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事如易-第4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等他把话说完,余舒已经凑到眼前查看,却见晶书一面上刻着几幅模糊不清的图文,另一面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她看了两行,只觉满眼天书,完全看不懂那上头写的什么东西!

“这是篆文,”薛睿看到她一脸完蛋的表情,方才想到她是个文盲,蓦地一笑:“让你平时多练字你不听,连篆体都不认得。”

说着,就将晶书轻拿轻放在云华身前的长案上,铺陈开来,先看正文,余舒凑过去。伸长脖子问道:“上头写的什么?”

先秦篆体在她眼里和鬼画符差不多,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有,她能看得懂才怪!

薛睿皱起眉头,迟疑地摇了摇头,“这上头字词并不成句。杂乱无序,我也看不明白。”说完,便和余舒一齐望向云华,等待他解答。

“你这样看当然看不明白,这本来就不是什么文章,”云华伸手捏住晶书一角。将它翻转过来,推到薛睿和余舒面前,指着反面刻画的图文,为他们解疑:

“我刚才说正面刻了近三千个篆文,这反面则是两篇图解。一篇名为《治国要术》,乃是先人留给安朝皇室子孙的训示,一篇名为《太骨神课》,乃是一门解读篆字天书的绝世奇术,由历代司天监大提点掌握,不论天灾*,或是前尘后事,极尽所能。甚至于历代皇帝继位的人选,皆出于此。你们焉知大安所谓的三百年太平盛世从何而来,正是源自你们眼前这一部《玄女六壬书》。”

余舒和薛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震惊。

云华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嗓音愈发地嘶哑,就连听的人都难以忍受,薛睿见他面前的茶杯空了,连忙提壶给他续水,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你歇一会儿。我先看看,有不明白的地方再问你。”

云华点点头。遂闭口不言,转而默默地打量着薛睿的眉眼。追忆起结发妻子。

余舒自觉地给薛睿搬了一张椅子,又挪了烛台过来,让他坐下细看,她凑在他边上,看不懂篆字,只好研究别的。

整部书是由一枚一枚细长的晶体串连而成,薄薄的晶片丝毫不见透明,反面的两篇图解看上去是晶书串成之后再雕刻上去的,一笔一划连接的都十分自然,云华说这玄晶非常坚硬,那么能在这上头刻字作画的人,若非持有神兵利刃,就是一个内力极深的高手。

再看图形,前一部分是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后一部分画的则是一具人体,从头到脚描绘的十分细致,尤其是每一根骨骼都清晰可辨,不同的部位上一一标注。引人注目的是,在这具人体的最下方,工工整整地刻着四个字,隐隐散发着血光,盯着看久了便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难得的是这四个字,余舒居然能认出三个,它们分别是“天”、“命”和“骨”。

她不由地指着那四个字问薛睿:“这写的是什么,天命什么骨?”

薛睿已将《治国要术》一篇看完,尚不能平复心中的惊涛骇浪,听到她发问,视线一落,停在她手指上,喉头一缩,哑声道:

“天命太骨。”

“天命太骨?”余舒双目放亮,见猎心喜道:“那这一篇就是《太骨神课》了。”世上没有一个易师面对绝世奇术能不心动,她也不例外。

这一具天命太骨,大概就如同六爻术所用的爻钱、起占所用的龟板一样,都是占卜的工具。

她转头向薛睿求证,却撞见他满目的阴霾,她怔了一下,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不妥吗?”

云华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你不是想要知道真正的破命之法吗?”

薛睿身躯僵直了,云华瞥了他一眼,心下暗叹,却毫不犹豫地告诉了余舒:“若寻得破命人是男子,论理当诛,因为破命人是相伴而生,杀一人则现一人,唯有杀了男子,才能寻得女子。而大安祸子之所以要寻破命人,则是因为只有大安祸子与破命女才能孕育出天命太骨。”

余舒慢慢地睁圆了眼睛,脑袋嗡嗡作响,回荡着云华最后一句话。

“也就是说,大提点要我与景尘成婚生子,真正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取天命太骨?”她胃里一阵泛酸,有一种抓狂的冲动。

真相比她先前所有的想象都要险恶,兆庆帝和大提点居然打着主意要将她的亲生骨肉制成一副占卜的工具!

“别怕,”薛睿不避云华就在面前,紧紧地握住了她冰凉的双手,无声地传达了与同进同退的决心。

余舒红着眼睛,抖声道:“他们做梦也别想!”

女人天生都有母性,哪怕破命需要的是她挫骨扬灰,都不如对她将来的孩子下手来的可恨可恶。她就算去死,都不会让他们得逞!

她秉承青铮道人的托付,进京就是为了寻找《玄女六壬书》并且毁掉它,直到此刻她才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强烈意愿——毁了它!

余舒抬起头,沉着脸对云华道:“没有天命太骨。《玄女六壬书》几乎无用,你带着它东躲西藏,又是何苦?不如将它交给我,让我想办法毁了它。”

云华摇头,并未被她三言两语说服,“谁说它没用。只要它一日在我身上,朱慕昭和那昏君就一日不得安宁,他们得不到《玄女六壬书》,就算有了天命太骨又能如何?”

余舒异常冷静地指出疑点:“这上头不过三千篆字,两篇图文。只需拓印下来,要它何用?”

云华再次摇头:“要用《太骨神课》占卜,必须用到玄晶上的篆字天书,誊抄下来是没用的,不信你可以问问你大哥,让他看看这上面写得什么。”

他指着图解上一行文字,薛睿低头去看,脸色几经变幻。万般无奈地告诉余舒:“他没有骗你,《太骨神课》手段非常,有了天命太骨。唯有借助这玄晶上的篆字天书,才能窥伺天机。”

余舒脸色难看,挣开了薛睿的手掌,按住了桌上的天书,直直地盯着云华,咄咄逼人道:“为何不肯毁掉它。难不成你得了《玄女六壬书》,还想要夺取天命太骨?你在归来居私下与我说过。你是奉了师命进京,难道你的师尊不是让你找到《玄女六壬书》。就立即毁掉它吗?”

云华双瞳紧缩,忽然表情一变,凌厉迫人:“你说什么?”

他十分确定在归来居和她私下交流那一次,他从头到尾都没有向她提及毁书一事,他也从来没有向其他人泄露过半个字!

余舒毫不退让,死死盯着他,一字一句地重复:“我说,你的师尊没有让你毁了它吗?”

云华惊疑不定地看着她:“你究竟是什么人?”

余舒憋着一口气,不吐不快,她用力拔下了食指上的指环,举到云华眼前。

“你不认得我,总该认得这件信物吧,这是师父他老人家亲手交给我的,我实话告诉你,我和你一样,都是遵从师命进京,为的就是毁掉《玄女六壬书》!”

云华猛地站起身,夺过了她手上的指环,仔细辨认后,难以置信地出声道:“这是、是七星子。”

青铮道人临别时送给余舒的黑色指环,和云华的诸葛瞳一样,都是取自开国六器其一七星尺上的星子制成,余舒当初就是通过这一点,判断出云华的来路。

云华飞快地摘下了腰间的香囊,摸索出一枚玉玲珑,用力在桌上磕碎了,捏起其中一颗滚圆的小球,对比着余舒那枚黑色的指环,眼中渐渐地湿润起来,双手微微发抖。

“是七星子,是师父。。。是师父。”

余舒没料到他会如此激动,火气顿消,不知所措地看向薛睿,有点儿后悔这么刺激他。

薛睿冲她摇了摇头,示意她等会儿再说。他早就听余舒坦白了她进京的目的,也早就知道她和云华同一师门。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放心大胆地带着余舒来见云华。

说来有些可笑,他对云华始终抱有防备之心,比起这个隔了二十年才突然出现的生父,他自然是会站在余舒这边,忧她所忧,愁她所愁。

云华经历了短暂的失态,深吸了几口气才冷静下来,将指环与那颗小黑球一起递给余舒,涩涩地说道:

“原来如此,难怪我一直算不准你,我只当是你破命人的命数难测,却不想你身上藏有此物。”

余舒不知说什么好,云华这会儿看她的眼神可温柔多了,比起他对薛睿的态度也不差多少,让她刚刚攒起来的怒气没处施放,又憋了回去,与此同时,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

“您身上怎么还有一颗诸葛瞳?”不对啊,她之前卜算云华的生死,分明是可以算出来的。

她将疑问说出,就听云华道:“我有两颗七星子,一分为二。我手上这一颗,不是时时戴在身上,有时会拿给阿金和小竹防身,所以你能算到我的事,并不出奇。”

余舒恍悟。

“师父他老人家可好?”云华不禁询问起青铮道人。

“嗯,他身体好得很,一把年纪了照样能吃能喝能睡,”余舒觉得应该把她拜师的事说明白一些,就原原本本地告诉他:

“我是去年春夏拜在师父门下的,他老人家不曾告诉我真名真姓,自称青铮道长,也没说山门开在哪儿,我资质不佳,幸遇师父点化,习得六爻术与八门生死诀,师徒相处不过百日,师父便委以重任,说他发过毒誓毕生不再踏进安陵城一步,命我进京,自从离别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了。”

薛睿静静坐在一旁,并不插话,余舒有她的主意,他只需要静观其变就好。

云华听得连连点头,“六爻术和八门生死决都是师父的本领,看来你是我的小师妹无疑了。”

余舒暗松一口气,就怕他心存疑虑,接下来不好说话,这下好了,她总不必瞻前顾后,有什么说什么。

“师父曾经在我面前提到过,说我有位大师兄,天赋秉异,又是绝顶的聪明,为人十分孝顺。云华先生,我斗胆喊您一声师兄,敢问你为何违背师命,明明寻到了《玄女六壬书》,却不肯毁掉它。”

云华满面无奈:“不是我不肯毁了它,而是我毁不掉它。”

余舒皱眉:“这是何故?”

“我方才说过,玄晶坚如磐石,烈火不化,不融于水,并非是我夸大其词,我曾想尽办法,也没能毁坏它分毫,只能带着它东躲西藏,逃避朝廷的追杀。若是你们不信,大可以当场试验。”

这个原因听起来简单,却又让人无可奈何,余舒突然体味到云华的苦衷,这样一件毁不掉,又用不了的“宝物”,只能小心翼翼地贴身收藏,可不就是个甩不掉的祸根么!

“是我误会您了,”她有些惭愧,之前她还口口声声地指责云华,怀疑他用心险恶。

薛睿却是若有所思地看着玄晶背面的图文,逐行阅读,冷不丁地开口问道:

“《治国要术》上说,唯有历代大提点和历任皇帝才有资格阅览这部奇书,你是例外,那位青铮道长缘何得知《玄女六壬书》,并且一心一意要毁掉它?”

第七百四十一章瓮中捉鳖

“那么青铮道长又是缘何得知《玄女六壬书》,并且一心一意要毁掉它呢?”

青铮道人身上的疑点多的数不清,但是最让人在意的就是他的身份,为何他对《玄女六壬书》有着如此强烈的执念,为了毁掉它,不惜先后让两个徒弟以身犯险。

同样是为人弟子,余舒对青铮道人几乎是一无所知,他们师徒相处满打满算不到三个月,云华就不一样了,他与青铮曾经朝夕相处情同父子,一定知道的比她多。

“师父没有对你说过他的来历吗?”云华没有正面回答薛睿的问题,反问起余舒。

“没,”余舒敏锐地从云华的语气上听出了端倪,于是试探道:“我想他老人家一定来历非凡,师兄给我讲讲?”

云华摇头道:“有机会你与师父重逢,可以当面问他。”

这是变相地拒绝了,余舒不甘心,可也知道她从云华嘴里撬不出什么话,于是偷偷用脚尖踢了踢薛睿,这种拼智商的时候,就该让主力上阵。

薛睿心领神会,当即接话道:“您不肯说,我们也猜得到。能够接触到《玄女六壬书》的机密,如不是曾经在司天监做过高官,那就是皇室中人,青铮道长可以教出您这样的高徒,想必他是前者,我听阿舒形容过,青铮道长最少有八十高寿,却耳聪目明,老当益壮。这样一位神仙似的人物,当年不可能籍籍无名,照他的年纪来推算,倒叫我想起了一个人。”

余舒听得入神,差点脱口问一声“是谁”,还好她及时闭嘴,没有拖薛睿的后腿。

“谁?”云华相当配合。

“六十年前,闻名天下的青阳易子。”

云华眼神闪烁了一下,仅有些微的异样却被余舒捕捉到眼底,她心中一喜,乘胜追击道:“对,师父自称是青铮道人,与青阳易子的封号仅差一字,若非巧合,那他就是青阳易子没错了。”

易子的封号都是由当朝的皇帝钦赐,通常有两个字,头一个字是姓,第二个字则取佳喻,好比一百年前南方夏江世家本身姓夏,北方文辰世家本身姓文,后得封号,开辟世家,就成为复姓,亦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青阳易子本人姓青,这个姓氏并不多见,要说青铮道人和青阳易子就是同一个人,这完全有可能!

“哈哈,”云华忽然笑了,就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咳嗽,要不是他扬着嘴角,余舒根本辨认不出那是笑声。

“你们说的倒像是那么一回事。”他这是不肯承认了。

余舒要的不是这种模棱两可的答案,她脾气上来,脖子往前一伸,两手撑着桌子凑到他脸前,直截了当地说道:“师兄,你就别和我绕弯子了,咱们如今可是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出了事,谁都跑不掉,你瞒着我们有意思吗?”

云华眼中带笑,纹风不动:“不管师父是什么人,我都承认你是我的师妹,我们的目的都是要毁书,这就足够了。上回我就告诉过你,年轻人好奇心太重,可不是什么好事。”

余舒悻悻地退开,心里哼哼:你不承认我也知道青铮老道就是青阳易子!

薛睿又为云华续了一杯茶水,不再纠结青铮道人的身份,轻巧地转移了话题:“我有一点想不明白,青铮道长让你毁掉《玄女六壬书》,就没有教给你毁去它的方法吗?还是说他也不清楚玄晶是金刚不坏之物,所以没有交待。”

他不相信这世界上真的有不可摧毁的东西,一物降一物,一定有特定的方法可以毁坏它。

云华收敛了笑容,深深地望着薛睿,心中有些骄傲,亦有些怅然,这是他和韩玲的孩子,他期盼了二十年的骨肉,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他已然长成一个出色的年轻人,聪明、胆大、又细心,遗传了他们夫妻所有的优点。

“不错,师父的确是告诉过我毁掉它的方法。”

“什么?”余舒拔声道,她被他们绕糊涂了,刚刚云华还说他尝试过火烧刀劈都摧毁不了玄晶,怎么现在又说他有办法?

收到她质疑的眼神,云华叹声道:“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简单,实话告诉你们吧,要毁掉《玄女六壬书》,必须用到另外一件开国六器。”

余舒思路急转,将六件器物在脑中过了一遍,薛睿则是低头飞快地寻找到《治国要术》上的几行字,两人异口同声地叫道:

“纯钧剑?”

“纯钧剑!”

云华点点头,“没错,正是纯钧剑。”

余舒看向薛睿,就见他手指在玄晶上划动,念念有词:“指掌天下是玄女书,斗转星移是七星尺,圆融智通是太清鼎,逢凶化吉是石如意,镇慑山河是伏羲盘,无坚不摧是纯钧剑,原来如此,这就是开国六器的威力,果真惊世骇俗。”

余舒听得仔细,想是《治国要术》上提到了开国六器,被他一一对上号了,她也是头一次听全了六器之名,只觉得气血上涌,忍不住地心驰神摇。

云华见他二人失态,并不奇怪,他头一回看到这上面的记载,受到的冲击不比他们弱。遥想安武帝昔年,一代天骄,统摄百万大军,又有六器在握,逐鹿天下,是何等的的滔天气势?

“开国六器来历非凡,不能以易推之。传闻纯钧剑就埋在皇陵墓穴中,与宁真皇后陪葬,当年我费尽心机,都未能潜入皇陵。后来我盗取《玄女六壬书》逃离京城,尝试了许多办法,都不能毁坏它,方才确定唯有纯钧剑可行,只是皇陵中机关重重,即便阿金武功了得,进去了一次,却被困在**阵中,险些丧命。”

余舒心道乖乖,您能偷到一件开国六器已经是牛得不行了,居然还打着另外一件的主意。

“这么说,我们非要拿到纯钧剑不可了。”薛睿沉吟,“东山皇陵的确是戒备森严,单单外围就有上千禁军把守,日夜轮换,园陵中处处陷阱,要想潜入其中全身而退,除非是有飞天遁地之能。倒是每年圣祖祭日,人多事杂,可以勉强一试。”

云华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先前阿金就是趁着圣祖祭日混进皇陵,可惜一无所获。”

薛睿皱眉:“距离下次祭祖,还有半年时间。怕只怕皇上病重,等不及要为景尘破命。”

听到另一个儿子的名字,云华神情一变,犹豫地说道:“我算出天下将要大乱,北方孤星煞起,料是东菁王拥兵自重,来日必会犯上作乱。为了安邦定国,势必要借用《玄女六壬书》,朱慕昭是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哪怕他抓不到我,他一样会先取天命太骨。”

父子二人说到一处,面色沉重。

就在这个时候,余舒弱弱地插了一句嘴:“那个,我知道纯钧剑在哪里。”

两双眼睛齐齐扫向她,余舒赶紧坦白:“是景尘告诉我的,纯钧剑早就不在皇陵了,据说是许多年前,大安皇室出了一位离经叛道的皇子,趁着祭祖之日,闯入皇陵禁地,偷走了纯钧剑,然后那位皇子跑到山上去做了道士,临死之前把纯钧剑献给了师门,哦,就是景尘的师门。就在不久之前,景尘的同门师妹将纯钧剑带给了大提点,似乎是当今皇上答应了正一道掌门人什么条件,他们才肯物归原主。所以纯钧剑现在应该是在大提点的手中。”

她看了眼薛睿,补充道:“就是你失踪之前发生的事,我没来得及告诉你,你就不见了,后来你回京,我就把这回事给忘在脑后头了。”

其实当时景尘对她说起这件事,她并没有放在心上,现在回想起来,只恨自己没长前后眼,早知道纯钧剑有这么大的用处,她就是抢也能从水筠手上抢过来。

云华不禁苦笑:“天意如此,我得到了《玄女六壬书》,纯钧剑却在朱慕昭的手上。”

余舒不止一次听他直呼大提点的名讳,不难猜测这两人当年肯定有一场恩怨。大提点在她心目中的形象变了又变,从初见时的惊为天人,到此时不剩分毫好感,变为深深的忌惮。

薛睿若有所思,自言自语道:“从大提点手上夺取纯钧剑,是要比在皇陵冒险容易得多。”

余舒苦着脸道:“哪里容易,谁知道大提点把剑藏哪儿去了,万一他悄悄把剑送回皇陵了呢?”

薛睿双目泛着精光,笃定道:“他不会。”

“为什么不会?”

“因为他要用纯钧剑引诱我露面。”回答她的是云华,父子两人显然默契十足。

她不想承认她的脑子不够用,没有再继续问为什么,托着下巴思索片刻,她的眼睛便亮了起来,急声道:

“他知道你没死,一定不会任由他们将景尘的孩子削肉剔骨做成一副工具,那可是你的亲孙子,而只有毁掉《玄女六壬书》才能了结这一切,所以他才会故意泄露给景尘纯钧剑在他手上,就是为了传到你的耳朵里!”

难怪大提点一直都不忙寻找云华,原来他是早就挖好了坑,等着瓮中捉鳖呢!

第七百四十二章势在必行

一室沉默,云华和薛睿陷入思考中,余舒则是在整理着纷乱的思路。

她如愿见到了《玄女六壬书》,不但知道了破命的真相,并且她得到了云华的承认,双方统一阵线,有了这么个强力的同盟,本该值得欢庆,她却一点都轻松不起来。

看起来只要毁掉《玄女六壬书》,就能终结一切,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要从大提点手上夺取纯钧剑,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强夺?大提点哪次出行不是前呼后拥,成群结队的人马将他保护的密不透风,余舒听景尘说起过大提点身边有四大护法暗中保护,个个武功不逊于他,云华这边只有一个金柯,就算加上景尘,要想在京城脚下突破重围把大提点给掳了,那是痴人说梦。

智取?论心机城府,云华倒是可以与大提点相敌,但大提点掌握着整个司天监,背后站着泱泱大国,云华带着他们几个虾兵蟹将,拿什么和人家斗智斗勇。

实力悬殊太大,一旦双方正面交锋,余舒他们这一方只能是被秒杀的命。

然而除了夺取纯钧剑,他们似乎没有别的路径可走,皇上和大提点对天命太骨势在必得,就连手握《玄女六壬书》的云华在大提点眼中也是瓮中之鳖,根本就跑不掉。

更糟糕的是,大提点已经对余舒下了最后通牒,最迟后天,她和景尘的婚事就会提上日程。

如果说余舒之前还有那么一丢丢和景尘假成亲拖延时间的想法,那么在她见过云华,知道了天命太骨从何而来,就彻底打消了这个荒唐的念头。

决不能坐以待毙。

余舒视线落在《玄女六壬书》上,赤红的玄晶在烛火的照射下隐隐发光,那一缕一缕的红光在她脑海盘旋,渐渐地形成了一个主意。

“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