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金裘-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接到了帖子。

何氏自然也接到了,她当时就说:“罢了,这回为了你二姐姐的名声,你娘我少不得又要开箱子拿私房了。”

卫蘅笑道:“你去凑什么热闹,这回可是拿大刀砍富户呢,她们也都争着伸脖子被砍来着,不砍她们,她们肯定还不乐意,你就甭拿钥匙开箱子了。”

“你这小丫头,说的是什么话?”何氏笑骂道,“姑娘家家的,说话可不能那么刻薄。”

卫萱的茶花会上,要叫这些夫人们掏银子,却也不能叫她们白掏。还是卫蘅给她们出的点子,卖诗。

女学生们最不怕、最喜欢的就是作诗了。卫蘅的点子是由女学生们作诗,挂在集贤堂里。

集贤堂门口有卖花的,十两银子一朵,拿着花喜欢哪首诗就投在哪首诗下面的竹筐里,诗的上面不留名,最后才公布谁是今日的诗魁。

这主意卫蘅一提出来,就赢得了满堂彩,直道这个主意好。这也不是强迫大家捐银子,卖诗,卖的人高兴,买的人也高兴,因为这可是个雅事么。

而扬名的还在后面,这些诗要集印一个册子,在首页便会一个一个地感谢这次给雪灾捐资的人家。这对那些富户女眷来说,即能做好事扬名,又能脱了铜臭,真是皆大欢喜。

卫蘅到集贤堂的时候,里面真是热闹非凡,她因为自己提了这个点子,为了避嫌所以没有作诗,作了诗的女学生一个都不许到集贤堂这边来,也是为了避嫌。

卫蘅看了看集贤堂的茶水供应,木瑾做得极好,她虽然骄蛮了些,但又不是傻子,在这些贵眷跟前,哪有她耍脾气的地方,倒叫许多夫人都夸她大方有礼。

卫蘅一进去,木瑾就看见了她,破天荒地第一次先冲着卫蘅笑了笑。

集贤堂里除了贵眷,还有另外两拨极引人瞩目的人,那就是隔壁的太学生和东山书院的学生。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还在支持我的姑娘们。

今天明师太值班,是答疑时间。

记得开始几章的时候,有姑娘留言,质疑女学存在的合理性,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古代女子接受教育是很常见的事,特别是在江南地区,女子知书非常常见。如二拍里罗惜惜那个故事,男女主就是在书馆结缘。三言里也有男女主从小同窗,长大后喜结良缘的故事。可见女子读书也是很普通的事情。

不仅在民间,宫廷之内,朱元璋还曾专门下诏挑选知书女子入宫,教习宫女,因此有女秀才这个称谓。

所以本文在架空的情况下,出了一个女学,并且重视女子的才德,应该也不算是太离谱的事情。

此外,中唐时期的尚宫五宋,也是一个女子才德并重的例子。

第28章讨厌鬼

说起来,太学才是大夏朝全国最高学府,不过如今的太学已经渐渐向应试转变,许多外地学子入太学,都是为了认识坐师,太学最大的本事就是研究有可能被皇帝指为考官的那些人的喜好,并且还可以请得这些考官到太学来讲学,太学生考中进士的几率也比一般书院出来的学子大。

但是如此功力的办学态度,也让许多有识之士不满,而东山书院的崛起正是因为学院的山长极为厌恶那种应试风,所以才开设了东山书院。东山书院重视的是学生本身的品德修养和才华的培养。像陆湛,还有卫蘅的二哥卫枫和三哥卫栎都是在东山书院读书。

今日是女学的盛事,又是月末最后一天,太学和东山书院的人这日都是休憩日,所以几乎都来给女学生们撑场子了。

这太学、东山书院的学子,差不多都是女学生们的哥哥、弟弟或者表亲、转折亲,自家姐妹学院的盛事,他们当然要共襄,更何况他们挑妻子的时候,可都是瞅准了女学这口锅的,只可惜僧多粥少,茶花会这样好的借口,他们当然要来献殷勤捧场。

卫蘅看了看,虽说诗文上面不留名,可是只要熟悉她们作诗风格的人,自然就看得出哪首诗是哪个人做的。至少卫蘅就能看出,卫萱、周月娥、陆怡元、长真县主她们的诗,魏雅欣也有一首诗入围。

能挂在集贤堂的诗也不是随便写一首就行的,先是女学生们写了,让女学里的诗文功夫最好的陈夫子、岳夫子和卞夫子筛选了之后,才裱起来挂在集贤堂中供人评选。

卫蘅对魏雅欣的写诗风格不陌生,若说卫萱的诗优雅浑厚,让人读而生叹,魏雅欣的诗则如三月桃花,乱花迷眼,端看个人喜好。

卫蘅轻而易举就辨认出了卫萱和魏雅欣的诗,她扫了一眼集贤堂内摆设的竹筐,就卫萱和魏雅欣的诗前面的竹筐内花是最多的,少说也有一百来朵了,这可就是一千多两银子,而且茶花会这才开始没多久,所以谁说上京人没有钱的。

今日卫萱和魏雅欣的诗,这可真叫一诗值千金了。

集贤堂里的人都在低声窃语,身份高贵的人一般不会大声讲话,可即使这样,合在一起的声音也不算小了,仿佛蜜蜂嗡嗡一般。但就在陆湛那波人走进来的刹那,集贤堂里的人不约而同都沉默了片刻,仿佛专门为迎接他们一般,或者说是专门迎接他。

陆湛走在最前方,银灰地曲水鱼藻纹漳缎袍子将他的气质衬托得越发清隽高华,属于年轻男子身上的青涩之气比上次卫蘅看见时又退了一点儿,轮廓越发俊朗起来,陆湛一进来,集贤堂内未曾成亲的小姑娘的脸上就都浮上了一层薄红,想瞧又不敢瞧的,眼尾余光全在他一人身上。

陆湛手里随意拿着一束十枝的白茶花,凭添了一丝走马章台的纨绔子弟的气质,可是这样俊美清贵的人,你都恨不能他能轻佻地走到你面前,轻佻地用花枝抬起你的下巴,再轻佻地和你说会儿话,那才不枉相遇一场。

卫蘅却没有一丝绮思,她只是在想,一百两银子对于陆三公子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齐国公府是军功出身,如今的齐国公虽然已经六十了,身子却还十分硬朗,三年前还领兵平了西南羌人之乱,齐国公府可谓是圣眷正渥。

都说文穷武富,齐国公府的富贵是可想而知的。加之木老夫人又会经营,齐国公府俨然是京城勋贵里的头一份儿,那富贵便是王公之家也未必比得上。

皇帝防宗室子弟防得紧,好吃好喝地养着可以,实权却几乎没有。王爷不过是名声听着好听而已,有些个落魄王府的家底连个吏部书办都不如。当然吏部书办是出了名的肥差就是了。

话绕远了,且说回来,虽然一百两银子对陆三公子不算多,但卫蘅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她就想看看陆湛会将花投到哪个人的筐里。

同陆湛一起进门的其实还有好几个世家弟子,可惜被陆湛的气势衬托成了个渣渣,若非他们开始评论起诗文来,卫蘅的眼里还真是就没看见他们。

人的眼睛真是个奇怪的东西,明明那些人就在卫蘅的视线范围内,可就像被隐形了一般,恁是没留意。想必在场许多人的眼睛此刻也同卫蘅是一样的,珠玉在前,瓦砾自然就不入眼睛了。

卫蘅不着痕迹地往左前方挪了几步,嘴里同木瑾闲聊着,耳朵却一直竖着在听陆湛他们那群人的议论,眼睛自然也没闲着。

和玉郡主的儿子明显高看魏雅欣的诗一眼,安国公府的二公子则看好卫萱的,但是不管怎么说,众人争论的焦点都在这二人之间,其余的诸如周月娥、周月梅、陆怡元、顾蓉、木珍等人的诗文显然是入不了这些人的眼的。

待他们投花时,卫蘅见陆湛给卫萱和魏雅欣各投了五枝茶花,不由瞪圆了眼睛,怎么可以这样?!

到底还是自己狭隘了,卫蘅自然是偏向卫萱的,心里事先就有了个高下之分,难免以己推人,觉得陆湛心里也会将她们二人分出高下,就好像他身边那些同门一般,各有支持。

结果陆三公子两边都不耽误,也可以说是两边都不在乎,反正这回又不是请他来评高下的,没必要非得二选一。

卫蘅难免有些失望,本来还想看出点儿端倪什么的,以满足女人天生的八卦心,结果什么也没看出来。

当然,卫蘅也捉摸出了一些东西的。

其实这回陆怡元的诗也不差,不说前三,前十名还是能进的,陆怡元又是陆湛的堂妹,齐国公府没分家,虽说是堂兄妹却和亲兄妹没什么区别。但是陆湛却连一朵花也没给陆怡元。

卫蘅就像发现了秘密的小姑娘一般,嘴角不由就翘了起来,看来陆家的大房、二房还有些官司打。

陆大老爷虽然是齐国公世子,但是他这个人贪花爱色,既胆小又无能,楚夫人嫁给他简直是鲜花插在牛粪上,也不知这样的两个人是怎么生出陆湛来的。陆家的二老爷却是个能干人,能干人难免会觉得自己应该多劳多得,这就产生了矛盾。

当然这一切都不过是卫蘅的猜想,其实她每回去齐国公府,可是一点儿没看出大房、二房有什么不对付的地方。

卫蘅一时失神,那眼神还没从陆湛身上收回来,引得他看了过来,两人一对视,卫蘅也没有示弱,只是心却像刚跑了一里地儿似的狂跳不已。

卫蘅朝陆湛走过去,轻轻一福,既然对方看见了,他们又是不远不近的表兄妹,总得打个招呼。

“三公子。”卫蘅颔首道。

“衡妹妹怎么不叫我湛表哥了?”陆湛反问。

亏得卫蘅脸皮厚,仿佛没听懂陆湛背后的意思一样,甜甜地笑了笑,又改口叫了一声,“湛表哥。”

陆湛轻轻一笑。

卫蘅忍不住问道:“湛表哥,你觉得这两首得花最多的诗孰优孰劣?”卫蘅问得很直接,省得陆湛用什么“春兰秋菊,各擅其场”来忽悠自己。

陆湛扫了卫蘅一眼,怪不得改口那么快。

卫蘅的心一凛,仿佛被陆湛看透了一般,有种无所遁形的尴尬。

陆湛的嘴角轻轻翘起,“蘅妹妹今日买了多少花?”

这是典型的不想回答问题,就反提一个对方回答不了的问题,这种手段实在太恶劣了,卫蘅腹诽。

买多少花这个问题,难免让卫蘅想起了香料铺子的事情,当时她一掷千金,还有法慧寺的香油银子,卫蘅心里又忍不住开骂,陆湛这人真太不是东西了,专挑人痛脚问。

今日卫蘅自然也是买了花的,女学的女学生一大早就买了花了。卫蘅是随大流,比长真县主等宗室贵女捐得少了些,比普通的女学生又多捐了些,也就一百两银子。

在别人面前卫蘅自然敢说自己捐的数,可是在陆湛面前,这个数却又有些说不出口来,否则岂不显得她很没有大爱,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时候正好木瑾冲着她做了个手势,卫蘅再也没有比现在更爱木瑾的时候了,她连忙道:“湛表哥自便,瑾妹妹那儿有事寻我。”

陆湛点点头,也没为难卫蘅。

卫蘅心想,这样讨厌的男人,也是她上辈子做小姑娘的时候太无知太幼稚,被一副臭皮囊给迷糊了眼睛,幸亏后来拔腿拔得早。这样的男人,也只有卫萱能消受。

作者有话要说:“男女七岁不同席,炉渣陪两个小姑娘逛街合理不合理?”

通常情况下,当然是不合理的。而且根据明师太设置的背景,的确是男女七岁不同席的。但是就算不是小说,只是人生而言也是充满了意外和戏剧性的。但是师太实在太高兴大家看到了这一幕的不合理了,这样师太就可以开始唠叨地分析背景了。

我们来看看,男女七岁不同席成立的背景。这里头有两个要素,一是本人自觉,二是上头有长辈管着。拿红楼梦距离,宝玉在大观园和姐妹们厮混时年纪也不算小了,但是为什么没有这个规矩,其中首先是宝玉本身不自觉,二是贾母不管,放任他自由。

我们再看本文,如果将魏雅欣换成是卫萱或者卫蘅,当她们知道陆湛会陪伴陆怡贞去的时候,以她们的本性,肯定是会摇头,不会跟着去的。但是魏雅欣去了。这其中有脑补情节,请大家跟我一起来看看,因为是配角,所以并没有在正文里费太多的笔墨。

魏雅欣这个人比较有意思,她爹是穷秀才,家境贫寒,在这样的人家里,有时候两姐妹衣服都要轮流穿,房间就那么几间,亲戚来往时根本没有实现,男女七岁不同席的条件,更何况她本人这一次还不自觉。

现在,就要上演一出“心机女勾搭高富帅的戏码”了。

首先,这一天算是陆怡贞在女学正式上学的第一天,所以炉渣作为好哥哥就要去接陆怡贞,大概是一早就说好了的。

心机女和陆怡贞交好,在交谈中大约知道了炉渣要来接陆怡贞的事情,然后心机女就无意间提到了学调香得买香的事情。然后还得暗示一下自己没钱买香,上课时肯定要被嘲笑等等,陆怡贞作为单细胞生物,自然得表示,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何况只是花银子,她表示:没事儿,我哥哥是大款,今天下了学,我们一起去宰他。心机女当然要推托一番,但是耐不住陆怡贞的热情。

好了,现在放学了。

陆怡贞见了炉渣,表示:“哥哥,我和欣姐儿想去买香。”

炉渣看了看心机女,然后表示:“那我让大苏(驾马车的)送你们去。”炉渣可是知道男女七岁不同席的。

陆怡贞一把拉住炉渣,表示不行,一定要让炉渣讨钱。炉渣表示可以把钱袋给陆怡贞,陆怡贞这时候就要开始向哥哥撒娇抱怨了。

心机女得立即上前表示,“要不,我还是不去了吧?”这时候考验演技了,一定要把不舍和自己很矜持这两种矛盾都表现出来。

陆怡贞表示,不行,说话必须算话。什么心机女就是她好姐妹啊,你又在我家住过啊,不必避嫌啊之类云云。这是单纯妹子的思考方式。

心机女不再开口。

这时候就看炉渣了,他当然也可以断然拒绝。但是作为不想伤害妹妹感情的哥哥,他就不好拒绝了。更何况,男女七岁同席,伤的也是女方的颜面。如果对方都不在乎,那炉渣还帮心机女在乎个屁啊。不过是个豆芽菜一样的小姑娘,跟他房中丰乳肥臀的通房能比么?所以在炉渣看来,心机女也是个小姑娘。只要心机女能让他妹子高兴,他倒是不介意出点儿钱,反正请人唱戏逗乐不也得花钱么。

所以如此情况下,在心机女愿意,在炉渣不作为的情况下,在长辈不在的情况下,男女一同出门逛街,中间还有陆怡贞,实在算不得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

不过心机女算错了一招,那就是炉渣已经十九岁,不是郭乐怡的哥哥才十五岁。初三男生可能会喜欢初一的女学神,但是大学一年级的男神却不会喜欢一根豆芽菜。尤其是在已经开荤的情况下。所以,年龄才是硬伤啊,连女主都还没攻破男主的心防来着。

第29章上巳节

到酉时闭馆的时候,卫萱等诗文入选者齐聚文华馆,等着甄教仪她们数花后来宣结果。

这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集贤堂里是什么情况,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了,诗魁肯定是在卫萱和魏雅欣里面产生。

卫萱也就罢了,她若是没得诗魁那才是大消息。而魏雅欣则不同,出身微末,年纪又小,却能和卫萱并驾齐驱,可真叫人刮目相看。

甄教仪她们数出来的结果让人非常的吃惊,卫萱虽然还是诗魁,可是魏雅欣只是惜败于一朵茶花。

卫蘅也是一惊,在这样巨大的茶花数量前,一朵花的差距根本就叫没差距。可是即便是卫萱和魏雅欣的诗文不相上下,但是卫萱在上京城里是多出名的存在啊,别人看在靖宁侯府,看在木皇后的面子上,投给卫萱的花也会多一些。可是偏偏,卫萱只赢了魏雅欣一朵花,这简直就是输了。

魏雅欣随着众人走上来恭喜卫萱,“卫姐姐的诗让人读了如沐春风,小妹甘拜下风。”

卫萱脸上的笑容有些微的僵硬,这还是卫蘅第一次在卫萱身上看到这样的失态。

过了二月,进入三月,三月三是上巳节,惯例是要去水边踏青、祓禊沐浴的,这一日对上京人来说,大约是最开心、最放松的一日了。

不仅老百姓这一日携家带口全体出游,便是宫中的皇爷这一日也会带着大臣一同出游,玉梁山翠幄彩帷、人潮如流。

古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实则,三月三上京城济水边的丽人,一点儿也不少于当时万国来朝的长安。

一大早,服侍卫蘅的木鱼儿就替她佩上了兰草,这一日无论男女,都时兴佩兰。

卫蘅虽然是随着何氏上的马车,可是皇爷带领大臣游春,皇后娘娘也会带着一众内命妇踏青,何氏等人都要上去拜见凑乐的,至于卫蘅等小姑娘却另有去处。

济水向南蜿蜒后形成的平坦的河滩草地上,此时已经坐满了人。十人一群、五人一处的,男子已经开始曲水流觞,吟诗作赋,而年轻女子则会去水边。

卫蘅跟着卫芳还有卫萱往女学生多的地方去,顾蓉见着她们时,围在她旁边的人立即就散开了,给卫萱她们挪了位置。

卫蘅从旁边木鱼儿带的草编篮里将兰、芷等香草撒入水中,然后在水里洗了洗脸和手,这就算是祓禊了,至于沐浴的古俗,如今自然是不合时宜了。

等大家都洗过脸手,卫蘅和所有的姑娘一样,用香蕙在河里蘸了水,大家互视一眼,眼里都添了戒备。

卫蘅眼都不辍地看着卫萱,手里的香蕙还浸在河里,但是随时可以拿起来淘气。

可惜卫蘅防着了一个,没防着另外一个,她只觉得脖子一凉,不知何时郭乐怡已经摸到了卫蘅的身后,手里正拿着香蕙往她头上和身上洒水。

卫蘅尖叫一声,跳起来,开始追着郭乐怡,拿香蕙往她身上洒水,这一变故,让众人都开始肆无忌惮地互相洒起水来。

年轻姑娘的笑声仿佛银铃一般,飘散在风里,送到每一个角落,听了就叫人欢喜。

笑够了、闹够了,卫蘅她们才走到树下歇息。此时树下早已铺了竹席,放着小几,有伺候的童子在一旁煮水泡茶。

木鱼儿打开从侯府带出来的红漆雕侍女读书图的三层八宝攒心盒,一层八格,里面分别放着花生、松子、榛子、银杏、枣圈、香莲、圆眼、香圆,下一层放着蜜饯,梅球、红消花、金菊、青梅、木瓜方花儿、樱桃、葡萄、姜丝梅。再下一层是八色点心,枣泥糕、芝麻卷、栗子糕、玻璃糕、椰子盏、鸳鸯卷、翠玉豆糕、果酱金糕。

不过这些吃食再精致,也纯粹只是摆着好看罢了,几个小姑娘带的吃食一凑,就是一桌菜。只是这时候谁会只惦记着吃,大夏朝的三月三踏青可是有一个极复古的风俗的,那就是互赠香花。

互赠香花可就太有意思了,表面上是送给对方以“拂不祥”,但实则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心慕对方的表示。

这一日得到香草最多的姑娘,那可就是上京城里最受欢迎的姑娘,尤其是若是得到了自己心仪之人的香草,那可真是天下最美妙的事情。等议亲的时候,她的心底也能有底儿,至少不用盲婚哑嫁。若是两人门当户对,做父母的又何尝不希望女儿能嫁给情投意合之人。

卫蘅和卫萱年纪还小,一个十二、一个十三,都不到说亲的时候,但是卫芳和木珍都已经十五了,木珍因在女学,还可以等到明年再议亲,卫芳的亲事则早就挂在长辈嘴边了。

卫芳虽然不怎么爱说话,可是论模样,长得比卫萱还好些,一手的京绣技艺,在卫蘅她们圈子里可是出了名的。加上靖宁侯府的背景,京城不少世家都向木夫人表示过求亲的意向了,不仅有为有出息的庶子赖说亲的,还有来为嫡子说亲的。卫家淑女的名声在外头可是极响亮的

此时的卫芳,袅袅婷婷,十五岁的少女,又生得妩媚动人,即便是才华如卫萱,美貌若卫蘅,站在卫芳的身边,也夺不了她的风采。

卫芳此刻正微微低垂着头,脸上一层薄红,更将她的颜色烘托得仿佛丹花染霞一般,旁边好多年轻男子甚至都不敢看卫芳。

卫蘅看着一个青衫布衣少年,垂着头轻轻走到卫芳的跟前,离得近了时抬头冲卫芳笑了笑,手里的兰草快速地往卫芳裙边一扔,在众人的哄堂大笑里飞也似地逃走了。

卫蘅在旁边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她实在是没想到,她曾经的大姐夫年轻时候还有这样害羞的时候,果然官场历练人,后来居然成了那样一个老道的人。

卫芳轻轻打了打卫蘅的手臂,“快别笑了,你瞧他羞得。”

卫蘅揉了揉笑得酸疼的脸颊,“大姐姐做什么心疼他。”

“谁说我心疼他了?”卫芳的脸羞红得几乎快滴下胭脂了,“你个小姑娘乱想些什么。”

可是卫蘅明显看到卫芳嘴角那一丝急于掩饰的笑意,说实话,商彦升的确长得挺俊的,就比陆湛差了一点点,也难怪卫芳在被这样一个英俊的少年送兰花之后会脸红。

上辈子卫芳和卫萱都嫁得极好,尤其是卫芳,嫁的时候,虽然商彦升不过才是个秀才,可后来却是中了二甲进士的。

且商彦升感激卫芳孝敬婆母,又拿嫁妆补贴他读书、选官,一辈子都没纳妾,夫妻感情是极好的。

至于卫蘅自己,她抬眼往范用那群人望去,侯门深府其实还不如寒门来得自在。面子算个什么,哪有自己活得开心来得重要,上辈子卫蘅为名所拘,实则不过是苦中寻乐而已。

由卫芳的亲事,卫蘅就想到了自己的未来,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离她议亲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