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女淼淼-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他写的字画得画,就算是小幅的,在大唐国已经卖到了一幅千两银钱,且有市无价。

若没有银钱了,他去写几幅字画就行了。

只因嫁的人太土豪了,徐淼淼都没有动力开大作坊赚银钱了。

“那好。”徐磊只能呵呵憨笑。

邓樱从娘家红着脸带着几分气出来,这事就算到此为止,近期都不想回娘家。

她回到婆家,听到大管家禀报赵氏病了的消息,连忙过去瞧看。

自从前年大房的一系离开长安去了南地,管家的事就落到了二房嫡长媳邓樱的头上。

邓樱从赵氏房里出来,问道:“从文呢?”

大管家恭敬的答道:“从文少爷一早就穿着朝服进宫了。”心道:从文少爷那一身紫色官袍可真是威严好看,国公府上下也就老国公爷、大老爷及从文少爷有。

邓樱疑惑道:“进宫干什么?”

赵氏幽怨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他进宫还能干什么,去给董飞燕请诰命了。”

邓樱又进了屋,柔声道:“奶,原来从文跟您禀报过了。”

赵氏气道:“禀报什么。我是猜的。”

海华坐在床边面色凝重。

赵氏靠坐在床上,“这个孩子,小时候就特别的有主意,几岁就敢离家出走,一走就是十几年。这回亲事也这么着了。你们说说,他怎么就娶这么个黑寡妇回来,还比他大七岁,还有个孩子?”

最重要的还是李静的遗孀。

哪怕李静死后没有进皇陵,还从王降至郡王。

可是李静毕竟是皇室的人,皇室的人会怎么看,李严会不会生气?

邓樱道:“奶,这人啊是无名氏老英雄让从文娶的。”

赵氏挥挥手,“你别帮从文说话。从文自己说的一眼就相中黑寡妇了,宁愿少活十年也想娶她。从文倒是如意了,我与你爷得被他气得少活十年。”

海华劝道:“算了算了。事已至此。娶就娶了。我都不生气了。你也不要生气。”

赵氏问道:“你爹呢?”

邓樱低头轻声道:“我爹,他,他向兵部递了假条休几天。”

赵氏便道:“你看,你爹肯定是气得去你娘坟前哭诉去了。”

“奶……”邓樱话音未落,外面传来大管家急促激动的声音,“宫里的圣旨到了。”

海华搀扶着赵氏下了床,去穿朝服。

海家人穿好了朝服及正装,全部都到大厅去。

宫里来的是已经升为从五品上的太监林小七,朗声宣读圣旨。

旨意的内容是给正一品女官董飞燕与从三品玉门侯海从文赐婚。

海家众人一脸疑惑,“正一品女官?”

林小七笑道:“对。海侯爷进宫跟陛下禀明奉师之命与董女官在金城完婚,为了堵悠悠之口,请陛下赐婚。陛下先下一旨,免了董女官的王妃封号,册封她为正一品女官,并赐免死金块一牌,再下一旨赐婚。”

邓樱激动的道:“龙恩浩荡,奶,董老王妃成了正一品女官了。”

海华高声道:“免死金牌。这是何等的荣耀!”

海族全族上下几百口人才只有一块。董飞燕得了一块,应该是传给李文琰。

赵氏神情愕然,很快就转忧为喜,“我们家多了一个正一品女官的媳妇。”

“恭喜国公爷、国公夫人。”

海华待林小七走之后,下令族人不得非议董飞燕,还要尊敬她。

海从文从皇宫讨了圣旨出来,就去长安书院找到了云义黎。

“你可够有本事的,把我干娘都给娶到手了!”

“我师父说这是天赐良缘。”

“淼淼让我叫你表哥,叫你家的那位做表嫂。”

“把表字去掉。”

“你找淼淼说去。别在这里跟我横。”

“你小子也够有本事的,我家青滇那么用心思都没有争过你,竟是让你把淼淼娶着了。”

“怎么,你不服?”

海从文高声道:“走,去练武场比划比划。”

“你这身紫袍刚穿一天,我给你撕坏了,是不是会被表嫂骂?”云义黎摸了摸海从文还有褶皱的官袍,真不理解董飞燕那么精致讲究的人,怎么看上海从文这么不修边幅的人。

海从文一脸幽怨,“她才不会骂你。你与琰儿在你嫂子的心里,都比我重要。”

“你才跟她生活几年,哦,是几天或许是几个时辰才对。”

海从文自信满满的道:“你放心,我以后会跟她生活年年月月日日时时,她的心里只有我,梦里也只有我。我们彼此相依相恋相敬相伴一生。”

“真没看出来你有这么肉麻的一面,麻得我鸡皮疙瘩都掉了一地。”云义黎给了海从文肩膀一拳头,笑问:“你来找我难道就是给我说这些,快说有没有表嫂写给我的信?”

“飞燕已至长安城外五十里处,你若要同意她参加你的大婚,她今个就进长安。”

云义黎嗔怪道:“你怎么不早说。我与淼淼的大婚自是一百个同意表嫂参加。我这就去迎她。”

海从文收起笑容,一本正经的道:“我会亲自去迎飞燕,你只需让淼淼陪着飞燕进我们府就行了。”

------题外话------

这个月的月票名次靠后了。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94 认亲得夸赞使者天价买天碗

海府。

海华把圣旨放在每用来祭祀的祖宗灵牌前,亲自在族谱里添了董飞燕的名字,又派人去把二儿子海浩林找回来。

赵氏派了大奴婢来禀报,说董飞燕与琰王已至长安城外,马上就要到海府见长辈。

海华去见了赵氏,没好气道:“从文这个臭小子,为了他媳妇,竟是跟家里人也玩起了兵法,现在竟是兵临城下。来就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挡。全家人还怕了他媳妇不成。”

赵氏又开始抱怨了,“一品的女官,还有一个皇室的王爷,我们全家人人都得向他们行礼。”全家人向人家下跪,这跟尚公主还有什么区别。

海华坐着发了会呆,渐渐目光清明,挥挥手,“罢了。总比那年英峰为青滇在陛下面前求得最开始的那门亲事强。”

当初这件事差点要了他的老命,两年过去了,这件事回想起来,仍是特别的气愤。

经历了这件事,别的事都不叫事了。

董飞燕是个有娃的寡妇,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又不是与海从文成亲之后才暴露出来。

这总比吕敏与海青滇被赐婚之后,被东宫查出不贞已怀了别的男子的孩子强多了。

赵氏怕海华再被气着,不再说抱怨的话了,安排府里大开中门迎接董飞燕母子进府。

众人在大厅左等右等,都过去快一个时辰了,人还没有来。

“琰王府不就在隔壁吗,他们都进了长安,不来咱们府,也不回琰王府,能去哪里?”

“说起来,咱们跟琰王爷还是邻居。现在就成了亲人。放在两年前,打死我都不敢想。”

海族的众人低声议论。

海从文的贴身奴仆兴冲冲的来禀报,“从文少爷说这些天一家三口夜宿陛下赐的侯府,不在咱们府里住。刚才先去了侯府把行李放下,去皇宫面圣谢恩,说出了宫立刻就过来。”

海华在书房里看兵书,听到这个消息,道:“琰王进长安,必须先去面圣。”

又过了一会儿,门奴满天脸笑容急冲冲来报,“东宫来人说是太子、太子妃马上要进府,还要在咱们府用晚饭。”

这下众人皆是十分惊喜。

徐丽荣在三个月前给李南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李紫英被李严册封为郡主。她已是有儿有女的人。

这还是她生下李紫英之后头一次回娘家看望。

海华、赵氏带着嫡庶儿孙全体出动去了府门外,刚到就看到了东宫的马车及御林军浩浩荡荡的过来了。

李南、徐丽荣、徐淼淼从第一辆马车下来之后,海从文、董飞燕、李文琰、云义黎就从第二辆马车下来了。

海府的人跪下黑压压的一大片,磕头行过礼之后就请着李南、徐丽荣一行人进府。

董飞燕穿着一袭宝蓝色的长裙,容貌倾国倾城,看上去如同十六、七岁的少女,艳压海族众女,把海族全族人的眼睛都看直了。

以前总是听说她有多么多么美,觉得都是传言,没想到真的这么美。

赵氏总算是有些理解孙子为什么能说出那样的话来。

这别说男人,就是身为老婆子的她都喜欢多看董飞燕几眼。

董飞燕跟在海从文的身后不说话,不过绝美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

徐淼淼亲热的挽着董飞燕的胳膊,跟她与海族众女说话。

“这是你嫂子邓樱。我刚才给你说过她的,心最宽了,性格直爽。”

董飞燕娇声叫道:“嫂子。”

邓樱扭头看了董飞燕好几眼,笑道:“弟妹叫的我的心都酥了。从文真是好福气,娶到你了。”

董飞燕目光真诚的道:“我是再嫁之身,年龄也大了,从文出身名门,又是少年大英雄,对我也好。我能嫁给他,才是我的福气。”

海族的人听到这番话,觉得董飞燕人比较实在。

海丽荣笑道:“千里姻缘一线牵。这是你们的缘份。”

“你与小南南也是如此。”徐淼淼看了一眼走在前面的云义黎,道:“我与义黎也是。”

海华跟李南说话,被后者说的朝中趣事逗的仰天哈哈大笑。

李南今年十六岁了,已经是两个儿女的爹,政事令他脸上早早的褪掉了所有的稚气,有的只是成熟。

曾经他看云义黎非常不顺眼,现在也姑父长姑父短的叫了。

今个徐淼淼与云义黎为了给董飞燕母子做面子的事来东宫相求,李南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还把海丽荣也叫上。

海族众人也都认得李文琰,不过没跟他说过什么话,看他生得一张娃娃脸,眼睛明亮,目光纯真,是个性子单纯的人。

海从文追着海浩林说话,“爹,我可把飞燕母子给带回来了。”

“知道了。看到了。”也被震到了。

“你还满意吗?”

“我要抱孙子!”

“上次在金城太匆忙,这回我一定要飞燕怀上,明年你就等着抱孙子。”

“孙子孙女都行。我都喜欢。”要是个孙女那得美成啥样,长安第一美人,这个级别低了,怎么着也得是大唐第一美人吧。

众人进了大厅之后,吕雅在众女眷当中不吭不哈的,但是也没有被徐淼淼忽略,特意向董飞燕介绍。

“这是我表弟青滇的媳妇吕雅。青滇还在外地剿匪,估计年底才回长安。”

“我在金城就见过雅儿。这次我与琰儿来长安,吕都督率金城官员送我们母子至金城十里外。”

吕雅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柔声道:“好嫂子,我们现在成了一家人了。”

大房的人除了海青滇夫妻,都去南地的边防。

海青滇这两年在大唐国各处剿匪,只有过年才回来,与吕雅聚少离多。

吕雅一个人在海府,二房、三房从未欺侮过她,其余的人也慢慢的接受她。

特别是暂时是当家主母的邓樱,回回好事都想着吕雅。

吕雅的日子在海府,除了不能常见到海青滇之外,其余的都比较顺心如意。

吕雅的爷爷吕学进这一系脱离了吕族去金城安家,但是吕雅一直在长安,知道吕族的事情。

相比较之下,吕族的十几位嫡女就她日子过得最好。

当年圣旨上赐婚的吕敏在白府只是个贵妾,肚子里的孩子去年年初生下来了,是个男婴,就是白星凡的长子,不过是个庶子,身份尴尬。

白星凡的元配嫡妻李玉今年才十三岁,还没有及笄,在皇宫里待嫁,长子位置就被贵妾所生的儿子占着了,气得不得了,时不时的派宫人去找白家找吕敏的麻烦。

吕雅的十几位嫡的庶的堂姐妹,个个都没有她嫁的人家好。

在几次聚会上,这些堂姐妹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带着几分妒忌,还教唆吕雅把大唐麻花铺、凯旋楼的占为已有,不要再给徐淼淼五成利润成红。

吕雅才不会中计,根本不听堂妹妹的话,以后与她们见面连话都不怎么说了。

用过晚饭之后,海从文与董飞燕由海华领着去拜祭祖宗牌位。

董飞燕磕了头出来,又主动给海华、赵氏、海浩林磕了头。

三位长辈拿出贵重的见面礼送给董飞燕,嘱咐她给海家开枝散叶多多生子嗣。

董飞燕将送给众人的礼物单子交给了邓樱。

这次初见一团和气。

董飞燕又婉转的说了与娘家董族关系绝裂,日后若是董族有事打着她的旗号求到海府,海府不用理会就是。

别人都是把与娘家不合的事捂着盖着,董飞燕却是坦诚相告。

这一件事上投了赵氏的脾气,觉得这个孙媳妇很通透。

东宫太子夫妻回宫,海从文一家三口回了侯府,云义黎、徐淼淼也离开了。

邓樱把董飞燕送的礼物单念给赵氏与海华听,嫡系的每个人都有礼物,包括远在南地边防的大房一系也有,且都不是寻常之物。

二位长辈面露笑容,等邓樱退下后,夸赞董飞燕待婆家人大方会做事。

原本觉得不是门好亲事,现在看来董飞燕生得模样很好,待人接物都不错,倒是也还行。

“你还气不气?”

赵氏感慨道:“不气了不气了。家和万事兴。从文与他媳妇只要把日子好好过下去,住在侯府就住吧。”

海华道:“从文有本事,自己挣回的爵位,陛下恩赐府邸,要是不住也不好。”

董飞燕送的礼物到了各院,众人皆是欢喜。

吕雅得了一对上品的白色的和田玉玉镯,当即就戴在了手上,晚上宁静也无事有些孤单,就去书房给远在金城的长辈写信。

云义黎与徐淼淼特意去了侯府一趟,认个门也瞧瞧里面什么样。

侯府自是没有琰王府大,也没有那么奢华,可住不下几百名王府亲兵队。

李文琰下令一半的王府亲兵队军士住到琰王府。

徐淼淼道:“表哥,嫂子为了迁就你,放着王府不住,到侯府住。”

海从文一脸幸福,咧嘴笑道:“飞燕总是这般善解人意。”

董飞燕娇笑道:“他也是迁就我才没有住在国公府。”

海从文柔声道:“那是我应该做的。”

董飞燕道:“我们等你们大婚之后就回金城,在这里住不了几天。” 下午就来过侯府,准备安排人在他们一家走之后,好好的改建一番,必须弄得精致赏心悦目。

“我们明个再过来。”徐淼淼朝董飞燕眨眨眼睛,意思是你懂的。

海从文倒是实在,特意跟云义黎嘱咐道:“我们好不容易能多睡会。你们可别来太早。”

云义黎哭笑不得。

海从文就拍了拍云义黎的肩膀,俯在他耳边低声道:“等你跟淼淼大婚之后,你就知道了春宵一刻值千金,恨不得三天三夜不出屋。”

云义黎俊脸通红,见徐淼淼也是被董飞燕说的羞的低下头来,想到马上就能与心上人洞房花烛夜,心里火热,莫明的亢奋。

徐淼淼从侯府离开之后,见天色已晚,就改在明天去长安书院看云曼婷母子。

这次云曼婷母子三人也跟着董飞燕回到长安,直接去了长安书院。

一别两年,徐淼淼对母子三人还有些想念。

云义黎柔声道:“淼淼,我这就出城。明个再来瞧看你。”

“明个我去长安书院找你。咱们再一起去侯府。”

“天气太热,你别出城。”

“我想看看曼婷母子。”

云义黎凤眸含情,红润的嘴唇微张,柔声道:“我带她们去看你。你就在府里等我。”

云义黎回到长安书院,已是亥时,平时这个时候在书房里苦读备考,今个在路上就董飞燕与海从文的婚事想了很多,一进书房,坐下又想了想,提笔写奏折,扬扬洒洒的写了一千多字。

这份奏折本该是在文比科考结束之后,上报李严,如今为了能给董飞燕减少一些流言蜚语带来的压力,提前上报。

次日一大早,他就带着奏折去东宫,在早朝之前交给了李南。

李南正在东宫的练武场晨练,见到云义黎有些惊喜,看完奏折,微笑道:“此事你给我说过几次,我也在父皇面前唠叨了几句,现在你形成奏折上报。甚好!”

云义黎恳求道:“不出所料,今个早朝就有官员弹劾表嫂。劳烦你这就把奏折拿去让陛下瞧看。”

“小事一桩。我这就去见父皇。”李南又特意道:“日后你对我姑也得这般上心才行。”

云义黎点点头道:“那是。”

海从文与董飞燕还在享受新婚燕尔的幸福时光,早朝就有几十位官员上奏折,海家已经驻守了南地的边防,海从文去驻守北地,海家手握南北地的军权,万一有不臣之心,就能一举颠覆朝廷,阻止李严派海从文驻守北地。

另有十几位迂腐的老官员,各自上了奏折,说董飞燕不守妇道,没有给李静满三年就改嫁,还说董飞燕给皇室的脸上抹了黑。

云义黎以云族族长的身份上的奏折,内容就如何迅速增加大唐国的人口献策,其中就有一条是鼓励寡妇再嫁。

大唐国与匈奴国之战大胜,然有四万多的军士英勇牺牲,这些人大都有妻有儿。

他们长眠地下,妻子成了寡妇,带着幼小的儿女,没有依靠,生活下去非常艰难。

如果几万名寡妇能够带着儿女改嫁,就有了依靠,都能够存活下来,且还能给第二任丈夫生育子嗣,为大唐国增加人口。

李严将以上三件事的的奏折放在一起让文武百官热议半个时辰,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亲自封的玉门侯海从文,自是信任他。他是无名氏老英雄的弟子,令匈奴国闻风丧胆的少年军神,朕在位的一天,就让他给朕守护北地边防一天。”

“董飞燕与海从文的婚姻是朕赐的,也是李静的师父无名氏老英雄一手操办。朕不想在此事上面听到任何非议,违者重罚!”

“云义黎上的奏折奇思广义,里面的提到的十一条增加人口的方法,由官报传至各地,先从长安县及陕西道的临潼试点执行,看效果如何。云爱卿替朕分担国事,赏匈奴国千里马两匹。”

如今的李严已登基近四年,手底下有一群能臣干将可用,想要做什么大事不再像以前那样费尽周折才能达到目的,在民间也积累到一定的威望名声。

各大家族对李严的牵制也越来越弱,反之权力集中在了李严的手里。

退朝之后,李严在御书房召见礼部尚书刘尔属商议三年一届的文比科考,李南陪听。

李严待刘尔属走之后,缓缓道:“上界的状元是白族的白星凡,这界的状元不知花落谁家?”

李南云淡风轻的道:“自是花落云族。”

“科考与写奏折是两回事。不知我的义黎在新婚之后,参加科考能不能静下心来考进一甲?”

李南自信的道:“姑父曾在梨花观隐居近十年,能够做到足不出观,心自是极静。”

“各大家族都想将文状元收入囊中,我现在能叫出名有失望夺魁的学子就不下于十位。”

李南挑眉道:“到时就看姑父与您说的十人在科考现场做文章谁发挥的最好。”

这时外面有太监高声禀报道:“陛下,高丽国的使者有急事求见。”

李严与李南相视对望,均是露出表情一样的坏笑。

原来今年开春,高丽国国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出使大唐国。

国书里对李严歌功颂德,而后又诉苦高丽国有多么多么的穷,请李严送给高丽国一个极品御赐天碗,两国友谊天长地久。

李严登基的第一年,曾给各国国王写去国书,表达友好,盛情邀请各国派使者来长安。

没有一个国家的国王回信祝贺李严。

自从前年大唐国制造出手艺比罗马帝国精湛百倍的御赐天碗,土蕃、波斯、罗马帝国等国的皇帝得知此事之后,从去年开始派使者带着国书来跟李严表达友好,然后用想用一定的黄金、宝石、美女换走御赐天碗。

目前为止,已有十七个国家想要从大唐国得到御赐天碗。

不过,像高丽国国王这样脸皮比长安城墙拐角还厚,不想花一个银钱,还是头一个。

于是,李严就把高丽国的使者晾了好久都不传召。

高丽国的使者通过长安的高丽国巨商,一路找官员,上个月竟是疏通到了东宫李南那里。

李南给高丽国使者出了一个天价,丢下四个字爱买不买。

高丽国使者没有被天价吓倒,三番五次的往皇宫跑,要跟李严说此事,把价钱降下去。

今个高丽国使者又来了,李严照旧以国事繁多为由不见。

谁知,太监去而又返,很是激动的禀报道:“陛下,高丽国的使者说,太子提的金票数额都准备好了,想见您当面商议要事。”

李南瞪眼惊诧道:“小小的高丽国竟然这么有银钱?”

李严也是有些激动的高声道:“朕正好处理完国事,那就召见高丽国使者。”

很快,高丽国的使者与大唐国的翻译官一起来了,行礼之后,开门见山说明来由。

原来大唐国大败匈奴国,在天下各国当中的声威大大提高。

高丽国的国王希望大唐国皇帝李严写一封国书,承认他的国王王位正统。

这就跟多年前庶人李动向罗马帝国皇帝请求写国书证明帝位正统一样。

李南上下打量身材瘦干却穿着非常肥大的高丽官袍的老头使者,问道:“你准备的金票呢?”

高丽国使者听完翻译官说的话从怀里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