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满花香-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百六十章 中毒

木匣里面是个木托,上面放了一个赤金的金丸。

此外,再无一字。

岳芳抻着脖子看了看,疑惑道:“这是什么东西?一块金子?”

李花儿拿起金丸托在手里,仔细掂了掂重量,也糊涂了,半天才道:“还真的……就是一块金子。”

这算个什么说法?

她想着,将金丸递给了李大:“爹,你看看。”

李大拿在手中看了看,脸色终于缓和了些,喃喃道:“还真是个极古怪的人。”

李花儿盯着那块金丸,一时也想不到这位杜爷——或者说是陶大少爷——所为何事。

既然想不通,就先不想。

尤其今天是李家的东道,还是李大的生日。

所以李花儿就将金丸放回木匣中,推着李大往外走,笑道:“不管什么事情,明儿再说吧,爹先出去,准备开席是真。”

安心了的李大点点头,只是走到屋门前的时候,又回头叮嘱他们:“别告诉你娘。”

李花儿掩嘴笑道:“是,知道了。”

李果儿也拉着李花儿的手,还有些迷茫,但也忙跟着点头,说“晓得了”。

……

这乡村中的流水宴席总是热闹的,更兼今日是难得的好天气,自然更添了几分喜气。

李大虽然有心事,但他本就是个温吞的人,偶有走神的时候,别人也不理会;张氏不知道根底,只当他是累了,自己则和那些帮忙的妇人坐在一处,边吃边聊;

至于其他的村民宾客,或推杯换盏,或谈笑风生,或划拳唱闹,吃喝甚是尽兴;

李花儿虽不习惯这样的热闹,又有方才杜爷的事情压在心头,但看着别人热闹心情倒是不错;

李果儿心情已经好了,又有张玉儿在,二人无一时能闲,时而说笑,时而打闹,偶尔还咬着耳朵,说点儿悄悄话;

岳芳、冯二囡等则和郑家姑娘们坐了会儿,玩笑了一阵子,又跑来拉李花儿过去一处说话;

李家本家的孩子也跟着人胡乱闹着,李木头还撞在了正要去搬新酒的张氏身上。

张氏是个温厚的人,对着个孩子也不好生气,只是笑说:“当心莫要跌了。”

李木头多一句话都没有,转头跑了。

孙三贤和吴小少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混得那样熟了,两个人还学着那大人的样子划起了拳,再寻那熟悉的人的桌前乱蹿。

待蹿到李花儿她们桌前的时候,吴小少爷一如既往地跑去找李果儿搭讪,孙三贤则直接上了手,从盘中寻那肉吃。

拦都拦不住。

确实是热闹至极。

只是,这俗语说“乐极生悲”,还真是很对的。

张氏将新抱来的小坛酒打开,先自斟了一杯,端着谢过了大家,先自饮了一杯。

岂料,还没及她让别人呢,忽然就捂着胸口,吐了口血,仰倒在了后面。

同桌的冯娘子吓得大叫了一声。

众人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呢,李家的几个人已经冲了过去。

“孩儿他娘!孩儿他娘!”李大抱着张氏,不住口地叫着。

众人这才明白是出事了,顿时又是一阵慌乱。

李花儿早已经摸不到张氏的脉搏,她的呼吸也只有进气没有出气了。

李花儿顿时吓得手脚冰冷。

而屋中还在屋内的福宝,像是感应到了什么一样,“哇”得一声就哭了。

李果儿瘫坐在地上,目光呆滞。

“娘……娘……”她喃喃地叫着,突然也扑在张氏的身上,嚎啕大哭起来。

李花儿被她的哭声顿时唤醒,连忙向后张望着,喊道:“锦儿姐呢?喜福呢?”

突然出了这样的事情,李锦儿也是一阵乱,还是听她喊了这声才反应过来,才记起自己的身份,忙过来诊治。

而柳喜福也已经过来,对着围着的众人道:“大家快让个地方出来,莫往前挤了。”

说着,又低声问李大和李花儿:“伯娘以前有过心疾吗?”

李大早就懵地说不出话了,只李花儿还清明些,忙道:“没有过。”

就在说着话的时候,李锦儿忽然对他们招招手,道:“你们闻,这是什么味道?”

李花儿和柳喜福双双凑过去,果然就自张氏的嘴边,闻到了一股奇怪的土腥气。

柳喜福脸色一变,而李花儿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就是:难不成……中毒了?

想着,她忽然就清醒了,忙抓着旁边的冯娘子道:“豆汤呢?豆汤呢?”

冯娘子早就六神无主了,被她这一问,只是愣愣地看着,问道:“什么豆汤?”

反倒是童氏在旁边道:“有有有!我这就去取!”

说着,就要走。

却被李花儿紧紧地拉住了。

“不对,婶娘家有豆汤吗?”她紧张地问。

童氏愣了一下,道:“有的,今早熬了些绿豆汤。”

李花儿忙道:“还求婶娘救命!”

这等时候,童氏也顾不得问为什么了,连忙招呼家里人,往自家去。

孙三贤早就等不及了,一把从童氏手中抢过了钥匙,翻了篱笆墙跑回去,开了房门。

而后,端了好大一碗,隔着篱笆墙道:“娘!这儿!”

孟氏连忙接过来,又递在李花儿手里。

李花儿也顾不上谢,只是与柳喜福、李锦儿合力,开始死命往张氏口中灌送。

起先的时候,灌进去多少流出来多少,也不知道灌了多少后,张氏忽然抽搐了几下,一偏头,吐了出来。

那股奇怪的土腥味儿,更重了。

柳喜福和李锦儿双双松了一口气,李花儿更是腿一软,坐在地上,两行泪珠就滚了下来。

李大见状,忙默默地接了过去,继续灌着。

他一言不发,但是动作极为小心、仔细。

看得李花儿心更酸了。

不过此时,却不是伤心的时候。

李花儿回头寻了半天,见孙大贤站在人群里紧张得看着,忙道:

“孙大哥,还请你带着冬生哥回趟县里,请了章大夫来。”

孙大贤连忙应声,赶回去套牛车。

方山一看,忙也跟着说:“我跟着一起去吧,免得城门上耽搁。”

李花儿点头道:“是,多谢方校尉了。”

方山道了一声不必,便急匆匆地跟着去了。

等到章大夫来的时候,本来热闹的院子里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张氏也被挪进了里屋。

第三百六十一章 凶手是谁

李花儿见章大夫进来,忙要起身。

章大夫却一摆手,先放下药箱,到床前开始给张氏搭脉,而后轻叹一句:“幸好处置得当”

只这一句话,李花儿就知道,张氏死不了了。

李大也缓缓转过头,看着章大夫:“大夫,孩儿他娘……真的,真的没事儿了吗?”

章太医看着李大那张毫无血色的脸,皱眉道:“她是没事儿了,你这样子反而事大。”

说着,自药箱内取出一个瓷瓶,倒了两丸药过去:“快压在舌下一丸,等着慢慢化后,约半个时辰,再和水服下另一丸。”

李大照着做了,却不肯挪动一下,只呆呆地坐在床边,握着张氏的手,一言不发。

李果儿则抱着喜福,听见说张氏没事儿了,就轻轻拍着喜福,低头默默垂泪。

章太医则又给张氏服下了丸药,再写下了方子,因着还差了一味药,就让方山带着喜福,速速去山上找来。

待一切真正都忙完了,张氏的呼吸也平稳了之后,已经是到了晚上,天边只剩半点余晖的时候了。

期间,偶有村民过来打听消息,还好有孙家、冯家等人,将人拦着了。

章太医如今也真的放了心,看着李大浑浑噩噩的样子,长叹一声,对李花儿使了个眼色。

李花儿会意,先给李大和李果儿都倒了碗水,这才和章太医出了房门。

……

院中,童氏正和孟氏说着话,看见李花儿出来了,忙问:“怎么样了?”

李花儿施礼谢道:“今天的事情,多谢几位伯娘、婶娘帮忙了。”

童氏等连忙摆手,见李家事情暂时定了,便先告辞回去了。

待将她们送到了院口之后,李花儿才紧张地问章太医:

“章爷爷,我娘如今,真的不要紧了吗?”

章太医点头道:“是真的没事儿了,只是……我听冬生路上就同我说了,你是问隔壁要的豆汤?”

李花儿点点头:“是,也是瞬间的念头,怕喊出来了,家里的东西再不干净。如今看来,幸好只是这坛酒,没别的饮食里都没有。”

章太医面色沉静:“你思虑得极是,还有你闻到那药有股土腥气没有?”

李花儿急忙道:“正是……章爷爷知道这是什么毒吗?”

章太医看着屋中,压低了声音,只让李花儿一个人听见:“柳飞中的毒,也是这一种。”

李花儿顿时如遭电击一般,木愣在当场。

难怪当时柳喜福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当真?”她还有些不敢相信,急着又问了一句。

章太医道:“那个味道有些特殊,我既然是行医,这鼻子总要灵验些的。”

李花儿攥紧了拳头。

竟然如此看得起自家!

这下毒的人,只可能在方才的院子里!

会是谁呢?

她想起了那杜声的突然来访。

难不成是他干的?

再想想齐小五拎着的那个荷包,又或许,是他干的?

李花儿仔细地回想着方才宴席上的情况,却怎么都记不起来齐小五什么时候到过厨房。

那毕竟是男客,两家关系又并不亲密,如果乱钻,很容易记起来了。

又或者是本家亲戚?

李木头仿佛撞到过张氏,不过是在是什么时候?

李花儿苦思冥想了半天,却没个章法,耳中却忽然听见了屋角有窸窸窣窣的声音传出。

如今李花儿很是警觉,只是一点儿动静,就已经握住了腕上的袖箭,警惕道:“谁?”

安静了片刻之后,只听见一声弱弱的“是我……”

张碗儿怯生生地从房子拐角处探出了脑袋,小心翼翼地看着她。

这个一贯大胆的丫头,此时第一次露出了恐惧之色。

李花儿见是她,这才放下心来,对章太医道:“这是我外祖家的表姐。”

章太医点点头,并不言语。

李花儿皱眉问她道:“你没和岳伯母他们回去?”

张碗儿搓着手走过来,依旧是怯生生地问:“没有,我说要留下来看看,让她们去告诉家里了。”

说着,她又问:“姨没事儿了吧?”

李花儿点点头:“是,总算是有惊无险。”

张碗儿顿时松了一口气,眉头却没有舒展开,似乎想要说什么却又不敢说的样子,只站在那儿犹犹豫豫地。

李花儿见状,心中不免奇怪起来。

“碗儿姐,”李花儿问道,“你有什么事情吗?”

张碗儿犹豫再三,才小声问:“大姨她……是不是中毒了?”

李花儿心中本就在想着这事情,听见这话,忙拉住她急切地问:

“姐姐是不是看见,或者听见什么了?”

张碗儿被她吓得脸色都白了,慌忙摇头道:“不管我的事,不是我干的!真不是我。”

李花儿急道:“谁也不会说姐姐的,只是姐姐到底看见了什么,总要说给我听。”

这一下,张碗儿更害怕了,只是缩着身子往墙上靠,口中胡乱道:“不是我,真的不是我!”

声音渐大,屋内也传来了李果儿的声音:“姐姐?”

章太医见状,忙拉住李花儿,劝道:“花儿你冷静些,莫要吓到她。”

说着,又和颜悦色地对张碗儿道:“你莫要慌张,到底看见了什么,说了就是。”

李花儿略微平静下来,对屋内道:“没事的,碗儿姐问我娘怎样了。”

李果儿“哦”了一声,哽咽道:“娘还睡着呢。”

李花儿点点头,转而对张碗儿说:“姐姐别担心,你看见了什么,只和我实说就是了。”

张碗儿止不住地颤抖着,好半天才道:

“我,我听见你三婶娘和你兄弟,就是那个叫木头的,说什么‘你把这个扔进去’什么的话,然后他就去了厨房,出来的时候,就撞到了大姨……”

她看着李花儿晦暗的神色,缩着肩膀带着哭腔:“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的,就是看他挺慌张的……后来大姨吐血之后,我还看见你三婶娘拉着李木头就趁乱跑了……”

李花儿听罢,猛地转身跑到了方才席上张氏坐的位置前,将那坛酒端了起来,凑近闻着。

她方才也是忙糊涂了,竟忘记了去寻这毒是下在何处。

“章爷爷,你闻闻看。”她抖着手,将酒坛递给了章太医。

章太医凑近一闻,点头道:“就是这个味道了。”

第三百六十二章 说清

浓烈的酒香里,隐隐有着一股古怪的土腥气。

这坛酒还是满的,只有张氏喝了一杯而已。

李花儿缓缓放下酒坛,愣怔地站了一会儿,才冷笑道:“好毒的心思。”

说着,又垂下头,擦了擦泪,轻声道:“真不知道那句万幸,该不该说。”

语气苍凉,带着矛盾的痛苦。

就算是章太医这样久经世事的老人,听见这句谈,心里也猛地一颤。

他十分明白李花儿话中的意思。

这坛酒自然不可能只是张氏一个人喝。

万幸是张氏先敬了众人一杯。

万幸这毒药的毒性极快,在张氏毒发的时候,别人还没来得及喝下。

万幸有张氏,才没让今天的寿诞变成一场血案。

可是偏偏,这无意间挡在了别人之前的人,是张氏,是李花儿的母亲。

让她怎能不难过?

章太医想着,长叹了一口气,劝了一句:“终归没出大事儿,不幸中的万幸,你也莫要想这些了。”

李花儿轻轻摇头,苦笑道:“不是多难过,只是因为恨我家,连这种恶毒的心思都有了……我倒是小看了他们。”

她想过本家要控制她或者李果儿的婚事、过继个人到李大的膝下、甚至是塞个什么人进来当“妾”。

却怎么都没想到,人家直接下毒害人,要他们这一家的命了。

用心着实够毒。

李花儿平复了许久的情绪,终能和颜悦色地对面前的张碗儿道:

“今天的事情,亏了碗儿姐了。”

说着,她后退一步,端端正正地蹲身,深施一礼。

张碗儿本被吓到了,却不想李花儿会同她道谢。

她眨了眨一双受惊的眼睛,小心翼翼地问:“我……我没做错吗?”

李花儿被她问得莫名,起身反问道:“碗儿姐怎么如此说?你当然没错了。”

张碗儿依旧不信的样子。

“你不怪我在这儿总盯着人看,听见了你婶娘的话,还不告诉你吗?”她疑道。

李花儿摇摇头。

“谁又能想到事情是这样子的呢?难道姐姐是神仙,还能未卜先知,或者看出来他们的歹毒心思不成?”

她笑得很温柔,语带感激:“再者,姐姐此刻非但没有避祸,反而将事情原原本本地说给我听,已经是极好的了。”

张碗儿不言语了,只是傻乎乎看着她。

也不知过了多久,她忽然捂着脸,呜呜地哭了。

“我应该早点儿说的……”张碗儿哭道,“我不知道他们是要做这个……我应该早点儿给你说,让你把他们抓了的。”

……

张碗儿长到这么大,有不靠谱的父母,有孱弱胆小的爷爷、奶奶,是纯靠着点点天性,才没跑偏到父母那样的歪路、邪路上去。

后来父亲流放、母亲丢下她跑了,张碗儿更是在峡村人异样的眼光下,过了这许久。

尖刻,敏感,都是裹在她外面的那层壳子。

而面前的妹妹,这个在清河村、峡村,乃至清远县人人都说好本事的李掌柜,非但从来不会呵斥她、瞧不起她,还会和颜悦色地对她说话,称赞她的行为。

张碗儿一直到现在,才突然明白,自己也是有用的,也是会被人称赞的。

而李花儿虽然不明白她哭什么,但却没来由地心酸,便揽住她的肩膀,轻声安慰道:

“没事儿了,我娘已经没事儿了,碗儿姐姐不用担心。”

张碗儿在她的肩头纵情哭了一阵子,猛地抬起头,擦干了泪,就要往外走。

“你等着,我去给你出气去!”她雄赳赳、气昂昂地道。

李花儿忙拉住她的袖子,将她拽了回来。

“怎么又来了?”她笑道,“这事情我有主张的,哪里还要姐姐亲自动手?抬举了他们。”

张碗儿看着她的笑容,小心地问:“你……真的有办法吗?是要让我和你去县衙作证吗?”

李花儿的眼神闪过一丝锐利。

“是,我有办法,但是也不用姐姐去衙门。”她道。

张碗儿捕捉到了李花儿眼中的那丝狠戾,不由打了个哆嗦。

她真情实感地觉得,柴氏那一家子,都要倒霉了。

李花儿见她畏惧的表情,忙换了笑脸,轻声叮嘱道:

“不过刚才的话,碗儿姐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好不好?”

张碗儿连忙点点头,抹了一把泪:“是,我知道的,我谁也不讲,回去和爷爷奶奶也不说的。”

……

这一夜,李家自然是无人能入眠。

章大夫带着自己的三个徒弟,在李家守了一夜。

直到第二天一早,张氏才终于悠悠地转醒了过来。

李大看见张氏缓慢睁开,又委顿地重新合上的眼睛,顿时哭出了声。

李果儿和福宝也陪着哭。

章大夫见状,立刻拉了李大到院子里,道:“督卫虽然难过,但也不该这样,尊夫人好容易过了这一关,你更要撑着些才行。”

说罢,他又给了李大两颗药丸,让他和水吃下,赶去休息了。

李大本还不想去,但是被章太医的话说服了,哽咽着长揖及地:“今次的事情,多谢太医大人了。”

而后,才拖着沉重的身子,回屋子,到矮塌上歇息。

章太医又开了张方子递给李花儿。

“这是给你爹的安神汤药,这一番下来,他二人身子都受损不少,若不好生将养,是要损寿数的。”

李花儿忙接了,谢了一声后,又道:“章爷爷先去我屋中歇下吧,您老也是有年纪的人了。”

章太医摇了摇头:“你们小姑娘的屋子,我个老头子进去作甚?我先去喜福家歇歇,锦儿和冬生留在这儿,有事儿便来叫我。”

李锦儿和李冬生连忙应是。

李花儿见他安排地妥当,这才略微安了心,赶着牛车,去城中抓药了。

……

待到城门的时候,守城的军士见李花儿过来,忙关切地问:“嫂夫人如何了?”

李花儿谢过:“好多了,我今日是进城抓药的。”

军士忙让她过了去,还又安慰了几句。

只是李花儿从仁心医馆抓了药之后,并没有回家,而是直奔了书院去。

恰好就撞见了吴灵均,也正神色匆匆地往书院进。

看见李花儿的那一瞬间,吴灵均反而舒了一口气。

“伯母如今可好了?”他开口问道。

第三百六十三章 书院

李花儿停下脚步,胡乱施了一礼:“谢大人记挂,已经熬过去了。”

吴灵均拍着胸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喃喃道:“这就好……昨夜听见,吓死我了。”

……

昨晚的时候,他刚打发了州府来问柳飞案的使者,回到后堂,就见吴小少爷手舞足蹈地对吴大太太正说话。

“李家大伯母突然发病了,咳了好些的血呢,可吓人了。”

吴灵均在门外听见,吓得一趔趄,差点儿滑倒。

吴大太太也惊呆了,慌忙问道:“怎么就咳血了?在村里这些年,没听说还有这毛病呀?”

当娘的有这毛病,会不会女儿也有?那这亲事……

吴小少爷不知道吴大太太心中所想,只是一惊一乍地说道:“真的,李大伯都吓呆了,还是李花儿,赶着人要什么豆汤给灌下去,我看着灌了足有一桶,才好了些。”

吴大太太被他说得更糊涂了。

她怎么没听过什么突发的症候,还得灌豆汤?

倒是听说过吃错了东西催吐的时候,才用豆汤的。

“你这孩子别是听岔了,是吃错了东西吧?”她问道。

吴小少爷说得乱七八糟,吴大太太听得糊里糊涂,而吴灵均也顾不上什么避讳了。

他两步抢进门来,拽着吴小少爷道:“你把事情说清楚些,别吓到娘,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李花儿怎么说的?”

吴大太太先不高兴了。

她最讨厌听儿子提李花儿的名字了。

不过她又很想听听八卦,便只是撇撇嘴,没有阻止。

吴小少爷被大哥的脸色吓到了,也不敢多言,只把今天的事情说了一遍。

“……然后我就看见李大伯娘倒了,李花儿喊着要豆汤。不过奇怪的是,她不要自己的,只用孙家的。”

因着今天的事情不少,所以吴小少爷足说了两盏茶的时间,才说完。

吴大太太听得一愣一愣的,还要再问时,却发现大儿子的脸色,已经黑得能拧出二两墨了。

“我的儿,你这是怎么了?”她忙问。

吴灵均挤出个孝顺的笑容道。

“没事儿的,娘,今晚我去前面衙门看看卷宗。”说着,他又对吴小少爷道,“你也累了,好生休息吧,”

说罢,便出了房门,往前面衙门去了。

只留下吴大太太和吴小少爷面面相觑,没想明白发生了什么。

而吴大县令,将一系列案子的卷宗看完后,已经是敲过了四更鼓。

他不过略微小憩片刻,便往书院来寻沈珩,这才和李花儿在书院门口,撞了个正着。

……

“怎么突然就病了?”吴灵均关切道,引着李花儿向书院内走,“以前倒没听说伯母身子这样不好。”

李花儿边走边恨道:“要真是我娘身子不好,我也就认了。”

吴灵均听见这话,脸色立刻又回到了昨夜的黑色。

“难道真是有人害的不成?”如今书院里的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