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女淼淼-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信里的内容是,祖父祖母身体康健,她一切都安好,祖父祖母要给堂哥吕瑜定亲事,女方是徐淼淼。

堂哥吕瑜很喜欢徐淼淼。

如果这门亲事成了,大伯母就要面临一个县主儿媳妇,到时大伯母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儿媳妇身上,不会再处处针对她家。

她觉得徐淼淼是个看似温柔实则很有手腕的小女子,又有陛下与太子做后盾,比家族及长安的小女子都厉害,大伯母肯定无法欺侮徐淼淼,到时就让大伯母也尝尝被人打压的滋味。

希望爹娘赞成这门亲事,在大伯面前多说徐淼淼的好话。

“你立刻把信交给驿站。”

大奴婢领令把信收好,这就出府去办差事。来到金城这些天,已是第三次办类似的差事。心里对小小年龄就城府颇深的小姐深深敬畏。

傍晚,王府西院一进院子的饭厅传来众人说笑声。

赵德等七人从上午一直睡到黄昏,都错过吃午饭,但是心情特别的愉悦。

他们的来到让徐家上下都特别的高兴。

徐家在王府的这几个月,除去吕学进一家之外,跟别的权贵人家都没有交往,更别提在一起用饭说话了。

不过如今静王过世还不到百日,东院的董老王妃、琰王仍吃着素,西院这边就算大过年的来了客人,也不好意思喝酒。

今个大家就以茶代酒了。

茶足饭饱,赵德直言道:“我们不好打扰你们,准备明个就回村去。”

徐清林忙道:“你们刚来金城就走,这可不行。”

赵德道:“我们来这里就是想给你们过年,看你们在王府过得是否舒坦,现在两件事都完成,不回村还在这里不好。”

要是这里是徐府,住几天都行,可这是王府。徐家都是客人。他们是客人的客人。

徐磊粗声粗气道:“大过年的,你们就在这里多呆两天,在金城逛逛再回村。”

邓红笑道:“地里又没有活,梨花观的三清殿也修建好了,你们回去也没有活可干,不如在这里多住几天。”

赵兰姐弟眼巴巴的瞧着赵德父子三人。这可是她们的族人,大过年的见到特别的亲切。真的很想让他们多留几天。

赵明圆偷偷瞧了徐淼淼好几眼。他很想在这里住几天。

徐淼淼开口笑道:“你们在金城再住两天,明个我们都去白云观瞧瞧,后个去白塔寺逛逛。初五我派人送给你们回村。”

白云观是北地最大的道观。

白塔寺是北地最大的寺院。

一观一寺都是依黄河而建,历史悠久,极有名气,不同的是白云观建在平地,白塔寺是建在白塔山上。

徐清林道:“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我们来金城这么久,没去过白云观、白塔寺。”

邓老八笑哈哈,“我与二宝去过白云观,在观里也没逛,就是天天砌火炕跟泥巴打交道了。”

徐佳急道:“你们别走了,你们要是走了,姑就不带我们去玩了。”

赵德见两个儿子、赵老大、李家兄弟都一脸的期盼,便道:“好。我们就听县主的,去瞧瞧白云观、白塔寺。”

众人皆大欢喜。这下觉得能在一起玩两天两晚,又在过年,气氛更是热闹。

赵德原先的打算是看看能不能让赵明正跟着徐家去长安,在见识过王府的富贵奢华,再看到精明能干的四位大宫女及十名彪悍威武的护卫之后,便打消念头,连提都不提了。

此行能知道徐家在王府没有受委屈,在王府享受几天富贵生活,还能去白云观、白塔寺游玩,就十分满意知足了。

徐清林目光慈祥,笑道:“明圆,随我去书房。”上次赵明圆来去匆忙,都没去瞧瞧西院的书房,这次得让他开开眼。

“是。”赵明圆满脸笑容跟在徐清林身后离开大厅。

次日,众人都没有睡懒觉的习惯,早起用过饭,就坐着王府的马车去了白云观。

王府长史张瑞昨晚就派人给观主送去口信,今个府里有贵客要过来。

卢亮带着御林军把白云观搜查了三遍,将可疑人全部逐出观去。

原本人很多非常热闹的白云观就变得跟平常日子一样香客不多不少了。

众人游览观里的几座大殿,听了一些道家典故。

到了中午,就在观里用饭,观主想要亲自相陪,又怕众人不自在,过来坐了坐跟徐清林说了几句话就退下了。

之前众人在小梨村时,只见过梨花观的执事流云,从未见过梨花观的观主落风,只听说落风非特别有权贵的人不陪。

白云观观主的在道教的排名在落风之上,今个特意来见众人,足矣显示徐家现在的身份何等尊贵。

午饭,阳光正足,西北风也没有刮起来,众人就去观外的梅林里赏花。

梅林已由御林军看守,为了安全期间,不允许除去徐家外的成年男子香客进入。在林里散步的都是妇孺。

众人等走了一会儿,才发觉梅林里面没有别府的男子,这是头一次享受特权。

徐淼淼见赵德在不远处,就有意无意的道:“我瞧着这片梅林大概有几百亩。”

徐磊刚才已经大概看过了,道:“三百亩有多,四百亩不到。”就凭他守了一年的梨花观的梨林,天天巡山,眼力也练出来了。

徐淼淼故意幽幽道:“陛下给我们家在长安赏赐了千亩田几百亩果林,多少人才能种得过来?”

“妹,种地得问红红。我去把她叫过来。”徐磊接着就非常自豪的扯着嗓子大声喊道:“红红!红红!”

梅林里外都有香客,不乏富贵人家的妇人、小姐,都被徐磊的声音震得耳朵有些发鸣,正要发怒,待看到发声的人是个十分英俊的富家青年,气就消了三分。

邓红满脸羞红,在众女的妒忌的目光中走到许磊的面前,娇声道:“磊哥,你别叫了,我就在你身后。”

许磊憨笑道:“妹问你农事。”

徐淼淼有些哭笑不得,仍是微笑着复述刚才的话。

邓红一说到农事,不由自主的认真起来,“妹,那要看你种什么,要是种籽瓜,一人种五亩,千亩就是二百人,这还不算果林。”

她没有种过果林,没有发言权。

赵德走过来,“果树可不好种。咱们小梨村的梨树能长那么好,也是好几代人摸索出来的种植方法。”

“你们村的梨子在方圆百里是出了名的,县城里的人都说好。别的村种的梨村,就说大梨村,这么多年怎么种都没有小梨村种的好吃。”邓老八对于邓村产不出好梨子很是耿耿于怀。

小梨村的梨子在秋季成熟时,一个能卖四个铜钱,一树的梨子那就是一树的铜钱。

为什么小梨村比邓村的人富,除去离县城、黄河近,还有一条就是靠着梨子卖银钱。

赵老大凑过来,赞叹道:“你们家能一次性就把籽瓜种植成功,实是神奇。”

徐磊自豪的道:“我婆娘红红种籽瓜是高手。”

“籽瓜是长在地上,不是长在树上。”邓红想说籽瓜比梨子好种,可是价钱却比梨子贵许多倍。

老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籽瓜却不是这样。

邓红一时不知怎么表达好了。

徐淼淼见几人一说话就偏题了,只有开口道:“我家在长安地多、果林也多,至少要雇二百名佃农。人多事多,可不好管理。”

邓老八大声道:“好管理。你把地租给他们,每年让他们交麦子抵租金。谁不交来年就不让谁种了。”

徐淼淼便道:“麦子能值几个银钱,再说了,长安不是旱就是涝,我不想让他们种麦子。可他们若是不听,非要种麦子呢?”

赵明圆最先听明白了,瞧了赵德一眼,激动的道:“姑,你可是需要人来管佃农?”

徐淼淼轻轻点头,道:“是,且是懂农事有能力,我家还知根知底的人。”

“用不用签卖身契?”

“哪用签卖身契,只签一个雇佣契约就行了。”

赵德在县城里做过工,知道雇佣契约,眼睛一亮,正要开口,却听邓红惊喜道:“我爹!”

邓老八倒是谦虚的笑道:“我脾气急躁太暴易冲动,可管不了人。”

徐淼淼柔声道:“邓伯年岁大了,到了长安得养老享福,不能再去地里。”邓老八若是不能享福还跟着徐家去长安干什么呢。

徐清林跟着道:“亲家,你就在家里与我做个伴,别去外面做事。”

徐磊也道:“红红,文文佳佳的姥爷吃了很多的苦,到了长安好好享福。”

种地最是辛苦,就算是监工,那也得天天下地几趟,夜夜都操心。

邓老八、邓红均是面露感激之色。

赵明圆语气十分迫切的问道:“姑,我爹当过里正、族长,你能不能让我爹试试管佃农?”

赵德在赵老大羡慕的目光注视下问道:“淼淼,我不识字,能行吗?”

“不会识字可以学。”徐淼淼对赵德唯一不满意的就是这一点。不然早就跟他直说此事。现在只能激发他的积极性,让他主动去读些书。

赵德连忙道:“我学。”堂堂郡公府的管事竟然不识字,这说出去还怎么让佃农服气。

徐淼淼接着道:“你要是真想跟我们家去长安,那就得放下里正的差事及族里的事。”

赵德忙把赵老大拉了过来,“我向县里推荐大哥当里正,我离开村子去长安之前开族会把族长之位传给大哥。”

里正每个月都有一笔银钱可领。

族长那是一族之长,族里的大小事都能做的主,族里的男女老少都得敬着。

赵老大没想到有一天能当上里正兼族长,喜得嘴都合不拢了,都没有往更远的地方想。

徐淼淼继续问道:“你只是一人跟着我们家去长安,还是全家都跟着去呢?”

赵德的目光在赵明圆与赵明正脸上打转。

家里的人若是都走了,赵明圆就得独自在金城书院读书没有人照应。

可是这么好的机遇,让赵明正牺牲自己成全赵明圆。赵德这个做父亲的又于心不忍。

赵德深深的知道,这个决定将会改变全家人的命运。这么重大的事,真是不好决定。

赵明圆道:“爹,你们都去长安。我能在金城书院读书,完成学业。”

赵明正开口道:“爹,你和娘去长安。我与柳二仍在村子里。”

徐清林微笑道:“长安有长安书院。我家可以给明圆转入长安书院读书。”

赵明圆惊喜无比的道:“爷爷,我能去长安书院?”

徐清林点点头道:“能。”

“太好了,我们一家都能去长安。”赵德激动的热泪盈眶,拉着两个儿子就要给徐清林、徐淼淼下跪磕头。

徐淼淼笑道:“赵大哥,你们不用磕头。你与明正帮我好好管佃农就是对我家的回报。”

赵老大与高家人在一旁祝贺赵德一家人。赵兰姐弟比赵德父子还高兴。

李家兄弟三人相视对望。

李二狗犹豫了一会儿,轻轻摇头。

他舍不得家里的船,那条船可是值几十两银钱,如今除去渡人,还能做吃食小买卖,春季至秋季,每天固定有进项。方圆几十里的村民都羡慕他。他很知足,不想抛下船去长安。

李三狗便走至,一脸期待的问道:“淼淼姑,你家还需要人手做事吗?”

徐淼淼菀尔,“需要。”

李三狗表情有些紧张的问道:“我和我大哥能不能去你家做事?”

“你们可以先试一试。”徐淼淼并没有一口答应。她与李大狗、李三狗接触的并不多,还需要一段时间观察。

李大狗激动的高声道:“好。我愿意试一试。”

李三狗也用力的点点头。

邓老八对两兄弟印象不错,道:“树挪死,人挪活。你们兄弟呆在李村,以后也就是种地、做点小买卖,想富贵那是不可能的事,不如离开李村跟着我亲家一家去长安试试。”

李大狗、李三狗异口同声的道:“您老说得好。我们兄弟就这么想的。”

李二狗开口道:“你们去长安,家里的地我都种了,你们放心就是。”

李三狗感激道:“好哥哥,爹娘就由你与嫂子多孝顺了。”

李大狗跟李二狗是堂兄弟,能得到他的保证,自是十分感激,用力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有了这件喜事,众人心情更加愉悦,在梅林多转了半个时辰,这才准备离开。

观主特意出来相送,婉转的提出请徐清林、徐淼淼留下墨宝,怕父女拒绝,还提到了梨花观观主落风及流云。

徐淼淼菀尔,“我爹的字好。我来说一首从书里看来的残诗,我爹题字,如何?”

观主大喜,“求之不得。”立刻派人去取文房四宝。

“好。”徐清林知道徐淼淼与云义黎以诗会友的事,也多次从李南嘴里听到复述徐淼淼所说的残诗,对此很是期待。

徐淼淼高声咏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金城万仞山。”她把前世的孤城改成了金城。

徐清林与赵明圆同时咏了几遍,齐声道:“黄河,白云,金城。好。妙!”

徐清林激动的问道:“淼淼,后面两句诗?”

徐淼淼笑道:“没了。”

徐清林捶胸顿足,“怎么就没了呢。”

“要不说这是残诗呢。”徐淼淼见宣纸已在亭子的石桌上铺平,

朝观主使个眼色。

观主忙道:“郡公爷,请您写下这两句残诗,本观将把它裱好,悬挂在最醒目的地方。”

这几个月徐清林在家除了看书就是练字,以前丢下的学问捡起来几分,书法竟是比少年时写得更好,大概是经历了太多的事,字里饱含对人生的领悟。

只见他平伏一下心情,而后挥笔,两句诗一气呵成,又在诗后写下时间地点诗的来历及字号。

徐淼淼惊赞道:“爹的字又有进步。”

徐清林微笑道:“你的残诗好,我怕写差了字,毁了你的残诗。”

观主对诗不太懂,但却是酷爱书法,在这上面有所建树,向徐清林要墨宝,不止是觉得他是国舅爷兼郡公爷,还因为他是几百年的大望族徐族嫡子,想必书法是极好。

这么一看果然如此。传闻徐皇后是徐家嫡系当中字写得最好的。她的亲弟弟徐清林已写得这般好,她的字肯定更胜一筹。

可惜红颜薄命,徐皇后死的那么惨。

观主心里激动感慨,竟有些热泪盈眶,大声赞道:“好书法。今个贫道可是得了宝贝!”

徐淼淼故意问道:“原来这幅字观主是要自己留着的?”

观主脸皮可不是一般的厚,有些得意洋洋的道:“这就是当观主的好处。哈哈,让县主见笑了,贫道先把这幅字藏起来独自欣赏几日,再挂出去。”

这样的夸奖让徐清林很是受用。许久没有当着许多人的面写字。以后到了长安,这样的场合肯定少不了。回王府必须得勤练才行。

观主得了字,心花怒放,特意送给徐清林两套珍贵的文房四宝及自己写的两幅字。

两人竟是以字会友,结下友谊。

众人走后,有几个金城书院博士夫人得知观主得了好诗好字,便去找他要求看。

观主只能把字从卧房里取出。

当日残诗及徐清林写得一笔好字就在金城传开了,董老王妃知道后一个劲的埋怨徐淼淼没把残诗先告诉她,还专门去了一趟西院向徐清林要了两幅字。

次日众人游玩白塔寺,寺里的方丈是个古板守旧的老僧,酷爱武功,对诗字都不感兴趣,没有向徐清林父女提出要字诗,却提出别的要求。

------题外话------

亲们,周末愉快!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28 后族叛乱淼淼规划农事

“徐施主,老衲已有三徒,天赋都不高,所学不到老衲武功的三成。今个实是有缘,让老衲遇到你的儿子。你儿子天生神力,年龄不大,是练武的奇才。”

邓红紧张兮兮的望着徐磊。

徐淼淼似笑非似的望着白胡子老僧。没听说三十岁的中年男子还是练武奇才。

“老衲想收他做关门弟子,把毕生的武功传授给他。”

徐清林头摇得像拔浪鼓,“莫说我只有磊儿一个儿子,就是有几个儿子,也舍不得送到出家。你还是找别人。”

白胡子方丈老眼含泪,挡住徐清林的路,“老衲的武功在北地若排第二,就没有人敢排第一,这身武功若没有传人,死后见佛祖都有愧。请徐施主成全。”

徐文叫道:“爹,你要当和尚?”

徐磊粗声粗气的道:“不当。”

徐淼淼高声问道:“哥,你想吃一辈子的素?”

“不想。”

“你想抛下嫂子、文文、佳佳留在白塔寺?”

徐磊急道:“妹,我从未想过。”

徐淼淼笑道:“老和尚,你去跟佛祖说,我哥没有慧根,要做个整天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俗人。”

徐磊狠狠瞪了白胡子方丈一眼,大声喝道:“让开。别拦着我爹!”

白胡子方丈一脸幽怨的闪到一边去,却是跟着徐家人下了山,一边走一边劝导徐磊。

“你愿不愿成为北地武功第一人?”

“你猜?”

“你肯定愿意。”

“你猜?”徐磊反复就是这两个字。

“老衲猜不出。”白胡子方丈嗓子都要说哑了,等于是对牛弹琴,倒是让众人好一通笑。

徐清林上了马车跟爱女道:“老和尚自称北地武功第一人,那李静呢?”

徐淼淼冷笑一声,道:“李静要是在世,老和尚也不敢吹这么大的牛,这不是李静没了吗。”

徐清林道:“李静没了,流云去了长安。山里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徐淼淼轻声道:“我瞧老和尚武功不如流云高,兴许连卢亮都不如。”

徐清林面带敬佩之色,夸赞道:“那是。那晚刺客夜袭王府,来得都是北地的顶尖高手,好几人死在小卢手中,小卢只受了点轻伤。”

徐淼淼问道:“卢亮让您叫他小卢?”

徐清林微笑道:“他说我如同他生父一般慈祥和蔼,让我叫他亮儿,我有些叫不出口,就叫他小卢。”

这些天卢亮对徐家人大献殷勤,目的是什么,四个大宫女及邓红等人早就看出来了,现在便连许磊都瞧出来了,只有徐清林还不知晓呢。

徐淼淼秀眉微挑,不知如何跟老爹把事情说破。

她正在斟酌语句,谁知徐清林用极低的声音道:“淼淼,我绝对不会让你当继母,你放心就是。”

徐淼淼有些感动的道:“爹,原来您都知道。”

徐清林拍拍女儿的手,示意她把心放踏实,又道:“我见他是陛下重用之人,这才跟他走的近些。”

“我不想咱们家欠他太多的人情。”

“陛下除去我们再没有正经的亲戚。小卢如此对我们,也是瞧着陛下的面子。我们要是拒绝,会让小卢对陛下起疑心。”

“爹说的是。”

徐清林很是喜欢女儿从不自作聪明,总是这么谦虚能听得进忠言,柔声道:“等我们到了长安,当着小卢的面在陛下面前替他美言几句,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徐淼淼点点头,“卢将军是个极聪明的人,对他来说,姻缘可比不上仕途。爹,女儿受教了。”

金城想要攀附徐家的富贵人家得知他们连着两日外出游玩,后悔没在这两日去白云观、白塔寺。

赵德等七人离开王府由徐家护卫赶着大牲口板车送回村。

小梨村的村民见他们空手而归,都以为徐家在琰王府受气了。

赵林、刘氏甚至有些幸灾乐祸。

刘氏不好意思问。赵林是压根懒得问赵兰姐弟在王府过得如何。

赵老大回到家把门关上,这才从怀里掏出一个被胸口捂得热呼呼的五两重的银锭,激动的道:“这是郡公爷、淼淼给咱们家的。”

“我们家才拿了那点东西,徐家就给了咱们一个银锭。”

“徐家要去长安,以后的开销很大,对咱们还这么大方。”

赵老汉及家人均是无比高兴感激。

赵老大把在王府住的几天的事都说了,美滋滋的等着家人夸赞他要当里正、族长了。

谁知,赵老汉一巴掌拍在赵老大脑门上,气呼呼道:“你真傻,眼光真短浅。你怎么就没跟徐家说,你也要去长安,哪怕你去试一试也行。”

赵老二满脸后悔,用力的摇摇头,道:“爹,我真后悔没跟着大哥去。”

赵老汉唉声叹气,“该后悔的是我,我这个身子不如以前,我要是再年青十岁,不,年青五岁也行,我就敢走夜路去金城。我要去了。我肯定求徐家把咱们全家都带去长安。”身子是一方面,还有舍不得村里的小花、小草—两头牛。

家里的几个妇人对赵老大的决定也是心存不满,不过不敢插嘴。

赵老大傻眼了,喃喃道:“爹,你一直觉得我没当上族长里正,比不上德弟,我这次就想当当给你瞧瞧。”

赵老汉摇摇头,“你的目光就在眼前一点点,你的心就在咱们村子里面。要不我总说你不如你德弟呢。”

赵冬至想了想,问道:“爷爷,我背着您再去趟金城问问徐家,行吗?”

赵老汉前思后想,问道:“冬至,你想不想去长安?”

“我是想去。”

“那你年三十怎么不跟着你爹、你德叔一起去金城给徐家拜年?”

赵冬至坦言道:“爷,我是怕花家里银钱,就没跟去。”

赵老汉道:“咱爷俩明个就去金城。我让你奶做些干粮,咱们带着。唉,二百多里路,你要是背着我,猴年马月才能到。咱们雇辆驴车,路上再投个民宿住两晚。”

花氏得知全家人要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