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策-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王府所在的一条街上都十分热闹,到处是车来车往,把个杭家大门挤得水泄不通。杭天曜这边得到消息,与风荷商议了一下,决定走后门进府,不然这么多人,光是应酬几句就可能耽误他们不少时间。
看来恩封杭天睿一事,满京城都应该知道了,这么急着来贺喜,估计有来探口信的,也有攀交情的。不管皇上是什么意思,皇上器重杭家那是毋庸置疑的,巴紧了杭家总没错。
府里反而比平时更安静些,小丫头们走路都带着三分小心。这样的恩典放到别人家里那是求也求不来的喜事,可是杭家不同,再蠢笨的人也能想到王妃肯定嘱意自己儿子当世子,如今这中间插出点事来,还不知上边主子是什么个意思呢。
两人不及回房,直接去了宁朴斋。进了院门,看见回廊下站着不少小丫鬟,都紧闭着嘴巴,面上不带一点喜色,风荷知道那是蒋氏手下的人。
太妃听说是他们回来,忙命快请。
太妃坐在罗汉床上,蒋氏本是坐在扶手椅上,这回已经站了起来,不过看着他们的眼神有三分不乐。
风荷当然知道她为何不待见自己,也不在意,笑着上前给太妃道喜:“祖母大喜啊,五弟得了圣上赏识,前程不可限量呢,都是皇后娘娘与祖母福气大啊。”不管他们心里怎生想,这恭喜的话是一定要说的,不然人家当你眼红呢。随即她又与蒋氏道喜。
蒋氏从鼻子里应了一声,就不再说话,倒是太妃笑呵呵应道:“都是祖宗之福,圣上隆恩呢。你父王母妃五弟几个都在前头招呼贺喜的宾客们,我估摸着这样的大事,咱们家中是必要庆贺一番的,回头有得你们忙了。”
“最忙的是母妃与五弟妹,我不过帮着打打小手,跑个腿而已。何况这是好事,理应大家都出一把力。”王妃、蒋氏若是那等野心不大的人,封个正四品的小官也不错了,既不用日日奔波劳碌,又能拿俸禄,何乐不为呢。
可蒋氏不这么想,听着风荷的话句句的讽刺,心中一口恶气出不去,怔怔得坐着发呆。
太妃宠爱杭四,可在她心里孙子都是她的亲孙子,她自然希望人人都能过得好,不能继承王位的能得个恩封也不错,至少比白丁强些。而且小五自己出息,日后也不是没有前程,皇上太子心里念着杭家的情意,日后不免还有封赏下来,何必弄得鸡飞狗跳外人看着不像。
她眼下对杭天曜是越看越得意,不免让他站在自己身边,细细问创口路上的行程,庄子好不好玩,听得兴起,直说忙过了这段自己去走走。
王爷与王妃应付了大半来贺喜的人,留下一些品级低的让管事们招呼,进来商议接下来的安排。
王爷一向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对杭天曜除外,这会子面容平静,神态如常,看不出喜忧。王妃的定力有限,显得疲倦而懒散,眼角眉梢都是勉强的笑意。看见杭天曜两人回来,只是点了点头。杭天睿跟在最后,他只是有些吃惊的感觉,估计现在还未搞明白自己怎么突然被封了官。
定在第三日请贺喜的人们来吃酒,日子紧迫,王妃难免许多事要忙,不及寒暄,就匆匆领命去了。
众人都散了,各忙各的去,唯有王爷留下陪太妃说话。
王爷蹙了蹙眉,问着太妃的意思:“母妃,皇上此举的用意不言自明啊。”
太妃点头,随即又道:“今儿早朝,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皇上如何突然下了旨意,都不曾有消息传来。”
王爷回来之后,就一直忙着就会宾客,好不容易才有了机会与太妃说清此事,叹道:“关于立世子一事,朝上有官员提过好几次,皇上颇为厌烦,每次皆以是我们王府家事推到了我身上。此事关系重大,儿子不敢轻易定夺,拿话敷衍了过去。今儿早朝,镇国公重提此事,而且言语间对小五很是赞赏,随后有不少朝臣表态赞成。”
谁知,永昌侯顺水推舟提了一句恩封子弟,皇上当即大喜,说是小五宽容敦厚,人品出众,赐他正四品上轻军都尉。一言既下,众臣惊异,可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当即就命人拟了圣旨。“镇国公的妹妹是魏平侯夫人,背后的猫腻一想即知。
太妃已然想到大概,闻言不禁失笑:“这不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不过,我想问问你心中到底是什么主意?”
对太妃对魏家的讽刺,王爷没什么反应,世家联姻本就是为了权势,魏家此举是在情理之中,便是王妃,他虽觉她贤惠温厚,但不会傻到以为她宁愿老四继位,若她果真有心,为何这么多年从未提起过。为人母者,总会为自己子女多考虑一些,王爷不想太苛责了。
他理了理自己的思绪,徐徐说道:“煜儿逝后,儿子当然是毫不犹豫的选择老四继位,他是正宗嫡子,上有皇后娘娘照拂,下有母舅家支持,而且自小聪俊好学。可惜,他后来不学好,一味向着歪路走,连我的话都不忘在心里。
小五性子敦厚,不是振兴之子,但好歹不会闹出多大事来,能守住王府基业,而老四还不知要把王府闹成什么样子呢。可经历了吴王谋反,皇上对太皇太后生了疑心,要避讳着她的人本是正理,儿子更不敢将这一番大业交到他手里。是以,这些年,儿子日夜思量,都拿不定主意。”
“你应该也发现了,自老四他媳妇进门之后,老四改了好些,最近都不在与从前那些人混在一起。”太妃并不否认王爷的话,当初那个情形王爷不敢让老四继位是为杭家着想,她宠爱老四,可杭家百年基业才是最重要的。
“母妃说得,儿子亦有感,若老四能这般下去,杭家自当交到他手中。如此,我也算对得起华欣了。”毕竟,王爷与华欣郡主那是结发夫妻,不希望眼睁睁看着两人唯一的儿子走到穷途末路。
太妃依然不大放心,故意试探道:“那魏氏呢?”
王爷顿了半刻,沉声说道:“她是庄郡王府王妃,一言一行都要有主母风范。倘若她做出失德之举,我也只能不念情分了。”
王爷能说出这个话太妃很满意,她还担心自己这个儿子与魏氏情分好,他日王府发生什么事也会包庇呢,看来王爷还是个胸中有谋略的人,知道孰轻孰重。
全国有百万余大军,密探就有好几千人,加上送信的使者,那就是一支相当庞大的队伍。每日各处又会送各种各样的信息回来,王爷手下几人就从中筛选出可疑的重要的事情上报,所以大多数的时候,王爷公务繁重到几乎无力顾家,便是过年皇上封笔,他那边也一刻不能停。
有时,情知家中事情不太寻常,他都只能交给他人料理。
……。
话说蒋氏回了房之后,好一场气闷,尤其想起方才风荷的笑,越想越不是滋味,只觉得是嘲讽她们。
虽然府里府外有不少人曾戏言杭天睿是世子,可他自己倒是不作这个想法,他与四哥同是嫡子,论身份、长幼,四哥都比他更有资格继承王府。他对自己被立为世子的希望抱得很小,此时得知自己可能已经被排除了,也不是很难过,毕竟他觉得不当世子,他还是能逍遥自在的,不会因此而缺少什么。
依杭家的权势,他是嫡子,分家产能分到不少,又有俸禄,一家子和和乐乐过日子比当王爷每日累死累活强多了。
见蒋氏不说话,便道:“你莫非身子不适吗?”两人已和好,只他待蒋氏不及从前细致体贴,适当的关心还是有的。
蒋氏看自己丈夫满不在乎的样子,心下更是难受,自己一心为他谋划,他倒好,半点不放在心上,气恼上头便道:“我身子好得很。你关心关心其他更好些。”
杭天睿听了她这句话,认为她又在无理取闹了,懒得搭理她,只是吩咐丫鬟给他取了家常的衣裳来,穿了大半天的繁琐衣服,身子难受得紧。
他要是哄蒋氏几句,蒋氏还能暂时放下此事,容后商议,可他这样一来,弄得蒋氏心火更旺,冷冷道:“你好歹是个男人,能不能有点气性啊。总这副样子,我看着都难受。”说完,她自己也有几分悔意,认为话说重了惹得他生气倒不是她的本意了。
果然,杭天睿登时板了脸,无论什么男人,最受不了的就是女人看不起,还是自己的枕边人。何况他没做什么错事,凭什么这样指责他,他当即气得拂袖而起,抬脚要走。
蒋氏好似一句话打在棉花上,那三分悔意变成了五分埋怨,一把拉住他道:“你去哪里,是不是要去绿意那个小蹄子房里?”
杭天睿绝对没有想到什么绿意,不过经她这一问,反而冷笑道:“是又如何?谁规定了我不能去?”
赵嬷嬷本在小厨房看蒋氏的补药,听丫鬟说两人回来就吵了起来,满心焦急,匆匆赶过来,恰好听到夫妻俩针锋相对的话。她劝解蒋氏的话尚未出口,蒋氏已经恼羞成怒,高声道:“你眼里哪还有我这个做妻子的,一个通房都爬到我头上作威作福了,我今儿非要处置了她不可,看她往后怎生狐媚主子。去,把那蹄子带上来,重重打她,打到她不会狐媚主子为止。”
杭天睿又是诧异又是不解,他不知从前温婉可人的蒋氏几时变成这样无理取闹的妇人了,动不动就要拿丫鬟出气,丫鬟虽是下人,可他们杭家从没有随意打骂丫鬟的规矩,尤其打的还是他的通房,分明就是不把他当一家之主看。倘若之前他还是不想与她计较的话,这会子变成了要好好理论一番,挫挫蒋氏的气焰。
他拔高声音喝道:“我倒要看看谁敢。”
赵嬷嬷大急,连走几步扯着蒋氏的衣袖道:“少夫人息怒啊,这大喜的日子,应该高高兴兴才是。”
对杭天睿封官之事,她当然想过,也知杭天睿的世子之位不稳,可越是这个时候,蒋氏越该对他温柔体贴,而不是大吵大闹。男人已经在气头上了,蒋氏这样做不是火上浇油吗?传了出去,怕是王妃那边会不喜蒋氏,觉得她不贤,不会辅佐夫君,甚至弄成不满圣意的大错来。
但蒋氏哪儿听得进去,她总觉得杭天睿太懦弱,什么都可以让给别人,这次随便给了他一个小官抢了他的世子之位,他也嘻嘻哈哈受了,一点都不为两人的将来考虑。想起两个姐姐,一个是世子妃,一个是一家主母,唯有自己上不上下不下,日日被吊在半空中,如今形势更加不妙。四品官的夫人,与世子妃根本就是天上地下,难不成要她以后在董风荷面前都低人一等吗?偏偏杭天睿一心一意都在那个狐媚子身上,连世子位都不及绿意重要了,她岂能不气呢。
蒋氏索性抱着赵嬷嬷哭道:“嬷嬷,这有什么可欢喜的,你让我如何喜得起来。原本稳稳当当的世子位,好端端没了,他还没事人似地。大家好歹合计个什么法子,看看有没有什么转圜的余地。”
赵嬷嬷被她吓得心都忘跳了,这种话可不能胡说,什么稳稳当当,什么叫没了,这些话只能放在自己肚子里,半句不能泄露出去,何况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这不是明摆着他们这边一心一意要当世子吗,还对皇上不满,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啊。
杭天睿气得身子发颤,指着她半日喝道:“你不想活了是不是?立谁当世子,祖母父王自会决断,何时轮得到你说话了。四哥是嫡子,有他在,王府就是他的,我劝你早点歇了这些想头为好。”
“凭什么我们不能做,你难道不是嫡子?他纨绔挥霍,京城有几个当他是好的,这些年惹了多少事,有什么资格当这个世子。”蒋氏听了这话,只觉杭天睿太没出息。
“你,你,好好好,我走。”杭天睿这辈子没被人气到这个份上,一时间又回不出她的话来,脸色涨得通红,摔门而去。话不是出自他的嘴里,可父王怎么想,祖母怎么想,是不是都要把他看成那个眼里只有王位没有亲兄弟的逆子了。
眼睁睁看着杭天睿的背景远去了,蒋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她在待嫁之前,就知自己嫁的是杭家世子,日后要做王妃的,十分得意。嫁过来不过两年多,就从世子夫人沦为一个四品官的夫人,这样的落差叫她怎么受得了,先前在太妃那里尚能勉强忍耐一二,回来有心与杭天睿筹划筹划,可不料事情会闹到这个份上。
赵嬷嬷以为蒋家的人会一早就过来,谁知等到下午了还未见人影,心下也是焦急,夫人来了还能劝着少夫人些,不然瞧少爷的气色只怕没段时日是不会原谅少夫人的了。别看少爷脾气好性子和顺,可人家毕竟锦绣堆里长大,岂能没有几分气性。
杭天睿封官,不少人都赶紧来杭家讨好,反是魏平侯府、辅国公府上来得最晚,都到傍晚了,自然要留饭。魏平侯夫人、辅国公夫人分别去了王妃、蒋氏的院中,私下说了许久,直到深夜才走。
操持过宴请宾客后,王妃忽然病了下来,说是操劳太过,身子亏虚,日日请医服药。
王爷情知王妃病得蹊跷,却不好怪她,她心里难受是必然的,但这阵子过去,也该好起来才是。诺大一个王府,不能无人打理,儿子媳妇们总是不及王妃来得名正言顺些。
王妃一倒,府中事务无人料理,太妃命风荷蒋氏二人协同理家。小事按着旧例拿主意,有大事或去请示王妃,或者寻她商议,两人领了差事。
这中间,二夫人、四夫人都产生过帮着理家的心思,奈何被太妃几句话堵了回去,什么让小辈们趁此机会好生学学,什么二夫人前儿大病一场、四夫人要操持小七婚事。总之,拿她们过去堵别人的事当了借口,让她们驳也驳不得。
这里边,最平静的就数侧妃娘娘了,她一如往常,专心念佛,带带慎哥儿。三少爷深得其母真传,吟诗作赋,结交好友,王爷偶有任务完美办好。
再说,蒋氏于理家一事原就不通,又不耐烦见着风荷,索性推病,倒把家事都担到了风荷身上。风荷之前学过一点,现在大家私心里都把她当成了未来的世子妃看待,自然比以前越发恭敬顺从,一番打理下来,居然不曾出错。离八月十五中秋节日益进了,风荷整日忙得抽不开身,不是打点送去各个亲朋好友的节礼,就是操持府中家宴,时不时接待前来拜访的贵妇们。杭天曜看着心疼,可惜一点都插不上手,干着急罢了。
不过这一来,杭家四少夫人理家能干的传言就慢慢流了出去,不少人都看好。
第九十八章暗生一计
杏子红的帐幔将烛火映得红红的,温暖的光晕包裹着整间屋子,像是笼了一层轻纱,细密得拂过人的心头。黑漆落地的大柜子整齐罗列着,一如既往的庄严肃穆,似乎丝毫不被那橘红的飘渺所裹旋。
鹅黄绣花的锦被,衬着王妃略显憔悴单薄的容颜,仿佛拉长了时间,回到了少年欢爱时。
茂树家的小心翼翼看着王妃的脸色,知她心中不好受。王爷已经连续两晚歇在了书房,一晚去了侧妃院里,依以往惯例,王爷在书房待一晚两晚后必定先到她房中,若她不方便才去侧妃那里,这次的例外显然是一种敲打。
镇国公言语间不过露出那么点意味,他就这般绝情,丝毫不念往日情分,难道素来的恩爱都是假的不成?何况自己亦是一个母亲,为自己的孩子考虑有何错,娘家扶持外甥又有什么错,莫非在他心里小五从来没有资格当世子,他还在一心等着杭天曜迷途知返吗?这些年,她兢兢业业,打理王府,那些操劳在他眼中果然什么都不是吗?
多年夫妻,王妃心里还是有王爷的,不管她嫁过来时抱着什么目的,既然嫁给这个男人,既然为他生儿育女,她都不可能全无感觉。而且王爷年长她,夫妻之间还是颇为温柔体贴的,她早把自己当做他的王妃了。
只她不曾料到的是,许多事情他可以待她宽容,但唯有这件事上,他那般固执,不容人私下动作,挑战他的权威。
想起数年来种种,她轻轻叹着气,自语道:“究竟是我及不上她呢,还是小五及不上她的儿子?”
茂树家的闻言大惊,王妃这是伤心之下钻了牛角尖,可别因此而在王爷面前露出什么形容来呢,不然这夫妻就是平白多了缝隙。她忙劝道:“娘娘,是你多想了。你进门这些年,王爷待你那是满府都瞧见的,人都说先前的萧王妃远远不及呢。何况咱们五少爷,良善宽厚,哪一点不必四少爷强,不过是因着太妃娘娘宠爱四少爷,大家凫上水去而已。要说王爷,几时见了四少爷不被气一场呢?”
王妃听着,非但没有换上喜色,反而越发痛心:“这才是问题所在呢。他那是在乎四少爷,所以一举一动都放在心上,一点点不好就大大发作一场。若是不在乎了,才不管四少爷在外头胡作非为呢,来个眼不见为净。你想想,这些年,他除了偶尔看见小五的时候随口问上一句两句外,何曾亲自传了小五去问话呢,他分明是从来不把小五放在心上啊。”
从前,她想不透这一点,此刻方恍然大悟,爱不爱哪个儿子,其实在王爷自己不经意间就表现出来了,枉费她苦心思量了多少年。
茂树家的也觉得有理,可她此时哪儿敢这么说,只有劝着的理:“娘娘,王爷是个重情义的人,你与他十数年夫妻,总是会护着娘娘的。唯今之计,娘娘该快点养好了身子,早日接过王府庶务呢。”
“王府庶务,我打理得再好又有什么意思,王府最后给谁,还不是王爷一句话的事吗?”她摇头叹息。
“娘娘万不可这般想,王爷又没说瞩意四少爷继位,咱们五少爷还有一半的机会呢。如今四少夫人理家,倘若被她一举夺得了王府大权,便是咱们五少爷日后当了世子,这府中权利也不好收回来啊。尤其这即将中秋家宴了,四少夫人操持得好,在京中名声大振,那咱们倒不好寻她的由头了。”风荷理家时偶尔有疑问的都会请了茂树家的前去询问,茂树家的越听越是震惊,想不到四少夫人短短时间内就将事情理通了大半,照这个进程,等王妃身子好了,这管家之权都被收到四少夫人手里了,日后谁理家都会受到掣肘。
王妃略略吃惊,问道:“中秋家宴,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呢,我当年还是太妃手把手教着的,也没听说太妃这几日寻她说话啊,那么多事,她果真都能打点妥当?”光是往各家亲眷至交间送礼就是一门大学问,王妃不信风荷上手几日就有了头绪。
茂树家的见王妃终于有了反应,放下好些,认真述道:“可不是,娘娘可还记得之前让她看帐一事,谁知少夫人简直就是过目不忘,把账本记在了肚里,她只要根据前几年的旧例适当添减就行了。眼下府里,奴才下人们隐隐都在赞四少夫人能干呢,连那些素有体面的都不敢在她跟前捣鬼。”
王妃听得又气又悔,不料当初自己意图拖延时间的计策,竟是帮了她。打理一府庶务,账目不通简直无从下手,事事都要去翻出旧例来看;一旦对账目了如指掌,理家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只要驾驭下人时多用些心计就好了。她根本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又想到自己给蒋氏一个机会,让她多跟着老四媳妇学,她偏偏不当回事,不然还能分去风荷身上一半的权利和威望,这一来,好事全让她一个人占尽了。
她咬紧牙关,沉声问道:“那些我安插的人,难道一点都无用?”她之所以放心把家务交出去,只因各个重要地方都有她的人,风荷要想把家事顺利接手,还要过得了那些人的关呢。
茂树家的一想到这就满心恼恨,冷笑道:“一个个最会拿张作乔,到了她面前连句话都不敢胡说,反被发落了两人。”
这下子,王妃实在按耐不下了,气恨道:“好,都是养的好奴才。”
“娘娘,咱们倘若趁此机会暗中动点手脚,倒能让四少夫人最近的作为毁于一旦呢。”茂树家的试探着,只要中秋出了点事,风荷再能干她的能力也会被否定。
王妃细细想着,推敲了好一番,终是道:“不可,与她斗法没关系,王爷便是看在了眼中也不会当回事,只会觉得她能力有限;但绝不能连累王府到时候在外人面前丢脸,不然连咱们都没有好处。”
茂树家的想起王爷的性子,也是一阵寒意,王爷最重体面,丢了四少夫人的脸不打紧,丢了王府的声誉就是大麻烦了。
“她身边那些人,难道就没一个能为咱们所用的?”王府拢了拢松散的发髻,正色道,她是决定要与风荷拼个你死我活了。
茂树家的一愣,赶紧笑道:“娘娘想通了不成?”从前,她也提过在风荷身边的人中发展她们的人,既能掌握风荷的行踪,又能对她脾性喜好了如指掌,但王妃一直担心被发现了反而坏事,这次是顾不得了。
如果有别的法子,王妃也不会同意这么干的,那些人,用的好了是棋子,用的不好反会成为她的污点。她沉沉点头,事情至此,只能用非常手段了。
茂树家的大喜,她一直以来都不忘留神风荷院子里的人事,忙道:“四少夫人几个陪嫁丫鬟中八个是她身边的旧人,很是忠心,咱们自然不能动这些人。但还有三个是她们家老太太和姨娘的人,一个银屏已经没了,还剩下一个锦屏和一个落霞。锦屏敦厚老实,低头做事,从来不惹是非,也不与人结交。那个落霞,却是个可用的,她生得几分姿色,而且常常打扮得花枝招展,只怕又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