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陵春-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支支吾吾地道:“现在改文火煎好了。不过是药汁少点,少了一副药又要去补一副,太麻烦了。”

这样会不会对二老太爷有些不敬?

春晚有些困惑,见周少瑾又开始发呆。不好多问,封了半边的炉子。慢慢地煎着药。

闵葭走了过来。

她道:“小婶婶,您去歇了吧!这里我来照看好了。”

“不用。”周少瑾笑道,“有丫鬟婆子在旁边看着,我也不过是坐在这里打打扇罢了。你们轮了下半夜。现在的天气慢慢冷了起来,一夜不睡太熬人了,你还是回去歇会吧!二叔父这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恐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你现在就休息不好。以后怎么办?”

闵葭看着她平静无波的面孔,眼神有些复杂,过了好一会才轻轻地“嗯”了一声,回房去了。

周少瑾继续给药打扇。

闵葭也不过是个寻常普通的女孩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并没有什么错的。要说错,只能说是命运作弄人。

她在心里感慨。

程池到了半夜才回来。

陌生的环境,没有了程池,周少瑾根本睡不着。

她找了本书,一面看书,一面等着他。

听到动静,她披着衣裳就迎了上去。

见周少瑾一直等着他,程池心中生暖,任由周少瑾服侍他洗濑了一番,两人上了床,熄了灯,如前些日子般躲在被子里说着悄悄话:“二叔父告诉我,皇上一直在查那催情香的来处。二叔父因要协理礼部举办丧礼,韩丁却一直在暗中查着这件事。前两天韩丁悄悄来找二叔父,说事情再查下去,就要牵扯到五皇子身上去了,他吓得半死,求二叔父给他出个主意。二叔父让他索性一查到底,不管遇到什么事都由皇上作主。韩丁感激地走了,二叔父却担心皇上最后还会把这件事交给他,索性就装起病来……有些事知道了可不是件好事!”

周少瑾听着心怦怦地乱跳,手不由按住了胸口,担心地道:“常姑姑不会看出端倪来吧?”

“不会!”程池说着,轻笑了一声,道,“晚膳后常姑姑就在二叔父的内室服侍,二叔父眉眼一动她就知道二叔父要什么东西,连二叔父都很惊讶。我瞧那样子,不像是只和二叔父见过几面的人。”

周少瑾顿时来了兴致,道:“你说,二叔父会不会把常姑姑留下?”

“那是长辈的事。”程池笑道,“不管二叔父怎么想,他老了有个伴我觉得也不错。至少阿宝和阿仁有人照顾了。”

周少瑾小声地笑,钻到了程池的怀里,四脚紧紧地缠住他,安稳踏实地道:“那我们快睡吧!明天肯定很多人来探望四叔父。你明天要进宫去代二叔父给皇上谢恩吗?那药二叔父怎么处置了。”

程池挪了挪姿势,把周少瑾圈在了怀里,道:“二叔父这是想提携我,所以特意让我这个时候代他进宫去给皇上谢恩,二叔父的话已经说了出来,我不去不好。至于那药,”他压低了声音和周少瑾咬着耳朵:“你瞧见二叔父内室屏风旁立着个人高的景泰蓝的彭祖祝寿的赏瓶了没有?药在那里面呢!”

周少瑾耳朵被他喷出来的热气熏得痒痒的,耸着肩膀笑道:“这是谁的主意?那赏瓶那么高,想把药倒出来都不容易。为什么不找个小点的瓶子,也好销声匿迹啊!”

程池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没有承认是自己主使的,而是道:“这件事就此为止了。别再说了。人多口杂,谁知道会不会被人听了去。这可是欺君之罪啊!”

周少瑾再次为自己悲哀了片刻。

自从她嫁给程池之后,耳濡目染,渐渐地对皇上、太子等都变得有些无所谓了。

不知道父亲知道了会不会惊讶!

之后程家果然是门庭若市。

等到程劭好起来,都已是次年的二月间了。

元宵节的时候五皇子进宫朝贺,在慈宁宫用过午膳回去之后就开始拉肚子,不过两天的功夫就去了。

不到一年的时候。皇上先后去了四位成年的皇子。

皇太后受不了这个打击病了。

彭城夫人急得不得了。有时候半夜三更地派了人来问郭老夫人推荐江南的名医,有时候则是来问郭老夫人烧符表的时候是拈三炷香还是拈五炷香……弄得周少瑾们也觉得很紧张。

宋家老太爷一直病着,却始终没有咽气。

宋家把宋木的婚事定在了二月初十。

邱氏则派了人去谢家。想把婚事提前。

谢家也担心再遇到个国丧或是出点什么事,两家商量着和宋家错过婚期,把程让和谢氏的婚事定在了二月十四。

廖绍棠如前世般,顺利地通过了乡试。三月份将参加在京城举办的会试。

一同参加会试的还有程举、程识、程证和潘濯。

周少瑾没想到程证也通过了乡试。

看来九如巷分了宗之后,三房也有了自己的打算。

邱氏就有些拿不定主意地问周少瑾:“程证前两天特意来拜访我。我只招呼他用了顿午膳,你说我要不要派人送些吃食衣裳到他住的客栈……”

程证一旦金榜题名,就是进士了。

程让不擅长读书,这让邱氏对族中有出息的子侄天然地有种敬畏。

长房和二房的矛盾她是知道的。但当年长房、二房和三房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未必知道。但知道的未必愿意和三房走动。

周少瑾道:“这件事还是问问大嫂的意思吧!毕竟她才是宗妇。”

当年程许出事,背后也有三房的影子。袁氏未必愿意和三房走动。

周少瑾只关心廖绍棠。

虽然有了前世的教训,周初瑾今生很快在廖家站住了脚根。和廖绍棠也如前世般恩爱,但廖家的事实在是太多了——周初瑾已生下了官哥,廖家居然还有人以周初瑾这两年没有为廖家添丁进口让廖绍棠纳妾,把周初瑾和廖绍棠都气得够呛。

如果廖绍棠能考中进士,在廖家就说得上话,也可以独当一面了。

周初瑾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周少瑾去大相国寺和白云观都给廖绍棠敬了香,求了符,画了个马上封侯的花样子送去了榆树胡同,让姐姐照着给姐夫做件衣裳,下场的时候穿。

又赶到宋家去帮着宋夫人置办宋木的婚事,帮邱氏置办程让的婚事,短短的几天功夫,人就清瘦了许多。

程池很是心疼,晚上回来的时候就帮着她按摩,说她:“不过是催妆送的金银首饰,花粉胭脂,交给管事的嬷嬷去办就行了,你凑什么热闹?还跑到银楼里去选样式……”

周少瑾嘻嘻笑,道:“我就是觉得很有意思啊!从前我就羡慕别人走到哪里都围着一群人,宋夫人人很好,我过去帮忙,跟着宋夫人学了不少的东西,等到再有谁成亲的时候,婚礼的事我一个人就能弄好了。”

是因为前世太过寂寥了吧?

程池心顿时酸酸的。

如果不是看着她精神还好,他就直接不让她去了。

他俯身亲了亲她圆润的肩头,道:“别累着自己就行!”

“嗯嗯嗯!”周少瑾点着头,舒服得直哼哼。

程池失笑,道:“有这么舒服吗?”

“有,有,有。”周少瑾连声道,“你把这法子教我学会,我等会给你按。”

☆、第551章帝心

????小丫头给自己按摩……这个主意好!

程池看着周少瑾笑。

莫名的,周少瑾觉得落在自己背后的视线突然间就变得有些暧昧起来,就如同程池每次要诱惑她干什么事似的。

她不敢仔细地观察程池的表情,而是有些心虚地转移了话题:“宋夫人问我认亲的那天愿不愿去喝杯?”

这是把他们当亲戚在走动。

如果宋景然只是个普通人,周少瑾肯定会立刻应下。可现在朝中的形势这样的复杂多变,她还真不敢自作主张。

程池笑道:“我是宋大人推荐的,自然要和宋大人共进退。不管宋家大奶奶认亲的那天我们去不去喝茶别人都一样会视我为宋大人的人,与其如此,还不如大大方方地和宋家来往,那些想动脑筋的人也要思商思商。”

这个道理周少瑾懂。

她笑着点头,说起程让的婚事来:“见面礼是套银镶百宝的头面,然后我私底下还装了一匣子小金鱼准备送给谢氏。”

新婚媳妇进门,见面礼肯定都得一样的,不然送礼的人容易得罪人,让新进门的媳妇也不好做人。

程池见周少瑾行事越发的有章程,笑道:“这些事你自己拿主意就行了。”

可周少瑾喜欢和程池说这些。

她不由嘟了嘴,道:“你不喜欢听我说这些吗?”

“不喜欢!”程池很干脆地道。

周少瑾眼泪都快出来了。

程池对她向来温柔体贴,从来不曾用这样的口吻和她说过话。

她伤心得不得了。

程池却从她身后咬了她的耳朵,低低地道:“我难得回来一趟,你也不说想着我,念着我。就和我说这些不相干的,若是有这空闲,还不如和我做些别的……”

周少瑾的脸顿时通红,刚刚还觉得苦涩的心情瞬间变得如食蜜糖般的甜饴。

程池低声地笑,噙了她依旧如少女般粉嘟嘟的唇,手也顺着她的衣摆伸了进去。

屋里响起了让人面红耳赤的呻吟声。

等到第二天两人去宋家认亲的时候,周少瑾还有些不敢看程池含笑的眼睛。倒是程池表现得比她大方多了。下轿的时候转身去扶了她一把。

迎出来的宋森就朝着周少瑾直眨眼睛。不冷不热地喊了程池“姐夫”。

程池笑道:“你的几个哥哥都喊我四哥,你却偏偏要喊我姐夫,还好周家没有适龄的小姑娘了。不然别人还以为你做了周家的女婿呢!”

宋森不以为然地“嗤”了一声,道:“我要不是认识了姐姐怎么会认识你?你们交往你们的,我交往我的,互不相干?莫非你怕姐姐待我太好不成?”

程池但笑不语。温声对周少瑾道:“有什么事你就叫宋森,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睁只眼闭只眼的,还能在内宅走动两年,不必和他客气。”

宋森还像小时候一样,非常的喜欢缠着周少瑾。周少瑾也没有办法,每次来宋家的时候多会挑了宋森去学堂的时候,也好在程池胸襟宽广。不管宋森说什么都对他和颜悦色如不谙世事的孩子,这就让周少瑾越心疼程池的委屈了。

“我知道了!”她柔声应是。叮嘱程池,“你等会还要去二叔父那边,你少喝点酒。”

男人在外面应酬,不可能不喝酒,但程池向来有分寸,能不喝就喝。只是今天情况特殊,章蕙等人都在,他少不得要敬上几杯的。

“你放心好了。”程池笑着俯身在她耳边道,“我可不想在上司的面前失态。”

周少瑾相信他,温温柔柔地笑着颔首。

程池去了东边的敞厅。

宋森抓耳挠腮地问周少瑾:“程大人和你说什么?”

这种夫妻间的话她怎么能告诉宋森。

“没什么,就是让我小心点。”周少瑾心不在焉地道,看见章蕙的夫人已经到了,正坐在窗边的太师椅朝着她招手。

她丢下宋森就走了过去:“今天是你哥哥的大喜日子,你有事忙你的去吧?!”

宋森想说什么,周少瑾已笑盈盈地曲膝给章惠的夫人行礼。

他只好沮丧地走了。

章蕙的夫人忙了她起身,拉着她坐到了自己的身边,问起程劭来:“老爷子怎样了?前几天听说能下床了,是真的吗?”

周少瑾应“是”,道:“毕竟上了年纪的人了,原本不过是寻常风寒,谁知道却拖了两、三个月也不见好。先前我们家老爷还担心他老人家会转成肺痨,还好如今已经能下床了,也多亏了常姑姑细心照料。只是如今不能久坐看书,否则就头昏眼花的,曹医正说还得仔细地养一阵子。”

“那就好,那就好。”章惠的夫人念着“阿弥陀佛”,周少瑾却发现四周的妇人都支了耳朵在听。

她不由在心里叹了口气。

虽说她如今不怕和这些人应酬了,可她还是喜欢和程筝她们玩,大家想说什么说什么。

但她还是笑容得体地喝了宋木的新娘妻子李氏敬的茶,和章惠的夫人等女眷笑着聊了聊西直门那边新开的缎绸铺子,用了午膳,这才和程池回了朝阳门。

韫哥儿有十个月了,能翻身能爬行,还知道简单的喊人了,脱了厚重的棉袄换了比较薄的夹袄手脚更灵活了,没一刻消停的时候,一不留神就不知道爬哪里去了,还知道躲在大迎枕后面或是帷帐的后面让人找,阖府的丫头婆子都盯着他眼睛也不敢眨一下,郭老夫人抱怨着汀香院不应该引水进来,怕韫哥儿落水里去了。

周少瑾和程池回去的时候韫哥儿正坐在郭老夫人宴息室临窗的大炕上由乳娘在喂稀饭,乳娘的勺子递到他嘴边的时候他每次都要看清楚勺子里是什么才肯张嘴。

这是前些日子他受了风寒鼻子塞住了郭老夫人喂他喝了胡柴饮的后果。

听到动静小家伙灵敏地转过身来,看到周少瑾和程池就眯着眼睛笑了起来,冲着周少瑾和程池胡乱地喊着“爹”、“娘”。

周少瑾看着心都化了。

三步并作两步地抱起了韫哥儿。

韫哥儿在她怀里叽叽哼哼地不知道说了些什么。然后朝程池伸出手去,要程池抱。

程池忙把儿子抱在了怀里,也不管他知道不知道,把他当个小大人似的问道:“我们韫哥儿今天都干了些什么啊?有没有和祖母淘气?有没有躲着让丫鬟婆子找不到啊?”

韫哥儿也不知道听不听得懂,咦咦呀呀地和着程池的话。

郭老夫人的笑容就没有停下来过,她让程池把韫哥儿给乳娘:“他今天的饭还没有吃完呢!你们一来,他一准分心不愿意吃了。让乳娘带着他到后面的退步吃饭去。”

乳娘上前抱了韫哥儿。

韫哥儿不愿意走。

郭老夫人就道:“乳娘带你去看雪球。和雪球玩。你娘不走。”

现在雪球成了韫哥儿的玩伴。

韫哥儿听着就不动了,乖乖地任乳娘抱了。

郭老夫人就吩咐韫哥儿身边的大丫鬟红珍的:“快去把雪球找了来。我可是答应了韫哥儿的。”

红珍笑着应诺,和抱着韫哥儿的乳娘一起退了下去。

郭老夫人问程池:“今天什么时候去榆钱胡同?”

程劭装病的事。周少瑾发现除了程池和她知道,程家的其他人好像都不知道。

程池笑道:“陪着您说会话就过去了。

因为程劭生病,程池要侍疾,皇上放了程池的长假。如今还没有回都察院去。

郭老夫人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道:“若是你二叔父好些了。你还是早些回都察院去好了。虽说能让皇上记得你的名字是件好事,可你若是事孝而让皇上记得,也未必是件好事。”

程池想了想,这才笑道:“娘不必担心。皇上和二叔父的关系比我们想像的要好很多。昨天下午,皇上又去了榆钱胡同,还和二叔父手谈了两局。只是二叔父精力不济。后来我陪着下了两盘。期间皇上还问了我黄河治水的事,听那口气。好像高邮那边的河堤也要开始修了,不过二叔父把话岔了过去,说起了江南的税赋。”

郭老夫人听了又忧又喜。忧的是怕皇上再派程池去治水,以后在河道上走不出来,喜的是程劭这样提携程池,可见也看好程池。

但她并不是寻常的妇人,考虑得也就更长远些。

沉默了片刻,她道:“这件事,你也跟你大哥说说,至于他什么时候去探望你二叔父,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言下之意,能不能遇到皇上,就看他的机遇了。

程池笑道:“我已经知会过大哥了。实在是因为还有桩喜事没有告诉你!”

“什么事?”郭老夫人感兴趣地道。

程池斟酌道:“自五皇子病逝后,皇上看上去比平时老了十几岁,有时候下着棋人却走了神。昨天和我下完了棋,已到了掌灯时分,皇上却矢口否认还不提回宫的事,不仅在榆钱胡同用了晚膳,还和二叔父说了半天的家长,提起了早逝的汾三哥和训哥儿……然后皇上就赐了阿宝世袭的从四品佥事!这旨意最迟明天就会颁布下来了。我特意派了人告诉大哥,让他盯着点,别让内阁的人给搅黄了。”

“你说什么?”郭老夫人和周少瑾都面面相觑,“世袭?阿宝?!”

他们可是读书人家。

“是啊!”程池苦笑道:“皇上怕是想起了去了的太子和几位皇子……”

和程劭生出同病相怜之感来。

☆、第552章证实

????听了程池的话,大家久久都没有说话。

就算是普通的大户人家,一下子死了四个儿子,也会元气大伤的。

送程池出门的路上,周少瑾就忍不住低声和他耳语:“难道真的是四皇子做的?”

“现在还不知道。”程池沉吟道,“至少有那催情香是五皇子的人趁乱点的证据……照我看来,可能是大家都盯着皇太子吧!皇太子一出事,纷纷落井下石,最后闹成了这样的局面。”

周少瑾叹了口气。

第二天,不仅阿宝受封的诣意下来了,皇上还立了皇长孙为皇储。

这又与前世不谋而合。

以后会发生些什么事,已经完全失控,她也不知道了。

等谢氏正式进了门,双朝贺红,三日回门之后,程劭的病也痊愈了,选了个沐休日,周少瑾就在家中设宴招待谢氏。

程劭等人都来了。

常姑姑在一旁服侍着。

男一桌在花厅,女一桌在厢房。程家的几位姑爷也都在场,气氛很好。

吃完了饭,撇了酒筵上了茶,男人们说着朝野中的轶事,女人们说着家长里短的,孩子们在院子里四处奔跑嘻笑着,韫哥儿在乳娘怀里拍着小手,屋里喧哗着,就更热闹了。

郭老夫人听着外面小孩子的吵闹声,笑眯眯地道:“四月初八的时候,我们一起去柘潭寺上香去。”

柘潭寺在郊外,一去一来就要花上一天的功夫,若去那里上香,晚上势必得住一晚。

郭老夫人这样么说,醉翁之意就不在酒了。

众人都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出去玩乐。纷纷响应,又派了人去告诉在花厅里服侍程劭的常姑姑。

常姑姑有些意外,随后笑着应好。

花厅里程家的男子也就都知道了。

程泾笑道:“我们也跟着一道去吧?正好给二叔父去上炷香。”

五皇子的事于别人可能是秘密,于程泾这样的内阁大佬则不然。

程泾觉得程劭病得真是时候,至于这病情……皇上都承认了,他自然也不应该怀疑。

倒是程池趁着这个机会给皇上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不仅觉得他人品端方。而且学识渊博。君子六艺无所不通,曾私底下笑程池:“你若是收收心,只读那四书五经。恐怕就不仅仅考个进士了。”还和程劭说,应该让程池去翰林院做个侍讲学士,教皇子们读书。

程劭当时还替程池谢恩,说若是能去翰林院做个侍讲学士那就再好不过了。

可惜皇上说过这件事之后就没有了下文。听说是初二的时候见三皇子、四皇子几个去给他请安,想到了死去的皇太子。曾经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下旨将一直晾在旁边没有理会的原詹事府的詹事、少詹事等东宫的属臣都外放为官。

顾绪也没能幸免。

他被任命为太原知府。

程筝想跟着顾绪去任上,顾家的长辈很赞成,顾绪却怕程筝不习惯太愿的气候。不答应,但程筝主意已定,而且还决定将顾宁和顾中一块儿带去太原。为这件事,顾绪前几天还曾请袁氏出面相劝。

袁氏相劝无果之后。求到了郭老夫人这里。

结果是顾绪没能劝动郭老夫人让程筝和孩子留在京城,反而让郭老夫人给劝住了,答应带着程筝和孩子们一起跟他去太原。

他们三月初二之前必须抵达太原。

这可能是程筝和顾绪在程家这几年吃得最后一顿饭了。

想到这里程泾就有些不舍。

其他两个孩子程箫嫁去桐乡,这两年才来京城,程许干脆就是在金陵长大的,前几年为了参加乡试才到京城和他住了几年,只有程筝,自出嫁之后就一直在京城,和他相处的时候最长,也最贴心。

程泾不由叮嘱顾绪:“以你的能力治一个太原府绰绰有余,你若有时间,不妨多陪陪阿筝母子。他们随你去太原,一个人也不认识,能依靠的只有你了。太原又是燕赵之地,多豪杰,男子读书固然重要,六艺也不可放松,正好可以请人教宁哥儿和中哥儿一些拳脚功夫,强壮体魄,至于读书,晚些也不要紧。

“皇上如今封了皇太孙为储君,你是曾经服侍过他父亲的人,只要老老实实地呆在太原,沉住气不要出什么乱子,等到皇太孙登基,回京城也就是迟早的事。

“去了太原,你记住一定要韬光养晦,不可闹出什么事端来。”

程池听了不以为然。

皇太孙对自己父亲的这些属臣到底是心怀感激还是心怀怨恨还不好说,曾经的詹事府少詹事去了太原却窝窝囊囊的不作为,至少间接证明了顾绪的无能,还提拔个什么啊?何况照周少瑾的说法,皇太孙未必就能比皇上的寿命长。

可到底支持谁登基,真是有点伤脑筋起来。

程池想着,转身去拿了封信给顾绪,道:“这是太原名儒王芝的名帖,杨寿山与他是忘年之交,你去了太愿不妨先去拜访他,让他跟你讲讲太原的事,强龙不压地头蛇,有了本地乡绅的支持,你这知府才能做得平安无事。”

在座诸人听着愕然。

程泾更是开门见山地道:“你现在还和杨寿山有来往?”

“是啊!”程池不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