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制霸好莱坞-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j。j太低调了。”在msn那头的哈利也发了个哭泣的表情,“现在我们拿到的不过是三五张新照片,如果不是《人物》用专访诱惑,她可能还舍不得把自己这值钱的照片给放出来呢。”
对于琼恩、哈利这样的第一批j。j迷(由于绝对人数不多,所以他们已经融为一体,对抗新晋的珍妮弗粉丝团体)来说,过去的一个月简直是幸福的天堂,他们一直以来都关注的小众潜力新人珍妮弗。杰弗森,总算是获得大众审美的认可了,当迪士尼宣布他们采用百老汇《芝加哥》主演,珍妮弗。杰弗森为《加勒比海盗》主演伊丽莎白的时候,所有imdb讨论版上的粉丝都为之欢呼雀跃,掀起了一场大狂欢。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是和谐的,有一些乔什。布兰奇的极端粉丝在留言板上发出了一些‘她长得不好看’、‘她名气不够大’、‘她比不上娜塔莉’的言论,表示她们对珍妮弗的嫌弃,但这样的留言不是被□□,就是存在几秒后就被新帖冲下去。还有一些音乐剧粉丝则失落于珍妮弗要离开半年去拍摄电影——在舒伯特剧院对外发布的公告上,珍妮弗离开的原因并不是合同履行完毕,而是她要去拍摄电影。具体的回归日期则被含糊地定在了12月,也许在一年中水平最高的圣诞场,她会回归。
出演商业大片当然是好事,但很多爱音乐剧超过爱珍妮弗的粉丝却难免觉得她有点忘本,才红起来,就要离开让她发挥魅力的舞台,不过,这样的声音终究是少数的,大部分珍妮弗的粉丝都处在狂欢的情绪中,他们最高兴的除了她能出演《加勒比海盗》,还有一点就是她一直以来非常神秘的个人生活总算要撩起一点面纱了。
粉丝们一直诟病的一点,就是珍妮弗的经纪公司显得非常懒惰,从来都没有及时更新imdb的资料细节,即使是现在,关于她的个人资料也只是很基本的身高、体重等寥寥数条。个人生平什么的完全是一片空白,学历和演艺履历表,甚至是年纪都从缺,他们勉强忍耐着喜欢了她好几个月,现在珍妮弗都是一线大片的女主角了,以前对她的爆红奇迹无动于衷的那些老牌八卦媒体(粉丝们坚定地认为她在百老汇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惹人注目的),也该展现一下自己的力量了吧。
让他们失望的是,由于迪士尼往外发布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开拍前夕,珍妮在剧院的演出业已结束,她是直接从纽约前往片场,没在la或者纽约多停留,所以八卦杂志更多的还是猜测有百老汇背景的她加入,是否意味着迪士尼有意把《加勒比海盗》做成他们非常拿手擅长的音乐电影,就像是《狮子王》、《美女与野兽》一样,来个充满喜感的海盗歌舞剧。只有一些纽约杂志,手里握着珍妮从前的街拍,现在又放出来冷饭热炒,吸引着读者们的注意力。
不过,即使是这样,对于饥/渴惯了的j。j粉丝们来说,也都算是一顿不错的美餐了,只有那些浮躁的新人在抱怨缺少资源,老粉丝们更冷的日子都熬过来了,现在想的只是怎么买到《芝加哥》圣诞公演的门票,怎么会和这些让人厌烦的新人一样呱噪?就是老照片,他们也都能发现新信息——很多眼尖的粉丝已经从媒体新放出来的照片上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说是珍妮弗在手指上一直佩戴的一枚朴素戒指。
这是婚戒吗?订婚戒吗?还是守贞戒指?粉丝内部也是众说纷纭没有答案,很多去蹲守过珍妮的粉丝都回忆确认,珍妮弗手上的确有一枚戒指,但没有钻石,不过这说明不了什么,很多人的婚戒也不是那么传统的。而珍妮弗的私人生活又是那么的神秘,如果她有丈夫,粉丝们都不会太奇怪,当然琼恩可以肯定有很多男粉丝和一部分女粉丝会相当心碎。
今天《人物》杂志的专访,在讨论版还有新建的雅虎小组里,都掀起了一阵风暴,首先他们得到了一张非常可爱的,珍妮弗在微笑的照片,和她的‘囚犯专业户’外号相比,这一张照片的她形象清新、笑容甜美,看起来年纪不会超过20岁,让一度盛行的‘已婚论’立刻不攻自破,但更重要的还是专访中提到的个人生活。
珍妮弗之前也接受过一些小杂志的短访问,但几乎全都是电话访问,回答也很简短含糊,《人物》是第一家披露她真实年纪、简短履历以及详细身世的媒体,之前的欧洲影星论现在也被证明是假,实际上珍妮弗就是美国人,她来自美国底层家庭,父亲是重刑犯,母亲离家出走,她很小就一直在寄养家庭中颠沛流离,勉强在公立高中完成学业以后,为了赚钱上大学来到好莱坞,当了一年侍应的同时在社区大学学习演戏,之后通过《csi》幸运地得到《芝加哥》导演的赏识,在《芝加哥》电影中获得了一个小角色,又因为《芝加哥》电影的出演,获得了百老汇的注意力,成为音乐剧的主演,但她的好运还没有终结,她在音乐剧的表现令迪士尼非常惊艳,用《人物》的原话说,迪士尼看了她的录像带以后立刻就给经纪公司打电话,宣称伊丽莎白这角色非她莫属。
虽然珍妮弗幸运得让人妒忌,而且底层的出身,也让琼恩这个在曼哈顿上西区过着殷实生活的孩子有些说不出的遗憾——对于她来说,珍妮双亲的那个阶级和珍妮的经历,真的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些不好的词,不过,珍妮弗在采访中坦率的表态,以及她的守贞戒指,又打消了琼恩心里没有成形的阴影。一个坏女孩是不会戴守贞戒指的,这东西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甚至有几分太过古板,既然珍妮弗到现在连第一次都没交付出去,那么她的性格也就可见一斑了。
“我妈妈说珍妮弗应该去当今年的全美青少年领袖,或者是宣传大使。”琼恩的母亲也是个珍妮弗粉丝,只是中年人的追星热情肯定不会像小孩子一样狂热,不过,今天津津有味地阅读完《人物》采访以后,琼恩妈妈对珍妮弗的赞美明显增多了。“她说编辑说得对,珍妮弗就代表这个年代的美国梦。”
“别说得那么早,已经有人在猜她什么时候会把戒指拿下来了,她生活在好莱坞,亲爱的,那里可不是修道院。”哈利的语气有些酸涩,“再说,她马上要和乔什。布兰奇合作了不是吗?她会一直被这种等级的帅哥包围,拿下戒指也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是2002年8月初,在过去的6、7月份,乔什。布兰奇是imdb排名第一的艺人,他在《星战前传二》中的出演迷倒了万千少女,和娜塔莉。波特曼的互动也让人心动不已,情侣档支持者遍布全国,就连琼恩也是其中一员,她不悦地回复,“乔什和她应该不会擦出什么火花的,报纸上不是都在谈论他和娜塔莉的绯闻吗?”
“那只是宣传需要,相信我,你很快就会看到乔什和j。j的消息的。”哈利的语气还是很酸。“j。j已经好莱坞化了,她已经是个主流明星了,看看讨论区,因为《人物》多了多少讨论帖,还有我们发起的雅虎小组?天啊,那里已经塞满了叽叽喳喳的娱乐粉丝。过不了多久,你就会看到‘j。j的穿衣风格解析’这种帖子。”
琼恩一阵心虚,因为她就很希望有一些时尚达人来解析j。j的穿衣品牌选择,珍妮弗的街拍衣着总是低调、优雅,一举一动都那么有星味儿,有几张街拍虽然是抓拍,但她认为已经不逊色于时尚大片。“这也没什么不好,让她被更多人喜欢也是我们的夙愿,不是吗?”
“也许如此吧。”哈利的语气很低落,“但她再也不会是我们的j。j了……现在的小组让我感觉很陌生,我想一个人静一静,也许我会冷静几天。”
琼恩立刻感到一阵失落,她和哈利已经是很好的朋友了,在现实中也经常见面,每次去看演出更是都结伴一起,如果哈利离开j。j粉丝小组的话,这感觉就像是失去一个亲人。
“那我们还会再见吗。”她发送了一个可怜的表情。“这不是意味着你以后再也不会理我了吧?”
“也许哦……”哈利发送了一连串长长的省略号,但又马上发上一个笑脸,“a…ha,吓到了吗?”
琼恩怒斥了一声,但嘴角也忍不住上扬,她运指如飞地打字,“我还以为我要一个人去看电影《芝加哥》了,你知道,首映式的票可不太好弄。”
“什么?你弄到了纽约首映式的票?”哈利那边的情绪立刻就上来了,“上帝啊!琼恩,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快告诉我,我们在第几排?”
电影首映式一般会提前影片公映一个月左右举办,但门票并不是说提前一个月再发,《芝加哥》的公映时间在12月10日,首映礼定在11月3日,和大部分影片一样,他们为首映式提供了一部分的影迷门票和公关门票,pr票琼恩当然别想拿到了,但她可以试着去参与一些官方活动,以此拿到影迷门票——说起来,琼恩也非常幸运,在《人物》采访出来以前,imdb的《芝加哥》电影页面虽然有标出珍妮弗。杰弗森会是角色吉蒂的演员,但因为吉蒂是个小角色,而且珍妮弗在音乐剧出演,所以很多珍妮弗粉丝不采信这个说法,都以为是imdb弄错了。而不论是蕾妮还是凯瑟琳,虽然大众认知度高,但疯狂粉丝的人数都不是很多,所以申票活动也不是非常火爆,琼恩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情,居然成功地拿到了两张门票,当然,观影排数肯定就十分不佳了。
“最后一排。”琼恩说,“如果你不想去的话……”
“不,不,我当然想去!”哈利连忙又是许愿请她吃大餐,请她看电影,并且由他去想办法打探珍妮弗的回归时间,来买音乐剧门票等等,琼恩其实本来也就是逗一下他,她早就准备好要两个人一起看了。
“真希望11月快点来!”她感慨说,“哦,对了,下次见面的时候,把你的相机带出来,我们可以拍上门票放到论坛里去,哈哈!”
2002年,数码相机还是个较新的产品,在美国很多人家还在用传统的胶片相机,哈利作为时尚弄潮儿,拥有可以直接把数据导入电脑的数码相机,这让琼恩很是羡慕。所以她指定要哈利拍,不然她还要把自己家的胶卷拿去洗,回头再扫描入电脑才能达到炫耀的目的,十分麻烦。
“没问题。”哈利一口答应了下来,情绪高涨的他也不提‘退圈’的事了,而是以憧憬的语气打趣琼恩,“啊,不知道珍妮弗现在在做什么,是不是在片场和乔什。布兰奇打情骂俏……”
珍妮弗现在在做什么?
她最近当然的确在摄录《加勒比海盗》,也的确很多时间都和乔什。布兰奇呆在一起,就是现在,她也正拉着乔什在海浪中载沉载浮,但他们做的事就绝对和打情骂俏没有一点关系。
“上帝啊!jesusfuckingchrist!”‘虔诚基督徒’珍妮在风雨中吼了起来,“这是什么见鬼的灾难片吗?乔什!乔什!你要去那里?”
她费劲地揪扯了一□上的救生衣,跟在乔什身后游动了起来,“你最好别靠近那,乔什!你会被螺旋桨划伤的!”
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她根本看不清前方的画面,甚至看不到乔什在哪,而且一个更致命的消息就是,随着船体不断的下沉,他们很快连照明都要失去了,即将沦为睁眼瞎。在暴风雨中,珍妮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近在咫尺,一股纯粹的恐慌几乎是立刻将她淹没,她更想要找到同伴了——这不单单是因为她现在非常害怕,还因为那个该死的乔什。布兰奇,他把救生衣让给了她,自己什么都没穿,在这样的狂风暴雨里,不夸张地说,他是很有可能淹死的!
第60章沉睡的珍妮
开始拍摄《加勒比海盗》已经有些日子了,虽然这是部大作,不过对珍妮来说难度并不高,属于劳力不劳心的类型。她甚至不需要经常重看凯拉。奈特莉的表演,只是在演艺空间做了几次试演,就把伊丽莎白。斯旺这个角色给攻克得差不多了,在剧本研读会上也很轻松地得到了戈尔的认可。
和电视剧的角色性格线性发展不同,出演电影主角,有一些基本功是必须在实战中磨练出来的。比如说通过剧本进行角色性格解读,找准角色关系,这都是在开拍前要做好的工作。当然个别奇葩导演在开拍的时候手里连剧本都没有,角色关系全靠演员无数次的重拍中摸索确定(王家卫),不过那都是艺术家大导演才能摆的谱,正常的商业片摄制组在开拍前肯定要做角色解读、剧本对话以及试演等工作,同时布景组也要准备道具,预备摄制场地。拍摄电影是非常烧钱的工作,准备摄制期间工作人员还会少点,这时候把演员状态调整出来,要比在开拍后一次次ng省钱得多了。
杰瑞在这时候已经准备去度假了,像是他这样的大制片人,片场的问题除非严重到预算超支需要和迪士尼再要钱,又或者是主演和导演水火不容,无法继续工作,否则都不需要亲自出马解决。自然有无数的制片人助理、执行制片人来照看摄制组的衣食住行,以及解决片场层出不穷的小问题。至于每个工作组每天做什么事,这就是由导演决定的,所以说一个好导演往往会有固定的工作团队,也往往都是统筹学大师,尤其是《加勒比海盗》这样的大片,包括临演有时候要动员的演员人数超过数百,摄制组人数也在一百人往上,没有一点统筹水平根本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在固定的时间出现在该出现的位置,更别说顺利往下拍摄了。
——也是因为对这些事情略有了解,陈贞根本都没动过要做导演、做编剧的念头,先不说掠夺别人的劳动成果是否道德,单单从可行性来说这样的想法就是很愚蠢的,先说做编剧,好莱坞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好剧本躺在各大影视公司的剧本库里等着被拍摄,一部14年的片子,可能剧本2000年就写出来了,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拍摄,这时候即使你通过拉片写出了一样的剧本,投拍上映后就等着被告吧,这种剧本都会先经过著作权注册,重合率这么高,法官眼也不眨就会判定抄袭,到时候等待珍妮的就是巨额罚款和名誉扫地的结果。
至于做导演,更是呵呵了,好片子多了,你看过也不代表拍得出来,你知道这个镜头好,可你知道那是怎么拍出来的吗?除非你能自己一手一脚去搭景,甚至于自己去摄影(即使如此也还有动手能力的限制),否则就算给你无上限的预算和老道的工作组,你也未必能还原出同一部电影,即使还原出同一部电影,你知道前世人家是怎么营销的吗?因为营销没做好,好电影没能取得好表现的事例层出不穷,压根都不稀奇。动念抄袭,最大的可能就是把别人创作好作品的机会卑鄙地剥夺,自己也没能拍出什么经典来。
但做演员就不一样了,一个角色由两个人来演,完全可能是两种不一样的表现,虽然这么说也略微无耻,但在抢到角色以后,珍妮认为演艺空间里的原版本,在她这里起到的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她不可能也不打算复制原演员的表现,而是以其为参照物,完善自己的表演思路。比如说《加勒比海盗》的凯拉。奈特莉,她在三部《加勒比海盗》的表演变化,就给了珍妮很大的启发。
从她的履历来看,凯拉也是野路子出身,她没有经过科班教育,也没在伦敦西区受过磨练,总的说来,她也是在各种影片中不断磨练自己、摸索戏路,所以在出演《加勒比海盗1》的时候,她的表演远称不上尽善尽美,一直在凭个人魅力硬撑,很多时候都有让人出戏的感觉,除了和铁匠的爱情戏比较生硬以外,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她不能适应《海盗》系列的幽默感。
《加勒比海盗》讲述的是在英国打击海盗的大背景下,海盗船长杰克。斯派罗为了夺回自己的黑珍珠号,与黑珍珠号船员威尔。特纳之子小威尔。特纳一道进行冒险的故事,整个片大致上分为两条线,一条是杰克船长和铁匠威尔召集船员夺回黑珍珠号,一条则是伊丽莎白被掠夺到黑珍珠号以后的所见所闻。而《海盗》系列最大的魅力,就是其荒谬与严肃交织的风格,一方面,摧城灭寨的战斗的确是在发生,背景npc也有在倒地死亡,甚至于说英国海军也在追杀海盗,整个大的世界观还是遵循着基本常识在运转,是一个严肃的世界,不是彻头彻尾的荒谬喜剧,但是另一方面,观众不需要担心主要角色会死,甚至不需要担心他们会失败,杰克船长也不是史泰龙、施瓦辛格那样苦大仇深,双眉紧皱的传统英雄,他甚至很少有正经的时刻,角色本身凝聚了浓厚的喜感。生死相搏发生在嬉笑怒骂之间,打斗和搞笑元素纠缠在一起,变成了打情骂俏又或者是体现角色个人魅力的工具。
整部电影里,围绕杰克船长的所有情节都带着这种非常强烈的荒谬喜感色彩,杰克是用不靠谱的手法,经过非常不靠谱的过程完成了靠谱的事,即使他做的是大事,也不会让人对他兴起崇拜之情,但这种亲民搞笑的塑造手法在观众中是非常吃得开的,观众会觉得,哎呀,这家伙很有趣,又酷又搞笑,而且还说不出的有型。海盗系列风靡全球靠的就是杰克船长的这种魅力,而不是威尔、伊丽莎白中规中矩的表演,这也是为什么出演海盗系列让约翰尼。德普成了超级巨星,是好莱坞寥寥无几的超a…list中的一员,而对奥兰多、凯拉的帮助却非常有限,不能帮助他们在星路上更进一步。除了他们本身的演技限制以外,也是因为《加勒比海盗》的精髓完全凝聚在了杰克船长身上,他们只能成为衬托其‘反常’魅力的‘正常’一面。
具体到凯拉身上,在《海盗1》里,她的表现比奥兰多还要差,因为奥兰多的铁匠和杰克船长的互动多,剧本也安排了很多讨巧的搞笑细节给他,虽然不是时时刻刻都融入角色,但起码也有粘到‘荒谬搞笑’的边,而凯拉的伊丽莎白承担了大量的惊叫、惊慌、惊吓戏份,在大部分时间里就是个走剧情用的花瓶,而一些罕见的搞笑戏份凯拉又演得不自然,和奥兰多的爱情戏码也表现得很僵硬,所以这个角色并没有给人以出彩的感觉,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人肯定她的确很漂亮——让全世界足够多的人肯定这一点。
但这是不是说伊丽莎白这个角色的潜力就只有这些呢?珍妮认为并非如此,即使是凯拉,她的表演在《海盗2》、《海盗3》里也有成熟和进步,伊丽莎白这个人物也逐渐焕发出了‘不正常’的魅力,分占到了《加勒比海盗》迷人的要素。这说明凯拉在第一部的时候表演思路还不够清晰,第二部、第三部她也明白了《海盗》受人欢迎的点,正在努力向其靠拢。而且凭借她过人的天赋,努力成效相当明显,唯一的遗憾就是凯拉本人的气质太正经,而且她的牙齿并不是很整齐,笑起来有一种苦笑的感觉,所以终3部她也无法和德普一样,在正经和搞笑之间无缝切换,完美地吻合整个系列最迷人的特质。在这一点上,《海盗4》的女主演佩内洛普。克鲁兹表现得就非常出色,其不愧是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海盗4》虽然美女云集,但她和德普之间时而翻脸生死斗,时而互相拯救,彼此相爱相杀的关系却处理得非常得当,完全没有跟不上表演节奏的感觉。而《海盗1》里,凯拉表演掉线的场面却不鲜见,甚至在她第一次出场的一整组场景里,表现‘被紧身胸衣勒得无法呼吸’的场景都不具备说服力,这都是无法适应《海盗》风格的原因。而珍妮要做到的就是不去犯凯拉犯的错误,继续发扬她表现得不错的点——凯拉在处理一些大小姐闺房场景的时候表现得可圈可点,足见这才是她擅长的领域,所以转年她就以《理智与情感》拿到了金球奖和奥斯卡的双料提名。只是这种场景在《海盗》里太少,而且也绝对不是重点。
对于珍妮来说,大小姐闺房场景倒是她的难点,因为她并不是英国人,也没有英国演员那种浑然天成、漫不经心的古典贵族气质,这部分场景她决定用共情金手指来演出,至于凯拉不擅长处理的场景,她倒不是很怵,她已经有了一个很完整的思路,并且通过演艺空间验证过了好几次——比起凯拉内敛的面部表情,她决定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眼神变化,来表达伊丽莎白的人物性格。
虽然不管她怎么演,演艺空间里德普那些人的表现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导致她的改动有些格格不入,但珍妮依然决定坚持自己的想法,反正她有一个心理安全毯:表现得再差也就是凯拉这样了嘛,就是她那样不也没影响到票房吗?我反正尽力而为,只要表现得比她好,那多出来的好评什么的,就算是我赚到的。
她不知道当时凯拉是如何写的角色理解,珍妮梳理过剧本和凯拉在三部中的表演以后,决定这样建筑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伊丽莎白是个骨子里藏有冒险基因的大小姐,她在面对绝境时脑子往往特别兴奋,可以用小聪明来挽救局面,有女人特有的狡黠和智慧,但在影片一开头她还太幼稚,也有些娇惯和胆小,但在这些娇惯和胆小背后依然有个胆大包天、谨慎狡猾的伊丽莎白在观察局面。她的喜感和浪漫在影片开始被礼貌掩饰,仅仅是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