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阿玖-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背书,也是自由自在的玩耍?皇太子心里顿时舒服多了。
皇帝今天来了兴致,把皇太子训来训去的训了半天,申时末才放他回去。等他回到东宫,不只公主王妃这些客人们都告辞了,连他娘亲章皇后也回了坤宁宫。裴二爷和林幼辉不便久留,也走了。慈庆宫经过上午的忙乱、下午的热闹,这会儿尘埃落定,井井有条,有种从容宁静的美。皇太子回到这里,便觉心情雀跃,小师妹,小正正,我回来啦!
寝殿里,他的宝贝儿子闭着眼睛,睡的十分香甜。他的小师妹却已醒了,正看着儿子发痴。皇太子凑过去和她一起看,“小正正太好看了,我怎么看也看不够。”两人依偎在一起,看的津津有味。
“爹叫你做什么?”阿玖轻声问。她醒过来有一会儿了,当然知道皇太子的去向。小正正才出生的第一天,皇帝爹专程把十哥叫了去,还耗时颇久,是有什么要事吧。
“别提了,爹只放我一天假。小师妹,我明早便需照常早起,到文华殿处置政务。”皇太子小声把乾清宫的事讲了,最后很是歉意的告诉阿玖,“爹说,小正正两岁多的时候,便要由他老人家接过去,亲自教导。”小师妹,到时你舍不得儿子,如何是好。
“好呀。”阿玖笑咪咪。
两岁多就能送幼儿园,园长兼幼师是皇帝、亲祖父,幼儿园设在紫禁城最豪华的内三宫之首乾清宫,行啊,无论场地还是幼师人选,都无可挑剔。
皇太子见小师妹笑的欢畅,毫不勉强,知道自己白担了心,浅浅而笑。
阿玖俯身亲亲小正正,“说好了呀,两岁多送你到祖父身边。”
小正正不理她,继续酣睡。
阿玖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小正正的面容,甜美之中又透着几分肃穆庄重。
阿玖揉了揉眼睛,再看,还有同感。
“小师妹怎么了?”皇太子体贴的问道。
“没事。”阿玖抬起头,微笑,“我想好好看看儿子。”
“好呀,一起看。”皇太子揽住她,两人目光温柔似水,盯着熟睡的小正正看个没完。
……
小正正是个幸运的孩子。在他洗三这天,皇帝正式颁布了大赦天下的诏令,举国欢腾。
他满月的时候,皇帝下旨,册封这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为皇太孙。皇太孙,和皇太子一样,都是皇位正式继承人的封号,一般是太子去世之后册封其嫡长子,确立他储君的地位。也有少数太子健在且未被废黜的情形下册封皇太孙的例子,小正正,即为其中一例。
不过,才满月就被册封为皇太孙的人,小正正却是唯一。
皇帝册封小正正为皇太孙这个举动,颇令朝臣不解。皇太子好好的,本来册立皇太孙就不是必需,更何况孩子才满月,还这么小。真要册封,等他再大几岁不行么?
皇帝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不过,他并不是良善好欺的易与之辈,乾坤独断,唯我独尊。他既下了旨,以杨首辅为首的官员们不敢提出异议,遵旨办理。才满月的小正正,经过隆重的册封仪式,成为了皇太孙。
册封之前,宫里大多称呼小正正为“小殿下”;册封之后,毫无疑问的,是“皇太孙”。
私下里,官员们曾跟素日交好的同僚猜测过,“陛下为何急着立皇太孙?”
是陛下年事已高,身子不好,忧心皇太子年轻,为了巩固皇太子的地位?可这也说不通啊,皇太子是皇后嫡出的次子,长兄被废,他理所应当的成为储君,将来陛下山陵崩,皇太子继位,根本不会有什么障碍。
是怕将来有什么变故,故此要提前确立皇太孙的地位?这也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皇太孙是嫡子,长子,他的地位,根本不容争议。
官员们私下里猜测了许许多多,谁也没有猜测到真正的原因。
章皇后被皇帝警告过后虽是异常驯顺,凡事都不敢专擅,不敢违拗皇帝的意思,可是册立皇太孙这件意义非同一般的事她还是上了心,悄悄和宁寿公主、福寿公主商量过,“陛下究竟是个什么意思?是还在防着你们的大哥么?”
对于被废、幽居的长子,章皇后始终是牵挂的。她一直以为她的长子会是未来的帝王,对他寄望甚殷,后来他落魄、被囚,章皇后失落过、惶惑过,久而久之,也就认了命。她的长子已是不成了,她的次子才是储君,才是将来的皇帝。虽然已经承认了这一点,亲生儿子毕竟是亲生儿子,章皇后还是希望长子能有个好结局,想到老大有可能被皇帝猜忌,有可能面临危险,章皇后坐卧不宁。
章皇后提起“你们的大哥”,宁寿公主和福寿公主都是黯然。她俩和废太子年纪相差不大,从小到大都以大哥自豪,从没想到过有朝一日大哥会以身犯险,起兵逼宫,会遭到惨败,被废、被关。大哥倒下了,倒是她们一直视为小弟弟、一直当作小孩子的十皇子,成为了深孚人望的新太子。她们当然是疼爱小十的,可是,真不习惯原本那个天真单纯的弟弟,摇身一变,成了沉稳端凝的太子殿下。
如果大哥做了皇帝,小十还做亲王,该多好。
如此,兄弟二人,可以两全。
小十若做了皇帝,大哥却只能被毁了。
福寿公主伤了会儿心,小声安慰章皇后,“不会,爹不会防着大哥的。大哥都被关起来了,守卫森严,大哥哪里也去不了。都这样了,还提防着做什么呢。”
宁寿公主也柔声道:“娘,您莫要自己吓自己,爹真的不会防着大哥,不会把大哥怎样。大哥如今雄心壮志全部被磨灭,天天借酒消愁,实在没什么可防的。”
章皇后勉强笑了笑,“那,陛下为何急着要立小正阳为皇太孙?小十好好的,小正阳才满月。”
没理由啊,怎么看都没理由啊。
宁寿公主和福寿公主和那帮官员一样,也是猜来猜去,不得要领。
章皇后很失望,又忧心长子,寝食难安。
其实,皇帝要册封皇太孙的原因,说起来非常之好笑。
皇帝急着册封才满月的小正正为皇太孙,原因竟然是这样的,“朕的小正正,怎么能被称为十分普通、毫不气派的小殿下?皇太孙这样独一无二的封号,才配得上他。”
第163章外戚
皇太孙册封礼成,文武百官朝贺皇帝,内外命妇朝贺皇后,宫中赐宴如正旦、冬至仪。
这大概是全天下最隆重的满月宴了。
宴席上,皇帝特地命乳母把皇太孙抱出来给群臣看。才满月的小正正身穿朱红绣九团龙袍服,衬着一张粉雕玉琢般的俊脸蛋,好看极了。他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不过这会儿正醒着,一双如点漆般的黑眼睛睁得大大的,很精神。“山川王气,钟毓太孙”“龙姿凤表,天下归依”“陛下后继有人啊”,赞美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皇帝微笑听着,得意之态,溢于言表。
皇帝亲自把小正正抱在怀里。皇太子知道他不会抱孩子,不放心,离席走到高高的御座旁边,“陛下,您要托着他的头和颈才行。”皇帝微笑,“放心吧,朕比你宝贝他。”皇太子唯唯。
皇太子站在御座旁,面容俊美,威仪棣棣,皇帝看在眼里,十分欢喜。他瞅瞅怀里的小正正,再看看身边的小十,满心的喜悦,都快要溢出来了。
“小十,你若不乖乖的听话,朕便把帝位直接传给小正正。”皇帝笑咪咪的威胁。
“那敢情好。”皇太子恭敬又孝顺,“我和小师妹游山玩水,自在度日,这幅重担,便交给小正正一人来挑。”
皇帝瞅了瞅才满月、才一点点大的小正正,哼了一声,“想的美!重担你来挑,休想虐待朕的乖孙子。”
把万里江山都放到小正正身上,不得把孩子压垮了?小正正挑重担,你和阿玖闲云野鹤,小十你做梦吧。
皇帝和皇太子讨价还价,他怀里的小正正张开嘴巴打了个呵欠,闭上眼睛,甜甜睡着了。
“看看朕的小正正,心多宽!祖父和父亲在说这般重大的事,他打个呵欠,睡着了!”皇帝乐呵呵。
………他能听得懂么?才满月的孩子,他可能听得懂么?皇太子无语。
直到乳母小心翼翼的把小正正抱走,皇太子才算放下心,离开皇帝,回座。
孙子离开了,儿子也离开了,皇帝坐在宝座上,高高在上,却觉寂寞。
还是儿孙围绕膝前的感觉好啊。
官员们的宴席上,有不少人向裴阁老、裴二爷道喜,“恭喜恭喜,贵府的小外孙真是天人之姿。”裴家出了位太子妃,裴阁老和裴二爷屡次请辞皇帝却不准,父子两个还在朝中任要职,显然是信任有加。这样的裴家父子,谁不想结交呢?
裴阁老方正,一本正经的跟人讲起大道理,意思大概是:您恭喜我不大合适,那是皇太孙,是陛下的继承人,应该祝贺陛下才是。裴二爷谦和温恭,委婉的辞谢,表示自己不敢居功。
裴家父子半分不张扬,很低调。
这并不容易做到,要有很好的涵养和定力才可以。
杨首辅和裴阁老同席,对裴阁老格外客气周到。做为一名从政数十年的人,杨首辅很明白,裴阁老虽然请辞不准,可是他的仕途到此为止,不会再往上升。也就是说,他对自己这首辅形不成什么威胁。皇帝陛下器重裴阁老,可是,他不会让太子妃的祖父担任首辅,不会让太子妃的祖父成为文官当中第一人。
再受信任的外戚,究竟还是外戚。
内阁之中如今只有四人:杨首辅、余次辅、裴阁老、宋阁老。按理说,裴阁老的资历、能力比首辅和次辅都不差,甚至还要更强一些,可是他在内阁中的排名却始终靠后。因为这个,杨首辅和余次辅也一直和他表面友善,心中提防。直到裴阁老唯一的孙女被聘为太子妃,杨首辅和余次辅才开始松懈下来:裴锴成了外戚,陛下英明神武,哪会不防备外戚呢?
余次辅笑着向裴阁老敬酒,却没说什么“贵府小外孙”这一类的恭维话。余次辅心里这个感慨呀,裴锴资历比我强,能力比我强,连人缘儿都比我好,圣眷我更是比不上,可是这几年来我就是比他排名靠前。为什么?大概是圣上早就决定了和裴家联姻吧。
只有这一个原因,才能解释得通。
“可笑我从前还以为自己得天独厚。”余次辅想起自己曾经的自大,汗颜。
余次辅举目望去,见裴二爷正和一位中年官员温和的说着什么。那位中年官员穿着四品服饰,相貌俊雅不凡,和气度端凝的裴二爷一样,十分温文。“通政司倒是有两位人到中年的美男子,还都和皇家有亲。”余次辅看在眼里,微微笑了笑。
和裴二爷说着话的,是通政司的右通政靳严,隆庆大长公主的独子。靳家书香门第,靳言这大长公主之子并不是恩荫出仕,而是正经八百的科举出身:甲子科进士。
看着两位中年美男子面带微笑彬彬有礼的谈话,余次辅虽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也觉赏心悦目。
“靳通政倒是可以接替裴通政使的职位。”余次辅忽然心中一动。
裴弭是皇太孙的外祖父,请辞是早晚的事。裴弭若请辞获批,通政使的职位空缺出来,当然要有人选补上。如此,靳通政岂不是最合适的人选?正途出身,向来稳健,又是隆庆大长公主的儿子。
“若裴弭辞呈获批,是否可以推荐靳通政接任?”余次辅盘算起这件事。
“咱们都是只有一个独养女儿,您已经做了外祖父,小女却还是个孩子。”靳通政微笑着,对裴二爷表示羡慕。
“孩子会长的飞快。”裴二爷温和说道:“小女在我眼前嬉戏玩耍,仿佛就是昨天的事。转眼之间,她已出阁、生子,做了孩子娘。”
“可见太子妃殿下是如何的聪明伶俐,令长辈疼爱。”靳通政微微躬身。
她一定很招人待见,所以,做父亲的才会觉得“小女在我眼前嬉戏玩耍,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才会感慨,“孩子会长的飞快”。
“孩子是自家的好。”裴二爷微笑。
高内侍笑容满面的走了过来。他是皇帝身边得宠的内侍,很有些脸面,见了裴二爷和靳通政,却是点头哈腰的,一脸谄媚,“万岁爷说了,让裴大人这便上东宫去。还说,衣裳都给您准备好了,让您放心,只管过去。”
靳通政听的云里雾里,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裴二爷微笑答应,“是,这便去。”…………高内侍传话的时候语气随和,没有用到“口谕”两个字,他也不用太正式,太正式了皇帝反倒不喜。
裴二爷客气的告辞,跟着高内侍一起走了。裴二爷走了之后,靳通政还在想着“去东宫,准备衣裳”,这什么意思?
靳通政一向聪敏,不过,直到宴席结束,他也没想明白这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倒是他回到家之后跟妻子相氏谈起,相氏一听就懂了,“这还用想么?定是陛下让裴弭到东宫抱皇太孙,皇太孙常往他身上尿尿,故此才要备下衣裳,以防万一。”
靳通政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说穿了真是毫不稀奇。可是若没人告诉他,他却不会往这上头想。
相氏比靳通政年轻几岁,肤色白皙,容貌秀雅,是一位仪态娴雅的美女。她和儒雅斯文的靳通政站在一起,真是一对璧人。
“今天,我本来不想去的。”相氏眼圈微红,低声说道:“可是娘说,我一回不进宫,两回不进宫,回回都不去,好像对皇家心存不满似的。我不敢违逆娘,便跟着去了……相公,我心里很难受。”
靳通政沉默片刻,柔声安慰,“无益之事,不必再回想。”
相氏顺从的点点头。
“爹,娘!”快活的小女孩儿声音响起。
“安儿来了。”靳通政和相氏都露出愉悦的微笑。
一个穿着赤霞粉衫裙的小姑娘走进来,乖巧的叫了爹娘,叽叽咕咕说起宴会上的见闻,“……我见到太子妃殿下了,她很神气,也很美丽,席上那么多人,就数她最好看了!还有皇太孙,那么小一点点,身穿龙袍,有趣极了……我认识了好几个姐姐呢,都比我大上一两岁、两三岁,可喜欢我了。还有几位公主殿下,也很喜欢我……”
“我们安儿招人疼爱。”相氏宠溺的看着女儿,满目怜惜。
“那当然。”安儿昂起头,小孔雀似的,很骄傲,“福寿公主邀请我常到她家玩耍呢!”
相氏笑着夸了女儿两句,靳通政心中一动,叫过女儿细细询问,“福寿公主怎么跟你说的?”安儿便用夸耀的语气说了,福寿公主是怎么喜欢她,怎么夸她,末了还一再交代,让她莫见外,常到福寿公主府做客。
靳通政微笑听女儿听着,目光中闪过丝锐利。
相氏有些担忧的看着他。
靳通政听女儿说完话,哄她到花房折花,安儿高高兴兴的去了,“好啊好啊,我看着人采玫瑰花,拿来做饼!”
安儿走后,靳通政脸上的微笑慢慢消失了。
“相公,怎么了?”相氏惴惴不安的问道。
“不许安儿常和哪位公主来往。”靳通政冷静的说道。
相氏眼圈红了红,点头,“是,一定。”
那家人,能少和他们来往,便少和他们来往。
他家凌驾于世人之上,是世上最不可捉摸的一户人家。
“太子妃殿下很神气,也很美丽?”靳通政怅然想道:“安儿,并不是所有的太子妃都会如此。在她之前,曾经有一位姓唐的美丽姑娘,也是二八芳年,嫁作太子妃;她成婚的那一年,也是仪式隆重,众人瞩目……”
那又怎样呢?曾经那么风光的一位姑娘,如今还有谁记得她?
世事无常。世事无常。
第164章终于
相氏迟疑了一下,小声告诉靳通政,“我在席间听到有几位夫人恭维吹捧太子妃的母亲林氏,说她定会被封为一品夫人的。相公,你说这林氏,会不会……会不会推辞了不肯?她是林尚书的女儿呢,林家,好家风,好家教。”
靳通政淡淡笑了笑,“推辞或推辞,都和咱们不相干。娘子,裴通政使是皇太孙的外祖父,他若在朝中任职,便是重臣;若陛下准了他的辞呈,不封侯也会封伯,总之少不了一个爵位。这个是一定的,都不用猜。”
相氏咬咬唇,“他若高风亮节……”
外戚辞让封爵的,又不是没有。什么功劳也没立下过,就因为他是皇太孙的外祖父,便和在沙场上浴血奋战、建立奇功的将帅们一起成了公侯伯,有何公平可言?
靳通政出神的想着什么,半晌,缓缓说道:“他若坦然接受,也是人之常情。”相氏面有不忿之色,靳通政低声而苦涩的补充了一句,“老师倒是高风亮节,固辞爵位,结果又有什么好了?”
提起老师,夫妻二人均是恻然。学问那般渊博,品行那般高洁,却在女儿被册为太子妃之后固辞官职,也坚决不肯接受侯爵的爵位。他老人家确是志向高远,美誉遍天下,那又如何?在他去世多年之后,在太子妃唐氏被废之后,这世间还有谁会提到他,赞颂他?
避之唯恐不及吧。
谁都怕和废太子、废太子妃沾上干系。
“母亲是先帝庶出的小妹,先帝生前,和母亲并不亲近。陛下待母亲,也不过是面子情。”靳通政轻声告诉妻子,“而我,是科举出身,并不靠恩荫。娘子,咱们无需和宫里、公主们走的太近,我靠自己本事便是。若我无用,大不了终生是个四品官,如此罢了。”
相氏点头答应,“我心里有数。”
婆婆活着一日,一家人便齐齐住在公主府中;若是不幸婆婆去了,相公能做到什么样的官职,靳家便过什么样的日子吧,有什么呢。
过了半个月,福寿公主府宴客,给隆庆大长公主、相氏和安儿都下了贴子。大长公主身上不爽利,懒怠出门,相氏便留下安儿陪伴祖母。安儿很想去赴宴,又舍不得把祖母一个人抛在家里,几经挣扎,终于小大人儿一般慷慨表示,“您出门应酬,我在家中尽孝!”隆庆大长公主乐的合不拢嘴,相氏也把安儿好一通夸奖,施施然出了门。
相氏到了福寿公主府,福寿公主见她一个人来的,没带安儿,有些失望,“姑祖母年纪大了,不敢劳烦,怎地安儿表妹也没来?”相氏微笑着,把女儿要留在家里孝顺祖母的话说了,“……我本来也该在家里侍候婆婆的,婆婆说,咱家接了贴子,若是一个人也不去,未免不恭敬,这么着,派了我来。我虽忧心家里,婆婆的命令,却不敢不听。”福寿公主听了,虽知道她说的是胡话,也只好一笑置之。
孝顺?十岁的姑娘了,虽不急着说婆家,也该慢慢看着人家,谁家做娘的愿意自己姑娘在家孝顺祖母,不出门做客?“要么是故意的,想为安儿博个孝顺的美名;要么,就是不愿安儿来我家。”福寿公主心中忿忿。我是帝后爱女,皇太子的嫡亲姐姐,郑重其事的请客,特地给了你家贴子,你家这般不当做回事?
福寿公主自有她的涵养,笑着夸奖安儿几句,“这么个年纪,有几个小姑娘不爱玩的?安儿表妹偏偏在家里坐得住,陪伴祖母,真真是难得的。”寒暄过后,命宫女带相氏去了宴席之上。
因为安儿没来这件事,福寿公主颇有些不满,也有些意兴阑珊,特地跟大姐宁寿公主抱怨过,“安儿竟没来。”宁寿公主劝她,“一个小女孩儿罢了,来了怎样,不来又如何?不必放在心上。”福寿公主着急,“就是小女孩儿,才要紧呢!大姐,我这主意虽是才想出来不久,可是,这主意极好。”
福寿公主本来也没把安儿这远房亲戚放在心上,不过,小正正才满月就被册封为皇太孙,她心中未免有些伤感。她当然也是喜欢和疼爱小正正的,那是她弟弟的亲生子,是她的亲侄子,她哪能不爱?她疼爱小正正,可她也疼爱废太子的两个儿子锬哥儿、锦哥儿,那不也是她的亲侄子么?她把小正正出生前后的待遇和锬哥儿、锦哥儿比一比,难受极了。同样是侄子,怎样差别如此之大?那两个跟着亲爹在受苦,小正正却是出尽了风头。福寿公主越想,心里越不舒服。
福寿公主知道自己这身份、这能力,废立大事她是干涉不了的。皇太子该谁做,皇太孙该谁做,轮不到她插嘴。她再怎么心疼锬哥儿、锦哥儿也是没用,那两个孩子,这辈子算是毁了。
这个不能做,那个管不了,她心里这个憋气,就别提了。她正窝火的时候,恰巧看到了阿玖矜持而优雅的笑脸,顿时,一股邪火,全引到了阿玖身上。“娇纵,不孝顺体贴婆婆,面子情,不把婆婆和大姑姐放在眼里,嫉妒不贤,小十和她成亲已一年有余,至今东宫只有她一人”,挑了阿玖一堆的毛病。
“若是小十往后一直只有她一个,拿她当宝,把她的儿子捧上天,她眼里更没有婆婆和大姑姐了吧?”福寿公主愤愤。
小十贵为皇太子,连个次妃妾侍都没有!
是可忍孰不可忍。
章皇后给小十的宫女全部被退回、给选的次妃全部倒了霉这些事,福寿公主当然也是知道的。她觉得吧,若想给小十的东宫添人,美貌宫女肯定不行,身份太低,寻常的官家女子也不行,和小十没情份,真到了阿玖这善妒的太子正妃面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福寿公主看到天真可爱的安儿,起了念头:安儿和阿玖的性子有几分相像,应该是小十喜欢的那种。安儿长到最动人的年纪,阿玖应该已是人老珠黄,不像现在这般楚楚动人了。到时若是小十看上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