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温婉-第7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乡试以后,哥哥从京城写信回来。说着江城到底不如京城的好。让父亲将他们兄弟送到京城去。到国子监学习。大哥还说他已经求了在国子监授课的堂叔帮忙,留出了两个名额。只要他们过去通过考核就可以进国子监学习了。
哥哥说的两个名额,不用想也知道是给他跟五弟的。若说大哥对他是慈善,对五弟是疼爱,那对三弟那就是厌恶了。按照大哥的说法,人心本就隔着肚皮。更何况还不是同胞兄弟。
但是容姨娘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这个消息,哭死哭活地求父亲给三弟这个机会。
容姨娘是父亲最心爱的小妾,也是祖母的心腹丫鬟。有祖母的撑腰,容姨娘胆气足,听下面的人说祖母在世的时候,容姨娘与与母亲争斗得厉害。只不过祖母过逝以后,容姨娘也收敛了起来。可是这回为了三弟的前程,容姨娘闹起来了。
在家里,若说大哥是被父亲寄予厚望的,那父亲最疼的就是三弟了。不仅三弟是容姨娘的儿子,长相酷似他,性情各方面也都像足了父亲。所以容姨娘这次拼死一求,父亲也犹豫了。
三弟资质不如大哥跟五弟,但是却比他资质要好。念书很有天份,这次乡试也在他的前头。
父亲对他谈不上苛刻,嫡子该有的一分都没少他的。但也仅仅如此,在其他方面多的也没有。从小到大,父亲给他的印象都是刻板严厉。从没露过一个笑脸给他。小的时候为父母都不喜欢他难过了许多次,但是难过太多,伤心太多,长大了也就已经期盼了。
在父亲的眼里,他这个嫡次子显然比不上他心爱的儿子。所以衡量一二,最后还是决定让三弟跟五弟去京城。反正理由也是现成的,他的名次没有三弟的好。
他其实是想去京城的。在江城他就好像被人禁锢了一般。做什么都不方便。到了京城,天高皇帝远,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至少看兵书也方便。为此,他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母亲知道。
若是其他事情,他相信母亲决计不会管的。但是事关容姨娘,母亲对容姨娘厌恶透顶。若不是父亲一直庇护着容姨娘,容姨娘怕是已经被母亲除了。这次的事,母亲决计不会让容姨娘如愿。若是让三弟去了京城,进了国子监,以后三弟可就出息了。而且这个机会还是属于他的,母亲虽然不喜欢他,但也绝技不愿意看到三弟扬眉吐气。让容姨娘得逞,就算争一口气,也不会同意。
不出他所预料的,母亲得到消息当下反对父亲的决定。母亲也不是无理取闹,而是说着大哥的意思是让他跟五弟去的。现在让老三去算怎么回事。反正就一个意思,不同意。
正在这个时候,五弟找着他了。对着他说让他主动放弃机会:“反正你去了也是浪费机会。还不若将这个机会让给三哥。三哥以后一定会给家族增添助力的。”
他当时一愣,过了好一会说道:“你知道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也许他资质是不行。但是诚如大哥所说,人心隔肚皮。若是三弟是个好的,也不可能让哥哥这么厌恶。大哥说三弟心思不纯。只是他没想到,现在竟然连五弟这边都哄上了。
他看着五弟,面色淡淡地说道:“若是父亲跟母亲让三弟去,我自然不会阻止。若是父亲跟母亲让我去,我也不会推辞的。”他好不容易得来可以离开家里的机会,怎么会就这样走了呢!
五弟恨恨地看着他,转身出去了。他看着五弟的身影,不知道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摇头。五弟这是被娘宠坏了,不知道人心险恶。他让人去打探消息,结果如他所料,五弟果然跟母亲说了三弟的好话。结果却是被母亲骂了一顿。不管如何不喜他,他也是母亲生的。帮着外人对付自己的胞兄,母亲也是狠狠训斥了一顿。
结果还是再一次论证了三弟果然是爹最心爱的儿子。爹让他们三兄弟一起去京城。到时候让堂叔考核,再决定让他们三个人那两个去国子监。
他没说话,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就足够了。他相信到了京城三弟那点心思逃不脱大哥的眼,大哥不会让他如愿的。
在去京城的路上,看着五弟跟三弟李升哥俩好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两人是嫡亲的兄弟。失望太多,他早就不抱期望了。所以他也没过多的话语。
在去京城的路上倒算太平。虽然朝廷现在边疆战火不断,但是内陆还是歌舞升平。路上大事没遇上,遇上了回京述职的一行人,说姓华。那行人与他们外祖家沾了亲的,按辈分他们应该要叫一声表姨。
他对这一家没什么感觉,过去请安问好也就是了。但是五弟特别热衷,应了他们的邀约与他们一起上路。他当时虽然想反对,但是五弟的话已经出口,他若是反对则是落了五弟的面子。
怪异的是,这个表姨不大喜欢嘴巴甜如蜜聪慧在外的五弟,也不喜欢精明透顶的三弟。却是招了他去说了两回话。当时的他不明白,也没多想。反正一切都按照规矩礼仪来则是。
大哥得了他们到了的消息,特意请了一天的假过来接他们。见着三弟随着他们一起过来面色一皱,不过很快恢复如初。
大哥是未来的继承人,对于他们面上都是一视同仁。但是私底下却对他们兄弟俩多有照佛。
到了京城,定然是要去外祖家走一趟的。外祖母还在世,对他们也很喜欢。外祖母也很喜欢五弟,五弟嘴巴甜会哄人开心。不过外祖母也没冷落了他,对他也非常的慈爱。对同行过来的三弟却是面色淡淡淡的,维持面上的客气。
其实要他说,这三弟可真是脸皮厚得够可以了。外祖家的人会不知道他的底细,会喜欢他。非得上赶着找不自在。
大哥私底下指点他与五弟甚多。五弟对于大哥的私授很是不满:“大哥,为什么要将三个排除在外。要竞争,就选就得来一个公平竞争嘛!”对于李兆来说,三哥比这个二哥来得亲切。
大哥对于五弟与三弟私交甚好说过两句,但是说完以后却见没什么效果,也不再说什么了。当下面色淡淡道:“爹不是给了他机会吗?难道还不公平。”他的本意是让两个嫡亲的弟弟过来的。虽然二弟资质比不上他跟五弟,但是十六岁能考上举人,资质已经超越许多人。只是他们家人才辈出,不显而已。
老大李显看着不知事的五弟,再看着面无表情的二弟,心头微微叹气。要他说,五弟资质文采是不错,但是性子不成。亲属不分,好坏不分,心性浮躁不够沉稳,比二弟差远了去了。这都是母亲给惯坏的,希望在京城能改正过来吧!
应试的当天早上,五弟突然肚子绞痛,结果只有他跟三弟去了。回来以后,五弟痛骂了他。说着他卑鄙无耻,为了得到这个名额,竟然给他吃不干净的东西。
他听了不由一笑:“你为什么就这么认定是我?”自小这个弟弟就不喜欢他,现在连这个也怪罪上他了。
大哥训斥完五弟以后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升。却是什么话都没说。等李升跟五弟下去以后,大哥轻声说道:“你别怪他,他这是被娘宠坏了。”老五不知道李升对他特意讨好是居心不良。老五是聪慧,只是自小被身边的人捧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以为所有人都得顺着他捧着来的了。
他早就习惯了,哪里还会有什么难过不难过的:“没事。”
李显心里有些堵。但是他也不能说过多的话,到底是被忽视习惯了,也被欺负狠了。以致让二弟对家里的人都淡淡的:“等老五懂事就好了。现在,你就多担待一二吧!不管如何,我们是嫡亲的兄弟。”
他仍然是面无表情地点头。
李显微微叹气:“这件事我会查清楚的。”对于李升如何设计的老五,他是决计要追查清楚的。
李晖当下摇了头:“查不到的。老三既然动手就一定会弄个干净。查也是白查。”老三若是连这点把握都没有,就不会下手。
李显去查了,查到最后嫌疑人是李晖。当下李显面色黑了,若只是没查到也就罢了,却没想到竟然还栽赃陷害老2。实在是可恶之极。本来李显只是准备查出来,让老五认清楚老三的真面目。可是通过这件事,李显认定老三心术不正,这样的人就算真入仕,对家族来说也是危害。当下去找了堂叔,将这件事告诉了堂叔。
堂叔听了以后,有些狐疑:“为什么你就认定不是老2下的手?”他不是不相信李显的话。而是觉得,李升看起来不是这样的人。当然,他也是对两个人不大了解。
李显摇头:“叔叔,李晖虽然不善言辞,但是心性纯良的,不会做这样的事。到是李升,性情阴狠。”为了增加可信度,说了李升在家做下的一些事情。
李升为了上位,私底下没做手脚。自以为干净利落,到底是落在了有心人眼里。只是李显也懒得拆穿他了。
这个堂叔听了以后就同意了李显的建议。不为别的,主要是这个堂叔知道李显的为人。若不是实在不行,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所以说,关键时刻,人品很重要。
李升最后没去成国子监,只他一个人去了。他有时候想,这也许就是命运吧!命运转了一个弯,会让很多人的命运都不一样。
他顺利去了国子监,老三跟老五落选,也不可能就让他们回江城去。于是大哥让他们去考京城最有名望的书院。老五虽然好坏不分,但是资质才学放在那里,很顺利地考进了书院。老三也一样去考了,可惜最后落选了,最后去了一家普通的书院
他去了国子监,里面真是人才汇集。只不过他资质一般,在国子监再努力也只是中等水平。不得那些富有才名在外的人的青睐。但是在里面他结交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朋友。这人叫朱玉,是跟他一起考进来的。说是江南书香门第朱家的子弟。
这人资质跟他差不多,也只能排个中等。但是知识面很广,常常让他有一种自己是土包子的感觉。时间长了就觉得不对劲了,他也是百年书香门第出身,眼界不可能差这么多。可是想想,两人是君子之交,能进国子监的也不可能是什么作奸犯科的。既然不愿意说,他也当不知道了。如常交往。
后来他知道了朱玉其实是长平公主的小儿子,本姓顾,是昌平候的嫡三子。长平公主是当今陛下的胞妹,不说太后,就是皇上对这个胞妹也是万分的疼爱。据说皇帝对朱玉这个小外甥也很喜欢,经常召了他去皇宫。
就算知道了朱玉的真实身份,他也没过多的感觉。他跟朱玉是君子之交,又不贪图他什么。
转眼就到了会试了。成绩一出来大哥考了第一名。他看着大哥面色洋溢着喜色,婉转地提醒着大哥,还有殿试。若是殿试没发挥好,可能名次会有影响。大哥对于他的提醒没放在心上,结果却被第二抢夺了机会,大哥只落了个榜眼。
榜眼是第二,若是对他来说自然是需要仰望了。但是对大哥来说显然不满意。只是再不满意已然如此,若是对外表现不满会惹人攻击。
李家的儿郎要科举,有一个不成文的定例,那就是成亲都比较晚。因为一旦科考考出好成绩,说亲也多了筹码,能说到一门好亲。大哥如今已经十八还没定亲,就是这个原因的。
大哥请了叔父去太傅梅家说亲。这时候他才知道大哥心仪梅家大姑娘。他是早有耳闻梅家大姑娘长大貌美如花,而且在京城也甚有才气。配大哥倒也配得。
梅家那边也是同意了,挑选了日子下小定。可惜谁也没想到的是,半路杀出一个顺王出来。顺王坏了梅家大姑娘的清白。顺王正妃过逝,正在物色继妃人选。如今坏了人清白,自然要将人娶回家了。
那天消息传来,大哥整个人呆愣了。当天晚上喝得大醉,嘴里叫着梅家大姑娘的芳名。也在那个晚上他才知道,大哥与梅家大姑娘两情相悦,互定终身。只等大哥会试以后上门提亲。却没想到,一切本来顺顺利利的,梅家也答应了,却出了这样的变故。这个变故,让大哥痛不欲生。
母亲这时候又来到京城,张罗了大哥的婚事。大舅母则是看中了大哥,想挑来做女婿。母亲认为亲上加亲很好。于是也同意了。
母亲没想到的是大哥会反对这门亲事。他不想结这门亲,不仅是他难忘梅家大姑娘,更重要的是三表妹虽然是嫡女,长得也不错,但是性子骄纵,在家里嚣张跋扈,作威作福,锦乡侯府的人说起她都只有后怕。大舅母深知道这点,所以也不敢将她嫁入高门,而且看大哥也是前程不差,加上姑母做婆母也甚好。
大哥抵死不从这门婚事,说着大表妹不适合做宗妇。就这样的妻子,他是无福消受的。
母亲认为表妹好,还说可以慢慢调教。性子不好磨一磨就好了。但是大哥知道母亲这是在自欺欺人。无非是想娶侄女过门,以后让侄女好听自己的话。婆媳一条心。
大哥无法打消母亲的念头,只有写信跟父亲说了这件事。父亲看到大哥说三表妹的性子,大哥是他最为看重的子嗣,以后也有着莫大的前程,怎么可能娶这样一个女子为宗妇。
父亲反对,母亲也没办法。但是已经答应下去了,也不可能反悔。父亲的意思让他娶了三表妹。反正当时只是议亲,没说给谁议亲。只是三表妹听到说议亲的对象是他,抵死不从。
最后母亲与大舅母商议许久,将对象改为了五弟。虽然三表妹比五弟大了点,但是大点也成,不那么讲究。当下母亲最紧要的是将大哥跟他的亲事定下来了。至于说三弟,不在母亲的考虑范围之内。反正按照他对母亲的了解,是决计不会给三弟寻一门得力的姻亲。
这时候梅家透露出消息,愿意将嫡次女许给大哥。父亲认为只要人好,能跟太傅家结亲自然是好的。让母亲去见过了这个梅家的二姑娘,母亲不甚满意。但是大哥见过以后却坚定了娶此女的念头。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这个梅二姑娘与梅家大姑娘长得有七分相似。也是,同胞姐妹长相相似很正常。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大哥才会有了娶他的这个念头。
婚事定了的当晚,大哥满脸的落寞。看的他有些心疼,但是他也不知道如何安慰。只能陪着大哥喝酒忘愁。
大哥的婚事解决了,就轮到了他。他对婚姻自来就没放在心上。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者看到大哥为了情这么痛苦的。他认为还是不要沾染情字的好。所以他对未来的妻子也没过多的要求,只要人好,温柔体贴,等过些年分出去能操持好家务则足够了。
没想到,母亲最后给他定下的华家的大姑娘。就是在来京路上碰到的表姨的女儿。表姨说着自己沉稳,所以愿意将嫡女许配给他。
他当时大为吃惊,认为这个姨母实在匪夷所思。那时候他们三兄弟,不管是三弟还是五弟,可都比他出色。为什么偏偏看上他了。
大哥听到他的疑问,当下解释道:“华家姨母是三品命妇,随着丈夫在外任多年,见识多广。看人自然有其独到之处。三个人之中,你的心性最为沉稳,看中你再正常不过。”他一直认为自己的二弟不差。但是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他才知道。二弟不是不差,而是很优秀。二弟资质中等,但是品性好,待人真诚,勤奋好学。这也是二弟在国子监结交到了朱玉这样的朋友。
在京城这么多年,李显很清楚像朱玉这样出身高,经常出入宫廷玉显贵人接触的人,都眼高于顶。这些人对挑选朋友有着严苛的要求。二弟在知道朱玉的身份后,还能以诚心相待,不谄不媚,无半点功利之心,与在不知道朱玉身份之前一般来往。二弟可能不知道,正是这种态度才让朱玉觉得他可以深交。像朱玉这样身份的人,巴结谄媚的人太多,二弟这样的态度反而让他看到了真诚。两人成为莫逆之交以后,由着朱玉的帮扶,打入了朱玉的生活圈子,认识了不少的豪门子弟。而且二弟还与他们相处的很不错。
二弟可能觉得只是相交几个朋友,不值得说什么的。但是这个傻弟弟却不知道,朱玉自己好学上进,跟朱玉交好的也都是哪些豪族之中努力上进的子嗣。这些人入仕精辟对他来说就是人脉资源了。对他前途有很大的帮扶。可是这个傻小子却没意识到。他也没点破,他只是想着真应了那句话,傻人有傻福。
也正因为二弟玉朱玉那群贵族子弟相交甚好,他很好奇,特意留意了二弟的举动。时间长了,他才知道自己到底是小看了这个弟弟。他这个弟弟对很多事情分析得很透彻。有时候的见解连他都比不上。那时候他就知道,这个二弟是一块璞玉。假以时日将来肯定能大放异彩。所以华家夫人看重二弟,他一点都不意外。只是这个傻小子竟然不知道自己的优点。
李晖确实不知道为什么华夫人会看重自己。但是他打听消息说华家大姑娘长得好,容貌一等一,性子也好。他就觉得能结这么好的一门亲,是他莫大的福份。
梅家二姑娘嫁进来以后,李晖见了一面。长得很美,让人惊艳的美。据说梅家大姑娘比她还美上三分,可想梅家大姑娘有多美了。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觉得这个大嫂眼角凌厉了点。不见得是个宽厚的人。当然,这些只是心头想想罢了。
解决了大哥的婚事,他的亲事也提上了议程。华家表妹比他小两岁,至少都及笄后才能成亲。他两年后要成亲,所以两家先下了小定,准备等他会试后再成亲。对于这点,他自然无不从了。
三弟的亲事,母亲不上心。父亲却上心,挑来挑去最后定了翰林院侍读黄大人的小女儿。黄大人是正五品,愿意将嫡女许配给李升,也是父亲煞费苦心的结果。不过他听朱玉说,这个黄姑娘容貌一般。其实按照他来说,容貌一般也无所谓,娶妻娶贤就好,容貌在其次。
朱玉听了他的言论当时笑话他,说着他是百年难遇的好男人:“不亏了我跟华家大少爷夸赞你。看来你以后一定会好好对华家姑娘的。”
他当时一愣:“是你在华家大少爷面前说我的好话的?”他就说,好好的华家怎么会将嫡女许配给他。原来是朱玉帮的忙。
朱玉大笑:“是他来问我,我跟他说的。我可是没说半点虚话,说的都是发自肺腑的。”他这个朋友就是有点呆。人家华家若是没看上他打听他做什么。不过朱玉也有点想不明白,李晖这么出色,至少在他的认知里,他是认为李晖非常出色的。资质也好,刻苦努力,好学上进,更重要的人不骄不躁。就他所认识的人里,综合起来没谁比得过李晖的。所以他真不明白为什么李晖对自己这么没信心,总觉得自己很差。
其实这点就是李晖自己都不知道。他的资质其实不差的,至少高出很多人一大截。只是在一个天才般的大哥跟出众的弟弟面前,他就显得差了。但是李晖并没有自暴自弃,相反他一直都很努力,一直都刻苦学习。
这也多亏了李显。李显对他说,资质不行可以后天弥补。以后成不了国家栋梁,至少也得凭借自己的本事保证自己衣食无忧。所以李晖在知道参军当大将军无望之下,这些年从未放弃过要科举。而在大哥李显的指点下,李晖自小就明白读书需要融会贯通,而不是死记硬背。也因此,李晖学习也有自己的一套。学的东西他都能消化为己用。
另外李晖在苦闷或者自己学不下去的时候,会看兵法。他在看那些将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时候,能忘记现实之中的痛苦。这些年下来,只要到他手的兵法,他都能倒背如流。
兵法,学好了是可以运用到任何的领域之中的。所以,李晖在不知觉之中,对于很多事自然而然运用上了学到的这些东西,这也是他为什么看问题会看得比较透彻的原因。只是李晖自己不知道。
李晖跟李升的亲事定下来,接下来自然是李兆的亲事。李兆知道自己定下来的是三表妹。当时很高兴。不论性子,三表妹出身尊贵,锦乡侯唯一的嫡女,长得又好,将来嫁妆也丰厚。能定下三表妹,对于他来说是意外之喜。
李晖自从与华家定亲以后,华少与他也走得近了。相处久了,华少也与他成为了朋友。
李晖本以为华姑娘会嫌弃他资质不好,长相普通。没想到华家姑娘竟然一点都不嫌弃他,还给他亲自做了荷包。握着手里的荷包,他当时下定决心,以后娶了她过门,一定要好好对她。
李晖想着自己不能辜负了华家一家人对他的看重。所以会试一定要好好考,到时候中了进士,再娶了华姑娘进门,也让华家更有面子。
朱玉看他这么刻苦努力,也不再懒散了。与他一起温书,两人好得跟一个人。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诽谤他们有不正当关系。
他当时担心华家会因为这些流言影响了婚事。没想到华少拍了下他的肩膀,哈哈大笑:“不过是一些流言。我们那里会放在心上。”当时母亲是有些担心。不过他告诉母亲这些年,这一对未婚夫妻私底下的小动作,母亲就没怀疑了。惦念着未婚妻,知道去寻玩意讨好未婚妻,哪里还会去跟男人乱来。
李晖不知道的是,未来的妻家没怀疑他。家里的人却怀疑他了。父亲得了消息,对他用了家法。若不是大哥阻止,怕是想要打死他了。这次,让他在床上足足躺了两个月才好。
两个月内,趴着看书真的是很不方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