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事如易-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后瑞氏无子,在没有嫡长的情况下,倍受兆庆帝喜爱的七皇子刘灏,又有尹家这座靠山,被默认为东宫的第一位人选。

与之相较,从小便被送往龙虎山修身养性的九皇子似乎弱势了不止一筹。然而他有薛凌南这个外公,将来未必没有一争之力。

司天监被大提点朱慕昭一手紧握,说是一言堂且不为过,朱慕昭深为兆庆帝所信任,朱世家这些年都没有女子入宫为妃,算是中间派。

忠勇伯爵府近年不复风光,但是瑞家在京城的人脉不可小觑,这种人脉不是建立在功名上,说的露骨些。乃是凭着裙带关系。

瑞昴这个国舅爷做的可谓实在,兆庆帝收回他的兵权,他也没闲着,当今皇后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妹妹,靖国公府的老太君是他的亲姑姑,他的长女嫁给了司天监的任少监,他的次女做了大理寺卿郭槐安的儿媳妇,他的三女儿被指婚给藩守云南的均安候世子,还剩下一个小女儿待字闺中。正是原本要与薛家议婚的瑞紫珠。

这些还单是直系。其余旁支的女孩儿们,细数都不过来。

难为瑞昴如此经营。怪只怪瑞皇后的运气糟糕,生一个没一个,没能保住嫡子,空让伯爵府笼络了一张关系网,却无处投放。

所以不论是薛凌南还是尹天厚,表面上和和气气的,私底下再有龌龊,谁都不会主动去找瑞昴的不痛快,就怕他伯爵府一时想不开站到对方那边,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比如现在,坚持直接派兵攻打倭国的显然是薛相一派,而认为应当先派使节前往声讨的多是尹相的人,两头帮腔拉架的都是瑞昴的亲友。

朱慕昭不出声,司天监就没一个人多嘴。

几位王公站在文武百官前列,一袭蟒袍为的湘王爷懒洋洋地耷拉着眼皮子,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隅中,兆庆帝才揉了揉鼻梁,面露倦容,一句话结束了今日的争辩——“众位卿家皆是言之有理,待朕思忖,明日再做定夺,退朝吧。”

今年祭祖之后兆庆帝害了一场病,好了以后精神大不如前,朝臣们一个个心知肚明,要说没什么想法才怪。

“退朝——”秉礼太监一声呼喝,文武百官躬身拜下,先头参差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着等兆庆帝衣角消失在视野里,众臣候足了半刻,才纷纷朝外,不是朔望之日,朝会上不过百十人,先走的都是那些贵胄权臣,薛睿没像尹元戎似的紧随在尹相后面,而是等人走的七七八八,才迈开腿。

不想出了殿外,刚下来九龙阶,就被人叫住。

“薛少卿且留步。”

薛睿扭头看,正见任奇鸣打了一个搭话的下属,朝他走来,心中一动,料想他所为何事。

“任少监。”薛睿拱手,略一施礼。

“上个月太史书苑那起人命案调查的如何,是否有进展?”任奇鸣径自询问。

薛睿轻叹一声,“下官惭愧,至今没能查出凶手来历。”

任奇鸣道:“书苑接连闹出人命,使得在那里的学生们诸多惶恐,此事就有劳薛大人多费精神,还是尽快找出真凶才好。”

听他这话,如薛睿不知破命人一事,会以为任奇鸣只是单纯关心太史书苑学生们的安全。

“任大人且放心,我必不会懈怠。”

任奇鸣点点头,转身走了,薛睿在原地伫足了一会儿,直到有人凑上来搭讪,才与人一同离开。

。……

今天按日子是轮到薛贵妃侍寝,散朝后,兆庆帝身上朝服都没换,在御花园溜达了半圈,没等到天黑,就直接摆驾去了钟粹宫。

路上没有派小黄门跑去前头走报。所以兆庆帝这脚跨进了宫殿,薛贵妃还坐在窗边剪花枝呢,一盆开得正好的木芙蓉,粉嫩的花叶上凝着银灿灿的水露,却不及她半张侧脸艳丽。

听到脚步声,她扭头一怔,顿时笑靥如花,鞋子都顾不上穿。搁下钳子,下了榻便要蹲下行礼,口中却带几分娇嗔:“陛下过来也没个人通传,臣妾衣裳都没换呢。”

这两句话换成宫中任一个妃子来说,兆庆帝恐怕都会翻脸,以为对方不敬。当场甩袖走人,可是对着眼前女人,他总有几分化不开的柔情与歉疚,怎会不快。

“爱妃快起来,”兆庆帝不假他人手,上前扶起了薛贵妃,拉着她在榻上坐下,和颜悦色道:“朕是无意走到你这边来的。”

又上下看看她身上的蜜色单衣,领口袖口露出来的肌骨如晶赛雪。瞧的他却皱起眉头,对跪在底下的宫婢们道:“天凉了,怎么都不知道给你们主子多加几件衣衫,就这么坐在窗口吹风,倘若病了,朕饶不了你们。”

吓得那些跟前伺候的宫女埋头告罪。

薛贵妃轻轻晃了下兆庆帝的手臂,柔声道:“怪臣妾自己怕热,看今天出了太阳就懒穿了,她们劝了不听。您这会儿过来。可要留在臣妾这里用膳呢,早上吩咐膳房炖了新鲜的鹿筋。这种天儿吃来刚好。”

两句话就给带了过去,兆庆帝转移了注意力,薛贵妃使了个眼色,颂兰这个大宫女连忙带着几个奴婢悄悄退出去,暗地里捏了把冷汗,接着又是庆幸——

接连好几个月的坤册都是照着栖梧宫的意思安排,主子侍寝的日子虽然不少一天,可不是挨着那些娇滴可人的新贵人,就是临着皇后与淑妃这两个大头,像是这样大白天就跑过来与娘娘一起用膳的情形,几乎都不见了。

还好新上任的那位女御大人偏向咱们娘娘,不然这日子越过,越没盼头。

薛贵妃陪着兆庆帝说了会儿话,不聊朝政也不问他烦忧,只捡了钟粹宫里生的几件趣事讲给他听,最后还叫人捧出一株大朵橘红的山茶,与兆庆帝赏玩。

兆庆帝见这花养的极好,细问之下,现这株颜色难得的玉茗居然是薛贵妃从去年始自己栽培的,一直到养出了个样子,才忍不住在他面前献宝,兆庆帝欣赏这份情趣,便问她:“好好的,怎么起兴侍弄起这些花草来了?”

薛贵妃笑容一顿,低头轻拨着绿叶,眼神中带些回忆,轻呵道:“陛下可还记得,昔日臣妾尚在闺中,您曾托大哥转送给我一盆花景,便是一朵玉茗,一晃眼这么多年过去,我却记着那花骨朵绽开,恰似斜阳晚霞。”

接着美目一转,看向兆庆帝,手指着两人当中这盆山茶,问道:“您看,这花开的颜色可像极了当初送我那一株?”

兆庆帝有些恍神,依稀记得有这么一件事,却早忘记那花是什么颜色的了,见她缅怀过往,不禁也想起他年轻意气之时,心有愧疚,不忍拂她兴致,只管点头:“正是这个颜色,亏你没能忘了。”

又爱怜地捧了捧它,道:“既然朕当初送你一株,你不如现在还了朕吧,朕看它喜欢,拿回去摆着养眼。”

薛贵妃哪里有不应的,高高兴兴送了他,略带心疼道:“那陛下一定叫人看好了它,能多开一夜是一夜。”

兆庆帝伸手在她脸上一抹,打趣道:“还不舍呢,这样吧,花即是你精心养的,朕不能白拿,你有什么心愿,这会儿不妨提出来,朕都答应你,当做是交换了。”

薛贵妃摇头道:“陛下厚待臣妾,臣妾没什么好求的。”

兆庆帝却不答应,非要她讲一个心愿,替她完成了。

两人推来推去,眼见兆庆帝就要没了耐性,薛贵妃适时松口,揉着脑门想了一会儿,对他道:“皇儿的婚期都要近了,可是陛下晓得,我那城碧侄儿已是弱冠之年,婚事一直拖到现在都没个着落,兄嫂早逝,我做人家姑姑的,总不能不管不问,所以臣妾想求您一个恩典,容臣妾好好给他挑一挑,将来选好了哪家小姐,还请陛下亲自指婚。”

兆庆帝没想到她会提起这一出,不为她自己也不为刘昙,却为薛睿。

他目中有些思索,却只是想了片刻,见薛贵妃脸上的期待,便缓声答应了:“朕依了你就是。”

“臣妾谢过陛下。”

薛贵妃当即欢喜地站起来谢恩,默默吐了口气,这件事叫她憋屈了三年,这下子皇上开了口,她总不必再为十公主的死让皇后膈应她了。

至于那瑞家的小姐,呵,凭他忠勇伯当成眼珠子宝贝,她还看不上眼呢。

第六百二十六章奇园

八月初六,余舒在宝昌街上的大宅子正式挂上了门匾,开门揖客,这标志着她这位最近红得发紫的女易师,从女算子到女御官再到淼灵女使,总算是自立门户了。

其实在挂门头之前,余舒有犹豫过匾上该题什么字,是通俗些以她的姓氏立足,或是相仿时兴取个雅致好听的宅名,比如湘王的定波馆什么的,不过在参考过的薛睿的意见后,还是老老实实取了“余府”两个字,字是她硬拽着薛睿提笔写的,没费那劲去求什么名家墨宝。

挂门头这天,少不了点炮竹烧香拜门神,噼里啪啦好大动静,街上有许多看热闹的人,把大门口一段路围的水泄不通,都见门阶上摆了供桌,桌子上满当当的贡品和香烛,一个穿着明绿色长袍大袖的年轻人面朝北,背对着众人,正举着三炷香磕头烧拜。

人群里议论纷纷,有过路者不明底细地嘀咕:“多大点岁数就做了户主,买下这么大一座宅院,真不知是哪家惯出来的小爷。”

这话被旁边的人听见,嘿嘿笑两声,就有嘴快的人拍着他肩膀道:“这位兄台切莫乱说,那正在烧香的主人家可不是你能随便编排的,皇帝老爷亲口封的淼灵使者听说过吗,别看年纪不大,人家那是仙家弟子,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呢!”

该人惊奇道:“淼灵使者不是个女子吗?这——”

再望门前烧香者,这才看出对方身条比较男子纤细,确是个女人。

。……

余舒在大门前揭了红,交待了一声周虎带着几个下人给门口看热闹的邻里街坊发喜饼,拳头大小的饼子包足了豆蓉和花生两种馅,装了满满两大篮子,拿到手的,咬一口都是给新宅添了人气儿。

挂门头当天没打算请外人,余舒只派人到尚书府吱了一声。到这天,薛睿还是来了。

前头热闹,大门洞开人声嘈杂,女眷们都留在后院儿没出来,倒是贺芳芝与裴敬留在前面客厅里作陪,与薛睿说话。

余舒如今是五品易官,品级上不比薛睿差,是以贺芳芝这个民间郎中与裴敬这个商人坐在相府的大公子面前。总不至于拘谨了,加上薛睿刻意放低姿态,以晚辈自居,三人倒是有的聊。

“一开始我遇着小余这孩子,就料想她是个能成器的,后来知道她是个姑娘家。不止一次可惜了,谁知道她硬是争气,如今功名也有了,官也做了,连我这个舅舅也托了她的福气,最近是愈发地顺风顺水了。”

裴敬一提起余舒便觉得与有荣焉,毫不吝啬地当着贺芳芝和薛睿的面狠狠地夸赞自己这个白捡的外甥女。

他确也因着余舒除掉了毕青,取代他的位置做了泰亨商会的总管,又因余舒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水晶生意。赚了个衣钵满体不说,更是一夕之间就在京城商联扎稳了脚跟,便是那号称京城第一家的通济商会大总管,也要笑称他一声裴先生。

薛睿闻言一笑,转头望着正从大门方向走过来的人影,心有戚戚。

见余舒来了,贺芳芝留她招待薛睿,领着大舅哥到后头看儿子去了,早先他还曾让赵慧提醒余舒一些男女之嫌。现下她官都当得。出入朝堂,这些小节便不拘如此。

余舒这府邸落成以后。薛睿这是头一回到家,两人忙起来,有些日子没见,她头一件事就是带他去游园。

“费了好些工夫,才把两处花园并作一处,整成我想的样子,为这多耗了半个月,不然早就搬过来了,上个月就想请你过来瞧瞧,可总也找不见你人,走,这就带你逛逛景。”

薛睿听着她自吹自擂,好像她的花园子比之皇上御赐给湘王的定波馆也不差了,暗笑她夸张,没说出来。

一脚踏进花园里,没觉出什么出奇之处,倒是空气似乎格外清新,但他跟着她在那连环花园里兜了半圈下来,待到耳边传来一声清唳,扭头望见一对丹顶白羽的仙鹤立在不远处的小河塘边上采食,总算忍不住露出惊讶来:“你怎么养得住这样的东西?”

鹤是祥物,先不说这东西不好弄来,京都不少权贵富人家里都尝试圈养,可一过了夏天,这鸟就该迁徙过冬,若是关在笼子里就会不吃不喝直到饿死,若是放它们出来乱走,一不留神就会飞去。

可是余舒这对鸟儿搁在外头,任凭它们乱走,羽毛光洁,看起来精神还不错的样子。

余舒反过来疑惑地瞅他一眼:“怎么养不住,这一双白鹤虽说饲料贵些,但是挺温顺的。”

薛睿闻言,脸色怪异,“你就这么放它们在外头?到了夜里都不关进笼子里?”

“做什么关起来,它们又不乱飞。”

薛睿追问了两句,才知道她这鸟打从半个月前放进园子里,就不曾关起来过,饲养人只要每天按时往小河塘里投放新鲜的鱼虾,它们就只在花园里走动,偶尔在宅子上空飞一飞,到顿儿就回来采食,根本就不远走。

薛睿心下惊奇,看余舒一脸“这鸟很好养啊有什么好奇怪”的神情,话到嘴边,又噎了回去。

接下来他便留意起园中布置,不知是否心理作用,总觉得她这花园里的树绿的太荫,花开的太盛,处处鲜活,明明到了秋季,却没有丝毫凋零的迹象,这感觉就好像、好像隔了一堵院墙,不管外面是冬是夏,进到这花园里,就是一个春天。

想到这里,薛睿不禁笑了,再看走在前头兴致勃勃给他带路的余舒,心道是他想多了,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神奇的地方呢。

“…告诉你,这园子是我参照了我师父教的奇门阵法摆布的,地底下我埋了几重阵眼,这里的一花一木都有讲究,别的不敢说,这一块地的风水,整个安陵城都找不出几处比它更好的来。”

余舒是受了养水晶的风水池启发,把青铮教给她的八门生死决套用在了这连环花园中,也只有她这种半路出家的易师才敢如此胆大妄为,就不怕一个不小心冲煞了气运,害人害命。

两人逛了一遍花园,选在临着池塘的小轩厅坐下,丫鬟听到余舒吩咐,飞快跑走去端茶点。

“你看我这园子收拾的如何?”两人临着窗栏坐下,不远处又见那一对仙鹤,池塘里还游了几只鸳鸯,成双成对。

“极好。”薛睿本来可以有一大堆夸词,可是说出来,就觉得把她这园子比俗了。

“就是许多地方空着,缺个好听的名堂,”他身在鸟语花香中,人都清爽了,情致上来,便自荐为她这园子里的景致取几个名字。

余舒高兴不说,趁着丫鬟来送茶点,就叫人取来文房笔墨,让薛睿乘兴给写了好些个字。

薛睿的书法师承上一任的陶文馆大学士宋孝先,这是当世名家,却不受声名束缚,兆庆九年便卸甲归田去了。

“我看你那小河塘引的是活水,池边立有一块方石,回头找工匠来凿了字。”薛睿提笔,记下“九皋”二字。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方才路过一条回廊,廊下雀声盈耳,有一对金丝雀动听的很。”薛睿又提笔,记下“时闻”二字。

绿林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

接着薛睿一口气给花园里的阁楼,凉亭,洞门,山石,还有他们现在坐的小轩厅全都取了名字,余舒这半拉文盲品不出好坏,知道很有内涵就是了。

“多谢大哥。”余舒喜滋滋地数了数薛睿给写的一沓字,吹干了墨,整整齐齐叠放在木盘中,叫林儿拿去她书房收着。

“明儿我便托人去寻工匠,等挂好了字,再请你来赏光。”

薛睿身上揣着她宴客的烫金请帖,是今天上门她亲手给的,算算日子,不剩几天,想了想,于是道:“到那天人来得多,免得有那些不讲究的随便乱闯,糟蹋了你这园子里的花花草草,惊吓了鸟兽,怕你人手不够用,我拨几个人给你守园子?”

余府新宅的情况他再清楚不过,她大手大脚从供人院买人的事,前几天刘炯在他面前提过,是个省心的法子。

但是供人院出来的,老实是老实了,却不够厉害,万一遇见胡搅蛮缠之辈,怕不能应付。

她宴客的名单早就拿给他看过,来的什么人都有,他今天上门本来就是为了给她提个醒。

余舒却是担心来客里混了小人,若懂些奇门诀窍,在她的花园子里动什么手脚,坏她风水,听到薛睿愿意帮忙,不多想便应了。

“那最好不过,我正愁少人使唤呢。”

说到这儿,余舒收起了玩性,想到正事上面,望了望走远的丫鬟,回头问薛睿:“太史书苑的案子查到何处,有着落了吗?”

死了一个曹幼龄,又死了一个湛雪元,凶手疑是同一人所为,却深藏不露。

薛睿方才脸上还挂着笑,这一下便敛起嘴角,看着她,幽声道:“凶手就在书苑中,我已认准了那个人,只是找不出实在的证据,不想打草惊蛇。”

第六百二十七章祸主东宫

兆庆帝在薛贵妃宫里用了午膳,歇过晌午,就听到宫人来报说大提点在泰安殿外等候。

兆庆帝这一顿午觉睡得舒坦,刚刚醒过来,正侧枕在榻上瞧薛贵妃素着里衣坐在妆镜前梳发,听说朱慕昭求见,又眯着眼睛养了会儿神,才坐起来,对薛贵妃道:“朕过去看看,你若闲着无事,不妨到御花园走走,别闷在宫里候着,晚膳朕再过来。”

这宫里的女人,轮到谁侍寝不是一整天都待在寝殿里不敢往外挪半步,就怕耽搁了圣驾,失了恩宠,皇帝几时要来,几时要走,不会照着她们的意思,她们又哪儿敢多问。

兆庆帝发了话,就是心疼薛贵妃不叫她干等着,搁以前,她许就说两句他爱听的,婉拒了,然后规规矩矩地在宫里候驾。

薛贵妃笑笑放下梳子,走过去帮他更衣“听陛下的。”

可她规矩了这么些年,早就累了,再忍下去,她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兆庆帝走后,伺候在薛贵妃跟前的大宫女颂兰端了铜盆进来,见到她家主子娘娘一个人坐在软榻上面发笑,不知想的什么事,看上去心情极好的样子,暗暗放了心,方才皇上走得急,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晚上来不了了呢。

薛贵妃见她进来,回过神,拢了拢兆庆帝临走前披到她身上的罩衣,朝她摆手:“去,将今季新备好的衣裳都拿过来,本宫挑一挑,待会儿咱们御花园去散散心。”

颂兰听话出去交待,不到一盏茶的工夫,便将各色各料的衣裙都摆到主子眼前。

梳洗妆扮后,一袭金罗云摆曳地,满鬓海珠宝蓝的薛贵妃美的让一室宫婢都垂着头不敢抬眼,生怕看呆了去。

颂兰早就带着几个得力的宫女太监,提好了茶果软垫与器具,前面派了个腿脚快的小黄门去开道儿,前簇后拥着薛贵妃出了钟粹宫。

钟粹宫离御花园有一段距离,薛贵妃乘了一顶四人抬的辇舆走在路上,遇见两拨出来串门的小嫔妃,靠在路边行礼,等她车走远了,才敢走开。

这动静,不过一刻,就传到了各个宫里。

将到御花园的岔口,那开路的小太监飞快地跑了回来,颂兰见人影,皱了下眉,快走几步上去,拉了人到一边,小声问道:“慌慌张张个什么,花园里可有谁?”

“姐姐”小太监喘口气道:“小人瞅见皇后娘娘的玉辇车停在花园外呢。”

她脸色微变,就听主子娘娘一句话问了过来:“何事?”

颂兰走上前,凑到薛贵妃腿边踮脚轻声道:“皇后娘娘正在呢,主子,咱们是往前走,还是掉回头?”

她从一个懵懂的小丫头起,在钟粹宫待了十年,能被薛贵妃当成心腹使唤,眼力价必然是一等一的,这样小心翼翼是有她的原因——自打三年前出了那回事,十公主一死,她们主子逢见皇后的驾,总会退避三舍,除了初一和十五早晨到栖梧宫去省视,平日能不碰面,就不碰面。

可是难得主子这样好心情,都走到花园门口了,难道要退回去?

颂兰心里叫苦,真掉头走了,等明儿宫里不知传成什么样子,又该老调重弹,搬扯十公主坠楼那件无头公案,说是他们薛家小姐害死了十公主,所以贵妃到现在都没脸见皇后。

“往前走。”

诶?

颂兰一时没反应过来,抬眼窥见薛贵妃美艳的脸庞,蜒长的黛眉斜飞入鬓,睫羽扑朔下映着一汪眼泉,明媚的耀人。

颂兰心头一颤,有些慌乱,又隐隐有些〖兴〗奋,低下头去。

“是。”

御花园中,瑞皇后正在千秋亭附近看红叶,最近正得宠的孙贵人陪坐在一旁,底下还有三两个美人和小常在,乖乖巧巧地听着她们两个说话,时不时逢迎一声,掩唇娇笑。

薛贵妃扶着颂兰的手进到花园里,老远便望到这妻妾融洽的一幕,嘴角微浮冷笑,脚下顿也不顿。

沿路把守的宫人起先没敢阻拦,眼睁睁瞄着薛贵妃这一行浩浩荡荡往亭子那边去了,直到前头的栖梧宫大太监哈着腰站出来,堪堪将薛贵妃挡在了亭子不远处。

“奴婢给贵妃娘娘请安,您这是出来游园子呐?”

薛贵妃睬都不睬他一眼,颂兰自觉出声道:“宁公公这话可笑,我们娘娘出来作甚还要与你这奴才打招呼不成?”

不提两位主子的恩怨,颂兰对这宁太监也全是厌恨,当年她还是个小宫女的时候,曾在丰庆宫做事,有一回同期的宫女打坏了一支宝瓶,就因为认了这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