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女淼淼-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英峰回到刘氏那里,就把海青滇叫道:“你奶让你跟我一起出趟远门,你这就把行囊收拾出来,明个等我一声令下,便与我一起离开长安。”

“奶亲口说的?”海青滇反问一句,也不细问,就气呼呼急匆匆去找赵氏。

海英峰指着海青滇的背影跟刘氏抱怨道:“毛毛躁躁,没有半点像我像你,我怎么就生出这个小东西来。”

刘氏笑道:“五观像你,肤色像他奶,明明是我生的,可没有一点像我。”

海英峰便道:“眼睛像你,不说话都勾人。”

刘氏窘道:“一把年纪了,还说这话,臊不臊?”

海英峰跟刘氏亲密了一会儿,只字不提海晨玉的事。

次日一早,皇宫早朝,李严不与大臣商议,连下两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明年开春大唐国举行武考。

大唐国自开国以来,只有在边防受到侵略,国家极需大量武官时,才进行武考,几百年来也只举行过五次。

如今国内内乱结束,边防太平,李严却是要举行第六次武考,这对习武之人来说是个极好的消息,对边防外国是一种震慑。

李严举办武考不是一时冲动,圣旨上说的很详细。

春季武考、秋季文武,时间错开。

武考没有乡试,秀才由各县直接推荐参加城府的府试。

府试上榜的武举人到长安参加会试、殿试。

武考殿试一甲同样取前十人,前三名由低至高分别探花、榜眼、状元。朝廷将会给所有的武进士授予武官官职。

朝堂之上,武官个个欢喜,这下家族的儿孙可以参加武考光明正大的有功名,而不是走关系塞进军队了。

文官虽有怨言,然家族的子弟也有习武的,这次是个机会,说不定就考取了功名,也是一条出路。

☆、108 小秀才意娶淼淼

第二道旨意便是在北地金城设大唐国会试分考场,文官主考官吕文杰,海英峰替天子巡考,赐上方宝剑。

文武百官的注意力被开武考吸引过去了。北地金城设分考场的事少了关注,少了阻力,就这样执行。

当日下午,海英峰、吕文杰便带着千名御林军浩浩荡荡从长安启程前往金城。

文考、武考的消息传遍天下。北地的学子、武人被好消息振奋的的无比激动,感恩朝廷。

雨后的下午,彩霞遥挂天际,赵明正面带笑容回到了梨村。

他把文考在金城设会试场地,金城各县于七月十八日开乡试的事告诉了家人。

花氏喜道:“太好了。我们的明圆终于可以考加乡试。”

赵德在梨花观里做活不在家。

花氏迫不及待的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几个交好的族妇,自是得到一声声羡慕的恭喜。

赵明正特意去了许家,先说了文考乡试见许南表情复杂,好像不太高兴,便道:“县衙门张贴告示,朝廷于明年春天开武考,本县县令将设武考场,考场前二十者成为武秀才并推荐去金城参加武府试。”

许清林激动的道:“陛下竟是开了武考,好好好。”

许南问道:“武考需要人推荐吗?”他没在镇里的学堂读书,没有秀才先生推荐,连参加文考乡试的资格都没有。

赵明正摇摇头道:“不需要,人人都可以参加乡试武考。”

许南大喜,“爷、姑,我明年一定要考中县里的武秀才,去金城参加武府试!”

赵明正接着道:“爷爷,陛下今年还在金城设了北地文科考会试的分考场。县城里的举人不用远赴长安考试,都大赞陛下英明。”

“文科考分考场,这是本朝首次设立。”许清林目光震惊,又问道:“你可知谁是主考官?”

赵明正为了弟弟科考的事,亲自去县衙门看的告示,自是一清二楚,答道:“衙门的告示上说是太子太傅吕文杰大人是主考官,辅国大将军海英峰大人替天子巡考。”

“原来陛下派的是吕族、海族的人。”许清林眼睛一下子精亮。

许淼淼听许清林的口气,应该认识吕族、海族的人,更加好奇当年的许族。

赵明正点点头道:“对。”

许清林有些亢奋的道:“吕文杰并不是吕族嫡长子,他有状元之才,比嫡亲的大哥才华高,那年殿试年仅十五岁,先先帝见他年少,怕他当了状元狂傲,就点了他当榜眼。”

十五岁的状元的榜眼,那也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人才。

许淼淼前世古代的甘罗十二岁当了宰相,今生大唐朝吕文杰十五岁当了榜眼。两位都是杰出的少年俊才。

“海英峰文武双全,是不可多得的将才,虽然比不上李静,然在本朝的武将当中也是翘楚。他们能辅佐陛下,是陛下之福,也是我朝百姓之福。”

赵明正目光尊敬,“爷爷,县里的官员、举人老爷在酒楼包间里议论可没有你知道的多。你见识真广。”

许淼淼待赵明正走了之后,特意单独问许清林道:“爹,你同意小南南去参加武考?”她深深知道许南没能参加文考乡试非常难过失落。

许清林低声道:“我现在若是不同意,南儿必会失望之极,只怕会厌恶练武。我暂且答应南儿,到了明年开春再说。”

许淼淼想不通老爹到底是怎么想的,问道:“您连武考都不让小南南参加?”

“再说。”许清林轻声道:“我不是也没有参加文考吗。时候不到,这事急不得。”

许淼淼好奇的问道:“您认识吕、海两位大人?”

许清林不再像之前听到新皇登基时那般激动,淡淡道:“我曾经见过他们,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他们不会记得我。”

“您要去金城见他们吗?”

“他们若记得我,会来找我。我不去找他们。”许清林停顿一下,再次嘱咐道:“这些事不要对任何人说。”

许淼淼出了书房,许清林不知望着何处发了会呆,而后仍是去抄《地理志》。

赵明圆下了学堂回到家里就跟家人大声道:“县里开乡试,学堂的先生已经同意当我的推荐人,我要参加乡试。”

学堂秀才共有二十三个弟子,只有两个推荐名额,就给了两个功课最好的,赵明圆就是其中之一。

花氏喜滋滋道:“我的儿,你哥今个看到了乡试的告示,就立刻赶回家来告诉你,谁知你在学堂已经知晓了,还被先生推荐参加乡试考试。”

赵明正、柳二均是向赵明圆道喜。

“我才读了几年书,现在离恭喜我还早呢。我得去找许爷爷,他懂得比我的先生多,我想要考中秀才,这些天就得靠许爷爷教我。”赵明圆倒是有自知自明。

许南正在家里的羊圈与马圈之间练武,赵明圆就跑来了。

“南哥,我考文秀才,你考武秀才。咱们两个都给家里、村里考个功名回来。”

“一言为定!”许南一脸的自信,与赵明圆击掌。他现在已经能打过许磊了,再苦练半年,肯定很厉害,至少在县里能进前二十名。

赵明圆感慨道:“我们年少就遇到这般好的机会,真是要感恩新皇。”

许南点点头道:“嗯。我觉得这个新皇重武,也很感恩他。”

“我去找爷爷。你继续练武。”赵明圆挥挥手就走开了。

晚饭许家吃排骨炖豆角、炸黄河河虾、鸡蛋炒黄瓜、野蘑炒油菜、冬瓜虾仁汤,主食是发面饼、大米饭。

许家留赵明圆用饭,后者说哥哥好不容易回来要回家与哥哥团聚,就不在这里吃了。

许淼淼便跟家人道:“明圆书读的好,地里的活也干的好,进退有度,真是个好的。”

许南忙问道:“你大侄子我就不好了?”

许淼淼便道:“你现在只能说不错,要是能把地种的跟明圆一样好,就很好了。”

许南不放过任何自夸的机会,“我不会种地,但是我会做饭、骑马、武功,还会打猎、谈生意。”

许淼淼见许南像只张扬的小孔雀,笑道:“对。你还会吃饭,且吃得不少。”

许文、许佳嘻嘻笑。

许南就把挨的近的许佳打横一抱,而后一次次的抛上了天空,大声道:“谁三天两头的带你们爬山打猎?你们竟敢笑话大哥我!”

许佳大叫道:“乔爷爷带我们去打的猎。”

许文跑到邓红身后躲起来,“是啊。乔爷爷带我们打猎,那些猎物是他打的。”

许南气道:“三天前的野兔、十天前的野鸡,不是我打的?野兔、野鸡肉你们吃的那么欢,现在就翻脸不认人了!”

许磊去抢许佳。

许南灵活的抱着许佳闪到一旁。自从武力上压倒许磊之后,自信心就暴涨,不过被那次半夜要去帮骑兵队追杀恶人时,被许淼淼狠狠的打击了。

“小南南打猎水平渐长,马上冬天了,你姑姑我就等着穿你打的虎皮披风了。”

“还有你爷、叔、婶、弟弟、妹妹可就都等着了。”

邓红与许淼淼一唱一和,配合默契。

许南急道:“几座大山里头连只狐狸都没有,哪来的老虎。”

非常忙碌的秋收过后,下了一场细雨,天气转凉,金城各县乡试为期两日的开始了。

十一岁的赵明圆与十九岁的大梨村同窗赶赴县城考场,连考两日,内容是策论、做诗。

乡试结束之后就是等榜,参加考试的几十位学子经历了两天两夜的煎熬,终于迎来了放榜。

这一日,天气凉爽,碧空无云,县城衙门前站满了前来看榜的学子及他们的家人。

“都让一让,贴榜了!”四个衙役大声吆喝着驱散人群,把红纸黑字的乡试成绩告贴在了墙壁上,而后站在一旁防止骚乱。

“参考考生一百零七人,十人上榜中了秀才。快看看都是谁?”

“永靖县城就占了九人。各镇合起来才有一人。”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县城里的学堂是举人老爷当先生,自是比镇里的秀人先生强。”

“快看看镇里考中秀才的是何人?”

“小镇小梨村赵明圆。”

“这个赵明圆是何方神圣,竟然能把县城学堂的学子考下去了,不但中了秀才,且排名第五?”

赵明正兄弟耳里全是众人的议论声,均是瞪圆眼眼,反复确定榜上名字第五行写着:小镇小梨村赵明圆。

“哥,我考中了!”生着一张稚嫩脸蛋赵明圆与周围青年、中年甚至老年的考生格格不入。

赵明正在几百道怀疑妒忌羡慕的目光下连忙把狂喜的赵明圆拉出人群,“走,我们这就回去告诉爹娘!”

一路上,赵明圆忍不住激动的不停的道:“哥,我真的考中了。”

“先生推荐我参加乡试,许爷爷助我考中秀才。”

“我的同窗比我多读了六年书,也十分勤奋刻苦,他没有考中,而我考中了。我知道这次多亏了许爷爷教我。”

“许爷爷只压了六道策论题,就压中了,还有诗也是他让我做了几十首,每首诗都帮我改好了让我牢牢背会,他还让我把字练习写得十分工整。没有他,我肯定考不上秀才。”

“许爷爷说只要县令大人公正,我八成能考中秀才,但是让我不要直接去金城考府试,他让我去金城书院苦读三年再参加府试考举人,他还说如果银钱不够,让淼淼姑资助我。”

“哥,小镇比家里近,我要去小镇告诉先生,你直接回家告诉爹娘、许爷爷、淼淼姑。”

兄弟二人渡了船,在叉路口分开。

不到一个时辰,小镇的人都知道镇里出了个十一岁小秀才的事。

小梨村的村民沸腾了,赵家祖坟冒烟,赵明圆刚刚十一岁就考中了秀才。

黄昏时候,县里的一个衙役敲着锣前来道喜并通知赵明圆后日中午去参县令大人的府邸参加酒宴。

赵家热闹非凡,族里的人就连已经不走动的赵林、刘氏都来了,花族的人过来了,还有亲家柳家也来了。

夜很晚了,赵家还有客人在大堂里坐着跟花氏说着道喜恭维的话。

好不容易客人走光了,赵家终于可以把大门关上,一家人坐在一起说了几句话。

赵明圆半点困意都没有,激动的道:“许爷爷、淼淼姑嘱咐我不要骄傲,后日去了县城,县令大人若是问我有什么请求,我就请求县令大人收我做弟子,写封信推荐我去金城书院读书。”

“我的儿要去金城书院读书了。”花氏满脸笑容,喜不自禁。

赵明正白天回家时就已经跟赵德说了此事。

“明圆,你在镇里读书,开销就很大,如今要去书院读书,开销不是我们家能够负担起的。”赵德原想着过几天再说,可是儿子后日就要去见县令。

“爹,我知道您的意思。您不愿意欠许家太多。”赵明圆小脸红扑扑,眼睛亮晶晶,一本正经的道:“我已经决定娶淼淼姑为妻。你明天去向许爷爷提亲。”

☆、109 许南为淼淼打友海县公寻人

赵明正定定瞧着赵明圆。弟弟可真是敢想,不过也确实有敢想的资本。

花氏喜出往外,咯咯大笑出声,眉开眼笑道:“不愧是我的儿,事事让我如意,我早就想让淼淼当儿媳了。”

柳二只是笑了笑。

前些天大镇的一个年龄不到二十二岁没有正妻的官职七品军官派了媒婆来许家求娶许淼淼,都被许清林拒绝了。许家的眼光可高着呢。

赵德哈哈大笑,拍了拍小儿子的肩膀,“就算许家拒绝,我也要去问一问。”

以前他觉得许家男子不行,现在许清林展露才华,许磊智力恢复正常,许南学得一身好武功,许文也是文武兼学,比方圆几十里哪家的男子都强。

次日一早,赵德就带着赵明圆进了许家。

昨个赵明圆已经来向许清林磕头道谢,今个来了见面时有些扭捏,把许清林弄得有些纳闷。

许淼淼笑道:“明圆是不是要问如何向县令大人开口提去金城学院读书的事?”

赵明圆自从昨天在从县城回到小梨村的路上下了娶许淼淼的决定之后,看许淼淼时就忍不住脸红,轻轻摇摇头道:“不是。我与我爹是为了别的事。”

赵德对许淼淼简直是一百二十个满意,这么好的小女子连军官都来求娶,要是能进赵家的大门,真是赵家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当下,他肃容道:“许叔,我们父子有件要紧的事想单独跟你商量,你看?”

许清林很自然的道:“那就去书房。”

许淼淼心道:难道是借银钱送给县令大人?

三人刚进了书房,赵明圆轻车熟路的随手把门关了,而后就走到许清林的跟前跪下。

许清林哈哈笑道:“昨个已跪过磕了头,地下凉,快起来。”

赵德一本正经的道:“许叔,我家商量了半宿,我家想为明圆提亲求娶你家的淼淼。”

许清林笑容渐收。

地上跪着小脸目光诚恳纯洁的赵明圆仰着小脸,两道粗粗的眉毛紧蹙,双手紧握,表情无比期待,用不大不小的声音道:“许爷爷,我赵明圆发誓,以后无论富贵贫穷,只有淼淼姑一个妻子。”

那个官职七品的军官家里虽然没有儿女,但有一贵妾一妾,还有两个通房。

镇里的秀才先生原来有一妻一妾,后来妾死了没有再纳。县里的秀才只要条件好些,多半有妾室、通房。

县里的举人就更别说了,都有妾室通房。

方圆几百里的富裕人家,男子都有妾室通房。

赵明圆觉得自己的优势除了有秀才的功名,就是这个只娶一妻。

他想以许淼淼骨子里清高的性格,是绝对不愿意与别的女人共夫。他能满足她的这个要求。他会对她百般的好。

许清林轻叹一声,缓缓道:“明圆,你年龄太小了,不适合淼淼。”

赵明圆早就想好词了,忙道:“爷爷,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淼淼姑比我大三岁,我们很合适。”

赵德见许清林有些为难,可是听儿子这么一说,跟着道:“许叔,淼淼明年及笄,你若是想多留她几年,我家明圆就等到成年时与她成亲。我家明圆等得。”

“爷爷,我今年十一,大后年十四岁成年就可以参加府试,只要我去了金城书院,您又愿意教导我,很有可能考上举人。”

许清林若有所思。

赵明圆接着道:“若是我考不上,也不打紧,我开一个学堂收学生教书,一边教一边考,这样家里也有进项,不会让淼淼姑独自养家。”

“明圆,你是个好的,我知道。不过,我跟淼淼有过约定,她及笄之前不议亲事。”许清林双手要把赵明圆扶起来,可是少年倔强的很偏不起来,只能笑道:“她明年及笄,如果你没有改变主意,再来我家。”

“好。”赵明圆这才起来。

赵德父子到底是得了许清林的一句话,算是有了希望,可比直接被拒绝好太多了。

他们可是清楚的知道许清林直接把七品军官拒绝了。

赵明圆回到家里之后,特意跟花氏嘱咐道:“娘,淼淼姑最不喜欢村里人说闲话,你不要跟任何人说这件事。”

花氏还真是想过到村里去说说,把风声放出去,让别人不再打许淼淼的主意,听儿子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她,连忙点点头。

说起来许家现在只是有银钱有梨花观在背后护着,家里的男子并没有有功名的。

不过明年开春就开武考,若是许南考中武秀才,许家那就更不一样了。

花氏特意给柳二道:“你在你娘家那边也不得说此事。”

这一日赵明圆在家里书房读书,对于屋外亲朋好友的恭贺声听而不闻。

许家派老乌给赵明圆送来了一身新衣,说是给他明个去县城里见县太爷穿的。

“可是淼淼姑给我的做的?”赵明圆激动无比。

老乌倒是实在,笑道:“不是。这原是小组给大少爷做的。”

赵明圆有些失落。

过年时许淼淼有让奴婢给他做了新棉袍,现在他提亲之后,希望她对他更在意一些,不是为了东西,而是为了她的心。

次日,赵明圆穿着新衣去了县城,与同榜的九人见过县令,一起用了酒宴。

果然,宴席散了之后,县令将前三名及赵明圆留下来说话。

县令与赵明圆一问一答,说的时间最长。

赵明圆没有当着众人的面提任何要求,待最后提出有学业上的事想请教县令。

就这样县令单独与赵明圆进了书房谈话。

赵明圆问了学业上的三个问题。

县令叫胡全,今年三十七岁,中等身材微胖,皮肤有点黑,是庶进士出身,虽然会试名次靠后,然而是正经的科考出身,才华自是比镇里的秀才高很多,很轻松的解答了。

“老师在生,请受徒儿一拜。”赵明圆当即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胡全本就惜才,对赵明圆出身农家这么小的年龄就考上秀才很欣赏,这下又见他这般聪慧,顺势收了他当弟子。

赵明圆接着提出了去金城书院读书的事。

胡全就是从金城书院读书考出来的,对里面的情况比较清楚,直言问道:“书院的学费昂贵,你家可负担不起。”

赵明圆答道:“弟子有个挚友,他家境况好,愿意无偿支助我。”

胡全一听,觉得赵明圆心思成熟,日后只要勤奋,仍是这般有好运气,说不定比他的成就都高,温声道:“明圆,进金城书院需要考试,你回家温习功课,一个月后拿着我的推荐信去书院参考,考上就能进去读书。”

赵明圆再次磕头道谢,当日就拿着胡全的推荐信回到了小梨村,先回家而后去许家给许清林、许淼淼说了经过,把信给他们瞧看。

许淼淼对赵明圆仍跟以前一样,侄子长侄子短的叫着,仿佛一切事情都没发生过。

许清林望着赵明圆的目光里又多了一分慈祥。

赵明圆笑着离开许家时,许南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皮笑肉不笑高声道:“明圆,今个晚了,明个下午咱们去山里打猎。”

赵明圆一直忙于读书,许久都没有登山了,又是挚友相邀,自是满口答应。

到了第二天下午,天气凉爽,山里起了微风,赵明圆、许南并肩走了一段比较平坦好走的路,就来到了三叉路口。

赵明圆对今天突然间很沉默许南的笑道:“南哥,咱们去哪座山?”

许南不吭声,快步走了中间的路,走出几丈去,回头见赵明圆没有跟上来,瞪眼道:“赵秀才,你腿软走不动路?”

“这条路的山路崎岖难行,最终通向刘氏躲藏的山洞。你怎么走选这条路走?”赵明圆摸摸脑袋,小步跟了上来。

许南不答话,快步往山上走。他是习武之人,天天晨练,还经常打猎,爬这样的大山很轻松。

赵明圆爬了一会儿,就有些气喘,高声道:“南哥,你走太快,我跟不上。”

许南扭头瞟了一眼,速度放慢了些。

赵明圆爬到半山腰,出了一身的汗,看到前面的许南脚步稳健,完全没有停下的意思,“南哥,你今天怎么了,是在哪里受气了,怎么一声不吭?”

许南阴阳怪气的道:“谁会给我气受?”

赵明圆眼珠一转,看到旁边有棵苍翠的几十年的松树,一屁股坐在树下,大声道:“我不爬了,就在这里歇息,你要爬就爬,我等你。不过,你别爬太高了。”

许南立刻返回走至,俯身右手抓住赵明圆胸前的衣服,很轻松把他整个人提了起来,瞪眼嘲讽道:“你这种连山都爬不上去的人,跟废物有什么区别?”

赵明圆双脚离脚,莫明的慌张,双手握住了许南的右臂,平时两人也打闹过,但是许南今天很古怪,此时的眼神也不对劲,纳闷道:“南哥,你今天怎么了?”

“我正想问你,你怎么了?”许南矮右手一松,赵明圆四脚朝天倒在地上。

赵明圆摔得屁股生疼,道:“我没怎么。我真是爬不动了。以后我会多锻炼,把身子养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