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朕的前夫是太尉-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季衡没办法,思来想去,只好去拜见段昀。

“世子恕罪,末将实在不知谁能处理此事,世子乃是铭之与端王殿下的兄长,请世子处理。”

铭之和小十七一起喝醉了?段昀想着谢凝那护短的性子,若是知道小十七小小年纪便同人喝酒,还喝得酩酊大醉,只怕要生气。他将书卷放下便道:“好,此事交我处理,你们放心吧。”

段昀答应完了便往酒楼赶去,到了雅间外一看,长宁侯府的家丁都守在门外呢,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其中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见过段昀,慌忙行礼。“拜见镇南王世子。”

段昀抬手,问道:“里边怎么回事?”

“回世子的话,小的们也不知。”管家愁眉苦脸地说,“我们家小世子不许小的们进去。”

段昀的脸色沉了沉,上前拍门,道:“铭之,是我,表哥,我数三声你们不开门,我便叫京城府来人将你们拿回去了。你们一个亲王一个侯府世子,怎能如此胡闹?”

里边似乎静了一下,没一会儿门就开了,钟铭之歪歪斜斜地靠在门上,抓着段昀的手道:“表哥,你……你进来,他们不许进!我们……我们有话同你讲!”

段昀对自家女眷一惯温柔体贴,但对弟弟们就不那么温和了,他先横了钟铭之一眼,给了管家们一个且守住的眼神,跟着钟铭之进去了。进了雅间一看,桌上已经趴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脸上满是闷闷不乐的酒气,应当就是传说中的十七王爷。

他走过去,抬手行礼道:“王爷。”

小十七抬起朦胧的醉眼,摇摇晃晃地要站起来。“见过表哥……表哥,皇姐同我说过你,她说你是极好的人,对她最温和。”

他这么一说,段昀倒不好同他生气了,只问道:“您们俩到底发生何事?竟要醉成这样子?端王殿下,你年纪尚小,若是给陛下知道了,陛下少不得要心疼,还会责罚你。”

他知道小十七心中以女帝最重,便特意将女帝搬了出来,不曾想小十七听了这话登时眼圈一红,负气道:“皇姐眼中哪里还有我这个弟弟?她只看得到陆离罢了!”

段昀一听便知不对,问道:“端王殿下,您瞧见什么了?”

“表哥,你别叫得这么正经,这就是小十七!”钟铭之揽住小十七的肩膀,用力地拍了拍大声说:“今天小十七急赶慢赶地从江南回来,一早就派人送了折子通报,结果陛下只顾着和陆离……和陆离……总之就是十分地不避讳!”

原来他们在担心这个问题?

女帝与陆离之间的问题,此前段昀也思量过,如今女帝已将朝堂握在手中,颁布年号之事也即将提上日程,那么接踵而来的就是女帝的终身大事。女帝虽然是女子,但毕竟身为帝王,若是想三宫六院地纳妃,想来天下也没人敢要求她出嫁从夫,何况这谁较谁娶还不一定呢。而这后宫之中,陆离必定占着中宫的位置,而其余的嫔妃……

陆离与女帝倾心相许又破镜重圆,天下没有任何人愿意与其他人分享自己心爱之人,这与什么三从四德、从一而终无关。但一个皇帝,要后宫中只有一人,哪怕这是个女帝,只怕也不容易。毕竟为皇族开枝散叶之责任,十分重大。

“表哥。”钟铭之见他一直沉思着不回答,便扯了扯他的袖子,问道:“表哥,咱们的女帝,恐怕真的要嫁给陆离了,这可怎么办才好?”

段昀低头看去,只见钟铭之与小十七眼中都只有不舍和对谢凝的慕孺之情,便知道他们胸怀坦荡,只是将女帝当做自己的姐姐。好比老丈人辛辛苦苦养大了自己的宝贝女儿,只觉得自己女儿天下地下都是独一无二,忽然之间一个哪里都瞧不上眼的傻子取走了女儿芳心,老丈人心中当然又恨又不舍又只能随女儿开心。

做父亲的与做兄弟的,都是一般心思。

“铭之,小十七。”段昀微笑道,“此事急不来,且看看陛下与太尉如何处理,若是陛下将太尉与那些什么世家公子一并纳入后宫了,咱们也就算了。若是陛下只要了陆离一个,那少不得要按照民间的说法,咱们要好好地让陆离见识一下娘家人的厉害。”

“果然还是表哥有办法!”钟铭之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不仅是钟铭之和小十七,汝阳王府的大案一结束,整个朝廷将善后收拾好之后,立刻便想到了女帝的终身大事。继太后暗中催了谢凝一次之后,这天在朝堂上,礼部尚书将预备的年号奏上完了,也颤巍巍地上奏道:“陛下,如今天下已定,朝局已稳,陛下大婚之事,也当从此着手。后妃可暂缓,但后宫不可一日无主,老臣冒死启奏,求陛下册立皇后。”

老尚书已经年纪古稀,当初谢凝刚刚登极,便是在隆昌帝的灵前大哭一顿,将这老尚书吓得够呛,从此不敢跟他作对。礼部尚书说着要冒死觐见便带着礼部的一大串官员呼啦啦跪了一地,齐声道:“求陛下册立皇后!”

谢凝坐在宣政殿上边,忍着笑看了底下站着的陆离一眼,问道:“此事关系重大——太尉以为如何?”

这话问出不啻于当庭弄情,朝中好几个脸皮薄的官员都红了脸,剩下的都在看着陆离,等着他回答。

陆离不慌不忙道:“回陛下,臣以为,确实到了册立皇后的时候,陛下不如准备帝后大婚之礼吧。至于后妃之事,世上当然是先立后再纳妃的,嫔妃之事届时再说吧。”

谢凝又问道:“既然如此,朕心中已有人选,不知太尉可愿意当朕的皇后?”

“陛下!”朝臣们不由得都叫起来。

这……这像什么话?哪有这般大咧咧当着满朝文武问的?

“怎么了?”谢凝无辜地眨着眼睛,问道:“太尉德行不错,为人也算是一表人才,对朕也忠心耿耿。再者,朕与太尉曾有婚约,朕立太尉为中宫,诸位爱卿有意见?天下还有谁比太尉更适合的?”

“回陛下,没有。”陆离拱手行礼,“若有谁自认比臣更适合,臣请他到城外骁骑营与臣一谈。”

这也太霸道了!满朝文武都在心里想——陆离这厮,仗着陛下的宠幸,嚣张如此!

然而陛下确实宠幸如此。

群臣只有一叹,默默然。

谢凝与陆离含笑对视,便愉快地说:“如此就决定了,礼部、钦天监一同挑个日子,将流程拟好,给朕呈上来,朕与太尉要过目才行。若是无事,那便退朝吧!”

她倒是一口定下来了,可惜晚上太后便听到了消息,急匆匆地从长秋宫赶来,不曾想在半路被人拦下了凤驾。

“臣陆离,参见太后。”

太后一见他就来气,也不叫人起来,只问道:“太尉拦着哀家做什么?这么晚了,太尉还留在宫里,这宫中都是女眷,你一个大男人深夜在此,莫不是等着人说闲话么?”

自从汝阳王府的案子发生之后,陆离又将军队洗了一遍,把里面可能不忠于女帝之人全都贬谪了,而且冬季来临,一年到头的军费、军资都要审核整顿,好叫各处军营能安然过冬。再加上谢凝接到消息,说锦书与决明不日便能抵达京城,谢凝担心陆离在侯府里没人照顾,又担忧上下朝路上风寒露重,更不肯将他放出宫了。是以这半个多月来,陆离其实一直住在紫宸殿寝宫的偏殿里,与谢凝的寝殿只有百步之遥。

但谢凝与陆离一同将紫宸殿上下全都换成了自己的人,太后又不管政事,所以并不知晓。陆离也不好明说,只行礼道:“臣是有话对太后说。”

“哼!”太后已从心底将女帝当成自己的女儿,她并不知晓从前陆离与谢凝之间种种纠葛的原因,只知道陆离曾叫女帝蒙受下堂之辱,对陆离的不满仍然言溢于表。“有什么话赶紧说,别耽误哀家见女帝。”

“太后恕罪,臣只有一句话。”陆离道,“太后身为女子,是否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生育之事对女子而言,便是生死之事?”

太后闻言不禁猛地一震,她转头看向陆离,陆离却已经行礼。

“太后恕罪,臣告退。”

他提着灯笼,慢慢地消失在宫殿的夹道上。太后坐在凤辇上许久,一直没有吩咐继续前进,女官桂棹不禁轻声问道:“太后?”

太后长叹一声,道:“回宫吧,不去紫宸殿了。”

桂棹也明白发生了什么,做了个手势,很快凤辇便掉转了头。

女子一生多劫,生育又是其中的生死大劫。从怀孕开始,十个月都必须小心翼翼,若是一个不小心,莫说孩子,就连大人也未必保得住。哪怕安稳度过了怀孕期间的所有日子,到了生产之时,都是以命搏命,同阎王抢孩子一般的凶险。先帝后宫嫔妃众多,但最终活下来的孩子只有女帝和十七王爷两个,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嫔妃怀孕时最为脆弱,稍加陷害便能一尸两命。

女帝现在身系一国安危,朝廷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眼看着就要将先帝当政时那些乌七八糟的事给弄清楚了,可不能有什么闪失。即便是从她自己考虑,皇位若是换成小十七坐,未必能如女帝对她这般亲密。

“唉……”太后被女官桂棹扶着下了凤辇,回到长秋宫,忽然叹了口气,道:“若是这太尉能生孩子,该有多好。”

“那咱们陛下可就要成男子了,如此一来,倒不觉得多了不起。”桂棹扶着她坐下,劝道:“陛下真是因为女子之身在皇位上,才显得如此难能可贵呢。”

说的也是。太后也就放宽心了。

另一头,陆离提着灯笼刚回到紫宸殿的寝宫,就看到谢凝披着长发,身上裹着大氅,靠在廊柱上含笑看着他。陆离将灯笼交给小太监,走过去轻斥道:“外边风雪大,为何要站在廊下等?屋里暖暖和和的不好么?”

“朕方才听说了一件有趣的事,便想看看太尉此刻放心的样子。”谢凝伸手要握住他的,陆离却躲开了。

“别闹,我手冷。”

谢凝也不执意去做,只是道:“你倒是能想,我是想破头了也只能想出一个女子贞洁的说法。”

“我说的不只是借口。”陆离停下脚步,看着她认真地说:“女子生育之事,凶险万分,再没人比我更懂了。”

她曾经两次怀上他们的孩子,却又因为种种阴谋诡计而失去,两次流产都叫她的身体亏损巨大,要耗费许久的时间才能补回七八分。

“若是能够,我希望你答应,不要强求。”陆离说,“哪怕接下来咱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儿,你也要相信,你在那般艰险的环境中长大,如今仍然远胜世间男子,咱们的女儿,一定也如你一般果断聪慧、胸襟博大。”

谢凝抿着嘴低头一笑,道:“孩子的事还远着呢,且随缘吧,你有时间担心这个,不如想想礼部那边的流程,我总觉得他们要闹腾起来。”

礼部那边果然是一片老顽固的心,大梁朝已经好几代没出现过帝后大婚这种大事了,只能从前朝里边找典范,推敲来推敲去,终于将一个流程给拟定了。谢凝一看就打了回去,道:“太尉是男子,什么‘纳采’、‘大征’都不必了,龙袍凤袍都不可,朕看太尉便以武将之服作为礼服便可。余下之事,礼部酌情删减。”

按照前朝的大婚之礼,帝后婚前要纳采,即用种种仪式向皇后家送采礼。纳采之后是大征,也是向皇后家送财物,表明双方的婚约已成,随后便是册立、奉迎、合卺、祭神、庙见、朝见、庆贺、颁诏、筵宴。这一连串的仪式哪里都马虎不得,礼部已经将所有流程都敲定,这或许是本朝唯一一场帝后大婚,是以礼部上下都严阵以待,务必要办得威扬四海。但现在女帝一句“不得以女子待之”,整个流程全都改了。好在折腾了半个月,终于还是将流程确定了下来,另一班人也将年号定下了,钦天监那边也将日子确定了,便在元日。

“朕还是第一次听说元日大婚的。”谢凝笑道。

“大约臣杀气太重,要元日大喜才能镇下。”陆离也微笑。

日程确定下来,整个朝廷便陷入了忙碌之中,将各种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便在此时,锦书与决明终于姗姗入京了。

“陛下恕罪。”锦书面带羞涩,“我……我身体不适,耽误了入京的路途。”

谢凝一看她脸上的神色,再看决明眼中掩饰不住的笑意,便明白了事情的缘由,问道:“你既然身子不适,不如过一段时间再说吧。”

“无妨,解太上忘情之毒对的关键在于针法与火蜥蜴的配合,针法我都传给决明了,他下针,我在旁边看着就好。”锦书道,“事不宜迟,陛下,太尉身上的毒越早解除越好。”

谢凝立刻着手准备,次日便让锦书与决明为陆离解毒。

太上忘情之毒是蛊毒又是寒毒,所以必须用炙热之物火蜥蜴之血才能解。将火蜥蜴刺伤取血,同时在陆离手身上血脉所在之处开个伤口,将火蜥蜴之血滴入。手臂动脉乃是要紧之处,若是开得不慎便会叫人失血过多而死,而火蜥蜴细小,本身的血液也不多,取血时必须非常谨慎,以免火蜥蜴失血过多而死,造成太上忘情之毒残留。所以,决明只能在陆离手背上刺一个穴道,然后以不会被浸湿的冰蚕丝埋入伤口,同时将火蜥蜴也刺一个小小的伤口,将火蜥蜴的血导入陆离体内。在导入火蜥蜴之血时,在陆离另一只手的掌心上开一个小口子,让毒血流出。

等将冰蚕丝埋好,手掌伤口划开之后,需先将陆离身上封住太上忘情之毒的穴道解开。这个动作之后,只消半息的时间,太上忘情之毒便会流入他身上的血脉,将他对的身体冻得僵硬。这时要以金针刺入周身血脉,加速陆离体内血液的流动,促使火蜥蜴之血与太上忘情之毒在陆离血液中抗衡,将毒素从掌心的伤口中推挤出陆离体内。

整个过程必须极为小心,极为缓慢,但又不能耗费超过一天的时间,因为时间耗费地太长,血液中残留毒素的可能就越大。而进展得太快,则可能造成逼出毒素时牵扯出过多的血液,同样会危及生命。

这一日谢凝守在门外,第一次体会到何谓度日如年。从前都是她在生死线上徘徊,陆离在床边守着,她总以为是自己最辛苦,却不曾想到真正受折磨的,其实是守着的人。

好在一日之后,决明与锦书走了出来。两人虽脸色苍白,但第一句话就是:“陛下请放心……”

谢凝只听得这一句话便冲进了房里,在床边坐下,握着陆离的手叫道:“七郎!”然而陆离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双眼紧闭,却不曾回应她。谢凝便又慌了起来,转头问道:“为什么……”

“陛下不必担心。”决明道,“太尉刚将毒素推出来,失血与乍然畅通的血脉都会叫他的身体不适,所以会昏迷。三日之后便会醒来,届时一切如初。陛下,倒是您,您脸上还残留着一丝丝毒素,这三日还要专心服药,否则太尉好了,您却留下伤疤,岂不是叫太尉伤心么?”

谢凝点头,双眼却未曾离开陆离的脸。

三日后,陆离迷迷糊糊地醒来,只觉得自己的手臂又沉又重,仿佛被什么压住了一样。他睁开眼睛,低头一看,恰好谢凝醒来,他目光落在谢凝脸上,两人都欢喜道:

“你好了?”

语罢两人同时一愣,又同时说:“嗯,我好了,你怎么样?”

所思所想,都是对方的所牵所挂。

陆离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情意,伸手将她抱住,翻身将她压在床上,深深地吻了下去。

一个多月后,礼部将各处都准备就绪,各地藩镇、四境属国都派了人过来庆贺大梁女帝大婚,整个京城热闹非凡。

正月初一,也就是元日这天,谢凝一大早就被拖了起来,换上礼服。皇帝成亲历来要穿衮冕,但谢凝身为女帝,便将衮冕稍加改造。

衮冕的冕冠顶板前后各垂十二条白玉珠,但谢凝命人改成了皇后凤冠的样式,以纯金嵌宝制成,以九龙戏珠的云海图为底,上边则是一支凤钗。凤冠前后各垂着十二串白玉珠做成的流苏,既象征了冕冠顶板上的十二旒,又起到遮面的作用。凤冠的丝带是用十二色丝绦编成,颜色同绶带一样。衮服都是玄色上衣色下裳,谢凝改成了色的襦裙和白色的上襦,外披玄色大袖衫,大袖衫如同衮冕一样绣了山、龙、华虫、火、宗彝五种图形,齐腰襦裙上则修有藻、粉米、黼、黻死忠图形。大袖衫的袖端和衣领的绲边分别织有升龙纹饰图形,上襦的绲边全都是蓝色,织有黼的纹饰。

与衮服相配的本是大带。大带通体白色,表面装饰了缘边,上缘为朱红色,下缘为绿色,配以蔽膝。蔽膝同样是色,上边有龙、火、山三种图形。除此之外,腰带上还有白玉大佩,佩用玄色的丝编成两组,分别悬挂在腰的左右两侧。衮冕本有绶带,且有大小两种,谢凝直接改成了披帛,同样用玄、黄、赤、白、缥、绿六色。袜子为红色,鞋也是木底红舄,用黄金装饰。

一番穿戴差点没将谢凝累死。

“一想到朕竟然要穿着这一身一整天,这亲想必不成太尉也不会介怀的。”谢凝哀叹,然而说归说,该做的都要做完。

她先派遣官员——被委以重任的就是户部仓司员外郎孙墨释,去告祭天坛、地坛、太庙,道陛下要成亲了,望天地祖宗赐福。等孙墨释回禀,谢凝便换上礼服前往长秋宫向太后行礼,禀告自己要成亲了。太后亲自将女帝的凤钗给她戴上,送女帝上了銮驾。

随后谢凝便到了宫城中最宏伟的大殿含元殿上,亲自检查过皇后金册和白虎印——本来娶皇后当是皇后凤印的,但太尉身为男子,又出身行伍,谢凝便让人将凤印换成了白玉雕成的虎印,以暗示虎符这一兵家权柄之物。检查过后,谢凝任命使节捧圣旨迎接皇后。

本该是谢凝亲自认命的,但有人自动请缨。

“陛下如今是剩下臣与铭之、小十七三个血亲在身边,不如就让我等三人迎接皇后吧。”

谢凝岂会不知他们的小心思?但也不好偏袒陆离,便答应了。

迎亲的队伍便以女皇亲弟、端亲王谢凌为正使,长宁候世子钟铭之、镇南王世子段昀为副使,浩浩荡荡地穿过崇安门和安上门,再到永定侯府。

按照规矩,内侍省的太监们早在永定侯府前做好了准备,等迎亲的队伍一到便将他们迎了进去。本该由正使向皇后之父宣读迎娶皇后的圣旨,但永定侯府已经是陆离做主,他的母亲这一天依旧留在郊外的尼姑庵中念佛,谢凌便在永定侯府的正堂上将圣旨读了。随后身为副使的钟铭之和段昀将皇后金册和白虎印放在案上,由大内总管引导陆离出来,陆离身穿武弁,纹章图式都以虎、蟒等武将所属的吉祥物为装饰。迎亲正使谢凌宣读册文,陆离将金册和白虎印接过,三跪三拜,这便算是册封大礼成了。随后,陆离回房换上双麒麟同合袍准备上凤舆。

陆离身为男子,当然不会乘轿子进入皇宫,而是骑着他的照夜狮子骢。但是上马之前,迎亲的队伍出了点小插曲。

“陆离,你慢着,要上马,先过我们的关卡!”钟铭之将外袍一撩,摆出个架势来。“寻常人家嫁女儿,兄长们还会为难一下新郎呢,你两度娶她,这天上地下难求的好运气,若是不露出点真本事,恐怕你受不起!”

“正是!”几道声音传来,三十八翊卫从永定侯府的正房一路排到了正门前,孟季衡抱拳道:“太尉见谅,当太尉也当知晓,当日我等本是被太后挑选来做女帝后宫的。如今后宫以你为主,恐怕从此以后也只有你一个,若是太尉不让兄弟们心服口服,可别怪我等在护卫陛下时做些小动作,求取陛下宠爱。”

“你们这是……好大的胆子!”大内总管禄升急得团团转,不由得拉住一个能说话的人。“世子,您倒是阻止一二啊!”

段昀站在大门处含笑看着,道:“放心,太尉若是不露一手,我还不放心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他呢。”

陆离也一手负在身后,道:“那就别怪我下手无情了。”

禄升只好心惊胆战地看着。

一刻钟之后,陆离翻身上马,低头问道:“可曾耽误了吉时?”

禄升额头上都是汗,看着翊卫们被千牛卫们搀扶着上马,只觉得自己也在疼,忙道:“不曾,不曾,太尉,您快赶往皇宫吧!”

民间成亲有拜堂之说,随后入洞房,合卺,成礼,次日新妇才会出现在人前,但皇室却非如此。

陆离上马,迎亲队伍分别经过皇城的含光门、宫城的建福门,从龙首道上直接走到含元殿前。谢凝便一身改进之后的衮冕在含元殿前等待着,等陆离上来,女官便将一对玉如意捧上,两人手捧玉如意上龙凤婚车,一路前往后宫正殿,也就是供奉着历代皇帝画像的玄武殿,帝后分别给先皇的画像上香,行三跪九叩之礼。再往长秋宫拜见太后,将手中玉如意交给太后,太后赐酒以示祝贺。

大梁依照古礼,大婚仪式都在黄昏时举行,朝见完太后之后便已是天黑。此时含元殿已经准备好盛宴,帝后前往含元殿就坐。

“太尉。”谢凝藏在十二旒珠帘后的脸分明含着笑,仗着臣下们看不见便悄声问道:“这是你唯一一次被允许坐在龙椅上,开不开心?”

“比起这个,臣觉得能与陛下一同坐在此处,更为开心。”陆离也接着御案的遮挡,悄悄握住了她的手。

这一握,才发现两人的手心都是汗,全都是紧张的。

也是呢。谢凝低头轻笑,上次成亲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