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华夏-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个“以二岛换一岛”,估计中国人也挑不出什么来。

而且。这样一来,由中国人来牵制俄占区的侧翼。也能给德占区减少一些压力。

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让孙纲不得不暗暗佩服这些德国容克们的急智。

反正是德国人白给的,不占白不占,好歹也是块地方,虽然没能收回青岛,可又白得了两座面积较大地岛屿,也算是没白来日本一趟,回去不客气地说,这也算是中国这么多年来外交方面的一大“胜利”了。

张荫桓立刻给国内发了加急密电告知详请。很快。朝廷命南洋水师提督林国祥率领南洋水师护送了陆军800人前来,“同德军办理交地事宜”。当仁不让毫不客气的就把这两个岛给收下了。

北洋舰队在海上给孙纲他们“壮胆撑腰”已经好多天了,行动完毕后就都返回了威海驻扎,朝廷这回没让北洋方面出兵,而是调南洋方面前来占岛,这里头是什么意思,还真值得好好琢磨一番。

没准是国内又发生什么变故了,不是那个什么“维新变法”又整出什么事来了吧?

他现在离得这么远,消息不畅,无法及时遥控,确实是个麻烦。

得想办法尽管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完,赶紧回去。

林国祥在完成护送任务后就直驶东京湾,来“探望”孙纲他们了,很常时间没有见面,他也很想念北洋地老战友们。

林国祥这回也把南洋舰队的主力都带来了,包括“海陵”号装甲巡洋舰地同级舰“南平”和“南凯”,加上经过改装地“靖远”舰,也是精锐尽出。

改装后的“靖远”舰更换了新式轮机,加厚了装甲,主炮也换成了双联装203毫米的大口径速射炮,替下了原先的双联装210毫米旧式克虏伯重炮,两舷耳台的副炮也换成了120毫米的大口径速射炮,尾炮也换上了一门152毫米的大口径速射炮,这艘甲午年的功勋舰无论从火力,防护性能还是速度,现在都有了较大地提高。

“老弟什么时候给我南洋也弄一艘铁甲巨舰啊?”林国祥见了孙纲,亲热地拍着他地肩膀,“不客气”地说道,“北洋的铁甲巨舰都四艘了,听说又有一艘要完工,就不能先照顾照顾我们这边?”

“我也想过这事,只是目前船台不够,按我地计划,北洋这边还得再建一艘才够用。要不,使使劲也是可以再弄一艘出来给你们的。”孙纲说道,“你们那里的造船厂能把新式装甲巡洋舰弄出来,技术方面应该问题不大,回去后能不能让张大人和中堂大人他们想想办法,让江南那里多几处大的船台,可以建造大型战舰,咱们好同时开工建造,技术方面北洋可以帮忙,不然,将来一旦和俄国人打起来,咱们还是得吃亏。”

“是啊,我刚才进来的时候看见了俄国人的那艘留里克号巡洋舰,”林国祥点点头,说道,“说是巡洋舰,吨位和火力都可以和铁甲巨舰比试了,俄国人的野心,不可不防啊。”他看了看孙纲,笑道,“这几次主要的仗都是你们北洋打的,什么时候也让我们南洋过过瘾,你弄的那些铁甲巨舰,看得老哥哥我直流口水啊。”

“主要还得看朝廷给不给钱。”孙纲苦笑了一声,说道,“我现在考虑的,是能不能从日本人这里榨出点钱来,给咱们多添几条船。”

“他们把自己打得这么穷,我估计这回他们恐怕是不会再有钱赔给咱们了,”林国祥说道,“再说了还有这么些国家在盯着他们呢,日本人这回,恐怕连骨头渣子都不会剩下。”

“对了,他们还有五艘大型巡洋舰在英国人手里,我们看看能不能给要一两艘出来。”孙纲灵机一动,说道,

“那也不如给钱实惠。”林国祥可能是在南洋当提督久了,知道当家不容易,在“思维”上也变得爱算经济帐了。

“没钱的话就拿东西顶帐!没东西了就拿人顶帐!”孙纲恶狠狠地学着后世某些“样板戏”里的“恶霸老财”的口气说道,看得林国祥一阵恶寒。

林国祥哪里知道,孙纲这次可是说真格的了。

这几天的会议孙纲索性就不参加了,陪着林国祥在东京逛了逛,给爱妻和亲朋好友带了些日本土特产,送走了林国祥后,他分析了送到自己这里的各方面情报,开始为以后计划的开展做准备。

张荫桓他们白天去开会,会后就上他这里来开“碰头会”,而且晚上睡觉的时候美女特使加秘书还会在枕头边一五一十的给他“汇报”一些细节,他也乐得给他们当这个“幕后英雄”。

这些天的会议上,经过与会各国反复讨论,最终定下来的方案是将日本重新按照明治维新前的样子划分成近七十个藩,将被明治政府强行迁在东京“看管”起来的各藩藩主放回本地,仍由他们治理本藩事务,向德川幕府负责,由幕府代表所在各藩同各国签订条约,确定各国的势力范围,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享有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特权,日本的各处军事要地则由列强军队占据,“作为日本履行条约的保证”,同时,为了照顾美国、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各国在日本均实行“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政策,“加强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北海道那里,由俄国帮助成立“虾夷共和国”,也将按照“门户开放,利益均沾”和各国“建交”。

经过英国人同德川家族的商议,原来的德川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已经同意了重新出山,担任“定国大将军”,主持日本政务。

对于这这位德川庆喜大将军,孙纲所知不是太多,但知道曾被称为“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木户孝允对德川庆喜极为警戒,说他“简直就是德川家康的再生”,德川庆喜原先曾经一直辅佐年幼多病的第十四代将军德川家茂执政,从政经验应该极为丰富,能得到敌人如此高的评价,证明也不是一个简单人物。

第二百二十六章不是瓜分,胜似瓜分

如果这位德川庆喜大将军足够聪明的话,应该不会让日本再走穷兵黩武的老路了。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西方列强此次能在日本“善后”问题上基本达成一致,也是对日本屡屡对别国不宣而战而心生警惕的结果。

一个稍微走出困境的国家就敢如此张扬的向外扩张,如果让它的实力达到了和西方国家差不多的高度,会发生什么事?

一个头脑稍微清醒些的、有理性的领导者都会明白。

在这次国际会议上,孙纲等人让中国刻意的保持了低调,为了也是不引起西方列强的警觉。

毕竟,在西方列强眼里,一个强大起来的中国,说不定将来也会成为他们未来的对手。

其实,中国和日本的这场战争,西方列强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战争的结果,日本等于灭亡了,而中国的实力也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如果不是西方列强固有的矛盾目前还没有解决,他们弄不好还会打中国和朝鲜的主意。

在以后的这些天里,孙纲等人挨个儿回访了其它国家的代表团,向各国政要表示,中国和朝鲜历经两次对日作战,物质和人员方面都损失巨大,战后的重建工作非常重要,希望能够得到各国物质和技术方面的帮助,对此各国的反应都很热烈第美国人为最章,纷纷表示愿意鼓励民间来中国和朝鲜投资建设,“帮助中国和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为什么要和他们这么说?我觉得这些洋人好象都没安好心。”金舜姬对孙纲说道,

“说这话的意思有两层,一是向列强表明中国现在没有对外扩张的野心,让他们放松警惕。咱们才好有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和时间;二是中国和朝鲜目前确实面临战后重建的经济困难,如果能够借助一下外国资本,也是不错的。”孙纲对美女学生“循循善诱”地讲解着,她现在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怎么回事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如何让国家在战后重新在废墟上站起来,还是所知甚少。

引进外资,是后世的中国多少年以后才开始实施的,现在的人哪里会想得到?可能还会觉得是“引狼入室”呢。

其实。在这个时代。真正懂得利用这些的人,也并不太多。

几天后的1898年7月31日,历史上被称为“东京和会”地“七方会谈”正式结束,与会各国共同签订了《东京和约》。这个条约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各国共同监督和维护重新建立的日本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二。日本天皇作为日本国家的象征。不再参与国家政治,由世袭地日本德川幕府“定国大将军”执掌国政。

第三,废除日本原来的行政区域,将日本全国划分为六十六个藩国,藩主为世袭,在本藩内享有自治权,治理本藩属地,同时接受德川幕府管理。

第四。日本明治政府海陆军队全部解散。陆军返回各藩后由各藩自行收编留用。并规定陆军总数不能超过十万人,日本海军正式取消。所有地剩余舰船由除美国外地六个参战国瓜分,作为战争赔偿的一部分。

第五,日本向参战六国共计赔偿兵费5800万日元,其中向中国赔偿1500万日元第约合1000万两白银章,向朝鲜赔偿600万日元,向英国赔偿1200万日元,向法国赔偿800万日元,向德国赔偿700万日元,向俄国赔偿1000万日元。赔款分三年偿清,首期付款为三分之一,现金偿付不足的部分以实物或“别的恰当方式”补足。

第六,为了保证日本履行条约,并确定各国在日本的势力范围,由各国海陆军队在日本各军事要地第主要是军港章分别驻扎,“帮助维持日本的秩序,并保证日本的安全”,由日本各藩承担驻在国军队的费用。条约规定,英国远东舰队占领横须贺和横滨,俄国太平洋舰队占领佐世保、长崎和室兰,法国远东舰队占领马关、吴和广岛,德国远东舰队占领大阪和八幡滨。日本将对马岛和隐岐岛交由朝鲜管理,将屋久岛和种子岛交由中国管理。

第七,日本承认北海道独立为“虾夷共和国”。

第八,日本各藩全部遵照“门户开放,利益均沾”地原则,对各国开放。

第九,日本承认各国在日本地势力范围和利益,保证“以与友邦敦睦为立国之唯一基础”。

看完了这份长长的条约,孙纲长出了一口气,也不由得为日本赌输了地命运而深深叹息。

如果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不这么急于对外扩张,动不动就“皇国兴废在此一举”,每一次都把国本全都押在了赌桌上,而是走一条相对稳健的道路,是不是就会免于这种“不是瓜分,胜似瓜分”的命运呢?

决定国家地位的,永远是绝对的实力。

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显得无能为力。

《东京和约》公布的那一天,日本陆军大将山县有朋,大山岩,大鸟圭介等一批陆军将领纷纷在家中切腹自尽,孙纲知道后只是冷笑了一声,没有说什么。

这些军国主义的“早期创始人”,早就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现在,日本这个心腹大患已经去掉了,另一个心腹大患俄国,一段时间内还不会马上对中国造成威胁,中国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努力发展国力,争取面对下一次挑战时,能有充分的准备!

这边的事就算告一段落了,在正式签字后,孙纲一行人开始准备回国了。

在回国之前,孙纲私下和英国人商量能不能把英军俘获的日本那几艘巡洋舰给中国第这些船不在条约瓜分之列章一二艘,那些船反正也是英国人淘汰下来给日本人的,英国人自己留着应该没有什么用,可对中国来说,还算是好东西滴。

英国人考虑再三后,同意将其中的一艘大型巡洋舰“河泉”号和另外一艘较小的巡洋舰“龙田”号“赠送”给中国,做为中英两国海军“友好合作”的表示,英国人这回这么大方,可是让孙纲眉开眼笑了好久。

由于英国人同意将杀害明成的凶手交给朝鲜方面处理,孙纲安排“海陵”号装甲巡洋舰护送朝鲜使团及朝鲜国王李熙等王室成员回国,将人犯也一并带回,“至其国公审后处置”,因为日本的高级将领死了这么多,从他们身上可能也揪不出什么政要来了,干脆交给朝鲜人带回去在明成坟头前剐了算了。

可朝鲜人后来居然真的这么干了,就不是他能想到的事了。

“回去后想着我吩咐你的事。”送金舜姬走之前,孙纲私下里对她叮嘱道,“不要让朝鲜王族和外戚势力再掌权了,一定要保证,所有的权力都在我们的人手里。”

孙纲已经得到朝鲜国王的告知,回国后他将认金舜姬为“义女”,册封为“翁主”第怎么听着这么别扭章,感谢她对朝鲜王室做出的“贡献”。

说白了,这也是朝鲜国王向孙纲和北洋方面示好的意思,这个什么头衔反正也“惠而不费”,又不花多少钱。

但这样一来,金舜姬在自己国家的政治地位将因此而大大提高,有助于孙纲对朝鲜进行“遥控”,是以孙纲很高兴地向国王陛下表示了“谢意”。

“我明白。”她郑重地点了点头,经历了这一次国际谈判,她比以前要成熟多了。

朝鲜使团乘坐“海陵”号出发回国后,孙纲等一行人乘坐“开远”舰,带着“河泉”号和“龙田”号踏上了归程。

“这一个多月可是收获甚丰,”张荫桓意气风发的对孙纲说道,“自打办理外务以来,数这回痛快,此约一签,十数年和平,总可得也。”

“也不尽然,”罗丰禄说道,“若不趁此数年之和平奋起直追,一旦有事,日本今日之命运,难保不落在我大清身上。”

“所以皇上现在痛下决心,变法图强,”张荫桓说道,“只要我辈扫除积弊,使国家面目一新,国富兵强,列强纵敢来犯,亦难保不碰得头破血流。”

“可要是老康这么个搞法,怕是要出乱子的。”伍廷芳担心地说道,“樵野先生回去后得多多规劝于他才是。”

第二百二十七章美好蓝图

到了十九世纪,东南一带是中国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人口密聚和财富最为集中的地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为什么英国军舰开到了南京江面,清政府就放弃了抵抗,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曾经让学生时代爱好历史的孙纲百思不得其解,等到后来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孙纲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南京当时是南北漕运的枢纽,英国军舰开到了这里,南方的粮食和饷银运不到北方,就等于切断了清廷的大动脉,如果英国军舰就这么一直在这里和清廷耗着的话,用不了多久,大清王朝自己就得崩溃。

万般无奈之下,道光皇帝才忍痛同意了英国人的条件,并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充满苦难和血泪的中国近代史,就从那时候开始。

英国后来将长江流域划为他们的“势力范围”,也是有想控制中国的经济中心的意图的。

现在,孙纲的爱妻马,中国国内最大的“官商资本结合体”的首脑,“雌心勃勃”地将目光瞄向了这里。

由于北洋舰队在战争中捕掠了大量的日本商船在孙纲那里,如何将这些船有效的利用起来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这些船除了一部分被孙纲改装成了扫雷舰和运输舰外,按照“常例”,交由马的“北洋商贸集团”下的船运公司作为商船,可目前北方地海路和内河航运都被“北洋商贸集团”垄断了。一时间用不了这么多船,这时,马看好了中国南方的航运事业。

“我派人在海关查过注册记录了,到今年为止,南方的外国船运公司,加上中堂大人的轮胎招商局,还有一些民营的小公司,一共才有不超过100条船在进行运输,市场空间是相当大的。”那天。在枕头边,马对他说道,“咱们现在有了这么多船,人手也够,可以把船运公司的生意开展到那里。南边可比咱们这里富多了,如果那样的话,即使朝廷以后不给你这个船政大臣造船的钱了,我们从南方得到地收益,也足够你再造一整支北洋舰队了。”

“中堂大人不会认为是咱们在和他们抢生意吗?”孙纲一听大喜过望,但又想想了一个问题。不由得问道,

“不会,他们现在正苦于资金周转不灵,无法进一步扩大业务,我们有这么多闲船,正好可以帮他们渡过难关,让他们和咱们合作,”马说道,“船多不碍江,有比着的。才见长进嘛。”

“打仗,卿不如我,作生意,我不如卿,”孙纲听得十分兴奋,立刻就此拍了板。“听你的。就这么着了如果这一步能够成功,那么,他的海军经费问题,应该可以说彻底得到解决了。

甚至,那支未来属于他“自己”的陆军的军费,也将有了着落。

“但是你知道,如果想在那边做生意,没有官府的配合是根本不行的。”马说道。“军情处那里可以给我们想办法,但最好能不让朝廷发觉。在下面做,而且让更多的人参与并支持,将来朝廷就是知道了,法不责众,也没有办法。”

孙纲明白了她的意思,不由得连连点头。

“我记得你和我说过,要把这个以农为本地国家变成以工商为本的国家,”马又补充道,“要是依我现在的经验,眼下就是个机会,航运业可以促进国内的商品交换,带动商业的繁荣,而且为了能让内地更多的货物及时运送到港口城市,不用咱们说,肯定有很多官员和商人会自动把主意打到铁路和公路这块儿的。公路还好说,建设铁路需要钢铁,会自动的促进炼钢工业和矿业的发展。按你说的,这些又都是蝴蝶效应了。”

孙纲听了不由得拍手叫好,她说地一点不错,如果国内有更多的人想从事航运业,会间接的带动造船工业的兴盛,那样的话,说不定还会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速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其实,对现在地中国经济来说,铁路和航运这两项才是最关键地!

铁路和航运的兴盛,可以直接带动国家经济其他各方面的发展,这些,是后世许多国家总结出来的发展经验。

“你上次拟的那个拯救名单里有部分南方官员,他们都愿意帮咱们,但还很不够,四洋提督现在全都出自北洋,不如让他们想想办法,上下联络一下,”马又说道,“提督是一省最高武职,说话很有份量的,让他们出头再好不过了。”

“你说的对,再说了,海军现在虽然是北洋最强,但南方的三支舰队地力量也应该加强,战时可以作为北洋地强助,必要时还可以编成联合舰队作战,”孙纲说道,“他们肯定也会为经费问题发愁,我们可以从这一点上入手,把他们拉进来。”

经过这次著名的“枕边对话”,他们俩后来地工作,就围绕着这个主题开始了。

这回不光是“养蓄私兵”的问题了,而是“上升”到要把国家军队纳入“私人体系”的层面了。

这其实可以说是“不是造反的造反”,或者说叫作“隐性造反”!

只是,四洋提督到现在还蒙在鼓里。

这回,正好可以趁着其他三洋提督来旅顺接收战列舰并悼念牺牲的战友的时候,从国家和个人利益以及私人感情方面“三管齐下”,暗中将四支海军舰队紧密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隐性”军事和经济集团,进而影响全国!

话说回来,经济和军事两方面都可以自己说了算的话,朝廷存不存在,似乎就可以忽略掉了。

到那时,本来对地方的权威和控制就已经下降了很多的清朝中央政府,即使发觉到了这个集团的存在和对自己的威胁,恐怕也会无能为力了。

那时候,自己是不是就可以“变天”了呢?

那个时候的中国,又会以一种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孙纲让自己的这个想法给吓了一大跳。

想得有些远了,至少现在,他自己还没有当“皇帝”或者“总统”什么的心理准备。

还是把眼下的事情先处理好吧。

“北洋船运公司的生意扩展到南方后,在南方所得的收益一部分用作业务周转资金外,大部分将作为海军经费,用来给大伙儿添新舰,我已经让船政局又设计了一种新式的7000吨级大型装甲巡洋舰,如果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局同北洋一起开工,我准备咱们最少每家装备一艘,”孙纲说道,“如果赚的钱够多,一家再添一艘铁甲巨舰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也许是他构画的这个“美好蓝图”实在是太诱人了,四洋提督全都倒吸了一口冷气,用怪怪的眼神看着他。

坚甲巨炮威风凛凛的战列舰,哪个舰队指挥官不想要是傻子!

有了足够的财力,中国也可以和西方列强一样,拥有一支无比强大的海军!

有强大的海军防卫海疆,中国的经济建设就可以进入一个和平大发展的时期,国力上升后,反过来又可以加大对国防的投入,进入“良性循环”,那样的话,强国,就真的不再是一个梦了!

“手里有了银子,战舰的维修保养和军士的饷银就都不成问题了,还帮助朝廷解决了财力困难的问题,与公与私都有大利。”孙纲说道,

“孙大人一心谋国却拙于谋身,”林国祥笑道,“有了银子我们也不能声张,还是得装穷向朝廷要,不然的话,朝廷好问咱们这银子都是从哪里来的了,说不定还想从咱们手里倒刮一些。”他说这话就等于赞同了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