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女淼淼-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昨天发生了一件事,我娘的大弟媳给高河说门亲事,对方的条件是我嫁过去。这就是换亲。我娘听说对方那边的男人是个有着三个孩子的瘸子,坚决不同意。姥姥、姥爷觉得我娘不为高家着想,觉得我娘应该牺牲我成全高河。”

“你姥爷姥姥不但糊涂还蠢。你娘手里有一些银钱,这么委曲求全的呆在高家,就是为了给你找个好的丈夫,到时娘家人多能撑个门面。如今高家触犯到你娘的底线,你娘无法再忍了。”

“我娘想着今天带着我离开这里,去县城或是别的村,谁想到夜里下了大雪,高家又这样急迫的把我们赶出门,害得我们半夜无处可去,要不是大宝,差点在雪地里冻死。”

许淼淼不是头一次听到换亲,村里就有几家换过亲,他们只有一家过得还行,其余的天天吵架砸锅砸碗的过得很不幸福。

高老汉夫妻遇到大孙子高河的亲事,立刻忘记高大姑为高家付出那么多,非要牺牲刘喜儿为高河换亲。

“刘家加害、高家抛弃你们母女,在这个时候大宝侄子收留你们,希望你们能记得今日他的救命之恩,日后对二宝、三宝好一点,不要让大宝夹在中间难做。”许淼淼特意嘱咐。

“是。”刘喜儿重重的点了点头。

下午,云散日出,令小梨村村民担忧的大雪终于停了,这时的雪已经厚达一尺,村里的路被村民自发的扫开,通往黄河挑水的路也正在清理中。

高老汉的家门紧闭,门前人来人往叫嚷着扫雪,也没有任何动静。

直到高老大黑着脸挑着两个木桶出门去黄河挑水,村里的人才觉得有些不对劲。

以往都是刘喜儿挑水,没瞧见高家的男人出来过,今天真是太阳打从西边出来了。

“喜儿呢?”

“哟,喜儿大舅舍得暖烘烘的被窝,出门挑水了?”

“一天都快过去了,你家才开门,是憋在家里发大财吗?”

高老大无视村民的打趣讥讽,踩着黄河厚厚冰面,挑了水往家回,也是一年多没挑水了,加上路非常的滑,从黄河边上村里的土坡时竟然摔了一跤,冰凉的水把旧得露出棉絮的棉衣棉裤淋个透,顿时冷得牙齿打颤身子发抖。

“喜儿大舅许久不到黄河挑水,手脚不利落,在进村的土坡摔一大跤,棉衣棉裤全湿透,一只木桶都给摔裂了。”

“唉,他摔了,回去他那刻薄老婆不定怎么骂喜儿偷懒没去挑水呢。”

路过的村民,没有一人去扶高老大,甚至连个怜悯的眼神都没给他。

黄昏,寂静的小梨树被带着喜庆的鞭炮声震的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稀罕的出来瞧看。

------题外话------

周日愉快。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30 办喜宴震小梨村

当梳着小圆髻穿着红色崭新棉袄棉裤打扮的漂亮光彩夺目的少女刘喜儿出现在村民的眼里时,所有的人都看直了眼睛。

“原来喜儿长得这么好看呢。”

“高大姑年青时生得就好看,不然怎么被刘木匠瞧上娶走了。”

“喜儿的嫁衣是新做的,正红的颜色非一般的红色,这可要好多银钱。”

“快来瞧,高大姑的女儿喜儿嫁人了。”

“喜儿怎么从许家出嫁?”

送刘喜儿出嫁的是许淼淼一家、邓老八父女,接嫁的是王家三兄弟。

高家人被热闹的鞭炮声和村民的喧闹声吸引出来,没料到正好看到刘喜儿穿着红艳似火的嫁衣。

高老大的老婆心里十分妒忌,目光凶狠盯着刘喜儿从家门前走过,呸地一口,骂道:“怪不得不愿换亲,原来早就有相好的了,不要脸的小娼妇!”

邓老八耳朵好使着呢,扭头指着高老大的老婆喝道:“再说混帐话,阎罗王夜里到你枕边拔你舌头!”

高老大的老婆见是红脸看上去凶悍的邓老八,立刻闭上嘴巴。

高老汉在卧房里听说刘喜儿嫁给了王大宝,摇摇头道:“王家穷得叮咚响,大宝还有两个弟弟,条件还不如刘村的刘家。以后有的是老大后悔的。”

高老大的老婆仍是病得下不了地,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要喝水。

高老汉去厨房,见缸是空的,没有水了,再看木桶只剩一只了,就拿着木盆去外面弄雪,准备烧雪当水喝,就听到几个村民的议论。

“大宝侄儿娶了喜儿,以后就是高大姑的女婿。”

“高家昨天半夜把高大姑母女赶出门,母女差点冻死,被大宝救了。高大姑感激大宝,就把喜儿许配给他。”

“怪不得喜儿从许家出嫁,原来高家把她与高大姑赶出去了。”

“高家真不是个东西。家里的男人从上到下没一个好人。”

“王家请赵里正去吃喜宴,不晓得喜宴摆了啥吃的。咱们过去瞧瞧。”

此时王家的大堂里正举行着拜堂仪式,村里的十几个小孩子与几十个男子妇人把大堂里外围得水泄不通。

王大宝穿的是许南的深蓝色新棉衣棉裤,神采奕奕。他的两个弟弟也穿着干净利落。

刘喜儿的脸上嘴唇涂了淡淡的胭脂,显得动人喜气。

赵德主持仪式,这对少年少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高大姑与许淼淼,三是夫妻对拜。

高大姑面无表情,瞧不着悲喜,脑袋有伤,系着块深红色的头巾,也显得喜气。

许淼淼算是男方王家的长辈,仍是穿着浅绿色的衣裤,不过戴上了一幅银镯子,端庄大气。当时就给了刘喜儿一个包着九分九银钱的大红包,象征着幸福天长地久。

仪式结束,王大宝把许家给的一斤多的小块麦芽糖散给观礼的村民,而后就请村民离开,准备在大堂开喜宴了。

村民嘴里吃着甜甜的糖正美滋滋,听到马上开喜宴,不想离开,厚着脸皮不挪步。

许南、王二宝把村民往外赶了赶,将大堂空出大片地方,两桌八仙桌子置在一起并一桌,而后去厨房把之前在许家做好了放在灶边热着的喜宴的菜都端了出来。

炒花生米、爽口泡菜丝、大葱炒鸡蛋、猪肉片炒白菜、肉丁炒雪地红、红烧黄河鲤鱼、红烧肉、清炖整只肥鸡,一主食是一大盆点了小红点的雪白大馒头。

两凉六热,炒鸡蛋里面蛋比葱多,炒肉片肉丁的菜也是肉多菜少,还有鲤鱼、红烧肉、肥鸡都是真正的硬菜。

这桌喜宴虽然只有一桌,但是小梨村几十年来最丰盛的,没有之一。

顿时,整个大堂充裕着村民咽口水的声音,三、四岁的小孩子哭着跟大人喊要吃肉。

许淼淼给许南使了个眼色,后者去了厨房取了一木盆大概两斤左右的花生米,让王大宝给村民吃。

炒花生米与炒花生可不一样。

炒花生到了过年,家家户户都能买点生花生炒了吃,这是干货当零嘴吃。

炒花生米是剥开壳,全是花生粒,用油盐翻炒,是最好的下酒菜,吃起来很过瘾,这是一道正经的菜。

从新衣、喜宴、鞭炮、红头巾、请赵德、发麦芽糖到散炒花米,王大宝没想到许淼淼想的这么周全,将感激埋于心里,朝村民高声道:“一人抓些炒花生米,这就散了,不然天太凉冻着可不好。”

村民每人抓了一把脆香的炒花生米,在赵德的注视下,带着小孩子离开了。

赵德满脸红光满嘴是油的从王家离开,得了半斤红烧肉、半斤炒花生米、十几块麦芽糖,心里夸赞王家,自是对高家更加的厌恶。

王大宝、刘喜儿年龄都小,成亲只是为有个名分,以后方便住在一个屋檐下,目前不能圆房,这样就不用闹洞房了。

王大宝等赵德一离开,就把许家人请到了暖和的卧房炕上说话。

高大姑与刘喜儿坐在炕的最里边。

放在矮桌上的油灯灯光昏黄,照耀在刘喜儿红艳的喜服及红扑扑的脸上。她到现在都觉得是在做梦,竟然一夜之间嫁了人。

客人与王家三兄弟坐在炕边上。

许南打趣道:“大宝,你是不是早就盯上喜儿?”

王大宝倒是没有害羞,望着刘喜儿的目光里带着些许敬意,缓缓道:“以前我去河边钓鱼,她去挑水。我跟她说话,她很少搭话。我去山里砍柴,碰过她几次,她比我动作快能干,我想帮她,都不好意思开口。”

许南坏笑道:“你觉得她特别能干,以后在家多干活。”

许淼嗔怪道:“勤劳能干的女子自是受人喜欢尊敬。”

王大宝见刘喜儿羞涩的低下头,心里暗喜,接着道:“有次洋芋蛋摔了一跤,手摔破了,喜儿正好路过,把洋芋蛋扶起来,在路边采了草药给他伤口敷上止了血。我觉得她聪明善良。”

许南拍拍手哈哈笑道:“果然你是早就喜欢她了。”

邓老八笑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大宝好眼力。”

许淼淼打量王大宝,这个十二岁的少年,竟然如此早熟,放在前世还在上小学六年级。

邓红见高大姑一直很沉默,挪挪屁股坐到她旁边,轻声道:“高姐,你的头还疼吗?”

------题外话------

本周愉快。

文已经不少字了,喜欢本文的亲们记得把系统赠的评价票打五分投下来哦。

请以各种方式支持。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31 读书郎至许家做客

“用了药,好多了。”高大姑皮肤比村里一般的妇人细腻,大眼高鼻梁,容貌在村里同龄妇人当中数一数二,此时脖颈上还有打架留下的淤青,望向许淼淼目光充满了感激。

许淼淼用不大不小的声音道:“大宝侄子在梨花观有个稳定正经的差事,每月工钱不少还包两餐饭,比在村里种地强多了。他能对两个弟弟一直很好,对你们肯定不会差。”

高大姑嘴唇微动。

刘喜儿望向王大宝的目光里多了一些崇拜。

许淼淼接着道:“二宝侄子明个就跟邓伯去外地做活计,虽是辛苦过年回不了家,但是不少挣银钱。三宝侄子懂事听话,身体康健。总而言之,以后你们全家的日子以后不会差。”

高大姑轻轻点了点头。

王二宝提着装着盘子碗筷的木桶送许家人回家。旺财今天吃了肉汤拌饭,摇着尾巴跟着送人。

许南在路上就忍不住问道:“你大哥是个闷葫芦,从他嘴里什么话都问不出来,你快说说,这门亲事是你大哥主动提的,还是高姑姑提的?”

“其实是我让我哥提的,我哥同意了。”

许南纳闷道:“你为啥要你哥这么早娶老婆?”

王二宝借着月光望着许淼淼走在前面秀丽的背影,轻声道:“我哥一个月只有半月在家。我要出远门,过年都不能回来。洋芋蛋没有人管。我们不能总麻烦姑带洋芋蛋。正好我哥心里喜欢刘喜儿。我一提意,我哥立刻向高大姑求亲。高大姑也正有此意,就同意了。”

许淼淼回头微笑道:“一个娃是养,两个三个娃也是养。你回去给你哥嫂说,没事让三宝来我家,也好跟文文做个伴。小男娃从小玩到大,情份也不同。”

“好。”王二宝笑容灿烂。

次日一大早公鸡刚打鸣天未亮,邓老八、王二宝就出了村奔向远方。

许淼淼让许南抄《大唐国律法》,练书法磨性子。

“姑,咱家的豆芽菜发好了,你看是不是给观里送去?”

许淼淼嘲笑道:“小南南,别打着送豆芽的旗号出去玩。你的小伙伴大宝已婚、二宝远行。这么冷的天,谁会陪你到处玩?”

“姑,你不是说从观里给我找个习武师父吗?”

“刚才我都说了,天很冷,地很滑,我不想出门!你听不懂吗?”

“姑,我抄了半天的律法,眼都花了,我去赵叔家坐坐。”

“你去了别显摆咱们家吃的有多香穿得有多好。”

“你一口气买了三亩地,花婶惊的嘴巴张大到能塞一个鸡蛋,要不是我一个劲的使眼色,你得把另外两家的四亩地也买了。你说,这还用的着我显摆露富吗?”

“瞧你这伶牙利齿的,我说一句,你这里十句等着我。行了,这几天你就在村里老老实实呆着,等雪融了路好走了,你跟着我去县城买个人。”

“姑,我走了。我很快就回来。”许南哼着小曲出了门。

许淼淼高声道:“这可是你说的啊,那我等着你。你啥时回来我啥时做饭。”

邓红捂着嘴笑个不停,“你们姑侄说话比唱戏还热闹。”

“这熊孩子患了多动症,每天不往外面跑几趟就难受。”许淼淼抱着脸上开始有婴儿肥的许文许佳亲了两口,“哪像我的文文佳佳乖乖的在家里陪着姑和姨。”

邓红纳着鞋底,轻声道:“不知道我爹与二宝现在哪里在哪家砌炕。”

“由近至远,他们应该在离永靖县城不远的地方,至于什么人家,非富即贵。”许淼淼柔声道:“你放心,主家是观里的香客,会好吃好喝好住的招待他们。”

许南到了赵德家听十岁的赵明圆讲镇上学堂里的事。

赵明圆比赵明正读书好,已经念了三年。冬天太冷,学堂里的秀才先生身体不好生病了,就早早放了假。他一直在家里呆着。

“南哥,你家有银钱,你年龄也不大,明年开春也上学堂。”

许南不假思索的答道:“我家二叔一个月得在观里呆半个月。家里没个男人不行。我不上学堂,就在家里守护着我姑我弟弟妹妹。”

赵明圆抬眼道:“淼淼姑过了年就十四,后年就十五及笄了。到时淼淼姑嫁人,磊叔再娶。你就可以跟我一起上学堂。”

许南伸手打了赵明圆的后脑勺一下,假装气道:“你个臭小子,别议论我姑的事。”

“我不是议论,我说的是实话。”赵明圆眼珠一转,“刘喜儿比淼姑还小一岁,现在都成亲了。”

许南猛的摇赵明圆肩膀,在他耳边叫道:“别总说我姑的事。说你自己,你是不是想成亲了?”

赵明圆急忙伸手捂住许南的嘴,无奈的道:“我大哥的亲事都没定,我想成亲也还早呢。”

两个人打着看书的名义在书房里打打闹闹,不一会儿就过去半个时辰。

许南要回家烧火,赵明圆惦记着好吃的,便跟花氏打声招呼跟着去许家了。

赵明圆的性格比王家兄弟活泼,年龄虽然小一些,但是在镇里读过书喜欢看书见识比村里的高河、高江这些少年强多了。

许南跟赵明圆比跟赵明正脾气相投。

“淼淼姑,我叫赵明圆。我在镇里读了三年书,不常在村里。你可能见我眼生。”赵明圆身材高瘦,生着一张娃娃笑脸,粗粗的长眉毛,就算不笑好像也在笑着。

“明圆侄子,家里炕上坐去。一会儿跟我们吃个便饭。”在厨房里揉面的许淼淼使眼色让许南把赵明圆带进卧房去。

许文许佳见来了客人,不再像以前害羞,均是热情的下炕,招呼赵明圆上炕坐着喝水吃干货。

赵明圆早就听说了许家过得好,没想到过得这般好,比镇上家境富裕的同窗还过得好。

邓红听是赵德的小儿子,还在学堂里读着书,也不敢怠慢,不把赵明圆当小孩子。

------题外话------

谢谢18825300535、nvshen0119、苏大小姐、ybyb123、jhl56、五月梅0668送的钻花票!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哦。

☆、32 赵家定亲镇里女

到了中午,许家开饭了,吃得是白菜肉、酸菜肉馅两种饺子,还有凉拌土豆丝、炒花生米两个凉菜。

“淼淼姑,这就是你家的便饭啊,跟我家过年吃的一样。”赵明圆又惊又喜,直说:“我今个跟南哥过来真是太正确了。”

许南递过去碗筷,把手里的生蒜放在矮桌上,示意谁想吃谁拿,“我姑本来是要做馅饼,看你来了,改做了饺子。你小子真有口福。”

“馅饼我也爱吃,淼淼姑,我不挑食的。”赵明圆说话时眉毛还一动一动,特别有趣。

许淼淼便道:“小南南,就不挑食这一点,明圆侄子比你强。”

许文大声道:“饺子好吃。”

许佳摇头道:“馅饼好吃。”

邓红笑道:“那得看是谁做的饺子、馅饼。依我看,你姑做的饺子、馅饼都好吃。”

赵明圆等着几人都下筷子了,这才开吃,两口一个饺子,两种馅的都吃,吃饭时不说话,动作不像村里的孩子那样粗鲁。

他不吭声,吃的不快,到最后却是吃的最多的,饺子吃了三十几个,凉菜没少吃,还喝了碗饺子汤。

许淼淼微笑道:“你这么喜欢吃饺子,还剩着一些,给你带回家吃。”

“不了。我吃了许多再拿走就不合适了。淼淼姑,谢谢你。”赵明圆看着大大咧咧却懂礼知趣,摸了摸隆起来的肚子,跟许文、许佳道:“你们的肚子肯定没有我的鼓,不信来摸。”

下午,赵明圆帮着许南抄书,字写的比许南要端正。

到了黄昏,赵明圆谢绝许家人的热情相邀,没有留下吃晚饭,回家去了。

许淼淼跟家人道:“明正侄子勤劳朴实,明圆侄子聪慧知礼,赵德哥花嫂好命。”

许南点点头,“赵叔家现在供明圆上学堂,日子过得有些紧巴,以后明正、明圆大了有出息了,就会有好日子过了。”

“少年时交几个心思纯直的好朋友。”许淼淼伸手把许南的领子立正了,“学学人家的优点。”

许南苦笑道:“姑,我已经很好了。我能帮家里挣银钱了。”

许淼淼食指戳戳许南的额头,“我没有说你不好,我想让更加好!”

融雪的这几天,赵明圆与许南轮流抄书,速度一下子上去了。

赵明圆在许家吃了几顿饭,回到家里也没有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花氏多说。

这几天赵德与花氏一直在考虑赵明正的亲事。

赵德倾向于赵明正娶镇里的女子。花氏是想让赵明正娶许淼淼。

两口子在赵明圆跟前丝毫不透口风。

赵明圆不知道许淼淼差点成了他的大嫂。

十一月下旬的一天,雪融净了,天地也更加的冷,黄河河面大部分的面积结了厚达一尺多的冰。

赵家传出喜事。赵明正与镇里一户做小买卖的人家女子定亲事。

小梨村向来只有女子嫁到镇里去,还没有镇里的女子嫁进来。

赵明正是头一个,赵家一下子名声远扬。

不过,有些人总喜欢八卦,这么东打听西打听,就把镇里女子的情况都弄清楚了。

“那家姓柳,开着一家杂货铺,柳掌柜有两儿三女,这个是二女儿,容貌一般,在家里不太受宠,年龄比明正大三岁,已经及笄可以出嫁,所以不愿等到过了年,现在就跟明正定了亲事。”

许南去镇里买物品,曾经见过柳掌柜及柳二女子,听到的传言当中这一版传言最接近事实。

赵明正给许家送干红枣时,许南特意笑道:“明正,恭喜你,过了年就当新郎倌。”

赵明正却没有笑,轻叹一声,把两斤干红枣放在厨房的桌上就走了。

赵明圆后来跟许南道:“我哥不同意这门亲事。”

“你哥嫌弃柳二女子岁数大?”

“对。”

许南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就一瞪,“女大三抱金砖。这是好事。你哥真傻。”

赵明圆可没那么好忽悠,反问道:“让你娶个大三岁的女子,你愿意吗?”

许南挺直胸脯道:“如果我姑给我说成这样的亲事,那我就愿意。”

赵明圆自语道:“女大三抱金砖。真的吗?”

“古语不会错滴。”许南拍了拍赵明圆的肩膀,有些妒忌的道:“你小子比我个子还高,这几天又长高了!”

赵明圆像偷了鸡的狐狸般斜嘴笑道:“你家吃的好,我每天吃一顿饱饱的,当然长个子了。”

这几天,许南也在赵家吃了饭,花氏为了充脸面把家里的鸡蛋都拿出来炒了吃,还做了红枣发糕。许淼淼以前也做过红枣发糕,同样的食材味道就是比花氏做的可口好吃。

“明天我与我姑都不在家,你不用来。”

赵明圆激动的问道:“你们去县城?”

“对。小爷我终于能够走出村子去外头跑跑了。”

“好哥哥,你知道的,我在家都呆得要发臭了,你可一定要带上我。我自己掏午饭银钱。”

“你不是要发臭,你是已经发臭了。”许南嫌弃的伸手在鼻子跟前扇风,“你多久没洗头了?”

“我这就回去洗头,不但洗头还洗身子。你同意带我了?”

“我不带着你行吗。你一幅小媳妇受气的模样,我可受不了。你快回家给你爹娘说一声。我这边跟姑说。”许南这些天跟赵明圆在一起抄书也有了情谊。

许淼淼得知许南要带赵明圆进县城,嘱咐道:“那你就看着他,别让他跟我们走散了。”

次日一早,许家全体出动去县城。

赵明圆没有去成是被花氏给否了。花氏想象着县城外边的流民暴乱危险,死活不让去。

冬日晨光下,黄河变成一条一望无际的银色丝带,远处土黄色的大山绵延起伏透着一股苍凉。几只寻不到食物的小麻雀在光秃秃的树枝上站着,一动不动。

今天真是运气好,没有刮风。

一直足不出户的许淼淼终于看到了壮观的黄河冰河。

许南指着冰河,笑道:“早上太冷,没有人出来。等到正午太阳正当空,有点暖和劲,会有人出来凿开冰取水或是捕鱼。”

脑袋戴着老虎帽显得顽皮可爱的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