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事如易-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翌日,是二月十九,大衍第三科放榜,正是星象这一门,余舒没有参考,却起了个大早到太承司门口等着放榜,不为别的,就是想知道在这一科已经泄题的情况下,司天监会如何弥补这样的失误。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司天监竟然张贴出了一张干干净净的白榜!
换句话说,参加今年星象一科的考子,无一中矢。
这样的榜文张贴出来。太承司门前顿时一阵兵荒马乱,争议迭起,人口纷纭,考前泄题之事。不胫而走。
余舒看到此情此景,暗道司天监果断,没有欲盖弥彰,倒是不失大气。
离开司天监,余舒又转到忘机楼去查帐,忙到吃了午饭才离开。
她处理完杂事,再回到家中。不想会有一名稀客正在坐等她回来。
***
余舒看到停在赵慧家门前的马车就知道来了客人,加快脚步进了门,待在客厅里看到了刘昙的身影,不免一愣,迟了片刻才赶忙躬身稽首。
“民女冒犯了,见过九殿下。”
刘昙坐在那里,抬手朝她虚扶:“余姑娘免礼。”
余舒这才起身,一面忖度着刘昙来意。一面瞧瞧打量着他,并不抢话。
刘昙看到余舒这小心本份的样子,暗暗点头。面色缓和道:“你不必拘谨,坐吧。”
余舒点点头,挑了个张离他不远的椅子,刚刚坐稳,刘昙下一句话就让她又跳了起来。
“小王今日前来,是想请姑娘隔日与我同赴双阳会,不知你意下如何。”
余舒磨了磨后槽牙,心里先将水筠暗骂了几句,再扯出一张苦脸应付刘昙:
“殿下实在是抬举余舒了,这等厚任。民女只怕做不来,平白耽误了您的正事,那就罪过了。”
不用说,刘昙一定是被水筠说服,才会来寻她的。
见余舒想也不想地推辞,刘昙似有所料。挑了下眉毛,不慌不忙地对她一笑,道:
“我不会让姑娘白忙一场,你若肯担当我之坤席,直到今年双阳会结束,我便修书一封,保举你到太史书苑进学。”
乍闻言语,余舒心头猛地一跳,不敢置信地抬眼去看刘昙——
她没听错吧,刚才他可是说要保她进太史书苑念书?
这话能信吗,那可是南北易客挤破头都别想轻易入学的太史书苑,就算刘昙贵为皇子,也未必能说得上话吧。
瞧出她的怀疑,刘昙倒不生气,嘴角一勾,解释道:
“姑娘想来不知,每有双阳会之年,大提点都会许上赴会的皇子们一个名额,准入太史书苑。”
余舒干咽了一口唾沫,说不出的心动,她本来就指望着能在今年大衍试上发挥顺利,好能被司天监挑中,送进太史书苑学习学习,镀上一层金,只是她也知道,仅考了三科还有一科打酱油的她多半要希望落空。
现在刘昙拱手送上这个机会,让她想拒绝都舍不得。
可是天底下没有白占的便宜,想得到这个名额,就得和刘昙一起去双阳会,担上一层风险不说,另一个让余舒头疼的问题是她根本就不懂什么相人之术,谈何坐那坤席,难道要她去滥竽充数吗?
“我知姑娘心有顾虑,不勉强你答应,这样吧,你且考虑一二,明日我再派人来听你答复。”刘昙还算记得余舒和薛睿关系不浅,没有借机拿捏她,更没有摆出强迫之态,留下一句话,便长身而起。
“多谢殿下,民女恭送。”
余舒垂着脑袋,把这贵客送上马车,恭恭敬敬地送走,而后一脸纠结地站在大门口吃风。
这么一块肉丢下来,香气扑鼻,她是咬呢,还是不咬呢?
在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下,余舒很快就想到了薛睿,心道这件事也只能和他商量商量,再做决定了。
得,还得跑一趟忘机楼。
***
“你是说,九皇子他去找你,要你和他一起去双阳会,他就给你进太史书苑的名额?”
傍晚,忘机楼后院,刚刚进门没有多久的薛睿身上官服都没来得及换,一边洗手,一边皱眉问余舒。
余舒跟在薛睿身后,殷勤了叠好干帕子递给他,点头道:“他是那么说的,大哥,你看我要不要答应了?”
薛睿擦着手上水珠,一语不发地走到茶几边坐着,灯烛之下,眼里神色不明。
余舒等了一会儿,才听他出声道:
“我原先正有意向他讨要这个名额。”
余舒傻乎乎地接嘴:“你要这太史书苑名额做甚?”
薛睿没好气地甩她一眼,“当然是给你要的。”
说完就又不出声了,余舒在一旁干笑两记,眼巴巴地望着他,等他帮自己拿个主意。
“也罢,既然他先开了口,我就不好再让他白送,这件事你应承了吧。”薛睿道。
“可是。。。我不懂得相术,帮不上他什么忙,我怕。。。”余舒欲言又止地瞧着薛睿。
薛睿懂得她意思,又气又笑地睨着她,道:“我还能让你吃亏不成。”
余舒嘿嘿一笑,就是等着薛睿这句话,这下子总不怕刘昙发现她滥竽充数,事后赖账了。
第三百五十章仇人相见不眼红
刘昙次日上午派人来听取回复,余舒满口应下了,来人又道:
“殿下交待,余姑娘有什么要准备的,可以交给属下们去办,若是没有,明日辰时正则让车马接送姑娘出入别馆。”
余舒哪里会麻烦刘昙的人跑腿,当即谢绝了对方,说好了明早在家等人来接。
刘昙的人前脚离开,余舒后脚就带着余小修出了门,早答应等他伤养好了,要带他去看望翠姨娘,再不抽空跑一趟,又不知拖到哪时候。
姐弟俩路上租来马车,从闹市经过,搬了两袋米面,和几斤油盐,又在铺子里秤了十几斤后腿大肉,拉到了城东小巷子前。
余舒让余小修留在车上看着东西,进去喊了烧水打扫的牛婶出来,一起拎了粮米进院子。
日上三竿,翠姨娘刚起床没多久,梳了个懒头,正坐在堂屋磕葵花籽,爱答不理地斜眼看着余舒往小院里搬东西,等到望见最后跟进来的余小修身影,这才惊喜地叫了一声,一挥膝盖上的瓜子皮,小碎步跑上前去,将儿子搂了个满怀,嘴里心肝肉地叫着,硬挤出几滴眼泪。
“个挨千刀的,狠心叫我们骨肉分离,娘还以为再见不着你了,我的儿啊,瘦成什么样子,这是要我命么。。。”
“挨千刀”的余舒在一边翻了个白眼,放下手里的油壶,走过去把快被翠姨娘挤的透不过气的余小修捞出来。
“娘,您行行好快别哭了,弟弟这不是活蹦乱跳的么。”
翠姨娘气不足地瞪了她一眼,拽住余小修的手往屋里拉。
余小修手足无措地看向余舒,见他姐摆了摆手,才一脸局促地让翠姨娘揽走了。
翠姨娘把余小修拉到屋里就关起了门,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些什么,余舒没想听,转到灶房去看了看。见锅碗瓢盆都齐全,看样子每天都在家里开伙,出来喊了小丫鬟香穗,到一角问话。
“我这阵子没来。我娘每日都怎么打发过的?”
香穗明白她们主仆两个现在都要傍着余舒这个姑娘过日子,所以在余舒面前十分老实:
“姨娘每天睡到上午,吃吃早点就在屋里躺着念叨。到下午就在门口和街坊大婶说说话,没别的活计,吃了晚饭就早早睡了。哦,对了,前天上午姨娘还带奴婢出了门。在城面上兜了个圈子,说是、说是。。。姨娘不让奴婢和姑娘讲。”
余舒挑了挑眉毛,给她壮胆:“你放心讲,没事的。”
香穗这才支支吾吾说了:“奴婢听姨娘口气,好像是要在京里找她过去的主人家。”
主人家?
余舒疑惑,忽记起翠姨娘的出身,住在大杂院的刘婶曾经和她提起过,说是她娘以前是大户人家的丫鬟婢子。她和小修的父亲则是一个书生,当年进京赶考时候借住在一大户府上,一来二回就和翠姨娘好上了。最后那书生落榜,翠姨娘就被主人家放身,说给了余父做内室,带回南方成了家。
可惜余父是个短命鬼,余小修生下来没多久就出意外亡故了,后来才有翠姨娘因为貌美,被纪家三老爷相中纳了小妾这段故事。
这么一想,余舒就转过弯了,想必翠姨娘是最近日子过的太安生,才兴起了寻旧主的念头。
“行了。我知道了,往后她再要出门你跟着就是了,不用拦着,回头告诉我。”余舒没兴趣过问翠姨娘的旧主家,左右这妇人没见识,翻不出什么浪来。再者都这么些年过去了,说不定人家早就搬走了,能不能找到门都不一定呢。
余舒和余小修留在翠姨娘这里吃了午饭和晚饭,翠姨娘从头到尾眼睛都没离开余小修过,好像这就是她今后的指望了。
吃罢晚饭,翠姨娘本来还有想法强留余小修下来陪她,被余舒一句明天还要上学打发了,半抢半拽的带走了余小修,答应她月底再来看她。
而余小修看到翠姨娘日子过的挺好,总算安了心,说到底是亲娘,再不省事也是连着骨血的。
***
二月二十一,天火冲牛,吉在东方,宜出行、宜安宅,忌开光、忌动土。
余舒昨晚掐算了黄历,看今天日子还好,没什么大起大落。于是早起喂了马,便梳洗整洁,经过贺芳芝许可摘了帽子,规规矩矩地穿戴一新,带上几样常用的卜具,到前门等刘昙派人来接她。
马车辰时准点到了家门口,还是昨天来接洽的那两个侍卫,客气地请了余舒上车。
在车上没见到刘昙,余舒问过侍卫,才知道他们这是先接了她去别馆刘昙下榻处,再一同乘轿子到春澜河上观会。
对此余舒倒没什么意见,她清楚自己不能和水筠比身份,人家能劳动一位皇子整天接接送送的,她哪儿敢啊。
刘昙见到余舒,没有多和她说什么废话,一个作揖一个免礼,介绍了乾席那位贺兰先生,打过照面,就乘上软轿,一前一后上了两顶软轿,晃晃悠悠奔着双阳会去了。之所以没坐马车,是因为春澜河岸附近人多,马车不便通行,挤来挤去还不如轿子快呢。
三顶轿子直接停在琼宇楼跟前,余舒跟着刘昙下了轿子,打量了一眼四周,有不少侍卫分门把守在附近,将这楼阁围了个圆,再抬头望一眼楼上座位,已经有不少人先到了。
余舒与那贺兰先生一起跟着刘昙从西角上楼,心里正想着待会儿怎么打发时间,就听前头刘昙忽然站住脚,出声道:
“七哥座旁的坤席,是纪家的小姐,你也认得,就是之前被查出徇私舞弊的那个右判家的。”
知道这是在和她说话,余舒“唔”了一声,抬眼瞅瞅刘昙背影,琢磨着他的意思,低声道:“殿下放心,民女省的,不会给您添乱的。”
“呵,”刘昙意味莫名地笑了一声,也不回头,便往楼上走了。
余舒亦步亦趋地跟着,来到三楼,眼前立刻换了一派光景,往东看是一条长廊,地上铺着厚厚的波斯织毯,茶座软椅排成行,往南看是一道游雕扶栏,面朝着春澜河,视野松旷,一呼一吸,都有高风之香,令人身心舒畅。
余舒没有光顾着欣赏河岸美景,脚底下紧跟着刘昙去他座位上,中途经过一座时,但听人阴阳怪气道:
“哟,九哥来了。”
余舒拿眼去瞧,只见一个头戴金翅小头冠的半大少年坐在太师椅子上,一脚踩着足凳,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刘昙,正是十一皇子刘翼,和宁王刘灏交好的那个。
见这霸王,余舒赶紧收回视线,低头看路,就怕他待会儿看到自己找麻烦,这倒是她多虑了,公主府的宴会过去这些时日,刘翼早忘记她是哪个。
“十一弟。”刘昙朝比他年小半岁的刘翼点点头,不理他话里酸讽,目不斜视地越过他,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刘翼轻哼了一声,撇过头去,不知为何,倒没有继续纠缠他。
余舒看到刘昙座位旁边,另外设了两个软座,一东一西,一个靠背上绣着锦鸡,一个靠背上绣着五色蛇,猜到是代表乾坤二席,等到那贺兰先生坐下,她才挑剩下那个落座。
不一会儿,陆续又有人上来,是排行第八的刘鸩,刘昙因为年弱,起身问候兄长,刘鸩笑吟吟地和他说了几句话,才分头坐下。
四皇子刘思因为水筠出事,一夕之间被贬黜支离京城了,所以最后姗姗来迟的老七宁王,却成了如今琼宇楼在座的这些皇子里面,年纪最长的。
“七哥来啦。”
“七哥。”
刘灏一上楼,气氛立即就不同了,整楼层上所有人都起了身相迎,刘昙也不例外。
余舒既知纪星璇跟着刘灏,很快便在刘灏身后寻到了一个覆面女子的身影,这是自从大理寺公堂审案之后,余舒头一回这么清楚地在公开场合看到纪星璇。
她一身素装银饰,还在孝期,整个人清瘦许多,淡眉淡眼地跟在刘灏身后,一条面纱挡住了人们窥视,无法看到她喜怒哀乐,倒是隐约带着一股离人千里的寡落。
余舒因为知道是刘灏派人抓了她和水筠,然后嫁祸给刘思,所以连带着对纪星璇也多了几分怀疑,难免多看她几眼,不知道这件事有没有她掺和。
“诶,九弟,这个是——”刘灏发现了刘昙身边的余舒,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之色,转头向刘昙投去疑惑的目光。
刘昙看了一眼余舒,神色勉强地对刘灏解释道:“我出席双阳会,坤席总不能一直空着,景尘师叔便帮我请了余姑娘暂代。”
听出来刘昙在拿景尘这个道子打掩护,刘灏笑了笑,没再多问。
余舒听到刘昙这种说法,心里倒是腹诽了两句,面上却无半点异色。
而纪星璇却好像压根没看到余舒这个仇人似的,目不斜视地跟着刘灏从他们面前走过,入了坐席。
扫了扫纪星璇的背影,余舒眼底闪过冷冽,凭这丫头再怎么装作无动于衷,都改不了两人是死仇的事实,早晚有一天她得把这祸根收拾了。
第三百五十一章左右不亏
琼宇楼上的看客们都到齐了,春澜河岸上才擂起春鼓,号召前来赴会的各路英雄拥向擂台边上,今日是文斗,三尺高的擂台上拼着几张长桌,文房四宝一应齐全,待人留墨。
余舒只当自己是个摆设,坐在那里,将带来的卜具往桌上一摆,装模作样地听着楼上的品头论足声,不时在纸上记个两笔,看上去是在卜算什么,其实纯属瞎画。
刘昙也不管她做什么,侧身与乾席那位贺兰先生低声交谈,偶尔望一眼擂台上的情形,有入眼的,就朝楼下不知什么地方打个手势,便有探子跑去打听。
茶桌上摆有点心花糕,有酒水,余舒吃吃看看,倒是自在,就这么打发了一个上午,中途还去了一趟茅房。
到了中午,众人移步到楼内膳阁,里面已经摆好了宴席,一个个雅间隔开,几位皇子都带着自己的人分头入席,也有亲近的如刘灏刘翼是进了同一间。
不提余舒和刘昙一起吃午饭有多少别扭,刘灏这边,一进到内室,避开了耳目,就皱起了眉头,冷哼一声,对左右道:
“老九这是糟我们的心呢,找人凑数也要让我们不痛快,生怕人不晓得他和道子走得近。”
刘翼撇嘴,不屑道:“也不是看看他找来的是个什么东西,我们兄弟几个请来的坤席,哪一个不是世家后人,今天那个臭丫头,我一开始还真没认出来,呿。”
纪星璇一语不发地在刘灏身侧坐下,端了酒壶给他斟了一杯,刘灏接过去,转目看向她,面色温和下来:
“你若是觉得有那个人不自在,今天就先回去吧。”
纪星璇动作一顿,微微颔首。藏起了眼中一闪而过的恨意,抱着酒壶低头道:“多谢王爷体谅,不过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星璇这点耐性还是有的。”
刘灏轻叹一声,怜爱地看了她一眼,颇为纵容道:“随你吧。”
***
太阳落山前,琼宇楼上的贵宾们便陆续散去了,余舒坐着来时的那顶轿子,跟着刘昙一行人回到别馆。
刘昙先回后院更衣,余舒和那贺兰先生坐在轩厅中等候。下人摆上茶果,递上热帕子,让两人简单洗了洗。
让余舒没想到的是那位年近四旬,生的一副很有学问的模样的贺兰先生会主动与她搭话:
“耳闻余姑娘是今年大衍试的考生?”
余舒抬起头看向他,见对方神情和蔼,不似要找麻烦的样子,便回以一笑,点点头。
“是今年头一回大考。”
“都考了哪几科?”贺兰先生又问。像是纯粹好奇。
余舒道:“除了易理是必考的,还参加了奇术和算学两科。”
“为何不多选几科试试?”
余舒摇摇头,“我自知不是什么天才人物。哪能面面俱到,不如只选自己有把握的参考。”
贺兰先生向她投去一眼赞许,道:“我看余姑娘是踏实之人,这样很好,年轻人不该好高骛远,我见过不少少年易客,头一回参加大考就想吃个通透,到头来无一如愿,岂知大衍试哪里是碰运气的地方呢。”
接着话锋一转,又问余舒:“不知奇术和算学。姑娘哪一科把握更大,能登榜上?”
余舒被问了个正着,犹豫了一下,答道:“算学吧。”
闻言,贺兰先生面上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掩饰过去。没有被余舒看到。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刘昙换了便服出来,进到轩厅中,余舒和贺兰先生起身行礼。
“两位请坐,看茶。”
刘昙年纪其实也才十六七,但是为人已经显出几分老练,身上固有皇子的傲气,但是不乏谦虚和亲和,在余舒看来,比起刘灏刘翼之流,眼前这个算是最顺眼的一位贵人了。
“这是最近几天探子收齐来的名单,有在文斗上出彩的,也有下一科相术的热门榜上人选,两位拿回去参详一番吧。”刘昙示意身后的近侍将两叠简册分别递给余舒和贺兰先生。
余舒将那份名单拿到手里,翻看来看,只见上面列出了一些人物,有关姓名籍贯,生辰八字连同所长所短都一一在目,十分详细。
“大衍试下一科放榜是在二十六日,没剩几天,烦劳两位尽快拟一张名单,我好派人去发帖子,可有问题?”刘昙最后一句话显然是冲着余舒说的。
余舒顿时头大,她明明是来混的,哪里能帮刘昙选什么人才,可是脸上不能露怯,不然刘昙后悔了找她做替补,那太史书苑的名额飞了怎么办。
“分内之事,我定会做好,可是不知这名单要拟几个人,是只算大衍试的考生,还是连同文人一起呢?”余舒疑惑道,她对这新业务还不熟悉,不想稀里糊涂办错了差事。
刘昙向贺兰先生看去一眼,后者心领神会,代为解释道:
“姑娘看过殿下给的名单,只管择优而取,通常限定在三五人即可,需将文人武人和易客分开相看,以有望能中大考的为先,排出个先后就是。”
余舒感谢道:“这样我就清楚了,多谢先生指教。”
谈完了正事,刘昙对余舒道:“没旁的事体,余姑娘可以先回去了,来人。”
刘昙唤来下人送余舒回家,余舒看出他和贺兰先生还有话要讲,识相地起身告辞,殊不知等她走后,两个人谈论的话题主角,却不是别人——
“先生以为如何?”
“不好说,我观此女状似胸有成竹,但是仔细问起来,擅长的却是算学那一科。需知今年算学入考的,有韩老算子的两个亲传弟子,一门三算子,岂是说笑。如此一来,这位自学成才的余姑娘一鸣惊人的机会微乎其微啊。”
刘昙皱了皱眉头,不确定道:“可是,我师姑算准了此女身上盈有大运,已露鹏程之兆,将会大起于金榜,应该不会有假。”
贺兰先生捋着唇上短须,微微一笑,“既然仙姑如此断言,那必有其道理,殿下何必自扰。若是应验,那便恭喜殿下慧眼识人,两得魁首,必然一扫先前阴云,不枉此次双阳一行。若是落了空,不过是浪费一个入学名额,却也承了薛大公子一份人情,左右不亏,何乐而不为呢?”
刘昙细嚼他所言,眉间疑云渐渐散开,朝着贺兰先生一揖手,正色道:
“先生能够为我所用,为我尽心周全,小王感念于此,必厚待之。”
这位贺兰先生,本名一个愁字;现年三十九岁有余,追究起来也是安陵城里早些年间享名的一号奇人,本是刘昙归京之后,薛睿引荐的贤才,却不知这中间多了什么故事,让刘昙能越过薛睿,最后招揽了他,引为己用。
***
余舒傍晚回到家里,饭菜已经摆好,洗洗手就被赵慧叫过去。
“怎么这会儿才回来,你身上才没好利索几天,又乱跑。”赵慧一手扶着肚子,一手搭着余舒坐下,一脸担心地嗔怪她道。
“我明儿早些回来。”余舒摸摸鼻子,她怕惊着赵慧,没敢告诉夫妇俩她现在跟着一位皇子出入,只讲在外面谋了个正经差事,赵慧还以为她在易馆什么地方给人坐堂子呢。
未免赵慧追问,余舒赶紧转移话题,去问余小修道:“今天你头一回带白冉去书院,见到薛文哲那小子了吗?”
昨天去看望过翠姨娘,余小修没了心事,今天复学去了,余舒因为有事在身不能送他,贺芳芝很是自然地接下这任务,送两个孩子去学里,又补交了一笔书费。
提起薛文哲,余小修便没好气,道:“书院就那么大,自然是见着了。”
余舒听他口气不对,便皱眉问:“怎么,他还敢欺负你?你没让白冉揍他?”
“咳咳,”贺芳芝突然咳嗽两声,睨了余舒一眼,暗怪她不教余小修学好。
余舒察觉长辈不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