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策-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色说着,却把一干人哄得越发笑起来。

“说什么惹得母妃这么高兴,可见我们是来晚了。”这是王妃的声音。今天是锦安伯老夫人的六十六大寿,因为三少夫人的锦安伯家的女儿,两家的姻亲,看在三少夫人的面上走动还算频繁。这不,王妃亲自带了三少夫人去贺家给老夫人祝寿,用了晚饭才回来。

太妃几人稍稍坐直了身子,与她们说起方才之事,连王妃都看着风荷笑了,道:“人都说人与人相处要靠投缘,母妃与老四媳妇不就是上天安排的缘分吗?当日母妃兴头头去宫里求了赐婚旨意下来,自打老四媳妇进了门,母妃看得亲孙女一般,老四媳妇也是真心孝敬母妃,我算是相信了这句话。”

王妃可能是喝了一点酒,面色比平时更红润一些,显得光彩照人。

“你这么一说恰解了我心中的疑惑,我初见她便觉得眼熟讨喜得很,没想到合了这个说法。”看得站在王妃身后的杭莹,不由伸了手笑道:“过来坐祖母身边,玩了一天累不累?”

“不累,小姐们都和气,下人伺候得也周到。”杭莹乖巧地靠着太妃坐,笑语嫣然。

不过,风荷在抬头的一瞬间却看到王妃眼里一闪而过的不悦,快得下一刻她都以为自己看错了,心下便有些怀疑。再看贺氏,进来之后除了行礼就没有说话,神情比往日更恭敬小心几分,难道在贺家发生了什么事?

大家说了几句话,依着往常的情形,王妃就会带人告辞,但今晚似乎有些异样,久久没有说要走,一味笑看着大家说话,偶尔插上一两句。

风荷琢磨着,王妃应该是有事要与太妃说,或者跟贺家有关,便起身告辞:“祖母,孙媳妇怕那几个丫头毛手毛脚地碰坏了祖母的好东西,孙媳想自己回去看看。”

屋子里谁都不是傻瓜,太妃亦是猜到了王妃有话说,笑着允了,接着三夫人、贺氏一并告退,顺便带走了杭莹。周嬷嬷回自己家去,端惠领着小丫头守到了门外。

太妃略皱皱眉,叹道:“什么事?说吧。”

王妃语气一如往常的恭敬,但语速稍微快了一些:“母妃,媳妇听锦安伯老夫人话里话外的意思,好似看中了五丫头,特特问了些五丫头的事,其中还两次提到了她的嫡孙。媳妇估计,他们或许会再来探咱们家的口风,应该不会太久。”

太妃轻轻哦了一声,有些许惊讶,明明灭灭的烛火映出她眉梢眼角的小细纹,头上的白发愈加显眼,有些许憔悴的意味。为什么最近都盯着莹儿来了呢,虽说到了年纪,但大家似乎比预料的更加心急。永安侯府不说了,怎么锦安伯府都凑了进来,他们家的身份配自己家是偏低了一些,按理不会这么冒失才对啊。

她看着王妃有点紧绷的脸色问道:“此事你怎么看?”

“母妃,不是媳妇看不起他们家,实在是他们家的情形不太合适。一来,咱们家素日低调,但终归是王府,国舅家,他们求娶咱们的嫡女有些,有些不合常理。二者嘛,他们府上的嫡子并非长子,听说当年锦安伯夫人生了老三媳妇后一直不育,在他们老夫人的授意下,他们家出了个庶长子。媳妇就莹儿这么一个女儿,原还想多留几年呢,她性子单纯,人情世故上比起她那几个嫂子都差了不少,媳妇担心她应付不了锦安伯家的复杂形势。这件事情,老三媳妇似乎不知,媳妇也没与她明说。母妃觉得,咱们应该怎么办呢?”其实王妃这话中已经拿定了主意,这么问不过是等太妃一句答应而已,她相信太妃不会打算把杭莹许给贺家。

太妃有什么看不出来的,而且她对贺家也不满意,庶长子,嫡次子,日后这家里怕是难以和睦,尤其他们家又非上层亲贵。能与杭家嫡系结亲的,多半都是王府、国公府、侯府,风荷和曲彦的例外。当年自己同意把杭芸许给曲彦,不但是看中了曲彦的人品才学,也看中了他们家人口简单,更关键的是皇后非常看好曲家,显然曲家怕是被皇上列入了自己的阵营里去。杭家此举,算是替皇上招揽了曲家,又为女儿得了个好归宿,还赢得一片好名声。

她淡淡地叙述:“有一件事情,我没得机会与你细说。前几日,永安侯夫人来了我这,你是知道的,她其实也是来替儿子探莹儿婚事的。他们家可说是门当户对,可惜那位公子身子不大好,但碍着大媳妇,我没有多说,你看着呢?”

王妃果然不知情,身子动了动,迅速抬眼看了太妃一眼,很快低头敛声道:“媳妇都听母妃的意思。”她这么说,并没有完全放心,太妃待刘氏的感情她是一点一滴看在眼里的,她有点担忧,太妃可别为了刘氏把女儿嫁给一个病秧子啊。永安侯小侯爷才命显著,奈何身子不争气,不然可说是良配了。

“你呀,莹儿是你亲女,你望着她好是做母亲的一点心意,我还能怪你不成?何况我难道不是莹儿的祖母,就不会为她着想了?”太妃对王妃这一点最不受用,明明不乐意还是一副小媳妇的样子,太妃还是喜欢爽快人的。

王妃有点诚惶诚恐,眼圈发红,轻声颤道:“母妃,媳妇没有别的意思。媳妇是觉得对不起老大媳妇,她这十多年来不好过。”

太妃对这个回答可以接受,点头赞道:“你有这个心就够了,总不能让莹儿跟着受苦吧。其实,我另外看中了一个人,永昌侯府的韩小侯爷,风华正茂、才学出众、品行良善,实在是莹儿的良配。以韩小侯爷的年纪,理应婚配了,究竟却不清楚。”

在听到韩穆溪的时候,王妃眼中一亮,她怎么就没想到,这果然是一个极般配的好人选。京城王孙公子中,韩穆溪绝对是口碑最好的一个了,家世清白,唯一的嫡子,读书上进,骑射功夫不错,而且不与谁家子弟特别亲近,但从不得罪人。这样的好苗子去哪里找?他今年应该有十七八了,会不会早就定了亲呢,王妃有点心急了。

太妃略扫了一眼王妃的神色,就知她对韩穆溪是极满意的。杭家与韩家是多少年的世交,两家关系一直不错,不然当年也不会为老四定下韩家的小姐了,可惜那小姐福薄,不过若不是这样老四就不能娶风荷,太妃觉得自己稍微有点邪恶。现在杭家与韩家也算姻亲,五房老爷娶的就是韩家堂族的女儿,五夫人是永昌侯的堂妹,这到底隔了一层。

如果韩穆溪娶了杭莹,那这姻亲才是落到了实处,太妃不仅是为孙女的幸福,更是为杭家百年之计。日后韩穆溪继承侯爷位,韩家应该会更好才对,什么时候去韩家探探口风呢。

王妃瞧太妃不说话,只得主动提道:“母妃,咱们要不什么时候请永昌侯夫人过来赏花,再过段时间园子里的桃花就开了。”

“这不好,咱们家是女方,主动不得,想法子给他们递个话头,让他们明白,自己来提亲才是正理。若是那韩小侯爷另有婚配,也不至于影响到莹儿的清誉。”太妃想了想,这个事不能急,反正莹儿年纪不大,女孩子出嫁前要拿拿身份,以免嫁过去被人看不起。

王妃立时反应过来,微微红了脸,她今天是不是酒喝得多了,没有平时稳重呢,看来酒这个东西轻易少沾。而且以她对韩家的了解,只要他们小侯爷没有定亲,对这件婚事一定是十分看好的,毕竟莹儿在京城的闺誉不错,又有杭家做靠山。

她讪讪地笑道:“儿媳莽撞了,母妃虑的是。此事要不要与王爷说一下呢?”

“自是要说的,也听听他的意思。咱们只知道内院之事,朝堂上的事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有他在外头看着更好些,如果王爷都觉得好那必是可行了。”太妃对这个儿媳永远存着一个隔阂,但不碍着她们表面婆媳和睦,尤其在女儿的婚事上,她对这个儿媳还是放心的,总不至于拿子女的终身幸福开玩笑。

太妃是祖母,虽然最疼的是杭四,可其他的也是她孙子女,她心眼里都是一般疼爱的。

过不了几日,永昌侯夫人亲自下了帖子,请杭家一干女眷三日后过去赏花,说她们园子里开了好大一片桃花,还叫夫人小姐们都去。

太妃与王妃接到帖子,都是笑吟吟的,看来韩家得到了自己家的暗示,主动出击了。如果去韩家杭莹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两家的亲事就能定下来了。不过,太妃与王妃又要顾虑着怎么推掉另两家的意思,尤其是永安侯家不好办。

杭天曜说了短则十天半月的,可是这都过了大半个月了,还是没有一点消息,风荷有一点点担心。

恰遇这几日是春闱,董华辰要去赴考,她便打发了沉烟回董家给华辰送东西。“杭天曜”难得回来,直接去了纯姨娘房中,风荷想了想,命云暮去茜纱阁请了他回来。

茜纱阁一干人不由得有些发愣,最近时日,少夫人与少爷几乎碰面都做不识,今儿是哪里不对,居然叫人来请少爷,难道是少夫人服了软?大家有了一点看好戏的心情。

“杭天曜”小小紧张,对那几个妾室,甚至太妃,他都能自如应付,他就是杵着这个少夫人,惹恼了她主子非得让他好看不可。

风荷挥退了所有人,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二人,吓得他后退站远了几步。

风荷好笑,指着椅子道:“你可是爷们,又不是下人,总不成站着与我说话吧。”

“杭天曜”摸了摸自己的头,挪到了最远的那个椅子上坐下,小声说了一句:“多谢少夫人赐座。”

“他有消息说几时回来吗?”风荷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问道。

“小的看怕是一时回不来。”他小心翼翼瞄了风荷一眼,继续说道:“照往常惯例,回来之前三天都会给小的传信,这次还没有收到信。”

风荷低头沉思,杭天曜究竟有什么秘密呢,连这么下三滥的招都能想得出来,他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吧,她对守寡暂时不感兴趣。默了须臾又道:“如果得到他即将回来的消息,你要禀报给我,咱们这场戏还得演下去呢。”

“杭天曜”点了点头表示清楚,是呀,总不能让人以为他们突然和好了吧,这得慢慢来。

“你挺聪明的吗,常去纯姨娘柔姨娘房里。”风荷轻笑着,纯姨娘单纯,柔姨娘有孕,最不易看出来他的不对,若是端姨娘这样从小就伺候的就容易露出破绽了。

他闻言嘻嘻笑道:“都是主子调教的好,往后还要少夫人多多提携。”

风荷笑骂道:“去吧,小心些,出了事我可保不住你。”

这次见面的结果是少爷对少夫人成见更深,也没回纯姨娘房里,直接出府去了。



第七十二章侯府之约

天边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这是今年春天头一场雨,下透了才好呢。青石的砖面因了雨水的浸润油油的,大树下有刚冒头的小草,碧绿碧绿的,分外可爱。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过两天园里的桃花的花骨朵就该慢慢绽放了,柳树的芽儿嫩黄嫩黄的,配在一起娇艳又鲜亮。

一袭藕荷色白边绣玉兰的披风裹在风荷身上,她站在廊下含笑看着丫鬟们嬉闹,一个冬天把这些小丫头们都拘坏了。

下人房里,落霞与锦屏相对而坐,恹恹地望着外面的雨景。

“姐姐,你倒是说句话呀,难不成咱们真这样当一个粗使丫鬟一辈子?少夫人惹恼了少爷,少爷都有近一个月没有留宿这里了,便宜了银屏那个蹄子,在茜纱阁许是日日能见到少爷呢,她又是个狐媚性子,还不知哪一日就到了咱们头上去呢。以她的心气,到时候不知要怎生磨搓我们俩呢。我是个没用的,不得少夫人待见,与银屏那蹄子关系不是很好,这样一辈子也罢了。姐姐岂能比我,原先在老太太房里之时,银屏见了姐姐都是要称一声姐姐的,如今你看她,姨娘还没有争上,见了姐姐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我替姐姐屈得慌。姐姐针线好,会伺候人,何必这样埋没了呢,也该少夫人跟前挣点脸面回来,家里的婶子听了也欢喜欢喜啊。”

落霞说话时的利落劲与见到杭天曜之时的柔媚温软完全是两个人般,一张俏脸上布满了不忿,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锦屏扫过她身上,粉黛不施衣衫素旧,自从四少爷不肯回房之后,落霞打扮的心肠就没了,整日活也不干干巴巴望着外头。这回子说着银屏的坏话,可她最近去银屏那里走动得极为频繁,每日都要寻点由头过去一番,看来是银屏想要独占恩宠不愿分一杯羹,才惹恼了落霞吧。

垂头想到家中老父母,还在老太太手底下干活呢,她的心就没来由的缩起来。她原是不想跟着少夫人陪嫁来的,后来发现少夫人待人和善,对她们几个老太太那里来的也并不特别防备,觉得这么着也不错。只是,她虽愚钝,老太太那点心思还是看得透透的,老太太岂是白白把她们给的少夫人。银屏、落霞二人生得好些,定是冲着少爷去的;自己长相平庸,干活还算勤快,估计是奔着少夫人去了。

所以,她不敢太张扬,不敢表现得过好,引起少夫人的关注。如果能这么默默地终老在王府或是将来能平平安安配个小厮,她就心满意足了,她就怕不但自己没有好结果,还要连累了家中的爹娘。

她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少夫人带我们不差,月银、赏赐都是与大家一样的,我觉得挺好。”

落霞被她气得一个倒仰,自己费了半天唇舌,这个不争气的锦屏就这么一句话,她都不能换个新鲜的词啊。落霞不过是想撺掇着锦屏去银屏那里为她说上几句话,自己与银屏一向不和,而锦屏与那贱蹄子却是从小一处长大的,情分颇好。她跺了跺脚,咬牙骂道:“姐姐,你忒不争气了,妹妹对你真是失望至极。”

然后,她特意做出哀怨的样子来,一摇一摆地掀了帘子出去,锦屏知道她定是去茜纱阁了。

院门外一个小丫鬟风风火火闯了进来,都等不及温婆子进来通报,一眼瞧见风荷立在廊下,一面跑着一面喊道:“少夫人,柔姨娘不太好,少夫人快去看看吧。”

风荷大惊,也顾不得责备她不守规矩,急急问道:“怎么回事?你说清楚点。”

小丫头只穿了一件夹袄,打了一把油纸伞,在雨中冻得有些瑟瑟发抖,哭丧着脸回道:“近几日,柔姨娘时常孕吐,少夫人请了太医来看,都说是正常的,好生调养着就好。今儿一早起来,略吃了一点粥,就吐了个精光,方才居然,居然晕过去了。”

这都五个月了,胎象应该早就安稳了才对啊,为何柔姨娘会这般不正常?风荷来不及细想,看到沉烟几个已经打了伞出来,扶着她们的手穿着绣鞋就往外快走,一路吩咐丫鬟去请太医。

不管这个孩子是不是杭天曜的,外人都当是杭天曜的,若在他不在的时候出了什么事,自己有理也说不清,何况太妃可是盼着呢。虽然大婚当日诊出柔姨娘怀有身孕,太妃心中不大痛快,毕竟这是打脸的事,让人与新媳妇怎生交代。为了风荷的面子,太妃待柔姨娘一直不冷不热的,没有过多关心,但如果孩子出事了,太妃必然是心疼的,不定会怨自己。尤其是王妃,柔姨娘可是她的人呢。

茜纱阁里有些混乱,丫鬟们跑进跑出却不知为了什么,端姨娘和纯姨娘都在柔姨娘房里,柔姨娘躺在床上,闭着眼睛,脸色发白,样子不大好。

“不要围着你们姨娘,除了宝帘,其他丫鬟都在外面听候,把窗子打开透透气,端姨娘、纯姨娘,你们先在隔壁坐坐,想来太医很快就要到了。”风荷一进屋,就看见几个丫头围着柔姨娘,忙打发了她们。

端姨娘和纯姨娘向来听话,闻言都行礼退下,一会太医过来她们本就不适合留在这里。

宝帘吓得小脸白白的,脸上都是泪痕,如果柔姨娘的孩子出了什么事,她是第一个逃不掉干系的。

风荷略略扫视了屋子一眼,装饰不算华丽但绝对香艳,明面上没有看到任何违例的东西,这个柔姨娘倒是心机不少,以杭天曜对她的宠爱,违例的东西应该赏了不少才是,她倒会藏拙。屋子里有淡淡的幽香,不像胭脂水粉的香味,像是花香,风荷抬头瞄了一眼,窗台上摆着两盆快谢了的花。

风荷虽爱养花,但仅限于荷花、兰花、水仙、玉兰、桂花几样寻常的,都是香气清淡或者高雅的,对其他太过艳丽或太香的花都不太喜欢。

“那是家里暖房种的吗?好似没有见过。”难道是杭天曜从外头买来的,开得这样好。

宝帘以为风荷责怪她们没有拿去孝敬,连忙解释起来:“去年底的时候,有一个外放的官员进京时孝敬了不少咱们北边少见的花卉来,王妃说年轻人都爱花儿朵儿的,就做主赏赐给了几位夫人姨娘们。少夫人那里好像是两盆剑兰。因为我们姨娘有了身子,房里不能熏香,又素来爱这些,王妃就把这两盆极香的花送了来。这两日已经开败了,还是有淡淡的香味。”

风荷听了,也没有多想,就问起柔姨娘怎生就不好了。

“或许是姨娘的身子弱些,现在身子重了太过疲劳,最近一直呕吐,少夫人请来的几个太医都说是无妨。今儿早起只吃了一点燕窝粥,回头就吐了,姨娘面色不太好看,没想到直接晕了过去,其他的奴婢都不知道啊。”说着,宝帘的腿肚子又开始打颤,伺候不力这个罪名是铁定的了。人家都说头三个月吐,这柔姨娘怎么越来越不省事呢。

与小丫头说的一样,还是等太医看了再说吧,自己又不是大夫。

恰好此时,太医匆匆赶了过来,微凉的天气里都带了些汗。风荷让宝帘给柔姨娘收拾好了,自己才退到了外边。来的是太医院新来的年轻太医,低着头不敢看,请了脉,不由摇头,心脉有点急促,但其余的一切正常,身子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好端端的怎么就会晕了?

他诊了左手又换右手,无奈地摇头,叹息着出来。风荷隔了屏风询问:“杨太医,孩子和母体怎么样?”

“不好说啊。母体心脉急促,婴儿必受影响,只是晚生才疏学浅,看不出究竟,贵府还是另请高明吧。”杭家,他惹不起,出了差错不说他的官帽,性命都难保,还不如推了。

风荷更是惊异不已,太医不肯诊病?如果没有什么大问题,太医必不会这般,那样对他的医术有碍,她微微惊呼道:“是不是哪里不对,杨太医直说无妨。”

杨太医世代学医,好不容易混到了太医院,也是有不错医术的,常在王公府邸走动,只得说道:“正是因为什么都正常,晚生才不敢说。孕期内心脉略快些也是有的,照理说五个月的身子应该是最稳定的时候,不该发生这样的情况。小生斗胆问一句,孕妇近来都吃了些什么?”

宝帘闻言,得到风荷的暗示,就细细回想起来,把柔姨娘日常食用之物都说了一遍。

太医越发蹙眉,杭家是百年望族,有经验的嬷嬷多了去,吃食上没有任何问题,他再次说道:“晚生看来,或许是时令改变,或许是孕妇心里紧张,身子的确没有问题,调理得极好,想必这回应该醒了。”

风荷没有办法,请他开了个调养的方子,命人赏了送出去,又叫人去外边请几个积年的老大夫来。

直闹到午错时分,依然没有一点进展,都说无妨。有几个连方子都不肯开。而柔姨娘早在太医离去之时就醒了。

宝帘把太医和大夫的话一五一十与她回明了,她也觉得可能是最近思虑太过的原因,便没有多心。

风荷嘱咐丫鬟好生伺候,自己携了方子去给太妃请安。太妃听后,也没当回事,还说可能是时令问题,小五媳妇最近也一直有些孕吐之症。

随后几天,柔姨娘的身子反好了些,孕吐之症都轻了,风荷渐渐放心。

第二日,就是赴永昌侯府之约的日子了。昨儿下了一日雨,到晚间才止住,今儿却是春阳和煦,春风柔和,是个赏花游春的好日子。

太妃兴致颇好,说自己闷了几个月,正想走动走动,说了也去,如此大家更是高兴。

太妃王妃之外,杭莹是必去的,余下就是风荷、贺氏带了女儿丹姐儿、二房的六少夫人袁氏、五房夫人带了女儿杭萏,一干人等浩浩荡荡去永昌侯府。一路上百姓看见,都说到底是世交老亲,关系就是好。

永昌侯府是当年一块分封的几个侯府中名声最响的,若不是这些年魏平侯府起来了,他们仍是一枝独秀。尤其他们府上规矩森严,最守礼节法度,子弟都说尽心教育的。传到这代永昌侯身上,更是爱才惜才的人,家中子弟学问都不错,旁支里有几个中了进士举人的。侯夫人是娶的江南望族苏家的女儿,端庄执礼又不懦弱,把个侯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侯爷嫡出二女一子,长女当年许给杭四之后就没了,次女今年十五岁,也是要进宫选秀的,儿子韩穆溪是长子。另外一个庶女十三,一个庶子十六,都未婚配。

如果不是因为杭家出了一个皇后,杭莹也是极有可能参加选秀的,但她姑姑已是皇后了,杭家不能太出风头。

韩穆溪今年十八,未曾许亲,这里边是有一段缘由的,关系着侯府唯一的一件不顺心之事。

老侯夫人健在,出身锦乡伯司徒家,司徒家这些年子孙没有得力的,伯爷是老侯夫人弟弟,只爱炼丹修道,把家中之事慢慢荒废了。如今在朝中顶多是个中等人家,子孙又不肯上进,仗着祖上积攒下的功名混日子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