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华夏-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会的。我有数。”孙纲满不在乎的说道,

外面的喧闹声似乎变得越来越大了。

“中国这头睡狮。也该真正的醒醒了。”孙纲自言自语地说道。

他估计的不错,这一回,在这一事件的刺激下,中国这头“东方睡狮”,终于彻底的醒了过来。

各种中外报纸媒体纷纷就此事开始进行报导。

“俄国人在这个和某些王公签订的临时性协定上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俄国对中国的野心,说明中国和俄国之间爆发的这场非正式战争是有着深刻原因的,满清王室对中国人民的背叛达到了顶点,民众对这个已经逝去地王朝不再抱有任何留恋之情,同时,对俄国人地仇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俄人亡我之心昭然若揭,我民若还不警醒,求富国强兵之路,恐他日我炎黄之民不得存于世矣。此等条约,是何等痛心!何等耻辱!常言无敌国外患而国恒亡,然有敌国外患而民不省国犹易亡!我国经此大难以后,凡我炎黄之民,务必认此等条约为奇耻大辱,本卧薪尝胆之精神,做奋发有为之事业。举凡军事、政治、外交、财政,力求刷新,预定计划、定年限、下决心,群策群力,期达目地。若事过境迁,因循忘耻,则不特今日之屈辱、奇耻无报复之时,恐数年以后,中国之危险更甚于今日,亡国之痛,即在目前!

“英国公使前天向俄国方面提出强烈抗议,对俄国趁中国发生动乱时预谋独霸中国表示了不满,并声称英国一贯支持中国的独立自主,俄国对中国所表露出来的巨大领土野心已经引起了英国政府的警惕,俄国军舰炮击英国渔船的事情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俄国人的这种行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广泛的国际舆论谴责。英国已经决心捍卫她在中国的利益,表示俄国在中国进行的阴谋活动是不能容忍的。”

“中国各地民众的愤怒和不满已经达到了顶点,中国政府已经向俄国人表示,盛京方面和俄国签署的任何协定都是无效的,中国政府绝对不会承认这种条约。而且中国政府郑重声明,即使是满清皇室,也没有权力违背人民的意志,中国和俄国的谈判目前进行到了关键阶段,人民强烈要求知道和约的内容,并坚决反对做出任何让步。”

“日本军队今天攻克了俄国在日本的最后一个据点长崎,俄国巡洋舰米宁号被日本人用撑杆水雷击沉在了港内,所有的俄国船员都被日本军队残忍的杀死,日本军队随后向长崎发动了总攻,在失去了海上的支援之后,守卫长崎的俄军士兵弹尽粮绝,很快被日本军队全部消灭,至此,日本人达到了把俄国人赶出国土的目的。就在同一天,沉寂多时的中国军队的巨型攻城炮再次向海参崴开火,随后,中国军队的其它火炮也开始向海参崴射击,海参崴瞬间被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好多走出阵地的俄军士兵来不及躲避,在中国军队猛烈的炮火轰击之下粉身碎骨,俄国士兵随后开炮还击,但从那凌乱的炮击看来,俄国指挥官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中国军队的炮击在一轮打完之后突然停止了,象开始时一样的迅速和令人摸不着头脑,中国军队的指挥官并没有就在停火期间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炮击行动给出任何解释。有迹象表明这可能是中国士兵在听到国内传来的消息,了解了俄国人对中国的侵略野心之后,没有得到命令而自发采取的报复行动。”

“哈哈,真是好爽啊。”孙纲知道了消息后,开心地对马说道,“我只是让老段打几炮吓吓俄国人,可没想到老段居然玩了这么一手,真是太有才了。”

“日本人怎么会有杆雷?这事不是老叶派人干的吧?”马一边看着报纸,一边向孙纲问道。

第三百七十九章法国和德国的“劝告”

“这个我也感觉有些奇怪,我给老叶的指令好象不是这样的。”听了爱妻的问话,孙纲也有些困惑地说道,“我是让老叶派潜艇队去暗中做这事的,并让他率舰队主力继续从海上威慑海参崴,再说了,北洋舰队早就不用杆雷了的。”

“其它三洋舰队那里好象还有杆雷艇,不是他们干的吧?”马问道,

“我给他们的指令是全力防范在非洲的马卡洛夫的那支俄国分舰队北上,没让他们管日本人的闲事。”孙纲说道,

“难道是英国人给日本人的?”马想了想,问道。

“也许差不多,没准向日本人倾销旧军火的不只咱们一家,英国人跟着掺了一脚也是很有可能的。”孙纲点点头说道,“这事得让小江好好的查查。”

现在日本已经把俄国人在九州岛的势力整个连根铲除了,从客观上讲,有助于中国同俄国的谈判,等于是日本人间接的帮了中国一个大忙。

九州岛的“日俄战争”以日本胜利而告终,使俄国人的形势又发生了进一步的不利变化。

现在,处于极度困境当中的俄国人,还有和中国讨价还价的资本吗?

不用孙纲提醒,当李鸿章得知消息后,立刻就对俄国人开始加码要价了。

这两天孙纲仍然没有去参加谈判。北京城地老百姓们这些天举行了声势极为浩大的游行,要求废除和俄国人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收回所有被侵占地国土。并要求继续同俄国作战,而在北京参与谈判的俄国人这两天不知怎么也突然变得硬气了起来,并没有因为在长崎的失败而“影响情绪”。让孙纲不由得暗暗担心,是不是有什么别地事情发生。

“咱们的海军不是还能打他们一下吗?”马看到孙纲又陷入了沉思当中。说道,“日本人又等于帮了咱们一个忙,现在剩下要做地就只是看能从俄国人那里榨出多少油出来,你还在担心什么?”

“我现在担心的,不是俄国人这边。而是法国人和德国人这边。”孙纲说道,

他并不是在那里杞人忧天。

据后世的史书记载。那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以后,为了防止日本的势力在远东的过分扩张,俄国、德国和法国共同发起了“三国干涉还辽”地行动,逼迫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给予朝鲜以独立地位,让日本人把吃到嘴里的东西又吐了出来。

现在,历史地进程已经被孙纲给彻底改变了,变成了日本战败被瓜分,以及后来在日本本土上进行的“日俄战争”,和俄国进一步的入侵中国。目前俄国在远东的势力遭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而英国和美国的公开支持中国。会不会引起法国和德国的警觉,把法国和德国推向俄国一边。再出来一个不一样的“俄、德、法三国同盟”呢?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而是这种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大的。

法国本来就是俄国在欧洲的盟国,就不用说了,而且这次也在东方向俄国履行了盟国地“义务”。

而德国,尽管在欧洲同俄法两国长期角逐,但在欧洲以外地地区,却十分热衷于和俄法两国“共同行动”,一来可以离间法俄同盟从中渔利,再一点就是可以转移俄国在欧洲的视线,减轻德国在欧洲地压力。

现在,俄国在东方遭受的空前的挫败,而中国海陆军的令人吃惊的表现也让在青岛和日本的德军有“兔死狐悲”的感觉,他们生怕中国在打败俄国之后会调转枪口来打他们,伸手去帮俄国人“渡过难关”,也是很有可能的。

如果是那样的话,对中国来说,可是相当不利的。

一旦这个俄、德、法“三国同盟”形成的话,中国将不可避免的加入到英美的阵营当中去,那样就成了中、英、美对俄、德、法的局面了,而现在英国忙于英布战争,美国忙于美菲战争,即使真心想帮助中国,恐怕也是有心无力的。孙纲现在觉得,这个国际间的大势的火候把握,自己还是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他向爱妻说了自己的忧虑,马立刻就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

“老头子和德国人熟,让老头子想办法拉拢下德国人,”马说道,“只要德国人不表态,这个三国同盟就成不了。”

“这样吧,让老头子对德国人说,青岛维持现状,让德国人放心,同时向德国人提出来购买枪炮军火。”孙纲说道,“德国人得到我们的暗示之后,就得考虑考虑了。”

两个人商议已定,孙纲刚要动身去见李鸿章,有人来找他,说李鸿章急着见他。

孙纲的心里隐隐有一丝不祥的预感,他随着来人来到了一间雅阁,李鸿章面色阴郁的在屋子里来回的踱着步,桌子上放着几份文件。

“中堂,发生了什么事?”孙纲看老头子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立刻问道,

李鸿章看见他来了,脸上露出一份欣慰的笑容,招手让他上前,“你看看吧。”李鸿章把桌子上的文件拿给他看,“今天早上刚送过来的,法德两国同时向咱们发出照会,对咱们和俄国重启战端和海参崴的战局表示担忧,希望咱们尽快和俄国达成持久和平,要求咱们放弃对海参崴的领土要求。”海参崴的战局?不会吧,晚辈没下令打啊?”孙纲“惊奇”地说道。

没办法,现在只好在李鸿章面前“装糊涂”了。

“据英国人提供的消息,是俄国太平洋舰队得知长崎陷落后,又发现我北洋师船重现海参崴港外,俄军大恐,有小舰数艘逃出港外,我海陆军闻讯发炮拦击,是以战火重燃。”李鸿章说道,“就是这两天的事,你那里可能还没得到战报吧?”

居然是这么回事,孙纲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怎么会这样?”

“英国人说,逃出港外的俄军舰艇皆为千吨左右之小船,二艘为我舰发炮击沉,其余皆逃入法占日本之港口。”李鸿章说道,“这是俄国人先不守约,咱们打他们堂堂正正,谁也说不出话来,只是这法德两国公开庇护俄国,却是可虑。”

孙纲仔细地看完了法国和德国给中国的“照会”,从这些“照会”的字里行间里,已经闻到了些许火药味。

说到底,还是因为中国的崛起引起了西方列强的不安,出于各自在东方的殖民利益,本来是世仇的法德两国这回才走到了一起的。

当被称为“欧洲碾路机”的北极熊强大时,欧洲列强可能会考虑加强中国的力量,使中国有能力对抗俄国的侵略,以便最大限度的拖住北极熊的后腿。

可当欧洲列强们突然发现,稍有些清醒的东方睡狮一爪子就把北极熊打得晕头转向满地找牙的时候,他们又开始担心中国会对他们造成威胁,所以才玩了这么一手的。

西方列强的这种“力量均势”的手段,到了十九世纪末,已经可以说玩的“炉火纯青”了。

虽然这些“劝告”中国的“照会”并不意味着现在俄、德、法三国“同盟”关系的成立,但这也是一个很不好的苗头了。

而且,俄国太平洋舰队的舰船开始逃往法属日本港口,这件事本身代表的意思就非常明显。

如果他们真的突围成功了的话,对中国来说,就等于放虎归山了。

“英国人和美国人没有说什么吗?”孙纲冷静地想了想,问道,

“英国公使和美国公使也劝咱们退让一步,说中国没有力量同时和三个强国发生冲突。”李鸿章说道,

“他们是怕惹火烧身。”孙纲冷笑了一声,说道,

“老夫本想借你此次战胜之威,除了恢复伊犁故地,再收回一些黑龙江北岸的土地,现在黑龙江那边怕要不成了。”李鸿章苦笑了一声,说道,

“等晚辈收拾出一支更强大的海陆大军出来,再一举夺回故土。”孙纲咬了咬牙,对李鸿章说道,“中堂大人可以继续和俄国人谈,土地暂时再议,咱们多要赔款,守住伯力为上,至于海参崴,反正现在已经没有停火了,就是留给俄国人,也得让他们重修五年。”

“你想怎么做?”李鸿章看着眼前的阳光少年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奇怪的光芒,不由得担心地问道,

“中堂大人在这里来个舌战群毛,晚辈这就去弄个火烧赤壁。”孙纲向李鸿章说了自己的计划。

李鸿章听了后,不由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不由得苦笑道,“也只有你能想出来这么干,也好,这样,至少几年,俄国人就是想和咱们开仗,只怕也有心无力了。”他叹息了一声,“只是,这海参崴的平民可要遭受另一番劫难了。”

“以此一城之牺牲,换两国长久之和平,晚辈以为是值得的。”孙纲说道,“若能顺手再毁俄舰数艘,则海疆亦可平安。”

“好吧,”李鸿章笑了笑,欣慰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说道,“你就放手去做吧。”

第三百八十章杆雷艇的“最后辉煌”

孙纲从李鸿章那里出来后,立刻派人给前线海陆诸将发了电报,下达了秘密作战指令。

虽然他现在人不在前线,但仍然能及时的通过各种通讯手段调动海陆军作战。

所谓的“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孙纲现在已经有一定的体会了。

他和李鸿章说的那个“火烧赤壁”的“创意”,其实并不是临时起意。

当年刘步蟾率领北洋舰队“火烧马关”后,回来曾给他讲过燃烧性极佳的苦味酸炮弹给日本人的这座城市造成的巨大灾难,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留意了。

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城市毁于战火,史学家们为什么要用“战火”这个词,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为这些城市大都是被“火”烧毁的。

现在,既然俄国人坚持不肯把海参崴“非军事化”,他就只有自己动手了。

“你把飞机都弄到海参崴去做什么?”马看着他在签署电文发布指令,不由得好奇的问道,“那些飞机能当轰炸机用吗?”

“当然不能了,但是要是用来点火的话,应该是可以的。”孙纲说道,“侦察气球也可以,老段和老叶久经战阵,会明白我的意思的。”

“你确定这么做俄国人就能屈服?”马又问道,

“这样还不够。最好能再打沉他们几艘军舰。”孙纲说道。

“你不是说俄国人给咱们来了个沉船堵口。咱们地潜艇都没法进去了么?怎么打他们?”马问道。

“从俄国小船还能跑出来逃命来看。他们堵地并不彻底。”孙纲笑着对她说道。“忘了我和苏鑫是怎么把东乡生酱给干掉地了?”

“你还好意思说呢。”她嗔怪地瞪了他一眼。说道。“背着我去干那么危险地事。一点也不管我知道了是什么感受。你后来接二连三地又有好几次。就是从那时候坐下地毛病!”

孙纲有些歉疚地看着她。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是啊。自己在外面出生入死。而她在家里默默忍受着那种为爱人担惊受怕地痛苦。别人是难以想象地。

无论是哪个时代,军人的妻子,都是可敬地。

据孙纲了解到的,大东沟海战结束两个月后,牺牲的北洋海军官兵的遗体被运回原籍,这些官兵的遗孀们在接到遗体的当夜全都守节殉情,自杀身亡。

当孙纲知道这个消息后,痛惜震惊之余。面对自己地爱妻,感觉到了自己对她的责任。

据詹淑啸的妻子香芸告诉他的,每有战事。她们这些这个时代的“军属”们每一个人都有一样必备的东西,就是鸦片。

只要听到丈夫殉国的消息,她们都会选择自杀殉情,随自己的丈夫而去。

自己就算是为了心爱的妻子,也不应该再去亲身冒险。

更何况,还有心中地那个“强国”之梦!

马看见孙纲看着自己的眼光满是歉疚之色,明白了他的心意,很大度地冲他摆了摆手,表示这个“话题”结束。她已经“原谅”他了。她看着他,接着又问道,“水鬼队进去当然没问题,可你说过,那种小水雷地威力有限,你打算用什么去炸俄国人的船?”

“咱们的水雷厂已经能够生产大的了,”孙纲答道,“军械司也弄出来了功率更大的水下推进器,只是一直找不到用武之地。现在机会来了。”

马点了点头,虽然作为一个女人,她不是很懂军事,但她现在也已经能想象到,海参崴的俄军和港内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就要大祸临头了。

孙纲布置下去后不久,在旅顺的北洋军情处发来了最新的战报,让孙纲了解了日本人攻克长崎地真相,以及目前海参崴海陆两方面的战况。

日本人在长崎使用的杆雷艇。居然是南洋舰队提供的!

原来。当南洋舰队移驻琉球之后,南洋水师提督林国祥和南洋海军的将领们就一直在关注着九州岛上发生的“日俄战争”。海军将士们一直在那里观战,并时不时的把通过国内运输船运来的物资高价转卖给日本人,一边观战一边作生意,“生活”可以说十分“惬意”,南洋水师卖给日本人的军需物资当中,就有两艘已经淘汰不用了地杆雷艇。

自打能装备自航式鱼雷的鱼雷艇出现之后,曾经在中国海军中装备着的杆雷艇就没有了用武之地,渐渐的退出了海军军列。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十九世纪最后的一年,在遥远的东方岛国日本,杆雷艇这种已经被淘汰了的武器,迎来了它一生中最后的“辉煌”!

因为,失去了海军地日本,连“米宁”号这样地俄国老式巡洋舰都敢打上门来了。

自打“米宁”号从佐世保逃得一劫,来到了长崎后,在法国人的帮助下,抢修完毕,基本上恢复了战斗力,立刻成了长崎港内地“水上浮动炮台”,开始给据守长崎的俄国陆军提供火力支援,一度给进攻中的日本军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米宁”号整天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横晃,日本人对这个“扎在长崎港内的毒刺”恨得咬牙切齿,在全部损失了英国人支援的“中国重炮”之后,偏偏又没有对付的办法,日本人只好在一些别的进攻手段上打主意了。

日本人一开始想的办法,居然是“人操鱼雷”!

日本人在“起义”前,据说曾经购买了几十条鱼雷,准备用于对俄作战,日本人的举动曾经让幕后支持日本人的英国人大惑不解,不明白连鱼雷艇都让人给瓜分了的日本人拿这些鱼雷作什么用,难道说要把商船改成鱼雷艇不成?

观战的世界各国海军官兵后来从日本人的实际行动中才知道,日本人想干什么。

日本人的办法是,由数名潜水员携带鱼雷潜渡到俄国军舰附近,然后以手动的方法让鱼雷在水中行进,击沉俄舰!

日本人还真是敢想敢干啊。

这个时期的日本人还算“理智”,没有后来二战时那种被称为“鱼雷肉弹”的“回天人操鱼雷”那种“疯狂”想法。

当然了,目前的技术条件也不允许。

虽然“条件”不成熟,但日本人面临的“困难”却是一样的。

实行这种依靠人力的战法,面临着能见度低、可控性差、以及潜水员的作业条件太恶劣往往超出人的忍耐限度等,以“回天鱼雷”之“先进”,尚不能做到准确攻敌,更何况是这个时代了。

日本人先后用这种“人操鱼雷”早期版对“米宁”号巡洋舰发动了数次进攻,一开始还真就没有被神经大条的俄国人发现,但因为水下操作环境实在太差,鱼雷要么是发射不出去,要么是好容易射出去后乱跑一气,后来“米宁”号上的俄国水兵终于发觉有些不对劲了,开始向这些在自己船边不时出没的日本“水下忍者”开枪开炮,日本人在损失了数条鱼雷,被打死冻死第水下可是很冷的说章了几十名潜水员后,不得不放弃了这种徒劳的进攻行动。

乘船前去观战的南洋水师官兵们曾想开着南洋舰队的战舰去把“米宁”号消灭掉,但南洋水师提督林国祥对日本人极为痛恨第老弟就是在同日本人作战时牺牲的章,宁愿在这里看日本人和俄国人打得两败俱伤,也坚决不同意南洋水师参战。

但时间一长,林国祥又不能眼看着“米宁”号在这里“耀武扬威”,于是灵机一动,计上心头,吩咐运送补给的运输舰把两艘南洋舰队早就弃置不用的杆雷艇给千里迢迢拖了过来,高价卖给了日本人。

日本人不是一贯讲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吗?杆雷艇这玩意儿给日本人用再合适不过了。

日本人得到杆雷艇后果然“如获至宝”,立刻就投入到了进攻“米宁”号巡洋舰的“实践”当中来。

“日人以敢死队员驾艇向俄舰猛冲,俄舰惊觉,立时发炮还击,弹丸倾注如雹,一巨弹盘空而下,正中首艇,霎时如电雷崩裂,轰然巨响,人艇俱碎。俄兵皆鼓掌欢呼,然于烈火浓烟之中,次艇疾冲而出,不稍退避,直向俄舰而来,俄舰大小各炮齐放,然日人前行极速,俄人大炮已不能及,小炮连环而击,密如雨点,日人死伤累累,仍前进不辍,俄舰趋避之,而其行过缓,躲闪不及,为杆雷所中,俄见火光一闪,声震天宇,烈焰腾空,碎片纷落,遂知艇已不存,俄舰遭此重创,倾侧甚危,众皆谓不能久浮矣。俄舰勉驶至岸边搁浅,日兵乘小船蚁附而来,其呼万岁之声不绝。俄舰之兵弁为日人搜杀尽净,海水为赤,概彼深恨其屠戮之故。现该舰已为我水师所得,日人不敢拒,不日当拖曳回旅。

没有了海军的日本人居然用杆雷艇这种古老的武器击沉了“米宁”号,也可以说创造了世界海战史上的奇迹了。

第三百八十一章再战海参崴

而在长崎港内的另外两艘俄国驱逐舰见势不妙,立刻溜之大吉,听说是到了马关,被“中立”的法国人给“扣”下了。

至此,俄国人在日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