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事如易-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死去了,并且在活人身上施法,没有在狗畜身上施法容易,因为畜生灵智不全,更容易接纳人的魂魄,但活人魂魄俱全,除非是先将他变成傻子,才可以在他睡梦中施法,为已死之人另换一个身体。”
听了他的解释,兆庆皇帝的眉头高高地挑了起来,用着一种耐人寻味的神情,望着那个可以起死回生的东瀛少年。
座下,余舒平静的表面下。心跳异于往常,一个死人的魂魄在另一个活人的身上复生,这种诡异的事情,不正是她自身经历的真实写照吗?
她并不相信一撮头发一根蜡烛就能够招魂让死人活过来。可是她看着那个奇特的东瀛少年,就记起昨日的水陆大会上,对方看向她的目光,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就好似被人看穿了一样。
难道说对方看出来她壳子里的东西不是原装的?
不、不可能,这怎么可能。
余舒飞快地否认了这个念头,告诉自己不要吓唬自己,安陵城中卧虎藏龙,高人数不胜数,要有人能看出来她有鬼,早就看出来了,还能等到这个时候?
“既然如此,为何不能让死者在自己身上重活过来。非要占用他人的身体?”
这一声质疑。出自司天监方面。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昨晚忙碌了一整夜的任少监。
“这个嘛,”山田次郎眼珠子转了转。“我听安倍大人说起过,在她这样厉害的阴阳师眼中。活人身上有一种叫做‘气’的东西,一个人一旦身体没了‘气’就会变成死人,魂魄就会离开身体,要想死而复生,就要重新找一具有气的身体,不能再用没‘气’的身体。”
闻言,余舒若有所思地托着下巴,看着那个低头不语的少年阴阳师。
“哼,什么起死回生,要老夫来看,这分明就是江湖中人惯用的鬼把戏,拿来骗人还行,岂可当真。”
满头花白的靖国公冷哼一声,他是先帝重臣,累世功勋,当今圣上继位之初,由他一手平叛了几个乱臣,如今虽无兵权在身,但是兆庆帝待他一向宽厚,换做旁人,敢在御前这样随便说话,恐怕早被皇帝瞪了,但这会儿兆庆帝也只是笑笑看了他一眼,并未置喙。
司天监那边立即有人符合:
“靖国公大人说的是,下官以为,这东瀛来的术士所谓的起死回生,倒像是邪魔歪道,害人的手段,亏得他们胆敢以此欺君罔上,其心可诛。”
辛雅昨天在这个东瀛人身上吃了暗亏,今天哪里会放过奚落的机会,何况上午任奇鸣已经发过话了,能找茬就找茬。
他一开口,司天监那边就热闹了,你一句我一句地指点起来,说话不外乎一个的意思——假的。大家进宫前都是打过预防针的,凭你这法术看上去再真,咱们也不能承认了。
有言道三人成虎,一个人不信就罢了,但当一群人都摆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倒让那些一开始被震住的人们,也都怀疑真伪。
司天监声音一致,连带身后的一众易师们,也没一个人捧东瀛人的场,一个个脸上就差没写“我不信”三个大字了。
甚至兆庆皇帝,眼神都不如刚才火热了。
余舒看这场景,很是想笑,这叫什么来着,对了,主场优势。
“大安圣皇明鉴!”山田次郎大概没料到这么些人会“睁着眼睛说瞎话”,立即露出被人羞辱的神情,脸红脖子粗地朝着兆庆帝跪拜下来——
“外臣带着诚意,前来朝拜陛下,这两名阴阳师,在我们国家的珍贵,比得上万人的兵马。昨天相田大人施术招雨,今天安倍大人让死人复生,陛下亲眼所见,怎么会是假的,我看是有些人不甘承认技不如人。今天还有别国来使在场,有些人,就不怕传了出去,会让人说你们大安的易师,心胸狭窄吗?”
番邦使节坐席上除了倭国,还有暹罗、高丽等几个小国,他们听得懂汉语,的确是被安倍葵露的一手给震慑住了,此时虽然没有帮腔东瀛使节,但从脸色上,也看得出来他们的想法,大概是和东瀛使节一样的,以为大安朝要仗势欺人了。
兆庆皇帝眼睛一眯,看着跪在底下的东瀛使节,目中有了一些寒意。
偏偏山田次郎一心为达目的,并无察觉,只顾着辩白,忿忿不平地对着司天监那边道:“你们口口声声地说我们的阴阳术是骗人的,那就请贵国的易师们说明白,究竟哪里是骗人的,如果说不出来,还请不要含血喷人。”
余舒不得不夸赞这个倭国人汉语学得好。含血喷人这样恰当的成语都能用得出来。
岂料司天监一方就等着他这句话呢。
“哼。”这一次冷哼的是曹左令,“昨日碍于尔等颜面,为显我朝宽容,没有当面拆穿。你却欺我司天监无人吗?”
接着一转头,对下席的景尘道:“有劳道子一白。”
景尘颔首,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起身。也不管山田次郎如何叫嚣,对着宝座上一拜,道:“圣上,臣有话要讲。”
兆庆皇帝对着景尘,当然是和颜悦色的:“但讲无妨。”
“昨日东瀛来的阴阳师,施展了呼风唤雨的术法,观之神奇。然而,这种手段,我大安易师当中。也不是无人不可。”
“哦?”兆庆皇帝感兴趣道:“几时有这样的人才。为何朕不知道?”
景尘解释道:“其实不难。只要是占卜准确当日的晴雨,提前做好准备,谁都可以呼风唤雨了。臣斗胆,敢请一试。以证真假。”
兆庆皇帝听他这么一说,倒有些失望,他还真希望大安能有呼风唤雨的易师,到时候哪个地方干旱缺水,把人调去挥手一招,就连赈灾都免了。
真有这样的奇人,用一座无人小岛就能还回来,有何不可呢。
山田次郎听到景尘的话,呆愣一下,脸上慌张一闪而过,但仍然虚张声势地说道:“说得容易,那就请你这就招来一场雨,让我们看看真假吧。”
景尘望了望殿外明朗,心想着上午那几位易师的推测,却忍不住回头,看向下座的余舒。
却见她老神在在地捧着茶杯看热闹,一点暗示的意思都没有。
山田次郎却误会了他的举动,以为他想要拖延时间,急忙道:“这位大人不是要招雨吗,我先说明,昨天相田大人招雨,只用了一根香的时间。你不要想着愚弄我们,用时过久,即便是下了雨,那也不是你招来的。”
说罢,他便挂上一脸请求公正的表情看着兆庆皇帝。
兆庆帝心里也是厌恶这个东瀛使节不识相,他大概是对自己的外甥十分有信心,二话不说地吩咐内侍:“去拿一炷香点着。”
司天监一方知情的人,脸上或多或少露出了担心的神色。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景尘不欲争辩,迈开步伐,转身向着大殿门外走去,他背影修长,衣袂飘逸,离去的背影,印在人眼中,好似那乘风归去的仙人一样。
霎时间,就让在座百来易师莫名地多了许多信心与寄望。
而余舒,则望了一眼景尘消失在宫殿门外的背影,轻摇了摇头。
坐在首席的大提点若有所觉地扭过头,轻扫了她一眼,并无人察觉道。
景尘出去后,所有人都盯着那一根香,大概司天监这些易官们再没有像今天这样心齐过,都盼望老天爷赏脸,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打瞌睡了。
“嗡——嗡——嗡”
远处传来低沉的钟鸣,在丰庆宫上下回荡,正是酉时刚到,夏阳西沉。
那香烧的很快,似乎并未过去多久,就剩下拇指粗细,可是殿外依旧风平浪静,没有一点风雨欲来的征兆。
一直到最后一点香灰散做炉尘,也没有等来下雨。
“”
司天监沉寂一片,山田次郎面露喜色,毫不掩藏地冲着那边得意一笑,而后又向兆庆皇帝跪下了:“陛下,不知道圣朝的易师们还有什么话可讲。”
兆庆皇帝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司天监的方向,只有熟知这位在位十多年的君主脾性的人,才知道这已经是他发怒的前兆。
首当其冲的大提点慢腾腾地站起了身,宠辱不惊地跪下:“臣失职。”
他这一跪,可不得了,司天监一众纷纷起身,跟着他跪倒——
“臣有罪。”
山田次郎尚不知他已经触怒了天颜,只一味得意占了上风,请示兆庆皇帝:“请陛下如约,敝国将以两位阴阳师,交换那座小岛。”
话声刚落,兆庆皇帝嘴唇翕动,刚要出声,却听一声轻笑,带着一股轻蔑响彻大殿:“不过是招来一场小雨,就自大成这般模样,看来不让你见一见真正的本事,你真欺我司天监无人了!”
第五百九十六章天不负我
“不过是招来一场小雨,就自大成这般模样,看来不让你们见一见真正的呼风唤雨,尔等真欺我司天监无人了!”
余舒冷声出列,在一片跪倒谢罪的易官当中,可谓是众目睽睽。
兆庆皇帝目光越过几排下跪的人影,落在她的身上,看着她的官服衣着,问了一句在余舒看来是明知故问的话:“这是何人?”
“回禀圣上,微臣乃是司天监坤翎局女御官,余舒。”余舒低头答话,心想:皇帝虽没见过她的人,但是对她的事,恐怕是了若指掌。
“哦,你就是大衍试上的那个女算子?”
“正是微臣。”
底下响起一小片议论声。
坐在相位上的薛凌南抬起眼,扫向对面席上。
“听你方才说话,莫不是你也会用呼风唤雨之术?”兆庆皇帝的语气明显要比方才缓和了一些,只是无视了跪着的那些人。
余舒点点头,大大方方地承认了:“微臣会用。”
兆庆皇帝的眼睛微微一亮。
被抢白的山田次郎面露错愕,根本不知道眼前这个穿着官袍的女子是打哪冒出来的,急忙插话:“司天监的大人们不是说,敝国的呼风唤雨是骗术吗?”
余舒瞥他一眼:“你们的当然是骗术,我会的却是正宗,岂可比较。”
山田次郎道:“我看你是大言不惭,刚才出去那位大人,不是说他雨水可以预测的吗。那为何没有下雨呢?我知道你们大安有句俗语,叫做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才是好猫,你们大安的易师连一场雨都招不来。如何同我们的阴阳师比呢。”
面对对方据理力争,余舒半点没觉不好意思,反而笑道:“我们大安还有一句话,叫做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凭你的学问,大概是不懂得这句话的深奥,我就简单地告诉你罢,右令大人今天运气不好,占卜出了错,不过不打紧,他算不来风雨,我却可以替他招来。”
“那就有请这位大人一试身手,你如果招的来雨水。在下才能心服口服。”山田次郎气道。心里却在大骂这些大安人无赖。
他就不信。这些养尊处优又无能的大安易师,真有呼风唤雨的本事。
兆庆皇帝不耐看他们吵嘴,咳了一声。问余舒道:“卿言当真?”
余舒面色一正,躬身请旨:“敢请一试。”
前有景尘这个失败的例子。兆庆皇帝也不敢寄予她太多厚望,正犹豫是要她试试,还是干脆借坡下驴,用那无人小岛换了倭国那两个奇特的阴阳师,免得待会儿丢人更大。
就在这时候,大提点出声了:“臣请圣上,使余大人试一试。”
这一句话替兆庆皇帝拿定了主意。
“好吧,朕准你一试。”
余舒低头笑了,两手再恭:“微臣召唤风雨,然需一物,不然不可成功,请圣上赐下。”
兆庆皇帝疑惑:“你要什么?”
“需得真龙号令,”余舒仰头面圣,掷地有声道:“臣纵有呼风唤雨之能为,而区区一介凡人,如何任性操纵天意,天意难为,非有我大安天子之真龙号令,臣才敢上请天意,降雨福泽!”
这一番话,她说的是义正言辞,冠冕堂皇,在旁人听来或许有阿谀之嫌,但是放在兆庆皇帝耳朵里,就显得十分受用了。
果然,众人偷瞄到皇帝脸上多云转晴,心想这新上任的女官年纪不大,说话倒是挺有一套的。
“真龙号令?你要朕如何给你?”
“请圣上挥毫,书写一面令旗,交由臣下。”
兆庆皇帝半信半疑地答应了,当即让人准备,研墨下笔,按照余舒的请求,真模真样地写了一面明黄颜色的令旗给她。
余舒捧着这面令旗,不需山田次郎多嘴,一手指着香炉,道:“点香。”
边上候命的小太监立即打着火折子点香。
在众人千奇百怪的眼神目送中,余舒昂首阔步地走向大殿门外,奉旨招雨去了。
等她人影消失在门口,兆庆皇帝扫视司天监跪拜众人,起了个腔,却只让一人起来了:“大提点看座吧。”
朱慕昭好像没事人一样站起来,捋了捋袖口,重新坐下。
其他人老老实实跪着,心里叫苦,真心祈盼余舒不要是说大话,赶紧招来一场雨,好让他们解脱。
山田次郎也与安倍葵回到座位上,而那口箱子与笼子,则叫人抬下去了。
兆庆皇帝不放心地又派了几名官员跟出去盯着,随时进来汇报。
。……
余舒跨出宫门,就看到站在不远处露台上的景尘。孑然一身的他,沐浴黄昏下,身形有些萧索。
“右令大人不进去吗?”
景尘回头看她,“方才你在殿上说的话,我都听到了。”
他该感谢她帮他找了一个绝佳的借口推脱吗,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福祸。想来她正是他的福,而他,就是她的祸吧。
“听到如何,”余舒走上前去,站在十二层玉阶上,瞭望远处高耸的钟楼,一只孤鸟斜飞。
“我以为你不会多管闲事。”昨日他询问过她,她摆明了无心理会,现在却突然站出来,是因为要与他划清界限,不相为伍吗?
景尘眼神一暗。
余舒看到,心下不然,不做解释,她昨天拒绝景尘的提议,表现出不愿参与的样子,一方面是不甘愿被他和司天监利用,一方面则是考虑到自己亲身上阵的可能性。
但是接到湛雪元凄惨的死讯后,却让她横了心。
这是个时机。她不妨赌上一回,只要老天爷给脸,那她的名声势必要如日中天,若是老天爷不开眼。她顶着破命人的锅盖,办砸了事,谁也不能拿她开刀,最多是丢人现眼。
像她脸皮这样厚的人。比起丢命来说,丢人有什么可怕的。
当年义阳城中醒来,前尘即成故土,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活下去。
一路走来,多少坎坷,几经磨难,能到今天这一步,她的生死已经由不得旁人摆布。
“你…有几分成算?”景尘问。
余舒听到了身后脚步声。知道是兆庆皇帝派人出来。眼底精光一闪。道:“我有真龙号令,上可通天,你说我有几分成算?”
说罢。她便一步跨前,沉吸一口气。扬起了手中三角令旗,直指天向,中气十足地洪声喝令:“大安明君文治武功,上应天命下佑苍生,八方水土听吾调令,风来雨来电闪雷鸣!”
老天爷,你既然让我来到这世上,就是给了我一个活下去的机会,我若不惜此命,岂不负天!
天让我活,何人奈我!
几句话被她呼喝的虎虎威风,丝毫不见女子矫气,身后那几名官员面面相觑,刚要交头接耳几句,异变突生——
“轰隆!”
一声雷鸣,平地激起,炸醒了人的耳朵。
景尘心跳一砰,转头看向余舒,但见她两眼如炬,凝望天边,眸中烧着不知名的神色,让人心也慌慌。
“风来雨来电闪雷鸣!”
余舒手中真龙令旗挥舞的呼呼作响,看似毫无章法,却每一下都气势十足,那道兆庆帝亲笔书写的旗帜在她手中幻化出一道道明黄的碎影。
而此时殿上,群臣也听到了那一声雷响,人人作惊。
兆庆帝身形一动,险些起身离了宝座。
“打、打雷了!”不知是谁低喊了一声。
随即便是嗡嗡不绝的低语声,兆庆帝没有制止,而是神情莫名地转头看向了司天监中唯一在座的朱慕昭。
大提点迎着皇帝略带兴奋与问询的眼神,轻轻摇首。
他只是昨日卜算到,今日水陆大会,必不会潦草收场,有紫薇异星横空出世,黄道天助。
却不知余舒哪里来的这样的底气,关键时刻站出来,胆敢顶着皇帝的名头,去号令天公。
究竟是她精通占卜天象,还是另有缘故,有待考证。
反观山田次郎的表情,就不那么乐观了,他死死盯着大殿门外,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
就在此时,一道闪电“噼啪”撕裂天空。
殿外的天色,以人肉眼可及的速度,昏暗下来,靠近大殿门口的人,很快就感觉到了一股冷风吹入。
“呜——呜——”
炉中的香烧了一半,外面已经是天山雷鸣,风声呜呜。
余舒洪亮的喝令声,清楚地传入殿堂,鼓舞的人心躁动。
那将百易师,人人面露激动,昨日倭国人招雨时候,可没这么大的动静。
“噼啪!轰隆!”
又是一串闪电雷鸣,殿门口突然多了一道人影,刚才被兆庆帝派出去的一名官员小跑进来,惊喜跪地道:“启禀圣上,下、下雨了!”
兆庆帝浓眉一瞠:“当真?!”
“真真下雨了,好大雨点子,砸的人疼呢!”
举殿哗然,兆庆帝再也坐不住了,只见他长身而起,离了龙椅,兴匆匆地撩起龙袍踩下玉阶——
“众臣随朕前去接雨!”
这一场雨,可是听了他的天子号令,非比寻常啊!
总管太监连忙跟上皇帝尾后相扶,一众大臣无不起立相从,就连那几国番邦使节,也都兴匆匆地跟了出去。
君臣浩荡荡行至殿外,满眼风雨交错,唯见一道高挑的人影立于雨中,脸肩浃湿,堪堪收回令旗,转身露出一张精神笑容,湿气满面,两手托起旗帜,亮声跪道:“圣上明君是也,故斯天公授雨,福泽苍生,微臣幸不辱命!”
第五百九十七章淼灵使者
宫外狂风骤雨,大殿上却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忽略掉那几个东瀛人不计的话。
余舒这一场大雨招来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老天爷的面子,地利是水陆大会这种难得一见的场合,人和则是服帖了兆庆皇帝的心意。
手持真龙号令,呼风唤雨,一解了司天监的窘局,挽回大安易师声誉,二压了东瀛阴阳师起死回生的风头,三来使得龙颜大悦,居然做出携领群臣出门迎接雨势这般举动。
余舒一声“明君”,叫进了兆庆帝的心坎里,古来帝王生有何求,不过太平江山,后世流芳,而明君不是自称,再没有比天意所指更有力的证明。
今日水陆大会,番邦朝贡,司天监女官持天子令招雨,天降福泽,必将载入大安史记一页中。
。……
回到殿上,众人归位,兆庆帝满面红光,兴奋犹存,当场指着余舒,对重臣道:“此女乃奇人也!”
众人无不称道。
余舒知道自己锋芒毕露,想谦虚是不可能的,不过有个重点还是要重审一下:“圣上谬赞,微臣呼风唤雨之术,非有当世明君而不敢动用,此乃天意。”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该做的她都做到了,眼下只要把皇帝老子哄高兴了,她还怕不能名利兼收么。
余舒起了个头,自然有一群臣子把话接了下去,歌功颂德,讨好皇帝,谁不会两手。
就连那几个番邦使节,都一再表示了臣服。
“哈哈哈!”兆庆帝乐得开怀大笑。
如此情形,司天监一方当中。有人看着余舒的目光,多带了几分深意。
余舒全然不觉,等到兆庆帝开心够了,才将矛头一转,直指那几个面容僵硬极不合群的东瀛人——
“圣上,微臣有话要问东瀛使节。”
兆庆帝这才想起来那个讨人嫌的倭国人,笑容轻减三分,抬手准许了她。
余舒就指着香炉中掐灭的半根香,问那山田次郎:“山田大人,我这一场雨。比之昨日令国阴阳师大人那一场,如何?”
不少人低声笑了,这不是明摆着呢。昨天那一阵蒙蒙小雨,比起来现在外头的电闪雷鸣,简直同天公不小心打了个喷嚏差不多。
有言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山田次郎心里气急了这些大安人狡猾,明明有这样厉害的人物。却深藏不露,让他全无准备。
“这位大人好本事,”他勉强虚应,瞅了一眼呆呆坐在身旁的安倍葵,急中生智:“就不知您可以呼风唤雨,也会起死回生术吗?”
对了。他们还有起死回生术,这些大安人一定不会的。
谁知余舒竟笑了,她还没开口。就听身后坐席上有人高声说道:“我们司天监的余大人,虽不会起死回生,却可以断人生死,你们倭国的阴阳师会吗?”
说话的是一直看人家不顺眼的辛雅。
“断生死?”山田次郎面露茫然,显然是不知大安易师的境界。
余舒好心告诉他:“我是不能让死人活过来。但我可以算出活人几时会死,山田大人需要我为你算一卦吗?看看你能活到几时。”
最后一句话。她虽是笑着问出来,可盯着对方的眼神,却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山田次郎点头不是,摇头也不是,只有逞强道:“就算你可以预知人的死期,那也比不了起死回生,还是我们东瀛的阴阳师厉害一些。”
底下有人嘘声,显然不服,就有人说道:“你那起死回生,需要夺人性命,绝非正途,若不夺人性命,重活到狗畜身上,那还不如一死了之呢。”
趁着兆庆皇帝心情好,昨日便不赞同交换钓鱼屿的孔芪,起身劝谏:“圣上,微臣之见,东瀛这两名阴阳师并不可取,一则我大安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