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谢家皇后-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从一只葵花福字的胭脂盒里挑出一点胭脂膏子,用指尖蘸着轻轻涂开。
铜镜里映出来的人让她看着都觉得十分陌生。不象她,当然也不会象谢美人。平时看惯了自己浓妆明艳的模样,她觉得眼下镜子里的那女子她不认得。
这种出奇的陌生让她心里发慌,赶紧让人重又打了水来把脸洗了。
她学也学不象,就算妆饰袄裙学的一模一样,一开口也就会让人分辨出不同来。
她又不是那种没在皇上面前露过脸的小姑娘,就算她拉得下脸来去学谢美人,皇上若是看了也只会觉得别扭吧?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画虎不成反类犬吧?她都这把年纪了,学也学不象,反而会招人笑话。
高婕妤看着琳琅满目摊开了一桌子的脂粉首饰,没来由的觉得灰心。
打扮不打扮的,她都是昨日黄花了。若她还年轻鲜嫩也好,若她膝下有一子半女的也好。
偏她都没有。婕妤这位置上头她已经坐了三四年了,不上不下两头不靠。到了这份儿上,要么就得象施顺仪那样死心认命,可她偏偏不想认命。
用过午膳没一个时辰,谢宁觉得又饿了。
不是馋,就是饿。
真奇怪了,午膳的时候她也象往常那样吃的,一口没少进肚,之后她还小睡了一会儿,所以现在完全不应该到肚子饿的时辰。
方尚宫进屋的时候,膳房刚刚把馄饨和果仁粥都送来了。
馄饨的香味儿飘了一屋子。
谢宁笑着说:“青梅,给方尚宫也盛一碗。”她真诚的推荐:“这馄饨做的特别好。”
看她吃的香,方尚宫也陪着吃了一碗。馄饨确实美味,薄薄的裹皮儿浮在汤里象是半透明的云朵,听说南边也管馄饨叫云吞,多半就是从这上头来的。馄饨馅儿鲜美之极,方尚宫本来肚子不饿,可是馄饨鲜香热烫,不知不觉就把一碗馄饨全吃了,连汤也都喝完了。
谢宁用的碗是小碗,也就比茶碗大一点。吃完了馄饨她还又盛了半碗果仁粥。
方尚宫笑吟吟的坐在一旁看她吃。
有时候谢宁真觉得方尚宫象一位自家的长辈,两人之间并非简单的主从关系。在宫里待了三年,见识够了人情冷暖,身旁的人是真心还是假意,她凭本能就能分辨。
方尚宫现在看着她的神情,就象在舅舅家照料她三四年的那位周妈妈一样。周妈妈自己只有两个儿子没有女儿,母亲病重去世之后,舅母就把周妈妈指派给她。周妈妈人是唠叨了一点,但是非常细心,对她的衣食住行打点的十分周到自不必说,还考虑着她父亲早亡母亲新丧,心里必定难受,时常想法子开解她。
谢宁并不是小心眼的人,只不过在舅舅家过年的时候,一屋子林家人拜祖宗,独她一个姓谢的被排斥在外,那时候她就明白过来,她毕竟还算是个外人。
后来伯父说祖母生病接她回老家去。再大大不过一个孝字,祖母和谢家其他人多年来对她不闻不问不会有人指责他们,可是谢宁倘若被指不孝,那这辈子就算彻底毁了。舅母虽然不放心,还是差人将她送回谢家老家。
当时谢宁和大舅母都觉得她们不会分别太久,谢宁回去侍疾,顶多三五个月就能回去了。
没想到那一别,直至今日她们都未曾再相见。未来……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见着舅舅舅母了。
“想家了?”
谢宁回过神来,点头说:“想起舅舅家的人。”
方尚宫心细如发,有好些时候都能猜得中谢宁未曾诉诸于口的想法,一开始谢宁还会为了她的敏锐而吃惊,现在则已经见怪不怪了。
方尚宫知道她是在舅舅家长大的,舅母对她来说就如同另一个母亲一样。
“会有机会见面的。”方尚宫轻声安慰她,这并不是泛泛的说空话,方尚宫解释给她听:“等这个孩子生下来之后,就有见到家人的机会了。到时候谢美人的品阶至少也会再晋一级,也得预备迁宫的事了。到时候就可以宣家里人进宫探望。宫外头想进宫的话提前一天递牌子等消息,宫里头想传话出去就随意的多了。”
谢宁苦笑:“我也听说过。可是想这样见面,起码家里人得在京城才行。林家的老家在屿州,舅舅现在还在渭西任上,舅母既要帮着舅舅打理应酬往来,还得操持家务打点一大家子人的生活,也着实脱不开身。”
如果让舅母长途奔波就为了来京城和自己见一面,谢宁都觉得自己太过分了些。
毕竟舅母也不是年轻人了,长途跋涉的艰辛劳苦对她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可不是容易的事。
谢宁当初一路上京的时候就结结实实的体会了一次。在路上的颠簸辗转,每天下了车连吃东西的力气都没了。要是遇着大风、雨雪的天气那就更别提了。他们在路途中就曾经遇到过一次大雨,人和车淋的透湿不说,大雨之后道路泥泞难行,又在驿站困了两天才能继续上路。
谢宁心中掠过一个近乎痴人说梦似的念头。
要是舅舅能升迁,回京中为官就好了。
就算不能时常见面,可是知道舅舅一家就在宫墙外头不远的某栋宅子里生活,那她心里就会变的踏实许多。不象现在一样,就象一只断了线的风筝,飘飘荡荡无处落脚。
~~~~~~~~~~~~~~~~
建了一个企鹅群,群号是,欢迎大家加入!敲门请报作者名或者任一角色都可以啦
~(≧▽≦)/~
☆、六十一 鱼儿
连着下了两场雪,炭用的奇快,雪扫的再勤也挡不住老天非得要降下雨雪来。都说瑞雪兆丰年,可是穷苦人家无米无柴,遇着这样的雪天却是没了活路。
可宫里头还是歌舞升平的,饭照吃,雪照赏。后宫美人中不乏才思敏捷心窍玲珑之人,比如曹顺容就做了一首五言绝句,题名是《春雪》,梁美人素有才名,也做了一首《望云阁咏雪》,还听说教坊司排出一支新的歌舞,名唤《踏雪寻梅》。
但是谢宁心里并不轻松,也全然没有那种风花雪月的心思。方尚宫看得出她有心事,却不知道她在为什么事烦忧。
她来到萦香阁也有数月了,从来没见谢美人为什么事烦忧过。一开始方尚宫也想过,谢美人论相貌才情都不算是最拔尖的,为什么皇上对她却显然更多眷顾?但是相处一段时日方尚宫也渐渐明白,人与人相处,一开始的时候或许是因为看重外在的东西,被相貌、被才情吸引。但是天长日久,那些外在的美好终究会褪色的,久居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就是这个道理了。
所以皇上对谢美人格外不同,还是因为她的性情品格。声色之技不过一时耳目之娱,可是若不能知心交心相敬互重,那不过是浮花浪蕊,不可能长久的。
方尚宫问谢宁,为什么旁人煮酒赏雪作诗作画如此兴致勃勃,她这几日却都有些闷闷不乐。方尚宫甚至半开玩笑的问:“难道是因为皇上这几日都没来后宫的关系?”
谢宁摇头:“就是这两年没见这么大的雪,所以想起以前的事情。”既然说了个开头,谢宁也没再藏着瞒着:“那年冬天我跟小舅舅出门,事情办完赶着回乡过年的时候,路上遇着大雪,在一个小镇上停了好几天。镇上那几天里冻死了好几个人。我们住在小舅舅的好友家中,离的不远住着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儿女,日子过的很艰难,那家的婶婶让人送了些米和炭过去,结果没想到……母子三人搂在一起,已经都冻死了。”
方尚宫心中恻然:“真是可怜。”
“所以后来一下大雪就难免想起那时候的事情来,也就高兴不起来了。”
方尚宫可不想让她只想着这些事,笑着把话题岔开了:“上次说的事,我今天把图找来了。”
方尚宫找来的是一张泛黄的旧图,装在一只长的樟木匣里,拿出来的时候小心翼翼,图被缓缓展开时,泛黄发脆的纸页发出簌簌的脆响,让人一点力都不敢使,怕一用力把纸给捏碎了。
这是一张宫院的堪舆图,绘的是宫苑以西的部分,正中从前往后分别是福宁宫、坤宁宫和延宁宫,这三个想也不用想了。以她的身份,再熬十年说不定可以,现在就算行迁进去也只能住偏殿后殿。
旁边则是延福宫,寿康宫,永安宫。
所谓东西六宫,这就是西六宫 。
其实这图纸看不看都一样,除了位置不一样,其他殿阁规制院落大小全是一样的。
看着这张平面舆图,方方正正的一座座宫殿整齐板正,象是以前见过的鸽笼。每只笼子里住着不同的鸽子,但说起来其实都是鸽子,没有更多的不同。
方尚宫比谢宁要内行的多了,手指先点在永安宫上头:“永安宫在十年前修缮过一次,后来一直没有人住进去。如果真要迁宫,不用怎么修整就能住了,离御园近。”
谢宁认真的考虑起来。
迁宫是件大事,皇上已经跟她提过两次了。孩子生下来,不管是男是女,她都不会再住在后苑这边了,这也是宫里一条不成文的旧例。
谢宁一直不太想挪地方,总觉得这一步迈出去了,就只能一路向前,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仔细想想其实这与迁宫没有多大关系,无论是不是迁宫,她的生活都已经与过去不同了。
延福宫也是空的并没有人住,但方尚宫觉得那里已经空置多年,要想住进去的话非得好好整修一番不可,先不说耗费银钱颇巨,修房子是个大事,怎么也得数月功夫。
方尚宫和谢宁商量过,都觉得永安宫不错。
虽然成功的把话题岔开,方尚宫发现谢美人这几天还是不怎么开怀,并不象过去那样总是浅笑温和的神情,连用膳也比往日少。
还有就是穿衣打扮上头,新送来的衣裳鞋袜她动都没动,又不用出门,新送来的手炉还有一匣沉香墨摆在那里都要落灰了,也不见她碰。
方尚宫觉得这样不成,谢美人心情不好,连带着孩子也会跟着不好。
但愿这雪快些消融,也快过年了,到时候谢美人肯定没有闲暇功夫再想这些事。
青荷小心的把炭夹起吹了吹上面的灰,身后青梅把新的那个手炉拿了出来,就是那个别致有趣的南瓜手炉。
青荷看着她,一脸的恨铁不成钢:“谁叫你拿新的?快换过来。”
青梅小声嘀咕:“送来的时候主子不是亲手挑中的吗?这天儿这样冷,现在不用等什么时候用?”
“别耍嘴皮子了,主子这些天不想用这新的。”
青梅看了看青荷的脸色,把“为什么不想用”这句话又咽回去了。
主子想用哪个又轮不到她管,多嘴的话青荷姐又要训她。
来了那么多新人,青梅可是时刻都紧着弦儿呢,生怕自己犯个什么错被青荷嫌弃了。现在可以替换她的人多的是,她又不机灵,手也不巧,又不会说话不会来事儿,新来的人里头有好几个比她强的。
她可不想被人给顶下去!
谢宁在摆弄一只琉璃缸,这是上回皇上吩咐人送来给她解闷的。里面盛着水,装着两条鱼。
这不是活鱼,而是用玉石雕的一对金鱼。可若不仔细看绝看不出来。鱼儿活灵活现,连眼珠都显得充满了生气。更稀罕的是,玉石明明比水重,雕成了鱼也应该沉到底。可这鱼却是浮着的,隔着琉璃缸和缸中的水,看起来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与真鱼无异。
起先皇上是想送活鱼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改了主意却送了一对玉雕的鱼。
谢宁真的喜欢这鱼,她甚至能隐约猜到皇上不送活鱼的理由。
怕养不好,怕鱼有个好歹,那样她可能会难过。
而且她怀着孩子,又将将要过年了,怕鱼真没了兆头不好。鱼儿在水里游动,水底有一粒粒的圆润剔透的文石,还有水草飘荡着。
年年有鱼呀。
她有时候趴在那儿望着案头的那鱼缸,能痴痴的看上半晌。
~~~~~~~~~~~~~
昨天受凉,感冒加重了。头一直在疼,晕晕乎乎的。
☆、六十二 新人
新年之前宫里头大事小事不断。但与后宫有干系的没有几件。
但后苑却十分热闹,掖庭宫里头拘着学规矩的那十位新进美人都被赏了封号,迁出掖庭安置了住处。
原来是十一人,不过一个已经因意外身亡,剩下的倒是正好凑了个十全十美。这十人中四个封了才人,三个宝林三个采女。十个人都要安置住处,这一下可有得热闹看,有的人倒是愿意与新人合着住,指望着对方鲜嫩貌美,说不定还能带契自己一把。有的人却不怎么乐意自己的地盘上来一拨子陌生人。
萦香阁在这场热闹之中隔岸观火,巍然不动。虽然说萦香阁地方是最宽敞的,只住了谢宁这么一个主子。可是谢宁现在有孕,周禀辰把她捧在手心里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这会儿往萦香阁里塞人给她添堵?
这说安置不是说一个姑娘拎着个小包袱就迁进去了。这得先收拾打扫屋子吧?好些房子都是几年没住人的,连屋里幔地的砖都不平整了,更不要说添漆、糊窗户、扫梁扎顶棚这些细节了。再说一个主子得配若干奴婢,哪怕是品阶最低的采女也有俩宫女俩小太监伺候,这么多人都得安置。
人一多,事就多。不是没人想走潘尚宫、周禀辰的门路,打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主意,想住进萦香阁来。
谁不知道皇上隔三岔五的就来萦香阁?整个后苑大小主子加起来几十位,唯独谢美人一个有这个荣宠。
这不服不行!
但是别人还真没什么酸话可说。谢美人可是怀着龙种的,皇上重视子嗣,多过来探望安抚有什么不妥?
周禀辰绝不敢在这时候让谢美人出半点岔子,要不然就算皇上不降罪,白洪齐也绝不会放过这个把他踩死的机会。
刘才人和孙采女住的宝明轩被安排进了一位赵才人,梁美人的望云阁也添了一个周宝林,还有白美人那儿,一口气安置了两个。
宝明轩本来地方就不宽敞,就一进院子,连正房带厢房一共七八间屋子,刘才人和孙采女两人住着还算勉强够,就这样两人还是额头碰檐角,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这再多了一个赵才人,真是连转身的空隙都没有了。说句粗俗的话,在屋里打个嗝放个屁都得压着声儿,不然另外两位都能听的清清楚楚的。
刘才人和孙采女都没有说什么反对的话。她俩无宠,从进宫到现在一次都没有被召幸过,哪里有那个底气跟周禀辰周公公对着干?虽然说住的房子是更挤了,但是赵才人毕竟是新进的,说不定她得了幸,还能反过来让刘、孙二人跟着沾光。
望云阁地方可算是够宽敞了,地势高,靠东,出了后门就是清露池,可以说是风水绝佳,景致秀美。可周宝林反而是不大乐意去的。
谁不知道梁美人失宠已久啊,望云阁早就可以改个名儿叫忘人阁了,早被皇上忘了。这要是一住进去,只怕就会被梁美人带累,从此别想指望皇上能够想得起她来。
可是周宝林生的不是顶好的,家世也没有过人之处,掏不出银子来走周禀辰的门路,为人又不善言辞,想在潘尚宫那里讨好求情都说不到点子上。
望云阁人人都不想来,可是总得有一个人来,周宝林委委屈屈不情不愿的收拾东西搬了进来。
梁美人待她倒是挺和气的,并没有拿着架子给她下马威。房舍一早收拾好了,她一个就住了两间宽宽绰绰的厢房,里头的陈设布置也远超过她一开始的期望。
周宝林给梁美人见过礼,有些忐忑的在望云阁住了下来。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梁美人待她还真是不错。迁居的头一天晚上,梁美人就打发人来跟她说,让她早些歇息,明儿带她出去转转认一认门。
梁美人就算失宠了,品阶也高她太多,周宝林只能应命。
她没想到梁美人带她来了萦香阁。
周宝林一颗心怦怦直跳。
谢美人现在有多得宠,连周宝林这么个性子有些木讷闭塞的人都晓得。整个后苑,不不,整个后宫里头她现在都是头一份。听说太医都断出来,谢美人八成怀的是男胎。这要真是生个皇子,那谢美人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皇上现在膝仅有一位皇子,还是个病秧子。谢美人这要是生个皇子出来,那将来的前程……说不定是贵不可言呐。
这些闲话连周宝林都听说了,方尚宫当然也听说了,只是她约束着萦香阁上上下下,都不许在谢美人面前提起这些话。
这种捧杀手段粗浅之极,但是一时间还真拿它没办法。
这种话无论谁听到,都会对谢宁产生敌视和嫉恨。倘若皇上也听闻了,哪怕再喜欢谢美人,心里也会有个疙瘩,什么叫贵不可言?这孩子都没生出来就惦记着最不该惦记的东西了。
更何况,谁真能担保谢美人一定能生个皇子?到时候若是生了位公主,皇上失望不说,其他人也会借势一起来踩她,墙倒众人推,宫里最不缺那些喜欢落井下石的人。
方尚宫琢磨着今天抽空去同周禀辰商量一二,尽量的管束遏制一下。
小宫女过来禀报,说是梁美人和周宝林来了。
周宝林迈进萦香阁大门的时候,连呼吸都屏住了。
这可是皇上常来的地方,里面住的可是怀着龙种的谢美人啊。
她望着走在前面的梁美人的背影,心里头满是感激。
梁美人是失宠不错,但是她要是不领着,周宝林还真没那么容易迈进萦香阁的门。
周宝林这会儿也没想着能借着谢美人分宠,她没那么傻,做白日梦也没那么个做法。
能结个善缘当然好,将来要是遇着什么难事儿,没准就能求着人家伸手拉扯一把。就算不成,见一见谢美人也算是长了见识,没准还能沾一沾人家的喜气和运道呢。
这么一想,周宝林觉得自己住进了望云阁也不是什么走霉运的事了。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早上被电话吵醒后就再也睡不着了,鼻子太堵嗓子也肿了。可到中午就撑不住了,结结实实睡了两个半钟头午觉才起来。
今天还有一更。
再报一下企鹅群号,,欢迎进群催更。( @^^@)
☆、六十三 动静
周宝林裹紧了身上的斗篷。这是一件松缎绣茶花面的银鼠斗篷,是梁美人赠她的新衣。周宝林没有几件新衣,入冬的时候她们还在掖庭宫,一人只做了两身衣裳,纵然穿的再爱惜,仍然无法让它看起来和新衣一模一样。更何况那本来也不是什么名贵的料子,平时在屋里穿穿也就罢了,要随梁美人出门,着实有些不够体面。
所以梁美人十分慷慨的把这件自己没穿过的斗篷赠给了他。周宝林十分不安,极力推辞。梁美人只说:“就当我送你的乔迁贺礼了,咱们以后相处的日子长着呢,就别跟我客套了。”
周宝林曾经见过谢美人,但那时只是远远看了一眼。这么近的见着还是头一次。谢美人生的很美。
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让周宝林想起一件事。那时候她还小,跟母亲去亲戚家,老太太的屋里挂着一轴观音像,青烟冉冉,观音的面庞显的那么美,那么安详。
宫里头美人不少,环肥燕瘦都有,但是谢美人看着就让人觉得很舒服。周宝林她们这一回进宫的人里头,眉眼生的最好的是已经死了的杨姑娘,可惜了。采选入宫的时候,周宝林听其他人私下议论,说她们这批人里头要是能出一个得宠的,那肯定非杨姑娘莫属了。
结果呢?得宠?连皇上的面都没见着她就香消玉殒了。
可其他人也不差,唐才人、赵才人,那都是有真材实料的美女,周宝林有自知之明,她可比不了人家。
可是唐才人有些刻薄,赵才人细眉削肩,不大气。还有一位于宝林,她生的美,但是那眉梢眼角总带着一股凌厉,让人看着生怕被她割伤似的。
谢美人这份从容平和,周宝林是头一次见。
要换成是她是男人,多半也更喜欢谢美人吧?
梁美人笑着同谢美人招呼:“我是不请自来,谢妹妹别怪我做了恶客。这是周宝林,昨天才迁到望云阁去的,我带她来认一认门。”
谢宁笑着点头,同周宝林说:“快别多礼了,坐下说话吧,我这里不大有客人来,不知道这茶点你用不用得惯。”
周宝林急忙说:“您太客气了,我从来没尝过这么好的茶。”
外头又下起雪来,雪片在庭前打着旋儿落下。
又来了客人,刘才人孙采女陪着赵才人来了。她们才坐下,白美人带着唐才人和于宝林也来了。
谢宁笑着说:“今天萦香阁可热闹了,象过年似的。”
客人们簇拥着主人,有如众星捧月。萦香阁里从来没来过这么多的客人,青梅和青荷两个可招呼不过来,陶凤她们也都进来帮忙。上茶上点心,替梁美人他们的手炉重新加炭。虽然人来的多,可是并没有出什么大的纰漏。等客人都送走了,收拾茶盅碗碟和几案桌凳又折腾了半天。
谢宁躲进西侧间里,青荷她们把门窗打开缝隙散去屋里有些污浊驳杂的气息。
方尚宫在一旁的圆凳上坐下:“以后这样的扰攘只会多不会少。”
谢宁点了点头:“我知道。”她揉了一下眉心:“就是觉得累。”
被那么多人用意味不明的目光打量,她们在心里比较、评判,描摹她的一切。
方尚宫明白她的意思。以后事有这样的事情,方尚宫也可以出面挡驾,只是在宫里头不可能将所有人都拒之门外。
青荷端了点心进来,谢宁拈了一块递与方尚宫,外间人来人往还忙个没停,更显的在窗下这一小块地方的片刻偷闲难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