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医妃-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顾婉的注意力,根本就转移不了,她现在满脑子,全都是宁卿,她迫切地想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不过她也清楚,看这情形,太后是不打算告诉她真相了。

既然她不说,她再问,也是徒劳无功的。因此顾婉只勉强地笑了笑,没一会儿便告辞离宫了。

等到她走了之后,太后重重地叹息一声,单手扶着额头,珍珠见状,忙上前为她揉着额角。

台州太守李襄是遇刺身亡的,而且还是为宁卿挡了灾。

之前听皇帝说,台州那边快马加鞭送来的信里,说当时情况紧急,李襄死了之后,宁卿带着他的女儿逃离了,两人至今下落不明。

太后哪有不担心的道理?不但担心,而且还担心地吃不下睡不着得。但是这又有什么办法?现在人还没找到,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太后又叹息一声,要是早知道会出这样的事的话,她当初说什么都不会让他去。

顾婉出了宫门,径直回了王府。她整个人都浑浑噩噩的,如果不是有丫头在一旁看着的话,说不定要摔多少个跟头。

周氏见她这副样子,立马担心了起来。好端端的进宫去了,怎么回来之后,竟成了这副样子?

“小婉,你怎么了?”周氏忙上前问道。

但顾婉却只抬头,目光呆呆地看了她一眼,并没有说话。

这下,周氏更是放心不下了,到底出了什么事?

“小婉,发生了什么事?你和我说,我为你做主。”周氏又说道。

但顾婉依然垂眸不语,捏着自己的指尖。指尖被她捏的苍白,毫无血色。

周氏没法,便问跟随他前去的丫头。

丫头不敢不说,于是就将在太后的宫中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她。

周氏听完那些话,真个人似乎也变得呆滞了起来。

***

说个事情哈,咳咳不许笑。现在腾讯的书和起点的书共享平台了,偶滴旧书也可以在书城看到了哦,书名《药香满园》,好几年前的旧作了,内个时候偶还不叫露露~(@^_^@)~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看看哒。移动滴妹纸们,这本书在移动和阅读也可以看到的哦。比较短,看过的童鞋想吐槽就吐槽吧,不怕╭(╯^╰)╮

☆、624。第624章 收到他的信

且说那日一早,宁卿便和李思恬一起离开了木屋,试探着走了几条路之后,在中午的时候,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如此一来,天黑之前,顺利地来到了山脚下。

再次来到山脚下,李思恬感慨万千。不久之前,她进入这座深山,也是从这里开始。那个时候,还有父亲陪在她的身边,所以,她没有害怕,一点都不害怕。但不想这才短短的几天过去,父亲就已经不在了。

李思恬不禁泪流满面,如果早知道会这样的话,她一定拼命劝阻父亲,不让他前来。至于她自己,她却不后悔。能与那个如仙一样的人共患难一场,能与他与世隔绝地在小木屋里住几天,她很满足。与之相比,之前的那些苦难,都可以一笔勾销。

尽管他每日对她不但不热情,连说几句话都困难,但她依然留恋那份美好,不舍得离开。这段记忆,她会一直放在心里,时时品味,不会忘记。

到了山下,他们并没有遇到寻找他们的人,附近也没有其他人,所以二人只能走着回去。

夕阳的余晖洒下,李思恬回头看一眼这座沾满她的血泪心酸,又给她甜美回忆的山,夕阳余晖中,厚厚的积雪被渲染上一层橘红色的色彩,美的让人心醉。

但或许,这种美,正如她心里的那份不切实际的向往一样,看似近在眼前,实则很远很远。

台州城就坐落在山脚下,府衙位于城东北的位置,要走回去的话,不停地走,也需要三四个时辰的功夫。李思恬紧紧地跟在宁卿身后,没有一句怨言。

太阳马上就落山了,很快就要天黑了,但是这个地方,连个人影都没有,更别说有马车了。

她本以为会这样一直走回去,但谁料,才走了半个多时辰,竟然遇到了宁卿的护卫。

宁卿直接上了一匹马,看了一眼李思恬,又看向身旁的护卫。他会意,说了一声“得罪”,便让李思恬上了马,与他同骑。

回到府衙,李思恬直接被送去了后宅,宁卿则要处理这几天积压下来的事情。

回到这熟悉的地方,原本该是感觉踏实的,但李思恬心里却空虚的很,落寞的很,又悲痛的很。

这熟悉的地方,因为没有了父亲,她突然觉的变的特别陌生,好像她从来没有来过一样。

于是她去了父亲生前的房间,想要寻找一丝熟悉感。但谁料,才一进去,她的眼前,她的脑海里,便全都是他的身影,让她心如刀绞一般。

到现在,她依然无法接受,她的父亲,她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已经离她而去了。

当日她与宁卿逃脱之后,那四个护卫最终没能制住刺客,被他们杀死了两个,打伤了两个。好在之后徐清带人来寻找,发现了他们,将他们全都带了回去,并将她父亲的遗体妥善安葬了。

徐清就站在眼前,汇报着这几天发生的事。

“当日,我就把太守亡故的消息发到了京城,想来这时候,皇上应该收到信了。”他说道。

宁卿淡淡地:“嗯”了一声,便挥挥手,示意他出去。

徐清微一颔首,转身走了出去。刚刚他也得了吩咐,立马征集挖掘水渠的工匠,最迟后天开始动工。

他走了之后,宁卿便铺开了一张纸,开始写信。

既然消息已经传到了京城,那么,难保顾婉不会知道。那个女人看似聪明,但是一旦钻进了牛角尖,又是无论如何也出不来的。所以,他必须要给她写信,让她宽心。

只不过,他在信上只写了一些琐事,至于山里发生的那些事情,一点都没提。何苦提了,让她更加担心呢?

台州赈灾已经接近尾声了,这个时候离不开人。但是太守李襄亡故,朝廷肯定会立即指派接替的人来。

最迟后天便动工开凿水渠,只要一切步入正轨了,他便可以回京去了。

说好的二月份回去,他一定会回去的。

这几天,顾婉一直像是丢了魂一样。她担心宁卿的安危,却又不得而知,问太后,太后也不告诉她。因此,她只能不停地给宁卿写信,写了一封又一封。

知道这样做希望也很渺茫,但她依然要尝试。她在盼望着收到他的回信,期盼着听到他说,他很好,安然无恙。

一句话,只是短短的几个字,但顾婉的心中,这几个字的分量,却足有千钧重。

承载着的,不仅仅是他的安危,更是他们的未来,以及她肚子里的他们的孩子的未来。

所以,他一定要好好的,要平平安安的。

几日之后,便是元宵佳节了。

元宵节的当晚,京城处处皆是张灯结彩,绚丽的彩灯高高挂起,人潮如织,熙熙攘攘,无不在彰显着节日的热闹氛围。

宫门口的那条道路上,达官显贵之家,争奇斗艳地挂上各种色彩明丽的花灯。

太后也亲自来了,她坐在楚湘王府的花灯棚子底下,满面笑意地看着来往的行人。

楚湘王爷不在,王妃有孕在身,太后不让她操劳,便自己将花灯会给操持了起来。如此一来,更加体现出了楚湘王爷夫妻二人在太后心中的位置,以及在整个朝中的位置。

也正是因为此,鄂国公府的地位随之水涨船高,花灯棚子里热闹的很。

周氏今日也在,顾婉那边,是顾娇在陪着。

这场花灯会,顾婉原本十分想去看看的,但自从知道了台州那边的消息之后,她便再也没了那份心思。

此刻,她仍然坐在房里,给宁卿写信。

顾娇陪在她的身边,她都写了一天了,说不定写了多少了,但是让她停下来,她怎么都不肯听。

顾娇看在眼里,心里也跟着发疼。

虽然不是她同父同母的亲姐姐,但她是真的拿她当亲姐姐看待的。这几日的相处,她也不再怕她了,相反,为她的坚强,而为她感到心疼。

顾婉又写好一封信,装进了信封,又要去拿信纸。

谁料正在此时,忍冬突然进来了。

“王妃,您的信,台州来的。”

☆、625。第625章 狂喜的感觉

忍冬走了进来,笑着看她。

她的笑有些颤抖,但可以看出,是发自内心的。

她之前是翰林院学士苏纯府上的丫头,识得几个字,认得上面的“台州”两个小字。既然是台州来的信。那一定是王爷写来的。

顾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定定地看着忍冬。

“王妃,王爷的信。”忍冬又颤抖着声音说道,许是由于太过于激动,两行泪水,从她眼中“唰”的滚落了下来。

顾婉“噌”的起身,将她手中的信拿了过去,一双眼睛盯着信封,随后拆开。

她拆信封的手颤颤巍巍的,当打开信纸,看到纸上那熟悉的笔迹的时候,一颗心里满是狂喜,像是要晕过去了一样。

但是她不能晕,她要看他的信,她要知道,他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心,在胸腔里激荡着,顾婉将手中的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看的极为仔细,一个字都没有漏下,甚至每一个字,都看了好几遍。因为她感觉,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她的心安定,才能让她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他的气息,获得他确实平安的消息。

这是宁卿写的信没错,他的字如同他的人一样,带着仙气,又完美隽秀,根本就不是其他人所能模仿的出来的。

顾婉忐忑着一颗心,用极慢极慢的速度,将这封信从头看到了尾。

但这期间,她的心一直都没有放下,直到最下面的那一行日期,写的是正月初十。

正月初十,或许在一年之中,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以前顾婉也不会留意,但是今年的正月初十,她记得清清楚楚,正是她在太后的宫中,听到台州太守李襄死去的消息的那日。也正是那日,她开始了对他无尽的担忧和焦虑。

他正月初十那天给她写了信,那便说明,起码到那时候,他还是平安的,是好端端的。

心里满是狂喜,顾婉觉的那是一种亟待爆发的力量一样,但她又不知道该怎么爆发。

无论如何,她只要他好好的,只要他好好的,那便好。

不知不觉,一滴泪水从她的眼眶里滚落了下来,正是这滴泪水,像是打开了一个闸口一样,让积压在她心里的那股亟待爆发的力量,顷刻间随着眼泪奔涌而出。

顾娇见她这副样子,也早已红了眼圈,上前要为她拭泪,但不想,竟被她一把抱住了。

顾婉像是找到了依靠一样,开始放声大哭了起来。她已经记不得有多长时间没像这样放声大哭过了。今天,她纵容自己一回,由着自己的性子一回。

大哭,那是一种悲喜交加的淋漓释放,是怅然和无助的极致宣泄。

哭出来,她便将所有压在她心里的担忧、焦虑,全都给发泄殆尽了一样。

虽不是她亲身经历,但她却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大悲大喜,于大起大落中,让她更为珍惜彼此。

顾婉哭了好长一段时间,这才渐渐地停了下来,停下来之后,竟见将顾娇肩头的衣裳湿了好大一块。

再看顾娇和忍冬二人,也都是泪流满面。

顾婉“噗嗤”一声笑了:“我自己哭我自己的,你们跟着哭什么?”

“见王妃哭,我心里也难受。”忍冬哽咽着声音说道。

她并不是从小伺候在顾婉身边的丫头,相反,还是个半路被义母送来的。按理说的话,她完全可以弃她不用,再培养自己的心腹。但她没有,不但没有,反而对她真诚相待。因此忍冬暗暗发誓,她终其一生,都要跟随她,好好地伺候她。

这些,顾婉自然不知道,她只知道此时,她的心里说不出的轻松。

知道他暂时没事了,那便好,比什么都好。

“去换件衣裳吧,仔细着凉了。”顾婉看向顾娇说道。

忍冬闻言,直接引着顾娇进了里间,找了顾婉的一件衣裳给她换上了。

出来的时候,见自家王妃正坐在桌边,又在写信。

“王妃,现在还要再寄信去吗?”忍冬上前问道。

顾婉点头:“当然了啊。”

虽然知道他暂时无虞了,但台州那边仍然危险重重,她还是不能完全放下。所以,务必要再写信,问一问他。只不过,之前写的那么多,没必要再寄去就是了。

顾婉写好了信,直接交给了忍冬,忍冬收好了,说明儿一早就给送出去。

有了宁卿的消息,顾婉放下了心是不假,但她却更加睡不着了。越发的想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安全吗?还有多久能回来?能不能在二月份准时回来?

辗转反侧的,一直到过了子时,这才睡着了。

第二日一早,顾婉早早地便起来,她要进宫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太后。

她去到太后寝宫的时候,太后正在做着小孩子的衣裳,见她来了,忙拉着她在自己身边坐了。

“母后,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顾婉也不等她,直接将今天的来意说了。

太后见她满面堆笑,心里猜测着是什么好消息。

她也正在为宁卿担心,再好的消息,只怕也比不过他的平安了。

“我昨天收到了夫君写来的信,说他平安,让我们不用担心。”顾婉笑道。

此时与太后说这些话,她全然忘却了几天之间,不管她如何问太后关于宁卿的消息,她就是不告诉她的事。

此刻充盈于她的心间的,全都是轻松,是安慰。

太后一听这个消息,面上呆滞一瞬,随后眼中闪耀着光芒:“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顾婉点头,笑着看她。

她与太后对视,她可以看到她已经长出几条鱼尾纹的眼角弯起,眼中散发出不一样的光芒。那是激动,更是狂喜。

随后,她的眼睛被水雾氤氲了,视线也变得模糊了。

顾婉忙拿出了帕子,来给她拭泪。她可以理解她的心情,那种狂喜,她昨晚刚刚收到信的时候,何尝不是一样?

纵然以前和她有很多过节,但此刻,顾婉却是真真正正地体会到了,她和她,这辈子都是不可能割断联系的了。因为,她们心里在意着,惦念着同一个人。

☆、626。第626章 想回归农家

自从得知了宁卿暂且平安的消息之后,顾婉便轻松了不少,日子过的也越发顺遂了起来。

这日午后,顾婉正坐在廊下晒着和暖的太阳,忽见周氏走了过来,端着一盘子萝卜。

“母亲拿萝卜作甚?”顾婉不解地问道。

周氏笑了笑:“你这孩子,不是天天数着日子的吗?怎的这会儿反而忘了?”

顾婉闻言,皱眉想了想。今天是正月二十一,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啊。

周氏摇摇头,说道:“今天是立春,快来咬春。”

说着这话,拿起一块青萝卜送到了她的手里。

“立春了?这么快?”顾婉一边笑,一边从她手里接过了萝卜。

立春咬萝卜,一口一个福。

她每天都在数着日子,盼望着宁卿能够快点回来。他是初冬的时候走的,都走了三个月了,如今都到春天了,也该回来了吧?

顾婉拿起萝卜,“嘎嘣”咬了一口。萝卜甜甜的,很是好吃。她又接连咬了好几口,将整块萝卜全都吃光了。多咬一点,咬到福,希望今年都顺顺利利的。他的平安回来,她也能顺顺利利地生下孩子。

立春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的暖和了起来。

眼瞅着别人都脱下了厚厚的棉衣,换上了春衫,顾婉也想换,但周氏却说她身子底子弱,让她春捂秋冻。

一冬的积雪已经完全融化了,每天早上推开房门,她都能闻到春泥的芬芳。树梢枝头,鸟雀啁啾,院子里树木,也都抽出了嫩芽。每天看到这番情景,顾婉不觉心情也跟着舒畅了起来。

早春的景色固然十分美好,但顾婉却并不希望时间能永远停留在此刻。相反,她希望时间能走的快一些。因为,到了二月,他就可以回来了。

二月初一晚饭时候,周氏突然问顾婉明天去不去普渡寺。

顾婉诧异地看着她,自从她怀孕以来,她将她看的很紧,什么事情都不让她做,而且更不让她出去。这会儿怎么了?怎么主动问她要不要出去?

周氏见她这番样子,笑道:“明天便是二月二了,去普渡寺烧个香,也好保佑你平安生产。”

“我可听说普渡寺里的菩萨灵验着呢,一定能保佑王妃平安的。”半夏闻言,一边给顾婉添饭,一边笑道。

顾婉回道:“好啊。”

冬天的时候外面天寒地冻的,不想出去走动,但现在天气暖和了,她早就想出去了,正好遇到了机会。

至于普渡寺的菩萨是不是灵验,她自来是不信这些的,但是如今,去拜一拜也是好的,为她一家祈福,起码有个心灵的寄托。

“明天寺里人多,到时候你可不能乱走动。”周氏少不得嘱咐,万一被挤了撞了的,出点什么差错,那可就糟了。

顾婉点头答应着:“我会小心的。”

第二天一早,顾婉便起床了,洗漱梳妆之后,便去用早饭。

今天的点心盘里全摆上了炒豆子,就连饭桌上也摆了一盘。

顾婉吃了一小把,一边吃,一边心里寻思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对于农人来说,二月二可是个大日子,关系着他们赖以生存的庄稼的长势,更关系着收成,和他们一年的口粮。

顾婉就经常想,只要能吃饱穿暖,农人的日子,或许才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懂得知足,也不必去面对人心险恶。纵然庄户人家,乡里乡亲,个别泼皮无赖也是少不了的,但究其根本,他们的本性并不是坏的。起码,他们不会去想着害人。

如果可以的话,她真的很想回归农家,隐居于山林,滋润美满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吃过饭之后,顾婉便跟随周氏一起上了马车,往城外的普渡寺去了。

今天天气极好,阳光暖洋洋的,微醺的风吹在脸上,也让人有一种满心欢畅的感觉。

二月二,温暖之中虽然仍带着几分薄薄的春寒,但依然不能阻挡了人们出游的兴致。

楚湘位置偏南,那里的春天来的更早,现在,应该正是草长莺飞的时候了。

顾婉很想回去看看,那里山清水秀,纵然她只不过住了一年有余,但是对那里的记忆,却永远都无法抹去。

马车在普渡寺高高的围墙下停了下来,她们来的不晚,但这附近,早已经停了不少马车,车上刻着各式各样的徽记,有的顾婉认得,有的不认得。

周氏先下了马车,随后扶着她小心翼翼地下来了。

母女二人带着四个丫头,往普渡寺的打点走去了。路上偶尔遇到两三个认识的人,便笑着点头,或是寒暄两句,算是打了招呼。

进了大殿,入耳便是悠悠梵音,让人在突然之间,心就平静了下来一样。心平静下来了,随之灵魂也得到了净化。

顾婉见正前方,是一尊金光闪闪的大佛,佛像脸上带着和善的淡淡的笑意。

佛不动,不声,不响,却用他的光芒万丈,向凡俗的世人遍洒悲悯。

顾婉请了香,在佛像前,虔诚地礼拜祝祷。

去年新年庙会的时候,四喜去寺里烧香,她还觉的有些可笑,但不想今天,她也会这样做。

完全是心中有了愿望,又有了凭借自己之力做不到的事。所以,她才会有了寄托,将失望寄托于佛。

此生惟愿她爱的、她在意的所有人,都能一生健康无忧。

祝祷之后,顾婉将手中的香交给一个身披金色袈裟的老僧,让他插到佛像前的香炉里。

老僧脸上一直带着平静的淡笑,若有所思地看了顾婉几眼,但终究一句话没说。

顾婉上完香,周氏也去上了,之后又添足了香油钱。

“要不,用过素斋之后再走?”周氏看向她问道。

见她似是心情闷闷的样子,不如在这里用过了素斋,稍事游玩一番再回去。

顾婉笑着点头:“我听母亲的。”

“这附近的景色还不错,我带你去看看。”周氏说着这话,扶着顾婉,走出了普渡寺的大殿。

走出去一看,周围奇峰俊秀,古木参天,置身于这种悠远静谧的氛围中,顾婉感觉心似是被感化了。

但是就在她转了个方向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人影闪过。

“怎么了?”周氏见她突然不走了,便问。

***

回复雪北飞鹏,是滴,《药香满园》是偶当年写的旧书,那时候还不叫露露,叫千千,O(∩_∩)O哈哈哈~想当年,偶还是嘎嘣脆的小新人一枚啊,所以如果有不好的地方多多担待哦么么哒(3)

☆、627。第627章 说她有奸情

顾婉看到,一个身影一闪而逝。等她再去看的时候,却又没了踪影。

“我刚刚好像看到赵姨娘了。”顾婉转头看向周氏,诧异说道。

周氏也跟着诧异了起来:“不可能啊,她现在正在庄子上。”

当初是她亲自选的人送走的她,而且还好好地交代了,她断然不会有好日子过。此时此刻,又如何会出现在这里?

顾婉微微一笑,回道:“兴许是我看错了吧。”

毕竟她对赵姨娘也不算熟识,只见过几次罢了,看错了人,也是在所难免的。

周氏点点头,劝慰了她几句,便又陪她一同看附近的风景。

中午在普渡寺里用了素斋,两人便一起回了王府。

但谁料,她们才刚刚进家门,就听说鄂国公府来人了。

两人皆犹疑一番,这个时候来找,可是又出什么事了?

进了屋,顾婉看见前来的人,仍是周氏身边的一个仆妇。

那妇人一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