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谢家皇后-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去年的秋茶,要是施顺仪喝着好,走时包一些带回去慢慢喝。”
施顺仪也笑了:“那我就不客气了。”
高婕妤也尝了口茶,摇头说:“我不喜欢这个,我还是觉得春茶好。可能今年冬天太冷打春又早,花开的不怎么好,桃花稀稀拉拉的只开了几朵,倒是玉兰花开了一片,闻着清香馥郁。不过今天可没有白去,名花倒真是有两朵。”
谢宁问:“什么名花?”
高婕妤说:“淑妃娘娘的妹子和侄女儿啊,虽然辈份不同,却真是一对姐妹花。大的那个娴静,小的那个活泼,生的不比淑妃娘娘年轻时候逊色,当真是我见犹怜啊。怪不得淑妃娘娘要留她们在宫中住着陪伴玉瑶公主了。”
这话听起来怎么这样怪呢。
高婕妤话里的暗示不光谢宁听出来了,李昭容梁美人她们也同样都听出来了。
玉瑶公主才多大?还没到需要玩伴的年纪呢。就算公主长大些了需要侍读、女伴,那也是得挑和她年纪相当的小姑娘才是。淑妃用陪公主的名义留下娘家人在宫里,肯定是挂羊头卖狗肉,打的是另一路主意。
这种事其实不算新鲜。
这可能是林家的主意,也可能是淑妃自己的打算,借此固宠或是为了生子,宫中向来如此。不过一下子来了两个,听说脾性还完全不同,这是怕单送一个入宫不保险,力争要一回就套牢皇上的心吗?
说起来,淑妃服侍皇上多年了,只生下了玉瑶公主一个,听说在生公主的时候还不大顺当,林家一定很心急,只怕淑妃没有那个机会再怀孕生下皇子了,迫不及待送了新人入宫盼她们能够承宠。
谢宁与淑妃不熟悉,但是她想,淑妃尽管正积极的替她们张罗,可她心里怎么想的呢?肯定不是欢欣雀跃乐见其成吧?且不提她对皇上有没有感情,就事论事的说,她抬举娘家晚辈争宠,就等于承认自己已经被她们的年轻貌美健康击败了。
谢宁想起很残酷的一句话。
红颜未老恩先断。
~~~~~~~~~~~~~~
网购的牛奶到了,送货很快,包装也完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质保期还有四十多天,得赶紧喝了不然怕过期。
☆、八十六 料事
送走这一帮不明来意的客人,谢宁先用了一碗果子露,等午膳送过来。
就说怀孕的女人胃口怪的难以捉摸。她这些天特别想吃甜的东西,微微带点酸意更是再好不过。一想起往年吃过的一碗山楂羹,就馋的口水直流三尺长。但是山楂她现在不能吃,只能以别的果子替代。
青荷把空碗接过去,递了温水请她漱口,小心的劝了一句:“主子不需把高婕妤刚才说的话放在心上,现在什么事都没有您的身子金贵。”
谢宁笑了:“你以为我傻呢?她们都不乐见宫里又添新人,还是淑妃一家人。听高婕妤的意思,人年轻又漂亮,有淑妃提点皇上喜好习惯,与旁的新人不同。”
皇上来后宫的日子本就不多,再被新人占了风头,那旧人还想捡拾点残羹剩炙烤都难。
谢宁可没有替别人当枪使的意思。
听到高婕妤夸那两个姑娘又美貌又可爱,她心里确实有那么一瞬间犯起了酸楚的感觉。这两位林姑娘都是京城世家闺秀,能送进宫来,应该是尖子里的尖子,比她肯定强出许多。淑妃侍奉皇上多年,对皇上的喜好口味应该比旁人都熟悉。本身条件就优异,又懂得投其所好,得宠眼见是指日可待的事。
可是她很快就想开了。
早在她第一次伴驾承宠的时候,她就预见到这一天终究会到来,宫中不断选进新人。
而她也得到了只属于她的宝物。
午膳时谢宁的胃口一点没有受影响,膳房今天午膳的菜色依旧丰盛而不奢侈。依谢宁现在的份例,这么吃是逾矩了,可是她现在怀有身孕,膳房的人很会揣摩上意。现在这段日子,哪怕是皇上的膳食也得给谢美人让道,努力让她吃的高兴吃的舒心。只要谢美人吃的好了,皇上那里比自己吃了还高兴。
而谢美人其实好伺候,口味不刁钻,就是有身孕的人口味多变些。今天膳房呈的脆皮鱼、如意卷、芝麻拌荠菜、茶香菌子汤这几样谢宁都喜欢。脆皮鱼外皮微甜带酸,脆生生的吃起来又有鱼皮特有的弹滑。如意卷儿里面卷的菜心、萝卜丝相当的脆爽去腻。芝麻拌荠菜则是一道宫里很难出现的时鲜野菜了,谢宁尤其喜欢这个。以前在家的时候她可没少吃这些。
一冬都没有点儿生脆鲜蔬吃,早春时这些带绿意的小野菜格外珍贵难得。荠菜吃法很多,炒着吃拌着吃做包子饺子馅儿都合适,贫苦人家会用杂面和着碎荠菜一起蒸团子,去田间干活儿或是出门都会揣上两个,既当菜又当饭充饥了。
进宫后不大能吃着这个,想不到今天又见着了。
那一盘子凉拌荠菜差不多被谢宁吃光了,最后来一碗鲜美的菌子汤。据说这些菌子是生在茶园里的,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喝起来格外清香鲜美。
方尚宫见她吃的香,心里也踏实多了。
高婕妤那一拨人真没安什么好心。她们对新人十分忌惮,却不肯开罪了淑妃,当着淑妃的面儿好话不定送了多少出去。一转身儿跑到永安宫来挑拨。要是谢宁仗着自己有孕就恃宠生骄,在皇上面前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的话,同淑妃结仇是一定的,而且皇上也多半不会喜欢女人这种嫉妒的言行。这么一来一石二鸟,高婕妤她们知道了肯定会笑歪了牙。
在她们想,即使谢宁没被她们撩拨得去皇上那儿找事,能让她心里不舒坦,影响她和肚里的孩子,那高婕妤她们也一样称愿了。
她们想坐山观虎斗,可是谢美人却没如她们所愿。
方尚宫扶着青梅的手,把谢宁午睡醒之后要沐浴用的东西全又复查了一遍,点了下头示意这些东西可以用。
手炉事件之后,方尚宫比从前更多加了一倍的小心,吃的喝的用全要亲自过目。这样一来她难免事多疲惫,可不如此又着实放心不下。
青荷和青梅一商量,青梅这边伺候方尚宫更加尽心尽力了。方尚宫的这种本事是几十年在宫里历练出来的,她们这种没经过多少事的年轻人怎么也赶不上,这不是短短几天、几个月里头能学会的东西。
当时方尚宫来,说的是伺候谢美人到产子。直截了当的说,方尚宫不算谢美人的奴才,只是借调来用,等她生了,方尚宫的差事也就算告一段落,她的职分是在针工局,很可能还回去当差。
青荷青梅当然舍不得她走。方尚宫实在太老辣了,她俩跟着学了不少东西。要是方尚宫能长长久久留下来就好了。
可她们怕方尚宫到时候不愿意留下。
方尚宫这个年纪这个身体状况,在针工局也不用做什么活计,就是养老,还没有什么风险。留在永安宫的话,她职司品阶是没什么可升的了,到她这岁数对权柄风光也都看淡了,反而风险很大。
人家要是不肯留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象上回手炉那事儿再来上一回,谁晓得又会牵连到谁呢?
晚膳也是谢宁自己用的,胡荣消息灵通,知道皇上是去延宁宫用晚膳了,回来也没多嘴。
以前皇上也常去延宁宫,有时候看过了玉瑶公主再过来,有时候晚膳都到永安宫再用,很少在延宁宫留宿。
但今天就说不定了。淑妃借着皇上看孩子的时候,很可能会使手段把人留下,但晚上侍寝的人就不晓得是哪一位了。
这种消息就不必跟主子说了,没的听了堵心。
胡荣对淑妃干这种自己老了就找妹妹侄女儿当帮手争宠的事儿很看不上,可他一个太监,他看不看得上有什么要紧的?要紧的是皇上是不是看得上?
多半是看得上。
既年轻貌美,又出身高贵,听说琴棋书画还都样样皆通,这样的美人是男人都喜欢吧?
方尚宫拄着根杖慢慢走过来,胡荣赶紧起身过去扶了她一把:“您老人家怎么过来了?有什么事儿您招呼一声,跑腿的活儿让我们干就成了。”
方尚宫问:“热水备下了?再让膳房看着预备两道皇上平素爱吃的菜,热几道点心。”
胡荣挺纳闷:“皇上在延宁宫用晚膳,咱们还预备膳食?”而且皇上晚上只怕是不过来的,预备这些也是白费功夫。
“叫你去你就去备着吧。”
胡荣赶紧应着:“是是,我这就去说。”
有年纪的人做事多半求个妥当,哪怕皇上不来,也得备着好放心。反正就算抛费东西也没人敢多说半个字。
胡荣去了一趟膳房回来,还没到永安宫,在安宏门那儿就看见皇上御辇过来了。
胡荣生怕自己看错了,用力揉了一下眼。皇上怎么过来了呢?就算不留宿只用膳,这会儿过来有点早了,这晚膳得用得多快啊?
他跪在那儿侯着,御辇到了他身前停了一停,白洪齐笑呵呵的招呼他:“离远看着就象你,你怎么在这儿侯着呢?”
胡荣赶紧说:“小的去膳房刚回来。”
白洪齐叫他起来跟着御辇一块儿往前走。胡荣有心想打听一二,可也知道话不能乱说,尤其是皇上的事。再说白洪齐嘴里是问不出东西来的,还不如省省力气往别处下功夫。
对了,方尚宫可能知道的。她刚才就吩咐去膳给皇上预备膳食点心,难不成方尚宫那里消息比自己还灵通?
胡荣加快步子,几乎是一溜小跑才跟上没掉队。
不要说胡荣,连谢宁听到通报说皇上来了,都倍感意外。
这个时辰过来,难不成皇上还没用晚膳?
她在门口相迎,刚刚弯了膝,皇上已经到了面前,一把将她揽住了:“都和你说了别管这些礼数,小心惊着孩子。”
谢宁说:“哪有那么容易惊到的。”
皇上揽着她进屋,问:“用过晚膳没有?都用了什么?”
“今晚的甜羹不错。”谢宁问:“皇上要不要尝尝?”
“那就让人呈上来,再多来几样。”
谢宁十分诧异,难道皇上这是还没用膳?
因为胡荣已经吩咐过了,膳房的动作麻利,这边皇上更衣坐下吃了口茶,膳桌就摆上了。
胡荣对方尚宫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真想跪地叩头拜师好学一学这种本事。
膳房不好判断皇上喜欢用什么,但是他们也很会取巧。皇上喜欢和谢美人一起用膳,那即使两人口味不是全部一样,也多半都能合口。所以就拣着谢美人晚膳用的菜多预备了几道,连着甜羹一起送了来。
甜羹热气腾腾散发着浓醇的香气。皇上盛了一碗,用调羹搅了搅,汤羹中水果、果仁儿等物都已经要炖化了,口感甜稠如蜜,果粒在舌尖不必咀嚼就已经要融化了,热腾腾的喝下去,确实整个人都觉得十分舒服。
“不错,早春容易上火,喝这个又舒服又降火气。”
谢宁在一旁陪着皇上用膳,有她在侍膳太监都无用武之地了。中午那道拌荠菜又上了一盘,皇上果然也对这道菜十分喜欢。
“书房整理的差不多了,皇上等下要不要移步过去看一看还有什么要增减的?也好吩咐他们抓紧收拾出来。”
皇上应了一声好。
~~~~~~~~~~
这个冬天太冷了,整栋楼有好几家水管爆裂,不幸的是一有户常年没人住,水就一直漏啊漏。
☆、八十七 先机
匠作监的人知道这书房修缮出来是给谁用的,拿出了十二万分的劲头儿干活儿。这其中有个难处就是谢美人现在有孕,虽说她在后殿起居,小书房在前殿靠西的位置,可要是动工的动静大了,惊动谢美人的胎气谁吃罪得起?于是这几天来干活的人不但干活儿轻拿轻放,连脚上都用厚布包着,连走起路来都没多少声响。
小书房修缮添补的过程中也不惜用料,尤其是那面书案前的落地窗子,是用薄薄的云母贝磨出的明瓦片,细细的拼镶起来。四扇落地长窗上面图案各不相同,分别是春兰夏荷秋菊与冬梅。单这四扇窗子,就可以天天看而不会烦腻了。谢宁来看过一次,她最喜欢的是那副春景窗,兰花格外清雅。还有放书架的那面墙上的的一排天窗,窗子花格也做的格外精致。
没搬来永安宫前谢宁觉得永安宫同萦香阁相比,也就是地方宽敞些,位置好一些。来了之后才发现自己想错了,同永安宫一比,萦香阁简直成了草檐茅舍。永安宫的正殿更加富丽精致,连砌墙基石上头都有雕花。上次从寿康宫那里过,她还发现寿康宫的瓦檐上全是寿字与康字,且每块瓦上的字体全不相同。
书房里已经打扫过,不过只有两个书架上摆着书册和几件玩器,案上的纱灯已经点亮,灯罩上绘着白雪红梅,梅花栩栩如生几可乱真。那张紫檀书案擦拭的一尘不染,映着灯影就如同镜面一般。
“收拾的不错,你还正怀着孩子,原不用这样劳心。”
谢宁明明只出了两三个点子,其他都是匠人们的巧思,可这会儿皇上一古脑的把功劳都盖在她头上,谢宁笑着解释说:“臣妾没做什么,统共就过来看过两回。”
皇上坐到书案后试了试,点头说:“不错,朕记得库里头还有一套山水石砚和笔架,摆在这儿正正好。”
椅子挺大,皇上拍了拍身边空余的位置:“过来坐。”
谢宁笑着摇头:“坐不下的。”
以前的她还行,现在的她么,显然这腰粗了不是一圈。
皇上还是伸出手来,谢宁走到跟前,被皇上拉了一把,身不由己就坐到了他的腿上。
“这样就坐得下了。”
谢宁往门口张望了一眼,跟着的人早就有眼色的退到了门外头。
谢宁小声说:“这不合规矩。”
“又没有旁人。”
这说得也是。谢宁脸红红的,轻声说:“那就坐一下。”
皇上搂着她直笑。
离安寝还有段时辰,正好可以说一会儿话。真正的军国大事皇上不会和她讨论的,谢宁也不太懂那些。不过一些旁的事情皇上还是会和她说。
比如恽郡王前日有弄瓦之喜。
谢宁恍惚听说过这位郡王,问道:“这是第五个女儿了吧?“
“没错。”皇上含笑点头。
前三个女儿是原配所生,后两个女儿是继室所生,他为人倒是很正直,不象其他人弄的的一府都是女人,但一个接一个生女儿,盼儿子只是不来,也够他伤心的。
还有昌郡王次子,又被他长兄从一位名歌伎的香闱揪出来当街揍了一顿,听说脸肿的连昌郡王妃都认不出自己儿子来了,看来他且得安分一阵子了,至少在他那张小白脸消除淤肿之前他肯定不会出来丢人。
皇上说了些琐事,又问她:“今天你都做什么了?”
谢宁说:“上午臣妾在后面园子里赏花,桃花已经开了。后来施顺仪姐姐她们来坐了坐,一起说了会儿话。”
皇上笑着点了点头,手轻轻贴在她肚子上:“今天他又闹你没有?”
“午膳前踢腾了几下。”
“是不是他饿了才踢的?”
谢宁摇头:“午膳都是平时那个时辰,并没有迟啊。”
“那明儿就提前半个时辰用膳吧。”皇上理所当然的说:“大人可以讲规矩,小孩子懂什么规矩?饿了就是要找吃的,没吃的自然要闹你。朕回头吩咐方尚宫一声,叫她明儿记得提醒你。”
谢宁只能应下。
“提起方尚宫,这人倒是很细心。你要是觉得她不错,就让她留下来接着服侍你吧?”
谢宁没有一口应下。
她觉得方尚宫未必肯长久留下来。
早早备下的热水也派上了用场,皇上晚上依旧留宿在了永安宫。
胡荣自告奋勇要为方尚宫打热水。他向往成为白洪齐、周禀辰那样的大太监,不单是他们有地位,更因为他们那种能够料事于先的本事。他明白的很,即使今天主子就提拔他当永安宫的掌事大太监,他也干不了这活儿,他还没有那个本事。
现在永安宫没有掌事太监,那是因为主子迁过来很仓促。可是总会有这么一个人的。
现摆着方尚宫这么一个厉害的师傅,现在不知道他磕头叫师傅还来得及不?只要方尚宫愿意指点他,别说让他叫姑姑叫师傅,哪怕叫祖奶奶都行。
方尚宫正坐那儿叠衣裳,胡荣端水进来她也没觉得多意外。胡荣笑着把水盆端到近前:“方尚宫,方姑姑,小的伺候你老人家洗脚吧?”
方尚宫笑了:“你这猴儿,这成个什么样子?你把青梅支到哪里去了?”
“青梅姐姐在主子屋里呢,您老不记得了?她今晚值夜啊。”
方尚宫点点头,又说他:“你别一口一个你老,我还不老呢。”
胡荣赶紧陪笑:“是是,您说得是,那我叫您一声方姐姐您又觉得我高攀了不是?”
在灯下看方尚宫确实比白天还显得年轻,一笑起来简直让人辨不出年纪,胡荣这声姐姐叫的还真不勉强。
“行了,你不用这么逗我,马上要睡了我也不想笑的肚子疼。你就是想问今天晚上皇上过来的事情吧?”
胡荣连连点头,搬了张小凳子过来非要伺候方尚宫洗脚,一副认真倾听的模样。
“小的就是不明白,皇上就算不留在延宁宫,怎么会连晚膳都没用好就过来了呢?”
胡荣晚上把时间反复算过,宫里头用膳的时辰都是一样的,个别不受重视的主子可能会被怠慢而延后,但淑妃那里肯定不会延后的。皇上到底因为什么事在晚膳时就拂袖走人离开了延宁宫呢?
他更想知道,方尚宫怎么能先料到这一点的?
这简直就是那个运筹什么握,事先就能料到将要发生什么。而且这不是旁人,是预料到了皇上的动向,这是何等惊人的本事。
“这不是什么心计,我没那本事给淑妃娘娘下绊子,我也不可能在延宁宫有耳目打探到消息。”方尚宫端端正正坐着,认真的告诉胡荣:“你年纪还小,经的事也少,所以想不到。我来问你,先帝时朝纲和后宫法度如何?当今天子又如何?”
胡荣想了想,轻声说:“先帝时候小的没赶上,听人说起,先帝时毫无法度规矩可言,朝堂大乱,后宫更是乌烟瘴气没上没下。当今圣上英明果决,朝堂也好后宫也好,都是井井有条的。”
大声说先帝坏话肯定是不行的,但先帝那时候的情形真让人没法儿昧着良心说一声好。朝堂上怎么乱胡荣也不知道,可他还没进宫的时候就听说皇上根本不问政事,朝堂大事全由一帮小人把持,折腾得天下民不聊生。进宫后他知道的更多了。先帝荒淫好色简直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宫中采选美女甚至连**岁的女童都掳了来。据说先帝宠幸过的女子还包括寡妇,臣子之妻,道姑,京城烟花巷的头牌红妓,简直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方尚宫点头:“这就是了。正因为先帝时纲纪败坏,所以皇上现在对规矩更加看重,身为天子更应该以身作则,给百官、给百姓作个表率。皇上去延宁宫是做什么去的呢?”
胡荣并没有迟疑:“是冲着玉瑶公主去的,皇上重视儿女。”淑妃要是还有宠就不会让娘家人进宫来做臂助了。
方尚宫笑而不语。
胡荣突然明白过来。
皇上是去看玉瑶公主的,但淑妃想把两个年轻姑娘推到皇上面前。其中一个还是她的侄女儿,也就是玉瑶公主的表姐。皇上那样一个重视规矩的人,怎么会容许这种有悖伦常之举当着自己女儿的面发生呢?虽然说宫里头美人多,有时候难免有乱了辈份的事,姑侄、姨甥这些关系前朝都有过。但今天这事儿当着公主的面,皇上肯定不会对投怀送抱的美人欣然笑纳的。
其实玉瑶公主年纪尚幼还不懂事,皇上就算当着女儿的面纳了她的姨母、表姐,她也不明白这些事情的意思。
可皇上自己心里那道线不容逾越,淑妃今天真是弄巧成拙了。
方尚宫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明白了。
“其实这事说穿了也没什么。”
胡荣心中的狂热之情并没有消减。
这事说穿了是没什么玄机,但事前就能推断预测到此事,宫里头能有几个人办得到?
寥寥几位,只怕还不足一掌之数,而方尚宫就在这寥寥数人之中。
“你说想要我教你,其实我真的没有什么可教给你的。”方尚宫轻声说:“你得学会自己去想。”
胡荣扑通跪下,连连叩了几个头:“多谢方姑姑指点之恩。”
方尚宫已经教给他一样千金难换的本事了!
~~~~~~~~~~~~~
今天邻居终于回来修他家的水管了,谢天谢地。换了一截水管后拧开阀门,旧管子的另一端又开始欢快的往外喷水了,不得不重新全换了。好歹晚饭前是修好了,明天出门不必再从水帘洞穿行。
☆、八十八 打算
谢宁搂着皇上的一只胳膊,正有些睡意朦胧间,听到皇上轻轻咳嗽了两声。她的意识陡然间从那种半梦半醒之间抽离,轻声问:“要不要喝口水?”
“也不觉得口渴。”皇上替她掖了一下被角:“吵醒你了?”
“还没有睡着呢。”
皇上揽着怀里柔暖温软的女子,轻声说:“今天施顺仪她们过来喝茶,是不是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了?”
谢宁睡意浓重的嗯了一声:“没有啊,臣妾不能出门,她们来坐一坐说说话,倒还热闹些。”
“今天在延宁宫,朕见着林家两位姑娘了。”
谢宁来了些精神:“臣妾没有见到,听高婕妤说生的很秀美,人比花娇,还知书达礼。”
“有没有不高兴?”
谢宁挪了一下脖子,有一缕头发刺得她脖子有点痒:“有一点点,臣妾可是小心眼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