都积极了许多。毕竟以前的监工是绝对不允许大家交头接耳的,怕浪费了时间完不成工作。现在监工自己带头说话,大家的胆子就大了一点。

但平安他们却很快遇上了麻烦。

厂里的工匠们,世世代代都是为皇家服务的,所以大家基本上彼此都认识,甚至还有联姻,关系错综复杂,真正掰开了,也是一张大网。

所以平安这里的工匠,自然也有亲戚在别的监工手下。知道了平安他们这边可以肆无忌惮的说话之后,不免十分羡慕。在被自家监工吼过几次之后,难免聚在一起议论,不巧就被那位监工给听见了。

那人不是什么大度的,一方面是觉得平安让他丢了人,另一方面看不起平安跟低贱的工匠混在一起,于是一状告到了掌司那里。

他们的顶头上司崔掌司,负责弓箭司的督造工作,是个不论什么时候看到都笑眯眯的中年人。所以那人告了状,崔掌司也没有立刻处罚,而是将平安他们叫了过去,问是否确有其事。

事实如此,平安也没有否认。

崔掌司这才慢吞吞的道,“平安啊,我知道你想做好事情,不过你跟工匠们说话,难免就会误了他们手中的活计,万一月底时交不出足够的东西,你这个监工可是也要一并受罚的啊!”

“我知道了。但是工匠们并未耽误工夫。”平安道。

不等崔掌司说话,告状的人已经尖声道,“你怎么知道没有耽误?一边说话一边做工,自然就会慢下来!等到月底交不出东西,看你拿什么来狡辩?”

平安瞥了他一眼,淡淡道,“若是我月底交出了足够数量的弓箭呢?”

那人被平安一看,心头忽然一凉,反应过来之后便是恼羞成怒,立刻道,“你若是交出来,我以后也不会再管手下的人说话了,若你交不出来又怎么说?”

“你待如何?”

“那就承认你做错了事,从兵仗局滚出去!”

“这样不……”崔掌司刚要开口阻止,平安已经斩钉截铁的应道,“好!”

于是说了半截的话就被咽了回去。崔掌司心里嘀咕着,莫非这小子还真有把握?

倒不是他格外关照平安,实在是上头有人叫他多多留意。崔掌司甚至不知道是谁要知道平安的事,只知道平安是司礼监的人直接安排过来的。

他的靠山是谁,崔掌司不关心,他年纪大了,就打算在兵仗局干到养老,并不打算得罪平安。本来见面的时候平安看上去十分乖巧懂事知进退,他还觉得没什么大问题。结果才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出了这种事!

崔掌司在心里苦笑的时候,平安已经转头看向他,“那就请崔掌司做个见证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崔掌司也只能苦着脸答应下来。等平安一走,就训斥告状者,“小全,你这次做得有些过了。”

“咱们兵仗局的规矩历来如此,不能让他一个人坏事。”小全丢下一句话,然后也走掉了,留下崔掌司一个人唉声叹气。这个小全上头也是有人的,且每个月他的人交的数量最多,所以即便十分严苛,崔掌司也没有说话。

哪知道这两个人就碰上了呢?

从崔掌司那里出来,有泰不由忧心忡忡的道,“平安,你刚才打包票,咱们真的能交出足够数量的弓箭来吗?”

要知道根据有泰这段时间听来的,每个月定的那个标准其实就是个摆设,绝大部分人都达不到。平安现在拍胸脯容易,万一到时候交不出来怎么办?而且眼看这就要过去半个月了。

平安道,“没办法,输人不输阵嘛。我听说那个小全手下的人每个月都能完成标准。别人能做到,我们当然也能做到。”

“你说得对。”有泰立刻相信了。

不到一天时间,在有泰的宣传下,整个车间的人都知道平安跟人打了赌,也互道平安说了这句话:别人能做到,我们当然也能。这句话让工匠们油然生出了同仇敌忾的心思。

一样的车间,一样的人,做一样的东西,莫非我们就一定会输给你们?

这时候,这些人已经选择性的忘记了自己之前其实总是没有达到标准的事了,只觉得满心的冲劲,使不完的力气,一定要给对方一个教训。平安见状,只是笑吟吟的看着大家,不鼓励,也不打压。

有热情是好事嘛!

这才是平安想要看到的。从前工匠们各自做着自己的事,虽然是一个监工手下,但各做各的,并不像是一个集体。最多因为待在一起的时间长,所以彼此之间更熟悉一些。

但是散沙就是散沙,再怎么用力也捏不到一起去。

所以平安方才听到对方的挑衅,灵机一动,便找到了这个将所有人粘合在一起的契机。——一个共同的敌人。

同仇敌忾是一种很神奇的情绪,它能够将人的热情彻底点燃,并且向着一个同一个方向努力。而只要习惯了这种氛围,这些人就会慢慢变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各自为战。

甚至不需要平安多说什么,大家就自发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去,效率提升了许多。

不过,平安很清楚,这种热情如火的状态维持不了多久,等到这种枯燥的日子久一点热情自然会消退,到时候大家就会开始反思,觉得这么拼命根本没必要。反正他们只是领工钱干活罢了。

所以他才会将时间控制在半个月之内,到时候稍微用一点手段,自然就能将这种积极性保持住。

而等到成功之后,胜利的喜悦会比什么手段和办法都更加有效,让他们对于集体产生自豪和认同。

把兵仗局作为一个企业,他管辖的车间作为一个项目小组来处理,许多道理都是共通的。甚至这里的员工服从性比后世的员工要强得多,平安无论怎么想,都觉得是一定能够成功的。

打个赌,不过是机缘巧合罢了,对于平安来说基本上没有放在眼里,他看到的是更加长远的发展。

所以他暂时只是在一边旁观,就是为了看清楚大家的状态。哪些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哪些人还是跟从前一样,又要怎么让他们也融入集体之中。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事情要去做,一时间日子竟前所未有的充实了起来。

第88章 出成效拉拢试探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平安手底下的人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即便平安中间一次也没有出手去做调整,他们最终也取得了成功。非但完成了本月的标准,而且还大大超出。

这下子所有人看平安的视线都不同了。就是小全,也不情不愿的向平安道了歉,并且如同他承诺的那样,并不再阻止大家做工的时候彼此交流,只要说的不是无关的闲话即可。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效仿。说不准平安能提高产出,就是因为这个呢?反正又不费什么事,大家自然也不会阻拦。

这项举措为平安赢得了不少人心——大家都知道小全是打赌输了才会同意,其他监工也是因为平安才跟风。

平安不怕大家跟风,因为他本来的目的就在于此:他要让所有人都习惯于向自己学习,自己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将来推广流水作业阻力才不会那么大。甚至不需要他去推广,别人就自己学过去了。

至于有没有人会超过自己?平安更不担心了。那就更能鼓励自己手下的人,让他们不要因为有了进步就骄傲。能同甘更能共苦,也是对这个新集体的考验。

自从平安来了这里之后,几乎每个人都觉得兵仗局好像比以前更加热闹,也更加有人气了。最重要的是生产效率提高了许多,上面的人乐得看到这种场面出现,对平安也难免另眼相待。

比如崔掌司,如今就觉得平安简直是自己的福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