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兰陵-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都等了这么几天,不如我们再等段时间,我相信不久王爷必定会让你一偿所愿,到时你杀敌可不要杀的手软。”

说完仰头一笑,帐中几人亦是附和着一笑,而于谨知道程显这是在给自己台阶下,便也爽朗一笑。

“绝不会,到时我定要那宇文邕看看,我齐军也并非是好欺负的。”

帐中气氛总算和缓,程显抬头看了看帐外的天色,又是一日要过去了,也不知道王爷的计划进行到第几步了。

第一百六十章 邙山大捷中军定

翌日,晌午时分,天空中一抹绚丽的烟火直冲云霄,程显和众将士都看到了那一瞬间的绽放。

程显面上一喜,等了几日的信号终于来了。

按照计划,程显忙下令三军听令,严整待发。

与此同时,宇文邕亦是看到那天空中一闪即逝的烟火,握紧手中的长剑,看来,真正的较量要开始了。

洛阳城上,守军将士看着那一抹烟花,有些不知何故,但却都是神情严肃,周军中阵形已经变幻,看来一场恶战在即。

可是就在洛阳城内将士欲奋血一战之时,号角声突然自周军包围圈外响起,只见一人一马当先,身后跟着估摸只有五百人的精骑向周军的重重包围喊杀而来。

难道是援军来了?

洛阳城与外面失去联系已经半月,对于朝廷派遣援军之事还不知情。

“将军,看来是援军已至,可否要开城门迎敌?”洛阳城守军副将魏虎见此,向主将谢广请示道。

谢广一向谨慎,此时敌我不明,他皱眉看了看城楼下,“再等会,如今敌我不明,我们不可大意,若是中了对方的诱敌之计,洛阳失守,到时我大齐必危。”

“是!”魏虎闻言,神色亦是一敛。

“皇上,齐军五百骑来破防了。”杨坚恭声禀告道。

宇文邕抬眼看了看不远处的战场,“领军之人是何人?”

说到领军之人,杨坚不禁皱眉,“领军之人,脸上覆着一面银色面具,属下还真不知此人究竟是谁?”

“面具?”闻言,宇文邕眉头亦是一皱。

“不管是谁,都不可让其与洛阳接应上!”但是很快,宇文邕便又下令道。

“遵旨!”杨坚急忙退下,翻身上马,向战场冲去。

周军见有人来袭,以为又像之前一样,齐军不过又是来打打幌子,虽然军中有严令,不得有丝毫的懈怠,可是他们也只是普通的士兵,自然也会乏,于是正准备懒散迎敌时。

却见此次领军之人,面上覆着一面狰狞的银色面具,身手矫健,而他身后所跟随的五百精骑,亦是个个身手不凡。

不一会,第一道防线轻松被破。

这时,周军才幡然醒悟,这一次,才是硬仗!

长恭手中的长剑不留痕迹的划过一个个冲向自己的敌军脖颈,血溅三尺,惨叫声不断,但是他只是眉头微微一皱,眼睛却牢牢盯住被重重包围的洛阳城。

雷啸嘶鸣,地动山摇般。周军只觉一股强势的冲力瞬间便席卷而来。

他的剑似是暗夜修罗,凡是接近者,必死无疑,而更让胆寒的是他面上那狰狞面具,在阳光下反射着令人心惊胆跳的寒光。

那一刻,即使是匆匆赶来的杨坚也觉得无力,只能任由那人带着不过五百精骑,破了周军的十万防线。

城楼下,长恭和折损不多的军士立于马上,身旁副将开口道:“请谢将军速速打开城门,让我等进去。”

魏虎见那些人真的是自己人,欲再次向谢广请求开城门时,谢广却突然开口道:“阁下是?”

刚刚虽是副将开口,可是谢广的视线却牢牢定在那银色面具上。

长恭抬头,“兰陵高长恭!”

“哦?”谢**言却有些不信,“既是王爷,那可否将面上面具摘去,好让我等一辨真伪。”

“好!”长恭倒答得干脆,伸手将面上面具摘去,顿时那战场上的血腥似是变成虚无,而在场第一次见到兰陵王真容的人更是多数,顿时不得不叹,怎么会有这么一个人,竟生的如此不染风华,而在战场上却雷厉风行,如同暗夜修罗,杀敌破阵不过谈笑间的事情罢了。

谢广曾见过高长恭一面,此时更是确信无疑,忙命令军士前去打开城门,而他亦是携着一众将士走下城楼相迎。

“洛阳谢广参见王爷!刚刚怀疑冒犯了王爷,还请王爷赐罪!”谢广在长恭身前猛地跪下。

“谢将军严重,”长恭上前扶起他,“谢将军为人谨慎,深知这战场上若有一丝差池便会是万劫不复之地,这几日洛阳与外面失去联系,并不知援军已至,小心谨慎是应该的,何罪之有。”

说完,便又看向谢广身后的一众将士,只见他们听说援兵已至,此时已又是双目炯炯有神,摩拳擦掌,似是马上就要大开城门,出城迎敌。

长恭面上一笑,这时,空中又传来了程显传送的信号,长恭抬眼一看,转头看向大家,声音足够所有人都能听清。

“众位将士可愿同本王出城迎敌?”

“愿意!”整齐的声音,长恭一笑,将面具重新覆上,重新上马,“那好,那我们今日便同这周军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背水一战!”

顿时,气势如虹,一时间众将士豪情万丈,只因他们相信眼前这位名动天下,当年一战成名的兰陵郡王。

也只有他,可以突破重重的包围,解救洛阳而来。

那一日,喊杀声血腥味弥漫整个洛阳城下,兰陵王以不到周军一半的兵力,击溃周国十万大军。

众人都以为周军防守天衣无缝,可偏偏就只有他才一眼看穿,周军包围圈的西北角处于放空位置,虽然是个绝妙的防守之地,但是若是稍加谋划便也容易攻破。

于是才有了长恭失踪的传言,那几日,他不过是带领将士前去勘察地形,找到最后的突破口。

而事实上,他也成功了。

关于那日的沙场杀伐,除了高长恭的用兵如神,除了洛阳城内的欢呼雀跃,除了两军夹击里应外合,反转性的让周军身陷齐军包围外,更让日后人人难以忘怀的是那战场中一黑一白提剑争斗之景。

那一刻,似乎周围不是战场,而只是那两人比试的武场。

一个是音容俊美,天下闻名的兰陵王,一个是韬光隐晦,君临天下的北周皇帝,那两人,一个黑衣,一个白衣,在那战场上执剑缠斗,似是这场较量,双方都期待了许久一般。

当两人已是难分高下之时,宇文邕回头看了眼已经溃败的周军,骤然收剑,大势已去,再做纠缠只会损失更重,他深谙此理,或许,灭齐之日,还不是时机,至少眼前这人,将是最大的阻碍。

“高长恭,朕还会回来了!”掉转马头在杨坚护卫下离开的宇文邕淡淡的声音从空中传来,长恭只是淡淡一笑。

洛阳之围,以北齐胜利告终。北周十万兵力,折损严重。

周军溃不成军,丢营弃寨,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军资器械,弥满川泽。

——《北齐书》

第一百六十一章 分赴西风此夜凉

洛阳城内,当郑嫣踏着这一路风尘,载着星辉款款而至时,洛阳之围已解,齐军大败周军,而那带着银色面具的如同神人一般解救洛阳百姓于水深火热的兰陵王,亦是在街头巷尾被传诵。

心中的一块大石终是落了下来,郑嫣突觉自己不顾一切远赴洛阳的可笑,他怎么可能会无缘无故失踪,这一仗,他其实早就胸有成竹。

用兵如神如他,她不是不知。

可是那一日,她辗转难眠,心中担忧惊怕,胸中一沉,便就那样章法大乱,只身前往洛阳。

那一刻,只想无论生死,她都要找到他。

牵着风影,郑嫣漫无目的的在街上走着,突然身旁一阵哄闹声,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王爷来了!”

顿时,本还热闹非凡的市集瞬时变得肃然一片,而那些分立两旁的百姓脸上俱是一副翘首相望的神色。

郑嫣心中一慌,环顾四周,慌忙牵着风影拐进了一道无人的胡同。

她不想被他看到自己,而这里显然是个很好的藏身之处。

当长恭骑着雷啸在郑嫣眼前走过之时,郑嫣只觉呼吸都是困难,他安好,便好。

阳光下银色的面具,郑嫣心中一疼,不禁想起那日幽兰谷中,将面具送给他的场景。

那时自己不过是一时兴起,没想到他倒是真的将这面具随身带着,掩了那绝世容颜,却倾尽了一世真情。

郑嫣黯然垂下双眸转身离去的时候,没有发现本来还一直向前行进的长恭突然勒马停住,而雷啸也似是有些躁动不安,突然有一种很熟悉的气息似是环绕在自己周围。

长恭不禁回头看了看刚刚郑嫣藏身的胡同,却发现空无一人,眼神一黯,嘴角嘲讽一笑,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回神抬头,长恭示意大军继续向前行进。

洛阳城,悦来客栈中,郑嫣一人独坐窗前,脑中回荡的是白日里看见长恭的情景,皱眉看着腕间的冰晶石,湛蓝的微微光芒,轻声一叹。

飞身从窗外掠下,稳稳落地,抬眼望着夜色下寂静的长街,突然就想在这样的夜色中一直这么走下去,这样便可以不去思虑那样多。

不知不觉,脚步竟像不听自己使唤一般,就这样走到了长恭所在的都尉府,抬眼看了看此时亦是一片寂静的府衙,郑嫣突然想走进去,看看他,一眼也好。

可是在她要挪动脚步时,理智却突然将她拉回现实,回神的郑嫣转身准备离去,却猛地再次顿住脚步。

身后,一人白衣长身而立。站在自己几步开外,目光深深的看着自己。

心跳在那一刻似是漏停了几拍,竟这样遇见了,在这样的深夜。

“嫣儿。”两人凝视对方,似是过了光年的光景,身边的暗夜似乎也变得明亮,许久,长恭有些沙哑的声音带着不可置信的口气在寂静的夜空响起。

长恭几步走到郑嫣面前,颤抖的伸出手,欲触碰她的脸庞,想要确信眼前的这人究竟是在梦里还是在梦外。

这一次,郑嫣没有躲开。

仇恨也好,怨恨也好,都及不上他平安无事。

就让自己放纵一次,贪恋一次这样的温柔吧。

当真实的触感自右手传来,下一刻,郑嫣便被拥入一个带着凉凉夜寒的怀抱中。

记忆中,他的怀抱一向温暖,可是为何今日会这样凉,难道是旧伤复发?

郑嫣在长恭怀中微微皱眉,有些迟疑的环上长恭的腰,还未来得及反应过来,话便已经脱口而出:“昨日之战,牵扯了伤口吗?”

长恭微微一僵,旋即不在意的摇了摇头,“无妨,你不必担心。”

这一答,郑嫣便知答案。

小心翼翼的离开他的怀抱,皱眉看着他,“你若是对我谎话连篇,那我此行倒是来错了。”

说完,便拉着他向府衙走去。

长恭不言,只是深深看着她,任由郑嫣带着他走进府衙,而留守的守卫明显有些愣住,可是长恭微微使了一个眼色,那几名守卫便也没有作声。

“我帮你看看伤口。”郑嫣曾经也读过一些医术,简单的包扎也会,走进屋内,找到一些包扎所用的纱布,便轻声说道。

长恭倒依旧不说话,只是淡笑着解开了长衫。

第一次见到男子赤裸的胸膛,郑嫣只觉面色发红,耳根子更是红透,只是下一刻当她撤去长恭胸口的纱布时,她便不禁愣住。

那样狰狞的一条伤疤,似是张开利嘴的毒蛇,缠绕在长恭胸口,而那伤疤却竟是拜自己所赐。

而她的心也在那一刻再次收紧,像是那伤口攀沿上自己心上,越收越紧。

眼泪就这样掉落,这是她第一次看见这伤口,可是她好想永远不要看到,因为这伤疤,只会更深的烙在自己心头,心中的疼痛翻滚而来。

长恭见此,伸手握住她发凉的指尖,拭去她脸庞的泪水,“好了,都过去了,不要哭,我还是喜欢看你笑。”

颤抖的为那有些微微渗血的伤口做了处理,重新包扎了伤口,可是郑嫣还是忍不住眼泪和心痛。

微微侧首,郑嫣不敢再去直视长恭的眼睛,低低的声音在屋内响起:“对不起!”

轻轻将她拥入怀中,长恭在郑嫣头顶,柔声说道:“我从未怪过你,你也无需对我抱歉什么。”一声无奈的叹息自郑嫣头顶传来,长恭顿了顿,一切似在梦中,想也不敢想,她竟会这样出现在自己面前。

“你知道吗?今日,能在这里看到你,我已经觉得很满足。我虽不知你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洛阳,但是能见到你,便真的足够了。”

说完,长恭将郑嫣轻轻拉离怀抱,望着她问道:“嫣儿,忘了那些不开心的,待这次回朝,你我并肩,一同游离这天下,如何?”

闻言,郑嫣很想说一个好字,可是心中的有些心结却又缠绕住自己,缓缓别过头去,“我”

拒绝的话,郑嫣还是说不口,但是放下,却一时又做不到,于是只好噤声微微摇了摇头。

长恭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终是一叹。

一时间,两人之间便陷入了沉默之中,这样的沉默在往日十分少见,可这一月来,却频频如此,郑嫣突然心生一股莫名的烦乱。

缓缓站起身来,背对着长恭,郑嫣似是想了许久一般,突然说道:“我想离开邺城一段时间,那里,我不想回去。”

长恭一愣,虽不舍,但是见她心意坚决的样子,也明白自己阻止不了,从小到大,她做的决定,没有谁能动摇。

或许他们之间真的需要时间去冲淡一切,长恭低声应道:“若是想要一个人出去走走,便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吧,只是你要兀自保重。我会等着你,在邺城,兰陵王府的女主人,只会是你。”

只是,长恭却不知道,这一别,便是六年光景。

嘴角牵扯一抹苦笑,郑嫣望了望屋外的淡淡月光,似是皎洁却又隐在云层中,时隐时现。

也许,时间可以遗忘一切,也许,离开彼此,对于对方,都是最好的结局。

第一百六十二章 半面哀伤东风送

离开洛阳,郑嫣却突然觉得无处可去。回头看了看隐在一片迷雾的洛阳城墙,隐隐的还可以看到那个白衣身影。

本来,昨日自都尉府回到客栈,自己便盘算好第二日一早便不作任何招呼便离开,但是早晨推开门,走到客栈楼下,便见长恭已坐在楼下等着自己。

她不想同他正面这样未知的离别,可是他终是来送了自己。

今日的洛阳城隐在一片大雾中,似是为这场离别做最后的铺沉,两人一路无言,走至城楼下,一直没有说话的长恭将一个包袱交给郑嫣,并嘱咐道:“这些都是路上需要的东西,不管如何,身在何地,都要万事小心,我不在你身边,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说完又自怀中取出郑嫣昨夜离去前偷偷放在案上的冰晶石,轻轻拉起郑嫣的左手,将那重新戴到她的腕间,“我说过,兰陵王妃只会是你,而这冰晶石的主人也只可能是你。”

郑嫣看着那珠串愣了愣,昨夜她偷偷将它取下还予他,是她对这场离别没有把握,未知的心,未知的结局,她不想赌上两个人的幸福,或许这世间有比自己更适合他的女子,可是他却又将这珠串重新戴到自己手上,并告诉自己,它只会属于自己。

无形的,郑嫣的心又沉了几分,但终究她还是翻身上马,义无反顾的离去。

模糊间,那马背上的白衣身影似乎突然停住,回身望向这高高的城楼,心中一喜,难道她改变主意要回来了吗?

可是很快,那身影却骤然掉转马头,向前奔去,深深的失望,深深的不舍,却只能眼看着她离去,无法做任何挽留。

微风送雨,是谁为谁携来了这一生一世一双人,又是谁无故送去这半面哀伤。

离开洛阳,郑嫣望着面前的大道,一时却也不知道取道何处。回身看着自己这一路走来的路,绵延的看不到尽头,原来,自己竟不知觉走了这么久。

远离,或许是最好的方法,只是,自己又能去哪里呢?

不知道为何,此时郑嫣突然想去长安,去看看当初的别院,也许还能碰上父亲。

这样一想,郑嫣便一扬马鞭,向长安疾驰而去。

长安城,郑嫣已经换上一套男装,折扇在手,不得不说,是个翩翩公子。

牵着风影,终于到了曾经和娘亲一起住过的别院,只是门依旧紧锁,一如当年。

郑嫣眼中闪过一丝失望,看来父亲确不在此。

这里不过是他们的伤心地,是那青衣所埋之处,或许此时自己的父亲已是带着娘亲遨游这天下,完成他们共同的心愿。

这样也好,没有见到父亲固然失望,可是若是见到了,若是他知道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又该如何呢。

郑嫣最后看了一眼那府邸,默默转身,向来时的路走去。

行至长安城外,郑嫣不知不觉竟走到了念慈湖,那里的六月雪还在花期,飞舞的蝶,徘徊在那白色的纤小花朵上,美不胜收。

湖水依旧清澈,郑嫣看着水中的自己,却突然发现看不清自己的心。

曾经以为自己会坚定不已,可是现在却隐隐的感觉到了一丝动摇。

如果当时她和宇文邕回了长安,也许这之后的事情便不会发生,而一切也都会在那一刻终止。

也许,当初,自己应该选择的是长安,却不是邺城。

当年若是自己能够坚持和娘亲在一起,或许便也就此将这一具白骨埋于那幽静府邸,没有如此的纠缠。

兜兜转转,终是回到了这里,只是一切却已经面目全非。

一个人在湖边坐了一会,郑嫣抬眼看了看隐在云雾中的秦岭,微微一笑。

寂静的山路,郑嫣一人一马。

不知为何,她突然想将曾经去过的地方再去兜转一圈,而这医圣的药庐,也不知为何会给自己一种十分安心的感觉。

终于上了山顶,郑嫣下马,却不禁愣住。

苍茫的秦岭山头,药庐还在,只是药庐前却平白多了一具孤坟。

缓缓走到那墓碑前,却不见任何镌刻之字,也不知道究竟葬的是谁。

难道是药圣?

这时,一个十五岁左右的少年出现在上山的路口,见那墓碑前立着一个白衣翩翩的男子,那侧脸在微风中不是怎么能看清,但却掩不住那半面风华,一时间那少年竟愣在当场。

郑嫣闻声侧首,见那少年手中拿着一个装着祭拜之物的篮子,站在原地呆呆的望着自己。

“你是?”

那少年闻言回神,有些狼狈的笑了笑,走上前去,“公子是谁?”

郑嫣却没有作答,只是反问道:“这里葬的是何人?”

那少年似乎对于郑嫣的回答不以为意,只是蹲下身去,将篮中之物放置坟前,幽然一叹,“是道然前辈。”

“前辈?”郑嫣心中一惊,但旋即又是一叹,人生本就区区数载,即使是悬壶济世的神医也终是摆脱不了岁月的苍老。

只是,那墓碑为何是空的呢?

“为何立了墓碑,却不写半个字呢?”郑嫣也蹲下身去,帮着那少年放着纸钱。

少年微微一笑,“是前辈的吩咐,他说此生来去匆匆,只不过是以这道然的身份活了一生,死后会变成什么却又不得而知,倒不如抛下这俗世的一切,干干净净的来,清清楚楚的去。名字,也无需要谁记住。”

郑嫣闻言亦是淡淡一笑,“这倒像那怪老头的性格。”

火终是将那纸钱烧成一对灰烬,最后随风散落。

少年和郑嫣看着那飞舞的零星碎片,都没有说话。待到所有灰烬燃尽,两人坐在药庐前,少年自顾自地说起了一些往事。

郑嫣从他的话中,得知医圣是于两年前的冬天去世的,他本就看破人世生死,自然不在意这躯体的有无。

而他名唤长孙晟,曾经若不是医圣倾力相救,只怕此时早已成了这尘世的一抹游魂。

这两年来,每逢道然的忌日,他都会上山来祭拜,却没想到今日竟能在这里遇上郑嫣。

待长孙晟下山去后,郑嫣看了看那墓碑一眼,推开了身后药庐的门。

依旧有淡淡的药香,只是屋内却已是布满厚厚的灰尘,郑嫣不禁回想起多年前来药庐求药之景,那时还是她和长恭一起打扫了整个屋子。

不自觉的勾起一抹微笑,郑嫣便动手开始整理屋子,不一会,屋内终于恢复了整洁,只是这时却没有一个怪老头说,小丫头,坐下歇歇吧,老夫这有上好的茶水。

眼神微微一黯,窗外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郑嫣走到窗前,雨雾缭绕的秦岭,清幽一片。

突然的,郑嫣不想离开这里,或许此处亦是自己唯一的栖身之处。

在这里,或许,自己的心会宁静许多。

秦岭深处,孤冢存,云山雾海,佳人留。

第一百六十三章 弹指六年再相逢

光阴飞速,时间如同斗转星移般,春去秋来,冬雪夏夜,仿佛过了很久,却又仿佛还是昨日。

郑嫣为自己添上一杯清茶,望了望窗外大好的太阳,心中早已被这秦岭的山水洗涤的清静一片。

没想到,自己,竟在这秦岭深处,一住便是六年。

这六年来,除了长孙晟偶尔来看看郑嫣外,便就一直是她一人。

那时,长孙晟得知她要一人独自身居这深山之中时,却也不是十分惊讶,只是淡淡一笑。

然后每隔一段时日,他总会给她送来一些生活上需要的东西,两人也时不时的把酒畅饮,诗词歌赋,天地万物,无所不说。

慢慢,郑嫣也觉得长孙晟,无疑是个很好的知己,也渐渐了解了他,胸怀抱负,一身才能,无论是文韬武略还是为人处事,皆可以称得上卓越非凡,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