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满花香-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岳芳、岳茂,并陶行远,都不明所以地看着她。

李花儿笑道:“山里捡来的活物,又是有人急着要的,自然算猎物。”

岳芳顿时笑出生来。

陶行远还是反应了一下,才知道李花儿这是在骂自己呢。

他这一路上,身上哪儿都疼,还时不时被人挤兑,心里早就不服气了。

此刻下了奉山,没了被野兽吃掉的顾虑,陶大少爷顿时不想再忍了,立刻对李花儿怒道:“你骂谁?”

李花儿反问:“我哪里骂人了?”

陶行远气道:“你拿我比你们这些山猴子猎的畜生。”

岳茂和岳芳的脸色,立刻变得更难看了。

“山猴子”是这一带骂猎户最狠的话。

李花儿面色一沉了,也懒得同他废话,走过去,抬手,又给了陶行远一巴掌。

第三巴掌。

这一巴掌,打得更狠了,陶行远半边的脸,立刻肿了起来。

打完了,李花儿甩甩手,后退两步,对阴着脸的岳茂道:“我们去陶家吧,把这畜生送回去。”

岳茂不知道第几次压下了想将这位大少爷扔在地上的念头,只“嗯“了一声,跟着李花儿,向陶家里走去。

……

不但山上下来的几个人,一路上剑拔弩张的,此刻的陶家,也是乱成了一锅粥。

这天一大早起来,陶家的仆妇和往日一样,去叫陶大少爷吃饭的时候,就发现陶大少爷早就不在屋里了。

陶家是七间连片的大屋,五间是木头的,两间新起的则是泥砖的,院子也是大得很。

陶家老太爷五个儿子里,如今三个儿子还在这陶家大院住着,连老带少乌泱泱二十多个主家、二十多个长工奴仆、十多个短工奴仆,问了一圈下来,愣是没一个人见到陶大少爷几时出门的。

陶大少爷是长房长子嫡孙,不管在外面多么能惹祸,因着模样长得好,所以甚得家中长辈的喜爱。

而且,陶大少爷在外面横,对家里人却是该孝顺的孝顺、该嘴甜的嘴甜、该爱护的爱护,就连对奴仆都不说重话,所以陶家上下,也都很喜欢这个大少爷。

陶大娘子直接晕了过去,醒过来之后,就哭着要找儿子;

陶大老爷在家守着,他的两个弟弟则赶忙去了县里报案;

陶家老太爷和老太太,更是哭天抹泪,求神问佛,赶着人去找宝贝大孙子。

至于陶大少爷的几个弟弟妹妹,年纪都不大,可是看着家中乱成了这个样子,也都被吓到了,或坐或站的,几个人凑在一起,偷偷地哭。

其中,以陶大少爷的亲妹子陶燕娘,哭得最厉害,边哭还要喊着:“找哥哥。”

任谁哄都哄不好。

陶大娘子如今蓬头垢面的,连系在腰上的带子都松了,只两眼发直地瘫坐在地席之上。

忽然听见亲女儿这么喊着,陶大娘子心里更酸了,眼泪再也受不住。

一旁的柴氏——就是李花儿那个三婶娘——忙过来拉着陶大娘子的手,细声安慰道:“大娘子也别急,大少爷吉人天相,一定没事儿的。”

……

继续求各种~爱大家~

以及之前二十四到三十章的时候,把三婶娘的姓写错了,姓柴的……对不起大家,已经做了修改,以后会注意的!(t_t)

第六十三章 谁救的

柴氏今儿一大早听见陶家出事儿了,胡乱地穿了青衫灰裙,头上插了个素银簪子,就忙忙地赶过来。

如今陶家乱成了一团,也没人招呼得了她,她自诩自己常在陶家进出,就直接到了陶大娘子的屋中。

一见陶大娘子,柴氏就唬了一跳:“哎哟我的大娘子呀,你这是怎么了?”

陶大娘子这时候都不认识人了,整个人都是茫然的,直到听见了小女儿在外面哭着喊“找哥哥”,才反应了过来,又开始哭了。

柴氏忙过来劝说。

陶大娘子此时心乱如麻,早顾不得什么体面了,只拉着柴氏的手哭道:“我自嫁来陶家,统共就生了这么一双儿女,如果他出个什么好歹,我可该怎么办呀!”

柴氏跪坐在陶大娘子的身边,面色虔诚,不住口地念着:“我的大娘子耶,您可不能说这样的丧气话,大少爷定然不会出事儿的,他那样可人儿的人,老天必然厚待他的。”

话正说着,外间突然传来有人慌乱的脚步声。

陶大娘子一听说,忙忙地就要起身出去,却被自己衣上落下的裙带绊了一跤。

柴氏忙扶住了陶大娘子,陶大娘子不防备,胳膊肘就打在了柴氏的头上。

柴氏忍着疼,浑似没有这事儿。

“可是宝儿回来了?”陶大娘子急切地问。

何婆子急急忙忙地进来道:“大娘子,是二老爷和五老爷回来了,说是已经报在了县府,衙役们也都出去了,定会找到大少爷的。”

陶大娘子惊喜之后又是失落,不由捶着地席,目眦欲裂地叫道:“那还不继续快去找!”

何婆子几时看过自家大娘子这个样子?吓得脚下一打滑,忙应了一声。见柴氏在一侧,也没有多想。

这位李家的媳妇,没事儿就爱来打打秋风,讨好自己大娘子的。

“小三娘子,还请你好生照顾着我家大娘子。”何婆子道。

柴氏忙应声:“妈妈放心,有我在呢。”

……

如今时已至午时,陶家大少爷丢了的事情,莫说清河村的人,连旁边几个村子的人都听说的。

有几家平日和陶家人好些的,这时也都登了门,问消息的、出主意的,一时间好不热闹。

就连县里的衙役都来了这儿,一个个吆三喝四的,似模似样地四处探查。

清河村的村民们到底还是乡间百姓,一见县衙的人自己就先矮了好几截,都闭门闭户的,却又耐不住想瞧的热闹的心。

尤其是靠着陶家大院的人家,都趴在墙上探头探脑地看着,嘴里还嘀咕着,说到底是陶家人,在县里有面子,这衙役来得好生快。

就连吴家这等平日里和陶家不对付的人,也遣了人来,问问有什么帮的。

但陶大娘子一听见是吴家人来了,就拉着柴氏的手,气道:“那老货就是来看我笑话的!”

柴氏迭声地安慰着。

忽而就在这事儿,屋子外面又传来了一阵脚步声,还没等陶大娘子再问呢,就见何婆子从外面跌了进来,叫道:

“大娘子,大,大,大……大少爷回来了!”

陶大娘子一听,心中激动之情顿时涌了上来,刚要起身,却两眼一黑,差点儿又晕了过去。

何婆子扑过来,和柴氏一左一右,拼命给陶大娘子顺着气。

陶大娘子好容易缓过气来,抓着何婆子的手就问:“宝儿可还好?”

“说是大少爷在山里受了伤,是被李家那个大丫头和两个猎户送回来的。”何婆子也顺过来了气,忙道。

陶大娘子和柴氏俱是一愣。

“谁送回来的?”二人异口同声地问。

“就小三媳妇那个大侄女儿,李花儿。”

……

莫说陶家人,就连村中的那些村民,看着岳家两兄妹身后跟着的是李花儿,也都傻了。

李花儿?这是那个大傻子李花儿吧?

此刻,陶家的两个穿短打衣衫的仆役先跑了出来,看见岳茂背着自家大少爷,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忙过来就要接。

岳茂却开口道:“抬了榻出来吧,你家大少爷脚摔伤了,是这位李姑娘救下的。”

在场的众人——闻讯赶到门口的陶家大老爷、二老和和五老爷;陶家的仆役;听闻陶大少爷回来,便到了门口的衙差;四周直着耳朵瞪着眼睛看热闹的清河村并周边各村的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岳家兄妹救人他们不奇怪,要知道岳家虽然是猎户,在这一带也是小有声望的,素来都有些仗义的名气。

莫说这一带的猎户都以岳家马首是瞻,只说这岳茂,当年可是在平水州擒过匪类,被州府大人亲赐了五十两赏银的。

但是李花儿给陶大少爷治伤?

众人的目光纷纷绕过岳家兄妹,落在面上无喜无悲,背着弓箭的李花儿。

要说李花儿一箭射死了陶大少爷,他们信;说李花儿救了陶大少爷?

得是今日奉山风水不好,闹了野鬼吧?

就在四周一阵子安静,众人都上下打量李花儿的时候,陶大娘子忽然的一声:“我的宝儿呀!”,轻易就将这安静打破了。

只见陶大娘子趿着鞋子,头发都是散着的,也不顾什么形象了,由柴氏和何婆子扶着,自院里跑了出来。

陶大少爷一听见陶大娘子的声音,立刻直起腰来,哭道:“娘!”

陶大娘子看着陶大少爷那副狼狈的样子,两眼一黑,又差点儿晕了过去。

柴氏忙死命地扶着陶大娘子道:“大娘子,大少爷回来了,便是好的。”

一直半垂着眼睑的李花儿直到此刻,才抬起了头,扫了一眼柴氏。

柴氏也偷看了李花儿一眼。

乍一对上李花儿那双波澜不惊的眸子,柴氏心中一凛,慌忙别过脸去。

李花儿却一直盯着她,渐渐地嘴角挑了起来,露出一丝冷笑。

岳茂见状,将方才的话又说了一次:“陶大少爷脚坏了,是李家姑娘治好的,你们抬一张榻出来。”

正兀自垂泪的陶大娘子,听见岳茂这么说,竟然也愣住了。

谁?刚才这位说是谁给谁治好了脚?

还是何婆子这时候比别人要冷静些,忙喊人道:“傻站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抬了那软轿出来!”

……

马上还有一更呢~

第六十四章 欠的情(加更)

何婆子这声喊,终于将众人从愣神之中喊醒。

几个奴仆慌忙跑回屋子,将陶老太爷用的软轿抬了出来——陶二老爷的夫人如今守着公公婆婆,死命不让二老出门,生怕二老再过于激动,出些事情。

岳茂本着帮人帮到底的好心,将陶行远轻轻地放到了轿子上。

而在放下这位陶大少爷的那一刻,岳茂本来有些阴沉的心情,一下子就爽快了起来。

倒是陶大娘子,紧忙过来看了一眼陶行远的脚,心疼得直抽抽,再看他狼狈的样子,心中又气又疼,哭着叫了一声:“我的肉儿呀!”便抱着陶行远,哭个不停,“你可吓死娘了,你怎么就跑到山上去了?”

陶行远靠在软轿上,一直到此时,这位大少爷的狼狈才算消了一些。

他由亲娘抱着,闷着声,半晌才嘟囔了一句,道:“我想……我想去抓凤凰。”

这个声音当真很小,小到只有陶大娘子才能听见。

陶大娘子全然没想到陶行远竟然是为了这个!

她忽而想起了昨夜陶大老爷和自己说话的时候,陶大少爷就在旁边的地席上坐着,和小女儿解九连环玩儿呢。

一时之间,这陶大娘子竟不知道自己是该气,还是该欣慰了。

“真真儿是娘的傻儿子!”陶大娘子点了他的额角一下,眼泪又落了下来,抱着他继续哭。

她这等慈母心肠哭儿子,自然是全心全意的,引得周围看戏的人中,那有点儿柔肠的,听着,也开始跟着垂泪。

陶大老爷也凑了过来,看看自己儿子的样子,再看看自家媳妇那哭得凄凉的花容月貌,也掌不住,跟着垂泪。

那带头的衙役是个满脸大胡子,面上带着凶相的人,如今见陶大少爷平安地回来了,倒也松了口气。

有银子拿,还不用费力气了,自然是很棒的。

是以,大胡子衙役走了过来,对着陶大老爷一拱手:“陶大老爷,大少爷既然平安回来了,小的们便也是交差了。”

陶大老爷虽然心中难受,却不至于傻了,听见这衙役的话,立刻抹了把眼泪,拉着大胡子衙役的手哭道:“今日的事情,多有劳烦,如今吾儿回来了,当要请诸位衙差大人,吃碗茶才是。”

说罢,对着自家的二弟使了个眼色。

陶二老爷会意,小跑着过来,拉了那衙役道:“几位大人先进去歇息一二,吃碗茶吧。”

几个衙差当然明白“吃碗茶”的意思,都乐颠颠地,跟着陶二老爷回了屋子。

李花儿漠然地看着这一切,却听见李果儿在后面小心翼翼地叫了一声:“姐姐?”

她回过头,看见李果儿就在人群里,怯生生地看着自己。

李花儿轻轻一笑,招手让她过来。

李果儿忙跑了过去,紧紧抱着李花儿,半个身子藏在李花儿背后,避开木头,将脑袋贴在李花儿的身上,不做声。

她心中的不解,比众人还甚。

李花儿侧过手抱着她,轻轻摸着她的头发,笑问:“你烧水了没有?”

李果儿靠在李花儿身上摇摇头:“还没,不知道姐姐这么早就回来了。”

李花儿一笑:“嗯,等会儿回去了,我们一起烧水。”

李果儿点点头,再次委屈地叫了一声:“姐姐。”

李花儿不再说话,而是转过头,继续漠然地看着陶家人。

救了陶家人的三个正主,如今还站在这儿吹风呢。

倒是陶大老爷急忙安顿了衙役们,这才过来对李花儿并岳家兄妹拱着手,连声谢道:“多谢李姑娘,多谢岳小爷和岳姑娘,你们……你们救了我们一家人的命呀!”说着,眼眶又红了。

岳家兄妹拱了拱手,岳芳抢着笑道:“大老爷也莫谢我们,我们就是给李大姑娘打个下手的,要谢,大老爷还是谢李大姑娘的,不然大少爷今日,就算残在这山里了。”

看热闹的众人听见这话,再次陷入到了窃窃私语中。

陶大老爷忙道:“是,李大姑娘医者仁心,多谢了。”

李花儿抬眼,看向陶大老爷。

不高的个子,胖胖的,白白净净的脸庞留着八字胡子,穿着旧色的锦服,指头上的三个戒指,一个是玛瑙的,两个是翠玉的,透着精致。

朴素里藏着富贵,谦恭还隐着倨傲。

得说,这位陶大老爷比他那终日里惹事的儿子,可有章法多了。

“没残废,不过还是早日送县里吧,省得我好容易正了骨,你们不会处置,再瘸了,我倒成了白费功夫。”她平静地道。

陶大老爷略微一愣。

他当然知道自家儿子将李家害成了什么样子。

却不想这李花儿,还能如此平静地同自己说话。

有些她那亲爹的样子,是个不容小觑的主儿。

但那又如何?便是李大,不也被他整死了?

是以,陶大老爷隐下心中并升而起的欣赏与鄙薄,再次抱着拳,笑道:“这份情,算我们陶家欠姑娘的。”说着,又对岳家两兄妹拱手道,“还有这二位义士。”

说着,陶大老爷对一旁的陶五老爷道:“五弟,快去取三十两银子来,谢过这几位义士。”

李花儿听见这句话,笑了。

她看着陶大老爷,问道:“大老爷欠我们的情?只值三十两银子?”

陶大老爷微微一顿,忙道:“说错了,是一人三十两才是。”

陶五老爷是个青年人,个子比陶大老爷高些,也更瘦些,听见亲大哥这话,忙笑道:“正是,正是。”

李花儿的笑意,却更深了。

她看了看陶大老爷,又看了看那终于止了哭声,正招呼人将陶行远向屋里抬的陶大娘子,浅笑道:

“我本来以为,我弟弟名字叫金宝,却命如虫豸,所以才只值一两银子。现在知道了陶家千尊万贵的大少爷,也不过只值九十两烂银子,心里倒舒坦了一些。”

一句话,说得陶家几个主家,顿时变了脸色。

尤其是陶大娘子,停下脚步,手暗中紧紧握着拳,一双美目瞪着李花儿。

李花儿和声细语地说道:“我自幼和我爹学了这点子跌打的功夫,也算是半个大夫,所谓医者仁心,不管什么样的人在我眼前受了伤,总不能不救,所以我这点子情,你们还是别拿银子来恶心我吧,就欠着吧。”

……

继续求各种~爱大家,么么哒~

第六十五章 事了

李花儿这话,说得何止是不客气?简直就是指着鼻子骂了。

偏偏她这样的话,听在了那些旁观者的耳朵里,就不仅仅是骂了。

李花儿说罢,又面无表情地指着岳家两兄妹,对陶大老爷:“这二位不是咱们村子的人,今日山上偶尔遇见了陶大少爷,搭手相救,至于欠这二位的情……”

还没等李花儿说完,岳茂先摇了头:“山里行走,常见这种事情,救人便是救人,没个还要钱的,若是收了,奉山娘娘也会降罪的。”

说罢,岳茂一拍岳芳的肩膀,道:“我们回吧。”

岳芳绷着一张俏脸,看似被陶大老爷用银两侮辱了一般,实则是在憋着笑意。

所以听见哥哥如此说,她立刻“哦”了一声,转身对李花儿道:“我们先回去了,花儿妹妹今日救人,耗了好大的力气,也快回去休息吧。”

说着,她对李花儿一挑眉毛,便跟着自家大哥,向着峡村的方向去了。

李花儿也拉着李果儿,笑道:“回家去,姐姐给你洗头。”

李果儿点点头,不去看陶家的人,只跟着李花儿向前走。

只是才刚走出去三步远的距离,李花儿就回过头,对还站在陶家门口的柴氏笑道:“三婶子好勤的腿脚,去年我们家出事的时候,三婶娘也是巴巴儿地跑来拿东西。今儿陶家大少爷出事儿,您如此巴巴儿地跑来,难不成这陶家也欠你钱?”

柴氏的脸腾地一下子,就涨红了。

看热闹的人群里,有人早就注意到柴氏的,听见李花儿如此说,不由嗤声笑了。

这句话说罢,李花儿这才算了了今日的官司,带着李果儿,向家去了。

倒是这看热闹的村民,清河村的也罢,不是清河村的也罢,看向李花儿的眼神,都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情绪。

有些不是清河村的人,低声议论着,言语中对陶李两家当年事情的议论,就飘进了陶家人的耳朵里。

“竟是个不计冤仇的性子。”

“若真是装的,只不理就是,还给人治了脚回来,啧啧,倒是有她爹的风骨。”

“她爹是个怎样的人?”有后来的人小声问。

“是个仗义的良善人。”有熟悉李大的人,如此评定。

听着这些话,陶大老爷面色晦暗,陶大娘子则气得唇都开始抖了。

这个李大,就是死了,都要留个小祸害!

早晚把这两个小祸害都除了去,断了李大的血脉,方才顺意!

而人群里,小沈公子的小厮小喜,乐呵呵地看了一场白戏后,悄悄地退出了人群,一路小跑到了村口,上了村口拴着的一匹枣红色的高头骏马,向着清河县的方向去了。

……

且不说别人的戏都是如何的,李花儿这面领着李果儿回家的路上,心情倒是略微好了点儿。

只要离了那位陶大少爷,离了陶家,别看见李家人,李花儿就是个很容易让自己心情的人。

人生不如意事之八九,在李花儿看来,陶家李家各家四五。

她扶了一下背上的木头,将心头那点子郁结甩在了脑后。

倒是李果儿见状,默默地退了一步,站在李花儿的身后,帮着李花儿将木头向上抬着。

李花儿回头对着李果儿,笑了笑。

这次的笑意,到了眼底。

李果儿这时候才小声问:“姐姐,为什么帮他?”

因着陶家出了事儿,所以李果儿今日没有出门,而是自己躲在了家里练字。

谁知,突然就听见对面的温寡妇说:“李花儿救了陶大少爷!”

李果儿以为自己听错了。

她出了院门,一路就跑到了陶家,才发现原来真个是姐姐救了陶大少爷。

所以这个问话,一直就压在了李果儿的舌尖底下,直到现在

李花儿微顿,笑道:“因为有些事情,不能只他一人付出代价。”

这个本来就有的念头,在李花儿看见柴氏出现在陶大娘子身边的时候,就更深了。

柴氏待自家的样子,和她今日对陶家的殷勤,对比未免太明显了些。

就算是真个顺溜拍马,怎么就做到了这般不怕人的地步?

那么柴氏那样对待李花儿姐妹,又有多少是陶家的影子?

在李花儿看来,李家最早的不寻常,是自李大这个大房的独丁。被征了劳役起。

李花儿虽然记不住很多事情,但有些事情,却是自她从李花儿体内转醒的时候,就刻在了脑海里。

不足年非丁、残疾非丁;独丁不征、功名不征;非大战之年,三丁以下征其一、四丁以上征其二。

这套征丁入役的法则,是当朝太祖开国之时就定下的。

比如隔壁的孙家,因为老三孙有才天生眇一目,也要算在残疾上,所以孙家是三丁,非大战之年,只征其一。

便是大战之年,独丁也是不征的,所以李大被征了丁役这事儿,本身就透着古怪。

李家到底是乡野人家,哪里左右得了征丁之类的事情?

但是和衙役交情匪浅的陶家,能够。

这些事情,自己定都要查清楚才是。

李果儿年纪小,又没有李花儿这种换了内里的奇遇,所以并不十分理解李花儿的话。

只不过想着之前李花儿醒来之后的种种,李果儿对李花儿的话,可谓深信不疑。

李果儿细想了一会儿,才小声对李花儿道:“姐姐,你说的话我不懂,但是你做的事情,一定有道理的。”

李花儿听说,心底有些感动。

“果儿,以后这些道理,姐姐都会教给你的。”李花儿真心道。

李果儿也抬起头,看着李花儿,脸上露出了真心的笑意。

姐妹二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就拐到了自家之前的泥路之上。

刚一拐过去,就遇见了穿红戴绿,打扮地好不新鲜的孟氏,带着蔫头耷脑的孙三贤,往村西边去。

自她丈夫被征了丁役,孟氏就甚少打扮了。

看见李花儿过来,孙三贤的眼神就先亮了,却被孟氏照着胳膊掐了一下。

孙三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