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温婉-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卷八十五:沟通

八十五:沟通

郑王看了温婉写得字,心猛地抽搐了一下“不会了,婉儿放心,舅舅再不会做这样的混帐事。”

温婉摇了摇头“舅舅说的我都知道的,我不是不愿意去争去斗,而是我不知道怎么去争去斗。我知道我们身处的环境很凶险。我没有袖手旁观,也不会置身事外。只是我不会争斗,所以之前没告诉你。争斗我不会,但是在皇帝外公身边时间长了,有些事情还是能猜测到,对舅舅不利的,我都会告诉舅舅。可以让舅舅少走一些弯路。”

郑王半天没回过神来。温婉这是什么意思,她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温婉说她不是不入局。不是不帮他,只是在找机会。

郑王目愣愣地看着温婉。良久良久,郑王道“傻丫头,我一直以为你还在逃避。既然知道,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呢?”告诉了他也不会有这次的事情。他定然会将计划告诉温婉的。就不存在这次的历险了。

温婉也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说,继续写道“舅舅,有一件事,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但是在皇帝外公身边时间越长,这种感觉越来越浓烈。我也不知道自己猜测得对不对,但以防万一。”

郑王挺直了身子,凛然道“你说?”

温婉提了笔,继续写道“我觉得,皇帝外公对舅舅你不放心。这个不放心,不是指舅舅的能力。舅舅的能力,温婉看了都佩服,相信皇帝外公在这上面也没有什么挑剔的。但是,我认为我的直觉不会有错。”

郑王目光闪烁。

温婉继续写着“我想了很久,才隐约猜测到一点。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对的。舅舅,我告诉你是你防备一二,是不是,还是要你自己去参谋。”

郑王郑重地说道“婉儿你说。”

温婉放下顾忌,因为郑王关系到她将来一生,所以,这些致命的弱点,就一定告诉他,要不然,会吃大亏的。温婉写得很慢“我觉得,皇帝外公不放心你。不是因为你的能力。根据我的猜测,皇帝外公可能是担心他百年以后,舅舅得了位,不会善待其他的舅舅。舅舅,对于皇帝外公来说,其他舅舅也是他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舅舅,如果皇帝外公真是顾忌这个,你得要谨慎处理。”温婉之所以这么猜测,就是上次她跟周王求情,皇帝外公的反应。因为之前她也经常跟郑王碰面。但皇帝外公提都没提。独独那次为着周王的事,特意问了一下。她解释,皇帝也是可有可无的神情。温婉感觉得到皇帝外公压根就不相信她的话。

郑王看着温婉,心里惊涛骇浪。温婉对他做的一切,一下全部闪现在郑王的脑海里。如水灾,瘟疫,如陈先生,如现在。之前她一直以为温婉是无意识做的,现在他知道了,这些全都是在温婉的有心谋略之下做的。温婉是真的全心全意为着他。

这次是他错了,他真的错了。如果不是温婉自己当机立断,逃过一劫难。那这个孩子毁了,温婉定然会怨恨他一辈子。

郑王将温婉抱在怀里,此时郑王的心里有后悔,有内疚,有庆幸,更多的是浓浓的感动。这么多年来,无数的困难,无数的谋算,无数次在生死边缘徘徊,都是他一个人挺过来的。从来没有人,对他如此的信赖,全心全意地付出。是他错了,这次,他差点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父皇说得对,有的东西不能碰。还好老天爷终于垂青了他一次。

温婉也不知道郑王为什么会如此失态。但她感觉到郑王情绪很复杂。轻轻拍着,以表示安慰。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郑王很快就平复了心情“婉儿,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温婉既然能这么说,定然是有什么依据。

温婉道“我好几次见着皇帝外公看舅舅的奏折,会露出深思,甚至,还会微微的叹息。对于舅舅的能力,我相信不是有问题。但是为什么皇帝外公会叹息。那自然是皇帝外公还有对舅舅有不满的地方。我也是琢磨了好久。也不知道是不是对的。”温婉因为这个,琢磨了好久,甚至为此去查了很里史书。还将淳王跟她说的仔细回想,最后再想到郑王这些年的经历,还有做下的事。加上周王的事,心里隐约有这个猜想。

除了这个原因,温婉她还真找不出郑王有什么会让皇帝外公不放心的。能把一个烂摊子治理得那么好(郑王的封地)。治理一个国家,与治理一个封地,有异曲同工之意。就算现在还有瑕疵,只要皇帝外公好好磨练磨练,不是问题。那既然不能能力,就是人品了。说实话,温婉觉得郑王挺好的,如果不是这次的事情,郑王可以算是世上最好的舅舅了。

温婉琢磨了那么久,之前隐约有这个想法,再有这次郑王算计自己的事。想想皇帝外公特意问了自己几次委屈不委屈。皇帝外公担心舅舅上位,对其他的亲兄弟不利。

古代不比现代,现在就算继承家族企业,我将企业交给你。就算接任的人心胸狭窄,容不下人。其他人大不了不干了,走人。在古代,皇帝是拥有生杀大权。就算周王、赵王、宁王贵为番王,以舅舅的能力,也一样能将他们全都弄死。当父母的,谁希望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甚至,被其中一个儿子杀个精光。

郑王过了好久好久,才压底着声音道看着温婉道:“婉儿放心,舅舅有分寸的。你以后,也要好好保护自己。有事要告诉我,别什么都藏在心里。知道吗?”要是早告诉他,也不会有这次的事。

温婉点头答应了。温婉去了心结,心情一下也就好了。抱着郑王不动。郑王摸着温婉的头发,温婉对他恢复到往日里的态度,沉重的心情也缓解了不少。心里也在庆幸,还好,还好这个孩子只是伤心,只是害怕。没有对他存有怨恨之心。否则,他就这样丢了最珍贵的东西

八十七:农作物(上)

郑王从袖子里取出一个小盒子道:“来,这是舅舅求来的。”

温婉打开盒子,一股怡人的香气扑面而来。盒子里躺着一串珠链,珠链色彩绚丽。仔细观摩。每一粒珠子上,刻了满满的梵文。

郑王在边上道:“这珠子是用绿檀木做成。有定心、安神、镇邪的功效。在上刻了一段佛经,六十四个得道高僧颂念了七七四十九天,高空法师开的佛光。”

一串珠子,弄得这么复杂。温婉瞄到郑王手上戴着的觉悟大师送的佛珠,每次见郑王都戴着,好象从不取下。现在这串珠子,估计是为了补偿。

温婉为了安郑王的心,戴在了手上。

郑王让温婉坐在一侧,沉声道“夏影,进来。”

夏影轻手轻脚地走进来。跪在两人面前。

郑王满脸的怒容“在郑王府里,为什么要丢下温婉一个人走开?我当初是怎么跟你说的?你说?”

夏影咬着牙道“王爷,属下知错?”

郑王不屑地哼一声“一句你知错了,就能弥补你犯下错。我当初就跟你说,凡事以温婉的安全至上。其他你不需要顾忌。你是怎么做的,你竟然把温婉置与险地。我的话,你完全当成了耳边风了。”

夏影面色惨白“王爷,属下错了,请王爷降罪。”

郑王面无表情地说道:“你自行了断吧”

夏影抬着头,望向郑王,在望向温婉。温婉坐在郑王的左侧,对郑王的话,眼皮都没抬。一副不关我事的态度。

夏影想着夏瑶说的,王爷会火剐了她。心里胆寒。这几年,在郡主身边,她失去了该有的警惕之心。忘记了自己的本份。

郑王从袖子里扔出一把短剑,框当一声,发出清脆的声音。温婉看着地上的刀,短刀被一般的皮革制作成的鞘包裹着,没有华美的外面,看着很普通。

夏影颤巍巍地捡起地上的刀,面上带有一股决然“郡主,保重。”说完,从刀鞘朝出短刀。发出一股寒光,刺了温婉的眼。夏影拿了刀就朝着自己脖子上抹去。

就在刀碰着白皙的脖子时,一粒石头打了过来,夏影不堤防还有人落她的刀。刀落在地上,人也往后退了一下。坐在了地上。

夏瑶进来,跪在两人面前:“王爷,郡主,夏影此次罪该万死,但请王爷与郡主,给她一次将功赎罪的机会。”

郑王阴森森道“父皇将你放在温婉身边,是要你好好照顾温婉,保护温婉。而不是让你插手主子的决定。滚下去。”

夏瑶并不惧怕郑王:“郡主,夏影好歹是在你身边服侍了六年,就给她最后一次机会,准许她戴罪立功。求郡主成全。”

夏影握着刀,刀都快要掐进她的肉丝里。抬头看了郑王与温婉。最后,定格在温婉面前。

郑王眯着眼睛看向夏瑶与夏影,他动了杀机。

温婉抓着郑王,笑着摇了摇头:“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夏影听了这话,一刀捅入腹中,血如泉涌。夏瑶立即让人将夏影带下去。留下舅甥两人。

郑王摸着温婉的头道:“傻丫头,对待不听话的奴才,就该施展雷霆手段。你不该心软的。长此以往,会吃大亏的。”

温婉笑着写道“我又不是做大事的人。要心肠硬做什么。等大了,嫁人了,生两胖娃娃,好好教导家里的胖娃娃。要什么雷霆手段,没的白添人命。”

郑王摸着温婉的头,没再说什么。人的本性是改变不的,温婉经了这么多次事,不怕杀戮了,但是心善还是没改。

用膳,夏瑶看着温婉又吃了两碗饭,心里念着阿弥陀佛。好了,郡主的心事终于解了。要再这样下去,非得愁死她。

吃完中饭,郑王也不会急着回去。两人在屋子里聊了会,又下了两盘棋。

温婉看太阳缩到云层里去了,拉着郑王去了练马场,看着温婉手刚好没多久,郑王立即阻止“手刚好,别惹得旧伤。等好完了再玩。”

温婉对着夏瑶点了点头:“王爷,郡主的伤好了,没关系。王爷,郡主说要跟你比。说看看她自己差王爷有多远。王爷可不能放水。郡主说知道了差距,她以后也就有了努力的目标了。”

郑王对于温婉的性子,早就习惯了。侍卫拉着他的专骑,舅甥两人在练马场比赛。

温婉骑着马就在长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跑。跑第一圈的时候,温婉就落后了。十圈下来,温婉落后三圈。

温婉并不沮丧,反而感叹着这才是差距。舅舅是有着货真价实的真本领。看来自己以后还得多练练了。

骑完马射箭。温婉骑马问题不大,因为用右手拿缰绳,可射箭不行。温婉这是为了看看郑王舅舅的射箭技术如何。

郑王十箭全部正中靶心,例无虚发。温婉看完苦着一张脸。这差距,一辈子都跟不上啊。算了,反正也只是当成一项业余爱好。不找虐了。

郑王笑呵呵地说道“丫头,你已经是文武双全了。要是个男子,考个进士或者武举人什么的,还是不成问题。”郑王心底也是有遗憾的。要温婉是个男子,他将来,可就是多了一条臂膀。假以时日必定会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才,可惜。

温婉抖了抖,郑王舅舅还真是抬举她了。就她肚子里那点水墨,一个秀才到顶了。至于武举人,要是国家的将士都跟她这样的,国家也快要玩完了。

在校练场,两舅甥出了一身的汗。回了屋子,梳洗完用晚膳。

两人用完晚膳,两人出了院子,散步去了。走在乡间。看见四处金黄金黄的,郑王微不可见地带有一股轻松之色。看来今年会是一个丰收年。

郑王看着就连荒地上也是绿油油的一片,很是奇怪“温婉,那是什么?荒地上种的东西能吃吗?”

温婉听了呵呵笑,夏瑶在一边也是笑着说道“王爷,这是番薯。那边的是土豆,都是充饥,也是粮食。”

番薯土豆,他自然是知道的。京城里很多酒店都有这个菜,他也很熟悉。只是之前,还真没听过这个可以在大齐种植。

郑王听了,欣喜万分地问道“番薯跟土豆真的能在大齐种植开来吗?那一亩地要多少的种子,收获上来,一亩地能大概能收多少?还有,是不是所有的荒地都能种?如果不是,种它们的地有什么样的要求?”

温婉听了他的话霹雳扒拉一堆,不愧是关心国计民生的人。一下就问到这么多问题。不过,这个东西,她是门外汉。

温婉摇了摇头,夏影忙在旁边解释道“王爷,宋先生对这个很了解。你可以去问宋先生。他能跟你解释一二?”

郑王忙让侍卫将温婉送回院子里,自己急急忙忙让人带路去找宋洛阳去了。温婉看着郑王的背影,撇嘴,什么嘛。为两番薯土豆,就把自己丢下。还跟自己道歉,没一点诚心。

温婉也只是抱怨抱怨,并不是真的就不高兴。郑王舅舅是个典型的工作狂人,对这个事情会这么上心,一点都不奇怪。毕竟这些东西推广开来,对大齐的影响,可不是一丁半点。

温婉不急着回去,慢悠悠地走着。

巍峨的高山、叮咚的溪水、金黄的稻田、遍地的野花、葱绿的小草,在天际最后一抹耀眼的红芒之中,罩上了一层金光,一切是那么的柔和、幽美。

温婉心念一动,对着夏瑶轻声几句。

画板画笔很快取来,温婉坐在田间的小路上,静静地用着手中的画笔描绘着静溢美丽动人的黄昏。时间一点点过去,浑然忘记了黑幕已经渐渐降临,星星爬上了天幕。

夏瑶几次都想提醒,可是又好象怕搅乱了温婉的兴致。最后实在等不得了,蚊虫到处都是“郡主,该回了。很晚了。”

温婉看着四周,笑着收起画板。

到了半夜,郑王还没回。温婉也不管他,想管也管不着啊。只有郑王管她,哪里有她管郑王的道理。让侍卫去询问,说两人在那里热切地讨论。

温婉没等,自己睡下了。

等到第二天清早,温婉知道郑王昨天压根就没回来。温婉摇头,还真是一个工作狂。温婉想着等吃了早餐,就过去瞧瞧去。

还没到老师住的房间,就听见两人不在这里,下地去了。老师带着郑王舅舅考察去了。准确来说,应该是去勘察。

等到了傍晚时分,才见着郑王满脸喜色的回到院子里。郑王一见着温婉,激动地抱起了她。温婉扬着头,至于这么兴奋嘛

郑王激动万分地说道“温婉,你知道吗?番薯跟土豆一亩能出一千多斤,这些都是粮食,都是粮食啊。能解了多少百姓的生计问题。”

郑王此时的心情,别提有多好了。他是真不知道,温婉庄子上,竟然还藏了这么一笔巨额的财富。看着温婉并不在意地样子,知道她是从西洋书上看到的。半天没说话了。

温婉耸耸肩,表示知道,但小事一桩。

郑王笑着说道“傻丫头,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这要真如宋先生所说的。这意味着,要是推广开来,大齐百姓就再不担心干旱,再不担心灾荒年间,老百姓饿肚子了。朝廷可以解了后顾之忧。”朝廷内患如果解决了,就可以着手解决了沿海一带与边关的祸患。

第二卷八十八:农作物(中)

八十八:农作物(中)

温婉见着郑王激动的样,忙表示她当初听到庄头说要能推广能救很多人命,惠极天下百姓,想着万一皇帝外公知道了也就不用为老百姓吃饭发愁了。她只想讨皇帝外公的喜欢。也就撒点钱。真正出力的,是庄头跟老师。跟他什么关系都没有。温婉把功劳,全都推给宋洛阳跟庄头。

郑王为温婉的见识多广而咋舌,也为温婉的心胸而感叹“你当初是怎么知道这两种作物能产这么多粮食?又是从书上看到的吗??”虽然温婉将她的一切主意来源,都推到书上的。但是郑王还是有些不相信。因为这事,太重大了。

温婉表示,自然是看书看到的。哪里还能凭空想象得到的,不过加了一句,是西洋书。现在郑王想要看,她到时候给他。不过,全都是洋文。

郑王哑然。上次瘟疫,就是温婉看书防范于未然,而避免了更大事故的发生。这次又是看书,知道了有这么两样作物能亩产上千斤粮食。如果是一般的人,就算看到了也不会在意。可是温婉,却往往能从别人不注重地地方,找到不一样的东西。真正的学以致用。所以说,温婉就是他的福星啊

郑王也不跟温婉纠缠在这两个作物上。他现在想要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农作物,产量高又可以种植不占良田“那婉儿还知道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植物可以种植开来。不用在良田里种植的。最好是能在山坡旱地种植。”

温婉想了想,好象玉米是种在山坡上。温婉提笔写着“玉米,书上说可以种植在荒地,山坡上。产量也不低。至于其他的,我也不大清楚。舅舅找专业人士问问。再不然,引了种子再让人种种试试。这样的东西,要花时间去弄,急不来的。”

郑王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还真可以在荒地上种植的粮食。要这三样农作物推广开来,惠及天下百姓。朝廷再不用为粮食发愁了,朝廷会减轻多少的负担

用完了晚饭,郑王就回了京城。温婉让他明日大清早再回去,再赶也不在这么一天,瞧着现在天色都晚了。回到京城,定然得又是大半夜。

郑王看了,笑道“这有什么?大雪的天我也经常赶夜路,更不要说现在还是六月的日子。舅舅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放心吧,舅舅会小心的,不会有事的。温婉,你真的不跟舅舅一起回去了。你外公很想你呢”

温婉看着郑王摇了摇头,表示着她是真的怕京城里炎热的天气。还是等炎热的天气再回去。虽然说具体什么时间回去现在还没定。但是八月十五之前一定会回京城的。

郑王知道温婉是个主意大且正的人,也没有强求。只让夏瑶好好照顾着温婉。上马,带着一群侍卫,飞奔回京城去了。

温婉对于郑王这么热切关注,也能理解。毕竟现在这个社会,老百姓的温饱都没解决(当初在乡下,她就没饭吃,总是处于半饥饿状态)。只是温婉没在意,番薯土豆还有玉米这样的农作物,就算没她的插手,迟早也会传到中国的。因为她,倒是提前不知道多少年了了。

温婉心里的闷气散了,倒是冷静下来,仔细回想起当时的事情。这事,透露出万分的蹊跷。为什么那些人要用烈性*药,而不是用毒药。一把将她毒死,不是更省事了。

她想不通这些是为什么,但是她却很清楚。在这个时节,姑且不谈亲情。就是从利益出发,在这个关键时刻,她不能真跟舅舅起了嫌隙。否则,便宜的只会是他们敌对的人。

现在郑王舅舅又以百年后不能见外祖母发誓,温婉知道这里的人很迷信,这个誓言也算是非常重的了。温婉也有些同情郑王舅舅,姑且不论外祖母究竟是为什么,但是这些年,舅舅过的真的是不容易。处境不比她上辈子所处的环境还差。甚至更差。因为还得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退一步说,不原谅又如何。难道她真的能跟郑王舅舅撕破脸吗?不能。跟郑王撕破了脸,难道还要投奔赵王。就那对母子,她看了就心惊胆颤的。温婉的愿望其实并不高,只要郑王能答应以后有关她的事不瞒着她,不再随意将她放置在险地,就算要利用,也让她知道有时间做好准备,就够了。

郑王一回到京城,就去皇宫见皇帝。

“父皇,如果能将这些作物推广开来,必然将惠及天下百姓。再不担心没粮食,担心干旱,担心灾祸了。”郑王这会已经回归平静。经历了温婉毫无波澜的样子,他要再激动,可就丢份了。而且,这等大事,父皇一定是早就知道了。

果然如郑王预料的那样,皇帝听完面色很平静“现在十里屯子那边,土豆加番薯已经有一百多万斤的种子。土豆已经过了季节,但是番薯正好是在这个季节,可以大批量种植。温婉的庄子上,大概有八十万斤番薯。一亩能产近千斤,番薯一旦种植,需要的种子可就不仅仅只有这些了。暂时先拿出三十万斤,全面种植开来。积了足够的种子,明年全面推广开来。这事朕交给你处置了。”皇帝面面俱到,该考虑的全都考虑上了。

郑王想了想道“父皇,儿臣在回来的时候,宋先生答应会将这几年来记录番薯土豆种植的过程都写下呈上来。父皇,儿臣想,派遣工部的一些官员去向宋先生学习。到时候,再派遣他们去下面好好知道,在地方上种植这些作物,应该会有好的成效。”

皇帝点了点头“我之前就已经放了十几人去庄子上学习。到现在,都已经能用了。你下去办吧,现在是番薯种植的季节,要是错过了,可就得等下一年了。”

郑王应道“儿臣知道,儿臣会用心办好这次的差事的。”

皇帝他之所以要等郑王去十里屯子,因为这差事还真就只能交给郑王。要交给其他的人,麻烦不是一星半点。不说其他,现在市面上一斤土豆一两半银子,番薯一两银子一斤。算下来,这一百多万斤种子得近两百万两银子。

皇帝知道他只要开口,温婉绝对双手奉上。但是他才不开这口,外公开口向外孙女要东西,还没钱给,皇帝可舍不下这张老脸。上次是温婉奉上,加上情况特殊,没法子的事。这次,他可不开这口。

至于说派其他人去交涉,皇帝心里很清楚。以这个丫头的性子,除了他跟郑王,谁也别想从她身上占这个便宜。所以这差事只能是老八去办。

温婉不知道的,她的庄子,其实早就在皇帝的全程监控之下。这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