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阿玖-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49章养的值

裴二爷笑笑,“囡囡,不只是因为你,还因为姑苏,因为刘家港。远洋一停,刘家港就不行了,你还记得小时候爹带你到刘家港看远洋舰队出航时的情形么?如今已经完全不能比了。”

他从少年时便跟着父亲裴阁老在姑苏,当时的刘家港号称“天下第一码头”,停满了南京、太仓等地制造的各种海船,海运千艘、盛极一时。在码头上走动着驻扎在当地的官兵、军运漕粮的士兵、满怀淘金梦想的商贾,还有不少跟着远洋舰队过来的藩王、使节和随员等等,非常繁华。

供给远洋舰队,带给姑苏很大的负担。可是远洋停止之后,刘家港已渐渐沉寂,可以想见,几百年之后,它会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江南小镇,再也不复当年的鼎盛。裴二爷之前是不大赞成远洋的,但阿玖提出商船随行,他倒觉得可以一试。

□□为了表示怀柔,各国藩王到中国的时候,是允许他们带私货的。他们所带的私货获利颇丰,本来值一两银子的胡椒,在中国的市价却是二十两。如果远洋舰队允许商船随行,那么,它带来的就不仅仅是负担,还有利益了。

“如今十哥才登基,一切求稳,再过上几年,或许便可着手做这件事。”阿玖笑咪咪。

闭关锁国是不行的,海洋,是必争之地。

“爹还是觉得可惜,陈凌云小的时候倒也罢了,自打他俘虏了北元的亲王得胜回朝,便显露了出众的军事才能,连魏国公也对他另眼相看。”裴二爷叹息。

“这有什么呢。除了做伴读,还有许多可以抬举陈家的办法。爹爹,只要臣子忠心、能干,定有封赏。”阿玖不以为意。

裴二爷微笑,“是这个理。不过,陈凌云最疼爱的便是他女儿。”

阿玖故作惊讶,“爹爹,这一点上,他和您一样啊。您是大起知己之感么?”

“不是。”裴二爷笑着摇头,“他是让爹觉得,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陈凌云每回见面都会毕恭毕敬的恭维裴二爷,表示要跟裴二爷学,让家里也清清净净的,让自己闺女也娇矜贵重的长大。他这言行,确实取悦了裴二爷,让裴二爷很有成就感。陈庸是什么人?家里一团乱啊。陈凌云却因为小时候见过了裴家的温馨和谐,长大后成为和他父亲完全不一样的人,青年有为,关爱妻女……………要说裴二爷对这个毫不在意,便有些矫情了。一个人,能影响另一个人的人生,谁会不放在心上呢。

靳通政过后也对裴二爷提起,当年他之所以会答应陈凌云的求婚,除了因为他本人确实有才干,更因为他立志要向裴二爷学,以裴二爷为楷模,“他家要是能像你家似的,愿意嫁闺女给他的人家多了,不只隆庆大长公主府。”

可想而知,裴二爷听了这些,心中是什么感受。

阿玖是头回听说这些,乐的打跌,“爹爹,您也这么虚荣啊。”

裴二爷笑,“本来不是的,后来有了个虚荣心极强的闺女,做爹的便被带坏了。”

“我还能把您带坏呢。”阿玖更乐了。

父女两个说笑了几句,裴二爷便告辞走了。

裴二爷虽然要避嫌,不再做官,可是他日子过的蛮潇洒。进宫他看外孙子,回家他看孙子,五十出头的人了,看着倒像三十多,儒雅温文,翩然不群。

他是位幸福的父亲,也是位幸福的祖父。

过了两个月,伴读们挑好了。有魏国公府的徐之萱,林尚书家的林佩,顾家的顾晓曼,英国公府的张敏,温家的温馨,希平大长公府的王守信,还有礼部尚书、靖国公府等家的孩子,有男孩儿有女孩儿,共有十六人。玩伴嘛,多多益善,只有几个人是不够的,十六人,在阿玖看来是合理的。

“这么多人一起上学呀。”小深深和小谢谢乐的不行。

小孩儿总是喜欢小孩儿的。

伴读挑好之后,兴国公见没邱家的人,不高兴,“贵妃殉了先帝,邱家连这个体面也没有么。”

章太后也不悦,“难不成我们章家的孩子,个个都不好,配不上陪皇子皇女读书?”

要说起来呢,兴国公家有位殉葬的贵妃,章家出了个太后,还真属于应该特别照顾的人家。可是,这是给孩子们挑玩伴,孩子们太小,如果从小让他接触不好的同龄人,对他的成长没有好处。皇帝和阿玖商量了,厚赐兴国公府和金乡伯府,以示宠爱,但是,他们这两家的孩子,没被允许进宫读书。邱家那家风别提了,章家也好不到哪儿去,阿玖真是觉得,这两家的孩子,没准儿还不如陈家的阿昭小姑娘呢。毕竟,阿昭只是祖父祖母、外祖母奇葩了些,父母还是很不错的,这两家的孩子可倒好,祖父祖母固然提不起来,父母更是纨绔的纨绔,刻薄的刻薄,一个好的也挑不出来。

兴国公虽然还有些不满,不过,皇帝皇后已经有了赏赐,面子上过的去,他也就继续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了。不得不说,兴国公是幸运的,他本人纯是个酒囊饭袋,却因为献女入宫,邱家又得了几十年的荣光。这个闺女临死还为兴国公府做出了莫大的贡献,她用自己的性命为邱家挣了两个世袭实缺千户不说,还为兴国公府挣到了话语权。这不,皇宫挑伴读没有邱家,他可以发牢骚,他发过牢骚,皇帝皇后不只不怪罪,还要厚厚赏赐,以示补偿。

“这庶女养的值!”醉意朦胧中,兴国公想起殉葬的邱贵妃,高兴的笑了。

养她也没费多大周章,可她长大之后,对邱家真是有用呀。

“挑女人,得挑漂亮的!”兴国公这次酒醒之后,很难得的,正经八百训示他的儿孙们,“一定得挑漂亮的,知道不?挑了漂亮的女人,你就可能生下美丽的女儿;有了美丽的女儿,她便可能成为宫中宠妃,给邱家带来数不清的好处,明白么?”

他的儿孙们眼睛都亮了。挑漂亮的女人?我看行!

从这之后,兴国公府的男人们更加沉迷于酒色。建功立业做什么呢,有什么用,只要生出一个漂亮的女儿,养大后把她献到宫里,什么荣华富贵都有了。

靳通政这些年来一直任职于通政司,没有换部门,也没有升职。他于仕途上并不上心,不获升职,他估计着是因为老师的关系,叹息一声罢了。他依旧兢兢业业的办公,却不计名利,很是淡泊的样子。

挑选伴读是悄悄进行的,并没有公之于众。伴读们进宫读书之后,靳通政才知道这件事。他思之再三,约了裴二爷出来喝酒。席间,他委婉提出,他的外孙女阿昭是位很乖巧可爱的小姑娘,虽然出自临江侯府,可是,半分不像临江侯府的人。

靳通政在宫中伴读之事才落定的时候特意约裴二爷喝酒,说这个话,当然不是随随便便提起的,是在推荐他的外孙女。

裴二爷有些吃惊。

相氏曾要胁阿玖的事,除阿玖和小八裴琳之外,裴家并没有其余的人知道,阿玖和裴琳连家人也没告诉。这件事颇有些尴尬,他俩根本不愿提起,裴琳是不愿面对自己的愚蠢(他觉得是愚蠢),阿玖是不愿提及八哥的难堪。

裴家一直不知道,可是,难道靳家也是除了相氏之外,没人知道么?裴二爷越想越不对劲,以他对靳通政的了解,他不可能在明知相氏做了什么之后,还厚颜提出这种要求。

这些年来裴二爷和靳通政的交情一直不错,但是,不愉快的话题,从来是不肯谈起的。

裴二爷这面色映入靳通政眼帘,他觉着不对劲,便没有再提这件事,打了个岔,“这家的芙蓉露极香醇,请请请。”裴二爷含笑举起酒杯,两人从容的喝起酒。

直到终席,靳通政也没有再提方才的话,两人客客气气的作了别。

靳通政回到家里,越想越觉不对。广宁侯这个人向来温和谦逊,可是他在听到自己提及阿昭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却是……他分明是诧异,诧异自己怎么会提出这个。可是,自己和他也算有些交情的,为什么不能提呢?

拒绝裴家提亲?不会啊。拒绝过这桩婚事之后,这些年来他半分没有流露出不悦之意,一切如常。

靳通政心思细密,每天会在书房独坐,把自己一天来所做的事、所见过的人、所说过的话略作整理。他心里实在放不下这件事,回家后便去了书房,把拒绝裴家婚事那年的笔记找了出来,细细翻看。

“不如先拖着,或是推说八字不合。”“相公,若是安儿嫁到裴家,是不是能帮到唐妃的两个亲生女儿?”当年相氏所说的话,令靳通政觉得很是烦恼,他一字不差的记了下来。重新翻到这些,以靳通政的聪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接着往下翻,相氏那年破天荒的参加了宫中赏荷宴。

“那年,她进了宫,她进了宫……”靳通政痛苦的闭上眼睛。

她厌恶宫廷,想要远离宫廷,那年却进了宫。

唐妃的两个亲生女儿,真的令你如此念念不忘么?抑或是,拯救别人、牺牲自己的念头,让你觉得自己很伟大?你要伟大,你要牺牲,牺牲你自己好了,做什么带累我的安儿。

相氏,我不能原谅你,永远不能原谅你。

靳通政神色有些怅惘的回了房,和相氏提起老师,提起师恩深重,自己却无从报答,还提起了唐妃,和唐妃的两位郡主,朝阳、青阳,“……所幸她俩已经得适良人,衣食无忧。想起虞祭酒,真是让人既感佩,又惭愧。娘子,我方才看过老师留下的手稿,觉得没脸做人了。”

虞祭酒为自己的儿子和内侄向朝阳和青阳求婚,这样的勇气和胸襟,靳通政确实自愧不如。

相氏见他这样,柔声说道:“咱们也不差呢,相公无需如此。”

表功似的,把自己当年和阿玖的对话说了。

看看,咱们也不是什么也没做,我为了朝阳和青阳,还敢于和太子妃裴氏对上呢。裴家八郎那样的夫婿,满京城的贵妇谁不垂涎?我却没把这样的女婿看在眼里。

真的是她,真的是她。

靳通政的心凉透了。

第250章错过

安儿在她心目中究竟算什么呢?亲生的女儿,从小到大爱逾掌珠的女儿,在她看来竟是如此微不足道么?女儿的婚事,女儿一辈子的大事,竟成了她和太子妃谈条件的筹码。

裴家有提亲的意思,靳家佯作不知,这本是委婉的拒绝,光明正大,磊磊落落。“我一直以为这是件光风霁月的事,谁知背后竟藏着这样的污秽肮脏。”靳通政这一家之主在这件大事上被相氏瞒得严严实实,滴水不露,又是惊,又是气,又是愤怒。

“娘子有这般举动,为何直到这会儿才告诉我?”靳通政按捺住心头的怒火,柔声问道。

相氏不好意思,“这个,事情没成啊。”

其实她当年是很有些后怕的,唯恐没心胸没度量的太子妃不依不饶,跟靳家清算。她倒不是怕了太子妃,而是怕被丈夫靳通政知道自己擅自做了这个主,未免交代不过去。这么大的事,瞒着丈夫独自行动,太过专擅了。

后来她回到家根本没敢提起,提心吊胆的过了几天之后,发觉裴家、太子妃也没有提起。“裴家总算还要些脸面,太子妃总算还没有小气到家。”相氏松了口气,当这件事没发生过。

今天,如果不是靳通政提到“看过老师留下的手稿,觉得没脸做人了”,相氏也不敢说出实话…………当年她提出来先搪塞裴家,不要明着拒绝,又提出拿安儿的婚事交换朝阳和青阳的前途,已被靳通政斥责了。如果这种情形下她还跟太子妃去谈判,不只蠢,还很不把靳通政放在眼里,她哪里敢说?这些年来,靳通政对相氏客气归客气,亲热却是没有了。相氏知道他是恼怒安儿的婚事,心里也后悔,想过许多法子想要挽回,无奈都不奏效。这会儿靳通政说出这极端的话,相氏便以为靳通政对老师还是异常敬重的,急于表功,脑子一热,自己说出往事。

其实,这件事如果相氏自己不说,靳通政也就是心中犯疑罢了,到底也是无处求证。他不可能明着问裴二爷或裴家其余的人,也不可能去问太子妃,只能存疑。

靳通政目光变冰冷了,声音却更加温柔,“那么,为何今天却说出来了呢?”

事情没成,当年不好意思说,难道今天便好意思说了么。到了今天,一样是事情没办成,并无区别。

相氏和他夫妻多年,觉察到他眼神的变化,打了个寒噤,低声说道:“事情虽没办成,可咱们的心意是有的。相公,你无需自责……”

“你不用因为没有帮到朝阳和青阳和唐家的事而无地自容没脸做人啊,咱们当年也做了牺牲呢,牺牲的是安儿的终身大事!裴家八郎年少俊美,温文尔雅,太子妃的哥哥,阁老的孙子,魏国公的外孙子,这样身份的年轻人谁家不想抢过去做女婿啊,咱家硬是为了唐妃,给推了。你说说,咱们是不是高风亮节,世所罕见?咱们有什么好愧对人的呢。”

相氏稳重的、矜持的、一字一字的说着话,靳通政看着她的嘴巴一闭一合,很端庄的样子,心头蓦然烦燥起来,想要掐住她的脖子,把她掐死……

“相氏,我想把你掐死。”靳通政心里恨极了她。

是她的狂妄自大、愚昧无知,害了安儿,也害了小阿昭。小阿昭是多么聪明伶俐、乖巧可爱的孩子,亲戚朋友见了无一不赞,无一不夸,她比安儿小时候还天真无邪,招人疼爱。像小阿昭这样的孩子,应该到宫里去,和京城之中尊贵、最矜持的小姑娘们一起上学一起玩耍,可是因为相氏曾经的愚蠢,小阿昭失去了这个机会。

裴皇后当然不会让小阿昭去宫里上幼儿园了,这事还用想么。相氏拿她八哥的婚事要胁过她,不能指望她大度到从前的事丝毫不予计较……………什么也不计较的是神,是圣人,不是世间凡人。

“你害了我的女儿,还害了我的外孙女。”靳通政这会儿真是杀了相氏的心都有。

安儿,小阿昭,都是靳通政的心肝宝贝。

相氏说着说着,心中越发没底,陪笑问道:“相公,你怎么了?你的脸色很不好……”

靳通政止步目光凌厉的看了她一眼,声音温柔的说道:“没什么,我还有件紧急公事没做完,要回书房。”

说完,靳通政转过身,一阵风似的,快步走了。

他不能再呆在这里,如果再呆在这里,或许他真会伸出手,掐死相氏。

“相公!”相氏追了几步,直追到房门口,看着靳通政远去的背影,发了好一会儿的呆。

“我是不是不应该说出来?”相氏后知后觉的想道。

这天之后,一连五六日,靳通政回家后先往隆庆大长公主房里问过安,之后便往书房去,绝迹不到相氏房中。“他以前虽冷淡我,却不至于到这个地步。”相氏心凉凉的,手脚也凉凉的。

她煞费苦心的命人往书房递了写在五色金笺上的诗句,诗句中满含深情。她也差侍女往书房一趟又一趟的送着茶水、点心,表示她对靳通政的温柔体贴。但是,她示好之后,靳通政毫无反应。

靳通政怎么可能因为几首诗、因为茶水点心就原谅她呢?安儿的终身幸福,小阿昭快乐的童年,都因为她受了影响。当然,小阿昭不至于因为不能到宫里上幼儿园就不开心,她还小呢,不懂事,不知道攀比,可对于靳通政来说,不能给小阿昭最好的,让他心痛,让他不甘。

靳通政近年来已经和女婿陈凌云很谈的来了。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俩都把小阿昭疼到了骨子里,愿意倾其所有,给小阿昭最好的一切。

相氏百般讨好靳通政都没效果,又是羞又是气的,病倒了。

“我好好的,你不来看我。我病倒了,难道你还不来看我?”相氏是这么想的。

她和靳通政一直是恩爱的,直到安儿长大议亲的时候才有了龃龉。相氏不信,自己若是病了,靳通政还会弃她于不顾。

没想到,靳通政这回是真的凉了心,即便相氏病了他也没回来看一眼,非常绝情。

“我病死了,你来不来看我?”相氏非常伤心失望,哭了起来。

隆庆大长公主向来是不管事的,相氏这一病,她亲自来瞧过一回。大长公主年事已高,相氏在她面前并不敢多说多话,含着一包眼泪道了谢,“多谢娘想着,等我好了,去给娘磕头。”隆庆大长公主微笑,“说的什么傻话。”交代过侍女婆子好生服侍,就走了。

之后大长公主便没有再亲自来,只是遣侍女来看相氏的病情。

婆婆是这样,只有面子情。丈夫呢,大概是恼了,不理不睬,好像靳家没自己这个人。儿子们全外放了,不在身边。女儿倒是在京里的,可是,女儿近年来也和自己这亲娘生份了……相氏想来想去,心里很苦。

她最怨的是安儿。“娘不就是劝你和女婿好好过日子,莫要赌气么?不也是为你好么?怎么就不领情呢。”安儿是自从和陈凌云闹和离之后才和相氏生份的,相氏觉得自己没错,自己劝安儿妥协忍让是为安儿好,对安儿的情绪,她始终不理解。

这女子一旦嫁了人,就是要以夫家为主,不能动不动便提和离。真和离了,既给娘家丢人,对自己也不好。

相氏躺在病床上,备觉凄凉,命陪嫁侍女给安儿送了超过封信,告知自己生病的消息。

次日,安儿带着小阿昭来看望她。

安儿已经又生下一个儿子,不过儿子还小,吹不得风,便没带出来。小阿昭大了,又爱跑爱玩的,安儿便带了她。小阿昭三岁多了,面目有几分像安儿,也有几分像陈凌云,明净漂亮,无忧无虑的,一见了相氏,便笑嘻嘻的叫“外祖母”,很讨人喜欢。

母女两个见了面,相氏勉强逗了小阿昭几句,吩咐侍女带她去隆庆大长公主房中玩耍。小阿昭本来是在小椅子上坐着的,听了相氏的话,自己敏捷的、稳稳当当的跳到地上,“我才看过曾外祖母,她可好了,老是冲我笑,我喜欢她!”和相氏、安儿告了别,蹦蹦跳跳跟着侍女走了。

“女孩儿家,没个稳重劲儿哪成。”相氏看着小外孙女这样,忍不住提醒安儿。

“她还是个孩子好不好。”安儿皱眉,“爹爹说这样好,她爹也说小孩子就该好好玩。娘,您就别管了。”

相氏当着陈凌云的面曾委婉提过女孩儿的教养,陈凌云不同意,“我小时候没过上好日子,到了小阿昭,一定让她快快活活的。”相氏若再提,他便推说小阿昭年纪还太小,大了再说。相氏是做外祖母的,管的不是自家孩子,底气不足,见陈凌云这样,只好罢了。对小阿昭的教育,相氏始终认为太松散了些,不够严厉。“孩子不能太娇惯啊,娇惯她,其实是害她。”相氏说的这是至理名言,只可惜溺爱孩子的靳通政、陈凌云、安儿听在耳中,都当耳旁风。

相氏见安儿不听话,越发添了气,把靳通政多日不肯回房的事说了,“……我和他是结发夫妻,他这样对我,夜里睡得觉么?”

安儿和她近年来一直生疏,也不慰问安抚她,直接了当的问道:“总要有个原因吧,为什么呢?”

相氏脸色变了变,含糊其辞,“没什么,一桩陈年旧事。”

安儿见她不肯说真话,便站起身,“我去爹书房看看。”

靳通政溺爱她,他的书房,她是可以进去的,还可以随意翻看书籍。靳通政有随手写笔记的习惯,安儿知道,也看过几眼,还为此笑话过她爹,“等您年纪大了,走不动路,出不了门,看看这个,想想当年勇,也算是个消遣呢。”逗的靳通政一笑。

相氏一惊,“别去!”

她想让安儿回来陪她说说话,听她发发牢骚,可是并不想让安儿知道她和靳通政不和的真正原因。

相氏认为自己没做错,可是,她内心之中也隐隐知道,自己对安儿是不公平的。

裴家那么好的婚事,因为自己的反对和自己的“不妥”言行,才和安儿擦肩错过。

安儿如今嫁的陈凌云也算不错,近卫指挥使,年青有为,前途光明,对妻子一心一意,对孩子百般迁就,可和裴家的男子相比,还是差距不小。别的不说,至少裴家八郎没有一位出身不堪的生母会堵住安儿,逼安儿认婆婆。

裴家八郎的母亲,那可是魏国公府嫡女,真正的名门贵女。

相氏到底是亲娘,偶尔回想起来,对安儿也觉抱歉。

相氏不想让安儿去靳通政的书房,安儿忍耐的看着她,“要么,您告诉我真实原由。要么,我到爹的书房去。”

您又不说,又不让我自己去看,那叫我回来做什么呢?有什么用。

相氏哪里肯说,吞吞吐吐的,“安儿,你小孩子家家的,很不必管这些。”

安儿冷笑一声,“如此,我非要去看看不可。”

这里头一定有什么原故,保不齐还和我相关,我不能被蒙在鼓里!

安儿不顾相氏的阻拦,去了靳通政的书房。靳通政的书房是有书童、大丫头管着的,见安儿来了,他们都忙不迭的过来迎接,“大姑奶奶您来了,老爷时常念叼您。”知道靳通政的书房对他的宝贝女儿来说是随时可以进出的,安儿要进来拿本书瞧,他们殷勤的让了进来,“大姑奶奶,您请便。”

安儿熟知靳通政放笔记的地方,从暗屉中拿出把小巧的钥匙,把书桌下方一个小柜子打开,翻出了她爹的笔记。

熟悉的字体映入眼帘,安儿一字一字读着上面的话,呆了。

原来,那个曾和自己吵过架的人,他是向靳家求过婚的,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