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事如易-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吧,”薛贵妃不与她解释,闭起眼睛不再吱声。

颂兰无奈去了。

***

临时召开的朝会,只宣布了宁王监国这一件大事。散朝后,余舒跟着薛睿一同出宫,两人落在大部队后头,小声议论:

“刚才在大殿上哭着喊着要罢官的官员,不是薛相爷安排的吧?”

真够有种的,众目睽睽之下就敢光膀子耍无赖,要不是边上有人拦着,别说官袍,裤子他都能脱了。

“当然不是。”薛睿压低声音告诉她:“你以为只有瑞家和我们薛家不想让宁王上位吗?京城的皇子是有数,但除了敬王和宁王,还有八皇子、十二皇子和十五皇子呢,再加上一个刘翼,就算是后面几位皇子年纪小不成器,但是哪个身后没有半点仰仗,剩下的你就自己想吧。”

余舒心想:争也是白争,谁知道《玄女六壬书》上如何择选下一任皇帝,没准选中了刘翼那兔崽子呢。

“要我说,现在最着急的应该是皇后娘娘,”她有些幸灾乐祸地说:“我看淑妃那脾气,不是个能忍的主,今日过后,不定后宫怎么闹腾呢。”

她看不顺眼皇后,一方面是因为临死还要坑薛睿一下子的十公主,恨屋及乌,再者她本身就对忠勇伯府有成见,不说瑞紫珠曾经和薛睿谈婚论嫁,就是瑞林在薛睿失踪后的表现,也让她失望之极。要不怎么说日久见人心呢,锦上添花不难,难得是雪中送炭。

薛睿轻叹一声,道:“我只担心姑母的身体,经不住这接二连三的事端。”

余舒心道:你出事那会儿,可不见薛贵妃有多着急。

她没把实话说出来打击他,而是安慰他道:“不是有我呢,放心,我回去就给她卜平安卦,但凡算到她有什么危险,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回想几个月前,她和薛睿私下商量着利用薛贵妃怀孕一事,算计这后宫中的阴谋诡计。不想还没等到他们行动,就变得物是人非。

他们躲在后面咬耳朵,没发觉前面不远处,景尘频频回头,用一种疑惑的目光,看着他们“眉来眼去”的样子。

。。。。。。

余舒回到司天监不多时,宫里就来人宣见。她听说是薛贵妃有请,心里就犯起了嘀咕,这节骨上,找她干什么?

揣着疑问,她打点了衣着,就跟着来人进宫了。不得不说,一天跑两趟皇宫,对于没有特权骑马坐轿子只能靠两条腿的人来说,实在受罪。

到了钟粹宫,还是前两次接待她的宫女颂兰在门前笑脸相迎,看到余舒头上冒汗,撩着袍子跨门槛,连忙伸手去扶了她一把,嘴上不住地说好话:

“劳烦余大人跑这一趟,咱们娘娘身子不舒服,刚服了汤药睡下,得请您到偏殿多等一会儿。”

余舒说着客气,跟她到偏殿喝茶休息,候了约莫半个时辰,薛贵妃将才睡醒,就让人请她过去。

余舒来了几次钟粹宫,头一回踏进薛贵妃的香闺,她鼻子灵通,进门就闻见了一股淡淡的药香,先不累述眼前卧房多么富丽堂皇,她首先看到的却是缠绵病榻的薛贵妃,着实吓了一跳。

这才多久不见,昔日的海棠春色就变成了昨日黄花,那泛黄的脸色,浮肿的眼睛,暗沉的气色,生生将薛贵妃变成了另一个女人。

“臣参见贵妃娘娘。”余舒好险没有露出异样,低头问安。

“免礼,到本宫跟前来说话。”薛贵妃抬了抬手,让余舒过去,又示意房里其他人都退下,只留了桃嬷嬷一人在旁伺候。

余舒看着这样的薛贵妃,心有怜悯,便顺从地走到她床边,顺着她的意思在桃嬷嬷搬来的绣墩上坐下。

薛贵妃目光柔和地看着她,轻声细语地问道——

“传言你会断死奇术,是么?”

第七百三十六章杀手锏

“本宫想请你算一个人,你肯是不肯?”

余舒万没想到薛贵妃是冲着断死奇术来的,略一迟疑,便谨慎地回答:“女臣斗胆,敢问娘娘所算何人。”

薛贵妃若无其事地说道:“你和城碧认识这么久,是否听他提起过十公主的事?”

余舒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地面,道:“据说义兄险些做了那位十公主的驸马,后来因为十公主伤寒死了,这桩婚事才作罢。”

薛贵妃淡淡一笑:“你没说实话,难道就没人告诉你,十公主是被人害死的吗?”

余舒心肝一颤,不明白她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她是想说外面盛传薛小妹把十公主推下楼,还是在暗指十公主其实是遭了宁王的毒手?

“这。。。。。。略有耳闻。”

薛贵妃偏过头看着她:“你这丫头倒是会打马虎眼,罢了,本宫不管你知不知情,你只要帮本宫算一算十公主遇害的真相,本宫定当重谢。”

余舒心中叫苦,这事儿是不难,十公主的死因她早就给薛睿算明白了,可是要她一五一十地对薛贵妃说出真相,却是万万不可。

她是想明白了,这个关头上薛贵妃要查十公主的死因,矛头直指宁王。一旦她算出来点儿什么,恐怕就会被薛贵妃拿来做文章。

余舒心里有些不痛快,薛贵妃这是摆明了要让她当这个出头鸟。

“启禀娘娘,”余舒起了座,撩着衣摆就跪下了:“臣愿勉励一试,但臣有言在先,断死奇术并非是算无遗漏,若是算得不准,还请娘娘恕罪。”

薛贵妃缓缓坐直了身子,伸长手轻搭在她肩上,语气和蔼道:“你若拿不定主意,不妨回去找城碧做个商量,本宫相信你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余舒顿觉压力山大,唯唯诺诺地应下。她一刻都不想多呆,当即就起身告辞,薛贵妃没有挽留,让桃嬷嬷送她。走出寝殿,她方才发觉刚才在里面暖和的不像话,外面天寒地冻,尤其是这深宫里,处处透着冷清。

“嬷嬷请回吧,不必多送。”

寝殿门外的过道上,桃嬷嬷站住了脚步,突然开口道:“不知余大人是否认得文华殿侍书郎孔大人?”

余舒脚下一顿,回头看着老嬷嬷和蔼可亲的脸孔,心里直打鼓:文华殿孔大人,不就是和十公主有私情的那位探花郎,薛贵妃竟连这个都查清楚了吗?

“孔大人我倒是见过,嬷嬷怎会说起他来?”

余舒又装起糊涂,桃嬷嬷却没有再说下去,招手叫来不远处的颂兰,替她送余舒出宫。

。。。。。。

走出皇宫,天色已晚,余舒没有再回司天监,而是奔大理寺去了。

傍晚,薛睿从衙门出来,转个头就看到停在路边的马车,眼中闪过一缕疑惑,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不是说好了明天我去找你吗,怎么你又跑一趟?”薛睿坐进车里。

余舒叹口气,道:“我跟你说,下午贵妃娘娘找我进宫,交给我一件差事。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回去再说。”

于是两人回了宝昌街。

夜幕降临,花园里待不住人,余舒领着薛睿进了她的北大厢,就在东屋书房密谈,叫来安倍葵守在屋外,不许人靠近。

余舒就将下午在钟粹宫的遭遇原原本本地对薛睿说了,末尾道:“你别怪我小心眼,我觉得贵妃娘娘是什么都调查清楚了,就差真凭实据,所以要借我这张嘴去指证宁王。我没有把话说得太死,就面儿答应了她,留了一线余地。”

当初为了调查十公主的死因,她和薛睿着实费了一番苦工,真相往往出人意料——十公主和孔芪有了私情,不愿下嫁薛睿,就使计诬陷薛瑾寻,谁知她命薄,从楼上跳下来摔进湖里,没能熬过一夜就暴毙了。

整件事都是由宁王一手策划,一方面使瑞皇后和薛贵妃反目成仇,一方面又打压了薛家,可谓是一举多得。而兆庆帝明明发现十公主的死因有猫腻,却为了袒护宁王,让薛睿和薛瑾寻两兄妹背了黑锅。

“你的顾虑没错,”薛睿点点头,道:“看来姑母的确是想拿这件事来对付宁王。”

戕害手足,这可是十恶不赦的罪名,果真曝光了他,宁王将要面对的会是成千上万卫道者的口诛笔伐,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他。

余舒欲言又止地瞅着他:“贵妃让我出宫与你商量,好像她是很有把握你会站在她那一边,说服我出这个头。”

薛睿面有哂色,慢慢摇头道:“姑母是有把握祖父会站在她那一边。”

今日朝会上,大提点宣布宁王监国,惹来一群人反对,薛凌南之所以按兵不动,不止因为看不上那些小打小闹,不想打草惊蛇,他若出手,一击便要得手。一旦让他得知贵妃的意图,绝不会放过这个攻讦宁王的好机会。

余舒算不算得准十公主的死因不重要,重要的是众所周知她身怀断死奇术,只要她来开这个口,就能把宁王推到风口浪尖上。

剩下的,薛睿相信薛凌南和薛贵妃会计划的万无一失。

余舒恍然大悟:“难怪我说我不一定算得准,贵妃娘娘满不在乎呢,原来她根本就只是想借我的名头一用。”

“嗯。”薛睿觉得心浮气躁,不想把情绪传染给她,就走到后窗推开窗子透气。

余舒虽然郁闷,但不忍心见他为难发愁,就走到他身边,轻拍他后背道:“其实这主意不错,你要是觉得有成算,我答应了就是。”

别人畏惧宁王势大,她可不怕,那混蛋几次三番要害她性命,她都给他记着帐呢。

薛睿回头看她,但见她一往无前的神情,一颗心忍不住得悸动,举手滑向她肩头,将人拢进臂弯,低声道:“一旦事发,宁王是不会坐以待毙的,此人诡计多端,如果让他侥幸脱罪,你就成了众矢之的,我不会让你冒这个险。”

他的态度不容反对,带着一股强硬的气息扑面而来,余舒听了没有不虞,反而心里美滋滋的,觉得他把她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于是伸手抱住了他的腰,仰头对他笑道: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我跟你说个秘密,你听了不要太惊讶。”她早就想告诉薛睿了,因为不能确定真假,才拖到了今天。

薛睿环着她转了个身,一手将窗子关上,免得她吹了冷风。

“什么秘密,你说。”

“在归来居的时候,云华曾对我说过,安武帝留有祖训,我朝历代皇帝皆是从《玄女六壬书》择选。”

肩上的手臂陡然缩紧,余舒看着薛睿难以置信的神情,连忙说道:“一开始我觉得玄乎,但是《玄女六壬书》确在云华手上,他不会无的放矢,你想,为何皇上迟迟不肯立太子,为何让宁王监国,却不给他正名?”

她每说一句,薛睿的眼神就凝重一分,疑云散尽,徒留心惊,不禁自问:“《玄女六壬书》究竟是什么东西?”

余舒道:“开国六器,分别为书剑尺鼎罗盘如意,《玄女六壬书》应是这其中指的‘书’,太清鼎和七星尺的神奇之处我们都见识过了,现在就算有人告诉我这部“书”是天书我都信。”

薛睿却是从来没有这么清楚地认识到,云华为何在盗取了《玄女六壬书》后,会四处逃亡,明知他被养父收养,却能忍而不现。

“等吧,金柯已经替我前去请他进京,等到我们见到他人,这次一定要问个明白。”金柯昨日回京,带来姜家母女平安离开的消息,薛睿说服他去找云华,他又马不停蹄地离开了京城。

想到即将能够一睹《玄女六壬书》真容,余舒和薛睿都显得迫不及待。

“我先回去应付祖父,姑母若是再招你进宫,你暂且与她虚以委蛇,等我们见过了云华再作打算。”

余舒点头说好。薛睿依依不舍地松开她,拿起搭在衣架上的披风,见她亦步亦趋地跟上来,便回身又搂了她一下,道:

“不要送我,外面太冷,你快吃了晚饭休息,等我的消息。”

第七百三十七章说媒

不出薛睿所料,他从宝昌街离开回到相府,薛凌南已经在等着他。祖孙两人在书房交谈了许久,对于是否要利用十公主的死因来打压宁王,不免有些分歧。

薛凌南早两年就查清了事实真相,不是没有收集到指向宁王的证据,概因兆庆帝存心袒护,不得已作罢。现在兆庆帝病入膏肓,宁王离太子之位仅有一步之遥,薛凌南和薛贵妃都认为再不动手,等到宁王坐稳了东宫之实,为时已晚,于是干脆放开了手脚。

让薛睿感到意外的是,薛贵妃居然想方设法地将十公主生前的一名贴身宫女偷换出宫,这名宫女恰恰对十公主和孔芪的私下来往一清二楚,并且当日十公主从观海楼上跳下来,就是她把薛瑾寻带到事发地点。

“孔芪受制于宁王,老夫自有办法让他反咬宁王一口,但不论是那个宫女或是孔芪出面指证宁王,都不足以引人注目,最好便是让你那义妹以断死奇术之名,配合你在早朝上演一出戏,方能打得宁王一个措手不及。”

薛凌南一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口吻,全然不考虑薛睿是否会拒绝他的安排。

“祖父可曾想过,这样一来,十公主名誉全毁,皇后娘娘岂会坐视不理?”薛睿不愿余舒承担事败的风险,顾左右而言他。

薛凌南冷冷地说道:“十公主死得蹊跷,你以为皇后会没有察觉吗,为了保全她女儿清白,却生生害得你姑姑葬送了腹中胎儿,是皇后不仁在先。事到如今我又何须顾忌,她难道还能为了维护十公主的名誉,阻挠我们针对宁王不成。”

薛睿心觉讽刺,诚如薛凌南所讲,若是为了打压宁王。就算揭露了十公主与人私相授受的丑事,皇后只怕是会打落牙齿和血吞。

看来祖父和姑母早就暗中商量好了,就差临门一脚,要他充当说客,借用余舒的名声来加大胜算。

薛凌南眼神毒辣,薛睿一个迟疑。就被他看出了端倪:“怎么,是不是那小姑娘不情愿出这个头?”

薛睿飞快地收敛了表情,低头道:“她有什么不情愿,宁王因为断死奇术将她视作眼中钉,恨不能除之后快。能有机会出一份力,她不是不肯,只是她毕竟不是孤家寡人,一家老小全系在她身上,这次揭发宁王罪行若不能成,危害最大的便是她。我与她情同兄妹,无法让她一个女孩儿家冒这个险。”

薛凌南盯着薛睿看了一会儿,突然冷笑。道:“情同兄妹?你真以为我老眼昏花看不出来吗,你与那余莲房分明就是有了儿女私情,对不对?”

薛睿背脊微微僵直了。抬头却露出一张茫然惊讶的脸孔:“这又从何说起,您怎会误会我与她——”

“行啦,”薛凌南不耐烦地打断他的狡辩,近乎直白地戳穿:“上回你骗我说你有了喜欢的姑娘,谎称是东菁王府春葳郡主,我信以为真。可是得知姜家母女逃离京城后,你没有露出半点担忧与反常。我便看出来你不对。再者你行事一向稳重,却为一个女子公报私仇。把尹周嵘的小儿子打成了废人,你还敢说你和那丫头不是有了私情?”

薛睿暗自苦笑,原来他竟是在姜家母女逃脱一节上露了马脚,被祖父发现端倪。

“你不必藏着掖着,今时非同往日,换在两个月前让我知道你看上一个来路不正的野丫头,我说什么都不会同意,不过现在情况有变,只要她肯答应出面揭发宁王,我就不再干涉你们的事。等到事成之后,你若想娶她过门,我就让人到她家提亲。”

薛睿万万没想到薛凌南会这么说,他哑口无言地听着一副宽容大度的语气,确认他不是在开玩笑,顿时起疑。

他原先一直以为祖父清楚大安祸子的秘密,并且怀疑太史书苑的两起凶案就是他暗中指使,为的是刺杀破命人,扰乱大安皇室。但是为何祖父表现的好像全然不知余舒就是破命人,更加不知道《玄女六壬书》的威力。

那被皇榜通缉的徐总管,以及太史书苑突然消失的疑凶又作何解释。到底是祖父故意在迷惑他,还是他有所误会?

薛睿脑中闪过许多念头,也只是一瞬间的事,就在接触到薛凌南鹰隼一样的目光时,他反应极快地露出了惊喜又半信半疑的表情,说道:“您真的同意让我娶她?”

薛凌南面无表情地反问他:“老夫是说话不算数的人吗?”

薛睿握了握拳头,难掩激动道:“我知道了,明日我再去找她。”

薛凌南满意地抿嘴一笑,接着叮嘱了他几句话,无非是叫他行事谨慎不要泄露了踪迹,薛睿一一应下,最后趁着薛凌南脸色不错,求得他许可到后院去看望薛母。

薛睿从书房走出来,已经是三更半夜,院子里静悄悄的,宝德提着灯笼走在前头照路,假如他回头,就能看到一双比夜色更要深浓的眼眸。

就在他离开不久,一道黑影闪身进了书房。薛凌南一动不动地坐在红木大理石条案后面,习以为常地看着来人,慢慢吐出一口浊气,略显疲倦道:

“回去告诉你家主人,城碧他知道的不多,不会影响大局。”

阴影中的人低声说:“恳请相爷仔细说明,好让卑下回去复命。”

薛凌南皱了下眉头,虽然不悦,但还是开了尊口:“他大概只知道谁是大安祸子,谁是破命人,却不知如何破命,更不知《玄女六壬书》的事。”

“多谢相爷,卑下告退。”

窗门轻轻开阖,不带一点声响,书桌上的烛台跳动着赤黄的火苗,照着薛凌南脸上数不清的沟壑,老态毕露。

***

昨日大提点宣布宁王监国,满朝皆惊,一时间传的满城风雨,别的衙门有什么变化余舒不清楚,但她今天来到司天监,明显发现了不同。

在钟楼点卯的时候,遇上太承司的两个官员在那儿高声阔论,说着圣上委任宁王监国多么英明云云,余舒难免多看那两人几眼,对方察觉到她的目光,非但没有上前和她见礼,反而仰着脖子走开了。

余舒挑挑眉毛,转身往坤翎局去,刚走了没几步,就有人轻飘飘地跟了上来,在她耳边道:“曹左令是宁王殿下的表舅,这一下太承司是挺起腰板了。”

曹左令是太承司的长官,宁王得势,难怪太承司的人要翘尾巴。

她斜眼看着走路没声的文少安,问他:“今天是双日,你是该去太史书苑上课么,怎么又跑过来?”

文少安没精打采地道:“发生这么大的事,属下哪儿有心情学习,大人好涵养,一点儿都不显着急。”

余舒轻哼,取笑他道:“你这么沉不住气,我平日怎么教你的,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着,我都不愁,你愁什么。”不过这小子能有身为她亲信的自觉,不能见宁王好过,这一点还是值得表扬的。

两人说着闲话进了坤翎局,余舒这才发现文少安不是个例,居然一群属官下吏都是神情怏怏,气色不佳,整个局子里透着一股肉眼可见的萎靡。

这也难怪,景尘和刘昙在龙虎山做过同门师叔侄,这一点知道的人不少,再加上她和薛睿兄妹相称,坤翎局可不就成了敬王一派,人人自危么。

余舒被这群人感染,也笑不出来了,不然显得她太没心没肺了不是。整个早上都在沉闷的气氛中度过,一直到大提点差人来叫她过去。

她直觉大提点这会儿找她不会是什么好事,一路上揣着小心,等到了太曦楼,进门看见了坐在大提点下手位置,脸色不怎么好看的景尘,心里就突了一下。

朱慕昭对余舒笑了笑,和颜悦色地招手道:“你来了,快坐吧。”指着景尘正对面的椅子让她坐下,然后就开口了:

“云华生前与我乃是好友,我虽不是看着景尘长大的,却将他视作子侄,他双亲不在,圣上放心他不下,今早离京前往华珍园之时,圣上便将他的婚姻大事托付于我。我私下问过景尘,知道他有心于你,便自告奋勇充当一回媒人,给你们两个说合说合。学易之人不拘繁文缛节,你也不要不好意思,今日就给我个准话,我也好安排你们的亲事。”

余舒惊呆了,她昨晚临睡前没忘记卜卦啊,怎么就没算到今天大提点会跑出来为她保纤拉媒。她猛地转头看向景尘,用眼神隔空向他喊话——怎么搞的!?

景尘回以她一个无可奈何的表情,起身对朱慕昭道:“世伯,她一个姑娘家,上有母亲,怎好自己决定婚姻大事,不如让她回家和余夫人商量一下,再作答复可好?”

朱慕昭笑容不减,瞥他一眼,再度看向余舒:“也好,你回去和家里人说说,明天给我个准信。”

余舒张口就想拒绝,可是景尘转过身,背对着大提点,用眼神制止了她。

余舒跃过他肩头,看到大提点缓缓收起的笑脸,和他那一双仿佛蒙着雾煞的眼睛,心头一个哆嗦,咽着唾沫道:“一晚上恐怕说不清楚,容我回去考虑考虑,后天再给您答复好吗?”

朱慕昭不冷不热地看着她,迟迟说了一个“好”字。

第七百三十八章父子相见

余舒和景尘一前一后从太曦楼走出来,前者一脸郁卒,后者一脸隐忍,谁也没有开口说话,一直进到坤翎局,余舒放慢脚步,让景尘走在前头,在几双眼睛偷瞄下,跟着他上了二楼。

两人身影刚刚消失在楼梯口,号间里就探出几颗脑袋,伸长了脖子往楼上瞧,余女御怎么和右令大人一起回来了,两个人又躲楼上说什么呢?

余舒关上门,转身差点撞上景尘的胸膛。“小鱼,你不要生气,听我——”

“别解释了,”她轻推开他,绕过他向前走了两步,回头道:“我没怪你,我猜你事先也不知情。”

景尘点头。今早皇上启程前往华珍园,大提点和他都在送行的队列中,銮驾出了安陵城,他们折返回司天监,刚在太曦楼坐下,大提点就说起兆庆帝的“嘱托”,让人去坤翎局找来了余舒,完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