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顺一点就透,有感于秦峰的知遇之恩,尴尬说道:“就怕秦将军嫌弃。”

  秦峰微微一笑道:“伯达来投,实乃求之不得!”

  高顺大喜,拜倒在地,“主公在上,请受属下一拜。今生得逢主公,实乃高顺的荣幸。从此追随主公,虽肝脑涂地,亦无怨也!”

  秦峰下堂,亲自搀扶起高顺,一时间君臣二人把臂,惺惺相惜。

  至此,机缘中,秦峰终是找到了他陷阵营的大将。他便感到,天更高了,路更宽了,信心倍增。

  不过,秦峰曾经前后招揽张郃、张辽这样的大将失败。从中可以看出,招募大将,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并不是有了大名声,跑过去一招呼人家就会跟你的。有了名声的同时,机缘也很重要。

  他从中也就感到,这一世,真是前途未卜。将来争霸天下,鹿死谁手未曾可知。没准一不留神,大将谋士全归了别人。那时候,别说平定天下了,平个村,也够呛了。

  “时至今日,虽有些成就,但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秦峰不由感叹道。

  秦峰已经是军内排名第五的人了,这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那万里长征的最后一步,会是怎样的成就?众人闻言,顿时陷入到秦峰的豪情壮志之中。

  荀彧急忙拿出纸笔,记录下“万里长征”这令人激昂万丈的语录。同时,他不免说道:“古往今来,达到主公此时成就者,不过寥寥,主公真是太谦虚了……。”

  第二天,针对匈奴的军前议事开始了。

  这也是秦峰当前即将迈出的一步,这一步迈的好,继续积蓄力量,等待争霸。迈的不好,就是吹灯拔蜡嗝屁着凉。便是不嗝屁,一下回到“解放前”,也顶不住劲。


第二百四十二章 袁大帅的战术


  秦曹袁刘到达晋阳城的第二天。▲∴▲∴,

  晋阳城外,官军大营,响起震天的鼓声,和盖地的号角声。

  金鼓毕,众将聚在了中军大帐。

  帐中,袁大帅气势很足,帅位高坐。下面左侧,秦峰、曹操就座,二人对面,丁原、刘备端坐。其余荀彧、典韦、许褚、高顺、关羽、张飞、吕布、张辽等人,依次站位。

  这阵容,说是目前东汉时期的第一阵容,绝对没有人敢有意见。

  袁绍巡视了一番人头,发现都到齐了,还多出来一个陌生的面孔,不禁指着高顺道:“这位是?”

  秦峰微微一笑,道:“本初兄,这位是我前将军部,新任的将军司马高顺,高伯达。”

  高顺走出,不卑不亢,抱拳一礼,“见过袁将军,以及诸位将军。”

  “哦~。”曹袁刘不多问,毕竟秦峰开府治军,这都是人家本部自己的事情,跟他们没有关系。

  而张辽昨日里已经将秦峰提拔高顺的这件事情汇报给了丁原。

  此刻的丁原,眼角一阵抽搐,心说这秦子进,拉走一个我并州军的士兵当司马,简直莫名其妙。这个叫高顺的,有这么大的本事?

  丁原不知道高顺的本事,若是他能未卜先知,也不至于被吕布砍了脑袋。

  吕布得知此事后,就十分羡慕高顺。而张辽,则是替高顺高兴。张辽也因此得以知道,在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是多么重要。

  接下来。丁原详细介绍了匈奴人的情况。

  总的来说。匈奴人的大本营设在了雁门郡。兵力到达了三万。由于匈奴无差别大扫除式的劫掠地方,因此粮草物资是充足的。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雁门等郡的大城池依旧在官军手中,所以匈奴人并没有坚固的城池为依托。

  丁原介绍完,问道:“袁将军,可有破敌之策?”

  袁绍颇有自信的模样,侃侃而谈道:“我军兵力优于匈奴,匈奴又没有城池可以退守。我准备下战书。约匈奴王羌渠,四日后,也就是五月初一,决战。”

  劳动节决战匈奴?

  秦峰便感到,袁绍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他就提醒道:“袁将军,匈奴三万精锐个个皆是骑射好手,战力很强。我军虽然人数占优,但骑兵数量只有三千,不可大意。”

  似乎曹操、刘备、荀彧等人深以为然。

  袁大帅不是凡人。他哈哈一笑道:“本帅怎能不知匈奴骑射,战力极强。然而骑射不及步射射程。”他说着起身。一指军事地图,“所以本帅将决战地点选在了“静乐县”南部的高金寨山脚下。其地形为黄土丘陵区,南北狭长地势高地起伏又分散破碎,将会大大限制骑兵的机动。”

  袁绍说到这里,十分自信道:“本帅将步兵布置在前,引匈奴骑深入。弓弩手藏于阵后,猛射。”他重重一挥手,“两翼骑兵包抄,必一战歼灭匈奴的有生力量。”

  秦峰细细想来,后世里,袁绍手下的大将,就是用这样的阵型,将公孙瓒的白马骑兵给ko了。

  曹操不禁点了点头,伸出大拇指,道:“袁将军的布置十分高明。”

  刘备大耳朵扇了扇,道:“就是不知道,匈奴人会来吗?若是不来……。”

  袁绍头大,道:“不来再说不来。”

  这话说的也有道理,不来再琢磨,于是,众人看袁绍说的头头是道,不免一阵点头。

  秦峰和他的军师荀彧对视一眼,他们虽然认为不可能如同袁绍说的这么简单。但两军对阵是要对得,官军又占据地利优势。若是匈奴果然来到高金寨山,就再好不过了。若有其他变化,也需临阵决断,现在想的再多,也没用。

  至此,袁绍的策略,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于是乎,袁绍开始分配命令了,“由并州军为先锋,且战且退,负责诱敌深入。”

  “癣多负责两翼的骑兵包抄。”

  “子进、孟德为中军两翼,本帅亲自负责中军的调度。”

  就此,袁绍也就准备下了一个螃蟹阵。他准备带领这个螃蟹阵,行走在高金寨山脚下,起伏坎坷的“海底世界”,引来匈奴骑兵进入,大鳌一圈,嘴巴喷出来箭矢,就能够将匈奴人消灭。

  刘备大喜过望,心说升官就是好,可算最艰苦的任务不是我了。他忍辱负重多年,每每承担最危险最困难的军事任务。此刻便感到,最艰苦的年月已经过去,曙光已经到来。

  对于丁原来说,他对诱敌深入可能损兵,没有一点感觉。因为现在的他,根本没有后世诸侯割据时期的意识。对于他来说,兵全死光了,那是朝廷的问题。战败了,也是袁绍的指挥不利。

  战略战术有了定论,下一步,就看匈奴人接不接招了。

  于是一骑快马出了大营,拿着战书,直奔匈奴大本营而去。

  快马,就是很快的马,三个时辰就跑了八十公里,来到了雁门郡西南部的一处大草原上。

  只见草原上,一团团匈奴的圆顶帐篷形成了聚集地,覆盖了大地。匈奴人的呼喝不断,偶有群马奔驰,又可见匈奴人牧牛放羊。

  战书很快到了羌渠手中。

  少顷,聚集地最大的奢华王帐前,匈奴的勇士鼓起腮帮子,吹响了三米长的角号。

  霎时间,聚集地各处尘头四起,马蹄声响起时,尘烟形成了土龙,一溜烟往王帐而去。

  很快,匈奴王羌渠就召集来了他的匈奴将领们,其实,大多是他的子孙。

  羌渠的二个儿子,匈奴大王子於夫罗、二王子呼厨泉在前,还有於夫罗的儿子刘豹在后。

  於夫罗的儿子为什么姓刘。这就要追寻到汉高祖刘邦的时期。话说刘邦是一位十分厉害的君王。他击败了楚霸王项羽这样的人物。建立了庞大的大汉帝国。有一天,他送给了匈奴王冒顿一个闺女,至于是什么原因送闺女,就不多说了。并且他还和冒顿相约为兄弟。如此,刘邦既是老丈人,又是哥哥。所以,有些时候,匈奴王族想起个汉名的时候。就姓大汉的国姓。

  匈奴人,一群大光头,面目狰狞。背着弓,腰间带着弯刀。

  “父王,不知何事召集我们?”於夫罗上前询问道。

  羌渠坐在他的虎皮王位上,随手扔出了袁绍的战书。

  於夫罗拿起来看了看,眉头一皱,就将战书传了出去。

  羌渠这时候,靠在王位上挠了挠光秃秃的后脑勺,道:“这一次。官军到来了五万人。又有号称大汉新一代的名将袁绍、秦峰、曹操、刘备领军……。”

  “什么新一代的名将?”二王子呼厨泉道:“父王,莫要高估了官军。”

  “高估?”羌渠坐直了。道:“岂不知数百年前,卫青霍去病之事?”

  呼厨泉不以为然道:“那是当时的匈奴首领,中了官军卫青等人的奸计。他们进入到了山地犄角旮旯里面,放弃了骑射手在大草原的机动优势,被官军围住,所败。”

  於夫罗的儿子刘豹跟着说道:“这一次,我们就在草原之上。草原之广大,岂是中原人能够理解?在这里,我们的匈奴骑射手,是无敌的!”

  呼厨泉道:“父王,草原,永远是我们匈奴人的草原,没有人能够在这里真正战胜我们。不管官军来多少人,我族的骑射勇士,来多少,杀多少!”

  于是乎,一众匈奴将个个叫道:“只要我们在草原上,官军就无法战胜我们!”

  看来,先辈血的教训,让现在的匈奴人知道,与官军交战,任何时候,都决不进入不利于他们的地形

  羌渠露出深以为然的模样,他又靠在了王位上,说道:“这一次,袁本初选择的决战地点,是在狭长的山地!”

  众人一时间面面相窥。

  刘豹出来说道:“官军又是这样,这一定是一个阴谋,官军只以为我们如同多少年前一样?他们想要诱使我军进入不擅长的地带作战,这一次,打死我们,也不能进入!”

  羌渠却是挥了挥后,语重心长道:“这一次,要进去……。”

  “······。”众人哑然。

  ……

  公元186年5月1日,雁门郡静乐县西南,高金寨山脚下。

  官军大帅袁绍,已经在狭长崎岖的丘陵地带,布下了一个螃蟹阵。

  刘备三兄弟率领三千骑兵,成为螃蟹阵的两个钳子,秦曹袁率领三万部众组成了身躯。而吕布、张辽率领五千并州兵,成为了诱饵。

  中军大阵前,飘扬着一面“袁”字帅旗,左右各有大旗数面。写着“秦”、“曹”、“典”、“许”、“高”、“吕”、“张”等字。

  这一天的能见度有15公里,袁绍意气风发,放眼望去,前方地形不断起伏,落差不小。

  袁绍指着“坑连着坡,坡下面是坑”的起伏地形,道:“匈奴人进入这里,机动力必定大减。奉先、文远诱使敌人深入,敌至我中军阵前,盾阵抵挡、弓弩兵猛射。敌大乱的时候,子进孟德率领两翼齐上,敌人就会失去机动力,又有癣多切断敌人后路,围而歼之!”

  他的这个计划十分完善,当匈奴人进入战场后,袁绍会先派出吕布张辽诱敌进入弓弩兵射程。匈奴人皆是皮甲骑兵,无法抵抗弓弩兵的远射,必定被大量杀伤。匈奴人若是突击,袁绍这边有数万步兵结阵抵挡,五千弓弩兵消灭三万匈奴人绝对没问题。

  若是匈奴人开溜,刘备切断其退路后,秦曹袁领兵一拥而上。直如同一群猎人围住了豺狼,大棒子猛敲,结局不言而喻。

  秦峰挠了挠鼻子,心说匈奴人有这么傻缺?就这样蒙着头就来了?

  然而,随着震地的马蹄声响起,匈奴人真的来了。

  袁绍大喜过望,立刻道:“吕布、张辽何在,马上按照计划行事!”

  “喏!”吕布和张辽领命,带领五千并州军诱敌去了。

  秦峰望着远方遮天蔽日的尘头,哑然,“还真来了!”u



第二百四十三章 本初就这脾气

  中平三年,五月一日。﹏吧_ w·w…w·.秦曹袁刘率领的官军主力,与匈奴骑兵主力,决战与高金寨山脚下。

  官军侧,大阵前的袁绍,焦躁不安,不时望着远处。

  他的左翼是秦峰率领的部队,他的右翼是曹操率领的部队。

  少顷,喊杀声终于传来了。

  “冲啊!”

  “杀呀!”

  只见远处尘头大作,无穷无尽的匈奴骑兵追击并州兵来到。

  “呜哇!”

  “啊!”

  “我嗝屁了!”并州兵不敌,不断后退中,却是被匈奴人射杀。

  匈奴人杀的兴起,吹起唿哨,拉起长弓,射出羽箭,收割着并州兵。

  起伏不定的山丘地形中,匈奴人的长蛇阵,时而看不到头,时而看不到腰,却是连绵不断,直如同起伏不定的过山车一般。

  并州兵大量被杀死,而袁绍却是大喜过望,他就在步兵防线后的弓弩兵阵前,举起大刀,呼道:“全军准备,列阵,对敌。”

  少顷,并州兵败到了阵前。而袁绍的步兵防线裂开了许多小通道,这让败兵能够顺利逃入大阵。

  吕布、张辽策马来到袁绍身边。

  吕布面色不善,显然,他对这次专门败退的任务十分不满。

  而张辽却是说道:“袁将军,我们已经完成了诱敌的任务。”

  袁绍十分满意,道:“待得消灭匈奴人,就为你们请功。”说完,就迫不及待目视前方。

  就见随着最后的并州败兵进入大阵,匈奴人的身影出现了。

  “准备放箭。”袁绍高呼一声。

  哗啦啦,巨大的响动传来,这来自于步兵防线后,数千弓弩兵整齐划一的开弓动作。

  从天空望下,匈奴的骑兵部队拉起一道道土浪,急冲官军的步兵防线。_﹏吧 w·ww.人未到,气浪先到。刮起的劲风吹的官军步兵睁不开眼。

  忽然,惊天动地的弓弦声想起,随着刺耳的呼啸,一大团黑兮兮的东西。从官军阵中飞了出去。转眼遮天蔽日,砸向到来的匈奴骑兵集群。

  噼里啪啦,噗噗噗的声响中,密集的箭矢,直如同后世蜂窝火箭炮。强大的火力,立刻就覆盖了官军的阵地前沿,并不断延伸出去。

  在这样的火力覆盖下,被笼罩的匈奴骑兵,不论是谁,皆连人带马扎成了刺猬。

  一时间,人的惨叫,战马的悲鸣,坠地之时,溅射出朵朵血花。

  只是一个回合。官军的五千箭矢,就带走了一千多匈奴人的生命,匈奴人对官军防线的突击为之一窒。

  袁绍十分自得,哈哈大笑起来,对身边的吕布张辽道:“敌人未到阵前,先死一半!”

  “步兵防线准备对敌!”

  防线前沿的步兵,就用肩膀顶住盾牌,等待着敌人骑兵冲击一刻的到来。许多人十分害怕,头都缩在了盾牌里。

  然而,随着一阵阵独特的号角声在匈奴骑兵后方响起。匈奴骑兵纷纷调头。开始脱离战场。

  官军侧。

  “哎~。”正准备下令第二波箭雨的袁绍,见到匈奴人撤退,惊的肩膀头子一抖,全力一击打在空处的感觉涌上心头。他大吃一惊。就对吕布道:“匈奴人怎么跑了?”

  吕布冷哼一声,“你是主帅,你问我?”

  就这么两句话的功夫,官军阵线前沿的匈奴人全部跑光了。肉眼可见,远处即将到达的数万匈奴人,忽然变成了一条柔软的“巨蟒”。在起伏不定的山丘地形间来了个急转弯,调头后,很快蛇头就和蛇尾平行,即将离开这里。

  “吾列里个去!”袁绍大骂。

  吕布和张辽懵了,“吾列里个去?这是什么军令?”

  袁绍可没工夫给他们解释是什么意思,反正他从秦峰那里学到了很多新名词。他本以为匈奴会想法设法冲击他的防线,并且,他也想好了许许多多应对措施。﹏吧_ w·w…w·.

  然而,袁绍万万没想到,匈奴人进入突然就撤退了。撤退度之快,令所有人措手不及。

  袁绍遥望即将远去的匈奴人,心脏扑通扑通乱跳,他立刻传下了命令,“快,全军追击追击,不能让匈奴人跑了!传令秦将军,曹将军,联合追击。传令流弊,立刻切断敌人的退路!”

  “快去!!”袁绍最后张开血盆大口一声咆哮,他身边的数名传令兵,如同受惊的兔子,策马就窜了出去。

  “冲锋!冲锋!”袁绍又一声喊,前沿的步兵开始冲锋。

  袁绍、吕布、张辽等将官,一马当先。

  少顷,只见左右两翼的部队,也行动了起来。

  没一会,秦峰和曹操遥望帅旗,策马就来到了袁绍身边。

  袁绍见到秦峰来了,叫道:“子进,快,快追,派出你的陷阵营,不能就这样让匈奴人跑了。”

  秦峰看到袁绍十分激动,急忙道:“本初兄,淡定,淡定。”

  然而袁绍设计了好几天,眼看匈奴人上套了,突然又脱套了,他已经无法淡定了。他虽然降低了马和秦峰对话,但又命令部队加,去追赶匈奴人。

  又一会,刘备来到了这里。

  袁绍立刻问道:“癣多,切断敌人退路了吗?”

  刘备率领三千骑兵,专门的任务就是切断匈奴人的退路,因此之前是潜伏起来的。他十分惭愧,道:“敌人撤退的太突然了,未能即时动。”

  袁绍十分失望,但敌人的确撤退的太突然了,他并没有责怪刘备。

  秦峰的军师荀彧,目视不断追击远去的本方军队,忽然升起不祥的预感,道:“主公,匈奴人现我军布下弓弩大阵,却是没有做出任何战术改变,忽然就撤退了,这里面一定有阴谋。”

  不单单是秦峰,曹袁刘等人也听到了荀彧的话。

  秦峰深以为然,道:“本初兄,这一定是一个阴谋!”

  “阴谋?”

  希律律~。袁绍吓了一跳,急忙驻马。

  秦峰等人停下来的时候,就将袁大帅围了起来。

  西边的刘备大耳朵扇了扇,道:“怎么可能是阴谋?正是因为咱们袁大帅的策略得当。因此匈奴王羌渠认为赢不了了,他赢不了当然就会撤退。”他就对袁绍道:“大帅,不能放弃这次追杀敌人的机会。一鼓作气,消灭匈奴,就在今日呀!”

  袁绍紧皱着眉头。不置可否,他就看北边的曹操。曹操噘着嘴,黑着脸,道:“小心驶得万年船,还是不要追的好。”

  袁绍顿时头大,他就看南边的丁原。

  丁原摸了摸胡子,沉思的模样道:“匈奴人十分狡猾,这次难得咱们占据上风,若是不趁机绞杀。被匈奴人全身而退的话,草原广阔。实不知下一次机会,会出现在什么时候。”

  秦峰、曹操、刘备、丁原,四面围住袁绍。东边的秦峰、北边的曹操认为匈奴人忽然撤退是一个阴谋,应该停止追击。而西边的刘备、南边的丁原,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不追就瞎了。

  2比2,袁绍好谋无断的脾气就出现了,立刻头大如斗。

  “阴谋!本初兄,不能追!”秦峰和曹操不断说道。

  “此乃消灭匈奴人的最佳时机,大帅。追吧!”丁原和刘备不断说道。

  四人围着袁绍嘴皮子不停,不断说着,袁绍就感到一阵阵眼晕。

  刘备心说为什么总听秦子进的,这分明就是一次绝佳的机会。于是。四周传来战场的呼喝声中,刘备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呼道:“建功立业呀大帅,卫青霍去病呀大帅,大帅~!”最后一声大帅,小舌头在喉咙里面乱晃。

  “建功立业!卫青霍去病!”袁绍听到这几个名词。立刻就清醒了,叫道:“传我命令,全军全追击,不要停,不要停!”

  “袁本初!”一声大喝,袁绍吓了一跳,转头望去,就看到了脸黑的秦峰,和脸更黑的曹操。

  秦峰望着袁绍,恨铁不成钢。心说袁本初啊袁本初,你后世里玩完你的北方四州爷不管那事,你在这里要坑爷,门都没有。他便冷道:“本初兄,不能追,追则必败!”

  曹操脸黑,一阵小鸡吃米的点头。

  袁绍就开始犹豫了。

  这时,忽然传来别样的怪音,“既然秦将军和曹将军不愿意立功,就让他们带领本部兵马打扫战场好了。”

  众人望去,见到说话的是刘备。

  袁绍忽然就有了主张,他就说道:“既然子进贤弟,孟德贤弟不愿追,就在后军,打扫战场,何如?”

  秦峰和曹操对视一眼,一起对袁绍拱手一礼。

  袁绍早就等得不耐烦了,立刻抽打马屁股,一溜烟窜了出去。丁原也是跃马扬鞭,于是,吕布张辽也跟了上去。

  刘备临走之前,抱拳一礼,十分惋惜的道:“二位将军为何错过如此立功的最佳机会呢?”

  “玛德……。”曹操脸黑瞪过去的时候,吓的刘备急忙开溜了。曹操转过头来,对秦峰道:“子进,真的是阴谋?”

  秦峰心说作为主公的必备素质之一,就是能够鉴别选取进言。似荀彧这种牛军师的话不听,那听谁的?并且,他也感到,匈奴人突然的撤退,实在匪夷所思,于是道:“既然匈奴人前来决战,我军布下了大阵,最起码,匈奴人也要冲一冲,尝试一下进攻吧?”

  “莫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