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陵春-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初瑾满意地点头。目光微转,若有所思了片刻,对周少瑾道:“这件事你也不要说出去!毕竟八字还没有一撇。就算是能成,说出去也让人觉得轻狂。”
周少瑾红着脸点头。
九如巷才分宗,就传出她和池舅舅的婚事,怎么着也有些不好,还是低调些处理为好。
周初瑾催了妹妹回屋更衣:“方家二太太在这边做客,我还得去打个招呼才是,你梳妆好了,就过来帮我抱抱官哥——明天我就送你回榆钱胡同。”话音刚落,想到程池还在京城,青天白日地就要抱着周少瑾亲,又反悔道,“你还是继续在我这里住几天好了,等池舅舅去了任上,你再搬回榆钱胡同好了。”
家里没有个长辈,那些仆妇谁敢拦着程池。如今两人既然定了名份,只怕池舅舅更是忍不住,万一做出什么事坏了两人的姻缘可就麻烦了。
周少瑾很想见见程池。
何况程池马上要外放了,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到程池的。
可姐姐既然已经开了口,她怎敢不从。
周少瑾有些闷闷不乐地回了后罩房。
商嬷嬷笑盈盈地迎了上前,道:“二小姐,四老爷带给您带了驴肉火烧过来。我已经放在了厨房,明天一早给您做早膳。”
周少瑾难掩喜悦,道:“池舅舅什么时候过来的?他人现在在哪里?”
他之前不是在给郭老夫人拜寿吗?
☆、第四百五十二章定亲
商嬷嬷见周少瑾毫不造作地问她,自心底发出愉悦的笑,温声道:“四爷今天一早赶回来的——今天是老夫的寿辰!不曾想回来的时候二小姐已经去了朝阳门,四爷就把东西给了我们。还说,这几天可能应酬比较多,要过几天才能看二小姐。”
周少瑾点头,笑道:“是要去济宁上任了吗?”
商嬷嬷笑道:“原本这几在就应该到了,可老夫人的生辰,四爷就请了几天假,正巧趁着这个机会去了保定府。”
也就说,她既将和程池定亲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周少瑾面色绯红。
商呵呵地笑,给周少瑾道喜。
周少瑾喃喃地应着,赧然地躲进内室。
朝阳门的宅子里,送走了客人的袁氏在服侍郭老夫人卸妆。
郭老夫人闭着眼睛,任吕嬷嬷给她通着头,问袁氏:“闵家那边的婚事都准备得怎样了?我瞧着嘉善不怎么有精神的样子?”
提起这个袁氏就恨得不行,道:“都是程识和程证那两个贱胚。如果不是他们,嘉善不会这样的!”
也就是说,自少瑾的事之后,嘉善就没有缓过气来。
自己还是在朝阳门住好了。
郭老夫人一句多的话不想跟袁氏说了。
她吩咐袁氏:“明天让嘉善过来一趟,我好些日子没有和他说话了。”
婆婆到底心疼孙子。
袁氏笑着应“是”,说起程池来:“……已经决定了去济宁任职吗?要不要我跟我从兄说一声?治河,多辛苦啊!去那边镀镀金就回来吧?四叔年纪也不小了,从前管着家里的庶务,只能在亲戚间帮着找个知根知底的。知道四叔父品性学识的才不委屈了四叔。如今四叔有了官位傍身,这可选的范围就大了。”
郭老夫人知道这是大菜上了桌。
笑道:“反正他也这么大年纪了,若是还急匆匆地给他找随意说门亲事,那才是真正的委屈了他。随他的意吧?”
袁氏听着就沉吟了片刻,道:“娘,您觉得方家六小姐阿萱怎样?”
郭老夫人笑道:“你怎么想到阿萱身上去了?她今年十五还是十六?年纪也太小了些。四郎是要找媳妇,又不是要养闺女。”
袁氏笑道:“娘。看您说的。这娶妻娶德。品格儿第一。何况不过大个十来岁,又是头婚,四叔一表人才的。怎么就配不上阿萱了?要照我说,反倒是阿萱有些配不上四叔——像阿萱这样相貌出身的姑娘家少,可也不是没有。只是方家我们最知道底细,方家二太太又是出了名的贤惠。方家二老爷官职不高,交游却广。这样人家养出来的闺女性情必须开朗活泼,和四叔正好互补。我越想越觉得好!”
郭老夫人“嗯”了一声,认真地开始思考这件事。
袁氏眼底闪过一丝喜色,知道老太太是个极有个性的人。她说再多也不如老太太自己想清楚了,故而不再作声,接过小丫鬟手中的帕子等着郭老夫人通完头了好服侍郭老夫人擦手。
渭二太太邱氏过来给郭老夫人示下。
今天郭老夫人寿辰。她负责将那些杯碗器皿等物入库。
郭老夫人就趁机问邱氏:“你觉得四郎娶个怎样的媳妇比较好?”
邱氏素来知道自己的这个嫂嫂袁氏强势,她又不是个喜欢争强好胜的人。何况她来之前袁氏已经在婆婆屋里服侍了,不知道是不是婆婆和嫂嫂之间又有了矛盾?
四叔是婆婆的心尖子,她宁愿得罪嫂嫂也不愿意得罪这个待她极好的婆婆,她想也没想地笑道:“四叔的婚事自然由您做主,我们这些做嫂嫂的哪有置喙的余地。”
袁氏在心里冷笑。
她这个弟媳,什么事也不管,什么事也不作声,可只要老太太张了嘴,老太太那就是一百个一千个的对,一千个一万人的好,没有一点点自己的主张。平时她没有少被老太太敲打,可看这样,却是一点记性也没有长。
老太太问她,可算是问错人了。
偏生今天郭老夫人不知道是怎么了,居然笑道:“你倒是个柔顺的,我倒不怕四郎的媳妇进了门和你相处的不好。”
邱氏奇道:“四叔的亲事你老人家已经有了眉目?”
“还没!”郭老夫人笑道,“不过是想着他迟早要成亲,只怕你们的弟妹要比你们小很多。”
邱氏忙乖巧地道:“您的眼光不会有错。我们到时候把她它当闺女看就是了,肯定会好好地待她的。”
郭老夫人笑着点了点头,道:“时候也不是早了,你们都忙了一天了,去歇了吧!这几天我要给四郎准备去任上东西,就不管你们了。你们也不用每天赶过给我请安了。”
等到消息传出来的,还有等她们忙得。
袁氏和邱氏恭敬地应诺,领着各自的丫鬟婆子散了。
程池来见母亲。
郭老夫人兴奋地道:“你是怎么让周大人同意的?”
程池知道母亲看重他,以后一面是母亲,一面是岳父,他两边都不想得罪。把自己在衙门口白站了好几天的事隐去,只说了周镇和他谈治水的事:“……还准备把我拉到村里去看看。我惦记着娘的寿辰,就婉言拒绝了。周大人就让我早点从京城出发,路过保定府的时候再帮他拟个章程,他试着在乡间推广,看能不能解决水瘠之事。”他说到这里,不由地笑了起来,“然后没等我再说提亲的事,周大人就主动对我说,让我一切按古礼行事就行了。我已经让人去准聘礼了,想在去济宁府任职之前把婚事定下来。”
“好,好,好。”郭老夫人眯着眼睛,与有荣焉地笑。越看儿子越觉得顺眼、顺心——有谁家的嫁姑娘像她儿子似的,几句话就让岳父大人点了头,聘礼礼金一律不问。
她忙叮嘱程池:“周大人虽然这样说,可该有的礼数却一样不能少。”
程池笑着应“是”,迟疑道:“大嫂对少瑾有些偏见,我只怕到时候大嫂心里会不痛快,给少瑾脸色看……加上我这一去没有个三、五年回不来。您一个人住在朝阳门我不放心。让你住去杏林胡同,我更不放心。我想早点让少瑾进门,我走之后您也有个人陪着说说话。解解闷。少瑾从小没有母亲指点,您正好还可能告诉她怎么主持中馈。”
郭老夫讶然,道:“你不准备带少瑾去任上吗?”
他娘就等着抱孙子呢,他怎么敢说自己不准备和周少瑾圆房?
“她跟着我去了任上。您怎么办?”程池强势地道,“这件事就这样说定了。您也别劝我了。别人家不知道是怎样的。我家里可不能是媳妇进了门,婆婆就靠边站了。”
真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郭老夫人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道:“那媒人你想好了请谁吗?”
“准备请宋大人和章大人。”程池道,“一个是推荐我的人。一个是我的顶头上峰。他们又是师生,再好不过了。”
郭老夫人也同意,两人商量了半夜。第二天一大早郭老夫人就去了宋家。
宋夫人知道来意后虽然很是诧异,但想想周少瑾和程池的模样。也觉得是天作之和,道:“可惜我婆婆不在了,我膝下又只有一个儿子,不然就主动请缨给你们家去做全福人了。”
郭老夫人呵呵地笑,道:“原也不想打扰你们的,可你们家宋大人对我们家四郎有伯乐之恩,我们家四爷说,他成亲,无论如何也要请宋大人做媒人。你到时候可一定给去给我帮忙。我们分宗出来,也不过他们兄弟三人而已。”又道,“若不是分宗,我还没想到让少瑾做我的儿媳妇。如今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宋夫人安慰郭老夫人良久,留郭老夫人在家里用了午膳,这才亲自送了郭老夫人离开。
晚上宋景然回来听宋夫人说起,欣然应允。
先不说两人现原关系,就程池的学问也值得他尊敬。
宋景然和章惠顺利地接下了媒人的差事,程劭那边也很高兴,对程池道:“你可要多生养几个才好。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家里多几个孩子,热闹些!”
程池想到来时满院子的寂静,就笑道:“若是我们有两个男孩子,就过继一个给汾从兄好了。”
程劭却摇头,黯然地道:“你若是有心,过继一个孙子给训哥儿吧?我不能让他做了孤魂野鬼!”
程池望着两鬓全白的叔父,第一次有了酸楚的感觉。
或者是因为自己也要成亲了,心变得柔软了吧?
可等到自己有孙子的时候,二叔父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程池想了想,道:“二叔,要不您从善堂里抱个孩子回来养吧?”
程劭愕然。
程池沉声道:“那年我去淮安拿盐引,遇到了永定河决堤,淮安城外不是失去父母的孩子就是失去孩子的父母,我当时就在想,在这样的苦难面前,家族的传承是如此的脆弱,是家族的传承更重要还是性命更重要?”
这就好比是在问生恩和养恩谁更重要,都是个无解的话题。
程劭微微地笑,道:“恐怕是家族财产更重要吧?”
程池哈哈大笑。
程劭道:“这件事等你成了亲再说吧?我年纪大了,就算是孩子抱了回来,我也没有精力扶养。”
可到底是动了心。
程池笑着喝了口茶。
☆、第四百五十三章下聘
郭老夫人那边,不过两天的功夫,就准备齐整了。
请了老太爷的学生、翰林院掌院学士吴早秀的儿媳妇顾氏为全福人,跟着官媒一起去了保定府下聘。
那顾氏是海宁顾家的旁支,程筝的夫婿顾绪在詹事府任少詹事,也兼着翰林院的学士,所以程泾的姻亲里面,第一个知道程池婚事的,竟然是顾绪。
因吴早秀家六代同堂,顾氏是京城有名的全福人,找她说亲的人很多,顾绪也没有放在心上。直到周程两家交换了庚贴,准备下聘,顾绪有天早上无意间问程筝:“池叔你要成亲了,老夫人年事已高,你不过去帮帮忙吗?”
“什么?”程筝愕然,“池叔父要成亲了?你是听谁说的?我怎么不知道?池叔父要娶谁家的千金?”
程池的婚事是程家的事,他们又是小辈,自然不用和他们说什么。
可法理还不外乎人情,程筝是老夫人最看重的孙女,在金陵的时候家里有什么事的时候郭老夫人还会写了信过来和程筝,程池要成亲了,这么大的事,于情于理,郭老夫人就算不和程筝讨论哪家的姑娘合适,也应该会提前告诉她才是。
夫妻俩不由交换了一个眼神。
程筝立刻下了炕,对顾绪道:“我今天可能会回来的有点晚,你别等我了。”
顾绪却道:“听说是保定知府周大家的二女儿。就是那个曾经养在老夫人屋里的那位二表小姐。
程筝的脑子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祖母怎么会为池叔父求娶周家的二小姐?
嘉善他……
大家以后一个锅里吃饭,怎么相处?
少瑾比她还小十几岁呢?
这都不说,池舅舅迟迟没有成亲,找个小她十几岁的小姑娘很正常。可周少瑾,是四房的外孙女。和池舅舅隔着辈份呢?没有分宗之前,那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的……但分宗之后……
有什么东西从程筝的脑子里一闪而过又没有抓住。
她头痛欲裂。
虽说两家不像从前那样亲密了,可到底做过那么久的姻亲,有些事还是应该顾着一点才是。
偏偏池舅舅马上要出仕了……这岂不是递了把柄给人拿捏?
程筝停下了脚步,转过身去望定定地望着顾绪:“这消息可靠吗?”
“听吴大人说的。”顾绪倒没有程筝想得多,只是觉得这件事有点违反常理,程筝应该回去看看是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你也知道。吴大人家的三儿媳是顾家的姑娘,她生了五子三女,常给人做全福人的。我是听吴大说的。”
当然顾绪在翰林院的时候。吴大人对他多有照顾,两家也算是走得很近的了。
程筝胡乱地点了点头,把儿子安顿好了,梳妆打扮了一番。就匆匆去了朝阳门。
郭老夫人正在和吴早秀的儿媳妇吴三太太说话:“这么说来,亲家老爷是什么话也没有说啰?”
吴三太太笑着点头。道:“不仅亲家老爷什么也没有说,就是亲家太太见我们去下聘,那脸上的笑就没有停过。可见周家是极满意这桩亲事的。”
郭老夫人高兴极了。
亲家满意这门事,也就是满意她的儿子。她也觉得脸上有光。
她临时又加了一倍的封红给吴三太太:“让您费心了。”
这媒人拿谢媒的红包是有规矩和讲究。是不以有推辞的。
吴三太太笑着道谢接了,和郭老夫人商量着婚期:“这是亲家老爷占卜出来的日子,您看什么时候合适?”
郭老夫人一看。全是明年日子,就合了手中的封信。道:“只怕要麻烦你再跑一趟了,我们家想把成亲的日子定在今年。你也知道,我们家四郎年纪要大周家二小姐很多,又马上要去济宁任上了,三、五年是回不来的,拖到那个时候,周家二小姐年纪也大了。”
吴三太太并不意外,笑道:“亲家老爷也没有说什么,可姑娘毕竟没有及笄,又不是穷门小户养不成了,我寻思着我们这边得多给亲家老爷几分体面才是——最好是请了媒人去催婚。”
这样一来,就得请了宋景然和章惠亲去趟保定府。
两人都朝廷的肱骨之臣,特别是宋景然,东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回家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候亲自去超保定府?
郭老夫人也有些犹豫了,道:“那我先和儿子商量商量。”
吴三太太也知道这件事颇为棘手,道:“要不,请了贵府的二老太爷过去也行啊!不过是要让外面的人看看程家的诚意,这么短的时候娶了周家二小姐过门,并没有怠慢她的意思,是程家想快点娶了她进门。”
这个就比较有把握了。
郭老夫人点头。
小丫鬟进来示下,大姑奶奶回来了。
吴三太太趁机告辞。
郭老夫人亲自送到她到门口,这才见了程筝。
程筝从来不曾和郭老夫人见外,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
郭老夫人笑道:“说起来,这件事还是你母亲提醒了我。我之前也没有想到要为您池叔父求娶少瑾,可你母亲前些日子跟我提起方家的六小姐阿萱,我想到周少瑾和她差不多的年纪,又是知根知底,我亲眼看长大的,与其娶了像阿萱这样只不过见过几次面的,还不如娶了少瑾。至于说嘉善,他这辈子还长着,以后还会遇到更不顺心的事,有些事他也应该学忍耐和妥协了。”说到这里,郭老夫人的语气轻快起来,“你母亲不是一直睁着嘉善拜相入阁吗?这件事就当是给他的磨练好了!”
可这样的磨练何其残忍!
程筝都有些不敢想。
脑子里却灵光一闪。
难道,是池叔父瞧中了周少瑾?!
所以祖母才会让周少瑾进门?
她想到之前程池拜托她照顾周少瑾的事。
那个时候池叔父很诚心,怎么一个夏天不见,事情就全都变了。
程筝满脸的困惑。
郭老夫人面上的笑容渐淡。道:“阿筝,我以后会跟着你池叔父住在朝阳门这边,大家隔得远远的,逢近过节的时候碰一面而已,你不必太担心嘉善!”
如果真的是池叔父看中周少瑾,这件事就说得过去了。
可池叔父是什么时候看中的周少瑾呢?
程筝很是无奈。
她就算是知道又如何?
事已成舟,她再多说也没有用了。
何况这件事还涉及到她的母亲。
而母亲和祖母不和。小时候她们姐妹看不出来。可嫁了人,主持了一府的中馈,自然也就品出些味道来。
她喃啁应诺。道:“我母亲,可知道这件事?”
“你池叔父的事毕竟还八字差一撇,我也就没有多说什么。”郭老夫人淡淡地道,“现在婚事有了眉目。也应该告诉你母亲和你二婶一声了。只是你母亲这些日子忙着嘉善的婚事,怕是没有空理会这件事了。”
也就是说。郭老夫人虽然免了袁氏的里昏定省,袁氏就真的不怎么过来了,颇有些抱怨袁氏只管自己的儿子不关心小叔子的意思。
程筝羞脸色通红。
一边是养大她的祖母,一边是生了她的娘亲。她左右为难。
郭老夫人却没有放过袁氏的意思,道:“你今天既然出来了,就回一趟吧?看看嘉善的婚礼准备得怎样了?顺便把你池叔父订宁的消息告诉你母亲。也免得她总是惦记着!”
有了方萱的事,老夫人这个“惦记”两个字就用得有些和微妙起来。
程筝不好再多说什么。笑着转移了话题,道:“不知道四叔父的婚事有没有我能帮得上忙的?”
郭老夫人笑道:“过两天吧!等到婚期定下来了,你给姐妹都要回来帮忙的。”说这话的时候,她显得很高兴。
程筝苦笑着去了杏林胡同。
一个面生的娘子站厅堂里和由丫鬟婆子簇拥着的袁氏说着话。
袁氏满脸笑容地朝着程筝招手:“你来得正好,有管事向我推荐了这家古玩店,这是他们店里一副由汝窑碎片做得墙屏。你来看看怎么样?我想把它挂以你弟弟的书房里……”
竟是殚精竭虑地在布置着程许的新房。
程筝想到了刚才郭老夫人说话的表情,心里陡然间对母亲有些埋怨起来。
作为儿媳妇,就算杏林胡同这边的事再忙,也应该去抽空去人祖母问个安才是。祖母让她不去晨昏定省她就真的不去,连四叔父要成亲的事都不知道。
她胡乱地答了几句,袁氏见她情绪不高,还以为她家里出了什么事,打发了玩古店的就和她去了内室说话。
程筝把程池和周少瑾定亲的事告诉了袁氏。
袁氏如当头一击,跳起来叫道:“这件事我怎么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个时候才来告诉我?我已经和方家的二太太说好了,准备给你池叔父和阿萱做媒的……”
程筝对母亲越发的不满了,道:“娘有多长时间没有去给祖母问安了?池叔父的婚事,也是我今天去看望祖母的时候她老人家告诉我的。我想着祖母来了京城,正是娘孝顺的时候,应该知道四叔父的婚事才是,还准备问问您是怎么一回事呢?没想到您也不知道。”
至于什么“和方家二太太已经说好”的话,她根本不想提。
四叔父又不是父母双亡,长嫂如母,需要娘亲帮张罗着婚事。
什么时候就论到娘亲来管池叔父的婚事了!
☆、第四百五十四章争斗
袁氏闻言对女儿的语气很是不满。
怎么说也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她为何是向着老太太说话?
难道这就是从小把她丢给了老太太养育长大的恶果吗?
袁氏愤然道:“你一个出嫁的女儿,知道些什么?我已经答应了方家二太太将阿萱许配给你四叔父,现在你祖母出尔反尔,你让我如何给跟这些亲戚们交待?你难道不知道这件事对阿萱、对方家有多大的伤害吗?”
这样的指责太严重了。
而且她压跟也不相信祖母会做出出尔反尔的事来!
程筝不得不道:“祖母什么时候答应让四叔父娶阿萱?”
女儿的质问让袁氏更是气恼,道:“那天你难道不在场吗?我和廖大太太一直推祟阿萱,方二太太亲口同意让阿萱陪着你祖母看戏……”
程筝不由在心里冷笑。
还有个廖大太太!
全是方家出来的姑娘。
母亲怎么总是弄不明白什么是主什么是次呢?
“是啊!”程筝道,“我是在场!我是看见了方家二太太一副巴不得立刻程家结亲的样了。难道谁想和程家结亲程家就和谁结亲不成?那我们程家成什么了?菜园子门?谁想进就进想出就出?您当时也不在场吗?祖母说了些什么没有?承诺了方家什么没有?您怎么能说祖母出尔反尔呢?何况祖父去世了,四叔父的婚事原本就应该由祖母做手,您有觉得配合的推荐给祖母,可祖母和四叔父答不答应,那就是他们的事了。您怎么能越俎代庖?嘉善的事祖母插手了吗?箫姐儿的婚事祖母插的了吗?
“祖母不仅没有插手,而且还好几次跟您说,程家未必就一定要和闵家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