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女淼淼-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莫清迎着云义黎探究的目光,“我去年就成年了,不想再读死书。我想寻个差事做做。”

去年他在宫皂作坊呆了一些日子,一直不能适应,也不愿意学制作宫皂的手艺。天生就不是做手工活的料。

“你是想在武堂帮我的忙?”

“武堂的人心思单纯,我很喜欢这里。”

“你的性子比较内向,在长安书院、武堂读书时算术学得好,算盘也打得好。我曾经与你大嫂商量过,准备明年开春了让你学着管帐,你现在就提出来不读书了,那就提前学管帐。不知你愿不愿意?”

“愿意。”

“那你去找赵明正,让他教你管帐。三个月之后,你要是能通过你大嫂的考核,就到武堂来管帐。”

“多谢大哥。”云莫清这就去找赵明正。

云义黎回到府里见到徐淼淼,就把此事说了,夸赞道:“爱妻,上次是立飞,这次是莫清,两个弟弟都通过你找到了合适的差事,你要我如何感谢你?”

“后花园的荷花开了几朵,你就给我画一幅荷花,再把我前些天给你念的残诗写上去。”徐淼淼是为了送给老爹。

长安进入炎热的夏季。远在千里之外的金城却是一片清凉。

黎明,金城琰王府传出婴儿嘹亮的啼哭,董飞燕为海从文生了一个大胖儿子,七斤三两,康健可爱,母子平安。

喜讯传到长安,李严下旨封小婴儿为从七品下的翊麾副尉,给董飞燕赐下珠宝及补药。

云府、海府皆是欢喜。

徐淼淼拿着董飞燕写的信,笑着跟云义黎道:“表嫂给小宝宝起名海轩,还想与我们结为亲家。”

海青滇的妻子吕雅怀了身孕,也是要跟徐淼淼夫妻结为亲家,还要挟云义黎,若是不同意,等儿子一出生就丢到云府来。

卢亮的妻子金素怀了身孕,特意让亲信从河北道带来亲笔信,一定要与徐淼淼夫妻结为亲家。

再加上董飞燕夫妻,这就是三家了。

云义黎凤眸射放柔情,“爱妻,他们都认为你怀得头一胎是女儿。”

徐淼淼倒是一本正经的道:“义黎,儿女的亲事还是不要太早定,得听听儿女的意见。”

云义黎目光宠溺,伸手刮了徐淼淼的鼻梁一下,俯身耳贴在她的非常鼓的肚皮上,“你娘要听听你们的意见。你们跟爹说说,有没有意见?”

“他们听不懂。哎哟,他们一人踢了我一脚,好痛。”徐淼淼痛得轻轻推开云义黎,一屁股坐在床上,嗔怪道:“他们还没出生就这么顽皮,生下来可有的闹,到时你可得对他们严厉些。”

“那是。严父慈母。我一定会当个严父。”云义黎蹙眉给徐淼淼揉肚子,对着肚子柔声道:“好娃娃,你娘一下子怀了你们两个,比别人的娘都累,你们可别欺负你娘。”

徐淼淼又被肚子里的娃娃踢了两脚,叫道:“他们听不懂,你还说。你一说话,他们就兴奋就踢我。”

云义黎嘴唇紧抿,看着徐淼淼费劲的双手捧着肚子侧身躺下,想到她还要熬两个月才到生产期,实是不容易,俯身吻在她的额头上。

徐淼淼的肚子一天天的变大,云族、徐族封田里的西红柿果实也由青色变成红色,终于可以丰收。

李严与李南先后巡查西红柿地,品尝了西红柿做的菜肴,也生吃了西红柿,大大称赞。

由于西红柿不能存放,这次就没有设展馆。不过许多人自发的跑到沣河镇一睹它的模样。

江昆与几位农官准备明年在南北地各大城府试种,若是成功,后年就向各个县镇推广,让大唐国的百姓人人都能吃上西红柿。

李严下旨褒奖了徐、云两族。这次给邓老八升了一级官职。云义黎的三个族弟竟是也被封了官职,虽然都是不入流的正八品上给事郎,那也是有了官职,且再往上升一级就是从七品下。

三个族弟对徐淼淼无比感激。

门奴禀报:“郡主,长安县令胡全求见。”

胡全带来了全县各村里正的请愿书,双手呈上,“郡主,下官恳请您赐下西红柿种子,明年长安县全县的地种上西红柿。”

“先不说这个。抑制火炕的那些人可统计在册了?”

去年徐淼淼好心好意的派邓村的人去长安县以成本价给县里的百姓安装火炕,结果被一些百姓说成她以权谋利,为了银钱不择手段,还编成了顺口溜在县城镇上的茶馆里说。

长安县离长安非常近,有什么不利于徐淼淼的消息,有的是人告诉她。

“统计在册了。一共是一百四十五人。”

“以后任何好事都没有他们的份!”

“那是。这些人如此诋毁您的名声,本该下大狱,您大人大量饶了他们。”

“县里百姓所需的西红柿种子我已经准备好,不过,我有个条件,种出来的西红柿除去自家吃的只能卖给我。为期一年。后年我就不收购了。百姓想卖给谁就卖谁。”到了后年,大唐国的百姓都能种西红柿,那就不值钱了。

“是。下官回县里就会安排妥当。”

“口说无凭,得签协议按手印。”

“是。”

“你去找林大取协议。林大会告诉你怎么做不会出纰漏。”

“郡主,下官有一事想问。”

“你说。”

胡全问道:“据下官所知,西红柿不易存放,明年全县的菜田都种上西红柿,丰收时会有许多许多斤,到时卖不掉坏了可如何是好?”

“你能提醒我,很好。”徐淼淼面色温和,“你放心,我曾在小梨村住过十几年,是个爱惜农作物的人,不会让西红柿腐烂。”

她要用西红柿做成西红柿酱,然后到了冬天卖到没有青菜可以吃的北方,包括长安这一带。

西红柿酱炒鸡蛋、炒豆腐、拌面条、拌米饭,都是美味。

她相信明年秋冬的西红酱能大赚特赚。

胡全退下去见了林大,拿到了契约,不是刻意的瞧看了林大居住的院子。

院子里外及房间里的一切都十分奢华。这还是管家林大居所。可见云族极为富有。

徐淼淼这么富有,为何还要费心思做西红柿生意?

胡全在回长安县的路上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一不留神在三岔路口走错了,没有回到县城,而是来到了沣河镇。

赵德左手提着一条尺长的鲤鱼、右手提着一只肥鸡,高声道:“胡大人!”

“你家就在这里?”

“是。”赵德得知胡全没有公事,热情似火的请他去家里用晚饭,“封田里的西红柿都摘光了。我可以好好歇几天。”

花氏下厨把鱼、鸡都做了,弄了一桌子丰盛的菜,还买了酒。

胡全酒后就问赵德,“郡主已经那么有银钱,为何还要带着全县的百姓做买卖?”

“郡主是为了全县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原先郡主在我们村时也是这样。”赵德也有几分醉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是郡主说过的话。”

胡全从沣河镇回到县城,在书房写了一首诗夸赞徐淼淼爱民如子,等早上醒来看到这首诗,觉得做得不好配不上徐淼淼,要是传到徐淼淼的夫君大才子云义黎的耳里,说不定还会生气。

他就把宣纸揉成一团往外一丢,正好被路过的师爷捡到了。

师爷把这首诗抄了几份,交给了县城的学堂的几位先生,也不说是谁做的,也不说写的是谁。

学堂的先生都是举人出身,一下子就看出诗是赞美徐淼淼。

胡全做的这首诗就慢慢的从长安县向各地传开,等传到当事人耳朵里时,已到了秋天。

徐淼淼为长安县的百姓谋划,是不求回报,在听到这首诗之后,心里有些感动。

云义黎把这首诗改了两个字,诗的意境又上了一层楼,而后把诗题在为徐淼淼怀孕时画的人物画上。

夫妻俩把这幅画挂在了书房。

九月的一天中午,徐淼淼发作,已经在此等候三天的女医在她的指导下,帮她生产。

由于徐淼淼在怀孕时每天都散步适量的运动,生产所费的时间非常少,只用了两个时辰就顺利生下双胞胎儿子。

云义黎喜得两个麟儿,自是特别欢喜,给提前十几秒钟出生的长子起名云安,二儿子起名云康。

两个儿子的名字合起来就是安康,竟为平安康乐。

徐府、云府的人均是喜气洋洋。

宫里的赏赐下来了,两个小宝宝被封为正六品上朝义郎,各赐御林军护卫四人。真是荣耀之极。

云义黎到了长安武堂,人人见到他都恭贺几句。海青滇等人则是羡慕不已。

海青滇自豪的道:“我姐姐给你一下子生了两个大胖小子。我姐姐可真是厉害!”

云义黎得意洋洋的道:“我母亲与大姨就是双胞胎。这是我血统里带的双胞胎。你姐姐那边可没有人生过双胞胎。”

“明明是我姐姐的功劳,不许你抢去!”海青滇想到自家老婆怀的是个小子,看来这次是跟云义黎结不成亲家了,那就下次,一定要生个小闺女。

心里有些的遗憾不止海青滇,远在金城的海从文也是如此。

董飞燕看到长安来信,喜极而泣,“弟弟、弟妹得了两个儿子,这是今年最大的喜事。”

海从文嘀咕道:“怎么不是龙凤胎呢?”

“说不定下次就是龙凤胎了。”董飞燕兴冲冲的去书房写回信,鼓励云义黎夫妻再接再厉,明年再生一对宝宝,最好是龙凤胎,这样自家刚出生的小儿子海轩就可以娶到漂亮可爱的媳妇了。

腊月,白雪飘飘,河北道的一座城府的元帅府里传出婴儿的啼哭。

金素生下一个五斤三两的千金。已经不是初为人父的卢亮看到了软软的小女儿,仍是十分的欢喜,起名卢燕怡。

云义黎、徐淼淼收到了卢亮夫妻写来的两封信,内容都差不多,目的就是要把卢燕怡许配给他们的儿子。

徐淼淼面色自豪,道:“先缓缓,等儿子大了再说。”

云义黎又把信看了一遍,苦笑不得的道:“我看卢大哥这语气,咱们要是不应下,他就把女儿直接送到咱们府。”

徐淼淼摆摆手笑道:“你听他说的。金素好不容易得了一个女儿,岂能不带在身边养着。”

转眼过了两年,冬来春至,大地回春,温柔的春风给长安披上了一层绿色。

徐磊一家子在年后就去了陇地金城,海从文一家回到了阔别三年的长安。

董飞燕已经是三个儿子的母亲。她给海从文连着生了两个儿子。不但是海从文,海家上下都特别高兴。

云义黎与海青滇至长安城外三十里接的海从文一家。

海青滇羡慕道:“从文哥,你们走时是三口子,回来是五口子,可真是厉害!”

海从文忙道:“我们再厉害也没有义黎夫妻厉害。我们离开长安时,他们是两口子,如今他们是六口子。”

海青滇瞟了一眼意气风发极为英俊还带着成熟魅力的云义黎,语气幽怨的道:“人比人可真是气死人。我家那位到现在只生了一个。”

徐淼淼在几个月前又给云义黎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云族的第二代男丁已经增至六人。

整个长安城好多男子羡慕云义黎。

长安武堂的众位武先生已经不想跟云义黎在生子嗣上面交谈了。

人家的媳妇怀一个都难,何况生下来,云义黎的老婆怀娃容易,一生还生两。三年生了两胎,一共四个娃,还都是男丁。

简直不能愉快的共事了。

云义黎嘲讽道:“明明是你不行,非得把责任推到弟妹身上。”

海从文见堂弟气得吹胡子瞪眼,就哈哈大笑。在海族从来只有堂弟气别人的,没有堂弟被别人气的。云义黎就是堂弟的克星。

董飞燕带着三个儿子跟着海从文先入宫面圣谢恩,而后去海族给长辈磕头。

海华的身子骨竟是比三年前好了,瞧着面色红润,说话底气十足,丝毫不像曾经没有气息开过胸膛的人。

赵氏除去头发变得全白了,容貌没有变化。

两位老人抱着非常漂亮出众的重孙,笑声不断,对董飞燕也是更加的满意。

董飞燕出了海族回到侯府,当晚就见到了云义黎夫妻的四个小宝宝。

刚出生几个月的老三云兴、老四云盛都生着雪白肌肤,一双乌亮的大眼睛,特别的惹人疼爱。

董飞燕小心翼翼的轻吻两个小宝宝,又满眼宠溺的望着已经两岁多非常俊俏可爱的老大云安、老二云康,无比激动的道:“老天开眼,让云族有后,人丁兴旺。”

徐淼淼给董飞燕递上丝帕擦泪。

董飞燕紧紧握着徐淼淼的手,跟云义黎嘱咐道:“你一定要好好待淼淼。”

云义黎微笑道:“是。”早就成了长安城出名的妻奴,对此他竟是深以为豪。

云曼婷母子回到云府居住。

云曼婷已经把琴技学成。

云昭今年十二岁,云恪今年九岁,都长成文武双全、身怀高超琴技非常英俊的小少年。

做为云族第二代的老大、老二,云昭在去年的乡试考中了秀才,已经有了功名。再过两年,云昭参加府试,云恪也要参加科考。

人口增加是家族兴旺的一个标志。

云族的第二代已经有了六人。小青已经怀上云立飞的孩子,再过几个月,云族第二代的第七人就要降临人世。

云莫清、云子晨都已经娶了妻子。

云莫清的妻子是司农大人江昆的嫡孙女江采玲。

江采玲小时候出水痘,脸上留有几个麻点,性格有些自卑,江府也是怕她嫁到不好的人家被欺负。

江昆的夫人在聚会上见徐淼淼对弟妹小青很好,就动了心思,打听到云莫清在长安武堂当管事,为人正直,身边也没有通房妾室,就起了跟云族结亲家的心思。

江采玲被江昆夫妻带到郡公府,然后安排她与云莫清见了一面。

云莫清听说江采玲脸上生麻子,以为满脸都是,见到本人才知道就下巴有几点,不仔细看以为是青春疙瘩豆。

他缺了一只耳朵,岂会嫌弃江采玲。

两人都同意这门亲事。云、江两族就结了亲。

云子晨娶的妻子是一位御林军正七品上军官的嫡女柳红霞。

柳军官的夫人在几年前去世,续弦之后对继子女都不太好。

柳军官十分开明,不怕外人说闲话,直接把家给分了。

元配生的嫡长子、嫡二子带着嫡女柳红霞独立门户生活。

嫡长子柳大也在御林军,因为年青,官职只是从八品上。

嫡二子柳二在长安远郊开了酒馆、客栈,生意不错。

柳大的年龄比云子晨大不了几岁,在值守宫皂作坊时跟云子晨做了朋友,有时烦闷说说家事。

云子晨对于柳家的情况十分清楚,后来去柳大家里做客见到了温柔懂事勤快的柳红霞,心生好感。

柳红霞早就从柳大的嘴里听说过云子晨的名字,见到本人,觉得是个儒雅随和非常俊美的贵少年。

云族的门槛高,云子晨虽是独眼,但是柳红霞是高嫁。柳大、柳二为了让妹妹嫁的风光以后在婆家能够不被嘲笑,倾尽所有。

云义黎夫妻得知后,对柳大兄弟高看几分。

柳红霞嫁过来之后,云义黎通过兵部把柳大的官职升至从七品上调到长安驻军,徐淼淼给柳二出了几个经商的点子,让他赚了银钱还结交了几位巨商。

云族在府里摆了家宴给海从文一家人接风。

十五岁的李文琰容貌生得十分英俊,长年习武体魄强健,目光坚定。

他现在是个闲散王爷,没有封地、军队,只有俸禄及王府,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发展,比不得长安的各府的家族继承人。

他特意给徐淼淼敬了几次酒,用意不言而喻。

徐淼淼的侄女徐佳今年十二岁,上门求娶的贵族少年无数。徐清林一律以徐文的亲事未定为由,回复暂不考虑给徐佳定亲事。

李文琰回到长安,徐佳跟着徐磊夫妻去了金城。二人只在金城见过几面。

李文琰怕这门亲事成不了,就希望徐淼淼能帮他说说话。

徐淼淼在小一辈当中对李文琰一直很喜爱,直言道:“你与佳佳自小就认识。我娘家与你家彼此了解。我这里是同意你与佳佳的亲事,不过还要问问佳佳本人,毕竟成亲之后是佳佳跟你过一辈子。”

董飞燕微笑道:“琰儿,你自已努力追求佳佳,我们都支持你。不过,最后还得看老天。”

徐淼淼与董飞燕几年前就约好去南地扬州游玩,如今两家都有了小娃娃,不易远行。

几个月之后,徐文来信准备在永靖县建一座石桥,需要人手。李文琰对建桥很感兴趣,就跟着洋芋蛋、赵五风、赵六风一起回了金城。

时光飞逝,转眼过了两年。

初春,徐淼淼带着四个儿子,董飞燕带着两个小儿子,结伴下江南游玩。

这一日,刚到扬州,还没住进云族在此处购置的别院,东宫及海族十万火急的信送至。

------题外话------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208 父子丢命夫妻赴战地前线

南地边防的滇地(云南)都督赵相亮勾结边防的七个部造反。一夜之间,就占领了两座城府。赵相亮登基称帝建赵国。

海义亮与妻子贺氏守城战死。

海瑞晨与妻子洪氏带着海族的妇孺退城,逃到石城。如今石城被赵**队团团包围。

海英峰率十万海家军前去营救,中途被下属军官毒杀。

海英峰的庶子海定南为了活命率海家军降了赵相亮,被封为海王。

滇地通往各地的道路被赵相亮全部封锁。

白星凡在两位贴身大奴婢的舍命掩护下,逃出滇地赶到长安报信。

李严任命海浩林为平乱大元帅,云义黎为军师,赐尚方宝剑,海青滇为先锋将军,率军二十万大军火速赶至滇地平乱。

徐淼淼看完信,失声痛哭道:“二姥姥已经去了。二姥爷昏迷不醒。我这就骑马回长安。”

董飞燕语气十分悲怆,抹泪道:“安儿四个就交给我。我一定把他们平安带回长安。”

长安,海府。哀嚎声此起彼伏。

海英峰、海义亮夫妻的死无尸首,棺材里面放的是他们生前穿过的衣服。

赵氏一夜之间痛失嫡长子、嫡长孙,当场口喷鲜血气死了。

前来吊唁的各府人无不同情,纷纷安慰海族的人一定要挺过难关。

东宫。

海丽荣天天以泪洗面,李南就让四个儿女去安慰她。

海丽荣在这几年又给李南生了两个儿子李泽泓、李厚仁。李南仍是只有她一个女人。她成为古往今来最受宠的太子妃,没有之一。

或许是老天看不得她一直这么幸福,这次她的娘家出了大事。

李南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丽荣,姑姑已在返回的途中。”

“我爷爷不知道能不能挺到姑姑回来。”

“能。”这次的叛乱发生的太快,事先朝廷一无所知。李南决定在讯息方面大大加派人手。绝对不能让类似的事再次发生。

宣政殿,灯火通明。

御书房,李严与兵部众位官员商议之后,独自一人坐在太师椅上闭目沉思。

前世滇地没有人叛乱,赵相亮没有半点的反叛迹象。今世赵相亮怎么就反了?

罢了,不去纠结已经发生的事。

想想这场内战何时结束,以后派谁去滇地当都督,派哪位大将驻守边防?

半夜,徐淼淼风尘仆仆赶回长安,直接赶去国公府。

邓樱面容十分憔悴,哭道:“淼淼,我爷爷不行了。”

“我曾经给二姥爷做过手术,他的身子骨经不得这么悲痛的事。可是他能坚持到现在,我觉得还是有一丝希望。”徐淼淼立刻抢救奄奄一息的海华。

四个时辰过去,海华病情得到控制,终于醒过来,看到满脸疲惫的徐淼淼,弱声道:“淼淼,我在等滇地的军报。我要听到赵相亮被诛杀的消息。不然,我死不瞑目。”

徐淼淼泣道:“二姥爷,您会长命百岁。”

海家三房的当家人海乐康进来探望,闭口不谈赵氏已经病逝的事。

海华双目含泪,“我在昏迷时听到你们谈论你娘已经去了。我要活着听到叛乱被平的消息才能咽气。”

海乐康呜呜哭道:“爹,您看看您的重孙子,他们需要您好好教导。”

海华已经有了十四重孙子,在长安有十个,滇地有四个。如今在滇地的那四个重孙子都在石城,生死未卜。

“我此生最大的遗憾是不能亲自灭掉滇地边防的部落。”海华语气充满了落寞。

当年海华任国公爷去了南地边防之后,经过两次部落的投降又造反,就起了灭掉所有部落的心思,可是老天不开眼,让庶人李动登基,李动不同意海华的战略,让他安抚部落。

等到李严登基已过了三十几年,海华老了,李严初登龙椅需要稳固江山,边防不能乱更是不能打战。

这一拖,海华都七十岁了,就回到了长安。

前几年海华派嫡长子海英峰、嫡长孙海义亮去驻守南地,曾经说过,只要有部落造反,就以此为借口把所有的部落全部灭掉,永绝后患。

那些部落十分的狡猾,直到前些天才造反,且结了盟还相助赵相亮叛乱。

海乐康想到多次出尔反尔的部落,目射凶光,握紧拳头,“爹,我给二哥写信,把您的话转述给他。”

“我要亲自写信,还要写奏折报给陛下。”海族人的血不能白流,就拿滇地边防部落几万人的人头来祭奠吧。

白步海听闻徐淼淼回到长安,立刻亲自赶到海府,“求郡主去瞧瞧我的孙儿星凡。”

徐淼淼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