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细胞渗透-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灵魂是生命之间最根本的差别,而阿米巴本身自有其灵魂,想要改变它的灵魂,让它去模拟其他灵魂死亡后的碎片,这本身就非常有难度。不过好在阿米巴非常之特殊,它虽然有自己的灵魂,但是它受吴辉的彻底控制,根本不能以正常灵魂视之。

吴辉投入大量时间,开始进行各种试错实验,在海量实验的累计之下,终于有一天让他瞎猫碰上死耗子,找到一个合适的办法,让阿米巴能够在灵魂上模拟虚空蠕虫碎片。

但是这明显还不够,吴辉根据转录的信息,用阿米巴拼凑出一个虚空蠕虫灵魂,但是这个灵魂明显与真正的虚空蠕虫不同,它不具备活性,没有虚空蠕虫那种数据和灵魂互相转换的能力,没有感染性,没有跳跃性。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吴辉开始尝试用复制版的虚空蠕虫去吞噬真正的虚空蠕虫,并且这种吞噬还必须保证对方不失去活性的前提下进行,难度相当大。

好在吴辉有海量的阿米巴和足够的虚空蠕虫供他消耗,在海量实验的支撑下,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终于有一个刚出生的幼年体虚空蠕虫被阿米巴完整的消化了。

这时吴辉注意到,阿米巴明显转录到一段明显与众不同的灵魂信息,这段信息马上被提取出来详细分析。经过各种验证,吴辉发现,这段灵魂信息有可能是虚空蠕虫是否具备活性的关键。

阿米巴组装的复制版虚空蠕虫,如果没有这段信息,那么就是一个简单的结构堆砌物,而一旦输入这段灵魂信息,这个复制版的虚空蠕虫就好像突然变成了一个整体,真正的活过来了。

这是吴辉首次制造出了一个真正的虚空蠕虫,它具备虚空蠕虫的所有能力,能够在数据和灵魂之间切换,能够感染其他生物的灵魂。并且吴辉发现,这个虚空蠕虫即使变成数据状态,他也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且控制它的行为。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当这个阿米巴版虚空蠕虫进入虚拟世界,吴辉即使在现实世界中,仍然能够感受到这个虚空蠕虫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信息,并且他还可以指挥虚拟世界中的虚空蠕虫。

但是这个阿米巴版的虚空蠕虫还具备某些生命灵魂的特性,比如它可以单独的以灵魂形式存在,但是如果没有实体依托,它会快速的消散掉。与所有灵魂一样,它会慢慢的消失掉活性,变成一团纯粹的灵魂能量。

不过这时的阿米巴似乎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就是它似乎已经能够脱开躯体的束缚,能够以灵魂形态生存了。

阿米巴的前身就是一个单细胞生物,现在它似乎换成了另外一个形态,它似乎变成了灵魂意义上的单细胞生物。似乎它可以而模拟和组装其他生物的灵魂,至少目前看来它能够组装虚空蠕虫了,这似乎是灵魂状态的阿米巴,重复组装生物的过程。

吴辉对于阿米巴能够组装其他灵魂非常的感兴趣,他调取一些奴隶的灵魂,开始让阿米巴吞噬,看看能否像虚空蠕虫一样,将这个灵魂模拟出来。

这次因为阿米巴具备虚空蠕虫的某些特点,所以再次吞噬奴隶灵魂的时候,阿米巴充分发挥出虚空蠕虫的感染性。在对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潜伏进对方的灵魂,然后慢慢的吸收和转录对方的灵魂信息。

采取这种活体感染的方式,阿米巴很快将一个奴隶的灵魂信息完全的转录出来,然后吴辉根据这些灵魂信息,组装出第一个智慧生物灵魂。吴辉非常惊喜的发现,这个组装灵魂居然具备与原灵魂完全相同的特性。

吴辉据此进行了一些深度实验,这些实验从本质上来说,已经比大黄蜂那种简单那灵魂开刀的模式高级了很多,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邪恶了许多。因为在其中一个实验中,吴辉将一个复制灵魂植入了正版灵魂的躯体……

度过了最初的不适之后,这个复制灵魂很快将这幅躯体指挥得游刃有余,似乎这个躯体完全没能发现,实际上这不过是一个冒牌货。

这事就比较有意思了,就是说如果吴辉想,他已经可是制造任何一个智慧生命的复制体,甚至将它的灵魂完全换成阿米巴版,而绝对不会被发现,除非那个文明比人类更高级。

吴辉明显没有就此为止,他延续这个思路走下去,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实验。他让阿米巴重新复制一遍这个奴隶的躯体,然后将这个躯体的阿米巴灵魂全部提取出来,让它们变成奴隶的复制版灵魂。

这样一个从生物基础到灵魂的复制版奴隶就诞生了,吴辉让这个复制版奴隶与正版奴隶见面,结果发生了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盗版和正版奴隶之间表现出一些非常特异的地方,比如它们俩似乎变成了某种双生体或者双生子,它们之间居然有非常强烈的心电感应……

这……

……不科学啊!

吴辉的实验进行到这一步,阿米巴已经从生物意义上模拟进化到灵魂上的模拟,这真是让人非常意外的一件事。从灵魂上模拟另外一个生命,如果不是事实就在眼前,就是吴辉都感觉有点无法相信,因为这实在与常理,与既往的世界观差距太大了。从现有世界观来看,这简直荒谬得让人无法置信。

成果已经出来了,再如何质疑它也是事实存在的,按照吴辉的理解,这次阿米巴灵魂模拟,必然会让阿米巴的价值再次出现巨大的跳跃。不过这次吴辉没有再藏着掖着,作为自己保命的底牌来使用。

因为现在吴辉的权威经过数千年的时间,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人类的心中,他的统治地位几乎是不可动摇的。所以吴辉已经不必害怕将自己的秘密公布出去,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危险了。

并且阿米巴这个独特特性共享给整个人类,有可能能够帮助人类获得重大进步。现在队伍吴辉来说,来自人类内部的危险已经非常小了,所有危险主要都来自于外部。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安则吴辉安,增强人类的实力,其实本身就是提高吴辉自己的安全性。

所以吴辉把熊启明找来,俩人关在屋子里整整谈了一天,等熊启明离开的时候,仍然能够从他脸上发现震惊的神色残留。

紧接着科学院开始进行结构调整,这次调整只是局部的调整,所有与灵魂相关的研究,都被合并成一个巨大的灵魂研究部,这个部直接向吴辉负责,具体研究进程由吴辉做最高指导。

这个部被单独的划出来,成为一个独立性比较强的结构,并且这个研究部内的所有人员,他们将会单独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进行科研,安保和保密层级非常高,非经过批准,所有来自这个研究部的信息都不得随便外传。

这个措施的采用,可以保证吴辉所有威胁的最小化,又可以保证阿米巴功能的充分挖掘。并且阿米巴的功能这么特殊,完全可以当作人类的底牌来用,必要时没准会起到意料之外的效果。为了保证这张底牌打出去时的突然性和隐秘性,这个信息只在科学院内部小范围传播,除了相关研究人员,基本很难获知灵魂研究部的真相。

有了科学院的加入,吴辉关于阿米巴灵魂灵魂应用的研究开始突飞猛进。原先所有相关研究事宜都必须他一个人考虑,现在有一个成熟的科研团队在运作,阿米巴灵魂的周边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骤然丰富起来,呈现出爆发性繁荣。

关于灵魂模拟的用途,灵魂研究部认为,其最大的功用也许不在于模拟,而在于制造!

这个制造,灵魂研究部的定义是——灵魂的制造!

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以目前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否有灵魂,最大的不同在于创造性,这一点也许对也许不对,也许随着人类科技的继续升级,随着人类灵魂科技的全面解析,这个定义可能会再次更换。但是目前看来,这是人类所能够想到的,最本质的区别。

既然灵魂的主要作用在此,那么阿米巴灵魂模拟的用途,其中最关键的作用应该在于,制造人造灵魂,制造某种具备自我科研能力,完全由阿米巴构成的,全智能文明。

换句话说,现在的吴辉,只要他想,他完全可以制造出一个全新的种族,这个种族可以不断的自我发展下去,就像宇宙中所有种族一样。现在吴辉如果单独出走,那么没准几千年后,他就会带回来一个比人类更高级的文明。

现在看来,人类缺了吴辉注定要损失不小,比如幻想乡必将不复存在,但是吴辉如果失去人类,很可能不会有什么实质性损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人类相对于吴辉,似乎已经变成了某种累赘……

灵魂研究部的科学家将一切可能性都分析得通透,并且将之彻底给吴辉讲解明白,吴辉听了甚至都感觉一恍惚,不经意之间,阿米巴居然已经发展到如此程度了。

既然……

吴辉与灵魂研究部关起门来反复讨论了无数次,并且最后叫上了人类的主要高层,大家关门会议又开了很多天。

当会议的大门终于打开的时候,所有人都有一种心力交瘁的感觉,不过现在明显不是他们休息的时候,因为他们必须马上开始布置新的一轮庞大任务。

在绝大多数人类都不知情的情况下,一个意蕴深远,隐秘非常的计划悄然的付诸实施。即使在人类的管理层,那些位高权重的人,也最多通过各种侧面消息隐约察觉到有这么一个计划存在,但是对于它的具体内容,对于计划的详情几乎完全一无所知。

不知从何时开始,在人类内部,消息灵通的圈子里,开始流传一个关于人类最终计划的传说,因为始终无法确知计划内容,并且计划确实密集相当高,所以这个计划被这些消息人事命名为——零号计划!

零号计划就好像山间的晨雾一样,始终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知道的人缄口不言,不知道的人凭借一知半解胡乱猜测。但是所有人几乎都有一个共识,这应该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个计划。

对于计划的目的是什么,步骤是什么,如何实现,具体由谁来管理操控,投入多少等等等等,所有这些全部是未知的。

所有关于零号计划的传闻里,各式各样的都有,但是有一条是经过确认的,这是由那些有权获知零号计划真相的人,亲自点头确认的,在他们仅有的一个关于零号计划上的表态是——零号计划是人类最终一道保险!

第518章 灵魂刻印技术

阿米巴的灵魂研究交给科学院之后,其表现出来的效果远超过吴辉一个人瞎捣鼓,毕竟科研本身也是一个专门的职业,吴辉明显属于非专业人士。当那些从事科研这个职业数千年的大牛们加入进来之后,科研效率立刻甩出吴辉几条街去。

灵魂研究部利用阿米巴进行灵魂领域的理论研究,于此同时开始进行各类应用研究。在应用研究领域,研究部明显走得很快也很远。其中有一些方向恐怕是吴辉很难想到的,比如研究部根据阿米巴灵魂的特点,设想出一个独特的应用研究方向。

这个研究方向可能不太好定义,但是如果引用另外一个领域的名词,就会相当的简单易懂,这个名词就是——器灵!

既然阿米巴可以模拟其他生命的灵魂,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变向的制造灵魂,那么就可以为很多东西赋予灵魂,为很多设备,为很多器物赋予灵魂。

基于这个思想,研究部甚至不惜拿智能生命当实验体,不过因为智能生命的权利等同于人类,所以研究部无法像研究奴隶一样肆无忌惮,他们只被允许进行那些不会带有副作用的实验。

之所以选择智能生命当实验体,一个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器灵的灵魂特质要求上。一旦成为器灵,这个灵魂必须能够耐得住寂寞,必须能够长期的处在枯燥乏味的环境中,无数年如一日的做着重复性劳动。

这个要求实际上是器灵这个角色所必须的,因为器灵的主体必然是各种设备,那么它们的日常生活可能就是无休止的做同样的事情,这对灵魂的要求实际上非常高。正是居于此点,研究部将复制对象集中在智能生命上,因为目前看来,只有这些只能生命的灵魂最符合要求。

人类中虽然也存在一些耐心和意志力都很强的个体,但是它们在本质上还是要比智能生命要差些,因为人类无法避免出现各种情绪波动,并且人类对于成为设备的器灵,成为类似于智脑的存在,恐怕从行为模式上也很难适应。

但是在这一点上,智能生命具备先天的优势,因为它们本身就是由智脑进化而来的,当它们转行当器灵,其实不过是干回本行而已,适应性极佳。

智能生命非常适合当器灵的本体,但是即使如此,研究部仍然优中选优,考察了无数的智能生命,选择其中性格最稳定,意志力、责任心、坚韧性都最强的个体,作为器灵本体的样本。

本体选择完成之后,阿米巴开始提取这些样本的灵魂信息,灵魂信息提取完成之后,这些本体作为实验体的任务实际上就已经完成了。为了保密的目的,在事先没有告知的情况下,这些作为样本的智能生命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灵魂信息已经被完全复制了,它们还以为是什么常规实验呢。

器灵很快被制造出来,并且被分批投入各种设备进行验证实验。首批的验证实验涵盖了人类主要的各类设备,比如有殖装、有贴身护甲、有战舰、有智脑等等等等。

实验效果还是不错的,因为这些装备里实际上都有着智脑结构,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相当如人造智能生命。这种器灵设备与传统设备一个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它的灵活性非常高,并且能够充分发挥灵魂的主观能动性,这是那些死板的智脑所无法实现的。

最关键一点是,器灵和智能生命一样,将生命的创造性与智脑那庞大的计算能力结合起来,形成远超两者之和的效果。严格来说,如果不要求很高的即时性,一个器灵或者一个智能生命,就完全能够建立其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类机器人文明。

虽然这个文明的生命个体很可能只有一个,但是它的战斗力恐怕不会逊色于大多数文明种族。这种类机器人文明也不是没有缺陷,它的发展潜力比起正规的种族要差很多,因为即使智脑的性能再高,在科研发展上,单独个体的智力还是无法比拟整个种族的庞大智力。

灵魂研究部明显并没有就此而至,在器灵的构想做完可行性验证之后,研究部开始向更深入的领域进发,这次研究部打算尝试给任何一个物品赋予灵魂。换句话说,研究部的科学家们,现在正准备人工制造各种妖怪……

按照研究部科学家们的推测,既然设备器灵可以正常运行,那么这些妖怪按理说应该也是可行的,比如可以尝试给一幅画注入灵魂,或者给一个茶壶注入灵魂,或者给一本书、一张桌子、一棵树、一把刀、一柄剑、甚至给某个动物注入灵魂。

届时科学院没准可以将人类社会变成一个非常奇怪的世界,那没准是一个比妖魔鬼怪世界还古怪的地方。比如正吃着饭呢,饭碗和筷子开始吵架,结果茶壶来劝架,桌子在一边看热闹,而作为主人的人类,没准只能无奈的饿肚皮……

想法很好,也充满了童话色彩,估计小朋友们会很喜欢,但是能不能行还得进行具体验证,结果研究部很快在验证的时候撞墙了。

研究部发现一个关键问题,器灵无法在这些器物内部停驻,这个停驻的意思是,器灵无法长期的在其内生存下去。原先那些注入各种设备的器灵,它们都能很好的适应并且一直生存下去,但是这些注入器物的器灵,它们会一直的持续衰弱下去直到彻底消散,如同离体的灵魂一样。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这些器物很可能并不具备注入器灵的条件。虽然事实很可能如此,但是对于科学家们来说,它们不会任何这样简单的一个结论,如果想要得出什么结论,这个结论必须有完整的逻辑链条,并且各个环节必须经过充分验证。换句话说,在科学家的世界里,没有经过验证的事实不是事实。

科学家们开始努力寻找原因,它们必须知道这器物为什么无法注入器灵,否则他们很可能会睡不着觉的。

找原因的方式无非是分析、归纳、组合,看看器物和设备之间的各种差别,找出共性,然后逐步排除法验证。通过这种方式,科学家很快找出来最大的不同,那些无法注入灵魂的器物,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它们都不具备内部的能量结构。

当找出这一点之后,科学家很快认识到他们忽略的一个问题,灵魂实质上也是一团能量,既然是能量,那么它的存在必须有一定的环境基础,它必须保证自己能够时刻获得补充,保证自己的吸收能够与消耗基本持平,否则它注定会慢慢消散掉。

这就跟生物体新陈代谢的概念差不多,灵魂应该也存在某种意义上的能量代谢,如果不想让灵魂慢慢因为能量耗尽而消散,必须赋予它能量补充的途径。而能量结构就是灵魂获得补充的途径,没有这个东西灵魂很难在某个器物内生存下去。

研究部开始围绕这个观点进行大量的验证实验,结果证实,这个推测还是具备相当的正确性的。一些本来无法注入灵魂的器物,当它们被赋予某种能量结构之后,比如增加一个智能控制模块,或者增加一段电路,甚至干脆为它安装一个能量块,这都能让灵魂获得栖身之所。

原因找到了,那么换句话说,只要想,研究部已经能够为任何东西注入灵魂了,让一件死物凭空变成一个妖怪。

但是研究肯定不会就此而止,现在研究部想要找到的是,让灵魂进入任何一个没有事先进行改造的物体,并且长久生存下去的可能。就是说科学家们准备要制造真正意义上的妖怪了,并且还可能是流窜犯。

研究部的主体思路是让灵魂自己具备一个能量回路,让它具备一定的能量自给自足特性。但是灵魂本身组成为灵魂粒子,而灵魂粒子的特性科学院还没能充分解析,如何让它自己自足有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

研究部明显不会被困难吓退,它们决定寻找一条迂回的道路,它们的目标不是别的,就是那已经显得比较落后的能量构造技术。这种能量构造技术能够在虚空中完成一个能量回路,完全不需要任何媒介和载体,这一点正好与研究部的需求吻合。

所以研究部决定尝试让灵魂内部形成独特的能量回路,这个回路就用能量构造技术完成。围绕这个想法,研究部展开的大量的研究和实验,最后它们发明出一个奇怪的技术,科学家们将这个技术命名为——灵魂刻印技术!

这种灵魂刻印技术,实际上就是利用阿米巴灵魂的个体属性,让它在器灵内部,利用自身能量实现能量构造技术。而这个能量构造出来的回路,专门负责搜集周围环境的散逸能量,将其供给给灵魂使用。

当这个灵魂刻印技术完成之后,科学家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妖怪的任意制造,甚至因为这个刻印技术,科学家能够给完全没有物质基础的灵魂,赋予发声发光的能力。

这个技术刚刚成型的时候,研究部的实验室是最乱的,童心未泯的科学家们,将灵魂注入到每一个能够看到,能够想到的器物中。在实验室中最常见的事情是,大晚上的,实验室里虽然没开灯,但是里面鬼火曈曈,窃窃私语声绵绵不绝。

某个科学家一走一过,帽子和风衣打招呼。“嗨!哥们,吃了吗?”

“别提了,今天风大,吃了一嘴灰。”

旁边另外一个科学家的眼睛插嘴进来,“今天有四集联播,记得看六一特辑啊!”

……

科学家实际上是一个永远也不知道满足的群体,做完初一,他一定会想着还要做十五。灵魂刻印技术成型就好像打开了某一扇门,让科学家仿佛看到了一个新天地,于是围绕这个领域的众多应用研究蓬勃发展起来。

所有应用研究最核心的一项就是提高刻印技术的性能,让它能够够快速的吸收能量,能够更多的储备能量,以及能够让灵魂自己进行新回路的刻印,诸如此类的不一而足。

当这些方向被逐步深化下去,器灵的功能显得越来越强大,就开始有器灵真正扮演起妖怪的角色。当能量吸收和应用技术逐步完善之后,器灵能够有更多更大的能量调动,它们可做的事情就多了。

比如某个科学家,他为自己制造了一套由这种器灵注入的妖怪厨具,然后它家厨房就开始热闹了。每当到饭点,都不用这个科学家自己动手,冰箱门自动打开,然后这些蔬菜自动飞进水池里,水龙头自动打开,蔬菜开始自动的清洗。当清洗完成,菜板和菜刀自己飞出来,叮叮当当一顿响,所有原料切削完成。

临了,没准菜板还会来上一句,“我说刀兄,你该磨磨了啊!”

蔬菜处理完成,炒锅和铲子自动接过来,开始下面的工序……

繁忙而有序的厨房里一个人没有,只有这些厨具上下翻飞,如果一个不知情的人突然闯进来,肯定会吓出个好歹来。

等一顿饭做完,餐具会自动将饭菜盛好,飞到科学家的面前,等待他的进餐,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还可能要承受盘碗碟筷的调侃:

“老大,你吃的时候小心点,我非常怕你把我的脚丫子咬坏了……”

“老大,我必须打小报告,筷子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