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女淼淼-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兰问道:“您看用给世子夫人那边弄些吗?”

“她有孕在身,不能贪凉。”

很快,夏荷、秋菊各自端了两大铜盆的冰放在了徐淼淼的床边,自是少不了夸云义黎打趣她。

夏天送冰,冬天送斗蓬。送茶叶、银票、珠宝首饰、药材、吃食……

徐淼淼享受着清凉闭目,脸上挂着浅浅的微笑。

一夜好眠。次日醒来,已是早晨。

春兰进来禀报,邓老八进宫近一个时辰,还没有回来。

“早朝的事情多,轮到邓伯上去,怎么着也得很久。”徐淼淼心里倒是十分的平静,没觉得辣椒会在朝堂的政海里掀起多大的浪花。

她去晨练,用过早饭去给邓红把脉,后者说到了冰的事,夸赞云义黎细心体贴。

“他还好。”

“明明是很好。”邓红听徐磊说过云义黎的事,做为一个二嫁还死过一回的嫂子,特别希望徐淼淼嫁一个在意的她的男子,且这个男子的家族也同样的在意她。

徐淼淼微笑道:“现在好不代表以后也好。”

“他对族人都那么好,对你肯定也会很好。”

“有些男子只对爹娘兄弟好,对妻子不好。”

“那些男子定是心里不喜欢妻子。”

徐佳走进来要玩,被邓红打发去练字了。

邓红轻声问道:“妹,你有没有想过嫁到云府去?”

徐淼淼目光坦荡,“不怕你笑话,我想过。”

还想过把送一块金线云锦给云义黎做成喜服与她大婚。

帮他完成寻找云族的族人的心愿。

帮他教导几个弟弟、侄儿。

帮他振兴云族。

邓红柔声道:“那就好。”

“你为何这么说呢?”

邓红道:“我觉得云族长是个心思比较重的人。他对你一往情深,若是到了最后娶不到你,想不开可怎么办?”若那样就毁掉了一个极好的少年。

“不会。义黎在观里隐居多年,文武双修,心志之坚非寻常人能比。他立志要寻找到族人。不会因为娶不到我就放弃此事。”

“说不定就去出家当和尚什么的。”

“不会。他不是那样极端的人。”

邓红反问道:“你呢?”

“他若不想娶我,那我会立刻打消嫁给他的念头。他要是想娶我,遇到了一切困难,我会与他一起克服困难,跟他走到一起。”

邓红目光敬佩,“妹,你能怎么想真好。”

“爹爹未回来,我与他的事,还得再等一等。”徐淼淼想到云义黎已经好几次问老爹何时回长安,急着要跟她定亲事,心里即甜蜜又幸福。

又过了许久,邓老八还未回府,皇宫竟是来了个大太监了。

大太监大概五十几岁,身材瘦高,穿着红色官袍,像根竹竿,声音有点沙哑,“陛下怕县主与世子夫人等急了,特派下官过来禀报邓大人的行踪。”

徐淼淼立刻道:“谢谢陛下。”李严日理万机,心还能这么细,充分说明把她们看成是亲人。

邓红以为邓老八在朝堂上说错话了,担忧的问道:“我爹怎么了?”

“邓大人很好,已在早朝被陛下提了一级官职成为从七品上。”

“恭喜嫂子。”

太监笑道:“恭喜世子夫人。”

邓红大着胆子问道:“那我们府呢?陛下有没有夸赞或是赏赐什么的?”

------题外话------

亲们,明天我与家人外出旅游,下周六回来。不能及时回复留言了。

亲们请放心,我早就存好稿了,本文不会断更,更新的时间不变,且每天更新五、六千字。

每人抱抱,亲个!

希望到了下周月票榜名次能靠前一些。谢!

☆、175 东宫办辣椒展兄弟议未来

太监答:“陛下说是等江大人看过辣椒地回来之后再赏赐贵府。”

“江大人可是那位官职是司农的江昆?”

“正是。”太监见徐淼淼对朝堂上的官员很清楚,目光里添了一分敬意。

“江大人主动要去看辣椒地还是陛下派他去的?”

太监答道:“江大人主动请缨。”

徐淼淼望了邓红一眼,面不改色缓缓道:“想不到江大人对我们封田的辣椒这么感兴趣。”

大唐国管理农事的最高官员是司农,从三品的实职,权力不大,但职位非常重要,连六部的正三品的尚书及正的一品太师、亲王都要礼让三分。

伪帝李动在位时,司农江昆的家人得罪了李动宠妃马贵妃的族人,马贵妃要设计江家都被李动阻止。

可见司农这个官职在大唐国多么的重要。

江昆今年四十八岁,生父就是上任司农,生父不到五十岁去世,江昆子承父业,三十岁就当了司农,管理整个大唐国的农事。

听闻此人性格倔强,言语犀利,脾气特别大还十分固执,为了农事敢在朝堂上大骂白步海,还敢在御书房跟李严顶嘴吵架。

他又特别的护短,家人及手底下的官员出了事,都会拼了命的维护帮忙。

去年春天,他的一位下属农官,只是个从八品的芝麻大的小官,因为制止一亩半田地荒废不播种的事被人打了。

打人者是皇后林雨珊家族的嫡子,还有官职在身,比农官下属的官职高出七级,是个进士出身的文人,下手却有点重,把农官下属打的鼻青脸肿还掉了一颗门牙。

江昆竟是直接告到李严那里去,必须把打人者抓起来,不抓就坐在住在皇宫不走了。

李严要把此事交给大理寺,江昆怕大理寺拖不同意,整整磨了一个时辰,李严只有下令把打人者囚禁了十日,赔偿千两白银,且一亩半田地立即播种。

江昆的夫人重病,请来太医,说是需要百年人参续命。江昆就进宫去跪求李严讨要百年人参,后者自是赏赐了。

总而言之,江昆做的这些事,一般的官员都没这个胆量也没有这个面子做出来。

白步海在十几年前就给江昆起了个绰号:江一驴。意思是江昆就是一头性子古怪的倔强驴子,老夫不跟一头驴子一般见识。

徐淼淼在金城的时候就知道了江昆的事迹,特别是这个江一驴的绰号,当时还让她与董老王妃笑了好一会儿。

现在辣椒能让江昆很感兴趣,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徐淼淼问道:“今个早朝时间这么久,可是有什么大事?”

太监犹豫了一下,便答道:“几日前,南地出了大水灾。”

邓红惊呼道:“天啊。南地又闹水灾了?”府里的十几个下人就是南地闹水灾时的流民。

“这不年年都闹水灾,去年也是如此。”太监低声道:“昨个半夜八百里加急官报到的长安,陛下立刻召见几位大人,一直议事到今个早晨,就把早朝往后延时一个时辰。”

徐淼淼感慨道:“天灾人祸躲不过。世事难料。”

昨个李严还因为得了罗马帝国官员的百万银票兴高采烈,今个就得把这些银票拿出来去赈灾。

这些银票在李严的手里还没捂热呢。

太监有些激动的道:“早朝一开始气氛十分压抑,士气低迷,陛下在这个时候把辣椒的事说了出来,宣读贵府上的奏折,把辣椒展示给文武百官看,还召见邓大人。”

徐淼淼轻轻点点头,“总算有件喜事能让朝堂的气氛好一些,

鼓舞士气振奋人心。”

“正是。”太监微笑道:“陛下宣布将在长安向百姓展示辣椒,

而后派长安军队去了贵府封田守护辣椒至采摘完毕。”

去年这个时候,李严刚登基不到一年,为了洪水的事愁得焦头烂额。

今年总算出了一个农作物辣椒,吸引朝堂文武百官及长安老百姓的注意力。

“龙恩浩荡。”徐淼淼心道:表哥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要我们家把所有的辣椒都捐献给朝廷?那可不止我们家的,还有义黎家族的地。我只能做的了我们家的主,义黎家族的得去问问义黎才行。

又想到了五万两银票。莫非李严的用意是用银票把辣椒都买了?不对啊,李严送徐府银票时,还不知道辣椒的事。

邓红问道:“现在已经下朝,我爹去了哪里?”

“邓大人带着本朝的司农江大人及几位大人已去了贵府的封田看辣椒地。下官回宫复命。县主与世子夫人多保重。”太监这就离开徐府。

又过了一个时辰,东宫的赵大山奉李南之令来到徐府。

“陛下把展示辣椒的差事交给了太子。太子向您要二十亩地的辣椒。”

“没问题。”别说二十亩,所有的辣椒都给李南也行。

“太子问,展示用干辣椒还是新鲜辣椒好?”

徐淼淼答道:“新鲜辣椒不易保存。当然是用干辣椒。”

“太子还说,原本辣椒是要与天碗一起展示,现在想提前,问您是否可行?”

徐淼淼想了想,“可行。”

如同云义黎所说欲速则不达。天碗制作已经很快了,再提速就容易出事故。按照现在的速度,天碗再过一个月就能制作出来。

在此期间,把辣椒展示出来也能分散一下老百姓的注意力,让水灾给李严及朝堂的压力小一点。

赵大山得了回复这就回了东宫。

李南立刻派了五十名御林军速去徐府封田接辣椒。

黄昏,御林军就把几万斤辣椒从长安县运了回来。

李南令人把辣椒铺在东宫偌大的广场上,红通通的一大片仿佛红湖,很是壮观。

整个东宫飘漫着呛鼻的辣味,宫人时不时的打个喷嚏。

海丽荣闻讯,特意过来瞧看。

她在南地的时候见过老百姓晒粮食,也知道晒辣椒是为了把辣椒的水分晒干,这样保存的时间更久,可是现在是夏天,担忧问道:“太子,这要是下雨可怎么办?”

“你刚才是不是打喷嚏了?”

“是。”不止她打了,好些宫人也打了喷嚏。

李南仰望灿烂星空,坏笑道:“你打喷嚏,明个就不会下雨。”

海丽荣纳闷问道:“我打喷嚏跟下不下雨有什么关系?”

流云忍不住道:“狗打喷嚏天要晴。”俗话一孕傻三年,这个徒媳已经开始傻了。

“李南!你又作弄我!”海丽荣提起裙子冲了过去。

“哎哟,你是不是我的媳妇,你出手这么重,当我是铁块?”

“我没有多用力啊,打痛你了吗?”

流云心里暗笑:徒儿皮躁肉厚,还练了内功心法,只是被轻轻锤了两下,岂会痛?

“痛死了。来,你扶我回去。”李南朝宫人使了眼色,而后由一脸担忧的海丽荣扶回了寝宫……

三妃听闻东宫晒辣椒,十分好奇,竟是当晚就结伴过来瞧看,却被御林军以李严口谕阻止,连东宫的门都没能进去。

邓老八去了辣椒封田,当晚就没离开,特意派了王大宝去给徐府带话。

“陛下对辣椒的事很重视,司农江大人及几位农官更是如此。邓大人就留在封田,直到辣椒采摘结束。”

徐淼淼问道:“江昆是什么态度?”

王大宝恭敬的答道:“江大人听说辣椒能在南地、北种植,很感兴趣。”

徐淼淼终于明白江昆重视辣椒的原因。

辣椒与籽瓜不同。前者能够在整个大唐朝乃至全天下种植。后者只能在类似陇地永靖县的地方种植。

“这些天你也辛苦了。快去瞧瞧二宝、三宝吧。”

王大宝得了赏赐,五分银钱、两丈上等的棉布、一只鸡,十分欢喜的出府去了赵二宝在长安家。

这个家是徐府派人找的,离东市大概六里路,离洋芋蛋上学的长安学堂只有两里路。位置不算偏僻,但也不繁华。

整条街有半条都是外来户租住的。

家是三间房的三合院,院子不到十平米,每个月的月租是五百个铜钱。

除去房租之外,每天吃用的水跟四户邻居共用一口井,每月给水井的主人三十个铜钱。

另外,洋芋蛋的上学的学费,一个月是五两银钱。王大宝、王二宝每人出一半。

这样算下来,房费、水费加上学费,王二宝每个月要出二两八百三十个铜钱。

洋芋蛋下了学堂回到家,见门上的锁开了,以为王二宝提前回来了,推开门嗅到了浓郁的肉香,喜道:“二哥,你回来给我做好吃的啦?”

“你二哥还在做事,我今个去了徐府见淼淼姑,淼淼姑赏了布银钱、棉布、鸡。我已经把鸡炖在锅里,今个咱们三兄弟好好吃一顿。”

洋芋蛋见到王大宝,欢喜的跟什么似的,把书袋往卧房兼书房的房子里面一丢就去跟王大宝说话。

“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长安学堂是不是快要停课了?”

“再上三天就停课了,一直到七月十五才长课。”

“我跟你嫂子合计,你再开课就到沣河镇的学堂读书。”

洋芋蛋一下子没了笑容,不过也没有吭声。他自是知道家里的情况。

王大宝见小弟弟哑巴了,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发,问道:“你是不是已经听你二哥说了此事?”

洋芋蛋摇摇头,目光黯淡,胖乎乎的脸仿佛没了光采。

他二哥每天很晚才回来,那时他都已经睡下了。次日早上,二哥起来给他做早饭及中饭,他匆匆忙忙吃完就上学堂。

每天他与二哥说话的时间很短。

十天前淼淼姑让二哥开始当帐房,二哥怕算不对,每天把帐本带回来再算几遍。

二哥这么忙,也没有忘记给他做饭,不过说话的时间就更少了。

他没有听二哥说不让他去长安学堂读书的事。

现在大哥提了出来,他觉得很突然。

“你在长安学堂逃学,回到家里不做功课,被老师罚功课。”王大宝停顿一下,仍是和颜悦色的道:“你去沣河镇读书,有我、你嫂子、姥姥管着你。”

洋芋蛋满脸愧疚,低下头更是不吭声。

这时外面传来几个小童的叫嚷声,“王胖子,出来跟我们玩?”“王胖子,昨个说好得,你今个得爬树挖鸟窝。”

王大宝轻叹一声,拍了拍洋芋蛋的肩膀,“你去跟他们说一声,今个要在家里做功课,过几天就离开长安去沣河镇。”

洋芋蛋出去后很快就回来了,不去跟王大宝说话,独自在房间里一边默默的哭一边做功课。

王大宝把饭弄好了,左等右等不见王二宝回来,也不好去凯旋楼把王二宝叫回来。

凯旋楼的买卖那可是一个晚上两千两的流水银钱。王二宝做为帐房可不能出一点的差错。

或许心有灵犀,傍晚,王二宝就回来了,还带回来一斤卤羊杂碎、四只卤羊蹄、半斤白吉馍。

兄弟三个终于团聚。

晚饭是炖鸡肉、羊杂、羊蹄,还有炒花生米、炒芸豆,主食是白吉馍、大米饭,十分丰盛。

洋芋蛋见到一桌的菜,脸上的泪痕还没有消失就嘻嘻傻乐。

王二宝笑道:“大哥,这么大多鸡肉可吃不完,我添一半出来,你明个给嫂子、姥姥带去。”

“不用带。我们吃的可好了,昨个还吃上地里刚采摘的辣椒了。”自从刘喜儿与高大姑做了吃食买卖,王大宝家里的伙食标准提高了不少。

饭后一会儿,洋芋蛋去做功课,王大宝跟王二宝就坐在院子里,头顶一片星光说话。

“过几天,我把洋芋蛋接到沣河镇读书。”

“不行。洋芋蛋还是在长安学堂读书。”

王大宝挥挥手道:“我是老大,你得听我的。”

王二宝高声道:“洋芋蛋,你愿意去沣河镇读书吗?”

“他不愿意也得愿意。今个你回来的晚没瞧见,唉,他下了学堂刚进院子,门外就有好几个小娃娃叫他去玩。”

“镇里也有小娃娃啊?”

“镇里有喜儿、喜儿娘看着洋芋蛋,每天洋芋蛋不做完功课,就不许出去跟小娃娃玩。”

“我把兰兰娶进门,兰兰只是上午做事,下午没有事做,可以管着洋芋蛋。”

“兰兰有五风、六风,再管着洋芋蛋,可顾不过来。”王大宝声音提高,“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洋芋蛋顺着耳朵听,见最后的结果仍是要离开长安学堂,不由得又哭了起来。他舍不得徐文、赵五风、赵六风。

“我忙完这些天,就去请媒婆去给你向兰兰提亲。”

“谢谢大哥。”

“谢什么。我是你大哥,做这些还不是应该的。”王大宝的声音里透着自信,“我们来合计合计聘礼都送些什么?”

王二宝有些害羞,不过天色已黑,看不出脸颊红了,笑道:“全凭大哥做主就是。”

“三十两银钱、一幅金镯子,再加上布、肉几样,你看怎么样?”

“太多了。”

“你砌火炕挣的银钱可不少。”

“我只赚了一年的银钱。”

“兰兰今非昔比,我们的聘礼若是送少了,就显得没有诚意。”

闻言,王二宝就点点头同意了。

“我听洋芋蛋说你被淼淼姑提任了帐房?”

王二宝一脸的自豪与感激,“是。”每天几千两的帐都归他管,徐淼淼是何等的信任他。

王大宝用极低的声音问道:“凯旋楼的利润如何?”

“五成的利润呢。”

“好家伙,真是极好的买卖。”

“如今东、西市的酒楼就数我们凯旋楼生意最红火,每天桌桌都满。”

“冬至现在做什么?”帐房原来可是赵冬至。

“淼淼姑让冬至哥教我管帐,还让冬至哥跟海伯学着当掌柜。”

“哟,淼淼姑是不是准备开酒楼?”

“我回头让兰兰去问问淼淼姑。哥,你是不是想到酒楼里来做事?”

“没有。”王大宝在封田干得很顺心也很有成就,这么问只是关心王二宝以后能不能在当上酒楼的掌柜。

“你们辣椒地如何了?”

王大宝激动无比的道:“大丰收。今个陛下怕坏人偷盗放火,特意派了长安军队把我们府及云府的辣椒田全部围了起来。司农江大人带着七个农官到封田来巡视。”

王二宝赞叹几句,便道:“我们的凯旋楼天天来的不是朝廷的高官就是豪商。”

“嗯。你嫂子在沣河镇集市上都听到有人说凯旋楼如何如何的好。”

“我们凯旋楼的好名声竟是传到沣河镇去了。”王二宝自豪的哈哈大笑。

王大宝低声道:“淼淼姑及笄之后就要定亲嫁人,不知她把我们带去婆家,还是把我们留在娘家?”

王二宝收了笑容,正色道:“青滇少爷人不错,不过海族的子弟太多,事非就多,我们要是跟着去海家,就得跟许许多多的人打交道。”

王大宝问道:“我们为什么要去海家?”

“你不是刚才说淼淼姑的婆家吗?”

“云家!”

“不是海家吗?”

“云家!淼淼姑与云族族长一起来过封田好几回了。”

“淼淼姑跟青滇少爷也来到凯旋楼、大唐麻花铺几回。”

两兄弟一个在凯旋楼、大唐麻花铺只见过海青滇,一个在封田只见过云义黎。

“你去问问兰兰就知道淼淼姑未来的婆家到底是哪家了。”王大宝就不信会看走眼。

封田的赵德等人都知道徐淼淼的意中人是云义黎,同样云义黎也十分中意徐淼淼。

“好。我明个就去问兰兰。”

“你再问问她,聘礼只送一对金镯够不够。”

次日早朝,司农江昆及七位农官联笔写下奏折为徐清林的郡公府及云族请功。

江昆高声道:“臣已向郡公府要了辣椒种子,明年亲自在南地、北地十几座城府种植,待成活丰收,再向全国推广。”

有官员出列问道:“辣椒出自徐府,你们为何为云族请功?”

江昆板着脸道:“云族重视农事,无条件支持徐府种植新的农作物,就是有功!”

又有官员冷声问道:“辣椒不是粮食,不能裹饥,你们怎么能给徐、云两族请功?”

江昆瞪眼道:“徐府的奏折上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辣椒能在我国的南北地都能种植,亩产量颇高,又有药用价值,百姓种了可以增加收入。”

那官员反问道:“百姓都去种辣椒,谁来种植粮食?”

江昆冷哼一声,“百姓比你聪明,不会本末倒置。”

这次不止两位官员,又有几位官员出列,咄咄逼人的道:“百姓与商人一样逐利。辣椒能卖银钱,地里肯定就多种辣椒,不种粮食。”

“百姓家家都种辣椒,谁来种粮食,粮库空空,万一有战事,如何是好,这个责任江大人,你能担得起吗?”

“江大人,辣椒不比水稻、麦子。依我看朝廷就不要让百姓去种辣椒。”

江昆的一位下属农官出列,大声道:“各位大人,花生、瓜子、芝麻比种粮食挣银钱多很多,老百姓为何不在地里都种上,还要种不挣银钱的水稻、麦子,那是因为到了秋季要给朝廷交粮食,一年四季自家还要吃。”

江昆环视众位官员,直接往脚下的精美的波斯地毯上啐了一口,骂道:“你们这群王八蛋狗屁都不懂,一天地都没种过,也没当过农民,整天坐井观天,还想管农事!”

------题外话------

我去外地了,还能坚持更新。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76 名留史书贵妇懊悔生怨气

那几位官员气得叫道:“江昆,你嘴巴放干净些,你骂谁?”

“陛下,江昆出言不逊!”

“江昆,谁是王八蛋?你再骂一句试试!”

江昆撸起袖子,嚷道:“他娘的,老子就骂你们这群小人王八蛋。你们一个个的妒忌徐、云两族立了功!”

“江昆,你可不要血口喷人,你把话说清楚,谁妒忌徐、云两族?”

“徐郡公是陛下的亲舅舅,陛下若是破格赏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