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阿玖-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章皇后脸色沉了下来,卫王笑着连连摆手,“没有没有。大姐,我就是个跑腿儿的,做苦力的,我管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然后爹说了什么话,我得一个字一个字的写下来,错一个都不成。我常常不懂,也不敢问,反正就是照着爹说的,如实记录。”
“可怜的小十。”宁寿公主和福寿公主都表示同情。
卫王关切的问着,“大姐,二姐,婆婆待你们可好?”宁寿公主笑了笑,笑容中微有苦涩之意,“面上当然是好的,不过,因着芃姐儿不是儿子,我总觉着她心中郁郁,对我也淡淡的。”福寿公主诧异,“有什么好不好的?我又不和她住一起,一年里头也见不上几回面,大家客客气气的便是。”你不惹我,我也不惹你,这不就行了?有什么好不好的。
卫王若有所思。
章皇后慈爱的笑着,“小十这傻孩子,自己还没成亲呢,怎地想起问你大姐二姐这个?”卫王有些腼腆的说道:“我虽没成亲,可是也快了。娘,若是我的王妃不得您的喜欢……”
宁寿公主和福寿公主都静静看着卫王。小十,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会很为难的。”卫王声音轻轻的,有着无尽的怅惘。
没娶媳妇就忘了娘!宁寿公主、福寿公主前一刻还喜欢弟弟喜欢的不得了,这会儿却是恨铁不成钢。
章皇后微微笑了笑,柔声说道:“不会的,小十。你的王妃,你若喜欢,娘便喜欢。”
“真的?”卫王满脸惊喜。
“真的。”章皇后微笑,“小十,娘怎么舍得让你为难呢?”
卫王看着章皇后傻乐,心里乐开了花。
章皇后看着他这傻样儿又是好笑,又觉有气,故意问道:“小十,娘打小便娇惯你,你若喜欢的,娘便也喜欢。你呢?若是娘喜欢的,你会不会也喜欢?”
卫王吓了一跳,“娘,您说的是谁?”
章皇后见他脸都白了,哼了一声,“我打个比方罢了,看把你吓的。”
卫王如释重负,宁寿公主和福寿公主都跟他不依,“真不孝顺!你应该说,娘喜欢的,你也喜欢!”福寿公主尤其气愤,“娘那么大度,你怎地如此小气?”
“我这不是小气,也不是不孝顺。”卫王认真的辩解,“我是跟娘无话不谈,不跟娘撒谎。什么事我能做到,什么事我不能做到,要让娘心里有数,对不对?我做不到娘喜欢的人我就一定喜欢,当然不能答应。我做不到的事若是胡乱答应,不是欺骗长辈么?那才是不对的。”
“听听,小十真有主意。”福寿公主啧啧。
“还很理直气壮。”宁寿公主微笑。
宁寿公主见章皇后看样子并没怎么生气,也就放下心,笑着打趣弟弟,“小十心里已经有喜欢的人了,你喜欢,却担心娘不喜欢,对不对?娘是很疼你很娇惯你的,大姐二姐也是,你喜欢的人,我们都会喜欢的,小十你放心吧。”
她是戏谑的口吻,是在打趣,卫王却当了真,脸色微红,认真的点头,“谢谢娘,谢谢大姐,谢谢二姐。”
第112章宫廷
福寿公主实在看不得他这幅情窦初开的纯情少男模样,不怀好意的问道:“小十,你已经有了喜欢的人?是谁家的姑娘啊。”宁寿公主笑着看了妹妹一眼,二妹,咱们早就知道弟弟是一心喜欢他小师妹的,你怎地就这般明公正道的问上了?小十年纪小,没经过事,你这么问,不得让他害羞呀。
福寿公主却不像大姐似的善解人意,一再逼问卫王喜欢的是谁。章皇后端起茶盏喝茶,微笑不语。
卫王轻轻笑了笑,“二姐,我喜欢的,当然是我的王妃了,不会是别人。”福寿公主晕,“你的王妃在哪儿?”你不光没娶亲,也没定亲呢。
卫王脸红红的,只笑,不说话。
“你的王妃,这会儿正在你岳父岳母跟前撒娇吧?”福寿公主套不出来他的老实话,没好气的横了他一眼。
………不会啦,她可能会在师母面前撒娇,老师是不行的。这会儿,老师还在通政司衙门呢。卫王甜甜蜜蜜的想着心事,眼神迷离,连唇角的笑意都显出几分羞涩。
福寿公主觉得他这样子真是目不忍睹,正要开口训斥,乾清宫来了内侍,说皇帝急召卫王。卫王不大乐意去,闷闷的说道:“我是个闲散亲王好不好,爹却整天抓着我干活。我若想偷懒耍赖,爹便说要换成小十一……”
章皇后忙道:“小十,快去吧,去吧。”打断卫王的话,催着他走了。
卫王走后,章皇后幽幽叹了一口气。宁寿公主自是知道她的心事,小声说道:“小十去,总比小十一去强,总比别的什么人去强。”章皇后苦笑,“我知道。”要是皇帝真让小十一去做这件事,更要命。
福寿公主说道:“娘,咱们幸亏有小十。您看看,大哥远在南京,大姐和我,爹向来不怎么理会。若再没有小十,咱们怎么办?”章皇后和宁寿公主都知道是这个道理,不过,若是乾清宫里这会儿换成了皇帝和太子,那岂不是更好了?
“你呀,别的都不必管不必想,早日生下嫡子,是正经。”章皇后打起精神,交代宁寿公主,“虽说公主身份与众不同,可是,你若一直没有嫡子,总归不是好事。”
交代过宁寿公主,章皇后皱起眉,“还有你大哥,一直没有嫡子,也是桩心事。”宁寿公主奇道:“大哥有儿子了呀,两个呢。嫡子不嫡子的,打什么紧。”大哥可和我不一样,他的庶子也是正经八百的皇孙。皇家分什么嫡子庶子,嫡孙庶孙,庶出皇子继承大位的,多了去。
章皇后简短说道:“陛下喜欢嫡子。”看看陛下对太子、小十是什么样,对其余的庶出皇子又是什么样?就算邱氏最得宠的时候,小十在皇帝面前也远比小十一、小十二更有脸面,他们是比不了的。
“这样啊。”宁寿公主、福寿公主都表示明白了。
两位公主表示过后,福寿公主纳了闷,“您没跟大哥说过么?既知道爹喜欢嫡子,大哥便该……”庶子没用,那就远妾侍近嫡妻才是。
章皇后心里这个苦,真是没法诉了。太子没儿子的时候,她愁;太子有了庶子,她还愁;没儿子的时候是愁太子这一国储君怎能没有儿子,没有继承人?有了庶子,却又嫌庶子不完美,身份不够,又盼起嫡子。
“自古以来有几个以嫡长身份继承大位的?”福寿公主本想拿这句话来安慰章皇后不要在意什么嫡孙庶孙,话到嘴边,惊觉了,忙咽了回去。天呢,这话怎么能说呢,大哥正是嫡长!她后怕的拍拍胸,眼神中满是恐惧。呸呸呸,方才的话太不吉利了,可千万莫要一语成谶……
章皇后见她表情奇怪,便问了句,“你怎么了?”福寿公主讪讪的笑,“没什么,没什么。”章皇后见她这样,也便没有追问。
乾清宫又有内侍过来,这回是皇帝听说外孙女外孙子来了,命宁寿公主和福寿公主带上两个孩子过去。宁寿公主和福寿公主笑着领了皇帝的口谕,忙命乳母给两个孩子收拾好了,亲手牵着,去见皇帝。
一路走着,宁寿公主教给女儿芃姐儿,“见了外祖父要下拜,要说拜见外祖父,记住了么?”福寿公主瞅了瞅自家儿子,觉着这小不点儿实在是任事不懂,只交代他,“不许哭,外祖父不喜欢爱哭的小孩儿。”许茂行乖巧的点头,“不哭,不哭。”
到了乾清宫,卫王正坐在桌案旁写着什么,皇帝倚在榻上,神情懒懒的。宁寿公主和福寿公主忙带着孩子拜见皇帝,皇帝笑了笑,“芃姐儿、行哥儿,过来。”两个孩子跟他不熟,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被母亲鼓励着,手牵着手,怯怯的走到皇帝身边。
两个雪团儿般的孩子到了跟前,皇帝仔细打量过,露出满意的笑容,“芃姐儿额头长的像朕,行哥儿眼睛长的像朕,甚好,甚好。”卫王一边提笔写字,一边小声嘀咕,“外孙子像您还成,外孙女若像您,得长成啥样?”虽是小声嘀咕,声音却很清楚,皇帝就算耳朵有点背了,还是听得清清楚楚。
宁寿公主怕皇帝生气,忙笑着说道:“芃姐儿长的像爹怎么了?那是有福气,莫大的福气!”福寿公主也笑咪咪的拍马屁,“我倒是盼着自己长的像爹呢,可惜了,没那么大福份。”弯腰拍了拍芃姐儿,“好孩子,你比姨母可强多了。”芃姐儿被夸的小脸通红。
许茂行年纪太小,见皇帝和善的笑着,便不怎么害怕。皇帝胖,肚子圆圆的,挺大,许茂行好奇的踮起脚尖儿看看,伸出小手去摸,口中还奶声奶气的夸奖着,“好大。”福寿公主吓出了一身冷汗,忙伸手把儿子拉过来,冲着皇帝满脸陪笑,“爹,小孩子不懂事,您莫要放在心上。”
皇帝闷闷的低头看了看,“很大?”宁寿公主忙道:“不大,真的不大。”卫王连字也不写了,放下笔,施施然站起身,“这还不大?”过来摸摸皇帝的肚子,又拍拍自己的,大有得意之色。
皇帝年老肥胖,卫王少年清瘦,如郁郁青竹般秀美挺拨,两人站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
芃姐儿略大一点儿,被宁寿公主叮嘱过了,便不敢放肆。许茂行还小,见舅舅站在外祖父身边,一胖一瘦,一老一幼,相映成趣,咯咯咯的笑起来。
两位公主正担心皇帝恼羞成怒,却见皇帝伸手推了卫王一把,“不知道自己讨人嫌么?离的这般近?”推走卫王,伸手牵过许茂行,畅快的大笑出声。
皇帝一笑,芃姐儿也敢笑了,宁寿公主和福寿公主也陪着笑,唯一神色不悦的,是卫王,“我很讨人嫌?像我这样风神俊秀的少年,百年难得一见的人才,居然会讨人嫌?”他连声质问着皇帝,皇帝笑的更欢快。
皇帝显然是很喜欢外孙子外孙女的,卫王瞅着时机难得,貌似不经意的提起,“您见着外孙子外孙女已是高兴成这样,若见了孙子孙女,岂不会乐坏了?爹,您可是有两个孙女,两个孙子呢。”
宁寿公主和福寿公主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会把大哥一家召回来么,会么?
皇帝笑容不变,“依朕看,小十你是想念侄子侄女了吧?”
卫王忙不迭的点头,“想啊想啊,太想啦。”
皇帝笑的越发欢快,“那好办,朕明日便命人将你送往南京,让你和侄子侄女团聚。”
天真无知的芃姐儿和许茂行还在欢笑,宁寿公主和福寿公主停住了呼吸。
卫王唬了一跳,一溜烟儿跑回到桌案旁,重又提起笔,“我去南京哪成?您离的开我?我干活了,干活了。低下头奋笔疾书,也不知他在写些什么。
皇帝淡淡笑了笑。
许茂行身手敏捷,毫不见外的手脚并用,爬到了皇帝榻上。皇帝含笑看着他,并不加以阻止,“行哥儿有趣,二丫头,往后你常带他过来玩。”福寿公主忙答应,“是,爹。”
芃姐儿瞪着黑白分明的眼睛,出神的看着皇帝。皇帝故意板了板脸,“芃姐儿不爱玩不爱闹的,外祖父不喜欢。”芃姐儿歪头想了想,“外祖父,是要调皮捣蛋么?我会啊,我很会!”皇帝笑了,“那,芃姐儿也一起来!”芃姐儿一脸笑,脆生生的说道:“我和表弟一起来!”
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逗的皇帝很开心。玩了好一会儿,皇帝有些倦了,才命宁寿公主和福寿公主带孩子回去。
宁寿公主和福寿公主牵着孩子的小手出了乾清宫,相互看了一眼,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她们的皇帝父亲今天很慈爱,可是,无论如何,不肯召太子回京。
乾清宫里,卫王格外殷勤,亲手替皇帝拆开太子的密信,“爹,大哥说南京防务坚不可摧,福建浙江沿海近来也太平,还有,他府里有位姬妾又怀了身孕,大约又要给您添个小孙子,还有,大哥问他上回献的灵药可有效用……”
皇帝懒洋洋倚在榻上,随口说道:“告诉他,有用。”
卫王依言记下。
第113章爱情的力量
皇帝的汤药有专职内侍、太医负责,卫王并不清楚。卫王很受皇帝宠爱,和皇帝一向亲密,不过,若是事关重要,皇帝又没有告诉他,他是不会开口询问的。
皇帝要召见大臣,卫王忙过来仔细打量过他,“您这样子很精神的,召见吧。”皇帝乐了乐,“小十许了,那爹就召阁臣来议议事。”卫王也笑,“您议事吧,我刚好偷个懒,练练骑射。”皇帝许诺,“你先在宫里玩玩,过些时日,朝中消停了,爹带你打猎去。”说笑着,卫王神清气爽出了乾清宫,皇帝依次召来兵部、都督府、礼部、工部、太常寺等大臣,商议国事。
皇帝平时懒懒的,不怎么精神,但是很和气。到了大臣们面前,却跟换了个人似的,威严,尊贵,高高在上,大臣们跟他回话的时候,都是小心谨慎的。
因近来天旱无雨,这种情况朝中是会祭祀天地的。礼部和太常寺的官员把祭天事宜报告给皇帝,皇帝命令,“命梁王代朕行祭祀之事。”梁王,是九皇子的封号,皇帝这是要九皇子让他祭天。
祭天一般是皇帝来祭,这可是个重体力活儿,要跪拜数百次,整个活动过程长达好几个时辰。因此,皇帝年老之后,一般是由太子或亲王代祭,皇帝本人已经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身体力行的了。
礼部尚书和太常寺卿不敢多说什么,唯唯领命。出了宫门,太常侍卿忍不住小声请教,“为何是九皇子?”陛下这是要有什么深刻的用意么,怎地不是十皇子祭天,而是九皇子?礼部尚书似笑非笑看了他一眼,“此非臣子所知。”皇帝陛下让谁代祭,咱们管得着么?你这心操的。
太常寺卿有些讪讪的,礼部尚书慢慢踱着步子,嘴角翘了翘。陛下此举,看上去不像有什么用意,或许只是心疼十皇子,这体力活儿要交给九皇子来做吧。
九皇子梁王是住在十王府的,接到皇帝的旨意,一边诚惶诚恐的叩头领命,“臣遵旨。”一边心中叫苦不迭,让谁代祭不好,怎会是我?我倒是不怕劳累,可是,这祭天本是天子之职,我代为行使,万一有人想多了……?
九皇子这不属于多思多虑,真的有人想多了,夜不能寐。章皇后听说皇帝命梁王代为祭天,心里跟油煎似的,难受之极。这是天子的职责,陛下命梁王代行,到底是什么意思?章皇后前思后想,差点没煎熬出病来。一直到梁王祭天结束,皇帝嘉奖过他,命他迎娶王妃后便即就藩,章皇后才算松了一口气。
就藩,不留京,那就没有威胁。
宗人府为梁王挑选了南京卫指挥同知谈啸的女儿为妃,皇帝和章皇后一起召见了谈家女儿,看她仪态娴雅,容貌端庄,言行举止极为得体,这桩婚事便定了下来。礼部又开始忙活起梁王纳妃事宜,人仰马翻。
靖海侯夫人知道梁王妃定下谈同知的女儿,合掌庆幸。好了,徽音总算不用嫁给那没出息的庶出皇子了。她的丈夫靖海侯出战在即,整天忙的不着家,靖海侯夫人盼着丈夫能打个大胜仗,立下盖世功勋。真到了那时候,徽音的前途,岂不是一片光明?
这年六月,朝廷拜靖海侯为平北将军,太监王吉、都御史印怀刚为监军,率领京营和边镇军士共十万人,在京郊誓师出发,讨伐北元。皇帝亲至郊外为大军壮行,士气高涨,军威雄壮,人人热血沸腾。
爱操心的阿玖捐出不少私房钱和钗环首饰做为军费。不过,这不是她一个人特立独行,裴家自方夫人起,人人如此。也不只是裴家的女眷有些善举,京城之中有前头有脸的贵妇们,极少有闷声不响的,大都慷慨解囊。打仗是很烧钱的事,别的不说,单单军粮的补给、运输,就是一项很大的支出。女眷们捐出的财物到了户部,很快换成大量的军粮,源源不断运往北方。
温雅写信过来,让阿玖去看她……………她已和裴瑅定了亲,没成亲之前,当然不便上裴家来。阿玖这未来小姑去看望她,却是不碍的,名正言顺。阿玖是很讲义气的小姑娘,见到温雅的信,便和方夫人、林幼辉说了,请门房爷爷充作车夫,去了温家。
“我哥哥跟着大军出发了。”温雅面色烦恼,“平时我也没当回事,可是,哥哥真走了,我却很不安心。”刀枪不长眼,北元骑兵凶悍……越想越不安。
“我看过温大哥的面相,很有福气,一定能建功立业,凯旋归来!”阿玖笃定说道。
温雅眼睛亮了,激动捉住阿玖的小手,“真的么?阿玖,你可是神算子,你才几个月大的时候,说出来的事就很准!你这回还会很准吧,一定会很准吧?”
温雅兴奋的小脸都红了,阿玖却奇怪的看着她,“我从来没跟你说过呀,你从哪里知道的?”被人当做神棍,这是什么好事?我可没跟你吹嘘过。
“你,你没有跟我说过么?”温雅结结巴巴的,有些慌张,脸红的像要滴出血来。
阿玖纳闷,“六哥告诉你的?可是,他什么时候告诉你的呢?”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和我六哥就见过那么一回面吧?
性情爽快的温雅,这回却温吞起来,任何阿玖温柔询问也好,严辞逼供也好,总之咬紧牙关,一个字也不肯说。阿玖不怀好意的看着她,“不说算了,我也不稀罕问你。我呀,回家请教请教我娘。”
温雅急的跺脚,“阿玖你敢!”这事真要是让长辈知道了,羞也羞死。
阿玖嘻嘻笑,“咱俩这么好,你告诉我不就完了?温雅,我一准儿不告诉别人。”柔声软语哄着温雅,务必要套出她的实话。温雅绞着帕子,不好意思的小声说道:“我哥哥要出征,我娘便带着姐姐、嫂嫂和我,到石岩寺进香。石岩寺很灵的,阿玖你知道不?我……我和娘、姐姐走散了,在石岩寺后山的林子里歇息,恰巧遇上……遇上他……他也去上香的,碰巧遇上了……”
阿玖仰天无语。我六哥从来不去什么寺庙的好不好,如果说他真有宗教信仰,那应该是儒教!他什么时候到寺庙上过香啊。
“爱情的力量实在太大了。”阿玖只能归接到这一点上。
“也就是我六哥吧,若换作我三哥,再怎么想见自己的未婚妻,也一定老实巴脚的等到新婚之夜。”阿玖想想裴琦的拘泥、裴瑅的活泼,心中好笑。她心中觉得好笑,嘴角便翘起来了,温雅偷眼看她,越发心虚,“那个,阿玖,碰巧遇上的,莫告诉长辈们,好不好?”阿玖也不再逗她玩,笑嘻嘻答应了,不过,顺便敲诈了一支漂亮的颤枝金步摇,做为封口费。
“安全第一。后山的林子里头,万一遇着坏人怎么办?下回真要‘巧遇’,烦请换个让人放心的地方。”爱操心的阿玖接受了贿赂,答应为温雅守口如瓶,还不忘了交代一句。
温雅惊魂已定,活泼的吹起牛,“我是谁呀?将门虎女!谁敢惹我,吃了熊心豹子胆么?”阿玖诧异的睁大眼睛,“原来如此么?失敬,失敬!”对她客气拱拱手,以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
阿玖来的时候,温雅还是有些愁眉苦脸的。等到阿玖离开的时候,温雅已是信心满满。神算子小阿玖都发话了,那哥哥必定是能如愿以偿的建功立业,平安无事,错不了。
送走阿玖,温雅想起那次“巧遇”,他那俊雅的面容,温柔又带些慌乱的声音,心醉了。温夫人悄悄进来看了看,见小女儿面色酡红,眼中闪着星光,没敢打扰她,又悄悄的走了。
女儿长大了啊。温夫人感慨万千。
阿玖回到裴家,在祖母、母亲面前叹息,“连温雅这样的小姑娘都为哥哥担忧,可见战争实在不是好事,能避免,就尽量避免。寻常人家过日子,盼着的无非是平安二字。”
方夫人和林幼辉这回没有跟夸小孩子似的夸奖她,都是叹息,“谁说不是呢。一家人过日子,图的不就是个平平安安么。”
梁王迎娶王妃谈氏之后,庙见礼完成,在京的诸命妇按礼制要上梁王府拜见。方夫人和顾氏、林幼辉都去了,阿玖留在家里逗几个侄子玩耍。骏哥儿和骁哥儿都已经半岁多了,虽然还不会走路不会说话,却好像能听懂话了,很爱笑,很活泼,正是好玩有趣的时候,阿玖喜欢他俩。还有骅哥儿和骐哥儿,阿玖也喜欢。
齐盈盈和小顾氏也闲来无事,阿玖逗孩子玩,她俩含笑在一旁看着。小顾氏有些好奇的问道:“妹妹,你怎地没跟着祖母和母亲到梁王府去?”在小顾氏印象里,阿玖还是很爱玩很爱出门的,有出门赴宴的机会而不去,有些费解。
“我才不爱去。”阿玖心情很好的冲她扮了个鬼脸,骏哥儿和骁哥儿这两个孩子都眼尖看见了,咯咯笑。
齐盈盈坐在桌案旁慢悠悠喝茶,微笑道:“二弟妹,这是拜见梁王妃,怕是没什么乐子,不好玩。妹妹若是去了,徒受拘束而已。”
“原来如此。”小顾氏恍然大悟。
不好玩,妹妹当然就不去了。
齐盈盈笑了笑,有句话没好意思跟小顾氏说。梁王在朝中是位默默无闻的皇子,他纳妃之后便要就藩。别说阿玖这样不必去的,恐怕就连那些有品级、必须要去拜见的人当中,也有很多不情不愿的呢。梁王在皇帝面前不受重视,梁王妃在命妇们心目中便也没什么份量。
她们几个正逗着孩子,闲闲说着家常,侍女急急来报,“卫王殿下听说三公子即将小登科,亲自来送贺礼,人已经到了外院。”
齐盈盈和小顾氏都吃惊,“三弟的亲事定在九月,这便来送贺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