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细胞渗透-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组长!我经过多次测算,S871的星系数据确实无法闭合。”

“不可能吧?”陈力克非常惊奇,这种非常简单和初级的数据上,不应该出错才对啊。

“不是出现错误,观测仪器没问题,我们的测算方式也没问题。我曾经多次重复核实,并且换了好几种测算方法,先后动用了不同观测仪器,甚至我让一些做天体物理的朋友帮忙独立测算,仍然如此。所以不是数据错误,而是因为未知原因,导致S871星系的数据无法闭合。”

“你确定?”陈力克被王海月的描述吸引,终于端正态度,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是的,非常确定。”王海月调出她全部的观测记录和计算结果,把这些东西摆在陈力克面前。

行星的质量、速度、轨道与恒星质量的关联性计算,这属于天体物理学中小学生水平的作业,早在18世纪就已经能够进行比较准确的测算了。

所以这些数据往陈力克面前一摆,陈力克大致扫了几眼,仅凭他对天体力学的数字感觉就知道,数据没问题,计算没问题,结果同样没问题。

“莫非真的存在数据不能闭合的问题?”陈力克感觉挺不可思议的,因为如此初级的问题,居然摆在大家眼皮子底下十几年了,至今都没被人发现。

“你也看到了,确实有问题。”王海月指着那些基础数据。

“确实是有问题,可是这不应该啊,如此明显的数据矛盾,按理说在最初探测的时候就能够发现的。”

“现在仪器先进了,我估计S871星系的基础数据都是直接测量出来的,如此基础的数据,谁还去认真计算其间的关联性啊。”

“还真有这个可能。”陈力克点点头,盯着眼前的这些数据,又快速心算了几遍,发现确实存在数据无法自洽的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于质量和引力上,就是说如果用行星的质量、速度、轨道数据反推恒星质量,那么恒星质量应该远比1、2号恒星相加还要重才对。如果用双子星质量反推行星的质量、速度、轨道,得出来的结果又和行星实际情况不符。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出现了未观测到的,未知现象影响了这个S871的实际运转。可这个未知因素到底只什么呢?

陈力克一时也想不到具体原因,“你想过造成数据不匹配现象出现的具体原因吗?”

“我反复核实过,数据不匹配肯定是没错的,但是具体原因还没考虑过,也许是双子星存在致密内核?”

“你说的也有可能。”陈力克点点头。

恒星一般以氢元素为主,因为恒星在壮年时期的主体燃料就是氢。所以在测算恒星质量的时候,有几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恒星的大气边界来计算恒星直径,然后据此和恒星表面加速度计算恒星质量;还有一种是利用恒星光谱来计算恒星质量。

除此之外还有通过红移计算质量的,通过其他已知星体计算质量的,通过引力透镜计算质量的,以及通过恒星生命周期计算质量的。

反正计算方法很多,但无论何种方法,如果一颗恒星存在一个致密的重元素内核,那么就非常容易让某些方法失效,导致数据计算出现异常。

“你现在这些数据主要用哪几种方法计算的?”

“质光关系法和大气质量。”王海月说的这两种方法,其中质光法就是根据恒星质量与光谱的关联关系进行测算;其原理主要基于恒星发光过程中,主要由核聚变提供能量,质光法是根据已知的光谱与质量的关联关系求得未知的恒星质量。大气质量其实就是根据直径和加速度,就得恒星质量。

现在既然数据出现矛盾,那么根据已有星体计算恒星质量的方法就不能用了,所以王海月选择的这两种方法还是比较适当的。

“回头你再用红移法试试。”红移法通常是利用大质量星体对光的红移效应的关联关系,通过已知数据表求未知恒星质量。

02…09 22:22:34359。第359章 找到它了

02…0922:22:34359。第359章找到它了

听了陈力克的说法,王海月开始尝试用其他方法测算双子星的质量。

当时随着测算的进行,王海月发现,这个数据无法自洽可能有更深层的问题。因为她发现,无论通过任何一种方法,求得的双子星质量都没有太大偏差。就是说,双子星的质量实际上并没有计算错误。

“组长!我算过了,双子星的质量没计算错误,我把目前已知的各种计算方法全部做了一遍,计算结果没有任何变化,1、2号恒星质量并没有计算错误。”

“那么是否是行星的数据出现问题?”

“这不太可能,如果一颗行星出现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十几颗大行星同时出现问题,同时出现质量偏差,这不太可能。”

陈力克能够理解王海月的这个说法,如果一颗行星出现问题,可以解释为其元素构成有问题,但是所有行星都有一个等比例数据偏差,那么就肯定不是个体问题,而是存在系统性问题了。就是说S871星系应该存在某种未知原因,导致整个系统出现数据不自洽现象。

“那这种原因是什么呢?”陈力克非常迷惑,这个问题同样勾起了他的兴趣,作为科研人员,在自己领域内发现未知现象,绝对是极大的幸运。

“组长!已经可以确认星系内存在未知扰动,这事是否上报?”

听到王海月的这个问题陈力克犹豫了一下,按照规程这事确实应该上报的。但是这事一旦上报,后续就会有这个领域的专家跟进。一旦在这里发掘出什么学术上的突破性进展,可就跟他完全没有关系了。陈力克不觉得比起那些大牛们,自己在这个领域有足够的学术能力。一旦上报,很可能果子就会被别人摘去。

“先等等,等我们确认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再上报。”陈力克最终决定把这个学术机会留给自己。随后陈力克开始推掉所有在做的项目,全身心投入到数据矛盾之事中来。

有了组长的加入,王海月感觉不再是孤军奋战,心里踏实了不少。做学术的,一旦发现什么问题,最怕的就是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同。

两人开始进入紧张工作状态,夜以继日的寻找数据出现矛盾的根源所在。

“其实我们都应该注意到,假设说,双子星的质量再增加两倍,S871星系的数据就完美自洽了。”

“是的,”王海月回答道,类似的讨论俩人不知进行了多少次。这个问答的过程,同时也是俩人整理思路,寻找突破口的过程。

“那么,我们假设行星数据没问题,因为十几颗行星数据同时出问题的概率应该远小于恒星数据出问题的概率。”

这个很容易理解,一辆车子突然爆胎,这个概率并不小,两辆一起行驶的汽车同时爆胎,这个概率也算小。但是一整个车队,十几辆车,齐刷刷的在同一个时刻,同时左前轮爆胎,这个概率恐怕比一个人连中五次大奖的概率还要小。

“那么,我们假设问题主要处在双子星那里。”陈力克自问自答。“但是双子星的质量偏偏没出问题,它们的质量都很正常。”

“莫非是是双子星外出现问题了?”

“双子星外?”王海月感觉无法接受,“双子星外哪里?”

整个S871星系一目了然,双子星外没有任何异常。

“我也不知道,”陈力克也无法回答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

“双子星的质量都正常,但是偏偏双子星的质量应该再重两倍才对。”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矛盾,双子星应该再重两倍,但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那么重,这中间就出现了相当于双子星总重量两倍的质量缺失。这些遗失的质量去哪里了?

按理说如此大质量的星体出现在星系内,应该有足够的引力表现才对,但是实际上没有,整个星系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如果这些遗失的质量出现在唉双子星附近,应该对两颗恒星的轨道,以及他们的大气造成巨大影响才对,可惜没有,完全没有。

就仿佛这些缺失的质量凭空出现在星系内,但是偏偏没有对星系造成任何其他影响。这不太可能啊!

“这样吧,我们把S871星系重新测算一遍。所有天体,全部测算一遍,甚至大块的陨石也包括在内。我们将整个星系的数据模型重建一遍,能够关联的数据全部重新关联。”

俩人实在没有办法了,找不到任何突破口,找不到任何异常的地方,陈力克不得不提出一个笨方法,既然数据出错,那么所有全部重做一遍,看看是否能够发现什么不同。

好在人类的科技比较发达,这种大数据量的计算活动,两个人只要动用几台量子计算机就完全能够胜任。

俩人连续加班,一直熬了一个多月,新的数据模型得以重建。但是没有任何不同,新的数据模型与原先的S871星系的数据没有任何质的差别。

这天俩人对着S871星系的全息图发呆,迟迟找不到原因,找不到突破口,两人都很灰心沮丧,都有点要麻木放弃了。

S871星系被全息成像技术投射在半空中,栩栩如生的恒星系在实验室内慢慢旋转,甚至还可以看到1号恒星上突然腾起的日冕。两颗大火球在空中盘旋,相互缠绕,相互吸引。近在咫尺的火焰偏偏没有任何热力,在一片寂静中,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

王海月盯着全息影像出神,此时她的脑海里好像一片空白,没有任何思想留驻,似乎满眼就只剩下那两颗快速旋转的双子星。

双子星……

双子星……

对啊!双子星!

王海月突然惊叫一声。她快速跑到量子计算机面前,开始调出基础数据,让量子计算机给双子星重新建模。

“怎么了?”陈力克被王海月的变化惊动。王海月的这种变化让陈力克充满期待,也许王海月找到了什么突破口。

“我突然想起来,我们重建星系模型的时候,把双子星落下了。”

“没有啊!”陈力克非常疑惑,因为双子星当初建模时确实没遗漏,重建了一遍。

“有!”王海月非常肯定的说。

“我们可能还是犯了常识性错误,”王海月一边操作量子计算机,一边开始解释。“我们重建模型的时候,双子星的缠绕轨道没有重新计算,我们想当然的把现有数据直接用上了。”

“是啊!”陈力克听了王海月的解释恍然。当初他们确实是直接把双子星的观测数据用上了,忘记再进行一遍关联性计算了。

量子计算机很快把结果输出出来,王海月简单操作一下,在S871的全息影像旁边又放上一个新的全息影像,这次只有双子星,省去了行星系统。

“果然有问题!”王海月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欣喜。

王海月一指那个新的全息影像,那两个没有行星系统,光秃秃互相盘旋的双子星。

“组长,你看,这是我根据双子星各自的质量,重新计算出的双子星缠绕动态图。”

陈力克认真观察了一下,他没法发现什么不同。他疑惑的望向王海月,准备听她下一步的解答。

“这两个图的比例尺是完全一样的,你没看出来不同吗?”

陈力克重新观察一边,还是没发现问题。王海月为了让陈力克更容易发现问题所在,她把双子星缠绕图,移向S871星系图。

随着双方全息影像的靠近,陈力克终于发现了不同,这个双子星缠绕轨道明显比S871星系实际数据要大,并且缠绕旋转速度明显要慢一些。

“哦!”陈力克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原来遗失的质量一直存在着,一直影响着S871星系的运转。如果没有它,双子星的缠绕速度和缠绕轨道应该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既然它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就说明那些遗失质量仍然在起着作用。

“可是它在哪?”同样的问题同时浮现在两个人的脑海中。

两人的目光聚焦在双子星系统中,仿佛数据上的直觉,两人心有灵犀的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将目光集中在连接两颗恒星的恒星桥上。

如果遗失质量存在,那么就意味着这不是一个双星系统,这很可能是一个三星系统。如果是三星系统,还能够形成双子星缠绕外观,那么这第三个星体必然存在双子星的连接线上。因为只有在那里,才有可能维持一个双子星缠绕现象。

“快!重新计算,马上建模!”

陈力克说得非常简单,但他相信王海月一定能够理解。他的意思是马上把遗失的质量当作第三个星体,放置在双星中间,马上建模计算出一个三星系统。

王海月听了陈力克的话,在量子计算机上一番快速操作,只见那个双星缠绕影像突然暂停,然后两颗恒星开始放大,它们中间被嵌入一颗漆黑无光的星体。

当潜入成功之后,三颗星体开始慢慢旋转,寻找相互之间的平衡点,经过短暂的适应和调整,以那颗漆黑星体为核心,一个三星系统慢慢运转起来。当这个影像被重新缩小到正常水平,这个新的双子星缠绕模型赫然与旁边的S871系统实际影像完全一致!

02…10 20:24:08360。第360章 强辐射风暴

02…1020:24:08360。第360章强辐射风暴

俩人满怀信息的扑向恒星望远镜,他们打算亲眼见证一下那个新星体的模样。

经过恒星望远镜的滤光和放大,恒星桥中部的景象慢慢展现在两人面前。

之间两颗恒星的大气被相互牵拉着,一直探向虚空,在双子星中间形成一个宽大的,完全由等离子体和炙热火焰组成光桥。

这个光桥宽达几十万公里,光桥在越靠近两颗恒星的地方越粗,越靠近中间的部分越细,就好像两个被装在布袋中的铅球被旋转起来一样,中间形成一个纤细的链接握把。

当把中间部分一点点放大之后,就可以发现,中间存在一个极小的天体。让恒星桥仿佛被人系上了绳子,突然收窄。那个天体只有十几公里直径,它在超高速旋转的同时,不停的吞噬着恒星桥。所有横星桥物质到达它附近之后,都会被它强大的引力扯落,直接坠入它的表面上。

中子星!

俩人不约而同的叫出那个星体的名字。

“中子星?”吴辉得知这个消息后也非常诧异,没想到在人类眼皮子底下就存在一个中子星,这恐怕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近距离接触的一个中子星。

“是的,我们天体物理组有两个研究员,发现S871星系数据存在异常,所以反复排查之后,发现了这颗中子星。”熊启明把中子星的影像调出来,指给吴辉看。

“怎么现在才发现?”人类都在这里生活十几年了,按理说根本不应该存在这种事情才对。

“这是很偶然的一件事,刚好那颗中子星处在双子星的联线上,被恒星桥覆盖,很难被发现。不过确实是探测部门存在失职,他们只是简单的根据探测结果构建了星系的数据模型,根本没进行数据关联计算,这是他们的疏忽。”熊启明指着中子星的位置,在那个庞大恒星桥光线遮挡下,确实很难注意到那个相对来说非常渺小的中子星。

“这是不应该的,这种马虎很容易给人类带来未知的危险。一定要强化探测纪律,坚决不允许再次出现类似失误,相应人员要给以一定的惩戒。”

“好的。”

“另外那两个发现中子星的研究员不错,十几年了,只有他们俩注意到了数据异常,说明他们有一个严谨的治学态度,应该给这两个研究员奖励。”

“行,这个没问题。”熊启明自己也是这么想的,科研本身就是从平凡的数据中发现不平凡。够成功的科研人员,严谨细致是必须的基本素质,这两个研究员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只有平时有心的人,才能在科研道路上收获丰硕的果实。

自从发现了中子星之后,对中子星的监测就成了王海月和陈力克的主要工作。因为人类从来没有在如此近的距离上观察过中子星,所以中子星的每一个数据对于人类来说都是陌生的,搜集这些数据,将会让人类对中子星的认识程度上一个台阶。

“组长!中子星不停的在吸积两颗恒星的大气层,常此以往,两颗恒星的寿命恐怕会损失相当多的一部分吧。”

“在这种持续不断的质量剥夺之下,我估计两颗行星根本没机会走到老年期,早晚它们会被这颗中子星榨干。”

“组长!今天中子星的γ射线辐射又增强了,x射线波动平均值也在增高。”

“这是正常的,中子星不断在剥夺恒星质量,这些物质受中子星吸引,在向中子星表面跌落的时候,会以极快的速度撞击在中子星表面,从而产生巨大爆炸,在爆炸同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射线。”

“组长!我觉得我们应该发射几颗探测器,去测量一下中子星脉冲。”

中子星脉冲是中子星的一种特有现象,因为中子星的磁轴和自转轴并不重合,所以在中子星的磁轴延长线上,就会形成独特的脉冲效果。中子星的磁轴定期扫过某一点,会在该点上形成极为规律的脉冲信号。

这种中子星脉冲包含很多中无线电辐射,人类在地球时期,甚至可以把这种脉冲星当作计时信号,精确率极高。

在中子星两侧磁轴延长线上发射探测器,可以清晰探测到中子星的辐射变化情况。并且人类首次在如此近的距离上接触中子星,可以检测到中子星信号的非常细微的变化,这种数据对人类是非常有价值的。

现在陈力克和王海月小组非常受重视,他们的要求很快被满足,几颗探测器被发往中子星的轴线两侧,很快第一批数据被传送回来。

“组长!它的信号在以一个极缓慢的速度持续增强。”

“嗯,其实认真观察双子星的大气层活动,可以发现,这种增强跟恒星质量损失是有一定相关性的。”

俩人正说着话呢,在恒星望远镜下,1号恒星突然爆发出一个非常耀眼的光芒。俩人的注意力同时被吸引过去。只见一个粗大的火焰巨浪突然从1号恒星上腾起,它跨过半个恒星的距离,快速落在恒星桥范围内。

当这个火焰巨浪进入中子星的引力范围后,它逐渐偏斜,不再向恒星表面跌落,而是在空中拐了个弯,径直投向中子星。

这一股巨浪在投向中子星的过程中,逐渐变得越来越细,变得越来越亮,最终以极快的速度撞击在中子星表面上,在中子星上爆出一个耀眼的亮斑,其亮度甚至瞬间超过两侧的恒星。与此同时,一股强烈的辐射爆发出来,横扫整个星系空间。在整个星系范围内,无线电信号受到巨大影响,很多电子产品甚至直接被烧毁。

幸亏人类主力是生物文明,并且主要的通讯设备是量子缠绕态远程通讯方式,否则人类的通讯将会暂时中断。

不过机器人文明在这场无线电大爆发中受到不小的影响,虽然现在人类科技已经不在畏惧全频度强磁场干扰,但是总有些低级设备没有受到良好保护。因为这场突发的强辐射风暴,很多星球表面的采矿基地,以及很多服务机器人被辐射风暴烧毁。

“这种情况是难免的。”陈力克如是说。

陈力克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原因的,中子星的引力非常强,可以给靠近它的物质施加一万公里/秒至十五万公里/秒的加速度。在如此高的加速度下,一个人如果跌落到中子星表面,将会造成两亿吨当量的大爆炸。

而一个日冕的质量往往上亿吨,这些物质突然撞击到中子星表面,突然集中释放出来的能量是极为惊人的,由此形成一个覆盖整个星系的强辐射风暴是很正常的。

“组长!它的辐射又增强了千分之一。”

质量的增加马上体现到中子星的日常辐射中,这些辐射实际上就是中子星身体状况的最明显表征,就跟去医院检查的血常规一样。

……

前期派遣出去的夸父战舰相继返回,此时还未回归的,只剩下最后几十艘战舰了。现在人类并不赶时间,所以吴辉决定等夸父舰全员返回之后再搬迁。不然这些主动献身探险的勇士们,当返回之后发现一个空落落的星系,一定心里很失落。无论如何,总不能寒了勇士的心。

……

这天陈力克和王海月一如既往的在实验室里检查中子星数据,现在通过这段时间的密切检测,中子星的数学模型已经完全建立起来。

就是说人类已经能够在虚拟世界完美的模拟出一颗中子星,这颗数字中子星将会真实的中子星完全一致。

陈力克单独为此申请,在科研虚拟世界,单独创建了一个S871星系的数学模型,这个星系的数学精度将直达中子级别。就是说在这个虚拟S871星系中,每一颗中子,每一颗质子,每一颗电子都会被赋予独立的计算力配额。在虚拟世界中,这个数字星系将会与真实S871星系完全一致,无论你对它做什么,它都会完美的预测出现实中S871星系可能发生的变化。

这天又一场强辐射风暴再次横扫S871星系,让刚刚机器人文明修复不久的地面矿产基地再次陷入全部瘫痪状态。

熊启明非常火大,连续两次被强辐射风暴捣乱了,这让机器人文明的建设速度受到极大的影响。类似的强辐射风暴以后必然还会发生,熊启明干脆下令,接着这次修复的机会,将所有机器人文明设备全部覆盖上防辐射涂层,即使普通的维修机器人也不例外。

“组长!”王海月惊叫道,“它又发生了!”

只见二号恒星上突然腾起一个巨大的日冕,这是一个个由火焰构成的巨大海浪。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