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母亲是妖怪贤者-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个专员需要将人送往四重天,所以必须要在这里长久居住,以免发生意外。
而道子,则相当于三重天的主宰。
虽然她压根就不喜欢三重天主宰这一身份,这三重天,实际上就是佛道二家,强行赠送给她的而已。
且赠送并不是软禁。
在将三重天赠送给道子的同时,他们却也没有禁足道子。
在这三十三重天里,道子可以随意走动,无人拥有拦截道子的权力。
当然,更多的则是他们不敢。
佛道二家都把三重天当做礼物送给了道子了,他们要是再敢为难道子,那可就不是眼睛瞎不瞎,而是脑子智商究竟有没有超过五十的问题了。
当然,在今日,观音的脑子绝对没有超过五十。
道子所居住的屋子,只是一间木质的小屋。
屋内的许多事物的摆放虽然都是古代的风格,但,也同样带上了几分现代色彩。
毕竟是八云寺的徒弟啊!跟着八云寺这个充满现代感的妖怪修仙,自然是会染上些许现代气息了。
例如这木屋的窗户用的不是窗户纸,而是玻璃。
正宗的玻璃。
而,此时的道子却观音即将来找自己的这件事情一无所知。
此时的她,正在织毛衣。
没错,就是在织毛衣,而且实际上,这织毛衣的方式还是八云寺交给她的!
毛衣编织的历史非常的久远,人类在原始生活中利用树叶、兽皮来蔽体,在渔牧生活中结网捕鱼,就懂得运用编织的技法,随着文明的演进与科技的发明,人类不仅充分利用各类动植物等天然纤维,编织出生活所需的物品。
而后更研发出多种化学纤维、矿物纤维,使人类生活更舒适便利。所以编织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人类文明与科技的发展史。
从各民族的编织作品中,发现许多作品虽然从实用功能出发,但随著人类对于美感的追求,编织不仅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更多的是体现了人类极高的艺术价值体系。
淘宝上的一件手工毛衣都上百多呢!
不过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八云寺这个傻蛋到底是怎么学会这织毛衣的技巧的?
毛衣织了有一段时间后,观音的身影才终于姗姗来迟,来到了道子的面前。
“稀客呢。来这里……有事吗?没事就请回吧。”
道子开口道,说话的声音像是那萝莉小女孩的声道。
“你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淡呢,你对于我们佛教,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成见。一开始见到我们,你似乎就对我们保持着一百二十分的警惕?
我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观音开口道。
相比起对待玉帝时的无礼,对待道子时,观音的话音要多客气有多客气。
只是道子十分的清楚,在这客气之下,却一直暗藏着杀机。
在她即将飞升的那一年,八云寺就曾经对她说过。
无论时间过去多久,只要一看到佛教,你就必须得给我打起精神。
落在仇敌手里,你会死,落在佛教手里,你会生不如死!
………………………………
24。
“误会?!我的师父可没跟我说过……我们之间有着什么误会。有的,只是已经发生还有即将发生的事实。”
说着,道子放下了手中的毛衣针线,看向观音道。
“但也正如同你刚刚说的一样,我对你们佛教,的确没有什么好感。你来找我,究竟是为了什么?”
说着,道子不禁回想起了自己的过去。
道子本是三国时期的人,三国时期,天下战火纷飞,黎民百姓死伤无数。
道子她虽然出生在高官世家,但他的父母却很是怕哪天自己所效忠的国家覆灭,从而家破人亡。
为了让道子度过平平安安的一生,道子的父母在道子六岁的时候便将道子送去了某尼姑庵。
佛教是在汉朝事情才正式进入中原大地的,三国时期有着尼姑庵也不足为奇。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汉地年代,学术界已有定论。据《善见律毗婆沙》记述,在阿育王时代,佛教第三次结集后,曾派大德摩诃勒弃多至臾那世界(原注:汉地);派末世摩至雪山边国。西藏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称达摩阿育王时,高僧善见至大支那弘法。南璺(en四声)佛教史书则称派末世摩至支那。
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汉明帝时期(约在公元纪67年左右),佛教传入中国被称为浮屠教。据文献记载,佛像可能于此同时传入。
但在中国西部的新疆以及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古代称之为西域),佛教和佛教艺术的传入则更要早一些。印度的佛教艺术,经过中国的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创造,形成了更具中国特点的佛教艺术,从而更容易在中国社会流传和发展。
形形式式的佛像,主要是作为佛教徒供奉和礼拜的对象,因此佛像艺术的发展和流行,基本上是伴随着中国佛教的兴衰而兴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佛教史开始于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佛教传入汉地更准确的时间是西汉末年东汉初年。
三国时期承汉之后,天竺、安息、康居的沙门如昙柯迦罗、昙谛、康僧铠等先后来到魏都洛阳,从事译经;支谦、僧会等前往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弘法。
支谦深得孙权礼遇,拜为博士;并为康僧会建立寺塔。昙柯迦罗、昙谛精于律学,译出摩诃僧祗部的戒本《僧祗戒心》一卷。
主张僧众应遵佛制,禀受归戒,为汉地佛教有戒律、受戒之始。
昙谛也在白马寺译出《昙无德羯磨》一卷。
康僧铠还译出《郁伽长者所问经》和《无量寿经》等4部。吴国译经,始于武昌,盛于建业。
支谦专以译经为务,所译典籍广涉大小科经律,共88部,118卷,现存51部,69卷;康僧会译出《六度集经》9卷等。
当时译经,大小乘并举。小乘经典强调禅法,注重守神养心(“守意”);大乘偏重般若。
这个阶段的译经工作和对教义的宣传、研究,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发展打下了初步的思想基础。此外,这个时期的寺塔建筑、佛像雕塑也各具规模,但今存极少。
但纵使道子的父母要给尼姑庵送了多少礼,尼姑庵却还是不收。
纵使道子的父母是高官,纵使道子的父母愿意给尼姑庵很多的香火钱,尼姑庵也是不收。
无奈之下,道子的父母只好把道子送去了某道观,希望她一生能平平安安。
纵使做个道士,也没有关系。
道观收留了道子,但是……那只不过是个小道观,道观里的所有人加上道子才只有不到5人。
道子在那里生活到了10岁。
十岁时的某一天,道观遭贼了!
是山贼,山贼入观抢劫,抢走了所有的粮食和金银,杀光了道观里所有的道士。
待到道子也即将陨落在山贼的刀下时,八云寺恰好赶到,救下了道子。
而后八云寺便收留了道子,教道子修仙,最终飞升到了天庭。
不过,当年自己看见八云寺的第一眼,八云寺所说的第一句话……道子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八云寺说的是:‘这些个贼秃,平日里忽悠人家送钱就算了,杀人放火的事情干起来竟然比真正的山贼还厉害。’
(这是真的,古时候的和尚除了某些个‘真’和尚之外,大部分都是嘴念阿弥陀,手拿割肉刀。)
灭掉那个道观的,就是和尚。
这件灭门大事,道子绝对不会忘记。
也因此,飞升到天庭之后,道子又怎么可能会给佛教好脸色看。
更不用说八云寺还曾经对他说过一句话‘上梁不正下梁歪,扛把子都歪了,你还指望下面的小弟多正直?’
“仙子看样子倒是真的很不喜我们佛教呢,既然如此,我也就只好单刀直入的说了。仙子想不想……离开这个方寸天地?”
观音道。
“离开?”
“是的,离开这个方寸天地,仙子就可以去找你的师父了。”
“说到师父,我倒是有件事很是不明白呢,我当初飞升的时候,师父明明就早已离开了我,应该没有未了我跟你们打招呼吧?
为什么在我一飞升后,你们一个个对我这么好?甚至还直接把这个我本不要的第三重天强塞给了我?”
道子问道。
当时,道子飞升是直接飞升到南天门的。
很是奇怪,常人飞升都是从第一重天开始飞升,可,她却直接被某股力量给强行带到了南天门。
而且,佛道还不停的对道子示好,就跟道子救了他们全家一样。
当然,道子也明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句话,她并没有傻傻的接受好意,且还一直对着两家保持着一定的戒备。
“你的师父可是妖圣啊,无论是天庭还是我们西天大雷音寺,自然是要多看几眼的啊。”
观音装聋作哑道。
听到这里,道子开口道。
“是啊,妖圣啊。
你回去吧,你来我这里应该是为了找那能够离开这个世界的方法吧……
我是有着离开这个世界的办法,但,我不会说的。”
“你不想再见到你师父吗?”
听到后,道子笑了笑。
“师父,实际上,自从我们被天道弄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天开始,我便知晓了一些你们永远不知晓的事情。
我之所以长久握着离开这个世界的方法,但却不离开这个世界,便是因为这个原因。
而你们也是因为我师父的那一招随时随地可以将自己送到仍和地点的隙间才来找我的吧?
你们觉得我应该也有着所谓的隙间,亦或者与隙间相同的力量,可以帮助你们离开这个世界?
好吧,那个力量我的确是有的。”
说着,道子便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了两张符卡。
“这是当年我飞升时,师父赐给我的符卡,‘隙间之门’。只要使用了它,便能直接离开这个世界。”
望着道子手里的符卡,观音的呼吸顿时急促了起来。
且于此同时,远在三十重天的西天大雷音寺底盘里的如来也顿时面色急促,带着众多菩萨佛陀罗汉便冲向了第四重天。
只要一瞬间,他们便能直接从第四重天杀向第三重天。
而远在三十重天的玉帝自然也是发现了躁动起来的佛祖,不过他并没有像佛祖一样伺机动手,他只是安抚着自己手下的若干神仙们。
且,一直将自己当做观众。时时刻刻看着戏。
“那……不知道子仙子可愿将这符卡,赠给我们佛教?”
“赠送?当做第三重天的回礼吗?这可真是廉价!”
道子道,随即连忙站直了身子,扬了扬衣袖。
衣袖间便立即出现了一根发黄的短的与长剑相同长度的竹棍,这跟竹棍,便是道子的武器。
至于这跟竹棍的质量,曾经被这跟竹棍打过脑袋的夜斗表示,质量杠杠的。
没错,这根竹棍便是当年八云寺用来打夜斗用的竹棍了。
上面占有八云寺的血,但后来八云寺把它送给了道子。
而望着道子手里的竹棍,观音便立即知晓自己错了了,自己刚刚,真的是操之过急了。
人家明明就厌恶你们佛教,而你还说赠送,作死啊!
“我失言了,若道子仙子不愿赠送的话,我们佛教,愿意以购买的方式买下道子仙子的符卡。”
“购买。”
道子的神情瞬间变得十分严肃,道。
“知道吗?从一开始,我便和我师父一样,厌恶着你们佛教。特别,还有你这个五二仔!
堂堂十二金仙,却跑到了佛教当菩萨?!
世人曾赞你救苦救难,可……实际上呢?在这些个所谓的救苦救难的背后,你到底在谋划着什么?
救苦救难到现在,世人除了认识佛祖,就数你观音的名声最大!
你该不会,是在谋夺整个佛教吧?”
“仙子请放尊重些!我只是佛教菩萨,不曾对佛教动过歪心!而且,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入佛教,又有何不可?”
“没什么不可,只是……”
说到这里,道子突然将手中的符卡高举,一股力量直接催动。
那两张符卡,便在观音的眼前化成了飞灰。
道子,直接毁了那两张符卡!
“仙子这是要和我等佛教彻底决裂吗!!”
见到符卡被毁观音便再也忍无可忍了!
一股深厚的佛力就此从身上散发,向着道子袭去。
见此,道子则是风轻云淡的笑了笑,对于观音的佛力,熟视无睹。
“别说决裂这么难听。我只是在示范这符卡的真确用法而已,那就是宁愿毁了也不会给你们佛教这些个贼秃!”
说话间,道子身上也爆发出了一股强有力的法力。
虽然道子的修行时间比观音短,虽然道子飞升到仙界后也只经过了不到两千多年左右的时光,虽然众人畏惧道子,是因为道子的师父他们不敢得罪。
但时至今日他们才发现,原来道子身上蕴藏着的实力,并不比他们弱……这至少,也是准圣级别的力量。
和八云寺当年破坏西天大雷音寺时,一样的实力!
“佛也有怒目金刚,道子仙子,这是你逼我的!”
观音喊道,随即一挥手上的拂尘,一道巨大的光幕就此袭向道子。
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直接都翻脸了,不打就有鬼了!
望着袭来的光幕,道子只是将手中的竹竿平举,将尖端的一方对准了那道光幕,随后道。
“虽然我讨厌你们佛教,但对于你们佛教的一些东西,我还是有研究过的。
怒目金刚,并不是佛教人士用来撒野时的语气词与借口。
《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谈薮》:“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
而现在的你,还配坐那低眉的菩萨吗?”
话音落下,光幕也正好触碰到了竹竿。
只一瞬间,那光幕便化成了碎片,飘散在了四周。
“我不知道我师父到底在天庭和西天做过什么,但刚刚这一记攻击,我可是会原封不动的转告给我师父。
他可是个护短的家伙,虽然现在对我采取散养的制度。”
道子再次开口道。
而就在道子的话音刚刚落下之时,西天佛教的一个个佛陀便齐齐出现在了道子的四周。
“嗯呵呵……”
突然间,道子发出了一声爽朗的笑声。
“呃呵呵呵……呵哈哈哈……啊哈哈哈!!师父啊师父,你说的还真是没错啊!这些个所谓的佛陀,实际上就是一群有文化的流氓而已啊!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而不怕有文化的流氓,就怕有智商的流氓。
一个个流氓嘴皮子那么好用,一个个流氓脑子那么好用……
用到最后,这些个流氓竟然也能成为神佛!啊哈哈哈哈!!”
………………………………
25。
“施主还请放尊总些,佛,到底也是佛。”
这一回开口说话的到不是观音了,而是刚刚才来到这三重天的如来。
“那不还是流氓吗?你没否认啊!”
道子笑道。
但突然间,又有着三股强力的压迫感袭来。
三个人影缓缓的从高空中落下,两人是圣人级别的老怪物,一个是准圣!
佛教三大古佛,燃灯,接引,准提。
“施主,当年你师父都不敢这么跟我等放肆啊。”
准圣级别的燃灯古佛走上前,开口道。
且在这三人来到第三重天之后,在场的佛陀菩萨们便齐齐后退了几步。
虽然佛祖是明面上的佛教老大,但看样子,这些个老不死的才是最惹不起的人物。
“是吗?”
道子摇了下头,而后,一根中指就这么竖在了众人的面前。
当然,这招也是跟八云寺学的。
“尽管来试试啊!我保证会让你们一个个趴在地上,满地找牙!”
而后,燃灯一道佛光猛地就朝道子挥了过去!
面对这不断袭来的佛光,道子并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反应,只是淡定的伸出了空无一物的左手。
没有什么华丽的特效,道子只是淡定的伸出了左手,淡定的接住了那道佛光。
“什么!”
燃灯震惊道,周遭的众人也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像这种徒手接‘核弹’的人,他们还从来没有遇到过。
而后,那道佛光就此开始慢慢的在道子的手中缩小,缩小,缩小,最终,消失不见。
一口长气从道子口中吐出,而呼出来的这口气,竟然带着浓郁的天地灵气!
当道子这口长气全部呼出之后,这三重天的全部灵气竟然增幅了不少。
“这是……”
燃灯身后的接引和准提瞪大了眼,不敢相信刚刚所发生的这一幕。
“乌鸦反哺决。我师父只教会了我三种练气心法,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卧冰求鲤!”
这么一说远在天庭的众仙都懂了,懂了这三种心法所蕴含的意义。
‘孝道’。这便是八云寺给道子的心法所蕴含的意义。
乌鸦反哺,成语,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出自《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
乌鸦是一种通貌丑陋的鸟,人们觉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类普遍的厌恶,但他们却拥有一种真正的值得我们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中的楷模。
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
这种传说过去除《本草纲目》中提及以外,当时无任何其他证据出现。同时,包括《本草纲目》在内,都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以及这种行为的科学解释方法。
将鸟类的这种行为模式解释为报答母恩,是古代特有的一种道德绑架模式,其特点是以低级生物行为模式引喻高级生物行为模式中受人推崇的行为方式,相近词如“羊羔跪乳”等。正常的、可接受的一种解释是作为群居鸟类,乌鸦是有可能在自己吃饱的前提下将食物分给其他无法独立获取食物的同类。
但暂时没有办法分辨这种行为只是一种单纯的反射性行为还是具有高度逻辑思维与高级情感的共同作用的后果。但就脑容量与脑结构而言,鸟类应在智商、情商等各个脑功能领域居于低级水平,以此来推断,乌鸦反哺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这只是乌鸦的一种反射性行为模式,与它的思想道德标准及它与老乌鸦之间应该没有什么关系。
羔羊跪乳,则指的是刚刚出生的羊羔喝奶时,每每都会跪下前肢。
但其实羊羔跪乳是由羊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先天性行为,羊生来就会,和孝道,感恩无关。
卧冰求鲤则是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讲述晋人王祥冬天为继母在冰上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奉行孝道的经典故事。
《搜神记》卷十一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
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继母又想吃烤黄雀,但是黄雀很难抓,在王祥担心之时,忽然有数十只黄雀飞进他捕鸟的网中,他大喜,旋即又用来供奉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