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谢家皇后-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必这也是林敏晟信上说的。
侍膳太监哪里敢不趋奉这位小主子,将烧鹌鹑腿取下来盛在小碟里端给玉瑶公主。
御厨精心炮制的菜肴,当然不是林敏晟他们几个小子瞎鼓捣能比的。鹌鹑肉细嫩酥烂,应该是松烟熏过。吃起来格外有一股松木香,一点儿不觉得腻。
玉瑶公主果然点头说:“好吃,怪不得他在信上夸这个呢。”
谢宁只希望这俩孩子消停点,别整天层出不穷的给她添乱子就行了。
等林夫人再入宫的时候,让玉瑶公主失望的是,林敏晟又没有跟着进宫。
林夫人提起通信的事情来却满脸是笑:“终于知道上进了,真是谢天谢地,这事儿也得多谢公主。以前让他规规矩矩坐一会儿,就跟那椅子上生了刺儿会扎他一样,一刻钟都坐不到。要让他认字写字,更是跟上刑一样。如今不用人催,自己也知道要上进求学了,每天早晚都能写几张字。”
得,看林夫人这么高兴的样,谢宁又把刚才想说的话咽回去了。
“最近听人说,皇上有要出巡的打算,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谢宁说:“皇上也不打算弄多大排场,因为太史监说今年夏季可能暴雨成灾,皇上想亲自去看一看戊堤和昌府两处,顺便也看看一路地方吏治。”
林夫人便问:“娘娘是不是也一同去?”
谢宁点头说:“是要一同去的。”
林夫人有些不放心:“那宫里这一摊子事情呢?二皇子呢?”
“除了应汿要念书,留京不去,玉瑶和泓儿都带着一同走。”谢宁其实也不太放心大皇子一个人留下。但是大皇子身子本就不好,出门在外毕竟不比在宫里安逸。皇上也很想带着他一同去,但问过了李署令的意思之后,决定还是让大皇子留下。
对这件事,大皇子自己也是十分失望。但是他也很懂事,皇上将道理讲明白了,他也就不再为不能出门的事情苦恼。因为皇上答应了他,等再过一二年,他的身体能调理的更好一些,到时候出门必然会让他也随驾的。不止是江南,其他的地方,那片更遥远更广阔的天地,他都能够亲眼去看一看。
“宫里的事情也不用多操心。一来去的时间不长,连来带去加上,用不到一个月肯定也就回来了。二来宫里的事情也会妥善安排好,出不了什么乱子。”
虽然谢宁说的轻描淡写,林夫人却总不太放心。
虽然是御驾出行,那各方面的的排场肯定省不了。但是出远门怎么也是一件劳累辛苦的事情,不会象在宫里这样方便舒服。不管是车马还是舟船,颠簸折腾是一定的,林夫人尤其不放心二皇子。说起来二皇子还没满周岁呢,就这样带着出门,真怕小孩子经不起。
二皇子结实的很,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好端端的连风寒也没得过一次,又能吃又能睡,谢宁抱他一会儿两条胳膊就酸的不行了。谢宁一开始也因为二皇子的缘故,对是不是随驾一同出京有些犹豫,还是方尚宫劝她:“既然太医都说不妨碍,主子也不要过于小心了。男孩子毕竟不是姑娘家,不能一味圈在屋子里养大,不然长大了也经不起风浪,到时候主子可不就更忧心了?”
为着这次出行,青荷她们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谢宁从前随大舅舅南北迁移,对出门的事情自有一套心得。这次皇上出门是为了河务,可不是去游山玩水,照谢宁看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完全可以省了。但她现在是贵妃,有些排场行头怎么省也省不下来。吉服常服首饰鞋袜这些都得备着带着,可是连屏风、摆设、字画、香炉等等这些东西都带着是不是过分了一些?更有平时日常用的笔墨纸砚书本消遣,这单单她一个人的东西就已经让人眼花瞭乱。再加上玉瑶公主和和二皇子这两位小主子的东西,这出行真象是搬了一次家。
想以前她和小舅舅出门,就收拾了一把梳子两根头绳,一身儿换洗衣裳,除了这些再没别的了。再看看她现在一箱一箱的行李,谢宁只能摇头苦笑。
宫里的事情并不用过多操心,皇上并没有因为谢宁要随驾,就将宫务随意委派给其他嫔妃,而是让内宫监的人按职司将各项事务分派处置,有决断不了的再报送给御前。
这让不少人的都大为失望,本以为可以趁着皇上、贵妃离宫的时候好生筹划一番。
首当其中的就是谨妃。
随驾没有她的份儿也就算了,本来她就舍不下孩子。玉玢公主那体质是不敢带出门的,连当时去金风园避暑都冒了风险,更不要说去更远的地方了,谨妃当然也要跟着留下。
她本来以为贵妃既然随驾了,那宫务的事情少不得自己可以分一杯羹。哪怕只是暂时代管,也是个出头揽权的好机会啊。她打算的好好的,想着如何借这个机会立威,如何将慎妃打压下去,如何在要紧位置上安插几个能同自己贴心的人上去……可是没想到皇上根本一点儿机会也没给她,一腔盘算全落了空。
之前谨妃表现的有多么踌躇满志,现在就有多么灰头土脸。不少人在肚里暗中笑话,说她到底出身差,眼界浅,皇上虽然看在玉玢公主面上给了她妃位,可是哪里会放心让她染指宫务?
倒是慎妃,一直还是不声不响的,对不能随驾也没接手宫务的机会仿佛毫不在意。
☆、二百三十三 孤独
御驾出京那天永安宫上下不到五更天就起身了,忙忙碌碌,一直有人进进出出。谢宁早早醒了,收拾停当之后又将周禀辰过来一通细细吩咐。
周禀辰这人十分实在,夸海口表忠心的话没有多说,只是对谢宁应下:“奴才一定照看好永安宫上下,不会令大皇子殿下有什么闪失的。”
谢宁点头。
周禀辰能力是有的,办事十分周到细致。从他来到永安宫后,凡事不争先不抢功,但是份内差事做的妥当周密,让人一点儿错处也挑不出来。
这一回谢宁出门,就将周禀辰留了下来。周禀辰知道这一回担子不轻,可是他盼的就是这样的机会。差事不难,人人都能办好的,哪里显得出他的本事?要想稳当安逸,当初他在后苑管事岂不更稳当更安逸得多?既然来了永安宫,那就是为得求上进。
大皇子虽然早就知道自己去不了,可事到临头还是难免心中不舍。尤其是这一回其他人都去了,只有他一个人留下。
父皇、谢娘娘,妹妹和弟弟,全都走了。
大皇子来请安的时候眼圈都有些红了。
谢宁看他神情不比往日,就知道他八成没有睡好。
毕竟还是孩子,再怎么沉稳,这时候要是心中还能把持得住,那反而奇怪了。
“我们只一二十天就回来。你自己要多留意身子,可千万别一看起书来就忘了时辰。你平日的汤药食膳我会让柳尚宫好好看着你,每天都要按顿按时的吃。等我们回来了,想必你的功课也又进益了。你可有什么喜欢的东西,回头给你捎回来。”
大皇子心里酸楚难舍,却十分懂事的说:“宫里什么东西也不缺,父皇和谢娘娘能早日平安回来就好。”
皇上也将他叫过去嘱咐了几句,又勉励他:“朕已经吩咐过书房的人,往后你每日午后也可以过去,随侯师傅练一练吐纳呼吸之法,在围场走一走散一散,想骑马也可以。”
大皇子果然露出了惊喜的神色:“多谢父皇。”
书房其他人也有骑射弓马的课程,大皇子因为年纪和身体的缘故却只能一直远远看着旁人习练。现在父皇发了话,他午后也可以过去了。
“但你也要记得,凡事要记得量力而为,过犹不及的道理你懂。世上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你才上手,学这些都要慢慢来,可不要因为性急求好,反而损伤了自己的身体。”
大皇子连连点头:“父皇放心,儿子都明白。必定不会让父皇和谢娘娘在外头还替儿子操心忧虑的。”
皇上轻轻拍了拍长子的肩膀,对他的聪慧沉稳还是放心的。只是感觉到手裳下长子肩胛的瘦削单薄,还是一阵忧心。
大皇子的身体底子太差了,纵然有这一年来的细心调养,也依然没有太大的起色。劳累忧心寒暑变化对旁人来说没什么,对他来说却都是难以承担的重负。
世上的事情似乎总是难以十全十美。
倘若大皇子身体康健……
皇上把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抛开,又同他说了几句话,早膳摆了上来,用过早膳,大皇子还是象平时一样去书房念书。
他出门时看着灯火通明的永安宫,转身低下头上了步辇。
天渐渐亮起,大皇子失落了一会儿,又振作起精神。
他是长子,要给后面的弟弟妹妹做出表率,自然不能一直沉浸于失落寂寥当中。
皇上要出行的事情他的两位伴读自然也知道的很清楚。乔书英就得了明微公主的嘱咐,进了书房各人坐下来自己读书,温习前些日子学的功课,也有人在朗声诵读今天要讲的课业。
乔书英凑到跟前来说:“皇上与贵妃今儿就动身了吧?殿下留在宫中要是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尽管同我说。虽然说未必能替殿下分忧解难,但是好歹两个商量总比一个人烦恼要强。”
乔书英既是伴读又是表兄,两个人的关系自然亲近一些,大皇子点头说:“要是有什么事,一定和你说的。对了,这次姑母没有跟着一同去吗?”
“我母亲没有去。”乔书英说:“原来是想去的,可是殿下也知道,前日我父亲踏青时跌伤了腿,现在身边离不得人。”
明微公主与驸马夫妻恩爱这在京里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大皇子自然也知道。
“驸马的腿伤如何了?有起色没有?若是需要太医或是短了什么药材,你尽管同我说。”
乔书英笑着回答:“皇上与贵妃已经赏了不少药材了,太医也已经看过,说是伤势不碍事,只是不方便走动,怎么也得再过一个月才能下地呢。”
如果说以前乔书英对母亲一意要他成为皇子伴读的事情还有些抵触,可是这么半年相处下来,他已经不这样想了。
进了宫学,进了南苑书房,他才一天比一天更了解自己的身份,更了解权势的力量。他现在的尊荣日子是因为他是公主之子,可是公主之子的身份只能保证他这辈子能做个富贵闲人,想要更进一步,他更得靠着自己上进才行。
这位皇子表弟比他年纪小,比他进学晚,比他身体弱。可他是皇子,生来就坐拥了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就象刚才那番关心问候乔驸马的话,他虽然只是个半大孩子,却说的这样大方和坦然,带着一种他自己都没发现的上位者的气度。
有人生来就拥有一切。
乔书英曾经听过一个谣言。或者不能叫谣言,那话应该不假。
说是贵妃娘家有个侄子,也十分聪明,且与大皇子和玉瑶公主关系都十分要好。
还有人说,皇上有想把他和程锦荣二人换掉的想法,让林家那个孩子做大皇子伴读。
明微公主也听说过这话,还专门同乔书英说起过这事。
“林家将来必定得势,看贵妃的势头,皇上重视林家,想栽培林家子孙是一定的。不过皇上的性子我了解,他是个最讲究规矩礼数的人,你只要不犯错,皇上绝不会做出无故换人的事情来。”
还有一句话明微公主没说。
纵然真要换,那被换的应该也是程锦荣,凭她与贵妃的交情,就算贵妃想让侄子做伴读,也不会把乔书英给顶掉的。
虽然明微公主这样说,乔书英心里还是有好一阵不得劲。
纵然他是公主之子,皇子伴读,但是他的位置却也并不稳当,随时会有人将他取而代之。
以前他觉得自己就是念书来的,对明微公主吩咐他交好同窗,尤其要与大皇子培养情分的话有些不以为然。
可是现在他不这样想了。
这会儿师傅进来了,乔书英就赶紧回归座位,收束心神认真听讲。
大皇子十分勤奋,认真专注,人又不笨,书房的师傅也好,侍读也好,哪怕不因为他身份,也会喜欢这样的学生。皇上出行之前又召了人去嘱咐过,书房这些人更是上心,唯恐大皇子过于用功反而影响了他的身子。平时都是午时才下学,今日还提前了一刻钟。
乔书英和程锦荣二人跟着收拾了书本出来。他们也得了吩咐,午膳他们不必出宫了,就陪大皇子一同用膳,中午歇息之后,下午就可以去书房前头的练武场,陪大皇子一起习练。
这对二人来说当然是个好机会。
大皇子平时回永安宫时走的也是这条路,但今天心情却不一样。
因为平日永安宫有人在等着他回去,还会有精心准备下的热腾腾的午膳等着他。
可是今天……
他离开永安宫里还是欢声笑语,现在下学回来,永安宫已经人去楼空了,只有周禀辰和柳尚宫二人在门口迎候他。
“主子临走时吩咐的,午膳给您预备好了,殿下看要再添个什么菜?”
大皇子摇头说:“不用了,娘娘安排的必定很周到。”
谢宁确实很细心,不但照顾到大皇子的喜好脾胃,还为二位伴读添了菜。乔书英爱吃鸭子肉,程锦荣喜欢吃鱼,这两样膳桌上都有。大皇子额外有一盅莲藕排骨汤。汤汁熬的颜色稠白,一点油星不见,喝下去温润适口,还带着一点莲藕的清甜。
大皇子喝着这盅汤,心情慢慢平复下来。
父皇和谢娘娘并不是将他一个人抛下就不管了。他是长子,理应更稳重懂事。将来父皇出行的日子必定还有,自己应该让父皇出门在外能够放心才是。
外头有人来回话,说是谨妃和慎妃分别打发人来,一个送了点心,还问候了大皇子的身子。另一个送了道汤羹来,说是慎妃亲自炖煮的。
大皇子起身谢过两位娘娘关心。
但是送来的东西只打开盖子让大皇子看了看,周禀辰就利索的让人拎下去了。
开什么玩笑,外头的东西焉能让殿下入口?
不说周禀辰如何小心,大皇子自己也不会真想去吃这二位娘娘送来的东西。
他自有父皇和谢娘娘关心,何需要旁人来多此一举呢?要是他吃了别人送来的东西,谢娘娘回来说不定要伤心呢。
☆、二百三十四 路途
永安宫现在只有大皇子这么一位主人了,但是因为有周禀辰打点内外,柳尚宫妥善安排,所以一点也没有显出有局促疏漏。大皇子也象个主人一样,招待两位伴读用膳歇息,下午又去了南苑书房。
今天天气还好,若是遇着雨雪大风天气,侯师傅也不会允许他们到演武场来。大皇子按着侯师傅说的办法调整呼气、吸气的频率,习练了一会儿,又绕着演武场走了几圈。
既没有骑马,也没象旁人似的练拳、练剑。
可即使如此,几圈走下来,大皇子也是额头见汗,气喘吁吁了。守在一旁的两个小太监抓住时机冲了上来,一个给大皇子擦汗,一个把一直抱在怀里的裹的严严实实的汤罐打开,倒出一碗温热的汤水来递给大皇子。
一旁侯师傅看着这一幕,难免在心里叹口气。
旁人羡慕他祖坟冒青烟,得了这么个教导皇子的差事。其实谁又知道他心里的想法?他宁可不要这份儿荣宠。
他从小打熬身体学得一身儿本事,难道就是为了现在来伺候个病秧子?虽然说学得文武艺货得帝王家,那也得看怎么货吧?
内兄拍着他的肩膀恭喜他,说皇上听说他们一家都是难得的长寿之人,他曾祖、祖父,叔祖,个个都活过了七十,且年过七十还能健步如飞,一顿能吃三大碗饭,可见他们家的家传功夫在养生健体方面很有长处。
所以他才会被皇上钦点来替大皇子调理身子。
这伺候主子的差事不好当,轻不得重不得,一点儿不能掉以轻心,还怕万一主子有个什么不妥自己会动辄得咎。
就困在这么个小小的校场里,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可过去的一干同僚还羡慕他,不用出生入死,还能轻轻松松就讨好皇子,升迁简直指日可待。
就算不看大皇子,那两个伴读也看不出有什么练武的天赋来。明微公主与乔驸马之子,那小子一看就是读书读的脑袋有些傻过头,对怎么打熬身体,学弓马骑射没一点儿兴趣。
至于卫国公的那个孙子,看着倒还行。但是卫国公家传承了数代,早没有之前的悍勇了,也不可能再有统兵征战机会。
大皇子在练武场待了约摸一个时辰就回去了。
回去之后大皇子如过去一样,先练了一会儿字,跟王默言学了一会儿音律,又看了一会儿书。等柳尚宫进来问他晚膳摆在什么地方的时候,大皇子想了想:“就摆在外间吧。”
记不得有多长时间没有一个人用过膳了。不大的膳桌摆的满满当当的。
大皇子端起碗,先喝了一口汤。
柳尚宫见大皇子吃的不多,轻声问:“殿下,是不是饭菜不合胃口?”
大皇子摇了摇头:“柳尚宫,你说父皇和娘娘他们,现在也在用晚膳吧?”
柳尚宫笑着说:“想必是。奴婢想着,皇上该登船了吧?这会儿想必在船上用晚膳呢。”
大皇子的思绪仿佛也跟着她的话一起扩散出去,越过宫墙,飞出京城。
御舟这会儿静静的泊在岸边,皇上和谢宁也确实正在用晚膳。
不象在宫里时那样考究,桌上不过简单的几个菜肴,玉瑶公主端着碗,有一口没一口的往嘴里扒饭。
今天一早就出门,玉瑶公主一路上兴致勃勃的左顾右盼,看什么都新鲜。
白天乐过了头,现在自然没有精神,也没有胃口吃饭了。
谢宁摸了一下她的头:“吃不下就别吃了,把汤喝了,让郭尚宫服侍你早点儿睡吧。”
明天还要赶路,一整天呢,不养好精神可不行。
玉瑶公主点了点头,端起碗来把里面的汤喝了下去,乖乖起身向皇上和谢宁行礼告退,跟着郭尚宫出去了。
皇上问她:“你今天也累了吧?”
谢宁本来想说不算累,可是话到嘴边,看着皇上的面容,她还是实话实说了:“是有些累……大概是很久不出门了,坐车有点不惯。”
皇上把刚才她说玉瑶公主的话原样送回给她:“没胃口也别强撑着了,喝些汤,早点儿歇息吧。”
谢宁忍不住问:“皇上呢?”
皇上同她们起的一样早,也一样赶了一天的路,可是她们能歇下了,皇上只怕还不能歇。
果然皇上说:“朕还要见个人,你先去睡。”
当皇上也不是件轻松差事啊,起的比旁人早,睡的也比一般人要晚,整天还要处置那么多的大小政务。
“不用担心朕,今天朕在御辇上偷闲眯了一会儿。”
谢宁把汤倒在饭里拌了拌,就着凉拌菜心儿把半碗饭扒完,皇上吃的也不算多。
谢宁回了舱房。
乍一看还以为她并没有离了永安宫呢,舱房里的陈设一应俱全,屏风,帐幔,香炉,书案,床榻。
谢宁不知道青荷她们是几时把舱房收拾好的。一样是早早起身上路,谢宁一路是被人伺候着,她们一路是伺候人,上了船还得抢着赶着把活儿干完。
青梅端了热水进来,服侍谢宁卸妆洗漱。
谢宁坐在铜镜前把头发拆散,青梅打开盛梳篦的盒子,先拿粗齿梳子将她的头发梳顺,又用细齿的梳子过一遍。梳齿刮过头皮,那种感觉十分舒服惬意,梳的谢宁险些在镜子前就睡着。
她才躺下,就听见外头有人说话。
“公主,公主……”
玉瑶公主趿着鞋,抱着她的枕头从外头跑了进来。
谢宁一看她身上只穿了件小袄,披头散发的就冲进来了,倒是给吓了一跳。
“玉瑶?你怎么过来了?”
玉瑶公主撒腿跑到床前,把枕头往床上一丢,手脚并用的爬上榻钻进了谢宁的被窝。
郭尚宫跟在后头追过来,可在门口就停下了,她可不敢擅闯这间舱房。
皇上出巡只带了贵妃娘娘一位主子随驾,万一皇上在舱房里,郭尚宫岂不要闯大祸。
“郭尚宫?”谢宁出声问了一句:“公主这是怎么了?”
郭尚宫隔着屏风回话说:“奴婢想,公主八成是换了陌生地方不敢一个人睡……”
谢宁猜着多半也是这样。
玉瑶公主才来永安宫时跟她睡了一段时日,后来病症渐渐好转,有好久不曾在晚上缠着她了。
现在出门在外,别说玉瑶公主有些怕生,就是谢宁也有些不习惯。
郭尚宫有些惶恐的说:“奴婢这就带公主回去睡……”
玉瑶公主整个人都钻进被窝里了,就留个小脑袋在外面,闻言对着谢宁就是一通猛摇。
“就让她留这儿吧。”谢宁伸手在她额头上轻轻戳了一下:“天还冷,再让她迁来移去的别着了凉。”
贵妃娘娘这么说,郭尚宫也只好应下了。
谢宁掀开被子一角,轻声问她:“怎么闹脾气了?真是怕生?”
玉瑶公主撅着嘴不说话。
“你要在这儿睡也成,可不许再尿床啊。对了,刚才忘了问郭尚宫你上床前喝没喝水……”
玉瑶公主恼羞成怒:“我没有。”
谢宁没什么诚意的安慰她:“是是是,没有。不早了,快闭上眼睡吧,明儿还得赶路呢。”
玉瑶公主两条胳膊一起伸过来搂着谢宁,简直快勒的谢宁喘不过气来了。
“轻点儿,你这是想压死我啊?”
玉瑶公主嗯了一声,可就是不松手。
谢宁只好给自己找了个舒服点的姿势,顺便告诫玉瑶公主一声:“把眼闭上,睁着眼可是睡不着觉的。”
玉瑶公主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