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恩-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是这么说,其中的道理她也十分明白,但她被姬泽所背叛,总不能够还自己拉下脸去主动和好。如今,姬红萼求上门来,她甚至心中隐约觉得松了口气。至少,姬红萼的相求给了自己一个下台的台阶,让她能够重新出现在姬泽的面前,挂住自己的面子。

太极宫宫城威严,甘露殿矗立在中轴线上,两翼延展,肃穆庄重。内侍梁七变立在殿门前,瞧着穿过长廊的轮舆,面色微微变幻,迎上来笑着问候道,“原来是宜春郡主。”小心翼翼的问候道,“郡主您这是?”

“我想求见圣人,”阿顾道,“圣人如今方便么?”

“求见圣人?”梁七变失声惊呼。

“怎么?”阿顾凝了梁七变一眼,“莫非圣人如今不方便见过么?”

“哦,不,不,”梁七变连声否定,声音打着磕巴,面上却浮现起了欢畅的笑容,“郡主您在这儿稍候一会儿,奴婢这就进去禀报大家。”

殿中玄色帷幕微张,神农百草背屏金碧辉煌,青铜宫灯燃烧着明亮光泽,姬泽坐在御案之后批阅奏折,梁七变匆匆入内,“大家,宜春郡主在外求见,您瞧可要请她进来。”

姬泽手中的御笔脱落,不置信问道,“你说是谁?”

“是宜春郡主。”

姬泽呆了一会儿,方急急道,“请郡主到东厢殿中,朕稍候立即过去。”

东厢殿中庄重静默,墙边楠木书架上摆放着累累藏书,阿顾坐在殿中乳白的长绒地衣上,看着壁上挂着的书画,忽听得外廊上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姬泽踏进来,瞧见沉静的阿顾。

阿顾在轮舆上福了福身子,道,“圣人万福。”

姬泽闻言怔了怔。

阿顾和自己素来亲近,丹阳公主去世之后更是改口唤自己“哥哥,”如今再度见面,却又重新回到圣人称呼,连从前的九郎也不肯唤了。而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自己做了这等伤她的决定,她还能够以这般温和的态度对待自己,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他抬头仔细打量着阿顾。

一个多月没有见,阿顾仿佛变了很多。她从前的美丽,总还大多属于少女的娇憨,如今经历了这番惨变,竟沉静下来,多了几分知性的美丽。这样的美丽,自然是好事,只是他看着,终究有些心酸,“阿顾,你,最近还好么?”

阿顾点头道,“臣女很好。”

殿中寂静,盘龙青铜博山炉吐着淡淡佛手香烟,微微尴尬,两个人对面,竟是头一次觉得无话可说。

阿顾垂下眸子,娓娓道,“前几天,阿鹄庄子上,求我向圣人求情,准许她去灞桥送楚王离京。”

姬泽怔了怔,念起姬洛与姬红萼那一摊子事情,表情变的肃然起来,沉声道,“阿顾,楚王和长乐的事情,你怕是不清楚内情?”

阿顾闻言淡淡的笑了笑,“阿顾倒也听说了一些,听说二人之间错情颇深。”

“你既是知晓,”姬泽沉声道,“你便当知朕这般冷处理,对他们二人已经是颇为手下容情了。又为何向朕开口为他们求情?”

阿顾道,“楚王和长乐长公主感情虽有谬错之处,但发乎情,止乎礼,并未铸成大错。他们知道轻重,不会做错事。您如今命楚王之国,又将阿鹄许嫁晋北远地。此去经年,他们二人一北上远嫁,一南下之国,怕是后半辈子再也不能见上一面,竟已是如此,何如最后让他们见上最后一面?”

姬泽闻言微微沉吟,按他的意思是不肯让姬洛和姬红萼见这一面的。只是阿顾难得到了他的面前,他实不愿意驳了她的面子,竟是不好拒绝。

阿顾瞧着他的面色,轻轻道,“前些日子,我听了一首阿鹄在皇后殿下的春宴上点的曲子,很是有几分意思,”她悠悠念道,“‘妾发初覆额,门前折花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玄此人我从前虽未听过他的名声,但这首《长干行》却是写的清丽难言,想来日后定会名传天下。我私心想着,十二郎和阿鹄的情谊虽然有些出格,但这种青梅竹马的情意,却是极美好的。十二郎和阿鹄都是懂事的,便是让他们再最后见一面,也算是对这些年的情感做一个悼念。”

姬泽听闻这首《长干行》,微微动容,‘妾发初覆额,门前折花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大凡名家大手总能够用清丽朴实的诗句触发人心底的一丝情念,念及往昔,怅然生姿。他回过头去,道,“朕本是立意再不让他们见面的。但,既然阿顾为他们求情,朕便破一次例,让阿鹄去送一送十二郎吧!”

顾令月松了口气,微微颔首,“谢圣人。”

姬泽微微沉默了一会儿,开口柔声问道,“你回长安后,可曾仔细看过郡主府了么?”

“我身子懈怠,还没有去过,”阿顾道,“不过听陶姑姑说,那府邸保持的和从前公主府一样,谢圣人费心了!”

“嗯,”姬泽道,“你能体谅朕的心意就很好了!”这个小娘子曾是他许下诺言希望好生照顾之人,如今他因着国事百姓让她嫁人,可也绝不希望她凋萎在北地寒冷之地,范阳非自己控制之地,怕她孤身远去,势单力孤,难免吃了亏去,于是道,“你如今既为郡主,身边的伺候人就不够了,你身边的那些丫头年纪大都大了,放出去成了亲,身边的人难免就不够用。府中自有一些家生子,可与其中再挑拣一些得力的带在身边。其中有一人叫小春,一人叫小秋,可收在身边。”

阿顾闻言微微意外,随即猜到,这两个人怕是姬泽安排下襄助自己的人手,于是点头应道,“是。”

六月的长安渐渐炎热,一轮太阳挂在天边,犹如炽热的烤炉。灞桥的柳树垂下来,初夏的灞桥青翠的像是洞明人心。姬洛立在马车旁,望着长安方向等候良久,叹了一口气,回头道,“走吧!”

“等一等。”原处忽然传来一声疾呼。

姬洛浑身一震,陡然间回过头来,见一辆素蓬马车飞快的向这个方向驰来,不过须臾,便在面前停下,湛蓝象眼格帘掀开,绯衣少女从车中跳了出来,“阿兄!”

“阿鹄,”姬洛的眼眸陡然间绽放出灿烂的惊喜,三步并作两步的奔上前,握住了绯衣少女的雪腕,“真的是你?我以为你不能赶来了,”目光转为微微疑惑,“你怎么来了?”

另一辆马车在灞桥停了下来,内侍梁七变从车厢上下来,咳了一声,行礼道,“楚王安好,圣人念着楚王和十公主兄妹之情深厚,特意准许长乐公主前来送行,奴婢奉圣人之命护送十公主前来。”

灞桥的南风不小,吹的姬红萼的一头青丝翻飞。姬洛回头看了梁七变一眼,有礼道,“多谢梁内侍一路护送阿鹄前来此处!”

梁七变微微一笑,欠身,“这些是奴婢该当做的,时间有限,还请公主快一些。”

姬红萼道,“我知道。”

夏日煦热,两个人向着灞水缓步而行,在河岸站住。“我以为你不会来了,”姬洛道,“正打算上路,没想到你还能来。能够在临行前再看上你一眼,我便再无遗憾了!”

姬红萼眉宇之前露出一丝清浅的笑意,“是阿顾替我求的情,皇兄才答应我过来这一趟的。”

“阿顾?”姬洛微微讶异。

“是啊,”姬红萼道,“阿顾说,当初六皇姑送丧,你替经皇姑捧灵摔盆,她记着你的这份人情。总要将之还掉。”她叹道,“阿顾是个好姑娘,我盼着她,这辈子能够平顺一点。”

姬洛闻言也颇为感慨,顿了片刻,道,“难得她如今自己境况都不好,还能生出善心帮着我们一把,这份情,我姬洛此生记下了!”

姬红萼的情绪低落下来,“阿顾命途坎坷,我总觉得,这次是我欠他的。若不是我的缘故,这次和亲本应当是我去的。如今却让她替了我,我当真觉得——”

“胡说!”姬洛停住脚步,厉声斥断姬红萼的想法。“皇兄决断政事自有考虑,这种事情,不存在谁对不起谁的说法。真要说起来的话,”他的声音出现了一丝怒气,“最该怪的便是那孙家,若非孙家拥兵自重,尾大不掉,逼到皇兄头上,又如何会有这次和亲之事?”

灞上杨柳青青,风吹的楚王仪仗中从人发鬓飘飞。新任楚王长史米涵转过头来,看着河岸边的一对金童玉女,道,“楚王和长乐公主的感情真的很好啊?”

“那是,”主簿乔山笑着道,“我们大王从小就和长乐公主一处长大,就是一般的同母兄妹都没有这么亲近的。”

“是么?”米涵笑笑,这对玉人太过养眼,某一瞬间,竟让人生出一丝情侣的错觉。

米涵笑笑,将自己的错觉抛在了风中。

楚王和长乐公主本是兄妹,二人感情好,也是有的。

拂水而过的南风吹的姬洛的衣带飘飞,姬洛思及此后山长水远,再难相见,不知不觉心如断肠,不肯体现出来,却执着姬红萼的手,温声道,“如今我们到了年岁,自当谈婚论嫁,我是男子,便是娶的王妃不太中意,终究可以弥补一二,倒也罢了;你却是女子,定要好生和薛斛过日子,可知道?”

姬红萼垂下头,顿了一会儿,方应道,“好。”声音柔顺,隐去了眼中一闪而逝的水光。

风吹去了姬洛眼中薄薄的泪意,勉强笑道,“如今长大了,事情也躲起来,却总是怀念着小时候的时光。”

姬红萼道,“是啊,那一年的白玉兰,美的像是雪一样!”

天空中红日高升,渐渐到了最高处,“大王,”米涵牵着坐骑上前催促道,“已经到午时了,时辰不早,咱们该出发了!”再不出发,怕赶不上今晚的宿头了!”

“知道了,”姬洛应道,“我马上过去。”

“是,”米涵应了,转身退走,到了行人仪仗旁,大声吩咐,“车马都准备好了,咱们就快要出发了。”

姬红萼闻着声音,在熏暖的南风中抬起头来,圆眸微红,含笑着看着姬洛,道,“你走吧!”

她的容颜在明亮天光下美丽而又悲伤,姬洛别过头,不敢再看,拱手道,“保重!”匆匆回头,上了轩车。车马开始前行,姬红萼情不自禁,跟着车马向前走着。那车马初始起步速度甚慢,开动之后,渐渐的快了起来,很快的就远远的超出去。

姬红萼踩着没过脚踝的青草,执意往前走着,仿佛只要这么走下去,就可以不用面对分离。

赤缨随在后头,瞧着姬红萼这般模样,十分不忍,红着眼圈劝道,“公主,你这又何苦呢?”

痛到了极致的时候,想要痛哭,伸手抹着眼睛,却发觉自己的眼睛干干的,一滴泪水也落不下来。可是那藏在完美表皮下的那颗心,却已经寸寸碎裂,再也拼不成原来模样。姬红萼回过头来,怔怔道,“苦?也许是苦吧?——可是如今我还能为阿兄苦上一苦,已然是难得的幸福?人生中最怕的苦难就是,我想为谁一苦,却再也寻不到这个一苦之人了!”

第201章 二九:朝登凉台上(之孙沛恩)

从宫中回到郡主府,顾令月看着熟悉的房舍,心中惘然。这座府邸承载着她整个少女时代最华美的时光,她曾在这座府邸中语笑欢声,这座府邸到处留着自己与母亲温馨相处的回忆,午夜梦回之后,却全都阑珊,只余下一颗死水微澜的心。

树屋苍翠,阿顾坐在其中烹一鼎沸意翻滚的茶。阳光和煦的照下来,透过缝隙洒在树屋里,散发出淡淡的菩提木香。顾令月躺靠在坐榻上,望着远方青碧的天光,心情宁静。碧绿的菩提枝无悲无喜,过了十年百年,依旧郁郁葱葱。

凤仙源寄过来的手书摆在面前,上面自言觉百岁春人手不够,若阿顾这儿有信任人手,可以给她一个。

阿顾瞧着凤仙源的手信微微一笑。凤师姐为人最是审慎不过,自己尚还惶惶惘惘不知今夕何夕之时,她便已经想到了日后百岁春经营模式。百岁春如今声名卓著,日进斗金,便是对享有母亲留产及食邑的自己也是一个颇重要的经济来源,从前她们三人皆在长安之中,彼此声闻得动,倒也不妨事情,此后自己若当真远嫁,天各一方,便不免失了联络掌控。如此说来,在百岁春摆着一个自己信的过的人倒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她想了片刻,吩咐道,“斋儿,去请绣春姐姐前来。”

斋儿屈膝应了,退了出去。过的片刻,通草帘子打起来,绣春入内,福身道,“郡主,你找我?”

绣春今年已经二十一岁,立在堂中,气质稳重,阿顾笑着道,“绣春姐姐,你的绣艺出众,不若前往凤娘子那儿,替我照管百岁春店铺,如何?”

绣春闻言面色大变,“郡主,奴婢是有哪里做的不好么?您竟是不肯要我留在身边?”

“姐姐误会了,”阿顾道,“凤师姐来信,说是想从我这儿要一个人。我想着我身边的人中,属姐姐绣艺最好,于衣裳搭配之上也颇有心得,是去衣坊最适合的人选了。”她道,“绣春姐姐也知道,百岁春是花了我很大心血的地方,我若当真远嫁去了范阳,纵然信的过凤师姐的人品,肝胆相照,毕竟范阳与长安相隔千里,不比从前。若再出了当初魏王府李侧妃的事情,我鞭长莫及,也顾不上来。便要你前往百岁春代替我坐镇衣肆。如肆中有重大变故,可先代我决策,再寄信于我予以知闻。若再出了李侧妃那等事情,也可由你求到皇后和玉真姑姑那儿,请她们转圜相护。”

绣春听着阿顾的吩咐,明白过来,面色好转许多。想了片刻,应道,“奴婢必定竭尽全力,替郡主瞧好了衣肆。”

阿顾微微一笑,道,“绣春姐姐也不必急,可在府中再待些日子,再行过去。”

陶姑姑立在一旁,瞧着绣春施礼缓缓退下,目光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那百岁春如今倒是好一幅兴旺景象,绣春是咱们府中绣艺最出众的一个,且并非随意生事之人,性子也还算的妥帖。郡主多留一个心眼,在衣肆里放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手,也很是周全。”

阿顾微微一笑,她派遣绣春前往百岁春,本意并非疑虑凤仙源和韩丽娘。但见陶姑姑如此想,倒也懒的驳斥,仰头笑道,“姑姑,如今绣春要去百岁春,我身边的大小丫头,纨秋、碧桐也都过了二十,便是其他几个中也颇有几个年纪大的,我想着,再寻几个年纪小的新人,放在一边调教调教,日后若有事情,也好接手活计。”

陶姑姑闻言深以为然,肃然道,“郡主说的极是!”

她之前担忧阿顾命运,这等事情尚为来到及想到心头。如今听了阿顾提醒,登时极为重视起来,再也立不住,转过身道,“老奴这就亲自去督办,铁定将这事办的好好的,郡主您就放心吧。”过些日子,果然遴选出一批小丫头,年纪十二岁至十五岁不等,俱都面容清秀,手脚伶俐,带到阿顾面前,“这些丫头都是从府中信任的人,也还算得用,郡主挑几个,培训培训,过些日子许是能用起来。”

“姑姑辛苦了!”阿顾笑着道,目光越过陶姑姑瞧着立在堂中的一群小丫头,见她们一个个衣裳齐整,手足干净,立在那儿悄悄瞧着自己,眸子里带着惶恐好奇的光芒,不知怎么的忽的记起自己刚刚从宫中回公主府的时候,红玉、贞莲几个立在春苑苑中等待自己择选的情景,唇角带了一丝微微笑意,开口问道,“你们叫什么名字?”

小丫头们便分别报了名字,

“禀郡主娘子的话,奴婢名二水。”“奴婢小花。”……“奴婢三妮。”

阿顾听着她们参参差差的发声,目光不着痕迹的瞄向人群中名字含着春、秋二字的两个小丫头,名叫春儿的小丫头立在一行人东头,大约十四五岁,生的杏眸桃腮,竟是颇为秀美,论容颜较当初的瑟瑟犹自有过之,撞见自己投过去的目光,竟自微微一笑,浅笑生晕,随即低下头去,躲过了陶姑姑审视的目光;另一个名叫小秋的则掩在列行中左手第二个,十二三四,眉眼端平,垂手而立,瞧着性情十分稳肃。

微微垂下眉头,这两个小丫头瞧着并无什么特殊之处,姬泽特意点名二人,莫非竟是身负绝学?论起来,春儿与小秋皆是原公主府下人子女,瞧着身份并无特殊之处,如今方知竟与行人司有关系。这般说起来,行人司竟是许久之前便在公主府中埋下了眼线,若是并无自己和亲之事,也不知道,日后这二人效用如何?

她心中思绪密麻,一掠而过。实则不过是片刻时间,恢复神情,微笑着道,“都是鲜亮水灵的小女孩子,瞧着都觉得我老了!”

“胡说,”陶姑姑板着脸道,“郡主如今正是花儿一样的年纪,还没有到盛放,如何用的上一个老字?”

阿顾略觉理亏,朝着姑姑歉意笑笑。随手指道,“这些小丫头个个人品伶俐,我觉得都是好的,只是用不了太多的人,我想就先挑六个留下来,先由姑姑指着人带着。待到日后活计都上手了,再提到堂中服侍了!”

便点了六人,小丫头们都不大沉的住气,随着阿顾的点名,面色变幻不定,有的欢喜,有的沮丧。到最后春儿,小秋俱在其中。陶姑姑瞧着安春的容貌,不由皱了皱眉,私下里悄悄禀道,“那个叫春儿的未免生的太美了,若是日后犯下和瑟瑟一般的事体,就不好了。依着老奴的意思,还是不挑她的好!”

阿顾道,“容貌美不是过错,性子才是决定一个人行止最关键的地方。这春儿生的貌美,尚能让姑姑挑了送到我面前,可见得其他地方定极为妥帖出色。我便先挑了,日后细细看看性情,若是不好,便不放到眼前就是了!”

陶姑姑闻言只得道,“如此也好!”未挑中的小丫头们已经是被带了出去,此时朝着留下来的六个小丫头吩咐道,“郡主挑中了你们,是你们的福气。你们日后要好好做活,争取早日到郡主身边服侍,明白么?”

小丫头们齐声应答,“听明白了!”

陶姑姑满意的点了点头,吩咐银钿道,“你将她们带去安置吧!”

银钿笑着屈膝应道,“是。”

六个小丫头随着红玉在廊上行走,其中一个叫彩儿的讨好的唤道,“银钿姐姐,这郡主府可真大啊!”

“这当然,”银钿傲然笑道,“这郡主府本是从前丹阳公主府,丹阳公主便是我们郡主的阿娘,如今公主过世了,这郡主府便是郡主一个人的了!”

“真厉害。”小丫头们惊叹。

银钿矜持一笑,“郡主是这府邸唯一的主子,按照规矩,郡主身边应当有四个大丫头,八个二等丫头,十六个小丫头。如今前两等丫头都已经是有数的了,因此你们只能从三等小丫头做起。”

话音刚落,她见几个小丫头面上都有些失落,不禁又笑道,“不过,你们也不用太担心。郡主身边的几位大姐姐如今都到了快成昏的年纪,只要你们好好的做事情,一定有升等的机会的。”

“真的么?”彩儿眼睛一亮,雀跃道,“真的么?只要我好好做,郡主就会升我们为二等丫头?”

“呃,”银钿面上笑容不免尴尬,小秋上前一步劝说笑道,“彩儿姐姐说笑了,我想着,不管郡主和几位姐姐怎么看,我们只需要好好做事情就好了!”

银钿松了口气,点头笑道,“你们就住在这儿,如今郡主府中只有郡主一个主子,屋子就十分宽绰,你们这样的小丫头,毎两个人共住一间屋子,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便找斋儿或者是我。”

“多谢银钿姐姐,”安春一笑,满室灿然生光,“这屋子很好,我们是很满意了!”

“那就好,”红玉满意的点了点头,

“小丫头不经叫是不能进郡主的屋子的,你们只要在院子里随时听候吩咐就可以了。今天好好安顿下来,明儿一早就要过来听候吩咐了。”

一片发黄的叶子从梧桐树上落下来,落到池水中,渐渐浸润湿透。卫瑶倚在客院窗前,瞧着院中凄然风景,心中情绪抑郁。自当日离开学士府,便返回娘家卫府。她亲父国子祭酒卫济早逝多年,如今的卫府是由同胞兄长卫康当家。甫见自己归家倒是热情的招待,待到弄清楚了自己归家的因由,便不以为然,中夜之中,嫂子齐夫人悄悄道,“妹妹未免太过任性,依着我说,妹夫并没有什么错处,她身为学士府主母,就这么将一府中馈抛下,自己回了娘家,竟是很不好。”

卫康没有说话,面上神情深以为然。只是卫瑶到底是自己的妹妹,存着一丝疼爱之心,便吩咐道,“阿瑶是卫家女儿,想在家中住着住着吧。待过一阵子她的气消了。再劝了她和妹夫接她回去,夫妻两个就自然和好了。你是她嫡亲嫂子,一应可别委屈了她!”

齐夫人心中闪过一丝黯然之意,明朗的笑起来,“瞧夫君说的,妾身是这样的人么?阿瑶也是妾身的妹妹,妾身疼她都来不及。好容易她回家了,”

卫康满意一笑,搂着齐夫人,“夫人贤名卓著,我自然是信的过的。”帐幔落了下来。

一夜过去,第二日清晨齐夫人醒来,面色红润,心情颇好。梳妆打扮之后,容光焕发,来到客院,握着卫瑶的手笑着道,“妹妹这般的天仙人儿,妹夫不放在心上,实在是太不该了。你阿兄和我都是疼你的,你尽管在这儿安心住着,你便是在这儿住着一两个月,也都没有关系。”

卫瑶听着这话心中梗郁,抽回手来,笑着道,“如此,我就多谢嫂子了!”

凤仙源前来卫府拜见师傅,瞧见卫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