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怜卿为奴-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圣上龙心大悦,这一高兴就让殿内的太子和潘世子与玉阳真人多亲近去了。二人不敢违抗圣命,愁眉苦脸地站到玉阳真人跟前,“孙儿愿听皇姑奶教诲。”

萧翊一行人顺着暗道中向下的阶梯走了一炷香的时间,面前豁然开朗,眼前是一道黑漆漆的暗河,河水墨黑,无声地涌动着,河边停靠着一艘小船,缆绳拴在木桩上。他们上船又在水路上行了半个时辰,才渐渐看到光亮。船只停靠在一个溶洞里,洞内有几名士兵把守,还在用火把照亮想看清来人是太子还是潘世子。不料还未看清,便被船上跳下来的萧翊和侍卫放到。萧翊早有准备,迅速解决了几个士兵,带着长生和侍卫出了溶洞到达山坳之中。

山坳上空一团灰色的迷雾,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漩涡,和几天前他们用炸药炸开豁口后进入山谷时看到的一样。但此时长生已经了解了六和八卦阵,自然能看出阵眼在何处,按照阵卦指挥着侍卫搬动了几处布景,砍倒阵门上的几棵树,眼前的景致便在众人面前现出了本来的面目。这里俨然是军营的格局,萧衍圈养的死士就在这里秘密受训。左前方一排高大的青石屋,长生眸色一黯,知道那里就是曾经关押赵大玲的地方。远处一队士兵正在拆一个高大的熔炉,叮叮当当的颇为热闹,正是前几天不断冒烟的地方。如今赵大玲不在了,萧衍意识到自己上了她的当,盛怒下让士兵赶紧把这碍眼的熔炉拆毁。

赵大玲的魂魄先一步飞到老槐树那里,萧翊和长生也看到了这棵树。几个人迅速来到树下。槐树的灰黑色的枝丫延伸在空中,仿佛一只只干枯的手臂。树下一个墓碑,上面镌刻着文思瑶的名字。不远处的地面上插着一根枯萎的柳枝。此处在山坳的最里面,较为僻静,旁边一道山丘,正好将士兵营房挡住,巡查的士兵也很少过来,于是几个人加紧行动。文思瑶的魂魄坐在枯枝上,红衣如血,正托腮看着他们。

长生来到柳枝前,双膝跪地,十指挖土。萧翊想劝他用铲子,但也知道他心里的苦远胜过十指的痛,便只能由他。萧翊跟侍卫一起用随身带的一尺长的小铲子小心挖掘。坟墓很浅,不过下挖一尺,便露出了一角草席,萧翊他们的铲子下得越发的轻,拂去草席上的土块,便看见一头露出一双女人的脚,一只脚上套着鹿皮底儿湖蓝色缎面鞋,正是赵大玲失踪那天穿的鞋子,另一只脚却是光着的,白惨惨、脏兮兮地半埋在土里,鞋子落在了旁边。萧翊默默地拾起那只鞋,套在她的脚上。他记得赵大玲不愿意让除了长生以外的男人看到她的脚。

长生挖得指甲都松了,指尖渗出鲜血来,赵大玲呃魂魄心疼地跪在地上,一边鼓起嘴冲他受伤的手指吹气,一边埋怨,“傻瓜,你不会用铲子吗?”

长生当然听不见她的话,只执着地用手挖着草席这一头的土,终于露出了赵大玲的一绺黑发,混在褐黄色的土里。长生窒了一下,心中痛得好似车轮碾过,他用手拂去草席上的土,颤抖着小心翼翼地揭开这一头的草席。坑边的赵大玲魂魄赶紧伸手捂住自己的眼睛,虽说留了一魄在身体里,但她也不确定这一魄能起什么作用,毕竟离她被埋葬已经过去整整一天了,若是草席下露出一张吓人的脸该怎么办,她都后悔让长生来找她了,早知道就该入萧翊的梦,让萧翊先行一步将她的尸身收拾利索,能见人了再交给长生。

还好,土坑里赵大玲的脸虽然惨白,但神色安详,既没有发紫发青,也没有生出不该有的小生物,忽略周边的环境和她满头满脸的泥土,猛一看上去跟睡着了也没有太大的不同。身上的土渐渐情理干净,萧翊和另外一名侍卫一人揪着一头草席将赵大玲从土坑里揪了出来,放在旁边的地上。草席揭开,露出她整个身体。她身上是一件黑色的宽松袍子,松松地罩着她,一看就不是她自己的衣服,露在衣服外面的脖颈和手臂上满是触目惊心的鞭痕,一道道紫红纵横交错,伤口处皮开肉绽沾着泥土,已经看不出皮肤本来的颜色。

长生眼前一黑,差点儿晕过去,虽然一早知道赵大玲落在潘又斌的手里有多凶险,但是亲眼看到她身上的伤痕还是让他心痛欲死,恨不得用自己的血肉以十倍的痛楚替她受这些苦。长生轻手轻脚地抱起地上的她,将她搂在怀里,面颊紧贴着她冰冷的脸,温热的泪水落在了她的脸上,一恍惚,仿佛是她在流泪。赵大玲的魂魄依偎过去,明知道长生听不见,还是轻声细语的安慰,“长生,别难过,我现在不是没事儿了么。”

山坳里的巡查兵发现了溶洞里的几具尸体,吹响了防御的哨音。萧翊严峻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冷笑,“来得正好!正好试试现代的新式武器。”

他侧头看向长生,长生跪地抱着赵大玲尸身的场面也让他鼻尖一酸,“小顾,你行吗?”

长生微微点头,解下自己身上的披风,将赵大玲裹住,他动作温柔,呵护备至,但眼中满是雪亮的恨意,沉声道:“萧衍和潘又斌会为他们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最先发现槐树这边有情况而跑过来的士兵被萧翊和侍卫用□□射死。之前赵大玲画图的弓/弩已经生产出来,在几百米外便可准确地射中目标。弩架上有一个存放小箭的机关盒,可以连珠发射,而且这个盒子跟子弹夹似的可以替换,简单方便,更是节省了时间。迎面跑过来的士兵,惨呼着倒下一片,剩下的躲在山丘后面,不敢再冒然跑过来。

☆、第135章 山崩

萧衍训练的死士冲杀过来,他们被药物控制,眼珠碧绿,没有痛感和意识,只知道服从命令,因此前仆后继,即便中箭也接着往前冲,冲到最前端的死士跟萧翊他们短兵相接,被砍掉胳膊,仍然用头来撞。萧翊一剑砍掉一名死士的脑袋,那人往前又扑了几步,无头的身躯才跪地倒下。

萧翊抱怨了一句,“怎么跟一群丧尸似的。”他让侍卫护着抱着赵大玲的长生后退,所有人都躲到旁边的一块巨石后面,他这才从怀中拿出一个茄子样的圆球,抡圆了冲死士堆里扔去。几秒种后,随着“轰隆”的一声巨响,死士被炸得断胳膊断腿儿漫天乱飞。

空中赵大玲的魂魄不禁冲萧翊竖起大拇指,“厉害,手榴弹都研发出来了。”

仿佛知道赵大玲在夸他,萧翊得意地冲空中晃晃脑袋,又故作谦逊道:“其实这个的威力还差一点儿,一会儿再让你看看炸弹的厉害。”

萧翊和他的侍卫接二连三地扔出手榴弹,对方手持冷兵器的死士和士兵们在这种现代武器面前不堪一击,毫无还手之力。这根本就是一场毫无悬念又力量悬殊的对抗。上一次他们不敢动用这些威力强大的炸药□□,生怕误伤到被关押在这里的赵大玲,如今没有了这层顾忌,萧翊和他的手下将手榴弹不要钱似的扔向对方的人群。

山谷的死士不过百人,加上一千驻守的士兵,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被炸得七零八落。萧翊拍拍长生肩膀,“兵分两路,我从原路回去,你破了这里的阵法,去找赵大玲说过的那个安嬷嬷,找到她后将她带到山谷外。谷外我已经安排了接应的侍卫。”

“好,”长生沉声道,“这里交给你了。”

“放心吧,用不了多久,这里就会夷为平地。”萧翊目光坚毅,“一个时辰够吗?咱们都离开山谷后,我会用引线引爆炸药。”

长生抱紧赵大玲,“这里离阵法的生门不远,半个时辰就能出山谷。”

萧翊让几名侍卫跟着长生,自己带着剩下的侍卫斩杀残余的士兵和死士,然后布下炸药。

长生和侍卫们都将一方面巾系在脸上,遮住了面容,只露出一双眼睛来。他们在石屋旁边的杂物房里找到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嬷嬷,身材瘦高,头发花白,面上神色清冷,仿佛没有波澜的一潭死水。根据赵大玲的描述,这位一定就是他要找的安嬷嬷了。

安嬷嬷听到刚才山谷里的轰鸣声,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骤然见到几个蒙面人,目光中充满警惕和戒备。长生上前两步,“您是安嬷嬷吧,我是来找我娘子的身体的。我娘子托梦于我,告诉我她在此地,也讲了您对她的关照。多谢您这十几日照顾她。”说罢对着安嬷嬷深深一拜

娘子耶!这是长生第一次用这个词称呼赵大玲。赵大玲的魂魄欣喜地在空中转了一圈,差点儿忘了自己的尸首还被长生横抱在怀里呢。

古人对死人托梦一事深信不疑,安嬷嬷上下打量着长生,又看了看他怀里的满身尘土血污的赵大玲,终于放下防备。能将一具埋了一天又挖出来的尸体以如此呵护的姿势抱在怀里的,只会是真心爱她的人。安嬷嬷缓缓点头,“我知道了,你就是赵姑娘口中那个让她无怨无悔的人。她临终时嘱托我将她葬在槐树下,还说会有人来找她,如今你果真是来了,也不枉她至死对你念念不忘。”

长生心中锐痛,眼泪又落了下来,将怀中的赵大玲抱得更紧。他告诉安嬷嬷他是来带她出山谷的,会将她送回定远侯府,让她将文小姐的死因和坟墓所在告诉定远侯。

安嬷嬷激动地泪流满面,“太好了,我老婆子苟延残喘这两年就是等着有一天能将小姐的冤屈告诉侯爷知晓。”

事不宜迟,他们要抓紧时间出谷。长生根据时辰日光算出*八卦阵的各处阵门,破解了整个山谷的阵法。山谷上方的灰色漩涡消失了,久违的阳光照射进来。

他们一行人顺利地出了山谷,接应的晋王府侍卫早已在谷外备好了马车。赵大玲的魂魄飘回到槐树那里,找到坐在树上的文思瑶,“一会儿会地动天摇,你不要害怕,这种人间的东西伤不到你的。安嬷嬷已经逃出去了,我们会送她到定远候府,她会将你的事儿告诉你父亲。你只需要在这里安心地等上一两日,你父亲就会来找你了。”

文思瑶凄然一笑,“我等了整整两年三个月零十一天,不在乎再多等这一两日。”

赵大玲点点头,她还有是有些不解,忍不住问文思瑶,“被潘又斌害死的人很多,为什么你的执念这么重留了下来?”

文思瑶黝黑的眼珠看着远方,脸上浮现出朦胧的笑意,“当日我穿着大红色的嫁衣嫁到庆国公府,盖头掀开,我看到一个秀美的年轻男子冲着我微笑,他就是我的夫君,我一眼就喜欢上他了。”周围阴风乍起,文思瑶的声音也变得凄厉,“可是,他又是怎么对我的?他虐死了我的陪嫁丫鬟,一不高兴就对我拳打脚踢。府里隔三差五地死人,我没想到,我全心全意爱着的人竟然禽兽不如!”大滴的血泪顺着她的眼角留下,她字字泣血地控诉,“他把鞭子抽在我身上,还口口声声地骂我是‘贱人’。我不甘心,我要亲眼看见他受到报应!”

赵大玲叹口气,飘然而退。文思瑶坐在树枝上一边梳着几欲垂到地上的长发,一边唱起了旋律哀伤的歌谣,她的歌声掩映在此起彼伏的手榴弹爆炸声中,却始终清晰地萦绕在山谷上空。

萧翊赶回金銮殿时,寿宴刚刚开始,穿着粉红色宫装的宫娥手举托盘奉上珍馐美味,每一道菜肴都有一个寓意福寿延绵的吉庆名字。玉阳真人见萧翊顺利回来,才解了萧衍和潘又斌的禁锢。萧衍来到萧翊身边,面上挂着虚伪的笑容,咬牙切齿地问道:“三弟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为兄正想去找你呢。”

萧翊目不斜视,“吐蕃和波斯等国的使团来向母后贺寿,我去安排使团觐见。”

萧衍自然不信,“那是礼官的事儿,怎劳三弟你这个亲王的大驾。”

正说着,外面隐隐传来一声紧似一声的轰鸣,开始大家还惊讶,是鼓声吗?鼓声不会这么沉闷。那就是烟花?可是哪有大白天放烟花的,那不应该是夜幕降临后的节目吗?渐渐地大家意识到不对,那声音更像是暴雨前的雷鸣,虽然因为离得远,声音不是那么巨大,但是那种大地都在震颤的力量让人不由倍感惊惧,仿佛正有千军万马自远方奔腾而来,殿内胆小的吓得手中的金樽都滚落到地上。皇上和皇后也离开了宝座,众人跟在他们身后到殿外观看,就见东面的天空中升起一朵巨大的圆形云雾,延绵数里。

皇上沉声问:“这是怎么回事儿?”

钦天监的监正卢鸾赶紧上前,“启禀陛下,京城东面的山峦发生了地裂山崩。”

所谓地裂山崩,其实通俗说就是地震。古人迷信,觉得这是不祥之兆,甚至是映射着王朝的国运兴衰,尤其是发生在潘皇后的寿辰之日,让向来端庄,喜怒不形于色的潘皇后也一下子变了脸色。

萧衍铁青着脸看着东面天空上灰黑色的巨云,那个方向有自己秘密训练死士的营地,还驻扎着自己一千亲兵,此刻还不知是否受到了波及。想到几日前有人硬闯他布置在山坳里的营地,曾引天雷将山谷轰出一个豁口,他不禁狐疑地看向萧翊,萧翊却一脸的气定神闲,标准的置身事外看热闹的神色。

皇上皱眉问钦天监的监正卢鸾,“既是天意,之前天象上可有预兆?”

卢鸾恭敬道:“三日前微臣夜观天象,见荧惑光芒大盛;紫微星暗淡无光,斗星月移,乾坤倒置,乃分崩离析之象,且祸晦在东方,请陛下甚而对之。”

皇上盛怒,“大胆,既然三日前已观得天象,为何不报?”

卢鸾小心翼翼地看向萧衍,战战兢兢道:“微臣,微臣写了奏折,翌日一早便送到宫中,可是太子殿下见了痛骂了微臣一番,说太平盛世之下微臣却妖言惑众,还说要治微臣的罪。”

萧衍瞠目结舌却说不出话来,皇上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之时会命太子代为批阅奏折,那日萧衍确实看到了钦天监呈上来的奏折,正好刚刚发生山谷里有人为了营救赵大玲而引来天雷将山谷轰开一个豁口,萧衍本来就为这件事不痛快,又见奏折里说什么东方煞气日重,关乎国本国运。萧衍看到“东方”二字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太子也被称为东宫储君,东方煞气重,不就是说自己有不臣之心吗。当时他就把卢鸾叫过来大骂了一顿,将奏折扔到他脸上让他滚。这两日他正琢磨着找个罪状将卢鸾打发了,在钦天监安插上自己的人,谁料这个替补人选还没挑好,就摊上了这么一个地裂山崩的事儿,恰巧发生在东面,印证了卢鸾的预测,更糟糕的是这个小小的六品监正还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自己攀扯出来。

☆、第137章 验伤

皇上不满的目光扫到萧衍身上,声音威严冷硬,“太子,可有此事?”

萧衍额上的冷汗直冒,也不敢举袖去擦,呐呐着不知如何回话。潘皇后眼见不好收场,忙在一边打圆场,“陛下息怒,太子尚年轻,出了疏漏也是有的,许是漏看了卢监正的奏折。”

那卢鸾也是个妙人,上前一步从袖笼中掏出一本奏折,“微臣还留着这本奏折,当时太子殿下将它扔在微臣脸上时,撕扯了一处,还请陛下御览。”

一旁的太监自卢鸾手中接过奏折俸给皇上,皇上接过草草扫了几眼,果真如卢鸾所说,上面将那夜的星象写得清清楚楚。

正在此时,忽然又是“轰隆”一声,与刚才那阵巨响相比,这一声简直近在咫尺,仿佛一声炸雷在耳边响起,四周禁卫涌过来护驾,不少女眷已经吓得面如土色。

皇上看向四周,又惊又怒,“又出了何事?”

小太监连滚带爬地飞奔来报,“禀报陛下,东宫的殿宇崩塌了。”

萧衍大惊,脱口而出:“宫中也受到山崩地裂的波及?”

小太监战战兢兢,“回太子殿下,坍塌的只有东宫的正殿和后殿,当真邪门得很,轰隆一声,那大殿突然就原地塌了,跟纸糊的似的。而宫中其他各处的殿宇都安然无损,没有受到任何波及,最近的锦绣宫离东宫不过百米,连一块琉璃瓦都没掉。”

萧衍呆立当场。皇上神色冷峻,命禁卫赶快过去查看,同时将手里那本奏折掷到太子怀中。

萧翊不着痕迹地冲卢鸾点了点头。卢鸾本是一介寒生,家境贫寒,连进京赶考的路资都没有,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当时的顾太傅资助,才能进京考取了功名,最终做了钦天监的监正。顾太傅一向爱资助有才学的寒门弟子,没把这件事儿放在心上,但卢鸾深念顾太傅的恩情,且敬重顾太傅的为人。当日顾氏落难,卢鸾苦于位微言轻,没能力救出顾太傅一家人。他一直深深自责,直到三天前顾太傅的儿子顾绍恒找到他,他才终于有机会报答顾太傅的知遇之恩。

一场好好的寿宴因地陷山崩和东宫的倒塌而弄得变了味儿,众人窥着帝后二人的脸色,实在不知道此刻该把什么样的表情摆在脸色,只能一个个低着头,拼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这个当口,谁也不敢多言,地陷山崩的天谴竟然发生在潘皇后的寿辰之日,实在是不吉利。太子因忽略钦天监的奏折,没能在天谴发生前祭拜避祸既是失职,更要命的是,整个东宫竟然莫名情况地坍塌,也难怪皇上对太子不满。

潘皇后见萧衍表情尴尬,惶惶不语,又见皇上的神色不愈,便有心为太子说情,缓和一下气氛,她带着谦恭的微笑向皇上道:“太平盛世下一点儿小灾小祸,圣上也不必放在心上。太子一片孝心,知道臣妾喜欢江南的丝竹歌舞,特意找了一名江南歌舞坊的舞娘给宫中舞姬编了一支采莲舞,臣妾记得圣上年轻时曾到江南游历,今日正好看看这宫中的采莲舞是否有江南那边的□□。”

皇上凛冽的目光扫过潘皇后,潘皇后面上的笑容顿时僵住,耳听皇上缓缓道:“皇后五十整寿,朕本不想扫兴,但京城东面群山崩塌,东宫也夷为平地,此为上天的警示,朕反躬自省,恐上不称天意,也就没了歌舞升平的兴致。”

众人赶紧跪拜,纷纷告罪,“臣等无能,未能替圣上解忧。”潘皇后和太子更是跪地不起。

皇上长叹一声,没有回到金銮殿,而是越过众人向外走去,经过萧翊时向他伸出一只手。萧翊忙起身扶住皇上。皇上在他的搀扶下缓缓步下金銮殿前的汉白玉台阶。大殿中人面面相觑,皇上都走了,这寿宴还如何继续?

寿宴匆匆结束,连贺寿烟花都没有来及燃放。潘皇后努力维持着国母的仪态,可还是忍不住浑身发抖,太子也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几个敏感的官吏已经嗅到了不一样的风向标。

长生一路抱着赵大玲的尸身坐在马车里,脸颊抵着她的头顶。他面色苍白,不说话也不动,连目光都是僵直的,定定地看着一个地方。侍卫们见他紧紧地将一具脏兮兮沾满了泥土的尸体搂在怀里谁都不让动,都觉得没拧B沓迪蚓┏欠较蚣渤郏源罅岬幕昶且财铰沓道铮频匠ど纳砗螅斐鏊中楸ё懦ど难程剿菹鞯募贡成稀�

到达京城的东城门时,身后方向传来一阵地动山摇的巨响,城门口的守兵和进出城的老百姓都驻足观望,看到层层群山中,一处山谷的上方腾起一朵巨大的蘑菇一样的云雾。

“不好了,地陷山崩啦!”人群中有人惊呼一声,引起四下恐慌。守城的侍卫赶紧将这一灾祸一层层地报上去。马车在一片混乱中悄然进了城。

晋王府长生居住的庭院里虽然一早有郎中守候,但是长生还是摒却了所有的人,只自己抱着赵大玲进到卧室,轻轻地把她放在了床上。他一个人忙碌着,准备了清水、伤药和干净的白布,然后来到床边,修长的手指颤抖着伸向她的衣襟。

赵大玲的魂魄来到长生身旁,嘟囔着,“还是找郎中来吧,你别看了。”

长生根本听不到,赵大玲的魂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解开她的衣带,将那件黑色的宽大袍子从她的身上褪下来。袍子下露出她自己的衣服。那日赵大玲穿了一件雅青色的清道袍,如今衣裳已经看不出本来的颜色,晕染着斑驳的血渍,身体前面的衣服还算完整,但后背上和腰/臀处已经是衣不蔽体,被鞭子抽得跟碎布条一样,碎布下露出狰狞的紫红色鞭痕。长生能够想象疾风骤雨一样的鞭子落下,她无处躲闪,唯一能做的只是将身体蜷缩起来。她那么怕痛,当时的她是有多痛苦,多无助?长生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一滴一滴落在赵大玲的身上。他不敢再想,这个念头却像植入了他的脑海中一样,不停地折磨着他,让他痛不欲生。

赵大玲的魂魄不知如何安慰他,只能坐在床边悲哀地看着他流泪。她能够感受到他的心痛,还记得在御史府的时候,有一次她的手划破一个浅浅的小口子,不过渗出点儿血丝,他都捧着吹半天,连着两天不让她干活或者沾水,洗碗刷锅这样的活都是他做的,连友贵家的都感叹,厨房真是个锻炼人的好地方,一个公子哥都会刷锅洗碗了。后来她因二小姐柳惜慈的婚事被夫人汪氏打了一巴掌,长生更是心疼得要命,扭头就利用地下钱庄的事儿让汪氏挨了两巴掌。如今自己满身伤痕,气息全无地躺在床上,长生的心该有多痛。

长生一点点揭开她身上的碎布片,有的地方碎布被凝结的血黏在伤口上了,他便用温水蘸着伤口,直到把干涸的血痂化开,可是即便他再小心,有的地方在揭开布片时还是会撕扯下一小块皮肤,鲜血一下子涌了出来。长生怔了一下,随即伏在她的身体上喜极而泣。

赵大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