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洛阳锦-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凌静姝定定神道:“不必着急,你过来,我有些话要和你说。”

白玉应了一声,走到凌静姝面前:“小姐有什么吩咐?”

凌静姝抬起头看着白玉,缓缓说道:“白玉,此次进宫,祸福难料,生死未知。我带上巧云一起进宫,你就别跟着进宫了。”

白玉全身一震,一脸地不敢置信:“小姐,你要扔下奴婢?!”

“不是要扔下你。”凌静姝安抚地笑了一笑:“我们主仆两个相依为命多年,在我心里,早已将你当成我最亲近的家人。如果可以,我也舍不得和你分开。”

“不过,这一回和以前不同。宫里情形不明,徐皇后对我虎视眈眈,召我进宫未必存着好心。我不知道能否保全自己,只怕也顾不上你的安危。所以,你就别跟着我进宫了。”

“我都为你打算好了。我进宫后,你就留在凌府里。过上一两年,到了出嫁的年龄,让大伯母为你挑一门不错的亲事。嫁妆我也早为你预备下了……”

话还没说完,白玉已经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泪水溢出眼角:“奴婢哪儿也不去。小姐到哪儿,奴婢就跟到哪儿。小姐也别再试图说服奴婢了,奴婢是不会离开小姐的。”

看着满脸泪痕的白玉,凌静姝心里也有些酸涩。

上辈子,她的软弱退让害得白玉受辱早亡。这一世,她要走的是九死一生的艰险之路。真的不想再拖累白玉了。

“白玉,你听我说……”

“不,小姐,你听奴婢说。”白玉迅速擦了眼泪,满脸坚定:“宫里危险重重,巧云是皇太孙的人,到了关键时候,未必对小姐忠心。奴婢跟着小姐进宫,就算做不了别的,至少小姐还有一个可信任可用的人。”

“奴婢不怕危险,不怕死,只要能跟在小姐身边,奴婢做什么都心甘情愿。”

“小姐,奴婢求求你了,你别扔下奴婢!”

不知不觉中,凌静姝已经满脸泪水。她颤抖着握住白玉的手:“好,我不扔下你,我们一起进宫。”

☆、第二百五十八章 震惊(三)

天黑之后,太子领着皇太孙回了太子府。

忙碌了一整天,身体不算强健的太子已是满脸的疲惫。皇太孙倒是依旧神采奕奕。

进了太子府之后,太子便放慢了脚步。

“父王,你现在感觉如何?”皇太孙略有些担忧地扶住太子的胳膊,为他分担一些重量。

在儿子面前,太子也没逞强,顺势将重量分担了一些过去,一边低声自嘲:“本王正当盛年,这身体却实在虚弱。将来就算顺利登基,龙椅怕是也坐不了几年。这天下,还是早些交到你的手上为好。”

皇太孙不乐意听这些,皱着眉头说道:“父王可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儿臣愿意辅佐父王,更愿意父王福寿延绵。”

“你一片孝心,我心里明白。”

太子欣慰地看了皇太孙一眼,皇太孙眼眸中的关切清晰地映入他眼底:“不过,我的身体情形如何,你也该清楚。虽说这几年一直在静养恢复,可惜当年彻底伤了元气,也伤了寿元。”

“太医院的太医们轮番来给我看过诊,无人敢明言。只有卫衍敢实话实话。”

提起卫衍,太子眼中闪过赞许之色,语气中又有些惋惜:“卫衍此人,医术高妙,机智敏锐。若能为我们所用最好。只可惜……”

只可惜卫婕妤是徐皇后的人,卫衍是不会倒戈相向暗中投诚的。

皇太孙眸光微闪,似想说什么,又默默忍了回去。

早已等了消息的太子妃快步迎了上来,搀扶住太子的另一侧胳膊,担忧急切地问道:“你们怎么这么迟才回来?臣妾已经等了两个时辰了。”

太子低声道:“父皇龙体虚弱,今日朝会过后便回了寝宫,连宫宴也没参加。宫宴结束过后,我领着阿曜去紫宸殿陪伴父皇,用了晚膳才回来。”

太子妃心中了然,低低地问道:“父皇是不是又服用了丹药?”

太子点点头。

这一把年纪了,还这么折腾。身体能吃得消才是怪事。

太子妃心里暗暗嘀咕着,口中却没再说什么。

进了内堂后,在明亮的烛火下,太子苍白疲弱的面色也一览无遗。

太子妃忙扶着太子坐下休息,然后叹道:“父皇这一病,怕是又要歇上半个月不上朝。殿下又要辛苦了。”

“我辛苦些倒是无妨。倒是阿曜,得替我进宫伺疾,以后每天都要往宫里跑了。”太子半开玩笑地唏嘘着:“总不能让六皇弟一个人‘辛苦’。”

什么辛苦!燕王根本是借着这个机会争宠。

太子妃轻哼一声,叮嘱皇太孙:“阿曜,燕王挑眉抬眼最是伶俐,又惯会哄人开心。你平日沉默少言,对上他难免会吃亏一些。到了你皇祖父身边,你别整日总绷着脸知道么?没事多说些闲话,哄一哄你皇祖父。”

皇太孙嗯了一声,俊脸上没什么表情。

少年老成,看着比跳脱的燕王要稳重多了。可这副模样,想让他说几句哄人开心的话,也是难如登天。

太子妃忍不住白了他一眼:“瞧瞧你,平日里就是不爱说话。和我说话都是这副冷冰冰的样子。见了你皇祖父,可别再板着脸了。”

皇太孙皱了皱眉,没有反驳,又嗯了一声。

太子妃:“……”

“行了,你也别再絮叨了。”太子终于发话了:“阿曜天生不苟言笑,你让他学着六皇弟的做派做什么。平日什么样子,进了宫还是什么样子。”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太子意味深长地说了句:“做彩衣娱亲的孝子容易,想做这大周朝的储君,可不是光靠着嘴皮子就行的。”

太子妃安静下来,细细品味这句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是啊!燕王爱上蹿下跳的蹦跶,都随他去。阿曜是大周朝的太孙,也是未来的储君。当然是端庄老成为好。

太子妃总算不啰嗦了,皇太孙松口气,感激地看了太子一眼。

太子冲儿子悄悄眨眼,父子两个会心一笑。

过了片刻,太子妃张口打破沉默:“说起来,今天在椒房殿里也发生了一件稀奇事。”

“哦?什么稀奇事?说来听听。”太子饶有兴味地挑了挑眉。

皇太孙对这些琐事不感兴趣,正要拱手告退,忽地听到了凌静姝的名字,到了嘴边的话不由得咽了回去,凝神听了起来。

“……当时椒房殿里的人都被惊到了,谁也没想到徐皇后竟要召凌静姝进宫。凌静姝那丫头倒是伶俐的很,眼看着推辞不掉,索性主动张口应下了。”

“卫婕妤又在一旁帮衬着说情,徐皇后便张口允了她的女官之位。还特例允许她带丫鬟进宫。”

自从皇太孙定了亲事之后,太子妃对凌静姝的恶感也去了几分。此时提起凌静姝的境遇,难得地透出一丝惋惜:“也不知这丫头是哪一点入了徐皇后的眼。进椒房殿容易,日后想再出来可就难了。”

对一个正值韶华之龄的少女来说,说一门好亲事早日嫁人生子才是好归宿。这个时候进宫,看着荣耀体面,将来未必有什么好结局。

皇太孙抿紧了唇角,眼中闪过一丝冷厉的寒光。

徐皇后召凌静姝进宫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大概和卫衍脱不了干系吧……

“阿曜,”太子妃殷切地叮嘱道:“凌静姝的事情和我们太子府没什么关系,以后她进了椒房殿,就是徐皇后身边的人。你和她还是保持距离为好。”

也免得入了徐皇后的眼,再利用凌静姝设局对付他。

皇太孙默然片刻,才应道:“儿臣知道了。”

太子妃对他敷衍的态度有些不满,又瞪了他一眼:“别光是知道,把我的话也给记在心里。美色误人的事你也该听说过不少,以后可得提着几分小心。”

皇太孙不快地皱了皱眉。

气氛顿时冷凝了起来。

太子咳嗽一声道:“天已经晚了,阿曜,你先回去休息。明日记得早起,早些进宫。”

皇太孙顺势起身告退。

☆、第二百五十九章 做戏

隔日,天刚蒙蒙亮,皇太孙便进了宫。

不过,到了紫宸殿才发现,他来的并不是最早的一个。燕王早已殷勤地坐在龙塌边伺候皇上喝药了。

皇上生病不适,在宫中是头等要事。卫衍和另外两位太医,昨天夜里在紫宸殿里轮流当值守夜。

因为卫衍的医术最好,也最得皇上器重信任,施针开药方的事,其实都是卫衍拿主意。另外两个太医,无形中成了卫衍的助手。心里痛不痛快是一回事,那两个太医面上却表露的心甘情愿,私下里争相巴结讨好卫衍也是常有的事。

在燕王来之前,卫衍已经为皇上施了针。

负责熬药的是一个面容清秀十分伶俐的小太监,叫小福子。

这个小福子,自幼就净身进宫,认了丁公公做义父。有了丁公公的照拂,小福子在宫中混的颇为风光。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就进了紫宸殿里当差。还领下了熬药和尝药的美差,时常在皇上眼前晃悠露面。

小福子照例端了热腾腾的药进寝宫,先倒出一口到空碗里,利落地喝了下去。过了一盏茶时间,依旧安然无恙,这才端到了龙塌边。

燕王特意来的早,这献殷勤的活就被他抢了去。

待皇太孙来了之后,燕王有意假惺惺地谦让:“这碗药还剩下一些,留着你来伺候父皇喝药吧!”

“六皇叔做事仔细周全,远胜过我。这喂药的差事,还是六皇叔亲自动手的好。”皇太孙似笑非笑地应了回去。

燕王占了上风,心中颇为自得,笑着说道:“既是如此,那我就不和你客套了。先伺候父皇喝药要紧。”

说着,又转回头,舀起一勺褐色的药汁,小心翼翼地送到皇上嘴边。

皇上张口喝了药。站在一旁的丁公公,手中拿着洁白的丝帕,轻轻地为皇上擦拭嘴角。

一时确实轮不到皇太孙插手。

讨好卖乖皇太孙确实不擅长,他也没什么争抢的心思,就这么默默站在一旁。说来也巧,卫衍就站在龙塌的一侧。正好和皇太孙四目相对。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各自看不出任何情绪,很快便移了开去。

过了一会儿,昌平公主安雅公主也联袂来了。

昌平公主坐到龙榻边,红着眼圈说道:“女儿听闻父皇龙体有恙,心中焦虑,一夜都没睡好。今天一大早便进宫来探望。”

昌平公主不愧是燕王的亲姐姐,一番话说的声情并茂格外感人。

龙榻边的两把椅子被燕王和昌平公主占了去,安雅公主只能站在昌平公主身后,喊了声“父皇”。

皇上此时已经喝完了药,精神依旧不太好。不过,儿子女儿还有孙子都在眼前,皇上的心情颇为愉快,笑着说道:“朕这也是老毛病了,隔上一阵子总要发作一回,歇上几日就好了。你们几个不必担心。”

话音刚落,便有内侍来禀报:“启禀皇上,皇后娘娘领着几位娘娘来了。”

……

徐皇后一来,燕王和昌平公主都要让出位置。

“皇上龙体有恙,臣妾听说了之后,心如刀割,一夜未眠。”徐皇后坐在龙榻边,握着皇上的手,声音哽咽:“请皇上保重龙体。”

夫妻多年,纵然这几年没再同床共枕,总是有些情分的。

在皇上看来,这无疑是徐皇后真情流露的表现,神色间颇为动容:“皇后看着确实憔悴了许多。”

徐皇后每日精心装扮美艳动人,今天却脂粉未施,额上眼角的细纹毕露无疑,也显出了几分苍老疲态。

徐皇后眼圈泛红,低声说道:“臣妾只盼着皇上早日好起来,只要皇上龙体安康,臣妾甘愿折寿十年。”

皇上心中感动,反手握住徐皇后的手说道:“皇后对朕一片心意,朕心中十分感动。”

“皇上……”徐皇后深情地喊了一声,然后潸然泪下。

这一幕看在眼里……众人只觉得全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卫衍冷眼看着,心中一阵阵反胃嫌恶。

不知道她的真面目倒也罢了!知道之后,再看徐皇后这般装模作样,实在令人恶心。

徐皇后煽情了一番过后,紧接着就是卫婕妤和其他几个妃嫔。交流方式基本相同。在宫中多年,哪个嫔妃没有这份想哭立刻掉眼泪的本事?

……

皇上龙体不适,前来探望的远不止这几个。

只不过,众人大多没资格进皇上寝宫,在寝宫外待着也算伺疾了。

卫衍几乎一夜没睡,又熬了半天,到了下午熬不住了,换了别的太医过来,自己去了屋子里休息。

还没睡下,门就被推开了。

进来的是皇太孙。

王通没跟着进来,迅速关了门,守在了门外。

卫衍竟也没觉得意外,神色平静地拱手行礼:“微臣见过殿下。”

皇太孙无心寒暄,直视着卫衍说道:“她要进宫的事,你知道了吧!”

卫衍点点头:“是,我昨天晚上就知道了。”

皇太孙眸光一闪,声音冷了下来:“徐皇后到底是何用意?你心里应该清楚一二吧!”

卫衍的目光暗了下来,双拳紧握,挤出一个字:“是。”

徐皇后这么做,根本没存好心。

凌静姝进了椒房殿,一举一动都在徐皇后的眼皮子底下。徐皇后想对付凌静姝,明里暗里多的是法子。这么一来,也无疑牵制住了卫衍。

“如果徐皇后察觉你喜欢凌静姝,凌静姝会是什么结局?”皇太孙定定地看着卫衍,咄咄逼人:“你曾和我说过,你喜欢她,也会努力保护她。真到了危险的境地,你确定能保全她的性命吗?”

卫衍没有退让,回视着皇太孙:“我会竭尽全力不顾一切地保护她。”

竭尽全力不顾一切?

“希望你说到做到。”皇太孙冷笑一声,毫不客气地说道:“如果因为你的缘故连累了她,我绝不会放过你!”

卫衍淡淡说道:“太孙殿下放心。我不会让这样的情况发生!”

真有那么一天,他自己第一个就不会饶了自己!

☆、第二百六十章 上元

因为皇上生病的缘故,这个新年众人过的都不安稳。

徐皇后每日都来紫宸殿嘘寒问暖,一众嫔妃轮番着来请安。燕王和皇太孙还有两位公主也都来伺疾,表现孝心。

卫衍更是不得消停,每日守在皇上的龙榻边,看诊施针调整药方,还要应付众人的询问和刁难。

这是来自嫔妃们的质疑:“卫太医,皇上的病症怎么迟迟没有好转?”

“卫太医若是无能为力,不妨早些说出来,要是耽搁了父皇的病症,只怕卫太医承受不起。”这是来自燕王的斥责。

昌平公主也蹙着描的细细的柳眉,一脸忧色:“卫太医,父皇到底是什么病症?这都十几日过来了,为何还没有起色?”

徐皇后就更不用说了,每天一到紫宸殿,必然要绷着脸呵斥几句:“卫太医,本宫再给你几日时间。如果你再治不好皇上的病,本宫为你是问!”

诸如此类的话,卫衍不知听了多少。

太医这一官职,听着光鲜,实则外甜内苦。每天出入皇宫,伺候的是宫里的贵人。稍微一个不慎,就会惹来祸端。只医术高明是行不通的,还要有审时度势的敏锐和见风使舵的本事。

言语上受些闷气,根本不值一提。

比起别的太医来,卫衍的待遇已经是最好的了。至少不会动辄挨骂挨罚。皇上对他的医术又格外信任器重,这几年一直都让他看诊。别看一个个口中嚷的凶,只要皇上没发话,就没人能撼动他的地位。

只不过,这次皇上的病情确实很不妙。

乱服丹药,龙体虚亏,又将陈年旧疾都引了出来。施针喝药只能稍稍缓解症状,想彻底痊愈恢复,至少也得安心静养几个月。

当然了,这种大实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也因此,不管谁张口斥责,卫衍都一律应道:“是微臣无能。”

接下来怎么办?

当然还是让卫衍接着给皇上治病了。

这太医院里,想再找出医术比卫衍高明的是没有了。再说了,皇上服用丹药召幸嫔妃的事,众人都是心知肚明。

病症迟迟治不好,是因为皇上亏了龙体,也实在怪不得卫衍。

……

很快,就到了上元节。

按着往年的习惯,每年上元节京城都会有花灯会。皇宫里的嫔妃们也不免要凑趣,各自准备花灯参加宫里的灯会。若是能在花灯会上一出风头,便是在皇上面前露了脸。也是争宠的最佳手段。

可今年皇上还在龙塌上躺着养病呢!嫔妃们谁还有心情做什么花灯!徐皇后直接下了凤旨,取消了今年的灯会。

这个上元节,皇宫里一片安静,百姓们依旧过的热热闹闹,成群结队地去灯市赏花灯。

凌府也应景地扎了些花灯。不过,凌府众人上下无人去灯市凑热闹。就连最喜热闹的凌五爷也没了这份心情。

过了今晚,就是凌静姝进宫的日子了。

沉闷的家宴过后,凌五爷将凌静姝喊到了书房里,语重心长地叮嘱道:“阿姝,明天你就要进宫伺候皇后娘娘了。你自小就聪慧沉稳,冷静细心,说话行事周全。你进宫当差,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你谨记着自己的身份,一言一行都不能有差错。你若是在宫里惹了祸,我们在宫外也是束手无策。”

顿了顿又道:“我知道这话听着刺耳,可也是实情。进宫之后,谁也帮不了你,一切都要靠你自己。”

就差没明说“你死在宫里我们也没办法”了。

凌静姝眼中闪过一丝嘲弄,淡淡应了句:“多谢父亲教诲,女儿都明白。”

凌五爷一直都是这样的人。在前世,她在卢家受尽屈辱,他这个做父亲的衡量轻重过后,便狠心地视而不见。

他不会加害自己的儿女,却也绝不会为了儿女做什么。

她对这个父亲从无期待,自然没有半点失望。

凌五爷在凌静姝了然讥讽的目光下,有些尴尬难堪。似是要弥补什么,又从袖子里掏了一摞厚厚的银票出来:“你要进宫的事情,我前些日子就让人送信回定州了。此时还没接到你祖母的回信。我就先做主一回,这里有两万两银票,你留着傍身。进宫少不得有用银子的地方。”

比起来京城的时候,出手倒是大方了许多。

凌静姝也不客气,立刻接过了银票:“谢谢父亲,女儿就却之不恭了。”

宫中情形不明,多带些银子防身确实很有必要。

她身上原本就有一万多两银票,再加上这两万两,就有三万多两银票。身家也算丰厚了。

给了银票之后,凌五爷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半晌才道:“你先回去休息,明日早些起身,免得耽搁了进宫的时辰。”

……

回了闺房后,映入眼帘的是凌静嫣熟悉的脸庞。

凌静嫣将一个厚实的荷包塞到了凌静姝的手里:“阿姝,我这个人平日里大大咧咧的,没有存银子的习惯。这里有一千两银票,已经是我全部的私房了。你都带上,免得进宫缺银子用。”

凌静姝一怔,下意识地就要推辞:“嫣堂姐,父亲刚才已经给了我许多银票。你的银子我不要,你还是留着吧……”

“不准不要!”凌静嫣瞪了她一眼,凶巴巴地说道:“我天天在府里待着,哪有要用银子的地方。行了,你什么也不准说了,快些收下。”

这个荷包里只有一千两银票,算不得大数目。远远比不上凌五爷给的多。

凌静姝攥着荷包,心绪却翻涌不息,眼角温热的液体蠢蠢欲动。

凌静嫣见她眼中含泪,心里压抑的酸楚也浮上了心头,猛地将凌静姝搂进怀里,哽咽着说道:“阿姝,我舍不得你走,我真舍不得你……”

近一年的朝夕相处,两人早已结下了深厚的姐妹情谊。

凌静姝的泪水也从眼角滑落,默默地搂紧了凌静嫣。

她又何尝舍得下关心她的人?

只是,从决定来京城的那一刻开始,她的命运就注定了坎坷不定。她再无退路,只能挺直了胸膛走下去。

☆、第二百六十一章 离别

凌静嫣走的时候,眼睛哭的又红又肿。

凌静姝比凌静嫣稍强一些,不过,也是满脸泪痕。

白玉在一旁,也默默垂泪了许久。她没有劝慰什么,只沉默着端来了温热的水和毛巾。凌静姝洗净了脸之后,心情也平静了许多。

凌静嫣走后,凌霄又来了。

“阿姝,”凌霄一张口,眼圈就红了:“你进宫之后,一定要多小心多保重。”

姐弟两个自小一起长大,相依为命。还从未分离过。想到从明天起两人就要分开,凌霄的眼泪立刻涌了出来。

凌静姝刚才哭过了一场,此时心情已经平静多了,用帕子为凌霄擦了眼泪,柔声道:“阿霄,你别哭了。其实,此次进宫,我是心甘情愿的。”

凌霄一愣,忘了哭泣,一脸疑惑地看向凌静姝:“你这么说,是哄我安心的吧!”阿姝怎么会想进宫?

凌静姝凝视着凌霄,目光平静:“我没哄你。我以前和你说过的话,你还记得么?我到京城来,一来是希望治好你的眼疾,二来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现在,你的眼疾治好了,我最牵挂的事情也没了。接下来,我也要去做我应该做的事了。”

凌静姝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厉决绝。

这样的凌静姝,让凌霄觉得有些陌生:“阿姝,你在说什么,我怎么一句都听不懂。”

凌静姝放柔了表情,冲凌霄笑了一笑:“你听不懂没关系。你只要知道我是愿意进宫的就行了。”

阿姝真的是心甘情愿的么?

凌霄看着凌静姝,心情纷乱复杂,一时也不知要说些什么。

凌静姝又轻声说道:“婕妤娘娘和安雅公主会看顾我,我也会保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