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继女荣华-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自从端化帝登基以来,所遇见的难题,顾韶从来不主动为他分忧。
但顾韶的最终目的,终究是磨砺端化帝,而不是真的袖手旁观看热闹。
因此昨天太皇太后闹到自刎这个地步,顾韶马上就出手了。
毕竟这件事情顾韶如果还不管的话,端化帝的名声,必将一败涂地!
这位先帝特意留下的老臣,是真心要辅佐端化帝,所以他不怕惹端化帝不高兴,为的就是,让端化帝有成长为圣主明君的机会;而不是,借机大权独揽,为自己与自己的家族、门生捞取好处!
“顾相既然是一片苦心,却为何……”端化帝呆怔良久之后,才喃喃道,“为何不早与朕说明?!顾相洞察人心,该知道,你若早与朕说清楚这样的目的,朕多半是不会反对的!”
他资质是不如显嘉帝,但绝对不是刚愎自用听不进劝的人。
然而顾韶淡淡一笑:“请陛下恕臣不敬无礼之罪:一来,臣希望陛下能够自行体悟臣之冀望;二来,却是……为了钓鱼!”
第四百六十五章 嗯,这章很多人都猜到了已经
“钓鱼?”端化帝心念电转,想起登基以来一系列磕磕绊绊的事情,眼神不禁一凛!下意识的朝殿下俯了俯身,沉声道,“顾相是说……?”
“先帝因早年受惠宗皇帝陛下的妃嫔谋害,御体欠安。”顾韶叹了口气,“故对陛下格外爱护,陛下又慈仁孝悌,待人以宽,难免惹人嫉恨,臣以为,不可不防!”
这当然是给端化帝面子的说辞。
实际上顾韶的意思是:显嘉帝因为身体不好,成天担心自己忽然驾崩,对端化帝这个亲自栽培的储君人选简直是捧在手里含在嘴里,而端化帝本身的表现,又无法服众,那么显嘉帝在时,有他压着场面也还罢了。
显嘉帝死后,那些不愿意端化帝继位的人,不做手脚才怪!
顾韶作为显嘉帝亲自托付过的老臣,怎么能不替端化帝留意着?
只是一来显嘉帝顾念亲情,在世时明确表过态,不希望对肃襄二王或代国大长公主一家子赶尽杀绝。端化帝的威望跟手段本来就不如亲爹,若学亲爹一上台就算旧账,多半不会有什么好事;
二来显嘉帝的英明非常深入人心,所以他在世时,除了背后有人的肃襄二王外,其他人都没表露出任何野心。但还是那句话:端化帝远不如他爹,所以在显嘉帝面前是小绵羊的,到了端化帝面前,会不会愿意继续做绵羊,可就不好说了!
如果顾韶在端化帝登基之后,立刻挟老皇托付之势,施展手段把上上下下都盯得密不透风——他倒是有这个本事,但那些潜伏暗中的人,又怎么肯跳出来?
其他人不讲,单说代国大长公主夫妇跟肃襄二王这几位,哪个不比顾韶年轻?
在顾韶眼皮底下做不了手脚,大不了就熬死顾韶嘛!
所以顾韶只在端化帝遇见真正的麻烦时才出手——既是为了磨砺端化帝,更是为了引出这些居心叵测之辈!
端化帝深吸了口气,问:“未知……顾相这些日子,可有收获?”
“岂止是收获?”顾韶沉声说道,“甚至可以说,是出人意料!”
“却不知道,是怎么个出人意料法?”端化帝闻言微怔——听顾韶的意思,觊觎帝位者,显然出现了连顾韶都没预料到的人选?
但端化帝是显嘉帝一手扶上大位的,有资格挑战他的,除了肃襄二王,还有谁有这能耐?
“未知陛下觉得梁王殿下是个什么样的人?”顾韶吐了口气,不答反问。
这一问问得端化帝微微失色:“顾相是说三弟起了不该起的心思?!这怎么可能?!”
无怪端化帝感到不可思议:梁王虽然也是皇子,论年岁现在也算比较长了,但估计朝野上下都没考虑过,这位王爷会继承大统吧?
毕竟论父宠,除了没见过显嘉帝的庆王之外,梁王估计是倒数第一了!
“父皇因御体欠佳,在世时一直倾心栽培朕。”
“过继出去的二弟、现在的襄王,虽然生母卑微,养母蒋母妃地位不低,且蒋母妃的亲生骨肉玉山,乃父皇仅有的二女之一,素得父皇纵容。念在蒋母妃母女的份上,父皇从前也是时常惦记起襄王的。何况襄王起了夺储心思后,又得了代国皇姑之助!”
“至于同样过继出去的四弟、现在的肃王,乃母后亲子,中宫所出!”
“父皇驾崩前,侍驾最多的是暖母妃。”
“可谁都知道,父皇固然喜爱暖母妃的姿容,论到敬重与真心,便是朕之生母,也无法与母后比!”
“当初父皇决意将肃襄二王出继后,头一件事就是请求晋国皇姑,将与阿虚夫妇交好的聂表妹许配给肃王,爱护之意,何其明显?”
“五弟蜀王是父皇在时的幼子,年岁又小,父皇生前对其十分怜爱。即使知道蜀王性情有骄纵的趋势,也舍不得苛责。”
“惟独三弟……”
梁王是崔太后抚养长大的,崔太后虽然把这小儿子当心肝宝贝看,但太皇太后、两位大长公主、苏太后这类能在显嘉帝面前说上话的长辈,对他就很平淡了。
最重要的是,端化帝跟梁王年纪都还小时,崔太后就跟代国大长公主结了怨!
“那之后,代国皇姑不断在父皇跟前进谗,父皇虽然英明,没有听信她的挑拨诬蔑之词,但为了给代国体面,从此也很少去西福宫了……”
显嘉帝在儿子与妹妹之间选择了儿子,但在妃子与妹妹之间,却从来都选择妹妹。
这一点,不必宋卢氏豁出一切上殿揭发,端化帝心里也是有数。
“拜代国所赐,西福宫从此鲜见天颜,连带着三弟,此后面圣的机会一直都不多!”
所以梁王在显嘉帝面前的存在感绝对是最弱的——崔太后的出身就那么回事,外家即使有心支持他做点什么,也没那能力。而他自己,也没传出过什么过人的长处,朝野上下,包括顾韶之前,对他的印象就是:崔太后当心肝宝贝养着的小儿子。
再有就是:端化帝的同胞弟弟。
一位一落地就以富贵闲王为目标的天潢贵胄。
不惹人厌,但也绝对没人会把他跟大位联想起来。
现在顾韶暗示,这突兀冒出来,觊觎帝位的,正是梁王,端化帝怎么也想不通:“朕对三弟可说不薄!三弟为何要这样行险?何况,他有什么资格行险?”
皇帝对肃襄二王满怀戒备,也满怀杀意,但对梁王真的不错了——谁都知道梁王从小被当富贵闲王养着的,可他登基后,立刻任命了梁王做宗正卿,之前天花等事,也都是遣了梁王去办,这架势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他是要将这弟弟当成左右手栽培的!
按说怎么也没有委屈过梁王吧?
梁王又何必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起那不该起的心思?!
最重要的是,端化帝把最近接到的关系社稷民生、军国大事的禀告仔细过了一遍,怎么也想不明白,梁王篡位的底牌是从何而来?
“陛下还记得伊王府的事情吗?”顾韶见端化帝满头雾水的样子,叹了口气,从头说起,“伊敬王爷在时,因惶恐当年助纣为虐之行,一直闭门谢客,几乎与世隔绝。直到当年肃襄二王夺储,这一家子方被拖下水!”
“当时您派梁王殿下前往伊王府,本意是与伊敬王爷拉近关系。”
“谁知梁王殿下拜访完伊敬王爷之后,伊敬王爷与发妻短短照了一面,就自。尽了!”
“为此,颇起了一场风波!”
端化帝回忆往事,喃喃道:“顾相是说,伊敬王叔,确实是三弟逼死的?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那次伊敬王自。尽后,各方抓住这件事情开撕后,端化帝也私下问过胞弟经过的。
当时梁王是这么说的:自己见到伊敬王之后,按照端化帝这边叮嘱的说辞,先以叔侄之情拉关系,跟着强调了下显嘉帝对于长子的重视,最后委婉表达了对伊敬王的拉拢之意。
讲完之后见伊敬王犹豫不决,想到端化帝这边的谋士叮嘱过,伊敬王怯懦优柔,适当的时候施以压力,可以督促他尽快决断,所以又加了几句类似于“你也不想想你们这个王府是怎么落到今天这样地步的,现在有个改变命运改变处境的大好时机放在你面前,你如今不珍惜,将来懊悔莫及的时候,可别怪侄子没提醒过你”恐吓的话。
然后也就告辞了。
而端化帝这边的人分析下来,认为很可能是肃襄二王那边也对伊敬王做了类似的威胁,导致胆怯的伊敬王陷入绝望之中,最终走了窄路——最后跟发妻的见面,自然是要交代后事。
这一点,伊太妃,噢,现在该称庶人姜氏,在之后的彻查里,也默认了。
毕竟,伊敬王爷,可是被坊间称为“鹌鹑王爷”的。
这么个窝囊了一辈子的人,最后也窝囊的死去,老实说真的不奇怪。
所以端化帝知道后,见梁王一脸懊恼与愧疚,连声说着对不住兄长的话,非但没有责怪他,还温言安抚了几句。
也是因为这件事情,让端化帝对梁王留下了才具不足的印象:因为伊敬王是在跟梁王见面后自。尽的,如果当初派去笼络他的人很有能力的话,没准谈话过程里就能察觉到,伊敬王已经受到了肃襄二王那边的敲打。
那么就可以换一种方法与其沟通,即使不能把他争取过来,也不至于让伊敬王转过身就寻了短见,导致东宫陷入风波!
而一个没有先帝宠爱、没有强势外家、没有朝臣支持、没有势力、还没有能力的胞弟,端化帝为什么要防备他?
端化帝想到这儿,脸色不禁沉了下来,“顾相是说,三弟他,一直都是在装的?”
“梁王殿下是不是装的,臣现在尚且不敢妄下结论。”顾韶正色说道,“但简乐之的厉害,臣却是多次领教了!”
“简乐之?!”端化帝彻底懵了!
不是在说梁王吗?
怎么先说到伊敬王,现在又冒出个简平愉?!
皇帝下意识道,“那老匹夫不是已经死了?”
“但他生前布的局、留的人手却还有在的。”顾韶说到这里叹了口气,眉宇之间掠过一抹阴沉与恼怒——这份阴沉与恼怒当然是对着简平愉去的——又定了定神,才继续诉说下去,“简家的往事,先帝生前曾与臣说过一些,想来陛下知道的比臣更清楚,臣在此就不赘言了!”
见端化帝颔首。
顾韶道,“简乐之膝下三房人,他最重视二房,无奈简离旷处处不如简离邈不说,连简三公子,也远不如燕国公得宠——臣说的是在皇家面前!”
端化帝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铁青着脸说道:“阿虚一来是朕看着长大的,二来当初夺储时,他也没少出力气!所以朕心目中,一直将他视作嫡亲手足!简夷犹虽然也是朕之表弟,但论到在朕心目中的地位,自然是远远不如阿虚的!”
而简虚白虽然是简家二房子嗣,但与生父简离旷之间的关系却势同水火,与简夷犹之间的兄弟关系也好不到哪儿去——去年还在各方的推动下,干脆过继到三房了!
偏爱二房的简平愉看到这种情况,哪能不急?
但简夷犹一直跟皇家不是很亲近,又尚过长兴长公主,最后还跟长公主和离了——这么一番折腾,端化帝不厌烦这表弟就不错了,如何可能偏爱他?更不要讲偏心他胜过简虚白了!
这么着,二房这辈子都注定要翻不了身、要被三房压着了!
甚至下场更惨!
“那时候陛下虽然储位稳固,但肃襄二王已有争储之意,简乐之察觉到,便起了心思:既然他所偏爱的二房,在陛下跟前争宠不可能争得过燕国公。”顾韶说到这里,微微冷笑,“那么,他不如索性,趁此机会,插手易储!好给二房争取一线机会!”
端化帝目中厉色一闪,下意识的抓紧了案上镇纸,以他对简家恩怨的了解,简平愉为了二房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是很有可能的。
只是想到区区一个被赶回老家的臣子,为了一己之私,居然就要针对自己这个当时的储君、现在的至尊,饶是端化帝本性还算平和,此刻也不禁怒火中烧!
“所以他择了梁王?”端化帝改变了对梁王的称呼,沉声道,“但你也说了,当时肃襄二王已露争储之意,看优势,他怎么会选择梁王?!”
“而且,伊敬王叔的死……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目的与内情?!”
第四百六十六章 庶妹代嫁、伊王自。尽以及幕后
顾韶闻言,露出一抹复杂之色:“臣说简乐之厉害,正是因为他选择了扶持梁王篡位,而不是在当时看起来更有希望的肃襄二王!”
见端化帝紧皱双眉,显然还没明白过来,顾韶暗叹一声,仔细给他解释,“简乐之在揣测上意上面十分独到,臣与他相识数十年,鲜少见他在这方面失手!”
其实顾韶话没说完:当年他跟简平愉争斗,论才华、论名声、论家世、论手下……他样样强于简平愉,之所以还是落败,就是败在“揣测上意”这四个字上面。
简平愉对显嘉帝实在是太了解了,以至于当年两人同时奏事,这位老燕国公十回里有七八回能说中显嘉帝的心思!
失手的那两三回,到底是他真的力有不逮,还是藏拙,避免显嘉帝猜忌,大概只有简平愉自己知道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简平愉可以把显嘉帝玩弄于股掌之上,实际上也正因为简平愉对显嘉帝的了解,整个显嘉一朝,他都特别乖。
所以虽然那时候肃襄二王势如破竹,几乎转眼之间就把东宫压得黯然失色——连端化帝自己都做好了死全家的心理准备——但远在辽州的简平愉却知道,这二王不过是显嘉帝用来磨砺端化帝的棋子,根本不可能成气候的!
那么简平愉当然不会在肃襄二王身上浪费时间精力了!
“先帝亲生的皇子有六位,但庆王殿下乃先帝遗腹子,当时尚未出生!”
“简乐之也不看好肃襄二王!”
“他想图谋不轨,自然只能在梁王与蜀王两位殿下中间选择!”
而当人选被划定在这两位里,任谁也会选择梁王了!
不仅仅因为蜀王年幼,更因为梁王是端化帝的同胞弟弟,注定比蜀王更受端化帝器重与信任——有道是家贼难防,坑死端化帝父子的几率更大!
端化帝听到这儿,简直是面如锅底,几乎从齿缝里挤出声音来:“但梁王素来对朕恭敬,那时候朕之生母尚在,姓简的老匹夫,却是如何说服梁王,行这等逆伦不义之举的?!”
虽然说皇帝的位子非常吸引人,但世事无绝对,这世上到底不是所有人都想做皇帝的。
何况还要踩着自己同胞兄长与亲侄子们的尸体上位——皇家手足相残父子反目固然不稀奇,但还是那句话:到底不是每个皇家人都做得出来这样的事情的。
就算是一上台就大开屠杀的显嘉帝,对待同母姐妹时,又何尝不是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哄着劝着捧着,即使为了给端化帝清路,把代国大长公主一家子打发去了琼州,到底还是悄悄留了道遗诏,尽最大努力保全妹妹不是?
端化帝登基之前虽然跟梁王的接触不是很多,但到底是同胞兄弟,比其他异母兄弟的来往总是要频繁的。
他印象里的梁王,委实跟“天性凉薄”、“心狠手辣”这类词联系不起来啊!
再者,简平愉十几年前就被打发回了老家,到死都没再来过帝都,他即使私下引诱梁王,那也肯定只是派手下做说客——简平愉手下竟有这样厉害的说客,将一个本来过着无忧无虑日子、性格也跟狠毒不沾边的皇子,煽动成图谋弑兄杀侄之徒?!
“陛下可记得梁王妃换人之事?”相对于端化帝的不能理解,顾韶却是非常了然,“原本的梁王妃,乃司空家嫡女,传闻性情温柔大方,长袖善舞,极得人心,以至于红颜早逝之后,犹能余泽庶妹!”
端化帝诧异道:“你是说,梁王他因为王妃换人的缘故,就恨上了朕?!”
当初司空衣萝的病逝,虽然说跟东宫是有一部分关系的,但凭良心讲,这事绝对不是东宫的错啊!
甚至连被认为罪魁祸首的卫银练,又何尝愿意害死好友?
后来梁王闹脾气,不肯要司空家庶女,不但崔太后好声好气哄了他好久,连端化帝夫妇,也都跟梁王赔过不是。
到底是同胞亲兄弟,再不中意司空衣菡,至于这样鸡肠小肚么?!
“梁王殿下当然不至于如此心胸狭窄。”顾韶摇头道,“但梁王殿下素得崔娘娘爱护,自幼以来,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吃穿用住,自然什么都是最好的。”
“所以梁王妃换人之事,多多少少,让梁王殿下对陛下生出了罅隙!”
有道是嫡庶有别,司空衣菡的出身,先天已经不如司空衣萝了。
何况司空衣菡由于性格不讨喜,大大得罪了祖母真阳大长公主,自幼被送去庄子上自生自灭——这样的经历摆明了根本没有教养过,许给讲点规矩的官家庶子,人家做嫡母的都未必肯要呢!
何况是给梁王做正妃?
梁王素来金尊玉贵长大,却在终身大事上被勉强了一回,心里没意见才怪了!
“而此事被简乐之知晓后,自然要加以利用!”
端化帝听到这儿,忍不住道:“起初梁王同他那王妃关系自然是不怎么好的,但后来他那王妃有喜之后,不是很快就恩爱万分,至今连个侍妾也没纳过吗?”
现在的梁王妃虽然已经生了梁王世子,但无论出身还是性情为人,老实讲都比之前的司空衣萝差太多了!
所以梁王为了这件事情迁怒端化帝,端化帝虽然感到伤心失望,但也是能够理解的。
可问题是,梁王后来好像又喜欢上这个梁王妃了啊!
既然如此,那么梁王为什么还要想着篡位?
“这就是伊敬王爷自。尽的缘故了!”顾韶叹了口气,掩饰住眉宇间一闪而过的挫败,那是输给了老对手的不甘,定了定神才道,“当时伊敬王爷同梁王殿下会晤之后不久,就自。尽身故。虽然朝中为此颇争执了一番,但其实大家心里都认为,这是伊敬王爷受不了三方同时施压,一时想不开才走了窄路!”
“事实上,臣也是最近才查清楚:伊敬王爷根本不是自愿自。尽,乃是,别有内情!”
“而这就要说到伊敬王爷的发妻,即后来的伊太妃,如今的庶人姜氏!”
这内情听得端化帝目瞪口呆,半晌才道:“庶人姜氏做了什么?!”
“陛下可还记得,当初伊敬王爷过世之后,上上下下去伊王府吊唁时,有个侍妾曾跑到晋国、代国两位大长公主殿下面前,揭发庶人姜氏乃谋害伊敬王爷的真凶?”顾韶嘿然道,“其实那侍妾说的是真话,庶人姜氏在梁王殿下离开之后,屏退左右,独自前去找伊敬王爷,根本不是接到了伊敬王爷的召见,而是主动前往,好置伊敬王爷于死地!”
端化帝脸色铁青的问:“庶人姜氏,也是简乐之的人?!”
“倒不能算简乐之的人,而是简乐之的人,为了离间梁王殿下与陛下之间的兄弟之情,私下买通她左右,给她出了个主意罢了!”顾韶解释,“伊敬王爷乃安太妃唯一的骨血,太皇太后与先帝都是念旧之人,当年安太妃因不肯诬蔑太皇太后与先帝,非但被申屠贵妃活活杖毙,连尸首都被扔到了不知道什么角落里,先帝登基之后专门下诏寻找,却也未能如愿!”
“臣当时虽在外朝,却也听闻,安太妃去后,太皇太后恸哭数日,几度昏厥!”
“据说太皇太后手里,至今还保留着安太妃的一套旧衣,用于纪念安太妃的义行!”
无奈伊王半点没继承安太妃的刚烈跟正直——他甚至被安太妃之死直接吓破了胆,非但没有给安太妃报仇,反而在生母死后,卑躬屈膝侍奉申屠贵妃,以求苟活。
这么着,显嘉帝登基之后,虽然留了他一命,但也不可能把对于安太妃的感激,全部转移到他身上了。
毕竟伊王犯其他错,哪怕是跟显嘉帝争位都好说,可他偏偏认贼做母——这种行径,陌生人都要唾弃,何况是受过安太妃恩惠的显嘉帝母子呢?
“所以即使先帝宽宏,伊敬王爷也始终战战兢兢!”
“连带伊敬王爷的诸子女,亦是成日惶恐,不敢越雷池一步!”
这种日子过久了,要么习惯了做行尸走肉,要么就是爆发——之前的伊王小郡主陆凝夜可不就是一个例子?
而陆凝夜是伊敬王爷最小的孩子,作为伊敬王爷的发妻,庶人姜氏过这种日子可比陆凝夜还要长久,她心里当然也不甘心。
何况伊敬王爷不敢参政,不敢聚众,不敢闹事……甚至门都不怎么敢出,这样的日子一过二十来年,从青年到中年,满腔精力除了发泄在酒色之上,还能去哪?
莺莺燕燕多了,庶人姜氏这个发妻,自然备受冷落。
而且从之前那侍妾敢于出面揭发庶人姜氏可见,庶人姜氏当时虽然是伊王府的主母,但在侍妾面前的威严非常不足——毕竟当时伊敬王爷已经死了,如果不是一直都不把姜氏放眼里,那侍妾怎么能傻大胆到这种时候站出来揭发姜氏?
端化帝听到这儿,寒声道:“所以庶人姜氏谋害了伊敬王叔,伪装成王叔自。尽?”
“这倒不是。”顾韶摇头道,“庶人姜氏那时虽然贵为王妃,究竟出身寻常,哪来的本事,将谋害伪装成自。尽,竟叫京兆府里最有经验的仵作都查不出来?她没有动手杀伊敬王爷,却是说服伊敬王爷自。尽的。”
至于庶人姜氏是这么说服伊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