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国太后纪事-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以这种方式,宣示了自己的存在和决心。
可惜,秦姝并不领情。
秦姝见儿子还看着自己,连忙收敛神色,尽量用冷静地口气说道:“别听他胡说八道,娘跟他可没什么关系。”
“娘,我知道了。”秦佑安点了点头,脸上却露出一丝笑容来,心里却依旧有一丝不安在缠绕。
他总觉得祁五不会如此轻易死心。
他从来不是无的放矢之人。
而且,娘的态度也有些……
他对祁五并非无动于衷。
想到这里,他心中暗恨,盘算着是不是也该给祁五准备一份大礼。
现在祁五正在跟朝廷军交战,他有心要给祁五捣乱,但想了想,又否决了。比起祁五,他还是更想打垮朝廷军。
至少现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目标都是相同的,还算不上敌人。
只是这口气,他无论如何都咽不下。
这笔账他暂且记下了,早晚有一天,他会落到他手里。
秦佑安将这件事抛到脑后,笑着对秦姝说道:“对了,娘,还有一件事,儿子想要认几个义子。娘可以先见见他们,若是您反对的话,儿子就认下他们。”
“义子?”秦姝先是惊诧,随即又想到,这个时代,似乎很流行认什么义子义女,只能尽量让自己显得不那么惊愕,说道:“你才多大,怎么就想着认义子了?”
秦佑安笑道:“娘亲,儿子认义子,跟年龄无关。只不过想要膝下热闹一点罢了。有了父子名分,他们才更好为儿子办事。”
他用起来也会更加放心,前世,他就有很多义子,那些义子,基本被他用来做监军。如今,他家大业大,有收服了一些新的势力,他的确不怎么放心,要让可靠之人监视才行。军权,还是要彻底掌握在自己手里。
只是,这一世收义子,还是要告诉娘亲的。
“娘放心,他们都是年轻俊杰,将来有大出息的。”秦佑安解释道,“娘有了孙子,以后就有更多人孝顺您了,家里也热闹不是?”
秦姝愣愣地点了点头,似乎还没有从做了祖母的打击中回过神来。
她这就要有孙子了?
孙子?祖母?
她竟然是要做祖母的人了?
秦姝连忙抬起手来,摸了摸自己的脸。
所幸,依旧光滑柔嫩,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她松了口气。
她现在真得怕他们将自己喊老了。
“娘亲,您不高兴吗?”秦佑安一直注意着她,见状连忙问道。
秦姝叹了口气,说道:“怎么会?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他们都是好孩子,我没有什么意见。”
秦佑安脸上带着几分犹疑之色,说道:“如果母亲不同意的话,那儿子就不收义子了。”
如果母亲难以接受这件事,他也会放弃。
虽然,他不太明白,娘亲为什么不乐意让他收义子?
秦姝闻言,反倒笑了,说道:“我没有不同意,只是乍一听自己竟然要有孙子了,有些反应不过来。”
秦佑安听了这话,看着秦姝年轻的面容,想到一群看起来比娘小不了多少的男子,喊她祖母的画面,他的神色忽然变得古怪起来。
这一点,他以前还真没注意过。
在他看来,母亲就是母亲,也早就习惯了母亲这副容貌,并没有什么不适应。
但是,现在这么一想,就觉得画风有些太奇特了。
秦佑安握拳放在嘴边轻咳一声,小声嘀咕道:“这么一说,儿子也有点不习惯了。”
他跟娘亲年龄差距本就不大,母亲显得年轻,他无论相貌还是气势,都显得十分成熟稳重,如今看着像姐弟,等再过两年,怕是就要看着像弟妹了。
秦姝虽然听到了他的嘀咕,却以为他在说义子的事情,反而,笑着劝他道:“娘不是那种不通情达理之人,你放心去做就是了。反正喊着喊着也就习惯了。”
不过是个称呼而已。
秦佑安心事一了,浑身仿佛都轻松了,对秦姝道:“娘这里的水果最好吃了,儿子想向您讨几个回去吃。”
“好,等会儿,我派人给你送去就是了。”秦姝说道。
秦佑安这才满意,又给秦姝说了一些接下来他要做的事情。
他深知,母亲并非一个单纯的后宅妇人,一些眼界和见识都是不凡,提出的一些意见有时候也很中肯,因此,也并不肯将她当成那些物质女子来糊弄。
不,他根本不会跟女人谈论正事,连糊弄都不屑。
在他眼里,只有世上只有两种女人。
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其他的女人。
他可以瞧不起任何女人,却绝对不会瞧不起母亲。
如今,他的水军已经初具规模,他打算派一部分将士过江,攻打对面的州城,继续抢占地盘。
对面才是产米区,是他将来的粮仓,他还是非常重视的。
秦姝绝大多数的时候,只是听着,偶尔才说两句。
直到夜快深了,秦佑安才离开。
秦姝也没有食言,立即派人将一大篮子佑安爱吃的水果,送了过去。
因为太晚了,秦佑安并没有去妻妾那里,而是在前院自己的书房睡下了。
沈静芳和赵涵秋其实也没有睡,都在等着他。
确定他不过来了,沈静芳立即熄灯休息。赵涵秋却是到了半夜,房间里的灯才熄灭。
第二天,来给秦姝请安的时候。沈静芳神色如常,气色也不错。赵涵秋却是带着浓浓的黑眼圈,总是在秦姝没注意的时候,小小的打呵欠,显然没有睡好。
秦姝见了也不多问,只当没看到,免得她脸皮薄受不住,很快便让她们回去了。
赵涵秋见状,心中很是感激,觉得婆婆十分善解人意。
其实,她昨晚笃定元帅会过来的。
毕竟,她们新婚还不到三天,蜜里调油,她也能察觉,元帅是喜欢她的。
所以,即便收到了元帅在书房歇下的消息,还是不肯死心,多等了半宿,好不容易睡下,有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自然就没有睡好,黑眼圈,扑了好几层粉都挡不住。
原以为会被婆婆训斥,哪想到她连问都没问。
☆、第六十二章 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对于赵涵秋的感激,秦姝并没有放在心上。
她这么做,并非为了赵涵秋的面子,仅仅只是不在意罢了。
次日,秦佑安便将他的三个义子,单加、霍鑫、陶志成,给带了过来,让秦姝瞧瞧瞧。
这三人的名字,还是秦佑安给他们起的。
收养义子,在此时算是一种风气。带兵的将领,培养心腹人才时,都喜欢将勇猛而又比较英武的青年收为义子,如此,便有了一种归属感,不但打仗拼命,在紧要关头,还可以用来监视诸位将领。
前世,秦佑安就收了不少义子。每当攻下城池,都会用义子做心腹和将官同守。
甚至,他的不少义子都随了他的姓,不过后来,他又让他们恢复了他们原来的姓氏。
但这一世,他暂时还不打算让他们随他的姓。
三人的年纪其实跟佑安差不多,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但是从小就修炼家传武学兵法,祖上也曾经出过将军,只是自从大焱不怎么打仗之后,家境也就败落了。霍鑫和陶志成已经是父母双亡,而单加,家中只剩下了一个寡母。
他们年纪虽然不大,就已经上过多次战场,算是非常出众的猛将了。
甚至,他们之中年纪最小的霍鑫,如今还不到十五岁,前世就是秦佑安的义子,最是勇猛忠心不过,可惜,在佑安尚未登基时,就战死了。
“快见过你们义祖母!”客厅里,秦佑安面带慈爱之色看着三人说道。
三人都十分听话的上前跪下给秦姝叩头,齐声道:“孙儿霍鑫(单加、陶志成)见过祖母,给祖母磕头。”
他们见到秦姝,也没有露出多少惊讶之色,虽然都有那么一丝拘谨和紧张,但很快,他们就调整好了心态,恭敬地给秦姝行礼问安,举止都颇为大气沉稳。
秦姝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三人,或许因为练武的关系,都长得都比头令人要高得多,眉目清正,却带着几分锐利。长得都十分端正,只是脸上犹带几分稚气。
秦姝对他们还是比较满意的。
看了看他们,秦姝又看了看自家儿子。
心里有那么一丝忧伤——
明明年龄都差不懂,怎么看起来,儿子就比他们显得要大好几岁呢?
而且,看到佑安一脸慈爱之色,她就有些胃疼。
可惜,秦佑安感觉不到秦姝心中的纠结。他两世为人,收几个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年轻俊杰做义子,他一点都不觉得尴尬别扭。
秦姝让他们三人站起来,细细询问了一番他们的情况。
在秦姝面前,他们都十分老实,无论秦姝问什么,他们都一五一十地回答了。虽然老实,却并不瑟缩,反而有些不卑不亢。
当然,他们的老实,只针对秦姝和秦佑安,在外人面前,他们绝对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规规矩矩的。
秦姝询问他们兵法武艺的时候,他们的回答一改之前的中规中矩,顿时变得神采飞扬起来,整个人都鲜活了。
只是当他们回过神来时,才发现自己的行为有些失礼了,一个个懊恼不已,偷偷去看秦佑安的脸色。
若是秦佑安神色严肃,他们的神色就更加忧愁和自责了,仿佛做错事的孩子一般。
显然,他们是真心将秦佑安当成父亲来尊敬和看待的,而且适应良好。
即便这个父亲,比他们大不了多少。
让秦姝见过之后,秦佑安就让他们下去了。
他们成为秦佑安的义子之后,便可以住在元帅府里了。
“娘觉得他们如何?”秦佑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略显得意得地问道。
别管他在外面有多沉稳,在秦姝面前,他却会常常显露他那“不成熟”的一面。
“你眼光不错,他们都是极好的人才,若是成长起来,将来会是一代猛将。”秦姝颔首笑道。
而且,看起来对佑安极为崇拜和尊重。似乎真将他当成父亲来看待了。
秦佑安点了点头。
五月,正是梅雨季节,一连下来十几二十天的雨,河水上涨,大小船只均可过河,这大大方面了他们。
六月,秦佑安派秦归和一众猛将,率领水陆大军渡江。
因为军队太多,粮食已经有些不太够了,船只也不太够,只能拍一部分将士过江,先占领一部分城池。
对面的产米区,朝廷也不愿意放弃,毕竟,朝廷现在也穷呀,税都收不上来,当权者又穷奢极欲,当然不愿意放弃这块肥肉,因此派了不少水军死命驻守。
不少盯上这块肥肉的人,都铩羽而归。
包括势力极大的白莲会会首,因为,他们的水军也不强。
秦佑安的势力再往北扩展,可就是白莲会的地盘,想要扩张,很不容易。
而他的西边就是祁五,甚至连南边的江西都被他占领了,因此,秦佑安现在只能往东边扩张,要把整个江浙拿下。
其实,江浙一带,也有人占领。而且,也是秦佑安前世的死对头之一潘和泽的地盘。
如今,他也比前世更早反了朝廷。不得不说,他的嗅觉还是很灵敏的,就算这一世情况发生了变化,他选择造反的时机还是掐得相当准。这也说明,前世他能打下一片江山,也不是偶然。
能成为一方霸主的人,自然有其过人之处,算得上是人中龙凤了。
潘和泽造反前,手底下就有一帮生死兄弟一起贩卖私盐,极为富裕,天下乱了之后,就开始招兵买马,因为够义气,手底下钱财又多,出手大方,因此吸引了无数人来投靠。因此,势力急剧扩张,之后又占据了许多盐场,杀了无数大户,自立为“泽王”。成为几大势力中最为富裕的,地盘也极大。
比秦佑安前世的情况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可惜的是,他的器量不大,野心也不算太大,胆子也小了一些,换句话说,就是过于守成了,又太看重兄弟义气,有了点成绩,就满足了,整日享乐,不再积极进取了,任凭那些兄弟瞎折腾,又曾经接受过朝廷的招揽,态度摇摆不定,最终,一手好牌,被打成了烂牌。
这一世的情况,也没有差太多。
他是秦佑安前世的手下败将,这一世,秦佑安虽然也关注他,却也没怎么将他放在眼里,甚至将他占据的地盘,也当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等秦佑安重新占据集庆之后,大概就要开始着手对付他了。
前世,秦佑安从一个小混混,到九五至尊,一共花了十五年时间,又当了差不多三十年的皇帝。
而这一世,他会比前世更早登上皇位,也会比前世当更久的皇帝。对这一点,他深信不疑。
话归正题。
前世,秦佑安是亲自率军渡江攻占城池,这一世,他手底下猛将如云,兵力比以前强了不知道多少,根本用不着他亲自出马,只在合州坐镇指挥,一边又让手底下的工匠抓紧造船,训练士兵,为攻打集庆做准备。
秦佑安的水军战斗力远远比不上陆军,这一次,跟朝廷军队,打得比较艰难,想要将周围的城子全都占据,怕是得有几个月的功夫。
所幸,秦佑安并不着急,只要明年大灾之前攻下就成。
秦佑安百忙之中,也没忘记给祁五回信,对母亲的事情只字未提,只是用极为客气礼貌的说辞揪住他的痛处嘲讽他一顿,顺便还假惺惺地送给了祁五一根“虎鞭”,然他补一补,让他不要讳疾忌医等等。
他现在的确很忙,没心思跟祁五捣乱,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会反击——
你不是拿母亲来刺激我吗?那我便用你最为不堪的事情来恶心你。
说到底,秦佑安对对祁五“不行”这件事,深信不疑。
他做完这些之后,心里顿时舒坦了。是个男人,都无法接受这种侮辱。
想到祁五看到这封信和这份礼物后的脸色,秦佑安心情愉悦,用饭的时候比往日多吃了一碗白米饭。
对于祁五,他果然是喜欢不起来。
看到他倒霉,他就高兴了。
祁五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正在议事厅里跟将士们议事。此时,正是他们正跟朝廷军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而且,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朝廷军虽然看着凶猛,其实不过是外强中干。
主帅虽然厉害,但架不住有个拖后腿的朝廷,军饷都不给拨,还得自己筹备。将士们积极性不高,很多都是被抓来的,逃兵甚多。
祁五一方,不过是略是小计,就差点令朝廷军四分五裂。
可惜,胡天义的确有能耐,很快就控制住了局面。
但将领们的士气和斗志,却不是那么轻易能激发起来的。
他们斗志不行,打仗时也就无法用尽全力。
原本以为朝廷军是块难啃的骨头,没想到,真打起来,却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
那些将士再厉害,也远远比不上当初的宋家。
只要有宋家在一年,大焱就会一日不倒。
可惜,宋家被大焱自己给毁掉了。
他们就是后悔都晚了。
不过,他们派兵追杀宋家残党,想必,根本没有后悔。
看来,还是打得不够疼。
说不定,非得等他们打到京城,将刀横在他们的脖子上,他们才会后悔。
收到信之后,祁五当即拆开来看了一眼,又打开礼物盒看了看,脸色顿时变得十分古怪,半晌无语。
石方见状,大大咧咧地问道:“主公,那秦元帅的信里到底说什么了?他送得到底是什么礼?”
其他将领也有惊讶,他们跟秦元帅一直没什么瓜葛,怎么秦元帅会写信给主公呢?
莫不是,想要趁火打劫?
宋良秀也坐在一旁,面露好奇之色。
他这个弟弟,什么时候跟秦佑安有瓜葛了?
祁五将信合起来,神色也恢复了正常,说道:“秦元帅真是不错,因为担心我的身体,竟然给我送了一份珍贵的药材来。虽说我现在用不上,但是……”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秦元帅真是有心了。”
其他人闻言,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但是,看主公没有再说的意思,便也不再问。
只有大通和尚因为离得近,同医理,鼻子又灵,很快便猜到了什么,轻轻一笑,慢慢合上了眼睛。
主公身体到底有没有毛病,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题外话------
笔记本坏了,借的别人的写的。哈哈。差点以为写不成了,呜呜。
☆、第六十三章 敲打
时间在人们不注意的时候,悄然流逝。
转眼间,便已是七月中旬了。
虽然已经过了最炎热的时候,可如今这天气,依旧算不上多凉爽。
今天天气有些闷热,一丝风也无。
秦姝午觉都没睡踏实,稍稍歪了一会儿便起来了。
冬雪亲自捧了切好的西瓜上来。
这西瓜是用特意用井水湃过的。将西瓜用绳子悬着投入井中,隔一个多时辰,等西瓜彻底凉透,再取出来吃,顿时暑期全消,又不会像冰镇的西瓜那般冰凉,最适宜不过了。
秦姝刚吃了一口,便让人给佑安送大半个过去。
她自己吃的西瓜大都是空间里产的,下面的人送上来的西瓜,一部分给了沈静芳和赵涵秋,一部分给了程秋玉以及五十名女学生,以及孙小红等人,剩下的分给了史、张两位嬷嬷和冬雪等人。
孙小红如今已经算是非常合格的女护士了,算是护理技术最好的人之一。
她既然勤快,又有责任心。很多新人都受到了她的照顾。
原本这次秦归出征,她应该做随军护士的。可惜,她有点晕船,一坐船就头晕,呕吐不止,没有办法,她只能留下来。
以便如此,她也没有闲着,便主动请缨,训练那些新报名的菜鸟护士,每天都过得忙碌而充实。
但她即便在忙,也没忘记来给秦姝请安,陪秦姝说说话。
就是夏彤等女学生,也每天都跟着那些士兵出操,训练强度并不比她们差。
她们都很刻苦,知道自己的使命,将来肯定也是要上战场的,甚至她们还跟着程秋玉一起出过任务,围剿过一小股强盗,虽然她们犯了一些错误,有人被吓傻了,还有一部分人受伤了,但最后还是她们胜利了。
所幸,她们以前的学习都是有效果的,她们虽然受到了教训,很害怕不适应,但都咬牙坚持下来了,并没有人被吓退。
因为以后少不了要打水仗,她们也要跟着水军训练。
没多久,程秋玉就带领她们参与了一次围剿水匪的行动。
虽然她们没有派上多少用场,大多数只是在围观,却也大长见识,受益匪浅,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回来后,训练的更厉害了。
除此之外,她们平时还会在城子里巡逻。
很快,合州城的百姓,就知道了元帅麾下还有一队漂亮的女兵。
每天看到了她们身穿英姿飒爽的红色劲装,手持红缨枪,威风凛凛地从城子各街道巡逻,都忍不住远远地驻足观看,除了害怕之外,但还有几分好奇和向往。
所以,这一队与众不同的女兵,引起了不少百姓的议论。
后来他们才知道,原来这队女兵不是秦元帅麾下的,而是秦元帅母亲手底下的兵,让人啧啧称奇。
秦姝见她们训练的辛苦,却从来没有一个人抱怨或者掉队,也很心疼她们,每当有了好东西,也不忘记给她们一份。
她们如今还没有明确的职务,只有玩笑性质的什么大队长小队长,人数又少,因此并没有多少人把他们当回事,就连佑安也认为,她们只是母亲训来解闷的玩意儿而已,就跟那些权贵人家养小戏子差不多。
只不过,母亲对她们都太好了。
在他看来,她们很不值得母亲这么做。
但只要娘亲高兴,怎么着都行。
秦姝吃完西瓜,有点坐不住了,便想去花园走了。
这座元帅府比旻州的元帅府更加精致一些,前主人大概也是注重享受的,这后花园修得相当好,假山、拱桥、凉亭、荷花池,当然,也少不了各类花卉,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去处。就是秦姝没事也喜欢来逛一逛。
秦姝带着人来到自己常来的荷花池旁,之前秦姝兴致来了,还曾经亲自撑船采莲,荷花池很是不小,池子中央,修建这一座凉亭,从岸边到凉亭有一条雅致的木桥相连。
只是,当秦姝过来的时候,就发现凉亭已经被人占了。
凉亭里站着几个丫鬟婆子,亭子里放了一张凉榻,凉榻旁还放着一张方几,上面用果盘盛着一些新鲜瓜果,一名身着浅黄衣衫的女子歪在凉榻上面,有个小丫头正在给她轻轻地打扇,似乎是好梦正酣。
秦姝见状,不由停住了脚步。
后面跟着的下人见状,也停了下来,顺着秦姝的视线看了过去。
冬雪眼力好,很快就看清楚了里面的人是谁,说道:“夫人,是二夫人。”
“什么二夫人?”秦姝皱了眉头,微微侧头看着她询问道:“哪个二夫人?”
她视力比冬雪更好,自然早就看清楚,凉亭里的人是谁了。
只是怎么看,她都不敢被称为二夫人才是?
这个称呼,又从何说起呢?
冬雪突然想起夫人还不知道这个称呼,顿觉失言,不由面露后悔之色。
只是,夫人问起,她又不能不说,只能得罪赵二夫人了。于是,便硬着头皮说道:“夫人,奴婢说错了,是姨娘赵氏。”
随后,便跟秦姝解释了一番。
原来,赵涵秋嫁过来之后,并不喜欢让人称呼自己为姨娘,便让下面的人喊自己二夫人,原本,只是她院子里的下人这么喊。但是,随着她越来越来越受宠,娘家又受到元帅重视,就连主母沈静芳,都对她十分礼遇,她又是个低调不张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