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国太后纪事-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心里不是不害怕,只是看到周围这么多人,自己又是她的大爷爷,谅她也不敢真得对自己怎么样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秦姝冷笑一声:“瞧瞧你们这副嘴脸,也配提长辈二字?叫你们‘畜生’都抬举你们了。对于一群老畜生,我当然用不着顾忌。”
“你……你……”听到秦姝这番话,秦铁气得老脸通红,直接捂住了胸口。
高氏还有她的几个儿子也对秦姝怒目而视,却敢怒而不敢言。
“你们谁先来?”秦姝看了秦铁一行人。用不屑地语气说道。
“咳,大侄女,有话好好说,做啥动刀动枪的?毕竟都是一个祖宗,闹僵了也不太好。”里正此时,突然站了出来劝说道。
“住口!”秦姝骤然看向里正,冷冷地说道,“刚才秦铁一家抢我宅子你不管,现在我要找他们算账了,你倒是说起风凉话来了。要是你被他们诬蔑进了大牢,毁掉声誉,甚至带人想要夺取你的家产,你还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跟他们说话,跟他们重归于好,再来劝我吧!否则,就少在那里放屁!”
里正没想到,自己众目睽睽之下被秦姝给了好大一个没脸,脸一下子涨红了,偏偏他又无法反驳秦姝的话,因为他根本不可能做到,否则,他就是圣人了。
不,连孔圣人还说要“以直报怨”呢,何况是他这个凡俗之人。
最重要的是,这个秦家大侄女,真是好大的煞气,他都有些不敢跟她直视呢!
这下,连里正都被呛了回来,其他人就更加不敢管了。
秦姝这才看向秦铁高氏等人,冷笑道:“不要急,咱们一个一个的来。是谁说要抢我宅子的,站出来让我瞧瞧?”
见到秦姝大发雌威,村民们也不敢吭声,秦铁一家立即怂了,再不见刚才的趾高气昂。
“哼,没有吗?”秦姝走到马氏跟前,看着浑身哆嗦的马氏道:“刚才我就听你在那里叫嚣,说什么我没脸见人,不如死了干净,还想占我的宅子,是吗?之前你在张县尉跟前污蔑我的事情,我还没跟你算呢,没想到你竟然还敢变本加厉,你说让我说你什么好——”
话音未落,秦姝就一把抓住她的头发,狠狠掼到了地上,马氏顿时发出了杀猪般的惨叫。
秦姝照她脸踹了两脚,又用脚碾着她的脸说道:“你这张嘴臭烘烘的,只知道说人是非,不修口德,我看干脆也不用留着了,直接毁掉算了。反正,留着也是祸害!”
马氏吓得直摇头,鼻涕混着血水一起流了下来。
秦姝嫌弃地移开了脚,正要再说,却见马氏突然爬起来,冲着她磕头如捣蒜地说道:“我错了,大侄女,我真得错了,你就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呜呜……”
她真得害怕了。刚才她甚至觉得秦姝想要啥了她。
她本来就欺软怕硬,若是早知道她这么横,给她十个胆子她也不敢惹她。
秦姝见状,倒是没了要继续教训她的心思。
“没有下一次!”秦姝说道。
“是是是,我保证是最后一次,以后见到大侄女,我都绕着走!”马氏连忙说道。
秦姝又看向大奶奶高氏,高氏对上她的眼睛,顿时打了一个哆嗦,没一会儿,裙子竟然湿了一片,嘴上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以后不……不……”
她到底没有马氏脸皮那么厚,又自恃身份,即便吓得要死,求饶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秦姝却略过她,走向了她的几个儿子。
对于老人,她的确有些下不了手。既然没办法让他们身疼,那就只能让他们心疼了。
秦姝将他们的几个儿子揍了一顿,直到揍得阿他们再也不敢起坏心思,才高抬贵手,放过了他们。
最后,秦姝才看向秦铁。
秦铁惨白着一张老脸,梗着脖子看着她,看起来的确有些可怜。
“行了,你们走吧,以后不要出现在我面前!”秦姝终究还是放过了他们。
秦铁一行人很快就相互搀扶着离开了,背影看起来十分凄凉。
但是秦姝却没有半点心疼,因为他们这是罪有应得。
秦姝又看向围在外面的那些村民,对上她的视线,众人都忍不住瑟缩了一下,移开了眼睛,不少人都在悄悄撤退。
秦姝忍不住在心里苦笑一声,恐怕以后这个村里的人都要避她如蛇蝎了。
这样也好,至少他们不敢毫无顾忌地说她的闲话,更不敢当着她的面对她指指点点了。
让人畏惧总比让人鄙视要好得多。
没一会儿,围在外面的人就走光了。
赵犁夫妇听到外面的动静,立即打开了大门,惊喜而又激动地迎了上来,赵笙早就忍不住扑过去跟父母团聚了。
“娘,我们也进去吧!”佑安拉着她的胳膊,一脸开心地说道。
秦姝点了点头,微微一笑,任凭他拉着自己往前走,不经意间抬头看向天空,真是金光灿烂,晴空万里——
真好,我们回家了!
------题外话------
感谢——
colin简亲亲的打赏和137**1966亲亲的5热度评价!
☆、第五十二章 五年
经过秦铁一家的事情之后,村里的人也都知道了秦姝的厉害,就再也没有人来找秦姝的麻烦了,就是里正见了秦姝家里的人,也都客客气气的。
里正的亲兄弟,原本在县城里当书吏,十分受上面器重,这也是里正一家在村里地位超然的原因之一,现在他二弟却在王顺义攻占县城时,不幸被打伤,虽然勉强保住了一条性命,整个人也废了,下半辈子都要在床上度过,衙门里的差事自然也没了。
里正也得夹起尾巴做人。
宋将军也在当天回京了,他不会过多插手长平县事务,而是由长平县衙原先的主簿,暂且代理县令一职。
事情就暂且告一段落了。
至于刘财主指证自己的仇,也用不着秦姝自己报了,因为他们已经自食恶果。
王顺义占领了县城之后,就立即搬空了几个财主的粮仓,刘财主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他有好几千的手下要养,还要扩军做一番事业,就必须要有粮食,贫民百姓,他不会抢,但是对于这些老财主,他却不会手下留情。
像王顺义这种穷苦人家出生的人,也是十分仇富的,他手底下的农民军也都是穷苦人出身,也一样仇富,何况大多数的富人,都为富不仁,死有余辜。
刘财主的老婆钱氏是个一毛不拔的守财奴,抢她家的粮食,就是要她的命呀,钱氏怎么可能乖乖地把粮食交出来,结果就跟起义军发生了冲突,最后,刘财主一家老小都被杀了,家里的田产也被县衙收了回去,后来卖给了另外一个大财主。
如此说来,王顺义还算对秦姝有恩,可惜,他被抓之后,又诬蔑秦姝杀了周县令一家,这点恩情也就抵消了。
现在计较这些也没用,毕竟人已经死了。
秦姝的日子,也渐渐恢复了平静。
时光在平淡的日子中静静流淌,很快,春天过去,迎来了炎炎夏季,也迎来了麦收,只是,今年的雨水,比往年稍多了些,百姓们的收成受了点影响,但还算不错。虽然交完税和田租之后,就剩不下多少粮食了,但也勉强够吃了。
这在往年也是常有的事,除了少数人有些担忧之外,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这边雨水比往年多,但是北边却一直在闹旱灾,有些人连饭也吃不上,据说北边接二连三地发生暴乱,不过,每次都被朝廷很快镇压下去。
乡下消息闭塞了些,但自从上次那件事之后,秦姝心里就多了几分警惕,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去县城,甚至府城,打听一下外面以及京城的情况,得知宋良秀安然无恙,京城的人也没过来找麻烦,秦姝才总算放下了心。
然后,便开始加快速度收购粮食,顺便置办一下日常用品。不过,她收购粮食时也很小心,每次买的粮食数量都不大,而且收购一次就换一个地方,盐也买了许多。
秦姝是改头换面后之后买的私盐,私盐比官盐便宜太多了,因为北边干旱的缘故,粮食比往日也贵了许多。秦姝手里的银子已经去了大半,得省着些用。
秦姝做这些都是悄悄进行的,也从不在周围购买粮食,买了之后,就放入空间的仓库里,家里的粮仓里,只存了他们现在要吃的粮食。
秦姝还去府城的时候,以极高的价格卖了两套玻璃茶具,还有几面镜子,她荷包里的银子才重新鼓起来。
这些东西,在现代不值钱,在这时却是极贵重的宝贝,何况,秦姝空间里还有好多,卖了也不心疼。
空间,秦姝也充分利用了起来,虽然只有三亩地可以用,但土地极为肥沃,成熟速度快,产量高,秦姝又有便利的工具在手,收割粮食要比这时候方便的多,但即便如此,也将她累得不轻,种地、收割可都是需要她自己一个人做的。
而且白天不能做,还要靠晚上偷偷摸摸地进去种地。
幸好不用施肥,浇地也比较方便,只要找到外面的水源,将手伸进去,就能浇灌空间的土地了,里面会掺杂着一桶井水,她做过实验,用井水浇灌的庄稼,长得更快,产量更多,口感也更好。
多亏她买了一些农书,也有些种地经验,周围又都是庄稼人,她可以亲眼观摩偷师,种地的事,倒也没出什么差错。
她把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和从外面收购来的粮食都是分开来放的,不到逼不得已,她是不准备拿出来的。而且用空间里种出来的粮食做种粮的话,种出来的粮食也会更好一些。
种庄稼的确很辛苦,每天都很累,不过,只要在空间休息两个时辰,很快就能恢复。
秦姝也一直有意保养自己的手,又加上空间的缘故,她的手现在看来,依旧白白嫩嫩的,连个茧子也没有,看起来根本不像一个武人的手,秦姝对此很满意。
好不容易得到一副年轻又健康的皮囊,不像她前世那样伤痕累累,秦姝心里一直都很珍惜。
因为家里事少,赵犁又是个庄稼人闲不住,在征得秦姝的同意后,他在院子外面开了两亩田,打算种地。
结果,到了第二年,雨水简直比去年还多,田里的收成也比去年更差,赵犁开出来的荒田就更别说了,一年精心伺候出来的田地,最后收到的粮食还不够吃两顿饭的。
赵犁一想起来就心疼。
他都如此了,何况是那些百姓。
如今,大多数人家的日子,已经很不好过了,现在每天往山上找野菜此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勒紧裤腰带,熬一熬,也能过下去,至少他们还有口吃的,可比北边那些连树皮也没得吃的人可强多了。
只要熬过这一年,就会没事了。百姓们都寄希望于来年风调雨顺,带给大家一个好收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百姓们信仰起了弥勒教,家家户户供奉弥勒佛。
每月初一十五,都要聚众烧香礼拜,口宣佛偈,而且,随着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入教的人也越来越多。
弥勒教提倡素食薄葬,一家有事,同教的人齐心合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他们相信弥勒佛会来解救他们,治理天下,给他们建造一个富足安定,没有灾难的世界。
小秦庄的村民们,也有不少人加入了弥勒教。
而秦姝见赵笙和欧婶闲得慌,也从这一年开始,她让两人也加入了习武大军。
不过只是简单的操练,毕竟他们年纪不小了,不可能练出什么名堂来,但让他们自保还是可以的。
除此之外,秦姝还指点着赵犁做了几把简单的弓箭,教导他们射箭。
一开始他们还不想学,秦姝跟他们谈了一番之后,他们就积极起来了,秦姝布置下的任务,都很认真地完成,他们每天早上也会起来操练,完成任务之后,才会做事。
为了不耽搁做事,他们比往常又早起了半个多时辰。
操练了半年之后,赵犁夫妇的精气神,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昂首挺胸,眼神坚定明亮,整个人都比以前多了几分武人的锋锐。而他们对秦姝也更加尊敬和服从了。
而佑安也从这一年,正式进入县城里的学堂上学了,因为他在村学里,已经学不到什么东西了。
县里的学堂是可以住宿的,但佑安依旧坚持每天都回来,赵犁每日都会驾车去接送上下学。
等到第三年,在老百姓们的期待下,老天爷总算是开眼了一次,放过了凄苦的农民,这一年的收成终于比前两年稍好了一些,让百姓们得以喘息。
大家都以为灾难过去了,好日子即将来临,哪知道,刚有了点收成,沉重的赋税又来临了。
刚打下来的那点粮食,几乎全被朝廷个强行收走了。
百姓们还是没有饭吃,饿急了只能吃点草根树皮饱腹,连观音土都吃,卖儿卖女的越来越多,全国各个地方都发生了几起暴乱,官府根本镇压不过来。
大焱已初现乱象。
就连小秦庄这个小小的村庄,都有些不安定,饥民、流民、劫匪都随处可见,早已经没有了几年前的宁静祥和。
元光十二年,夏。
今年的夏天格外炎热,太阳宛如火球一般炙烤着大地。
小南山下,秦家正房西次间里放着两个大大冰盆,秦姝跟佑安正在说话。
他们家的冰,是用硝石自己做的。去年秦姝外出时,发现了一个硝石矿,秦姝让人开采了许多,然后储存了起来,所以,家里并不缺冰。
此时,距离王顺义起义,已经过去五年多了,佑安也快十六了。
他长得不算太英俊,但身材高大,神色威严,又比同龄少年沉稳得多,看起来极有魄力。
他现在已经不去县里学堂读书了,因为现在外面实在是太乱了,县里的学堂也办不下去了,何况,他在县城里念了差不多三年,该学的也都学到了,就是不去也没什么。
秦姝家里也不再是几年前的模样,在三年前,秦姝就开始有计划地收拢了一些流民,给他们吃住,每天让他们操练武艺。
这些人年纪都比较年轻,身体健康,心性也都过关,大部分都没什么家室拖累,有拖累的,大都是有些特长和本事,或则有很大的潜力,让秦姝另眼相看。
是的,她打算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队伍,守卫自己的家和家人。
没有人手,只凭他们几个,跟那些饿疯了的流民抵抗是远远不行的。
要知道,这几年,没少有人打他们家的主意,谁让她家看起来人少,而且看起来又有钱呢,不抢她抢谁?
人数少的时候,秦姝自然不惧,但人多了,秦姝也应付不过来,蚁多咬死象。
如今,她家的护卫队,也已经有小二百人了。再加上他们的家人,大概有三百人。
这已经是极限了,若是人太多了,她就养不起了。
小南山已经被秦姝无偿征用了,反正官府自顾不暇,没心思找她麻烦,他们现在找麻烦,也得思量再三。
她把小南山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和训练场,甚至还让人在山上建造了一些房舍,开垦了梯田。
小南山土质还算不错,又有水源,在向阳坡地上开垦一些梯田还是可以的。这些护卫军和他们的家人,都将这些田地照顾地很精心。
秦家周围也盖了一些房舍供人居住,周遭设立了一些陷阱,将秦家严密地保护起来。
有了这一支护卫军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找秦姝的麻烦了。
一开始,还是秦姝亲自训练这些人,后来,就被佑安接手了。他年纪虽然小,但天生就有领导才能,做得比秦姝还好,那些人都很信服他。
现在,秦姝却正在看一封信。
这封信是周大年写来的。
周大年识字,虽然写得不咋样,但也一笔一划地看起来也很端正。
这封信的内容,却让秦姝稍稍有些发愁。
这几年,秦姝跟周家一直没有断了联系。
周家每年都会来秦家做客一次,周真儿兄妹甚至还在秦家住过一段时间,秦姝也带着佑安去过他们家。逢年过节地也都会相互送礼,偶尔也会有信件联络。
若非这几年不大太平,他们来往可能会更加密切一些。
不过,自从秦姝财大气粗地养了护卫队之后,又添置了马匹,两家通信就越来越勤快了。
这几年,周大年夫妇一直没有提起周真儿和佑安的婚事,而且,真儿年龄也大了,变得含蓄羞涩起来,并不像以前那样时时刻刻都粘着佑安了,所以,秦姝以为他们将这件事给忘了,没想到,现在,周大年又提了出来。
如今周真儿已经快十八岁了,实在耽搁不下去了,真儿又非佑安不嫁,周大年便问秦姝打算怎么办?
这已经是变相的逼婚了。
秦姝看了之后,顿时头疼不已,所以连忙找佑安过来商量,询问一下他的意思。
虽然她觉得佑安年纪还小,不急于一时,但周真儿的确是个大姑娘了,不能白白耽搁人家,娶与不娶都得说清楚。
秦姝把信件交给佑安,等他看完了,问道:“佑安,你的意思是……”
佑安看完之后,将信件放到炕桌上,平静地看着秦姝,认真说道:“我听娘的,娘让我娶,我就娶。”
秦姝就知道他会这么说,她叹了口气,说道:“这怎么行?这是你自己的幸福,我希望你能娶一个跟你两情相悦的女子为妻。”
佑安倒是无所谓,反正对他来说,娶谁都一样。
对于周真儿,他也并不讨厌。
因为她长得好看,还会给他做这个送那个的,就是有点太粘人了,这让他有点不太喜欢。
而且,她太单纯,也太笨了,连饭都做不好,他若是娶了她,她能将娘照顾好吗?她能打理好一个家吗?
他希望自己将来的另一半,是个聪慧、沉稳,能让他放心的女人。
显然,周真儿做不到一点。
想到这里,佑安说道:“娘,我觉得周姑娘跟我不太合适,您还是帮我推了这门亲事吧!”
秦姝听了,心里有些遗憾和可惜,但也稍稍松了口气。
说实话,周真儿是不错,她也挺喜欢她单纯的性子的,但她跟佑安的确不太相配。
若是佑安喜欢她,她也能接受她做自己的媳妇。如果佑安不喜欢她,她也不会强行让他娶周真儿。
何况,佑安看着虽然成熟,但其实还不到十六,她是真得希望他再缓两年再娶的。而周真儿已经等不起了。
“我可以帮你推了这门亲事。不过,你想好了吗?不会后悔吗?”秦姝再次问道。
佑安没有丝毫犹豫地点了点头,说道:“娘,我想好了,也不会后悔。”
“那好吧!”秦姝说完,当即挥笔写了封回信,用词很是委婉地拒绝了这门亲事。
写完之后,秦姝向门外喊了一声:“孙天籁,进来!”
接着,门帘一掀,一个十七、八岁,身材瘦小,眼神机灵的少年,走了进来。
他进来之后,先是看了佑安一眼,接着便恭敬地向秦姝抱拳行礼道:“夫人,您找我?”
孙天籁之前名叫孙二癞,后来秦姝听着不好听,就给他改成现在这个名字了。
为人很是机灵能干,功夫也不错,而且,他也是最早跟随秦姝的一批人,秦姝对他也颇为信任和器重。
他还有个十五岁的妹妹,叫孙小红,如今,正跟着欧婶打下手。
若是只有夫人一个人在,他肯定不会这么一板一眼的,但是谁让少爷也在这里呢,在他面前,他可不敢放肆。他若是对夫人表现得太亲近了,可是会被少爷给记恨的。
“把这封信给西牛村的周家送去,你亲自去送。”秦姝吩咐道。
“是。”孙天籁上前双手接过信封,就转身出去了。
佑安看他如此识趣,心里也十分满意,等他出去了,他就紧挨着秦姝坐在了炕上,揽住她的肩膀轻轻摇晃着,好似撒娇地说道:“娘,你之前给我做的双鞋穿破了,你再帮我做一双吧?”
秦姝诧异地看着他说道:“欧婶不是刚替你做了一双吗?”
佑安眼睛眨都不眨地说道:“欧婶做的没娘做的好,娘做得鞋穿着最舒服了。”
随即,又带了点委屈说道:“娘已经好久没有给我做鞋了。”
虽然知道佑安可能是在哄自己开心,秦姝还是很高兴,而且,佑安说得也是实情,她心里也有那么点愧疚,连忙说道:“好好好,反正这两天也没事,我就给你做一双。”
“娘你对我太好了,谢谢娘!”佑安高兴地说道。
“谢什么,我不对你好对谁好。”秦姝说道。
佑安顿时傻笑起来。
这时,佑安忽然听到外面门板响了两声,他知道,这是赵笙在喊他。
秦姝也知道他们的小动作,笑着说道:“行了,我这里没事了,你去吧!”
“娘,那我就先走了。”佑安知道赵笙不会无故打扰自己跟娘相处,说了一声,便起身快速走了出去。
秦姝看了他出去之后,就拿出放在一旁的账本,看了起来。
这几年,存放在空间里的粮食,她根本就没动,用的都是后来另买的粮食,所幸,这两年老天爷还算给力,虽然不说是风调雨顺,但也不至于太差,地里还是有收成的。
只是朝廷的赋税实在太重了,简直是变本加厉,一层又一层地剥削,几乎不给人活路,这可真算得上是官逼民反了。
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朝廷的财政,也已经捉襟见肘了。何况,她还听说,宫里的太后娘娘,还在建什么行宫别院,都好几年了,还没建完。
而且听说周太后一向行事铺张,奢华无比,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挥金如土了,她的女儿兰阳长公主也有样学样。
上行下效,下面的人也都奢侈成风,互相攀比,今儿极盖一座园子,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