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谢家皇后-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记得进宫前一年过女儿节时,她还在巷子边买了好些鲜花和绢花,从中挑了一朵簪在头上。不知道是不是花儿太香,后来引了一只蜂子,就在她的身前身后打转,表姐怕她被蜂子蛰了,赶紧把她头上的花给拔了扔远。
想起来就象昨天的事。
玉瑶公主让人把昨天买的东西装了一箱子带来,这会儿打开来一样一样拿给谢宁看。里头还有一个用薄棉纸包着的面人儿,打开来看,捏的应该是仙女。衣饰很华丽,就是装在箱子里头,压的有些变了形。
“昨天我和林敏晟说,这个面人儿捏的有点象娘娘。”玉瑶献宝一样把面人儿递到谢宁面前:“娘娘看象不象?”
谢宁没看出哪点儿象,方尚宫也没看出来。可是既然玉瑶公主这么说,大概真有什么地方相像,只是大人和孩子眼光有偏差,所以谢宁她们看不出来。
“是象。”方尚宫夸得一点儿都不心虚:“瞧这乌黢黢的头发,瞧这白生生的脸儿,活脱美人胚子,真有些象主子呢。”
这话真不是假话,谢宁的头发确实是乌黑的,脸儿也是真白皙。
玉瑶公主听着就笑了。
谢宁吩咐说:“把这个面人先放窗子边,等皇上来了也让皇上看看。”
这活计玉瑶公主抢着就干了,都不用宫旁边的人来接手。
“今天杨师傅教什么了?”
“列女传。”玉瑶公主眉头紧皱:“我不爱听。”
谢宁欠起身,认真告诉她:“不可以这样说话。”
谢宁也不喜欢读列女传这样的书,但是你心里不喜欢可以,说出来就是错了。
玉瑶公主明白过来,低下头说:“我知道了。”
但谢宁也想着,杨家娘子做了女师也有半年功夫了,可玉瑶公主始终和她不对脾气。
她进宫的那天谢宁见过她,说过几句话,这位杨家娘子守了近十年的望门寡,妆扮与性情看起来一样的冰冷。据说她在家中穿着更加素净,是因为进宫怕犯了忌讳这才改了装束。据郭尚宫她们说,从来没见杨这位杨女师笑过,对谁都冷冰冰的。
着实不是个讨人喜欢的人。
如果玉瑶公主实在不喜欢她,那上学就成了一种折磨,她肯定会日复一日的对课业心生抵触,上学等于受罪。
换个先生是件很容易的事,不用皇上发话,谢宁自己掌理宫务,要换掉杨娘子就是一句话的事。不,甚至她不用发话,只要对她的不喜流露一二,自然有无数人心领神会,会冲上去将杨娘子吃得片甲不存。
所以到了贵妃这个位置上,谢宁的言行要加倍谨慎,也许她的一句无心之言,就会给人错误的暗示,从而毁掉一件事,或者是一个人。
女子在这世上立足本来就艰难,未嫁即丧夫,守寡多年的杨娘子比别人更艰难。换掉她容易,再为玉瑶公主寻一位女师也不难,但被换掉的杨娘子还有活路吗?
谢宁想,最好还是能提点她一二。杨娘子少有才名,应该不是个蠢人。如果公主不喜欢她,那她这个女师的位置就很不稳当。如果能稍微改变一下现在的行事风格,也许一切就都能迎刃而解了。
如若不能改变,那么再谈以后的事情也不迟。
这件事得尽快办,最好在她临盆之前。不然的话,生孩子加上产后必须休养的时间,那可能会直接拖到冬天去,事情可能会越拖越糟糕。
其实玉瑶公主早早回来,不想去听课只是一部分缘由。
她知道昨天贵妃娘娘又遇着了是非,很不放心,从一早起来就心心念念的想过来看望。现在看着娘娘果然没有什么大碍,还能说能笑,才能稍稍放心,等下见了哥哥也好说话。
她回了自己屋里换了衣裳和沾了些许泥污的鞋子,看着郭尚宫领着两个宫人正在熨烫洗过的衣裳。天气不好,衣裳不能晾在外头,阴干的衣裳总有一股子气味儿,熨过之后气味能够去掉,再熏上一点香,才好搁在箱子里。
玉瑶公主喝了半杯果子露,郭尚宫也不必时刻看着人熨衣裳,到玉瑶公主跟前来,轻声问:“公主后晌还出去吗?”
玉瑶公主摇摇头,示意她坐下。
“昨天清风台究竟出了什么事?”
郭尚宫迟疑了一下:“奴婢昨天没有跟去清风台伺候……”
玉瑶公主看着她不说话,郭尚宫硬着头皮又推托了一句:“奴婢晚间事情也多,真没有顾上去打听。”
玉瑶公主微笑着说:“那就知道什么说什么。”
郭尚宫眼见确实推托不过去,只好说:“奴婢真的所知有限。只知道是那个弹琵琶的赵娘子,先前看着好端端的,可是轮着她们近前献曲的时候,她却忽然象是发了疯一样用琵琶击打身旁的太监和其他琴师,接着就朝娘娘冲过来,一头撞死在阶前了。”
玉瑶还记得赵苓,只是印象不深。
“她为什么要寻短见?”
这话问得郭尚宫只能苦笑。
公主毕竟年纪还小,要是再长个几岁,就不会问出这么一句话来了。
谁不想活?能活下去谁愿意寻死?
那自然是被逼的走投无路,求生不能,所以只能选择一死。
“那王供奉呢?”玉瑶公主对赵苓的死活没那么关心,可是王供奉不一样。昨天皇兄还说,这事只怕会牵连到王供奉。
郭尚宫摇头:“这个奴婢真的不知道。”
这话不是假话。她这两天没踏出永安宫的宫门一步,也不敢乱打听。这样的事躲还来不及,哪里还敢自己主动撞上去?
☆、三百
柳尚宫领着人里外忙活收拾东西,又吩咐人赶紧把药煎上。
这药今天已经是煎第一回了,煎的前一回因为大皇子没有回来,煎完已经又倒掉了。不要说什么药凉了拿去再热热的话,永安宫是缺这点儿药材还是缺这点儿炭火?药嘛,自然是要现煎现服的。倘若这一副药也等不到大皇子回来,那就再煎第三副。
等到快正午的时候,大皇子这才回来。
柳尚宫赶紧领着人接进去,可是没回自己屋,大皇子就说:“我去给娘娘请个安。”
柳尚宫赶紧说:“那奴婢伺候您过去。”
她可真想接让人把大皇子抬回屋去,可是大皇子的脾气她伺候了一年多了也算摸清七八分了。大皇子脾气好不好?好,公认的好。但是脾气好不代表没有主见,大皇子是外柔内刚的品性,他要拿定主意想做什么事儿,别人再劝再拦也是没用的。
大皇子到后殿门前的时候迎面遇着方尚宫从里头出来,一见他着实意外:“殿下怎么过来了?”
大皇子歇了一晚,虽然说今天还是有些头重脚轻,可是单从脸上是看不出来的。
“方尚宫,娘娘可好?”
“娘娘好。”方尚宫本打算出去,大皇子一来,她抬手打了一下帘子,然后顺势跟着又进来了。
谢宁刚刚用了半碗汤羹,虽然说昨天她受了大惊吓,回来后状况看着很是让人揪心,但是今天和大皇子两人碰了面,大皇子气色还不如她呢。
谢宁看着大皇子的表情带着不赞同。
大皇子也难得的露出局促的神情。
柳尚宫都不太记得上一回大皇子这样的神情是什么时候,是因为什么事情了。
感觉这位小主子,就是越来越沉稳,越来越有主子的气度。
但这是在贵妃面前,柳尚宫一想又释怀了。
并非因为贵妃的地位尊贵,而是大皇子真是把贵妃当做亲近的长辈。
那一声声“娘娘”,有时候唤得柳尚宫都恍惚起来,恍惚觉得这就象亲母子一样。
这自然不可能的,以贵妃的年纪且不可能生下这么大的儿子来。
“身子怎么样了?”
大皇子老老实实地说:“没大碍了。”
“你今天不会又去书房了吧?”
这话大皇子连忙否认了:“没有过去,父皇让人去书房给我告了三日的假,不让过去。”
要不是皇上发话,保不齐他今天还想撑着去。
谢宁真不知道说他什么。
大皇子身子孱弱,性子要强。说句不太好听的话,他读书的劲头就象是有今天没明天一样,仿佛浪费一寸光阴都再抓不回来。
谢宁招了一下手:“坐下。”
大皇子在榻前锦墩上坐了下来。
“出宫去玩的可开心?”
大皇子还预备着再听训,可是谢宁却问了这句话。
大皇子认真的点头:“开心,我们从高处往下看时,那一段街巷就象一长轴画,画上的人情百态都是以前没有见过的。”
现在说起来他还有些神往。
那些墙外的人过的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日子,没有大富大贵,但是平实丰富。
每个人都是鲜活的,不同的,和宫中完全不一样。
“以后出去的机会还有的。”谢宁说:“也许等你再大些,还能去更远的地方。”
大皇子进门之前满是担忧,有许多的话想问。可现在看着谢宁温和从容的模样,那些话又觉得不必问了。
“快回去歇着吧,这两天哪儿也不许去,不许你背书,也不许写字,就好好的调养身体。”
大皇子应了一声:“弟弟呢?”
“他啊,”谢宁笑了:“你们兄弟真是心有灵犀,他刚才在这里还问了一句话呢。”
二皇子问,哥哥呢?
谢宁吩咐了一声,乳娘很快把二皇子带了进来。
二皇子不肯让人抱着,自己摇摇晃晃的走了进来。
他现在走路比从前总算稳当一些,跌了几回之后改了急躁的毛病,知道步子得慢慢的迈,两只脚要是都离地,那就要摔跟头了。
就是说话还难的很,还说不清楚,含含糊糊,一个、两个字的往外蹦。
一看到大皇子坐在那里,二皇子就又犯了老毛病,急不可耐往前要跑起来。
大皇子可不敢大意,忙伸开两手,正好将这个胖胖软软的小家伙接了个正着。
说是小家伙,可二皇子现在吃的白胖,份量着实不轻了。大皇子幸亏是坐着,要是站着,保不齐就让他给扑倒了也说不定。
可这么揽着他二皇子并不满意,他拉着大皇子的衣襟,吭哧吭哧想往他的腿上爬。
不管这兄弟俩是怎么想,可没人真敢让二皇子把他哥哥当树来爬。大皇子身子弱,又才中了暑,可经不起这番折腾。
乳娘连忙过来,连哄带骗想把二皇子带过去,可二皇子不知道是不是拗劲儿上来了,扯着大皇子的衣裳不肯松手。
乳娘也没有办法,又不能硬去抱他,这小祖宗人不大脾气不小,真对他使蛮的他说不定会使劲儿闹腾的。
要说还是方尚宫有办法,三言两语就把人给哄开了。
柳尚宫候在殿外,听着殿内传来二皇子咯咯的笑声,又响亮又清脆,即使在这样阴雨绵绵的天气里,这笑声也让人觉得格外提神,比什么声音都好听。
大皇子陪二皇子玩了一会儿数手指,小哥俩才恋恋不舍的分开。大皇子身子还虚,带孩子又着实不轻松,就这会儿功夫额头上又出了一层汗,谢宁唤了柳尚宫进去多吩咐了两句,就赶紧让大皇子回去歇息。
柳尚宫松了口气,出了殿门就亦步亦趋跟在大皇子身后。要是能够,她倒想让人把大皇子抬回去,能让大皇子多省一分力气是一分,却不防大皇子走着走着忽然停了下来。
“殿下?”柳尚宫有点儿慌神,生怕大皇子是哪里不舒坦。
大皇子并不是象柳尚宫担忧的那样再次病发,他只停了一下,又继续往前走。
柳尚宫松了一口气,连忙跟了上去。
☆、三百零一 召见
白洪齐站在阶前抬头望了一眼,檐角处还是在往下淌水,象珠子断了线一样。
这雨下得人心里直发闷。
白洪齐没叫小太监替他撑伞,自己将伞接了过来,匆匆往外走。这几天宫里头出了事,太监和宫人们进出走动都格外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撞在主子们的气头儿上。
白洪齐天天的往永安宫跑,从长宁殿到永安宫的这条路已经熟到闭着眼都不会摸错的地步了。按说传话的差事用不着他亲自跑一趟,可是既然皇上差人到永安宫来,回去肯定还要问一问贵妃的情形。随便打发个人来,只怕见不着贵妃的面,回去了说话也说不清楚,不如他自己来说的清楚,也更放心。
下雨,本来愿意出来的人就少,白洪齐走了一路,居然一回人也没遇上。到了永安宫门前,守门的小太监远远就看见他过来了,连忙殷勤的迎上来,接伞的接伞,还有人忙着替他掸身上沾的雨水。
谁不知道白大公公的权势?哪有人敢怠慢他。
白洪齐进了永安宫,倒觉得这里一如往日,仿佛一点儿都没受宫里近日来阴霾压抑的影响。宫女们脸上还有笑容,有两个小太监正把摆在门里花盆往外搬,大约是想叫花在外头受一受雨水滋润。
青荷迎上来问好:“白公公好,怎么这会儿过来?雨下的正紧呢。”
白洪齐对她也客客气气:“皇上打发来看看贵妃主子。”
青荷进屋去回禀,出来之后说:“我们主子刚好睡醒了,白公公请进。”边说话边打帘子请白洪齐进去。
殿里有一股暖暖的甜甜的香气,闻着应该是什么点心汤羹的香气。刚从外头雨里进来,闻着这香气让人心里都跟着松散舒坦起来。
白洪齐忍不住干咽了一口唾沫,迈步进殿。
谢宁坐在榻边,二皇子正扯着帐子垂下的长穗较劲,看见有人进来,扭过头来看他。
白洪齐上前行礼问安,问过贵妃安,也笑呵呵的朝二皇子说:“给二殿下请安。”
二皇子现在已经懂点事了,能懂白洪齐这话是对他说的,咧开嘴一笑,口水顿时就淌了出来。
一旁乳娘连忙替他擦了。
白洪齐觉得两天没见,二殿下仿佛又长大了一点儿。那胖胖的脸和手,引得人真想捏一把。
白洪齐定定神,先把正经差事办了。
“皇上问娘娘午膳用过没有,用了什么?有没有什么不舒坦的地方?”
谢宁一笑。
皇上特意打发人来就问她这样的小事……要是传出去,不知道旁人会怎么说呢。
或许会说皇上小题大做?
也或许会说她恃宠生骄?
可是现在谢宁只觉得心里软软的人,象是要化成一滩水。
她不觉得这是小题大做。
他肯定也不觉得她会恃宠生骄。
一旁方尚宫替她一一回答,谢宁反问白洪齐:“皇上今天午膳都用了什么?“
白洪齐笑着说:“皇上中午用的汤面。”
至于皇上忙不忙这就不必问了,皇上哪一天不忙?政务是永远也处置不完的。
“白公公来的正巧,替我给皇上带样东西回去。”
白洪齐忙说:“您只管吩咐。”
谢宁要带的不是旁的东西,是一样点心。方尚宫十分周到,将点心放入提盒中盖好盖好,另外还单预备了一小包给白洪齐。点心热腾腾才出笼,隔着纸包热气也透出来,摸上去略有些烫手。
白洪齐有些意外。
旁人巴结他的事儿他遇着的多了,可以说天天都有,根本不新鲜。
但是在永安宫,这就不多了。尤其是塞给他的不是金银珠宝什么的,竟然只是几块点心,这就更少了。
一时间白洪齐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而且他还有点防备。
方尚宫难道注意到他进门时咽口水那个小动作了?还是她另有门道,打听着他到现在根本还没吃着中午这一顿饭?别说饭了,连水都只匆匆的喝了一口,怕没有功夫去小解,都没敢再多喝第二口。
方尚宫只是说:“这是膳房新进的细点,以前没做过,你也尝个鲜,瞧瞧他们做的怎么样,也指点一二。”
这话说得堂堂皇皇,白洪齐笑着点头:“那我就尝尝。”
“我看你这两天脸色也不怎么好,要是能腾出空来,让李署令替你也看看,开个方子调养调养。”
白洪齐愣了下。
巴结奉承话他听多了,满京城数一数,想走白总管门路的人排起队来足能绕京城一圈儿了,但是方尚宫这话不是为着巴结他。
以方尚宫现在的身份,靠着贵妃她已经不需要去巴结奉承谁了。更何况有拿几块点心巴结人的吗?
白洪齐就把点心收下来了。
方尚宫多送了几步,顺便问:“前天那事儿查的有眉目了吗?”
这事儿白洪齐也不瞒她:“宫里头皇上让人旁人在查,但这事儿还有宫外头的牵连。”
方尚宫站住脚,多问了一句:“还牵扯到宫外?”
反正即使现在不告诉她,周禀辰也不是省油的灯,最多晚个三两天方尚宫也会知道了,白洪齐乐得卖她个人情:“撞死的赵苓家人已经找着了,可惜一个活口也没有留下。我只知道最后拿到一个活口。我这里能得着的消息,周禀辰那儿也能打听着。”
方尚宫点点头,知道白洪齐说话有一句是一句,他可能会出于一些顾忌而闭口不言,但绝不至于扯谎骗她。
“王供奉这些日子都没见,他怎么样了?这事牵连着他了吗?”方尚宫对王默言是没有多关切,但是大皇子和玉瑶公主都放心不下,方尚宫心里也有点纳闷,不管死活,总得打听个准信儿才行。
“王供奉不是告病嘛。”
“这都多半个月了。”
“人没大碍,这事儿应该牵连不到他身上。”
白洪齐不便多说,反正方尚宫那里也能从别处打听着消息。王默言的病来的也很巧,病了这么半个月,恰好把这件事情给避开了,由不得人不心心疑窦。
送走白洪齐,方尚宫在茶房坐了一坐喝了半杯茶润喉,小太监来回话说杨娘子来了。
方尚宫站起身来,抹了抹鬓说:“知道了。”
夏月怕她坐了一会儿猛站起来头晕,特意在旁扶了一把,轻声说:“也不知主子何必这么抬举杨娘子?有什么事儿差个人过去吩咐告诫她一声不就结了?”
“读书人当然比一般人不同,那要尊贵得多。”方尚宫说:“你看平时皇上对太傅何等客气?不说太傅,就算对学士、韩林、侍读们也没有轻慢过。皇上都如此,何况我们主子。”
道理虽然是这样,夏月明白归明白,可她着实看不上杨娘子。说是要敬重读书人,但是杨娘子和外面有功名在身的学士、才子们能比吗?尤其是杨娘子实在不会做人,进宫几个月,教了玉瑶公主也有半年,连云光楼那边带公主身边的人,就没个说她好的。
“那杨娘子听说人情世故上面实在不成,连郭尚宫也说……”
“什么?”
夏月说:“说同她不是一路人。”
郭尚宫也算个周到伶俐的人了,平时上上下下没有她打点不好的人。连她都这么说,看来杨娘子确实不好打交道。
“主子是存心仁厚,才想见她一面同她说几句话,她要是不领情……”
夏月心领神会。
要是杨娘子能明白过来就好,不能明白,就不用费事了,谁耐烦抬举一个棒槌。宫里再缺什么,唯独不缺人。没了她杨娘子,可用得人还多的是呢。
方尚宫只是在杨娘子奉诏入宫的时候见过她一回,这阵子事情多,也没再见过她。这回一个照面儿,就忍不住想皱眉头。
杨娘子穿着一件半旧的青莲色对襟素绫衫,下面则是蓝灰裙子,头发挽了个道髻,神情也显得冷冰冰的,看上去就是拒于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
她平时在云光楼穿什么方尚宫不管,但是到永安宫来,还穿成这样,就让人看不过眼了。
杨娘子进宫来可不是白干活儿的,贵妃掌理宫务,衣食住行上头哪一点儿都没有亏待了她。这会儿既然是贵妃召见,她就不能穿的鲜亮点儿?这一身打扮让人看着倒以为贵妃亏待了她一样。再说了,贵妃怀着身孕即将临盆,穿的这么素简直就是触霉头来的。
还有那一脸的冰冷,跟谁欠了她钱似的。
看她这穿戴,就知道这个人性子八成很拗。
也是,不拗的人,能守得住寡吗?
听说当年她未婚夫死了之后,杨家原是想再给她寻门亲的,是她自己不肯。
通报过之后,杨娘子进了门,先向谢宁行礼。
谢宁轻声说:“免礼,杨娘子且坐下说话。”
夏月上茶的时候,就听见杨娘子正一板一眼的说,公主聪颖,只是没有耐性儿。
对着这么个人,别说公主没耐性,连夏月都觉得自己没多少耐性。八成主子同她说了什么话也是白说,别指望她能改。
☆、三百零二 好意
谢宁的话说的很客气,只说公主年纪还小,能坐住一听一晌午的课就不容易了,所以不要讲一些太枯燥严肃的东西,等再过两年公主年岁渐长了,到时候再教授她更艰深的也不迟。
杨娘子只应了一声是,就没下文了。
她这么着,谢宁也不好再说了,只好又问甘熙云学的怎么样,问问杨娘子在宫里起居有没有不习惯的地方。按说公主功课不紧,过五日就可以歇一日,杨娘子如果想回家去看看老父亲那也很方便的,当天回来就成,或是在家里过一夜也不是不能通融的。但杨娘子进宫半年,只回了一次家。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忘的经,人家有家不回,多半也是有自己的苦衷。
说着话的功夫,外面有人回禀:“公主殿下来了。”
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玉瑶公主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谢宁召杨娘子说话,她就正巧来了。
方尚宫心里明白,谢宁也明白。
公主八成担心杨娘子告她的状,不放心,所以才这么急巴巴的赶了来。
平时可没见她有这么沉不住气。
这么一看,跟一般的孩子也没有什么两样。
想起以前,表兄表弟他们也最怕先生去大舅舅,每次一听着这消息就战战兢兢如临大敌,千方百计想打听先生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