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事如易-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薛二老爷这回光笑了,看着精明有限的妻子,没吱声。

恐怕他那聪明绝顶的大侄儿都会误以为老爷子真的有心让他娶了瑞家的姑娘,好与伯爵府结亲,平了当年十公主坠楼的冤案,好与皇后和睦。

但他一直很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事。

单就一条,他在宫里的贵妃妹妹是绝不会答应这门亲事的。要他们大哥的独子去娶皇后家的外甥女,简直是天方夜谭。

大妹妹的脾气有多犟,他还不清楚么,就好像多年以前。出了那档子意外,二妹妹一时糊涂害的——

“老爷,”辛氏一声唤喊回正在回忆旧事的薛二老爷。

“大公子的事是不必咱们操心,有爹和娘娘打量着呢,该着急的是咱们旭儿,”辛氏一脸发愁道:

“再有两个月孩子都十七了,城碧的婚事就这么耽搁着,他这个做弟弟的哪能抢先一步,我就是相看人家,都得悄悄的,生怕爹知道了会不高兴,要是再等上一两年,只怕我看好的那几家女孩子都被人挑完了。”

薛二老爷想起儿子,同样头疼,只不过他头疼的不是儿子的婚姻大事,这么说吧,他大哥家的城碧孩儿有多争气,他家的混小子就有多不争气!

薛睿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两榜进士出身的五品职官,可以出入朝堂,声名在外,薛匡旭却文不成武不就,学武他吃不了苦,读书他不是这块料,一天到晚就知道闯祸。

“我薛家的公子,何愁亲事,”这安陵城里想与他们薛家攀亲的人家不知凡几,要着急也是别人,薛二老爷觉得辛氏是白操心。

“你有空去打听这些有的没的,不如好好管教一下你那宝贝儿子,整日跑的不见踪影,连我这当爹的都不知道他在忙活什么。”

辛氏不愿听他数落儿子,站起座儿,嗔他一眼道:“还不是你先前不知搓的什么火,一见到他就板着脸骂他不好,吓得他都不敢往你跟前凑,行啦,我这就让人去外头寻他回来,老爷歇个午觉吧。”

“我骂他才是为了他好,”薛二老爷嘟囔着,见辛氏掀帘子出去了,暗叹一口气,心想他大半辈子只得这么一个儿子,若能有薛睿一半争气聪明,他又哪里舍得骂他。

早些年是几位皇子且都青葱年少,局势不明,老爷子乐见城碧与宁王交好,他也就默许旭儿跟在他们后头跑,谁道后来城碧与宁王翻了脸,那傻小子竟分不清楚,九皇子人都回京来了,他却还是一个劲儿地往宁王跟前凑,叫他怎么不上火。

***

余舒隔天就听闻了薛贵妃的喜讯,倒不是有人特意跑来通知她,这话儿是徐青在司天监“闲逛”的时候打听到的。

余舒自从多了两个侍卫傍身,白天到司天监办公,不令他们干守着门口,而是派他们在署里四处走动,充当耳目。

陆鸿徐青凭着她响亮的名头,司天监除了某些场所,几乎是畅通无阻,哪里都去得,连日下来,各处混了个脸熟,渐渐能给余舒带回些有用或没用的小道消息。

“听会记司的一位常记大人讲说,昨夜宫中传旨,要他们上选千枚童子玉币,用珍珠丝赶织出一幅明月出海图送入宫中,据说是皇上预备在中秋宴上赏给贵妃娘娘的。”

徐青原话学了一遍,余舒琢磨了一晌,觉得蹊跷,这童子玉币与珍珠丝都是取吉之物,在辛家给她的那半部《奇巧珍物谱》上各有记载,前者是将铜币大小的美玉挂于不满百日的男婴颈上,汲赤阳气,九九八十一日才成一枚,后者则是一种罕见的珍珠蚕吐出的丝线,状似银缕而柔韧极佳,乃是御用贡品。

珍珠丝就罢了,皇上高兴用那一两金做一尺丝的宝贝给他喜欢的妃子织个花样,顶多叫她感慨一声贵妃娘娘恩宠不衰,但是用上童子玉币就耐人寻味了,她没记错的话,这东西是历来用给宫中受孕的娘娘们贴身佩带,安抚胎神用的。

这么说的话,是薛贵妃有了身孕了?!

余舒总结过后,当即就觉得这是个好消息。

为了确证此事,下午她批过几份请婚的庚帖,留等明早景尘加盖大印,没等落日钟鸣,就跑去大理寺找薛睿求证去了。

一样都是官署,大理寺距离不远,余舒走过钟楼,陆鸿便牵了她的马来,弓臂扶持衣袍宽大的她跨上鞍,再转身去骑上自己那匹官马,与徐青紧跟在她左右,畅通无阻地出了司天监的大门。

徐青骑在高大的马背上,回头望了眼巨木门下值守的护卫们渐渐渺小的人影,就在两个月前,他与这些匹夫一样,没日没夜地守着门岗站桩子,从这个门头调派到那个门头,被高墙城门遮住眼,仿佛永远都看不见出头之日。

徐青跑了会儿神,发现落后了陆鸿一段,赶紧跟了上去。

。。。。。。

余舒还没走到大理寺,半道上就望见了薛睿的官轿,看上去是刚从官署出来要往别处去,陆鸿上前给她拦了下来。

薛睿拨开布帷看了外头一眼,见是余舒,便让轿夫放下轿子,停在路边与她说话。

“你上哪去?”

“正要回家一趟,”薛睿半臂靠在轿子窗上,她那匹名叫小红的温顺母马低头凑上来讨好地嗅他,他伸手挡了它硕大的脑袋一下,在它腮上揉了揉,小红害羞地扭开脑袋。

一刻前府里来人找到衙门,祖父让他回去,不知出了什么事。

余舒俯就小声问道:“听说宫里贵妃娘娘有喜了?”

薛睿面有一瞬惊讶:“什么?”

“你不知道吗?”余舒有些失望,只当是她听错了风声。

薛睿刚要摇头,又一想到祖父派人找他回去,莫不是为了告诉他此事?顿时多了几分思量,瞅了瞅比他还先一步听到动静的余舒,摇头笑道:

“你先到忘机楼去等我,晚些时候我过去寻你。”

第六百三十章无题

孙记酒馆,桌上放着几碟爽口小菜,一壶好酒,余舒津津有味地听着赵庆辉,就是她卦摊开张那天头一个客人,讲着他的经历,余小修被余舒从外头叫了进来,坐在桌边捏花生吃。

难怪余舒一开始没认出他来,实在是人靠了衣装,他身上穿戴,要比那天来算卦时齐整许多。

话说这赵庆辉原本不是京城人士,家在北方一座镇上,父亲早亡,跟着母亲投靠外祖一家过活,他外祖家三代经营一家镖局,想当时少年气盛,因丧父寄母遭人白眼,他就离家走江湖拜师学武,一去五年,总算不是空无一身,便动身返乡,谁知到了乡里,却不见了母亲和外祖一家。

他打听后方才知晓,原来是前年北方遇旱,乡民愁饿,镖局生意冷淡,他外祖一家遂迁往别处营生,他一问三去,竟不知他们迁去了哪里,落落一人,只好四处流荡,一年前到了京城,凭着一身武力,给一大户人家做护院,养活自己。

因好吃几口酒,日子偶尔拮据,那日主人家差他到秋桂坊办事,正事办完,他就在秋桂坊上游走,才会逛到了余舒的挂摊,谁想就此得了一条明路。

再讲那天赵庆辉求财,余舒给他指了一条财路,赵大壮遵循去走,一直向西南行,遇墙则转,遇街则穿,如此五百步,抬头竟叫他看到结尾上一家镖局,挂的是他外祖家的老字招牌。

“我哪里想到,他们会迁到京城里来,那条街我从没到过,若不是余先生妙算指点,还不知要同他们错过多少回。”

赵庆辉啧了一口酒,红光满面道:万事如易630

余舒因着之前买了一间凶宅,那几日专门整理了青铮教授的宅学,虽缺乏经验,但胜在眼力界独到胆大心细,第二回看宅,许是脸皮够厚,她毫不见怯场,一边走,一边指着院中几处玄机,待那周老板眼神变了,才又恰到好处地指出一处不妥:

“我方才进门时就注意到,这院子墙下摆有不少鼎座,本是取意镇安,但是弄巧成拙,反成滞碍。”

周老板神色一动:“余先生请说。”

余舒指着院内光秃秃的墙壁,问道:“这里原本种有树吗?”。

周老板道:“原来是有两棵,后来总生蛀虫,便伐去了一棵,另一棵前个月不知怎地就枯死了。”

余舒回忆了一下所学,又问:“住在镖局里的人,近日是不是常有口角,或许,还动过手,伤到人。”

周老板惊讶道:“确是,前天有两个镖师打架,有一个摔破头,先生怎么知道?”

说着他扭头去看外甥,眼神询问他是不是告诉余舒,赵庆辉连忙摇头,表示自己没讲过。

余舒瞥见他们动作,一笑置之,就指着的那面墙壁讲解道:

“宅院布置,以补缺为小宜,以周全为上策,这里鼎盛,旺了金,便克死了木气,按照五行说,金生水,水生木,木有火,我刚才看过,你这院中有生火做饭的灶房,有打水吃的井,偏生漏掉木气,只应克,不应生,一环不通,虽旺却有失,早晚堵塞。初时会有口角,再过一段时日,恐怕还要见血光。”

听余舒言之有理,周老板已经信了大半,微微色变:“有这关系,敢问先生,不知能有解兑的法子?”

“法子是有,”余舒不急回答,而是卖了个关子;把话题一转,道:“只不过这宅子以前是被人看过的,我若随意改动,难免有砸人招牌之嫌,改日那一位先生再到府上,未免难堪,若同周老板间隙,就是我罪过了。”

每一行都少不了规矩,余舒在秋桂坊听说不少,好比这宅院风水,往往一家是只请一师,若前人未去,后来的便随意插手,那便是抢人饭碗,同行不轨,传出去,是要丢名声的。

余舒话说的好听,在为周老板着想,实则暗示他,这房子有问题,他最好还是去找以前给他看风水的那个人去修,莫要叫她改,不是不会改,而是不方便改。

周老板是明白人,一听这话,就知余舒暗示,摆手让跟在后面的两个镖师离开,就带了余舒和赵庆辉,去到西屋客室坐下,这才开了口。

“不瞒余先生,我这镖局初设时,是特意请了一位易师给指掌过,后来就请他做了门上常客,不管有事无事,每月都供上一份红包,谁想七月间,那位易师在城北得罪了人,留下只字片语,就离京返乡,一去不回。故而我从庆辉口中听说先生有才,就引上门,想要对一对眼,如今看来,余先生年岁轻轻,但不妨有真学,我是想请你在我们镖局做常客,凡事指点一二,就不知你意下如何?”

余舒心想这里说的常客,差不多就是顾问的意思,有事才用到她,没事也有钱拿,这活儿倒不错。

景尘的药快吃完了,马上天冷要加衣服,钱能多赚一个是一个,于是余舒接到周老板这邀请,没有多犹豫,便揖手道:

“那日后就请周老板多指教了。”

周老板哈哈一笑,起身回礼:“该是我请余先生指教。”

见事情说定,赵庆辉在一旁高兴道:“舅舅,快到午时,我们不如上酒楼去坐坐。”

周老板要比他周道,先询问余舒:“可有空闲?”

“改日吧,”余舒道,“我要回去准备几样物事,明日再来,等我把这宅院的风水修正,周老板再做东不迟。”

周老板乐得如此,便未强求,让赵庆辉陪着余舒喝剩下半盏茶,到门外去吩咐,不一会儿,便有下人托着木盘入内,其上明晃晃搁着三锭足银,当即被周老板赠予余舒。

余舒推辞不过,只好收下,身上放不下,周老板细心地准备了一只小包与她容纳。

古时候的镖局是很吃香的,尤其是在人多的大城,因为习武之人有数,押镖有风险,这一行的竞争并不是怎么激烈,于是不管是护送人还是护送物,收资都不低。

就拿余舒他们从开封府请镖师护送到京城,半个月路程,那一趟前后就花了五十两,还不算路上吃住。

福安镖局不大,镖师有十几个,大生意一年到头接不了几件,但小生意是不断续的,一个月花个二三十两,供应一位易客,也能负担的起,何况这要比他们有事再专程去易馆请人问卜要划算的多。

今儿一天下来,余舒划拉了四十两银子,别提多个高兴,回去路上脚尖都轻飘飘的,似能看见好日子快来了。

第六百三十一章捷径

其实刘昙这么做算是聪明的,他要用余舒,却卖的是薛睿的人情,偏偏薛家与敬王府是同舟共济的关系,薛睿这人情卖也是白卖。

薛睿想得明白,心平气和地看了刘昙一眼,转头去问薛凌南:“祖父觉得该当如何?”

薛凌南道:“后宫之事,我等外臣本不该插手,可你姑母腹中这一胎,实在关系重大,不容差池。”

他话没说尽,薛睿却从他眼神当中揣出一点深意,心中一突,不可自制地联想到——现在后宫诸多妃嫔,贵妃上头,只压着一个皇后,若是贵妃这一胎顺利产子,功劳更显,一旦这个时候皇后出了什么差错,那么一个膝下无子又德行有亏的皇后必当遭到御史弹劾。

等到皇后的位置空了,后宫那些女人,谁有资格更进一步?

薛睿轻抿嘴唇,看着刘昙尚有青涩的面孔,猜想他肯定没有想到这一层,不然这会儿早就坐不住了,哪有心思利用他。

“祖父放心。”面对如此,薛睿只有应下。

薛凌南满意地看了他一眼,转过头对刘昙说:“等过了中秋,就是王爷大婚之日,只盼圆满才好。”

刘昙笑道:“介时外公定要多饮几杯孙儿的喜酒。”

薛睿一旁看着这爷孙两人说起题外话,一个和颜悦色,一个亲近不假,完全是一派子孙和乐的景象,而他却像个外人,冷眼旁观。

***

余舒睡得不沉,听到屋里一点动静,闭着眼睛也能感到有个人坐到她面前,她本来平躺着,侧翻了一下身子,睁眼就见到薛睿就在离她一尺远的椅子上坐着,不远处的窗底下点着一盏昏昏的纱灯,就这么几寸光,勉强能看清楚人。

“睡醒了?”

“嗯。”余舒慢吞吞坐起来。将睡乱的发丝拢到耳后。一面伸手去够桌上的茶杯。

薛睿先她一步拎起茶壶,给她手里杯中续了一半。

余舒解了渴,才支着头打量他,“家中何事?”

薛睿:“贵妃确是怀孕了。”

余舒一下子坐直了起来,眼睛都瞪大了:“真的?”

薛睿点点头。

余舒先是一乐,而后就发现他脸上似乎没笑,就问:“怎么你不高兴?”

薛睿反过来问她:“怎么你这么高兴?”

“这是好事呀,”余舒理所当然地向他阐述道:“一来我在坤翎局做女御官,宫里哪位娘娘得宠,好坏对我都有影响。皇后与几位妃嫔,我最看好贵妃。现在她身负隆恩,我当然是乐见其成;这二来嘛,我不愿见宁王得势,当然就是九皇子得势的好。”

听她一段大实话,薛睿感慨:“你倒是坦白。”

余舒伸手戳戳他:“轮到你说,为什么不高兴?”

薛睿本来可以拐个弯把刘昙的嘱托说给她听,先讲明白他的为难和不得已。让她不要觉得他有为她揽事上身的意思,可是他没有,他同样直白地告诉她:

“我想让你帮忙为贵妃卜算吉凶,保她腹中孩子平安。”

外面的人都以为她能知生死,只有他知道她的底细,她真正擅长的,是判福祸。薛睿比刘昙更有信心,只要她肯费心在这件事上,那贵妃腹中胎儿。万无一失。

并且,这是一条捷径,能够让他解脱薛家这道沉重枷锁的捷径。

余舒考虑了片刻,便答应道:“可以,我要知道贵妃的生辰,明日起便为她卜算,一直到她平安产子。”

她这么痛快地答应下来,薛睿不觉轻松,而是沉声道:“你想清楚了,参合这件事,与你答应贵妃在坤册上动手脚可不一样。”

余舒听不懂他话里有话,在她看来,这两件事都是在帮薛贵妃,能有什么不同。

薛睿耐心给她解释:“一旦你开始为贵妃问卜凶事,发现有奸人暗算她,我要你第一时间告知我详细——你现在就想想,谁最不愿见贵妃平安产子?”

“宁王?”余舒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个两面三刀的狗王爷。

“倘若能提前知道宁王几时下手,你觉得能有几分成算让他偷鸡不成蚀把米?”

余舒眼睛一亮,这就意淫起宁王派人加害贵妃不成,事情败露之后被皇帝一怒之下削掉爵位赶出京城的大戏。

“三年前宁王陷害十公主的事,苦于没有证据,时过境迁再难追究,这次如能抓到宁王一个现行,我不会放过。”薛睿低低说了一声,又问她:

“再想,还有谁?”

“...皇后?”

“不错,还有皇后,”薛睿徐徐道,“皇后执掌六宫十余年,膝下空虚,七出上有律,‘女子年至五旬而无子,可立庶为长,若为妇不贤,则当弃之,’皇后娘娘今年虚岁四十有七,比皇上还要年长一些,看是难有子继,将近五旬,眼见贵妃有孕,她比谁都要着急,她若下手加害龙种,此事暴露,必遭弹劾——”

“你再想想,皇后如果被废,那皇上最可能会晋哪位娘娘上位?”

“贵妃吧,”余舒咽了口唾沫,这样一来,刘昙不是直接变成嫡皇子了!那其他人还争什么争,有什么可争的?

“所以,不论他们谁会加害贵妃,都能动摇整个朝局,你现在知道你是不是参与此事,到底意味着什么了吗?事成还好,假如事败,你承担得起后果吗?”

听了薛睿的解释,余舒才发现她还是想的太简单了,她若答应他为贵妃掌算福祸,那就完完全全上了“贼船”,想下来都难。

历来夺嫡失败只有两个下场,死,和生不如死。

这叫她又有些犹豫了,比起宁王做太子,她想当然是更乐意见到刘昙做太子,不然她也不会心甘情愿地帮薛贵妃改动坤册,不鸟皇后和淑妃。

不过,她没忘记她所做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摆脱破命人的死局,都是为了保命,可谁知道刘昙当上太子之后,要过多久才会坐上皇位?

难保在这期间,皇帝是不是就把她给处理了,那刘昙是不是当上太子,将来是不是能做皇帝,说到底不能决定她是不是可以保住小命。

她有必要为了一件不必要的事,承担风险吗?

这个问题换做别人一定会考虑上几天,但是对于常将概率玩弄鼓掌的余舒来说,只不过是喝一口茶的工夫。

“大哥不必吓唬我,这事儿我干了,来咱们击掌约定,谁要后悔谁就是王八蛋。”

她做人的原则之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何况她对薛睿有信心,她能卜出要对贵妃不利的幕后主使,薛睿就一定能让他们现原形。

余舒此时还坐在软榻上,刚睡醒的头发松动乱蓬,一撮翘在头顶,正正经经举起巴掌说粗话的样子傻乎乎的,却在薛睿眼中再可爱不过。

“啪。”

薛睿抬起手,轻拍她掌心,发出一声脆响,却没退开,而是顺势握住了她整个手心,凑到面前,在她热乎乎的手背上啄了一下,哑笑道:

“我可舍不得你做小王八,几时你后悔了,我们就不干了。”

第六百三十二章上门找茬

八月十二,余府宴客,宝昌街上门庭若市,日暮刚落,客人便到场了大半,得亏薛睿事先拨了二十来个手脚勤快的仆人给她应急,不然还真接待不过来。

水陆大会后,余舒声名鼎沸,短短一个月的宣扬,就连寻常百姓都知道朝中有一位淼灵女使,学了仙人的本事可以呼风唤雨,佐助当今圣明。

安陵城里想要求见余舒一面的权贵多不胜数,真正能见到人的,却没几个,故此遇上今天这种机会,拿到请帖的不会缺席,没拿到请帖的也都想方设法托人“夹带”进来。

客人来的比余舒预算的多得多,到最后不得不临时加了二十张桌子才坐得下,贺芳芝和裴敬都在前院帮她招待男宾,薛睿为他们一一引介。

辛六带着她娘辛二太太提前来了,辛二太太出嫁前是太学府董老家的千金,书香门第,人缘很是不错,就算没有诰命在身,陪着赵慧在东苑招待今日前来的女眷,够得上瞧了。

毕竟余舒的辈分在那儿摆着,今天来的女客不多,身份最高的,当数余舒的上司,司天监少监任奇鸣的夫人,身负诰命的任瑞氏。

诸家妇人在来之前都做了一番功课,对余舒的身世清楚一二,知道眼前这位面容和善,言辞拘束的贺夫人,是余女使认下的义母亲,并非她生母。

没见余舒的娘亲,多数人都选择了装傻,也有个别嘴快的——

“这样好日子,为何未见余夫人呢?”

方才笑声不断的屋里陡然一静,赵慧慢了半拍,等到一群人都望着她,才虚笑道:“小余她娘昨日游园子惊了风,才开了方子喝药,在房里歇着呢。”

大半人都听出、这是敷衍之词,什么时候不病,偏偏这个时候病了。不过想一想这位“余夫人”的身份。好像是那落魄的易学纪家一房小妾,很是登不上台面,余女使平步青云后,会嫌弃生母出身,不喜她见客,亦是人之常情。

辛夫人当即出来打圆场:“初秋早病,可得好好养着,不然天再冷些人更受不了。”

众人附和,本来这就揭过去了,却有人不肯放过:“说起来余夫人。数月前我在尹侍郎府上倒是有过一面之缘。”

赵慧看向坐在上座的妇人,记得刚才辛二太太跟她介绍。这位任夫人是一位三品的诰命夫人,不能怠慢了。

赵慧不知如何接话,却有人替她接下去,还是刚才多嘴询问翠姨娘的那一个——

“这么一说,余夫人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