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国太后纪事-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秦姝平时起居坐卧,则在后面的第二进,也就是所谓的寝殿,有甬道与颐和宫相连,跟前殿一样,亦是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后檐明间开扇门,过穿堂,可直达第三进的后罩房。
如今,正在新建中的慈宁宫,大体上亦是按照这个规制来的。
秦姝还让人寝殿和后罩房之间,准备了一个鹰架,专门为小苍准备的,
小苍之前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半个月前,它才突然出现,给秦姝带来了祁五的消息,休息一晚后又飞走了。
众人大概等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秦姝就从后面的寝殿缓缓走来,刚在宝座坐定,萧贵妃就开始带人行礼。
礼毕,新晋的和嫔和林美人,又单独上前给太后行礼。
秦姝打量了她们一番,和嫔和林美人都是真正的美人,一个纤细柔美,一个纯洁又妩媚,单论外貌,林美人自然更胜一筹,天真中又带着一点魅惑。但是论气质,却是和嫔更甚一筹。
和嫔一身书卷气,却又不清高自傲,十分柔顺贞静。怪不得两人出身差不多,却是和嫔封为九嫔之一,林氏却只封了区区一个美人。
自己养的儿子,自己清楚。
佑安喜欢什么样的女子,她也心中有数。
佑安最喜欢柔顺贤惠,又谨守礼法的女子,对于这样的人,他总会多一分重视,比如沈静芳、萧如萱,最讨厌多事又愚蠢的女人,比如周真儿,他现在看都不愿意看她一眼。
幸好,这一世他的脾气比前世好了许多,否则,他早将周真儿给拉出去砍了,说不定连尸体都找不到。
对他来说,女人只要乖乖地给他生孩子就好了,蠢点没关系,就是不能生事。
一旦让她们不贤德了,不守礼了,转眼间,他就能将她们无情地舍弃,别管她们谁不是给他生下过儿女。
比如,这一世,他看清楚了沈静芳的真面目,几十年的感情,竟然说弃就弃了。
而对于那些美貌无比的女子,他可能碍于皮相,也会多多宠爱,一旦她们做错了什么事,或者说错了什么话,绝对会毫不留情地抛杀,反正死了一个,还有别的补上。
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美貌的女子。
就连赵涵秋,也不是秦佑安喜欢的类型,不过是因为母亲喜欢她,她又能让母亲欢心,他才爱屋及乌,才对她略有青眼。
但他却封了赵涵秋为“贤”妃,可见是期待她更加贤惠一些,更对得起她如今的封号。
红莲军的这些女人,大概都不在她的喜欢范围之内。
行礼过后,秦姝又和善地跟两人说了几句话,让她们好好服侍陛下,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最后又隐隐提醒她们安分守己,不要恃着宠爱就兴风作浪。
两人都恭敬应是,看其神色,和嫔若有所思,而林美人则有些不以为然。
秦姝给嫔以上的嫔妃赐座,加上新来的和嫔,也不过三人有资格入座而已。
林美人见没有自己的位子,不免有点闹小情绪,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就隐没了。
她自忖各方面都不输给苏氏(和嫔),两人同时进宫,可她位份却偏偏比她低了好几级,她心里实在是很不服气,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明明陛下先召她侍寝的,而且看起来还挺喜欢她的。
比林美人更不满意的,则是辛昭仪。
她甚至都替陛下生下了长女,却连个嫔都没混上,而和嫔又算什么东西,区区一个刚进宫的新人,竟然就位列九嫔之一,比她的位份都高一级,见了她还得行礼,这让她的脸往哪儿放?
可惜,没有人关心她的心思。
事实上,在皇上登基之后,一次也没召她侍寝呢!这不免让她有些底气不足,就是不满,也不敢去闹。
周真儿在最初进宫之时,吃了教训,又被封了一个最低的位份,最近又被身边的嬷嬷解说了一番宫里的规矩,倒是知道一些好歹,现在她身份低,开口说话倒是自取其辱。若非现在宫妃太少,她就是连给太后娘娘请安的资格都没有呢!
好在,她有个好兄长,要不是看在她兄长是武定伯的份上,她早就被那些宫人给欺负死了。
现在爹娘已经随哥哥来到了京城,她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给母亲传递个消息,母女俩见一面,让她再去太后娘娘那里求求情,给自己升一升位份,要不然,她根本没脸出门见人了。
下面各嫔妃心思各异,秦姝那里,倒是其乐融融,喜笑颜开。
赵涵秋正在跟秦姝说她的儿子——秦晙,小名毛毛的一些趣事。
因为孩子都太小,秦姝也不会每天都看他们,只隔几天让人抱来见一面,等他们略大几岁,再来请安不迟。
萧如萱也说了说大皇子秦旭的情况,只是她说得就没那么声情并茂,趣味盎然了,跟太后一问一答,显得十分呆板无趣,但她神色认真,提起大皇子语气也带着慈爱,可见,她对大皇子是上了心的。
秦姝不时地浅笑着点头,说道:“你很好,对大皇子,你也很尽心。”
萧如萱这才恭敬地道:“这是妾应该做的。”
既然旭儿认她为母,她自然要对他好。
秦姝问完了两个孙子之后,想起自己唯一的孙女,便又看向辛氏。
辛氏心里又是激动,又是欣喜。
大公主马上就一周岁了,却连个名字都没有,只有太后偶尔问一问,陛下竟是仿佛没这个女儿似的,提都没提过,亏她当初还想着要靠女儿翻身,谁知却不过是空欢喜一场。
现在,机会却是来了。
她绞尽脑汁地回想女儿的情况,准备待会儿太后问起,她好回答。
虽然都是奶娘和宫女照顾女儿,可她也是时常过问的,就是为了应付现在的情况。若是能在太后面前,显示自己的慈母之心,必定会给太后留下一个好印象。
只要赢得了太后的喜欢,皇帝的宠爱也就接踵而来了,赵氏不就是个好例子吗?
哪知道,就在她自信满满地等待太后询问的时候,她却突然听到颐和门外,传来内侍又尖又高的嗓音:“皇上驾到!”
话音未落,满室肃然。
辛氏则目瞪口呆,神色微微扭曲,实在不知道自己心里是开心多些,还是失望多一点。
萧如萱三人忙起身,皆屏息恭迎皇上,其他低等嫔妃都静静立在她们身后。
这时,秦佑安已经进了颐和门,转过影壁,大步走过来了,身影所经之处,宫女太监都矮下了半截。
转眼间,秦佑安已经进了上了台阶,举步进了正殿。
以萧如萱为首的嫔妃们立即向皇帝盈盈拜下,行礼道:“臣妾拜见陛下。”
秦佑安面无表情,看都没看她们一眼,直接上前,走到秦姝面前微微躬身行礼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而秦佑安作为皇帝,也不需要天天来,隔两三天来一次即可,可是他无论多忙,不拘什么时候,都会过来请安,略坐一坐,风雨无阻,有时候还会跟秦姝谈论一下政事。
秦佑安知道她的来历,知道她眼光更加长远,很多事情他身在局中,未必就能分得清好坏,但秦姝不一样,她能一眼看穿本质,因此佑安也喜欢听听她的意见。
但秦姝也知道分寸,不会真得过界,对政事指手画脚,更不会主动插手政事。当秦佑安询问的时候,她会仔细给他分析,并做一些假设,至于怎么决断,全靠秦佑安自己。
尽管如此,秦姝还是以自己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秦佑安,影响着他的决策,继而影响着国策,会不至于影响到母子之间的感情。
秦姝抬手虚扶,笑道:“不必多礼。”又指着左边的椅子道:“坐吧!”
“谢母后。”秦佑安入座之后,脸上也多了几分笑容,这看向看下的嫔妃道:“贵妃免礼,其他人也都起来吧!”
“谢陛下!”萧如萱等人这才直起身来。
在后宫里,也只有萧贵妃,才有这种被特殊待遇,连赵贤妃都没有。
其他人就想要嫉妒也嫉妒不起来,在没有皇后的现在,贵妃就是老大。她们可不敢得罪她。
萧如萱神色却没丝毫不变,对秦佑安的另眼相看,似乎也没什么激动之情,她察觉到皇帝跟太后娘娘似是有话要说,便主动说道:“时候不早了,皇上,太后娘娘,还请容许妾身先行告退。”
原本见到皇帝,而脉脉含情,含羞带怯的众嫔妃们,闻言,脸色都是一变,看向萧如萱的眼神中,都隐含埋怨之意。
林美人更是直接拉下脸来,脸上写满不服之意。
萧贵妃侍寝的次数多,想必也不稀罕跟皇上相处,可她们却是好不容易才见到陛下,就不能让她们在皇帝面前多待一会儿吗?这么急做什么。
都说萧贵妃不偏不倚,还不争宠,全是骗人的,现在狐狸尾巴不是露出来了?生怕皇上多看她们一眼,分了她的宠。
秦佑安闻言,立即同意了,看向萧如萱的眼神里也多了几分满意。
其他嫔妃则不甘不愿地随着萧贵妃告退了。
等她们走远了,秦佑安方道:“娘,朕已经命礼部择定吉日,就在本月二十五号举行仪式,正式上徽号,册宝、册文,宝文均已准备妥当,各大臣家眷想必也都到了京都,唯一可惜的是,慈宁宫尚未修建完毕。”
秦佑安有些遗憾,虽然他已经命人加班加点修缮慈宁宫,但是,之前的极乐宫毁坏太厉害了,这次又要盖建,还要控制音量,不得影响到隔壁太后休息,工程并不比新建宫殿来得轻松,因此,现在,慈宁宫还远远没有建好。
秦姝无奈地说道:“我一直说,住在颐和宫挺好的,做什么非要新建宫殿,劳民又伤财,建国之初,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要将银子都用在刀刃上才好。”
“那则么能行?”秦佑安皱眉,“母后将儿子教养这么大,又还帮着儿子打天下,如今儿子登基为帝,岂能再让母后受半点委屈?这颐和宫年久失修,很多地方都腐坏了,还有几处都漏雨了,如今虽都修缮过了,表面上看不出什么问题,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塌了,儿子怎能放心娘住在这里呢?”
颐和宫原本是太妃们颐养天年的地方,周太后掌权后,太妃们有意无意地被人遗忘,宫人只知道奉承极乐宫,哪会去管太妃们死活,更别说修缮颐和宫了。
现在慈宁宫已经在修建当中了,秦姝再推脱可就矫情了,到底是儿子的一片心意,只是心里暗暗想办法,从其他地方补偿儿子。
“对了,欧氏他们应该快到了吧?”秦姝问道。
秦佑安想了想收到的情报,说道:“三天之内,应该就能到达。”
秦姝含笑道:“这就好,我跟她也好几年没见了,如今赵笙出息了,他们两口也该享享福了。”
秦佑安则挑眉说道:“这些年来,娘也不曾委屈了他们,他们来到咱们家的时候,就已经在享福了,以后只是更加享福罢了。”
若是没有母亲,他们哪有现在的福气。
秦姝又道:“还有刘思,连秦归,孙吉他们都娶妻生子了,他到现在还没完婚,这次他那未婚妻想必也来了,正好让他们完婚,不能再拖了,否则,顾姑娘可就真成老姑娘了。”秦姝想到刘思,不由感叹地说道。
秦佑安不置可否地道:“是老大不小了,等那顾姑娘到了京城,就让他们完婚。”
秦姝点头,这时,她忽然想到一个趣事,说道:“我听说你最近给了小黑一个御赐的金牌,挂在了它的脖子上,是也不是?”
秦佑安也笑了起来,难得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原来娘也听到了,儿子也是觉得好玩,小黑懒散,好吃懒做,有时候还喜欢到处乱逛,我也是怕它出什么事,被人给宰了,这才一时兴起,给了它一个金牌,后来想着没有必要,想给它摘下来,它反倒不肯,给我闹起脾气,儿子也没办法了。”
前段时间,佑安突然想起了小黑,就派认将小黑从应天接了过来,前几天才到。
小黑之前还跟着秦佑安出去打过仗,只是出去一次后,就受不了了,它从小就有人好吃好喝地伺候,哪受过这种罪,再也不肯随他出去了。
好在小黑乖觉,通人性,还会讨人欢心,佑安很喜欢它,倒也不以为意,一直纵容它。
小黑到了皇宫里之后,依旧是驴大爷,除了秦姝和秦佑安,见了谁都爱答不理,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秦姝笑得不行,“你呀,都当了皇帝了,还这么孩子气。还有小黑,我听说,它这两天闯了不少祸,闹出不少笑话,被人又拿它没办法,我看以后这宫里是没人敢惹它了。”
正在御花园里辣嘴摧花的小黑,突然打了个喷嚏,将嘴里的花瓣全喷了出来,它摇晃了一下的脑袋,疑惑地四处张望了一下,仿佛在问:
谁在骂我?
另一边,在前往京城的道路上,三十几辆马车,正在一千士兵的保护下,以一种不慢的速度前进着。
这都是从秦庄过来的家眷,包括秦归、孙吉、刘思赵笙等人的父母亲人。
秦归、孙吉都由秦佑安做主,在应天府时,就娶妻了,他们的妻子,已经先一步从应天去京师了。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些立功的将士们的家眷。
中间一亮马车上,刘思的未婚妻顾釆屏,正跟欧氏坐在同一辆马车上,赵犁不愿意挤在车厢里,就在外面跟车夫坐在一起,偶尔还帮忙赶一会儿车。
这几年,欧氏跟顾釆屏时常往来,两人感情一直很好。
顾釆屏脸上带着几分愁思,欧氏握着她的手叹息地说道:“你别担心你奶奶和弟弟,你弟弟长大了,都十来岁的人了,过几年都能娶媳妇了,已经能独当一面了,你早晚要嫁出去,顾家到底还是需要他来支撑。”
顾釆屏虽然依旧忧虑,但还是勉强笑着向她道谢,只是,她心中的担忧,并不只这一点。
欧氏显然也知道,又说道:“至于丁氏的话,你不必放在心里,你跟刘思已经订下了婚约,不可能更改,她再不喜欢也无济于事。”
想到刘母丁氏拖着一家子去京城投靠刘思,欧氏就忍不住想要“呸”她一声,她怎么好意思?
她自己改嫁,对刘思不管不问,这几年,几乎都是秦家帮她教养儿子,现在见儿子发达了,倒是一点都不害臊地拖家带口地贴上来了。
也不想想,她的丈夫、婆婆、小姑、侄女又跟刘思有什么关系?
刘思可是只是派人接她和她的小儿子,毕竟,只有他们跟刘思有血缘关系,她倒好,一个不拉全带上了。
上车前,她不过略说了她几句,她就哭哭啼啼的,好像她怎么着了她似的,连着她那一家子,都对她怒目而视。
最终,到底让这些人赖上了马车。
这丁氏在婆家跟前怂,偏偏在顾釆屏面前硬气地不得了,横挑鼻子竖挑眼,大概因为不是自己挑的,怎么都看不顺眼,想要退亲又不敢,只能指桑骂槐,鸡蛋里挑骨头。
上马车前,还骂了顾釆屏很多难听的话,话里话外都是嫌弃,口口声声都在指责顾釆屏不该霸占着自己的儿子,她跟本配不上刘思,她若是识趣的话,就该主动退婚,放刘思自由。
顾釆屏碍于她是刘思的母亲,不敢还嘴,只能强自忍耐下来。只是她再如何坚强,也觉得有些受不住了,此刻,听到欧氏的劝解,她不由摇了摇头,强忍眼泪说道:“不,其实我现在也觉得自己有些配不上他了,退婚对我来说,或许是件好事。”
------题外话------
我勤奋起来,连我自己都怕,╭(╯^╰)╮,你们没想到吧~哼哼。
感谢——
Magdey 送了10颗钻石
懵懵懵送了5颗钻石
923855919 送了9+9朵鲜花
谢谢大家的票票,么么哒。
☆、第八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欧氏观她神色,发现她竟不像只是随便说说,反倒真动了退亲的心思,心中一急,不由抓住她的手劝道:“好孩子,你可千万别这么想,你这么做,除了让丁氏称心如意外,就没有半点用处了。你跟刘家的小子经过这么多磨难,好不容易才走到一起,现在倒是开始说什么配不配了。若是刘思发达了就敢嫌弃你,不说别人,夫人,不,太后娘娘就第一个不饶他。”
“不,婶子,我知道刘思他不会负我,是我自觉配不上他,他是该娶一个才貌双全的贤惠女子为妻,而不是我这个大字都不识几个的乡下愚妇。”顾釆屏连忙否认,急切地说道。她不想让别人误会刘思。
“哎呀,你真是昏头了,那都是丁氏那个蠢妇胡言乱语,你怎么就听到心里去了。你真以为她是在为刘思着想呀,她才没这份慈母心呢,不过是想要挤走你,好给她那个嫁不出去的侄女让位罢了,否则,她干嘛带着包翠云来呀!”欧婶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那个包翠云好吃懒做,勾三搭四,不守妇道,名声早就烂大街了,你真忍心让她去祸害刘思?那丁氏不敢主动退婚,就逼着你出头退了这门亲事,黑心烂肺的,良心都被狗吃了。”欧氏说到这里,忍不住骂了一句。
“最要紧的是,这门亲事是太后娘娘做主定下的,你主动退婚,岂不是让太后娘娘颜面扫地?你可不要中了丁氏的奸计。”欧氏语重心长地说道。
到那时,太后娘娘必定会觉得她不识抬举,好心被当成驴肝肺,心里又岂会痛快?说不定连刘思都会被她迁怒。谁让当初是他亲自求夫人帮忙的呢?
顾釆屏听到这里,恍然一惊,神色又是惊疑,又是后怕,想明白之后,冷不丁出了一身冷汗,面露愤怒和羞愧之色,最后,她才收敛神色,诚恳地对欧氏说道:“多亏婶子点醒了我,否则侄女恐怕真要犯下大错了,婶子,还请受侄女一拜,多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提点和照顾。”
说着,不顾欧氏阻拦,立即从马车里起身,郑重向她福身拜下。
欧氏忙将她拉起来,带着一些怜爱,拉着她的手道:“快起来,你既然叫我一声婶子,我替你操些心也是应该的。你没亲近的长辈,祖母年纪大了也顾不上你,你这个人又太要强,不肯无故受人恩惠,更不愿意贪别人便宜,我爱你品性,又怜惜你身世,不忍见你一段大好姻缘,因为一介愚妇的挑拨,就这么被毁了,这才出口提醒你两句,你别怪婶子多管闲事就好。”
欧氏喘了口气,又道:“你现在既然听进去了,就不要再说这种退婚的傻话了,那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婶子,我知道了。”顾釆屏神色坚定地缓缓点头道。
与此同时,前面的一辆马车上。
刘母丁氏正跟她的婆婆马氏、儿子兴旺、小姑秦氏、还有侄女包彩云,挤在一辆稍大的马车上,整个车厢都被挤得满满当当的。
丁氏怀里抱着六岁大的小儿子,坐在车厢的一角,兴旺长得白白胖胖的,身上穿着刘思派人送回来的绸缎做的衣裳,整个人简直像是地主家的小少爷,不,比那地主家的少爷气派多了。
他刚才玩累了,现在已经睡着了。
要说丁氏最怕的人是谁,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她的婆婆马氏,马氏说一,她不敢说二。
马氏以前就是个厉害人,人聪明,有见识,还识字,据说年轻时候在富贵人家做过丫鬟。
丁氏懦弱又无能,又欺软怕硬,辱骂讽刺顾釆屏,固然是因为她对顾釆屏这个儿媳妇十分不满,但以她那副蠢样,却是想不出那些毒计来的,全赖她婆婆给她支招,再加上小姑在一旁煽风点火,她只是要执行就行,好在,她也乐在其中。
在辱骂顾釆屏时,她感觉十分痛快,似乎见往日受得委屈,都发泄到了她身上,连腰杆都挺直了。每当这个时候,她都觉得自己翻身做主了,再不是以前那个软弱的妇人了。
然而,到了马氏跟前,她瞬间就被打回原形。
因此,她也只能变本加厉地从顾釆屏身上找补回来。
马氏原本就微胖,这几年,又有刘思送给丁氏的“孝敬”,家里条件越来越好,现在显得越发富态了,跟她孙子一样,白白胖胖的。
她慈爱地看着睡着的金孙,好半晌才收回目光,脸上的神色也冷了下来,淡淡地看向自己的儿媳妇,说道:“我看火候也差不多了,你再加把劲,到京城之前,一定要让她开口退亲。否则,我们翠云,就只能做妾了,我可舍不得。能做妻,为什么要做妾。”
一边说,还一边慈爱地摸了摸自己外孙女的背。
包翠云故作羞涩一笑,将头往马氏肩膀靠去,亲昵地道:“外婆。”
她这几年都没嫁出去,她名声不好,一般人她又看不上,拖来拖去,都快成老姑娘了。
丁氏连忙诚惶诚恐地说道:“娘说的是,我看那小贱人差不多也快动摇了,好几次儿媳都见她想要开口退亲,可是总差那么一点,儿媳心里也着急呢!”
马氏不以为意地道:“你也不要觉得可惜,我们翠云比她强多了。怪只怪她命不好,命硬克亲,刘思娶了她,早晚被她克死,你这也是为了他好。刘思现在不理解你,将来也会理解你的。”
丁氏听闻这话,不由噙泪连连点头。这话可算是说中了刘母的心事,她能有如今的好日子,全都仗着自己有个好儿子,若是刘思因为顾釆屏而怨恨她,以后不孝顺她了,可如何是好?
虽说,这几年,刘思对她越来越疏远了,但该给的东西从来没少过。最让她放在心上的是,她的小儿子,还需要他这个哥哥拉扯提携呢!她不能让刘思恨她。
而婆婆这番话,倒是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解了她心中的忧虑,让她觉得自己没有做错,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